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1/140892 (78%)
Visitors : 46195370      Online Users : 65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94825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4825


    Title: 善惡、聖俗與生死:《楚辭》二元思維研究--屈子精神及其思維模式探析
    Authors: 賴怡君
    Contributors: 廖棟樑
    賴怡君
    Keywords: 楚辭
    二元思維
    屈子精神
    善惡
    聖俗
    生死
    Date: 2009
    Issue Date: 2016-05-09 11:56:25 (UTC+8)
    Abstract: 詩人筆下構築了一個繽紛多彩的二元符號世界,其作品中二元思維模式運用之繁富,是中國文學史僅見的,其中無論是歷史道統喻、香草喻、禽鳥喻、道路喻、修為喻、器用喻、工具喻、自然現象喻等,莫不呈現了二元之間對比之分明、色調之濃烈與文字之瑰奇。而且,在詩人作品裡,往往還可以看到詩人思維出入於自然與人生、古往與今來,站在生命有限性的門檻上思索著生命之本質與死亡之本質,並試圖尋求在生命有限性之外的永恆存在。同時,在其作品裡,時間的跨度由幼及老,空間的跨度則自俗世到崑崙。如此從幼年的壯志到年紀漸長的無奈、身處江湘異域的終窮到遊走崑崙聖域的索求,這種在時/空的流轉間所透露的今昔之思與聖俗之感;在家國危難之際所形成的國愁、個人現實遭遇之下所形成的身愁這樣的雙重憂慮,在在於篇中構築成高揚與低沉的心靈迴旋,交織成力動的反差與對抗。可以說,也就是因為詩人如此強烈而分明的二分思維,以及對生命本質、神聖境域、個人處境等的思考與求索,才能鮮明而清晰地將詩人的「自我精神」凸顯出來。
      是以本文即聚焦於詩人之「自我」處於當時特定時空環境下所面臨的各種衝突,從而彰顯的二元分類思維模式,並由善惡、聖俗、生死關乎屈子精神的三個面向來剖析屈原作品的深層意蘊,探索詩人在善/惡之間對芳潔、善美一面的永恆渴求;思辯詩人於聖/俗之間的辯證與掙扎;檢視詩人於生/死之間意義的認知與最終的抉擇;而由善惡、聖俗與生死所交織出來的核心議題是:詩人崇善棄惡、強烈的好善惡惡情志;對神聖境域的渴求,卻又忘懷不了認同的原鄉之不遷精神;以及對生命本質、死亡本質如此人生最高層次的思索與抉擇。在此間,詩人面臨各種二元衝突時所呈顯的情緒,如期待、焦慮、失落、絕望等都紛紛呈顯,而詩人的個體精神也由是呈現。是故,透過二元思維的聚焦,不僅能探討詩人個體面臨生存困境時的衝突與矛盾,更可從中看出詩人的信仰與堅持,從而我們可以發現,詩人作品展現的是中國文學史上獨一無二的詩人精神。同時,在二元思維由「對立→辯證→超越」的流動進程裡,亦逐漸型塑出一個詩人不凡與高潔的「自我形象」,如此的形象,已在後代凝聚成一個詩人的典型。
    Reference: 一、古籍
    (一)經
    書 名 作 者 引用版本
    尚書 屈萬里:《尚書集釋》 台北:聯經出版社 1983
    周易 朱熹注:《易經》台北:金楓出版社    1995
    左傳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台北:復文出版社 1991
    禮記 李學勤:《禮記正義》台北:臺灣古籍出版 2001
    (二)史
    書 名 作 者 引用版本
    國語 左丘明 董增齡:《國語正義》 京都:中文出版社 1980
    史記 司馬遷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 
              台北:大安出版社 2005
    漢書 班固 顏師古:《新校漢書集注》台北:世界書局 1972
    後漢書 范曄 范曄:《後漢書》    北京:中華書局 1973
    (三)子
    書 名   作 者            引用版本
    老子 老子 王弼:《老子》       台北:金楓出版 1987
    晏子春秋 晏嬰 王更生:《新編晏子春秋》台北:臺灣古籍 2001
    韓非子 韓非  張素貞:《新編韓非子》台北:國立編譯館 2001
    呂氏春秋 呂不韋召輯 林品石:《呂氏春秋今註今譯》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0
    淮南子 劉安  陳麗桂:《新編淮南子》台北:國立編譯館 2002  
    (四)集
    書 名 作 者 引用版本
    山海經 袁珂:《山海經校注》  台北:里仁書局 2004
    楚辭章句 王逸 王逸:《楚辭章句》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74
    博物志 張華 張華:《博物志》    台北:金楓出版 1987
    水經注 酈道元 陳橋驛:《水經注校證》 北京:中華書局 2007
    文心雕龍 劉勰 劉勰:《文心雕龍》   台北:金楓出版 1988
    荊楚歲時記 宗懍 王毓榮:《荊楚歲時記校注》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8
    昭明文選 蕭統 編 蕭統:《文選》    台北:五南出版社 1991
    楚辭補注 洪興祖 洪興祖:《楚辭補注》 台北:大安出版社 1995
    離騷草木疏 吳仁傑 吳仁傑:《離騷草木疏》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9
    楚辭集注 朱熹 朱熹:《楚辭集注》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7
    楚辭集解 汪瑗 汪瑗:《楚辭集解》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994
    楚辭聽直 黃文煥 黃文煥:《楚辭聽直》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1986
    楚辭通釋 王夫之 王夫之:《楚辭通釋》 台北:長安出版社 1978
    離騷草木史   周拱辰 吳平、回達強主編:《楚辭文獻集成》八
               揚州:廣陵書社 2008
    楚辭燈 林雲銘 林雲銘:《楚辭燈》  台北:廣文出局 1994
    屈原賦注 戴震 戴震:《屈原賦注》   台北:世界書局 1999
    山帶閣注楚辭 蔣驥 蔣驥:《山帶閣注楚辭》台北:大安出版社 1984
    離騷辯   朱冀 吳平、回達強主編:《楚辭文獻集成》十二
               揚州:廣陵書社 2008
    二、專著
    (一)楚辭研究專著
    書 名 作 者 出版者及年份
    楚辭地理考 饒宗頤 台北:九思出版社    1978
