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1/140887 (78%)
Visitors : 46273312      Online Users : 114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4379


    Title: 記者如何與消息來源建立關係?此關係又如何維持與修補?-以報紙黨政記者與消息來源之互動為例為例
    Authors: 王珍瑜
    Contributors: 王石番
    王珍瑜
    Keywords: 消息來源
    關係
    資訊津貼
    Date: 2006
    Issue Date: 2016-05-06 16:33:56 (UTC+8)
    Abstract: 本論文旨在研究記者如何與消息來源建立關係、維持關係與修補關係,在文獻部分,除了援引新聞學上「資訊津貼」的概念,並引用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理論包括:建構主義論、社會滲透理論、疑慮消除理論、社會吸引與自我揭露與社會資源交換,以及與中國社會相關的「差序格局」理論與「面子功夫」,證明為了滿足需求而進行互動的各種人際溝通行為,同樣適用於記者與消息來源間的互動。

    本研究採取「社會調查法」與「深度訪談法」兩種方式進行研究,先將以問卷調查方式,針對目前採訪黨政新聞的報紙記者進行問卷調查,以取得這些受訪者他們與消息來源建立關係、維持關係與修補關係的輪廓,之後針對該結果後對四位資深的平面報紙記者進行深度訪談,藉以瞭解他們各自與消息來源建立關係、維持關係與修補關係的獨門心法。

    初步統計回收問卷結果顯示,多數受訪者自認,自己「認知環境」、「語言修辭」與「溝通技巧」三個項目能力良好,顯示稱職的記者必須具備一般水準以上的交友能力。雖然七成以上的受訪者都自認能力良好,可是他們在就學期間與就業後,學校與所屬媒體提供的幫助很少,以致於他們多半靠自行摸索、家庭教育即與同儕互動取得相關技巧與能力。有九成四的受訪者在進行與消息來源互動之前,都會事前蒐集消息來源的資料,顯示「情搜」確實有助於記者與消息來源的互動。相當符合疑慮消除理論的觀察。

    進一步針對問卷結果進行分析顯示:一、多數受訪者承認與消息來源是朋友,而且有「情感」因素涉入。新聞學者指出記者與消息來源建立關係,主要的動機是為了取得資訊津貼滿足工作需要,然而在經過互動建立關係後,雙方的關係會開始產生「質變」,這個論點在本研究中再度獲得證實。當雙方的關係朝「情感」方向趨近,雙方滿意彼此的程度也會提高,同時記者的表現也有變好的趨勢。二、只要善用溝通技巧與面子功夫,少數自認無關情感關係的受訪者認為不妨礙其工作表現。而更少數關係惡劣的受訪者藉由尋找其他消息來源、從比自己更弱的人身上取得資源,或者終止關係,仍可成功的「存活」在採訪路線上。

    就記者與消息來源維持關係的分析發現:一、七成四的受訪者表示和消息來源維持朋友關係長達五年以上,絕大多數受訪者與消息來源間的關係已經超越工作需要,滲入情感成分,證實的記者與消息來源間,除了資訊津貼與有利情報這種實體性資源的交換外,還會交換其他看不見、買不到的資源,像是友情。二、七成五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曾經回報過消息來源,證明記者與消息來源間確實存在交換行為,而且為了維持關係,記者還會利用可操之在我的資源,作為回報或交換,這些資源包括有利報導、有利建議、有利情報與實際的禮物等,這個結果明白的像消息來源揭露記者想要藉此提高消息來源互動的意願,以及維持關係的用心。
    三、使用最多的不是消息來源最期待的「對他有利的報導」,而是「對他有利的情報」與「對他有利的建議」,顯見受訪者與消息來源互動中,心中仍有一把新聞意理的尺,約束記者不可以逾越自己的職分,成為消息來源的傳聲筒。

    至於記者與消息來源如何修補關係的分析結果發現:一、衝突不愉快其實無礙於互動的繼續,本研究證實了這一點,記者與消息來源因為本身職務的關係,存在「資訊」與「姿態」的不對等,縱使自認與消息來源「關係良好」,也有五成的受訪者曾與消息來源發生不愉快或衝突,但不因此讓關係破裂。二、多數受訪者感覺愉快的經驗,但是只有部分人選擇將不愉快向消息來源挑明,印證黃光國(1997)的「中國人的關係模型」中,中國人習慣採取忍讓以保持關係、Gans(1981)的記者反制消息來源的三項策略(反擊、屈服、避免)隱然相合。三、經由自己與消息來源發揮「溝通技巧」相互討價還價,事後雙方不但和好如初,關係還會有越形緊密的傾向,這個現象印證了「關係可回復理論」,顯示衝突對於記者與消息來源的關係來說不一定是壞事,經過適當溝通,關係不但不會破裂,還有可能因此「不打不相識」,讓原本的關係更進一步。

