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2/140888 (78%)
Visitors : 46264128      Online Users : 86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教育學院 > 教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96453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6453


    Title: 國中校長與社區互動關係之研究 : 校長的經驗紀實
    Authors: 陳玉桂
    Chen, Yu-Kuei
    Contributors: 鄭同僚
    Cheng, Tung-Liao
    陳玉桂
    Chen, Yu-Kuei
    Date: 1999
    Issue Date: 2016-05-11
    Abstract: 本研究為一探索性之質化研究,旨在探討於學校與社區關係之下,身為學校對外重要代表人物的國中校長,在教育生態變革過程中如何代表學校與社區進行互動,以進而瞭解並探討:國中校長在與社區互動開係中所建立的人際網絡與其內涵;國中校長用以促進此一互動關係的策略;探討影響國中校長與社區互動關係的因素;最後歸結國中校長於此互動關係中所感受的壓力與困境。
    本研究係採質化研究方法以檢視校長與社區互動關係中的微觀層面,運用聲望法(與社區互動關係較佳)並配合分層立意取樣方法(以社區特性之不同,分為都市社區、鄉鎮社區、偏遠社區),尋求願意受訪校長。共計訪談十一位校長,其中男性校長六位,女校校長五位,但性別因素不作探討;若以社區特性之不同區分,則有都市社區校長五位、鄉鎮社區校長四位及偏遠社區校長兩位。
    在資料分析方面,研究者使用紥根理論的分析步驟進行各階段的譯碼工作,從校長與社區互動的實務經驗,可歸納出下列四大方向:
    一、互動關係中的人際網絡與內涵:包含「開展社區人際網絡」、「主要互動對象與互動樣態」、「人脈累積與關係成形」。
    二、促進互動關係的策略:包含「關懷社區」、「認同社區」、「有求必應」、「動用人情」。
    三、影響互動關係的因素:包含「校長理念」、「社區特性」、「學校因素」、「政治因素」、「時間因素」。
    四、互動關係中的壓力與困境:包含「關說請託」、「社交活動」、「學生外流」、「創意枯竭」、之壓力;「家長、社區參與度不高」、「社區兩極文化難以融合」之困境,面對壓力與困境,校長亦有所心聲。
    從國中校長與社區互動的實務中可以發現:此一互動關係類似學校黃光國所提出的「混合性關係」,因為在整個互動歷程,校長與社區的互動主要是依人情法則進行。此一互動關係中的核心成分,是校長與社區之間的相互「認同」以及社區民眾對校的認同。校長與社區的互動關係,乃於辦法脈絡之下進行;而學生校外行為、學校升學率表現,成為社區評判校長辦學績效的依據,進而影響社區對校長與學校的認同及參與,以及接下來社區與校長之間的互動行為。
    此外,於此一互動關係中,校長以行銷其個人形象、辦學理念與學校特色,作為與社區互動的基礎。而「交換」行為,良性互惠與利益交換的並存,正是此一互動關係的主要內涵:關係、人情、面子、人脈、權力與經費,是校長與社區之間的交換內容,校長與社區互動時的智慧正深藏與此交換歷程的拿捏。
    再者,研究者綜合文獻探討、研究過程與研究結果,謹針對實務及後續研究,提出下列建議:
    一、對實務上的建議
    (一)對校長的建議
    (二)對社區的建議
    (三)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二、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對象
    (二)研究內容
    (三)研究方法
    (四)資料解釋與呈現
    Reference: 一、中文部份
    文崇一(民78 )。台灣地區社區權力結構。台北:東大。
    王派仁(民83 )。兩個社區發展個案之比較:以一個城市社區與一個鄉村社區為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國聯(民84 )。社區發展與學校社區工作。收於中民國社區教育學會(編) ,學校社區化,頁35-51。台北:師大書苑。
    王舒芸(民85 )。現代奶爸難為乎?。台大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灣省民政廳編印(民74 )。村里民大會手冊。
    白秀雄(民67 )。現代社會學。台北:自印。
    朱岑樓(民51)。社會學:社會之科學導論。台北:協志。
    朱岑樓主編(民80 )。社會學辭典。台北:五南。
    朱瑞玲(民78 )。有關「面子」的心理與行為現象之實徵研究。台大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江明修(民85 )。社區意識與公民參與。教育研究,51期,頁41-49。
    江森仁(民75 )。國民中小學校長應具備的資格參考簡略。教育雜誌,24` ( 6),頁4-7。
    吳定(民78 )。行政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清山(民83 )。美國教育組織與行政。台北:五南。
    呂祝義(民83 )。國民中學學校環境、社區環境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高雄師範大學教研所碩士論文。
    宋國誠(氏74 )。政治文化與青年對國家的認、同。中國論壇,15 ( 12),頁16-17。
    宋鎮照(民86 )。社會學。台北:五南。
    李永烈(民84 )。教育行政機關公共關係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玉惠(氏87 )。國民小學女校校長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需求之研究。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昌(民86 )。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習態度及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氏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建興(民68 )。小學與社區。台北:正中。
    李美技(民73 )。女性心理學。台北:大洋。
    李惠美(民87 )。校長角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一所小學之觀察。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皓光(民84 )。國民小學學校效能評量指標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義男(民84 )。學校公共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李德鴻(民87)。工作中的人際之道:以營造從業人員的人際故事為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淑玲(民81 )。教育行政機關推展公共關係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173 期,頁124-147。