    楚辭概論 游國恩 台北:九思出版社    1978
    楚辭集釋 游國恩等著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79
    屈賦論叢 蘇雪林 台北:廣東出版社    1980
    詩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 林庚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楚辭要籍解題 洪湛侯等編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4
    澤畔的悲歌──楚辭 呂正惠 台北:時報文化 1984
    楚辭學論文集 姜亮夫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屈原研究論集 張國光 湖北:長江文藝出版社  1984
    楚辭研究論文集 余榮生編 台北:學海出版社 1985
    楚辭研究論文選 楊金鼎主編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
    屈賦音注詳解 劉永濟 台北:崧高出版     1985
    楚辭資料海外編 尹錫康、周發祥主編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6
    楚辭論文集 蔣天樞 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1987
    山川寂寞衣冠淚  傅錫壬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1987
    楚辭與神話 蕭兵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87
    屈原問題論爭史稿 黃中模 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7
    楚辭新探 蕭兵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
    楚辭中的神話與傳說 鍾敬文 台北:東方文化     1988
    楚辭文藝觀 史墨卿 台北:華正書局 1989
    現代楚辭批評史 黃中模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0
    楚辭文化 蕭兵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屈騷藝術新研 毛慶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0
    楚國狂人屈原與中國政治神話 施奈德著,張嘯虎、蔡靖泉譯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0
    楚辭的文化破譯──一個微宏觀互滲的研究 蕭兵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1
    屈賦新探 湯炳正 台北:貫雅文化 1991
    中國楚辭學史 易重廉 長沙:湖南出版社   1991
    楚辭類稿 湯炳正 台北:貫雅文化 1991
    當代楚辭研究論綱 周建忠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2
    屈原文學論集 陳怡良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2
    屈原論稿 聶石樵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2
    屈原辭研究 金開誠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2
    楚辭書目五種 姜亮夫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楚辭書目五種續編 崔富章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楚辭論稿 朱碧蓮 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1993
    屈賦研究論衡 趙沛霖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3
    東方詩魂:屈原與中國傳統文化 郝志達、王錫三主編   北京:東方出版社  1993
    楚辭論文集 游國恩 台北:九思出版社    1993
    楚辭文化探微 張崇琛 北京:新華出版社    1993
    聞一多全集 第五冊 楚辭編 聞一多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3
    楚辭論稿 周建忠 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楚辭綜論 徐志嘯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4
    楚辭文心管窺 李誠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4
    屈賦研究論衡 趙沛霖 桃園:聖環圖書發行   1994
    楚辭新論 郭杰 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  1994
    楚辭文化管窺 李誠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5
    屈原及其作品新探 曲德來 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  1995
    楚辭探奇 鄭在瀛 台北:萬卷樓發行    1995
    楚辭文化背景研究 趙輝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5
    楚辭學史 李中華、朱炳祥 武漢:武漢出版社  1996
    屈原與他的時代 趙逵夫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6
    楚辭與中國文化 陳桐生 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楚辭與原始宗教 過常寶 北京:東方出版社 1997
    屈辭體研究 黃鳳顯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7
    楚辭詩學 楊義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屈原與楚文化研究 黃碧璉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8
