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2/140887 (78%)
Visitors : 46289735      Online Users : 133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新聞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99517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9517


    Title: 歌唱作為一種武器— 原住民歌手於原運中社會實踐之探究
    Singing As a Weapon – The Social Practice of Taiwan aboriginal Singer-songwriter in Indigenous Movement
    Authors: 黃泳晞
    Huang, Yung Hsi
    Contributors: 孫秀蕙
    黃泳晞
    Huang, Yung Hsi
    Keywords: 原住民音樂
    原住民創作歌手
    原住民運動
    後殖民理論
    Date: 2016
    Issue Date: 2016-08-02 15:47:08 (UTC+8)
    Abstract: 本研究以原運中的原住民創作歌手為研究對象,依循近三十年來 原運發展脈絡,深度訪談胡德夫、雲力思、陳明仁、達卡鬧、郭明龍、 布都等六位原運音樂創作者,討論原運歌手於運動中的社會實踐。另 一方面實際進入其創作文本,藉由分析六位樂人共 19 首創作歌曲, 探究歌曲如何在文化競爭場域中爭奪議題詮釋權力並展現自我族群 之價值認同,並比較不同運動階段中所呈現的創作差異。

    訪談資料分析指出,創作者的運動意識生成往往受到當時黨外運 動與國際思潮的影響,加之彼時內部都市原住民問題叢生,進而在原 運團體、知識菁英的推動下對原運議題產生關注。與生俱來的本能及 音樂所具備的軟性書寫策略,則成為創作者透過音樂介入運動的主要 動機。其中的社會實踐,其一展現在透過音樂推動情感,並試圖透過 音樂達到凝聚社群的效果之上;二則將音樂視為一得以在運動自我發 聲的文化空間,於其中開展實踐。而隨著路線轉變及流行音樂機制興 起,原住民自我認同的轉變背後也帶出了不同創作者在原民音樂原真 及混雜性上的辯論。

    文本分析則發現,以淺白詞彙論述是原運創作中主要的創作方式, 且多與原鄉意象緊密連結。除了緬懷故土,保護原生地的論述亦常見 於創作之中。此外,呼應訪談中創作者在不同運動階段的創作變化, 歌曲中的原民樣貌隨著運動變遷,亦從過往普遍的悲情、受壓迫形象 逐漸發展出紛異的後殖民抵抗面貌。
    Reference: 中文部分
    反反反行動聯盟等民間團體(2013年4月20日)。〈【新聞稿】不要告別東海岸音樂會唱出對家園的情懷〉。取自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http://www.e-info.org.tw/zh-hant/env-trust/action/20/2775
    反反反美麗灣行動­聯盟(2011年7月8日)。〈「反美麗灣飯店開發案」行動宣告─藝文人士〉。取自 https://http://www.youtube.com/watch?v=HGnWwemK2PA
    公民行動記錄影音資料庫(2011年7月19日)。〈千人牽手吼海洋「圍‧離」美麗灣度假村〉,《Peopo 公民新聞》。取自http://www.peopo.org/news/80629
    巴唐志強(2010)。《臺灣原住民東魯凱族的狩獵文化與認同探究》。國立體育大學體育推廣學系碩士班,桃園縣。
    亞榮隆.撒可努(2011)。《走風的人》。臺北縣板橋市:耶魯國際文化。
    王金壽、何明修、林秀幸(2011)。《社會運動的年代 : 晚近二十年來的臺灣行動主義》。臺北市:群學。
    王岳川(1999)。《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 = Literary theory of postcolonialism & new historicism》。济南市:山东敎育出版社。
    王嵩山(2001)。《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北市:聯經。
    王維菁、馬綺韓、陳釗偉(2013)。〈網際網路時代的社會運動:以台灣環境運動組織為例〉。《資訊社會研究》(25):1-22。
    王興中(2012)。〈書寫臺灣人權運動史:普世人權的本土歷程〉。《臺灣人權學刊》, 1卷(3期):頁205-219。
    瓦歷斯.諾幹(1999)。《番人之眼》。臺中市:知己總經銷。
    (2000)。《番刀出鞘》。臺北縣板橋市:稻鄉。
    台邦.撒沙勒(1993)。〈:廢墟故鄉的重生:從「高山青」到部落主義--一個原住民運動者的觀察和反省〉。《:臺灣史料研究卷期:2期》:28-40。
    (1994)。〈無愧於大武山祖靈--瑪家水庫即將淹沒的故鄉〉。《大自然卷期:45期》:頁58-63。
    生安鋒(2005)。《霍米巴巴 = Homi K. Bhabha》。臺北市:揚智文化總經銷。
    生安鋒(2011)。《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 = A study of Homi K. Bhabha`s postcolonial theories》。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田哲益(2010)。《台灣原住民社會運動》。臺北市:臺灣書房。
    江冠明(1999)。《臺東縣現代後山創作歌謡踏勘 : 現代後山創作音樂調查計畫》。臺東市:臺東縣立文化中心。
    夷將‧拔路兒(1987)。〈原住民—我們為什麼選擇這個名稱〉。載於臺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主編),《原住民 : 被壓迫者的吶喊》(頁 3-97)。 [臺北縣]永和市: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
    (1994)。〈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發展路線之初步探討〉。《山海文化》(4):22-38。
    (2008)。《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阮俊達(2015)。《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軌跡變遷(1983-2014)》。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台北市。
