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1316/142225 (78%)
Visitors : 48373297      Online Users : 86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3574


    Title: 明代廠衛之研究
    Authors: 吳紹開
    Contributors: 張治安
    吳紹開
    Date: 1984
    Issue Date: 2016-11-08 16:30:15 (UTC+8)
    Abstract: 論文提要
    本文是一篇屬於政治科學範疇的研究論文,筆者企圖運用中國明代的歷史資料,建構一個有關政治穩定的研究模型,整篇論文的架構是這樣的:
    第一章緒論,主要是提出迫求權力的理性人假定,以及政治穩定的假設與模型,附帶的,筆者也表達了傾向於政治科學的研究態度。
    第二章所要說明的是廠衛制度以外的環境因素,明代所謂的絕對君主專制,正是廠衛權力的基礎所在,而法家與儒家的思想背景,則分別透過君主與臣屬(主要是外庭臣屬的官僚們),針對廠衛存在與否的焦點,展開了長久的意識型態衝突。
    第三章是介紹廠衛本身的制度結構,從史料的敘述當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廠衛的組織有膨脹的病態,廠衛的領導有寡頭的趨勢,但最重要的還是,廠衛的權力呈現了集中與擴大的跡象。
    第四章緊接著探討廠衛權力對於周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廠衛兼顧採取了合作與衝突兩種不同形式的策略運作,對於君主潛在的頭號對手--官僚體制,極盡其破壞的作用,終於使得明代在無力應付內憂外患的情況下衰微崩潰。
    第五章結論,則是以功能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來肯定這個由明代廠衛史實所建構起來的政治穩定模型,並且也做了必要的補充修正。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題目界定1
    第二節 研究假設與基本模型3
    第三節 研究方法12
    第二章 廠衛的基礎與背景19
    第一節 君主專制--廠衛權力的基礎19
    第二節 法家思想--有利廠衛存在的思想背景30
    第三節 儒家思想--不利廠衛存在的思想背景42
    第三章 廠衛的制度57
    第一節 廠衛的設置57
    第二節 廠衛的組織65
    第三節 廠衛的職權74
    第四節 廠衛的領導83
    第五節 廠衛的關係100
    第四章 廠衛的運作與影響105
    第一節 懷柔策略--導致貪污腐化的策略運作105
    第二節 高壓策略--導致暴力恐怖的策略運作117
    第三節 官僚解體--廠衛權力的影響132
    第五章 結論--朝向一個政治穩定的模型145
    附註151
    參考書目189
    Reference: 中文部份
    明太祖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明太宗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明憲宗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明武宗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明世宗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
    明神宗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明熹宗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崇禎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談遷,國榷,鼎文書局。
    張廷玉,明史,甲、鼎文書局,乙、國防研究院。
    夏燮,明通鑑,世界書局。
    傅維麟,明書,華正書局。
    王鴻緒,明史稿,日本古典研究會。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三民書局。
    明太祖,御製大誥,明朝開國文獻,學生書局。
    明太祖,御製大誥三編,明朝開國文獻,學生書局。
    皇明祖訓,明朝開國文獻,學生書局。
    皇明祖訓錄,明朝開國文獻,學生書局。
    皇明制書,成文出版社。
    明太祖,御製皇陵碑,紀錄彙編,民智出版社。
    明太祖,御製紀夢,紀錄彙編,民智出版社。
    皇朝本記,紀錄彙編,民智出版社。
    天潢玉牒,紀錄彙編,民智出版社。
    高岱,鴻猷錄,紀錄彙編,民智出版社。
    箸陂,繼世紀聞,紀錄彙編,民智出版社。
    王鏊,震澤長語,紀錄彙編,民智出版社。
    陸釴,病逸漫記,紀錄彙編,民智出版社。
    葉盛,水東日記,甲、紀錄彙編,民智出版社,乙、學生書局。
    王世貞,錦衣志,甲、紀錄彙編,民智出版社,乙、台灣商務印書館。
    王世貞,觚不觚錄,台灣商務印書館。
    王世貞,弇山堂別集,學生書局。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新興書局。
    劉若愚,酌中志,偉文圖書公司。
    魏禧,魏叔子文集,台灣商務印書館。
    孫承澤,春明夢餘錄,台灣商務印書館。
    徐復祚,花當閣叢談,廣文書局。
    李遜之,三朝野記,廣文書局。
    文秉,先撥志始,廣文書局。
    文秉,烈皇小識,廣文書局。
    李清,三垣筆記,華文書局。
    呂毖,明朝小史,正中書局。
    燕客,詔獄慘言,明清史料彙編,文海出版社。
    吳應箕,熹朝忠節死臣列傳,明清史料彙編,文海出版社。
    全祖望,鮚埼亭集,明清史料彙編,文海出版社。
    黃宗羲,明夷待訪綠,台灣商務印書館。
    黃宗羲,明儒學案,世界書局。
    朱彜尊,明詩綜附靜志居詩話,世界書局。
    關於江寧織造曹家檔案史料,九思出版有限公司。
    管子,世界書局。
    商君書,華正書局。
    韓非子,華正書局。
    論語,啟明書局。
    學庸,啟明書局。
    孟子,啟明書局。