    楚辭詮微集 彭毅 台北:學生書局 1999
    屈原與楚辭研究 潘嘯龍 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1999
    楚辭與美學 蕭兵 台北:文津出版社    2000
    司馬遷與屈原和楚辭學 呂培成 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楚辭美論 顏翔林 上海:學林出版社 2000
    楚辭與楚辭學 周建忠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楚辭美學 顏翔林 上海:學林出版社 2001
    楚辭評論集覽 崔富章總主編、李誠、熊良智主編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楚辭通故 第一輯 輯入姜亮夫全集一 姜亮夫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2002
    楚辭通故 第二輯 輯入姜亮夫全集二 姜亮夫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2002
    重訂屈原賦校注 輯入姜亮夫全集六 姜亮夫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2002
    楚辭精繹講錄 輯入姜亮夫全集七 姜亮夫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2002
    諷諫抒情與神話儀式──楚辭文心論 魯瑞菁 台北:里仁書局 2002
    楚辭文化研究 熊良智 成都:巴蜀書社 2002
    楚辭植物圖鑑 潘富俊 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2002
    楚辭研究 孫作雲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2003
    楚辭著作提要 潘嘯龍、毛慶主編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楚辭學通典 周建忠主編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楚辭要論 褚斌杰 北京:北京大學 2003
    楚辭考論 周建忠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3
    時間的影跡──〈離騷〉晬論 許又方 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 2003
    屈騷探幽 趙逵夫 成都:巴蜀書社 2004
    屈騷精神及其文化背景研究 王德華 北京:中華書局 2004
    楚辭與上古歷史文化研究──中國古代太陽循環文化揭秘 江林昌 濟南:齊魯書社出版   2004
    出土文獻與《楚辭•九歌》 湯漳平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漢楚辭學史(增訂本) 李大明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5
    巫系文學論 藤野岩友著,韓基國編譯 重慶:重慶出版社 2005
    楚辭與屈原辭再考辨 董運庭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上下求索──《楚辭》的文學藝術與文化觀照 彭毅等二十九位 台北:輔仁大學中文系(第四屆先秦兩漢學術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2005
    楚辭論稿(增訂本) 李誠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林庚楚辭研究兩種 林庚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香草美人文學傳統 吳旻旻 台北:里仁書局     2006
    楚辭講演錄 周建忠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天問研究(上、中、下) 輯入《古典詩歌研究彙刋》第四輯 高秋鳳著,龔鵬程主編 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008
    屈騷審美與修辭 陳怡良 台北:文津出版社    2008
    靈均餘影:古代楚辭學論集 廖棟樑 台北:里仁書局     2008
    倫理‧藝術‧批評:古代楚辭學的建構 廖棟樑 台北:里仁書局     2008
    (二)神話學、人類學相關理論及研究專著
    書 名 作 者 出版者及年份
    神話與意義 李維斯陀著,王維蘭譯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1983
    神話‧禮儀‧文學 陳炳良 台北:聯經出版社    1985
    探索非理性的世界 葉舒憲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
    野性的思維 李維•史特勞斯 台北:聯經出版社    1989
    神話學:生食與熟食 李維斯陀著,周昌忠譯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1992
    神話學:從蜂密到煙灰 李維斯陀著,周昌忠譯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1992
    神話思維 卡西勒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1992
    中國神話哲學 葉舒憲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美術‧神話與祭祀 張光直 台北:稻鄉出版社    1993
    神話 坎柏著,朱侃如譯 台北:立緒文化     1995
    神話論 林惠祥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5
    結構與意義 李幼蒸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巫術、科學與宗教 馬凌諾斯基著,朱岑樓譯 台北:協志出版社    1996
    人論 卡西爾著,甘陽譯 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1997
    語言與神話 卡西勒著,于曉等譯 北京:三聯書店     1998