    最後,調查發現數受訪者感覺消息來源會想操弄輿論,但受訪者多不會因此而妥協,改變報導接受操弄。此外,媒體規模與立場確實會影響記者與消息來源建立關係、維持關係與修補關係的工作,新進記者都必須經歷忍受採訪機關與消息來源的「大小眼」。一旦與消息來源建立關係情況會慢慢改變,消息來源會根據與記者的「交情」提供程度不等的新聞素材,當雙方累計了一定的「信任」後,縱然記者轉換到其他媒體,消息來源會變得「對人不對事」,給予若干消息或方便。這種因為信任與交情而超越媒體規模、媒體立場的關係,從人際傳播的理論中,也可以找出答案De Vito(1998)。另外,當有人居中協調,修補了對方的面子,相當程度有助修補記者與消息來源的關係。

    本研究的限制,在文獻上因為學界對於記者與消息來源間的關係雖多有討論,但重點都放在記者如何抗拒消息來源的操弄,與避免記者被消息來源同化,並沒有教導記者如何與消息來源建立關係、維持關係與修補關係方面的文獻,必須從社會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與人際傳播學中以有關人際互動智能或技巧的理論,來探考記者與消息來源建立、維持和修補關係的意義與途徑,在實證研究上,目前國內新聞媒體眾多,競爭激烈,加上記者各自路線的性質不同,而且數目委實眾多,專長也各不相同,經口試委員建議,只將研究對象鎖定主跑黨政路線的平面媒體記者。有鑑於上述限制,建議未來研究者可朝向相關系列研究累積資料,建構理論,裨益深入研究記者與新聞來源關係,幫助後續研究者進行研究。以及如何將研究範圍擴大到其他路線與媒體的記者,探討他們與消息來源建立關係、維持關係與修補關係的條件與處境。
    Reference: 卜正(王民)(1989),《新聞記者與公關人員認知關係之研究》,政大新研所碩士論文,台北。
    文崇一,1982,《報恩與復仇:交換行為的分析》,桂冠出版,台北。
    中華民國新聞評議委員會主編,1997年,《社會新聞記者與警方消息來源互動關係之研究》,台北,新聞評議委員會出版。
    方國希,1992,《新聞界的遊子》,三民出版,台北。
    王景弘,2004,《慣看秋月春風-一個台灣記者的回顧》,前衛出版,台北。
    王曉寒,2000,《白色恐瀑下的新聞工作者-兼論人生的甘苦》,健行文化出版,台北。
    王健壯,2004年8月28日〈〉,《中國時報》,E7版。
    王興田,1997年,〈向禮數和小惠說不-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記者文化〉,《目擊者》創刊號,台灣記者協會出版,台北。
    朱瑞玲,1981,《有關面子的心理與行為現象之實徵研究》,台大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
    朱瑞玲,1987,〈中國人的社會互動:論面子問題〉,台大心理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
    何馨旻,2001年七月,〈新聞人變政治人〉,《目擊者》第二十三期,台灣記者協會出版,台北。
    李瞻,1972年五月,《新聞學》,三民書局出版,台北。
    李四端,1993,《李四端焦點之外》,皇冠出版,台北。
    李一生,1998年九月,〈體育記者、酒家、賭場〉,《目擊者》第七期,台灣記者協會出版,台北。
    李豔秋,1997年一月,《新聞背後 真相之前》,皇冠出版社,台北。
    李祖舜,2004,七月《擺盪在政治與專業之間:報紙政治記者對新聞實務與專業角色之認知》,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呂東熹,傳莘小組編,1999年七月,《新聞最前線》,傳莘雜誌社出版,台北。
    高源流,傳莘小組編,1999年七月,《新聞最前線》,傳莘雜誌社出版,台北。
    林信昌、臧國仁(2000),〈新聞從業人員之工作倦怠現象:以台北市平面媒體路線記者為例〉,《新聞學研究》,63:91-127。
    林芸竺,2002年十一月,〈記者收禮 新聞純度走味〉,《目擊者》第三十一期,台灣記者協會出版,台北。
    林允,1998年七月,〈媒體各擁其主 記者遊走四方-黨政記者處境像夾心餅乾,左右為難〉,《目擊者》第六期,台灣記者協會出版,台北。
    林照真,2000年十一月,〈我終於到西藏了!-海峽兩岸記者西藏聯合採訪團採訪側記〉,《目擊者》第二十期,台灣記者協會出版,台北。
    易容宗,2000年七月,〈行政院「鐵三角」變成「菜鳥雜牌軍」-唐飛、游錫方方土及魏啟林與媒體互動觀察〉,《目擊者》第十八期,台灣記者協會出版,台北。
    紀效正(1993),〈政府官員與記者互動之研究〉,《廣告學研究》,2:101-122。
    紀效正(1988),《政府官員與記者互動關係之研究:以行政院環境保護屬為例》,政大新研所碩士論文,台北。