    巫正梅(2009)。〈人物群像-迴谷.恩姆伊訪談〉。取自台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http://portal.tacp.gov.tw/litterateur/portrait/51699
    李至和(2000)。《九Ο年代台灣流行音樂中之原住民歌手形象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台北市。
    李怡萱(2015年1月16日)。〈2014台灣回顧:美麗灣環評再敗訴台東縣府稱避業者求償續興訟〉,《環境資訊中心》。取自http://e-info.org.tw/node/104534
    李宜霖(2014年8月22日)。〈8首詩8首歌達卡鬧創作慰人心〉,《原住民族電視台》。取自http://titv.ipcf.org.tw/news-8017
    李雙澤(1978)。載於梁景峰(主編),《再見,上國:李雙澤作品集》。北市何東洪、張釗維(2000)。《文化產業 : 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臺北市:遠流。
    汪明輝(2003)。〈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回顧與展望〉。載於何明修、張茂桂與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臺北市:新自然主義。
    宋素鳳、翁桂堂譯(2000)。《噪音 : 音乐的政治经济学》(第第1版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原書:A. Jacques(1995).Bruits : essai sur l`économie politique de la musique)
    宋國誠(2003)。《後殖民論述 : 從法農到薩依德》。臺北市:擎松。
    余錦福(2004)。〈泰雅族賽德克亞族Uyas複音即興演唱與社會制約〉。《玉山神學院學報》(11期):頁175-210。
    吳明季、林建享(2007)。舞動山海的旋律,當山地歌遇到了救國團(上/下),林志興等……訪談紀錄片。臺北:公視。
    吳宛憶(2008)。《抗爭與回歸——原住民自辦刊物《原報》《獵人文化》的文本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台北市。
    吳雯菁(2005)。《再見/再現獵人:一個魯凱族部落的獵人意涵探索》。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台北市。
    吳錦勳採訪(2009)。〈胡德夫:「美麗島」還沒唱完〉。載於吳錦勳(主編),《臺灣,請聽我說 : 壓抑的、裂變的、再生的六十年》。臺北市:天下遠見。:長橋出版社。
    林芳如譯(1993)。《搖滾樂的藝術》。台北市:萬象。(原書:C. T. Brown(1983).The art of rock and roll)
    林義男譯(1995)。《社會學》(第初版版)。台北市:麥格羅・希爾出版。(原書:J. Donald Light, Suzanne Keller(1975).Sociology)
    林鶴玲、鄭陸霖(2001)。〈台灣社運網路經驗初探:一個探索性的分析〉。《台灣社會學刊》(25)。
    洪田浚(1994)。《台灣原住民籲天錄》。台北市:臺原。
    洪偉毓(2013)。〈「唱歌的阿美族人」或「阿美族流行歌手」? 談舒米恩‧魯碧專輯的形象塑造及音樂的混雜性〉。「2013年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發表之論文,嘉義大學。
    洪輝祥(2001)。〈都市原住民社會運動史〉。載於蔡明哲(主編),《臺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史篇》(頁 263-310)。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胡幼慧(1996)。《質性硏究 : 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硏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 : 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臺北市:聯合文學。
    (2001)。《山海文薈千古情 : 「二〇〇一社教機構終身學習節-社區參與」東區系列活動》。臺東縣: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2003)。《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臺北縣中和市:INK印刻。
    (2008)。〈從生番到熟漢--番語漢化與漢語番化的文學考察〉。《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 1卷(4期):頁175-196。
    孫憶南譯(2004)。《流行音樂的文化》。臺北市:書林出版。(原書:A. Bennett(2001).Cultures of popular music)
    高丙中、張林譯(1995)。《反文化 : 亂世的希望與危險》。台北市:桂林叢書。(原書:J. M. Yinger.Countercultures : the promise and peril of a world turned upside down)
    高承恕(1990)。〈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結構因素之探討〉,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頁9-19。
    高德義(2009)。《解構與重構:原住民族人權與自治》。花蓮: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郭力昕。〈如何站起來?怎麼走出去?〉。《聯合報》。第37版。2001年6月19 日。
    莫那能(2010)。《一個臺灣原住民的經歷》。臺北市:人間。
    凌美雪(2013)。〈原住民歌手巴奈用歌聲反核〉,《自由時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712647
    徐國明(2010)。《原住民性、文化性與文學性的辯證──《山海文化》雙月刊與台灣原住民文學脈絡》。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博士班,台南市。
    陳乃菁(2004)。〈唱出原鄉之美〉。《新台灣新聞週刊》,432,頁 76-79。