    文學人類學探索 葉舒憲 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大母神──原型分析 埃利希‧諾伊曼著,李以洪譯 北京:東方出版社    1998
    聞一多全集:神話與詩 聞一多 台北:里仁書局     2000
    原始思維 列維•布留爾著,丁由譯 台北:臺灣商務     2001
    文學與人類學:知識全球化時代的文學研究 葉舒憲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 鄧啟耀 重慶:重慶出版社 2004
    中國神話世界(上、下) 王孝廉 台北:洪葉文化出版事業 2005
    千面英雄 喬瑟夫‧坎伯著,朱侃如譯 台北:立緒出版社    2005
    中國神話的基礎研究 鍾宗憲 台北:洪葉文化出版事業 2006
    神話與時間 關永中 台北:學生書局     2007
    (三)宗教學、民俗學相關理論及研究專著
    書 名 作 者 出版者及年份
    薩滿教研究 秋浦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薩滿教與神話 富育光著 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0
    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 伊利亞德著,楊儒賓譯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2000
    聖與俗──宗教的本質 伊利亞德著,楊素娥譯 台北:桂冠圖書出版   2001
    薩滿教圖說 黃強、色音著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2
    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 弗雷澤著,汪培基譯 台北:桂冠出版公司   2004
    原始文化──神話、哲學、宗教、語言、藝術和習俗發展之硏究 愛德華•泰勒著,連樹聲譯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薩滿文化論 富育光、郭淑雲著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2005
    中國北方民族薩滿出神現象研究 郭淑雲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7
    神聖的存在 伊利亞德著,晏可佳、姚蓓琴譯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四)美學、心理學、思維相關理論及研究專著
    書 名 作 者 出版者及年份
    中國美學史 李澤厚 台北:谷風出版社    1987
    美的歷程 李澤厚 台北:谷風出版社 1987
    思維與思維方式 張恩宏 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
    中國思維偏向 張岱年,成中英等著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悲劇心理學 朱光潛 台北:駱駝出版社    1993
    中國傳統哲學思維方式 蒙培元等 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
    華夏美學 李澤厚 台北:三民書局     1996
    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 楊儒賓、黃俊傑編 台北:正中書局     1996
    傳統文化、哲學與美學 劉綱紀 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弗洛伊德文集 第二卷 車文博主編 長春:長春出版社    1998
    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 艾蘭、汪濤、范毓周主編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8
    中國思維形態 吾淳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中國古代思維方式的形成及特點 武占江 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2001
    青海岩畫──史前藝術中二元對立思維及其觀念的研究 湯惠生、張文華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1
    美的歷程 李澤厚 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  2001
    精神分析文論 陸揚 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2002
    環境心理學 貝爾等著,聶筱秋、胡中凡譯 台北:桂冠出版社    2003
    協調與超越:中國思維方式探討 趙林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5
    (五)楚文化、楚文學、楚藝術研究專著
    書 名 作 者 出版者及年份
    楚文化史 張正明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楚藝術史 皮道堅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5
    楚國風俗志 宋公文、張君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5
    楚文學史 蔡靖泉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5
    楚文化流變史 蔡靖泉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1
    (六)文學理論與批評研究專著
    書 名 作 者 出版者及年份
    中國文學理論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 台北:聯經出版     1985
    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 蔡英俊 台北:大安出版社    1986
    藝術魅力的探尋 林興宅 台北:谷風出版社 1987
    中國文化與悲劇意識 張法 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  1989
    興的源起──歷史積澱與詩歌藝術 趙沛霖 台北:谷風出版社    1989