    施惠獻(1998),《新聞記者與民意代表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議會記者與議員互動為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吳恩文,1997,《給我熱情與正義-一個新聞主播的堅持》,圓神出版,台北。
    馬克斯,《社會學理論的結構》,時報出版,台北。
    姜敬寬,1997年,《新聞反思集-一個《時代週刊》資深記者的心路歷程》,時報出版,台北。
    姜如珮,1998年七月,〈工商兩記者請辭照准-莊經邦、黃溪湖因理財問題結束記者生涯〉,《目擊者》第六期,台灣記者協會出版,台北。
    周安儀編,1981,《新聞從業人員群象》上、下,黎明文化出版,台北。
    徐如林,2002年三月,〈高層操作人事也操作新聞 府院記者全被打敗〉,《目擊者》第二十七期,台灣記者協會出版,台北。
    徐宗懋,1989,《乾酷大地》,時報出版,台北。
    徐佳士,1987年五月,《大眾傳播理論》,正中書局出版,台北。
    陳偉之,1996年八月,《新聞記者》,輔仁大學出版社,台北。
    陳之昭,1982,《面子心理的理論分析與實際研究》,台大心理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
    陳一香(1987),《爭議性新聞之消息來源研究》,政大新研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宏合,1998年七月,〈王作榮、記者與拜物教-台灣記者如何把王作榮捧成『全能的神』〉,《目擊者》第六期,台灣記者協會出版,台北。
    陳俊斌,2001年十一月,〈假記者 真公關-一個地方記者的疑惑〉,《目擊者》第二十五期,台灣記者協會出版,台北。
    郭正亮,1998年九月,〈勿淪為新聞製造的共犯〉,《目擊者》第七期,台灣記者協會出版,台北。
    彭家發,2000年,《新聞學勾沈》,亞太圖書出版,台北。
    莊佩璋,1998年一月,〈記者又比新聞對象乾淨多少?-素質雖有提昇,專業仍嫌不足〉,《目擊者》第三期,台灣記者協會出版,台北。
    曾建華,2000年七月,〈會向記者道歉的超人氣部長-林信義與媒體互動觀察〉,《目擊者》第十六期,台灣記者協會出版,台北。
    張孟起,1999,《如何與記者打交道-媒體時代的形象塑造》,智庫文化出版,台北。
    戚楓樂,2000年十一月,〈我在呂秀蓮身邊的日子 副總統柔性外交之旅記者團受難記〉,《目擊者》第二十期,台灣記者協會出版,台北。
    喬健、李亦園合編,1982,《中國的民族、社會與文化》,食貨出版,台北。
    眭澔平,1995年一月,《做TV的主人》,希代出版社,台北。
    喻靖媛(1994),《記者與消息來源互動關係與新聞處理方式關連性之研究》,政大新研所碩士論文,台北。
    翟學偉,1996年九月,《面子、人情、關係網》,河南人民出版社,河南。
    翟學偉,2001年三月,《中國人行動的邏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北京。
    詹怡宜,1999年九月,〈記者的第一天-八年記者生涯的心情故事〉,《目擊者》第十三期,台灣記者協會出版,台北。
    楊國樞編,1989年三月,《中國人的心理》,桂冠出版,台北。
    楊樺、余佳璋,2000,《頭條任務-華人傳播界經典之國際新聞採訪實錄》,星定石出版,台北。
    楊嘉慧,2003年三月,〈戳破官員謊言換來得獨家新聞〉,《目擊者》第三十三期,台灣記者協會出版,台北。
    楊照,2001年一月,〈我們不應該成為新聞當事人-深度專訪新新聞總編輯楊照〉,何榮幸、李淨瑜紀錄,《目擊者》第二十一期,台灣記者協會出版,台北。
    楊志弘編,1990,《媒體英雄第四集》,久大文化出版,台北。
    楊志弘編,1989,《媒體英雄第三集》,久大文化出版,台北。
    楊志弘編,1988,《媒體英雄第二集》,久大文化出版,台北。
    楊志弘編,1988,《媒體英雄第一集》,久大文化出版,台北。
    黃肇珩,2000年十一月,《記者:黃肇珩記者生涯與真實人生》,立緒文化出版,台北。
    黃曬莉,1996,《中國人的人際和諧與衝突:理論建構與實徵研究》,台大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天才,1980,《新聞人物專訪實錄》,中華日報社出版,台南。
    諾曼所羅門 馬丁李和著,1995年六月,《不可靠的消息來源》,楊月蓀譯,正中書局,台北。
    新聞評議委員會座談會(2001),〈官方消息來源與媒體互動〉,《新聞評議》月刊,315。
    葉瓊瑜(1994),《從媒介策略角度探討消息來源之議題建構:以公視立法爭議為例》,政大新研所碩士論文,台北。
    賴富山,2003七月,《地方記者人際傳播之研究-以台中縣黨政新聞路線記者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蔡慧琳,1997年十一月,〈跑社會新聞不是男性專利〉,《目擊者》第二期,台灣記者協會出版,台北。