    周愫嫻(民86)。從表態文化與權力運動看學校與社區關係。教育資料與研究,15 期,頁12-13。
    林文律(氏88 )。從校長必備能力看校長培育。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林生傳(氏71)。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明地(氏87)。家長參與學校活動與校務:台灣省公私立國民中小學校長的看法分析。教育政策論壇,1 (2) ,頁154-187。
    林泊佑(氏83 )。國民小學公共關係與組織效能之相關研究。政治大學教研所碩士論文。
    林振春(氏77 )。利用學校資源、參與社區發展工作。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林振春(氏85 )。教育研究。社區意識與教育改革,51 期,頁14-22。
    林清江(氏70 )。教育社會學新論。台北:五南。
    林清達(氏84 )。花蓮縣、國小校長對學校與社區互動之角色期望與實際參與狀況之研究。花蓮師範學報,5 期,頁1-46。
    金耀基(氏77 )。人際關係中人情之分析。收於楊國樞(編) ,中國人的心理。台北:巨流。
    胡幼慧(氏85 )。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的觀點。
    收於胡幼慧(編)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氏85 )。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收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先縉(氏77 )。中國人的面子觀。收於黃光國(編) ,中國人的權力遊戲。
    台北:巨流。
    徐震、林萬億(氏79 )。當代社會工作。台北:五南。
    祝振華(民77 )。公共關係學。台北:黎明。
    秦夢群(民76 )。管理學校的模式:校長如何成為一位成功的領導者。
    師友月刊,246 期,頁27-29。
    秦夢群(民86 )。教育行政理論部份-實務部份。台北:五南。
    袁自玉(民79 )。公共關係。台北:前程。
    張在山(民80 )。非營利性事業的策略性行銷。台北:授學。
    張幸愉(民83 )。國民小學運用社區資源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明侃(民87 )。桃囡囡小家長會參與學校事務運作。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民80 )。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新松(民72 )。國民中學利用社區資源之途徑。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許明欽(民87)。國中校長時問管理之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月娥(民75 )。城鄉地區居民生活形態、文化參與、文化認同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良益(氏的)。我國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倩慧(民87 )。家庭托育服務的品質:家庭保母的角色、家庭系統與家長互動關係之探討。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熔釧(民85 )。國民小學與社區溝通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玲(民79 )。國民小學推展學校公共關係之理論與實務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麗英(民84 )。公民參與之理論與實際:民間教育改革公益團體之個案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懷真(民78 )。台灣企業業主的關俘、及其轉變。東海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游常山(民87)。心懷教育大夢向前行。天下雜誌特刊,頁114-118。
    費孝通(民80 )。鄉土中國。香港:三聯。
    黃光國(氏77 )。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台北:巨流。
    黃春長(民73 )。志願工作機構者機構認同和工作滿足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琴(民78 )。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楊如品(民82 )。台北縣市國民中學公共關係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樞(民77 )。中國人之緣的觀念與功能。收於楊國格(編) ,中國人的心理。台北:桂冠。
    楊國賜(氏80 )。成人教育之發展動向。成人教育,1 期,頁26-29。
    熊欣華(民85 )。商業活動中的關係取向:以組織邊際人員對外的人際互動為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用生(民78 )。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潘文文(民84 )。非營利組織公共關係策略之研究。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慶輝(氏87)。鼻頭、南雅漁村家長對於學區國小經營期望之個案研究。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宏進(民74)。社區原理。台北:三民。
    蔡松齡(氏81)。公關趨勢。台北:遠流。
    蕭鴻光(民86 )。國民中小學校長辦學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龍冠海(民62 )。社會學。台北:三民。
    謝文全(氏80)。教育行政。台北:文景。
    謝文全(民82 )。學校行政。台北:五南。
    謝高橋(民86 )。社會學。台北:巨流。
    簡春安、鄒平儀(民87)。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龐景行(民85 )。社區學校的校園開放與社區發展之關連性分析。台灣大學城鄉建築所碩士論文。
    蘇進棻(氏80 )。國民中小學校長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裕隆(民85 )。個人工作人脈的形成與發展。輔大應用心理研究所。

    二、英文部份
    Armistead(1982).Building Confidence in Education: A Approach for Principal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213129).