    中國古典悲劇論 焦文彬 西安:西北人民出版社  1990
    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 張淑香 台北:大安出版社    1992
    悲劇精神與民族意識 邱紫華 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比興思維研究 李健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批評的解剖 弗萊著,陳慧等譯 北京: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6
    (七)生命、死亡、存在等相關研究專著
    書 名 作 者 出版者及年份
    死亡之思與死亡之詩 張三夕 武昌: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3
    死亡哲學 段德智 台北:洪葉文化     1994
    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 康韻梅 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
    中國靈魂信仰 馬昌儀 台北:漢忠文化出版   1996
    死亡與超越 李向平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發行 1997
    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 錢志熙 台北:東方出版社 1997
    死亡美學 顏翔林 台北:學林出版社    1998
    中西死亡美學 陸揚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存在巨鏈 諾夫喬伊著,張傳有、高秉江譯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2
    死,而后生──死亡現象學視閾中的生存倫理
    靳鳳林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存在與時間(修訂譯本) 海德格爾著,陳嘉映、王慶節譯 北京:三聯書店     2006

    (八)其他
    書 名 作 者 出版者及年份
    陳世驤文存 陳世驤 台北:志文出版社    1972
    國學研讀法三種 梁啟超 台北:臺灣中華書局   1978
    中國青銅時代 張光直 台北:聯經出版社    1983
    風騷與豔情──中國古典詩詞的女性研究 康正果 台北:雲龍出版社    1991
    歷史的悲劇意識 許蘇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考古學專題六講 張光直 台北:稻鄉出版社 1993
    中國文學簡史 林庚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5
    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 李豐楙 台北:學生書局     1996
    誤入與謫降 李豐楙 台北:學生書局     1996
    知識份子論 艾德華‧薩依德著,單德興譯 台北:麥田出版社    1997
    中國的自傳文學 川和康三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1999
    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上、下冊) 李豐楙、劉苑如主編 台北: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2
    另一種鄉愁:山水田園詩賦與士人心靈圖景 許東海 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2003
    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 鄭毓瑜 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2006
    回車:中古詩人的生命印記 廖美玉 台北:里仁書局     2007
    空間詩學 巴舍拉著,龔卓軍、王靜慧譯 台北:張老師文化    2007
    作為身體哲學的中國古代哲學 張再林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三、學位論文
     論 文 名 稱 作 者 指導教授   學 校 及 畢 業 年 份
    屈原及其作品研究 王雪蘭 臺靜農 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0
    六十年來之楚辭學
    黃志高 繆天華 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7
    離騷原論 王淑禎 王禮卿 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8
    《楚辭‧九章》集釋
    王家歆 王禮卿 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9
    《楚辭‧二招》析論
    張春榮 王更生 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2
    《楚辭》神話之分類及其相關神話研究
    宣釘奎 彭毅 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3
    從《山海經》、《楚辭》看草木與文學的關係
