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0934/141854 (78%)
造访人次 : 47786398      在线人数 : 26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03531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3531


    题名: 劉基生平及其郁離子之研究
    作者: 葉惠蘭
    贡献者: 李威熊 黃志民
    葉惠蘭
    日期: 1985
    上传时间: 2016-11-08 15:13:57 (UTC+8)
    摘要: 本文旨在呈現劉基身為一亂世文人之本然面貌,以作為研究劉基身後傳說之基礎;亦為全面探討元末明初江南文士特殊風貌之初步取樣。前部考察劉基生平事蹟以見其現實遭遇,並以其詩文為史料,以見其內心情蘊;後部別舉郁離子,以見其思想抱負,由此未竟之志業以映照前部之生平遭遇也。
    全文分為五章,約十五萬言。各章大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由元代政經概況、元末明初之文士際遇及劉基之後世傳說三端,以說明時代背景及研究旨趣。其次簡述研究方法及以現實、理想相映照之構想。
    第二章:劉基之生平(上)。考察劉基處元之現實情事。先述其鄉里先世;次述其學仕順遂之早年,節末論此時仕途順遂,學殖粗具,而讜直耿介之鋒芒已穎露囊中;又次述其徘徊仕隱時期,節末論基此時屢仕屢去,而苦心用世之心特為顯著。
    第三章:劉基之生平(下)。考察劉基入明之遭遇。首先採究其出輔朱明之動機,由正反兩面加以釐測;次述其佐命開國時期,節末論基初則以其神機智略,大見信用;後則日漸輕怠,文治未彰;再次述其晚年及卒因,節末論基此時隱忍謙退,惶懼警恐,而其受毒於胡惟庸當與明祖密切相關。
    第四章:郁離子之研究。首先就郁離子各版本之篇卷條數加以介述,並探討今本四部叢刊條數不足之因;次則闡明劉基以不得世用,遂撰書自見,以為盛世文明之治立說之用心;再次則歸納郁離子之論喻形式,別為敘事之形式、問答之形式、末作贊語之形式、「郁離子曰」之形式、其他等等。至於書中倚託之對象,或為動物、或為植物、或為虛構之人物,亦一併述及。以上為第一節。第二節為郁離子之內容類析,別為諷喻當世者、自抒胸臆者、獻議建言者、略釋天地人鬼神者等四目以述。第三節為郁離子之思想探究,分別就其天人思想、民本思想、平等大同思想、歷史觀、方法論等五目論述之。
    第五章:結論。總述前文要旨,別為三目,以見劉基元明心境之異同;以論其苦心用世、善為忠者之意態;以駁辨其於後世諸多附託突顯之傳說。文末並就其行誼風範,加以綜合評述。附錄:劉基事蹟年表。據王馨一「元劉伯溫先生基年譜」加以增訂。
    提要 壹
    序 叁
    目錄 伍
    第一章 緒論1
    一、研究旨趣1
    二、研究方法與構想10
    第二章 劉基之生平(上)19
    第一節 鄉里先世19
    第二節 學仕順遂之早年21
    一、早年求學21
    二、中舉與登科22
    三、初仕江西24
    第三節 徘徊仕隱時期27
    一、首度投劾27
    二、再出仕與二度投劾29
    (一)泛舟西湖30
    (二)隱居丹徒32
    (三)寓居杭州34
    三、佐戎浙東與羈管紹興37
    (一)佐戎浙東37
    (二)羈管紹興40
    四、謀括寇、守處州與三度投劾51
    (一)與石抹宜孫同守處郡51
    (二)隱居青田山中53
    第三章 劉基之生平(下)69
    第一節 出輔朱元璋之動機69
    第二節 佐命開國時期80
    一、佐命時期81
    二、開國時期86
    第三節 晚年及其卒因之考察99
    一、韜光隱忍之晚年99
    (一)歸老青田99
    (二)入朝引咎100
    (三)勅歸而卒101
    二、卒因與明祖之關係105
    第四章 郁離子之研究133
    第一節 郁離子之篇卷條數、撰數動機及其形式133
    一、郁離子之篇卷條數133
    二、郁離子之撰述動機 136
    三、郁離子之論喻形式及其取材倚託之對象139
    第二節 郁離子之內容類析147
    一、諷喻當世者147
    二、自抒胸臆者161
    三、獻議建言者168
    四、釋天地人鬼神者182
    第三節 郁離子之思想探究185
    一、天人思想186
    二、民本思想195
    三、平等大同思想199
    四、歷史觀200
    五、方法論201
    第五章 結論213
    附錄223
    參考書目231
    參考文獻: 一、專著
    (一)劉基之著作