    陳光興(2000)。《文化硏究在台灣》。臺北市:巨流。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硏究》。臺北市:五南。
    陳芳明(2010)。〈葉石濤與陳映真:八○年代臺灣左翼小說的兩個面向〉。《臺灣文學學報》(17期):頁27-43。
    陳明珠(2006)。《身體傳播 : 一個女性身體論述的研究實踐 =》。臺北市:五南。
    陳信行(2014)。〈【音乐的政治】并不“清纯”的民歌——美国抗议民谣简史〉。《東方歷史評論》。
    陳俊斌(2013)。《臺灣原住民音樂的後現代聆聽 : 媒體文化、詩學/政治學、文化意義》。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陳淑美(1997)。〈檳榔兄弟──用歌聲寫日記〉。《台灣光華雜誌》,1997:4,頁 106-114。
    陳震(2004)。《原住民報導文學與原住民運動之聯繫─從公眾行動的角度探討報導文學的社會功能》。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花蓮縣。
    張育章譯(1994)。〈自主性是如何相對的:民眾音樂、社會形構與文化抗爭〉。《島嶼邊緣》, 3(3):28-29。(原書:R. Garofalo(1993).How autonomous is relative: popular music, the social formation and cultural struggle. Popular Music 6)
    張釗維(1992)。《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1970年代臺灣現代民歌發展史--建制、正當性理述與表現形式的形構》。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新竹市。
    張釗維(2000年10月4號)。〈獨立音樂的社會運動空間上用音樂抵抗強勢殖民文化〉,《立報》。
    張釗維譯(1996)。〈我有權利嗎?民歌政治策略中的正當性、原真性與社群〉。《島嶼邊緣》, 11:59-69。(原書:R. S. J. Street(1994).Have I the right:legitimacy,authenticity and community in Folk’s political)
    張韻平(2013)。《新竹縣泰雅族歌謠之研究-以五峰鄉白蘭部落為中心》。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張鐵志(2004)。《聲音與憤怒 : 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 》。台北市:城邦文化。
    章辉(2010)。〈抵抗的文化政治: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31(1):62-69。Resisting Culture and Politics: On Homi K.Bhabha`s Post-colonial Theory)
    許蕙千(2008)。《紅了阿妹之後?台灣原住民通俗音樂的生產場域分析》。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新竹市。
    許馨文(2002)。〈交工樂隊:台灣通俗音樂的社會運動實踐〉。「中華傳播學會2002年會」發表之論文,台北:深坑。
    陽美花(2011)。《回家 : 從部落觀點出發》。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童信智(2007)。《台灣原住民族的民族自覺脈絡研究—以原住民族文學為素材分析(1980、90年代)》。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台北市。
    彭倩文譯(1993)。《搖滾樂社會學》。台北市:萬象。(原書:S. Frith(1978).The sociology of rock)
    彭淮棟譯(2004)。《後殖民理論》。臺北市:聯經。(原書:B. J. Moore-Gilbert.The Postcolonial Theory)。
    單德興譯(2004)。《知識分子論》。台北市:城邦文化發行。(原書:E. W. Said.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 : the 1993 Reith lectures)
    黃崇憲(2012)。〈夢想共和國的反挫:1980年代的個人備忘錄〉。載於思想編委會(主編),《走過八十年代》。臺北市:聯經。
    黃鈴華(2005)。《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國會路線》。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台北市。
    黃國超(2014)。〈聽見娜魯灣:原住民流行歌曲美學流變〉。《典藏今藝術》,3月號/2014 第258期。
    楊仁煌(2008)。〈阿美族之歲時祭儀〉。《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卷期:4期》:1-26。
    楊曼芬(2013)。《矛盾的愉悅——張愛玲上海十年地理景觀》。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臺北市。
    馮靖惠(2007)。《圖騰樂團音樂實作的美學與真誠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台北市。
    雷旋(2013)。〈香港抗議之聲:嬉笑怒罵,溫柔反叛〉。《思想》(24期):161-168。
    廖子瑩(2007)。《台灣原住民現代創作歌曲研究-以1995年至2006年的唱片出版品為對象》。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台北市。
    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 : 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臺北市: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趙中麒(2001)。《部落主權與文化實踐︰台灣原住民族自治運動之理論建構》。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台北市。
    趙稀方(2009)。《后殖民理论》。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蔡佩君、張志宇譯(2005)。《劍橋大學搖滾與流行樂讀本》。台北市: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原書:S. Frith、W. Straw與J. Street.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pop and rock)