    陳妙華 李豐楙 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6
    《楚辭‧九歌》巫儀之研究
    尹順 金榮華 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987
    〈天問〉研究   高秋鳳 王熙元 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1
    屈原與楚文化
    黃碧璉 陳怡良 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5
    〈九歌〉之巫祀研究
    邱宜文 高秋鳳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5
    漢代騷體賦研究 王學玲 張夢機 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5
    劉勰《文心雕龍》之審美觀 吳玉如 王更生 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5
    漢代楚辭學研究──知識主體的心靈鏡像
    吳旻旻 莊雅州 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
    屈賦意象研究
    陳秋吟 徐信義 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
    古代楚辭學史論 廖棟樑 王金凌 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7
    屈原的生命風姿研究
    張玲敏 王金凌 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9
    《楚辭》修辭藝術探微
    林佳樺 蔡宗陽 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
    《楚辭》美學探微
    陳怡蘋 劉千美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
    香草美人傳統研究──從創作手法到閱讀模式的建立 吳旻旻 何寄澎 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2
    屈作神話研究
    陳曉雯 高秋鳳 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
    〈天問〉中的神話研究
    林國偉 陳怡良 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
    屈原考古新證 周建忠 孫遜 上海師範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2004
    楚辭意象與楚辭詩學 宋濤 董運庭 重慶師範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2005
    從楚史和巫風神話看屈賦藝術風格 高正偉 董運庭 重慶師範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2005
    屈賦草木研究
    游麗芳 柯金虎 玄奘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
    「以史入騷」與草木世界──吳仁傑《離騷草木疏》之研究
    張勤瑩 李紀祥 佛光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
    《楚辭》《山海經》神話比較研究 紀曉建 周建忠 南京師範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2005
    《楚辭‧九歌》與楚地祭祀文化研究 王琳 張玉春 中國暨南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2005
    屈原與巫文化關係研究 王志 陳恩林 吉林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6
    〈天問〉的思想內容與結構特徵 史建橋 魯洪生 首都師範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2006
    詩意地棲居:《楚辭》中的空間感與身體感 李紫琳 許又方 東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7
    劉勰的《楚辭》闡釋與《文心雕龍》的形式美學論 任國福 賈益民 中國暨南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2008
    前中古辭賦中的「江南」論述──以《楚辭》、〈山居賦〉、〈哀江南賦〉為主的討論 彭定源 鄭毓瑜 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8
    《楚辭‧九歌》神祇結構關係淺釋 林慧瑛 高秋鳳 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8
    四、單篇論文
    刋 名 作 者 期刋名稱、出版年月或期數
    服飾、服食與巫俗傳說-從巫俗觀點對楚辭的考察之一 李豐楙 古典文學第3期    1981年12月
    楚藝術美學五題  劉綱紀 文藝研究  1990年04期
    離體遠遊與永恆的回歸──屈原作品反應出的思想型態 楊儒賓 國立編譯館館刋 1993年06月
    芬芳高潔的期許──離騷中香草的隱喻意義 王熙元 國文天地       1993年05月
    屈賦中的原始審美意識 石麗君 山西師大學報     1994年01期
    屈原的人格美與其作品的風格美 魏永貴 集寧師專學報 1994年02期