    廖文通,1996,五月,《人際關係互動秘訣-如何有效促進良好人際關係技巧》,超越企管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台北。
    劉駿州、臧國仁(1993),〈各級政府機構公關人員專業性初探〉,《廣告學研究》,2:71-99。
    劉蕙苓(1988),《報紙消息來源之特性與處理方式》,政大新研所碩士論文,台北。
    劉威康,1998年七月,〈記者角色錯亂的迷思-議會資深記者有人再扮『牽猴仔』〉,《目擊者》第六期,台灣記者協會出版,台北。
    謝金河,2004年七月,〈記協沙龍實際:謝金河主講-財經記者 關係越少越好〉,涂豐恩紀錄,《目擊者》第四十一期,台灣記者協會出版,台北。
    臧國仁、鍾蔚文、楊怡珊(2001),〈新聞工作者的社會智能:再論記者與消息來源互動〉,《新聞學研究》,69:55-93。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 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三民書局,台北。
    臧國仁、鍾蔚文、楊怡珊(2001),〈新聞工作者的社會智能:再論記者與消息來源互動〉,《新聞學研究》,69:55-93。
    臧國仁、鍾蔚文、楊怡珊(2001),〈新聞工作者的社會智能:再論記者與消息來源互動〉,《新聞學研究》,69:55-93。
    臧國仁、鍾蔚文(1997),〈框架概念與公共關係策略:有關運用媒介框架的探析〉,《廣告學研究》,9:99-130。
    鄭弘儀,2000年七月,〈財經記者「報明牌」?-解讀財經新聞的訊息虛實〉,唐凱俐紀錄,《目擊者》第十八期,台灣記者協會出版,台北。
    鄭滄杰,1998年十一月,〈明裡論公義 暗裡謀私利-記者充當白手套 操守遭質疑〉,《目擊者》第八期,台灣記者協會出版,台北。
    羅嘉薇,2000年九月,〈蔡英文的開麥拉恐懼症-陸委會主委與媒體的互動〉,《目擊者》第十九期,台灣記者協會出版,台北。
    羅文輝(1995),〈新聞記者選擇消息來源的偏向〉,《新聞學研究》,50:1-13。
    簡益淳(2002),《專業認知、組織認同、組織校稜之關連性研究:以國軍與總部新聞發佈體系之個案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蕭大衛,2004,《公關ππ走》,高寶國際出版,台北。
    蘇惠君,2004七月,《施惠語言(patronizing speech)在新聞訪談中的運用-在論記者與消息來源之互動》,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蘇嫻雅,2004,《煞不住的下衝列車-台灣媒體批判》,米羅文化出版,台北。
    蘇逸洪,2000,《心聞主播台-蘇逸洪採訪手記》,英特發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台北。
    蘭萱,2000年六月,〈黨政新聞的恩怨情仇-都是記者亂寫?〉,《目擊者》第十七期,台灣記者協會出版,台北。
    Chard E. Lindblom,1977,Politics and Markets: The World’s Political- Economics systems,1994年《政治與市場:世界的政治經濟分析》,桂冠出版,台北。
    Clay Calvert,2000,《偷窺狂的國家》,台北,商週出版。
    宋偉航譯,原作者Danny Moss,譯名:《公關現場實錄》,1994年五月,遠流出版社,台北。
    王曉寒譯,原作者David Shaw(1984),譯名:〈究竟是誰說的?:對匿名消息來源的探討〉,《報學》,6:1。
    林添貴譯,原作者Edwin Diamond(1995),譯名:《天下第一報-紐約時報》,智庫文化出版,台北。
    陳皓譯,原作者Jason Salzmann(1999),譯名:《製造新聞》,書泉出版社,台北。
    蔡明燁譯,原作者Ralph Negrine(1994),譯名:《媒體與政治》,,台北,木棉國際出版。
    陳億貞譯,Robert J. Sternberg(2004),譯名:《普通心理學》,雙葉書廊有限公司,台北。
    〈報紙接受政府津貼是件危險的事情〉(1975,8),《新聞評議》月刊,8。
    〈新聞不能接受津貼?〉,(1980,10),《新聞評議》月刊,46。
    Adler, R. B., Rosenfeld Lowrence B., Proctor Russell F. Jr. , Interplay- The Proces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N.Y. U.S.