    誠意伯劉先生文集二十卷 明成化刊本
    誠意伯劉先生文集二十卷 林富編 明正德刊本
    重編太師誠意伯劉文成公集十八卷 樊獻科編 明嘉靖刊本
    太師誠意伯劉文成公集二十卷 何鏜編 明隆慶刊本
    劉文成公全集十二卷 鍾惺評 明啟禎刊本
    誠意伯文集二十卷 清摛藻堂部薈要本
    誠意伯文集二十卷 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
    誠意伯文集二十卷 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
    以上為詩文集合刊本
    郁離子十卷 明洪武刊本
    覆瓿集二十四卷 明宣德刊本
    郁離子三卷 明正德刊誠意伯文集本
    以上為單刊本
    擬連珠編一卷 明嘉靖刊本. 今獻彙言之一
    郁離子微一卷 明嘉靖刊本. 明世學山之一
    郁離子微一卷 明隆慶刊本. 丘陵學山之一
    郁離子微一卷 明隆慶刊本. 百陵學山之一
    劉誠意伯集一卷 明隆慶刊本. 盛明百家詩之一
    明誠意伯連珠一卷 明萬曆刊本. 寶顏堂秘笈之一
    郁離子二卷 明刊本. 括蒼二子之一
    劉青田詩一卷 清康熙刊本. 藜照樓明二十四家詩之一
    郁離子微一卷 清順治刊本. 說郛續勻二之一
    郁離子一卷 清活字本. 學海類編之一
    以上為選本
    大明清類天文分野之書二十四卷 明初刊黑口本
    靈棋經一卷(注) 明初刊本
    多能鄙事十二卷(舊題) 明嘉靖刊本
    石函平砂玉尺經六卷(解) 明萬曆刊本
    堪輿漫興一卷 明天啟刊本
    佐玄直指圖解九卷 明崇禎刊本. 選擇叢書之一
    誠意伯秘授玄徹通旨滴天髓二卷(題) 明末長庚館刊本
    八門禽遁大全四卷先天禽遁大全二卷(題) 清培芝軒鈔本
    大明選擇佐玄直指曆書一卷(編) 舊鈔本
    大六壬銀河棹不分卷(題. 注) 鈔本
    燒餅歌 香港. 新天來書店. 出版年月不詳
    以上舊題劉基所撰作編註者或傳附為基作者
    (二)其他專著
    董仲舒 春秋繁露 商務印書館. 大本原式精印四部叢刊正編三冊
    陳亮 龍川文集 新興書局 . 民四五影
    鄭所南 鐵函心史 世界書局. 民五一影
    謝枋得 謝疊山集 嚴一萍輯百部叢書集成初編之二六部. 正誼堂全書第八函
    姚燧 牧庵集 商務印書館. 大本原式精印四部叢刊正編六八冊
    陸文圭 牆東類稿 商務印書館. 四庫全書珍本別輯九三六冊
    蘇天爵 國朝名臣事略 學生書局. 民五八影
    脫脫等 宋史 鼎文書局. 民六七新校
    姚桐壽 樂郊私語 舊鈔本
    撰者不詳 廟學典禮 商務印書館. 四庫全書珍本初集一五八冊
    余闕 青陽先生文集 明正德刊本
    危素 危太僕集 民國嘉業堂刊本
    宋濂 宋學士文集 明正德刊本
    宋濂 宋學士文粹 明洪武刊本
    宋濂 宋文憲公全集 清嘉慶刊本
    宋濂等 元史 鼎文書局. 民六九新校
    王褘 王忠文公集 嚴一萍輯百部叢書集成初編之九五部. 金華叢書二七 - 二八函
    朱元璋 明太祖御製文集 學生書局. 民五四影
    李景隆等 明太祖實錄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陳鑑 午溪集 商務印書館. 四庫全書珍本初集三五四冊
    陶宗儀 輟耕錄 世界書局. 民五二影
    葉子奇 草木子 商務印書館. 四庫全書珍本十集一七四冊
    袁裘 皇明獻實 鈔本
    李賢等 大明一統志 明天順刊本
    楊慎 升庵全集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鄭曉 吾學編 鈔本
    程敏政編 皇明文衡 世界書局. 民五六影再版
    黃金 皇明開國功臣錄 明正德補刊跋文本
    廖道南 殿閣詞林記 商務印書館. 四庫全書珍本九集一三三 - 一三六冊
    劉辰 國初事蹟 明嘉靖刊本,金聲玉振集之一
    高岱 鴻猷錄 嚴一萍輯百部叢書集成初編之一六部. 紀錄彙編第四函
    唐樞 國琛集 嚴一萍輯百部叢書集成初編之一六部. 紀錄彙編第五函
    宋雷 西吳俚語 明嘉靖刊本
    王宗沐 皇明名臣言行錄 明嘉靖刊本
    林廷[木昂]等 江西通志 明嘉靖刊本
    凌迪知輯 萬姓統譜 正光書局. 民六○影
    鄭汝璧 皇明功臣封爵考 明萬曆刊本
    撰者不詳 碩輔寶鑑 明藍格鈔本
    徐絃 皇明名臣琬琰錄 明嘉靖刊本
    鄧元錫 皇明書 明萬曆刊本
    王世貞 名卿績記 嚴一萍輯百部叢書集成初編之一六部. 紀錄彙編第五函
    王世貞 弇州山人續稿 明萬曆刊本
    王世貞 弇州史料 明萬曆刊本