    楚辭〈招魂〉的結構特徵與語言特徵 郭杰 蘇州大學學報 1994年03期

    崑崙、登天與巫俗傳統──楚辭巫系文學論之二 李豐楙 第二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     1994
    楚辭〈招魂〉與「中國」樂土 胡萬川 第二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  1994
    漢代「楚辭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 顏崑陽 第二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  1994
    論屈賦與昆侖神話的關係 栗凰 青海社會科學     1995年02期

    巫術與象徵——談屈賦中的鳥獸草木意象 范正聲 泰安師專學報     1995年03期

    薩滿教二元對立思維及其文化觀念 湯惠生 東南文化 1996年04期
    楚地域環境與楚辭文學 黃鳳顯 煙台大學學報 1996年01期

    認同思維與意象創造——論屈賦的意象運用 范正聲 泰安師專學報     1996年01期

    論屈賦香草的象徵體系與巫術意識 柯倫 湖北師範學院學報   1996年02期
    楚辭:藝術思維的巨大飛躍 郭杰 東疆學刊 1996年03期

    從上古神話的流變看《楚辭》中的神話材料 溫傑 殷都學刊       1997年01期

    楚辭中的香草美人觀:一個結合文學神話與原始宗教信仰的研究 魯瑞菁 台北:行政院國科會社資中心  1998
    政治抒情的藝術個性──論《離騷》抒情性格的塑造 陳湘鋒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 1998年01期

    中國古典詩歌藝術思維的巨大飛躍──論《楚辭》對《詩經》「比興」藝術的繼承與發展 李金坤 鎮江師專學報 1998年01期

    原型與象徵:論屈辭抒情形象的歷史性誤讀 梅瓊林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   1998年04期

    聖域與沃土──《山海經》中的樂土神話 駱水玉 漢學研究 1999年06月
    楚辭原始詩學價值的重估 蔡驥鳴 中國文化月刊    1999年11月

    《楚辭》時空意識探微 朱立新 蘇州大學學報     1999年04期
    服飾與禮儀:〈離騷〉的服飾中心說 李豐楙 中國文哲研究集刋   1999年03月
    論〈離騷〉的植物崇拜觀念 曹勝高 青海師專學報     2000年01期

    《楚辭》對比興的發展 黃桂鳳 玉林師專學報 2000年02期

    文學中神聖植物意象的比較研究 梅曉雲 西北大學學報     2000年04期

    古代〈離騷〉「求女」喻義詮釋多義現象的解讀──兼及反思古代《楚辭》研究方法    廖棟樑 輔仁學誌 2000年12月
    家的意義 畢恆達 應用心理研究     2000年08期
    論原始宗教崇拜對屈賦的觀照 于子靜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1年03期

    《楚辭》夢幻文學審美論──兼與《詩經》夢幻文學審美之比較 李金坤 鞍山師范學院學報 2001年04期

    心靈的旅途——論屈賦的深層意蘊 袁朝、秦紅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   2001年04期

    楚辭中運用神話的類型  彭毅 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誔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灣大學中文系        2001
    抒情自我的原型──屈原與離騷 張淑香 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大學中文系 2001年12月
    求宓妃之所在──論《楚辭》「美人」象徵之形成與文本女性之困境 吳旻旻 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
              2002 年09月
    淺論〈離騷〉脈絡與比興的原始文化內涵 張艷萍 唐山學院學報     2003年02期

    屈原的詩學 郭杰 深圳大學師範學院 2003年05期
    巫風籠罩下的性命之學──屈原作品的思想史意義 楊儒賓 第四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 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2003年12月
    〈離騷〉:生與死的交響曲 黃靈庚 中國詩歌研究 2004
    寓情草木:〈離騷〉香草論及其所衍生的比興批評 廖棟樑 李毓善教授任教輔大四十週年志慶論文集 台北:洪葉文化      2004
    楚辭與楚辭學 周建忠 雲夢學刋 2004年01期
    《詩經》《楚辭》比興藝術之比較 薛勝男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 2004年01期
    生與死:「美」的頌歌和悲歌——論屈原的生死觀 殷光熹 雲南大學學報 2004年01期