    Biddle, B.J.( 1979).Role Theory - - Expections, Iedntities , and Behaviors. N. Y.: Academic Press.
    Blackledge, D. & Hunt, B.(李錦旭譯)。(民78)。教育社會學理論。台北:桂冠。
    Blau, P.M.(1986).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
    Blumberg, & Greenfield,(1980).The Effective Perspectives on School Leadership. Boston: Allyn & Bacon.
    Davies, L.(1990).Equity and Efficiency? School Management in an International Context.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Englert, R.M.(1993).Understanding the Urban Context and Conditions of Practice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399310).
    Foa, E.B.& Foa, U.G.(1980).Resource Theory: Interpersonal Behavior as Exchange, In K. J. Gergen, M. S. Greenberg, & R. H. Wills(Eds.), Social Exchange: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Plenum.
    Foucault, M.(1979).Discipline and Punish. Harmondworth: Penguin.
    Glesne, C. & Peshkin, A.(1992).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An Introduction. N.Y.: Longman.
    Goetz ,Po O. (1990) .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a. Chicago: Encyclopedia Britannia.
    Greenberg, J.(1997).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Understang and Managing The Human Side of Work. N.J.: Prentice Hall.
    Havighurst, R.J. & Neugarten, B.L.(l967).Society and Education. Boston: Allyn & Bacon.
    Hedges, W.D.(l992).A small-town principal plays it safe. In W. Parkay F . & E. Hall G. (Eds .), Becoming a principal: The challenges of beginning leadership(p.158-168). Massachusetts : Allyn & Bacon.
    Hines, S.C. & McCleary, L.E.(l980).The Role of the Principal in Community Involvem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32798).
    Hopkins, D.J.(l987).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chooling : Lesson from The GECD International School Improvemrnt Project.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Huges, W.L. & Ubben, G.C.(1987). The Principal: Creative Leadership for Effective Schools. Massachusetts: Allyn & Bacon.
    Jacobs, B.J.(1979).A preliminary model of particularitics In Chinese political alliances : Kan-ching and Kuan-his in a rural Taiwanest township, China Quarterly.
    Jones, J. J.(l966) .School Public Relations. N. Y.: The Center For Applied Research in Education Inc.
    Kimbrough, R.B.& Burkett, C. W.(l990).The Principalship : Concepts and Practices. Massachusetts: Allyn & Bacon.
    Licata, J. W. & McCleary, L.E.(l980).School Community Involvement: New Realities and Their Principals. (ERIC Document Repro-
    duction Service No.ED243172).
    Lincoln, Y.S. & Guba , E.G.(l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 Sage.
    McCarty ,D.& Ramsey, C. (1971) .The School Managers: Power and Conflict in American Public Education. Wesport, Conn: Greenwood.
    Nolte, L. W.& Wi1cox,D.L . (1979) Public Relations Writing and Media Techniques. N.Y.: Longman.
    National School Public Relations Associations.(l986).School Public Relations: The Complete Book. Arlington, Va: NSPRA.
    Parsons, T.(1951).The Social System. N.Y.: Free Press.
    Patton, M. Q.(1990). Qualitiative evalu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Sage Publications.
    Patton, M.Q.(李奉儒、吳芝儀譯)。(民84)。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Popenoe, D.( 劉雲德譯)。(民80)。社會學。台北:五南。
    Rabbins, S.P.(l983).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Rebore, R.W.(l985).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 Management Approach. N.Y.: Prentice-Hall.
    Sabatelli, R.M., & Shehan, C.L.(l993).Exchange and Resource Theory, In Boss, P.G. et al.(Eds .), Sourcebook of Family Theories and Me-thods : A Cotexual Approach. N. Y.: Plenum Press.
    Sills ,D.L.(1968).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Science. N. Y.: The Macmillon Company.
    Spring, J.H.(1993).Conflict of Interests: The Politics of American Education. N.Y.: Longman.
    Strauss, A. ( 1987).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russ, A.L& Corbin, J.(徐宗國譯)。(民8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Sumption, M. R.& Engstrom (1966).School-Community : A New Approach Relations. N.Y.: McGraw-Hill.
    Stoll, L. (1991).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Action : Supporting Growth in Supporting Growth in Schools and Classrooms. In Ainscow, M.(Ed).
    Effcetive Schools for All. Maryland: Paul H. Brookes Publishing Co., Inc.
    Struss, A. L, Corbin, J.(1990).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Sage Publications.
    Turner, J.H.(吳曲輝等譯)(民81)。社會學理論的結構。台北:桂冠。
    Ubben, G.C. & Hughes, L.W.(1987).The Principal: Creative Leadership for Effective Schools. Boston: Allyn & Bacon.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學系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V021201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教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8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