    楊儀 明良記 明萬曆刊本. 藏說小萃之一
    卜世昌、屠衡合撰 皇明通紀述遺 明萬曆刊本
    李紹文 皇明世說新語 明萬曆刊本
    錢謙益 列朝詩集小傳 世界書局. 民五四再版
    陶履中等 瑞州府志 明崇禎刊本
    何喬遠 名山藏 明崇禎刊本
    談遷 國榷 鼎文書局. 六七影
    徐有期集 歷代神僊通鑑 中華世界資料供應社印行. 民六五影
    傅維鱗 明書 華正書局. 民六三影
    陳邦瞻 元史紀事本末 三民書局. 民四五鉛
    谷應泰 明史紀事本末 三民書局. 民四五鉛
    毛奇齡 西河文集 商務印書館. 國學基本叢書三一五 - 三一七冊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 樂天出版社. 民六二影
    朱彝尊編 明詩綜 世界書局. 民五一鉛
    姚之駰 元明事類抄 商務印書館. 四庫全書珍本初集子部雜家類二四冊
    王鴻緒等 明史藁 東京古典研究會. 民六七影
    王源 居業堂文集 嚴一萍輯百部叢書集成初編之九四部. 畿輔叢書四六函
    張廷玉等 明史藝文志 嚴一萍輯百部叢書集成初編之八八部. 八史經籍志第二函
    張廷玉等 明史 鼎文書局。民六八新校
    陳夢雷等 古今圖書集成 清光緒一六年覆刊雍正六年銅模活字殿板石印本
    清高宗敕撰 續通典 新興書局. 民五二影
    紀昀 四庫全書總目 藝文印書館. 民六三影四版
    永瑢等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四 — 八冊
    趙翼 廿二史箚記 華世出版社. 民六六新校
    畢沅 續資治通鑑 文光出版社. 民六四影
    阮元 疇人傳 嚴一萍輯百部叢書集成初編之四四部. 文選樓叢書第一四 - 一五函
    陳田 明詩紀事 中華書局. 民六○影
    潘紹詒等 處州府志 成文出版社. 民六四影
    何紹章等 丹徒縣志 成文出版社. 民五九影
    雷銑等 青田縣志 成文出版社. 民六四影
    蕭浚蘭等 瑞州府志 成文出版社. 民五九影
    青山定雄 中國歷代地名要覽 樂天出版社. 民六二鉛
    蒙思明 元代社會階級制度 香港. 龍門書局印行. 民五六影
    引得 編纂處 十九種明代傳記綜合引得 燕京大學圖書館引得編纂處. 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第二四號
    錢基博 明代文學 商務印書館. 民六二鉛
    陳汝衡 說書小史 環宇出版社. 據民二四年排印本影印. 出版年不詳
    王馨一 元劉伯溫先生基年譜 商務印書館. 民六九鉛
    劉德隅 明劉伯溫公生平事蹟拾遺 撰者自刊. 民六五鉛
    吳某 朱元璋傳 活泉書屋. 出版時地不詳
    柯紹忞 新元史 新文豐出版社. 民六四影
    錢穆 國史大綱 商務印書館. 民五五鉛一○版
    傅樂成 中國通史 大中國圖書公司. 民六四鉛
    陳寬強 歷代開國功臣遭遇 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民五五鉛
    王壽南 中國歷代創業帝王 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民五三鉛
    羅香林 中國通史 正中書局. 民五○鉛
    屠寄 蒙兀兒史記 世界書局. 民五一影
    方學慧編 明太祖革命武功記 文海出版社. 民五三鉛
    陳守實等 明史考證抉微(明史論叢之二) 學生書局. 民五七鉛
    王頌蔚 明史考證麕逸(明史論叢之三) 學生書局. 民五七鉛
    錢穆等 明代政治(明史論叢之四)學生書局. 民五七鉛
    孫媛貞等 明代經濟(明史論叢之八) 學生書局. 民五七鉛
    孫克寬 元代漢文化之活動 中華書局. 民五七鉛
    田宜芳 王充論衡研究 輔大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五九
    袁驥 元史論叢 聯經出版社. 民六七鉛
    多桑著、馮承鈞譯 多桑蒙古史 商務印書館. 民五六鉛三版
    鄧雲特 中國救荒史 商務印書館 • 民六七鉛三版
    劉復、李家瑞編 中國俗曲總目稿 文海出版社. 民六二鉛
    王志瑞 宋元經濟史 商務印書館. 民六三影
    黃海華 戰國寓言研究 輔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六五
    余英時 歷史與思想 聯經出版公司. 民六五鉛
    李則芬 元史新講 作者自刊. 民六七鉛
    鄺士元 國史論衡 香港. 波文書局. 民六八鉛
    蕭公權 中國政治思想史 中國文化學院出版部. 民六九新校