    Altman, I. & D. A. taylor(1973), Social Penet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New York; Rinehart & Winston Inc.U.S..
    Baxter Leslie A. and Montgomery Barbera M(1996) Recommended resource: Relating: Dialogues and Dialectics, Guilford, New York,U.S..
    Baxter, L. and Simon E. P, 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Strategies and Dialectical Dilemma,’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 Vol.10,1993,pp.205-224.
    DeVito, J. A.(1998),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ooks, Addison Wesley, Longman..U.S.
    Dalmas, T. and Altman, I,(1975), Reward-cost analysis: Self-Disclosure as a Function of Reward-Cost outcomes, Society, Vol.38,,pp.18-31.
    Dalmas, T. & Altman, I. (1987),Communication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ocial Penetration Processes, in Interpersonal Processes: New Direction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ichael Roloff and Gerald Miller(eds),Sage, New Jersey, U.S..
    Gandy, O. H.(1982),Beyond Agenda Setting: Information Subsides and Public Policy”, Alex Publishing Co. New Jersey U.S..
    Gans, J. H. (1980),Deciding What’s New- A study of CBS Evening News, NBC Nightly News, Newsweek, and Time, Random House, Inc., New York, U.S..
    Griffin, Em(2003), A First look at communication theory, The McGraw-Hill Co., Boston, U.S..
    Goffman, E. (1963),Behavior In Public Place: Notes of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Gathering, Free Press of Glencoe, New York U.S..
    Goffman, E. (1969), “Strategic Interac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Philadelphia. U.S.
    Gerald, M.R. & Steinber M. (1975),Between people: A New Analysi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Polo Alto, Calif: Science Research Associates, U.S.
    Festinger, L.(1957),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Evanston, IL: Row, Peterson. U.S.
    Knapp, M. L.& Gerald M.R. (1994), Handbook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age, C.A. U.S..
    Levinger, G & Snoek J. D.(1972),Attraction and relationship: A new look at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Morristown, JJ:General Learning Press.U.S.
    Metzler, K.(1986),News gathering, Prentice- Hall , Inc, New Jersey, U.S..
    Palmer, J. (2000),Spinning into Control- News Value and Source Strategies”,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U. S..
    Roloff, M. E.(1981)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The Social Exchange Approach,Sege,C.A.,U.S..
    Schulte, H. H. & Dufresne, M. (1994),Getting the Story- An advance reporting guide to beats, records and sources, Macmillan College Publishing Company, Inc, U.S..
    Strentz, H. (1989), News reporters and News sources- Accomplices in shaping and misshaping the news, Iowa University Press, Ames, Iowa, U.S..
    Schramm Wilbur (1964), Mass Media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U.S..
    Trenholm, S.(1991),’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Human Communication Theory”, Hall,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U,A,,
    Thibaut, W. J. and Kelley, H. H. (1952),“Social Exchange theory: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U.S.
    Wood, T. J.(1982), Communication and Relational Culture: Bases for the Study of Human Relationship’.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Vol.30,U.S..
    Uriel, G. & Foa, John Converse, Jr., Kjell Y., Tornblom Edna B. Foa(1993),Resource Theory- Explorations & Applications, Academic Press, Ing, San Diego, C.A.U.S.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9194100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941004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