    蔡佩含(2012)。《社會介入‧自然寫作‧歷史敘事──以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為考察對象(1970~)》。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新竹市。
    劉香君(2000)。〈流行「原」聲帶──陳建年與紀曉君〉。《台灣光華雜誌》, 2000(8):頁92-100。
    劉嘉偉(2013)。《網路傳播科技對於蘭嶼反核廢運動之社會資本的動員與凝聚》。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新竹市。
    劉鶴群等譯(2010)。《社會科學硏究方法》。臺北市:新加坡商聖智學習 : 雙葉書廊總經銷。(原書:E. R. Babbie(2009).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翟晶(2013)。《边缘世界 : 霍米. 巴巴后殖民理论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盧道杰、吳雯菁(2006)。〈文化多樣性與生物多樣性的互動連結—原住民族傳統狩獵〉。載於生物多樣性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推動辦公室(主編),《生物多樣性 : 社會經濟篇》(頁 279-297)。 [臺北市:教育部]。
    蕭惠中(2012)。〈新自由主義下原住民族土地的發展地景:一個新夥伴關係的初探〉。《文化研究月報》(132):44-68。
    蕭新煌(1989)。〈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載於徐正光與宋文里(主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頁 21-46)。台北市:巨流。
    賴品瑀(2013年1月20日)。阿美族歌手舒米恩「拆美麗灣」震撼小巨蛋, 取自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node/83373
    (2013年7月7日)。一人得獎五人上台跨越金曲競爭原民入圍歌手同台發聲, 取自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node/87123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 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市:自立晚報社。
    (2004)。《族群人類學的宏觀探索 : 臺灣原住民論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薛梅珠(2008)。《記憶、創作與族群意識—胡德夫之音樂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新北市。
    鍾適芳(1999)。〈經過無聲的部落〉。取自大大樹音樂圖像http://www.treesmusic.com/article/9801_02.htm
    簡妙如(2006年4月29日)。〈原住民真的發聲了嗎?〉,A19版,《中國時報》。
    魏貽君(1997)。《另一個世界的來臨──原住民運動的理論實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新竹市。
    鐘傑聲(2008)。《後殖民之歌:台灣流行音樂的中國風》。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嘉義縣。
    顧恒湛(2014)。〈主體缺席的書寫:戰後初期「山胞論述」之歷史初探(1945~1955)〉。《臺灣學誌》(9期):頁83-109。


    視聽資料
    Message樂團(2008)。Message專輯文案。蒐錄於Message [CD]。臺東縣東河鄉:國際文化教育促進企業社。
    胡德夫(2005)。匆匆 [CD]。台北市:參拾柒度製作公司。
    原音社(1999)。am到天亮 [CD]。台北市:角頭文化事業。
    郭明龍(2004)。後山傳奇篇 = Long Live [CD] 。台北市:角頭文化。
    雲力思(2014)。ima lalu su你叫什麼名字?。[CD]。臺北市:大大樹音樂圖像。
    達卡鬧(2003)。好ㄉㄜ˙[CD]。出版地不詳:番親會社。
    達卡鬧(2014)。飄流木:88後的南迴詩篇。[CD]。臺東縣:好的創藝工作
    室。
    達卡鬧(2012)。斜坡[CD]。臺東縣東河鄉 : 好的創藝工作室。
    舒米恩(2014)。海洋.森林概念專輯 [CD]。新北市 : 舒米恩工作室
    檳榔兄弟(2003)。專輯文案。蒐錄於失守獵人 [CD]。新北市:大大樹音樂圖像。

    英文部分
    Bennett, A. (2001). Sixties Rock, Politics and the Counter-Culture. . In Cultures of popular music. Buckingham /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Bhabha, H. K. (1990). Nation and narr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Retrieved from http://tulips.ntu.edu.tw:1081/record=b1260560*cht
    Bhabha, H. K. (200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Routledge classics. New York: Routledge. Retrieved from http://tulips.ntu.edu.tw:1081/record=b2154567*cht
    Clecak, P. (1983). America’s quest for the ideal self : dissent and fulfillment in the 60s and 70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rte, U. (2013). Music matters to social movements and in a number of ways, but can we use it to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emotions and the body? Retrieved from Mobilizing Ideas https://goo.gl/Rrc46S