    上海中華圖書館編輯部 戲考 里仁書局. 民六九影
    張瑞成 元朝衰亡文化因素之研究 政大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六八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 臺灣公藏善通本線裝書目人名索引 國立中央圖書館. 民六九
    顏天佑 元雜劇所反映的元代社會 政大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六九
    陳學霖等 壽羅香林教授論文集 香港. 香港大學. 民五九鉛
    韋政通 中國思想史 大林出版社. 民七○鉛四版
    勞思光 中國哲學史 三民書局. 民七○鉛
    王德毅、李榮村、潘柏澄編 元人傳記資料索引 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 民六八鉛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 明人傳記資索引 文史哲出版社. 民七○鉛再版
    王明蓀 元代的士人與政治 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七一
    吳秀卿 元代文人故事劇研究 臺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七二
    二、期刊論文
    吳某 元帝國之崩潰與明之建國 清華學報. 一一卷二期. 民二五年四月
    吳某 明教與大明帝國 燕京學報. 一三卷一期. 民三○年四月
    吳某 胡惟庸黨案考 燕京學報. 一五期. 民三四年六月
    周祖謨 宋亡後仕元之儒學教授 北平. 輔仁大學. 輔仁學誌. 一四卷一、二合期. 民三五年一二月
    王崇武 論明太祖起兵及其政策之轉變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一○本. 民三七
    何佑森 元代書院之地理分布 新亞學報. 二卷一期. 民四五年六月
    蕭啟慶 西域人與元初政治 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 一九. 民五五年六月
    容肇祖 劉基的哲學思想及其社會政治觀點 哲學研究. 第三期. 民五○年五月
    錢穆 讀民初開國諸臣詩文集 新亞學報. 六卷二期. 民五三年八月

    Chan Hok-lam (陳學霖)“Liu Chi(1311-75) and his models:The Image-Building of a Chinese Imperial Adviser;” Oriens;Extremus 15(1)(July 1968)
    徐道鄰 明太祖與中國專制政權 清華學報. 新八卷一、二期. 民五九年八月
    Henry Serruys C.I.C.M.著. 朱麗文譯 明初蒙古習俗的遺存 食貨月刊. 五卷四期. 民六四年七月
    宮崎市定著. 胡其德譯 以元期治下的蒙古官職為中心的漢蒙關係 食貨月刊復刊號. 五卷八期. 民六四年一一月
    黃清連 元代戶計制度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 四五. 民六六年二月
    黃清連 元代江南的叛亂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四九本. 民六七年三月
    蕭啟慶 元代的儒戶-儒士地位演進史上的一章 香港. 東方文化研究院東方文化. 一六卷一、二期合訂
    黃小平 朱元璋:一個歷史和人格的研究 師大學報. 第二四期. 民六八年二月
    勞延煊 元初南方知識份子 中國史學論文選集四輯. 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民七○年
    詹長皓 試論明初大儒—宋濂之死 明史研究專刊五. 民七一年一二月
    蔣武雄 論蒙元初期與漢地文化之關係 中華文化復興月刊. 一六卷五期. 民七二年五月
    蕭啟慶 元統元年進士錄校注(上)(下) 食貨月刊復刊號. 一三卷一、二、三、四期. 民七二年一月、七月
    檀上寬著. 胡其德譯 義門鄭氏與元末社會(上)(下) 世界華學季刊. 四卷二期. 民七二年六月、九月
    關聯: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
    73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470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