    在洞庭湖畔行吟——屈原湖湘行蹤及其詩歌創作 胡敬君 雲夢學刊 2004年01期

    「中和」、「範式」、「陰陽兩儀」、「一兩」思維——中國美學精神的思維文化探源 儀平策 周易研究        2004年01期

    《離騷》與原始思維 黃毅 中國文學研究 2004年02期

    屈原美學思想新探 衛厚生 文藝理論與批評 2004年02期

    論楚騷詩學 徐志嘯 中國文學研究 2004年02期
    《離騷》「結構」研究論略 潘嘯龍 安徽師範大學學報 2004年03期
    「一元」與「二元」的對立——談中國人與西方人對生命意義的不同理解 徐圻 貴州社會科學      2004年03期

    《楚辭》中反映的文學思想 趙逵夫 甘肅聯合大學學報 2004年03期

    試論屈原〈離騷〉的神話寓意 蘇萍 遼寧大學學報     2004年05期

    論屈原對〈九章〉的整體構想及整理 毛慶 文學遺產 2004年06期

    楚辭〈大招〉作者考辨 高秋鳳 許錟輝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
    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4
    試論屈原詩歌的「物象」 何光順 瀋陽師範大學學報   2004年06期

    試論屈原的生死觀與儒、道兩家之異同 毛慶 江漢論壇 2004年12期
    楚辭體式探論 陳耀基 漢學研究      2004年12月

    建構與定型:論儒家文化視野中屈原研究的詮釋策略 廖棟樑 文學研究的新進路──傳播與接受
    台北:洪葉文化     2004
    《離騷》層次結構探索 周建忠 江蘇社會科學      2005年01期

    二十世紀屈原人格研究述論 彭紅衛、周禾 江淮論壇 2005年01期
    論屈原的生命意蘊 熊澤文、譚曉雯 宜賓學院學報 2005年02期
    《風》《騷》夢幻描寫審美論 李金坤 蘇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5年02期

    屈原:《楚辭》一書的唯一主題——兼論漢代的楚辭觀 周禾 華中師範大學學報   2005年02期

    試論屈原作品的藝術獨創性 魏永貴 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5年03期

    〈離騷〉者,〈小弁〉之怨──關於屈辭之「怨」的一種解讀 廖棟樑 東華漢學       2005年03期
    從《離騷》看屈原創制的「騷体詩」的來源及創造 許麗麗 湖北教育學院學報 2005年04期

    羈絆與掙扎——現代派詩歌中「二元對立的神話宇宙思維」的演繹 宋楊 綏化學院學報 2005年06期

    《楚辭‧九章》思想意識探析 高秋鳳 上下求索──《楚辭》的文學藝術與文化觀照 輔仁大學中文系主辦,第四屆先秦兩漢學術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2005
    遍招與安頓:招魂禮、俗中的巫、祝複合問題──一個文本在不同詮釋下的「諷諭」問題 李豐楙 上下求索──《楚辭》的文學藝術與文化觀照 輔仁大學中文系主辦,第四屆先秦兩漢學術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2005
    〈離騷〉句型結構的語義研究──〈離騷〉中的自稱代詞、主語位置及語義功能辨析 王海龍 新文學 第六輯 鄭州:大象出版社
                   2006
    向死而生──論屈原的死亡與不朽 廖棟樑 先秦兩漢學術 第五期 輔仁大學中文系              2006
    《楚辭》中幾種信仰之隱現及其特質 彭毅 先秦兩漢學術 第五期 輔仁大學中文系              2006
    屈原的審美觀及〈離騷〉的「奇」、「豔」之美 陳怡良 先秦兩漢學術 第五期 輔仁大學中文系              2006
    先秦詩歌中的「追尋」模式研究 閔軍、傅麗霞 齊魯學刊        2006年05期

    中西思維方式的差異及其原因之管見 劉自美 理論學刊 2006年10期

    〈離騷〉「三后」即新蔡簡「三楚先」說──兼論穴熊不屬於「三楚先」 宋華強 雲夢學刋       2006年03月
    論《楚辭》二招之藝術成就與評價問題 高秋鳳 輔仁大學中文系主辦 第九屆中國修辭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8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9415100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15100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39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