    Della Porta, D., & Diani, M. (2006). Social movements : an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Retrieved from http://tulips.ntu.edu.tw:1081/record=b2172303*cht
    Dunbar-Hall, P. (2006). `We have survived`: Popular music as representation of Australian Aboriginal cultural loss and reclamation. In Ian Peddie (Eds.), The Resisting Muse: Popular Music and Social Protest, 9:119-131
    Frith, S. (1981) The magic that can set you free: the ideology of folk and the myth of rock, Popular Music, 1:159-68.
    Graburn, N. H. H. (1976). Ethnic and tourist arts: Cultural expressions from the fourth world.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Graburn, & N. H, H. (1981). 1, 2, 3, 4... Anthropology and the Fourth World (Vol. 1).
    Griggs, R. (1992). An excerpt from CWIS Occasional Paper# 18, The Meaning of “Nation”and “State”in the Fourth World. Center for World Indigenous Studies., 40.
    Harlow, S. (2012). Social media and social movements: Facebook and an online Guatemalan justice movement that moved offline. New Media & Society, 14, 225–243.
    Jolaosho, T. (2014). Anti-Apartheid Freedom Songs Then and Now. Retrieved from http://www.folkways.si.edu/magazine
    Lundberg, D. (2010). Music as identity marker: individual vs collective. Migrações. Journal of the Portuguese Immigration Observatory, Music & Migration, 7, 29-44.
    Marre, J., & Charlton, H. (1985). Beats of the heart : popular music of the world.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Middleton, R. (1981). Reading popular music, Unit 16 of Open University course U203. Milton Keynes.
    Moody, Peter R. Jr., 2002, “East Asia: Democratization from the Top.” pp. 84-102 in Comparative Democracy and Democratization, edited by Howard J. Wiarda. Orlando: Harcourt College Publishers
    Moore-Gilbert, B. (2000). Chapter 23. Spivak and Bhabha. . In H. Schwarz & S. Ray (Eds.), A companion to postcolonial studies.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Retrieved from http://tulips.ntu.edu.tw:1081/record=b1786152*cht
    Ortiz, R. D. (1984). Indians of the Americas: Human rights and self-determination. Zed Books London.
    Tarrow, S., & Tollefson. (1994). Power in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s, collective action and politics. Cambridge Univ Press.
    Wiarda, H. J. (2002). Comparative democracy and democratization /. New horizons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Fort Worth, Tex.: Harcourt College Publishers,. Retrieved from http://tulips.ntu.edu.tw:1081/record=b1994944*cht
    Yinger, J. M. (1982). Countercultures : the promise and the peril of a world turned upside down. New York; London: Free Press ; Collier Macmillan Publisher.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10145102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1451023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23201.pdf4010KbAdobe PDF2465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