    荀子,華正書局。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再版,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年。
    張治安,「明代監察制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民國五十一年。
    吳晗,明代特務政治,出版地,出版者與出版時均不詳。
    吳晗,朱元璋傳--附錄:歷史的鏡子,出版地不詳:活泉書屋,出版時不詳。
    朱堅章,歷代篡弒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民國五十三年。
    薩孟武,中國社會政治史,四冊,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四年。
    孟森,明代史,三版,台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民國六十八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二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王曉波,儒法思想論集,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二年。
    張純興與王曉波,韓非思想的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二年。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三版,四冊,香港:中文大學崇基書院,一九八○年。第一卷。
    徐復觀,周秦漢政冶社會結構之研究,香港:新亞研究所,民國六十一年。
    朱東潤,張居正大傳,台北:台灣開明書店,民國五十七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七年。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台北:台灣開明書店,民國七十一年。
    王雲五,明代政治思想,三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年。
    李俊,中國宰相制度,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五年
    楊雪峯,明代的審判制度,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七年。
    張天佑,宋明史研究論集--宋明衰亡時期,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六十六年。
    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七年。
    楊啟樵,雍正帝及其密摺制度研究,台北:源流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
    馬基維利,君王論,何欣譯,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六十五年。
    霍布士,利維坦,朱敏章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一年,
    盧梭,社約論,徐百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三年。
    羅素,權力論,涂序瑄譯,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七十一年。
    柯林烏,歷史的理念,陳明福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巴柏,歷史定論主義的窮困,李豐斌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年。
    達爾,現代政治分析,易君博譯,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六年。
    易薩克,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朱堅章等譯,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年。
    李普塞,「政治社會學」,刊於印克勒斯等著,意識形態與社會變遷,沙亦群譯,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二年。
    李普塞,政治人--政治的社會基礎,張明貴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杭廷頓,轉變中社會的政治秩序,江炳倫等譯,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年。
    戴思樂,組織理論--整合結構與行為,余朝權等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二年。
    狄百瑞,中國的自由傳統,李弘祺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二年。
    哈可,「明末的東林運動」,刊於許華慈等著,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段昌國等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十八年。
    帕金森,帕金森定律--組職病態之研究,潘煥昆與崔寶瑛譯,台北:中華企業管理發展中心,民國七十年。
    徐道鄰,「明太祖與中國專制政權」,清華學報新八卷第一二期合刊(民國五十九年八月)。
    吳晗,「明教與大明帝國」,清華學報第十三卷第一期(民國三十年四月)。
    吳晗,「明成祖生母考」,清華學報第十卷第三期(民國二十四年七月)。
    吳晗,「元帝國之崩潰與明之建國」,清華學報第十一卷第二期(民國二十五年四月)。
    吳晗,「胡惟庸黨案考」,燕京學報第十五期(民國二十一年)。
    吳晗,「明代靖難之役與國都北遷」,清華學報第十卷第四期(民國二十四年十月)。
    吳晗,「明初的學校」,清華學報第十五卷第一期(民國三十七年)。
    吳晗,「明代的軍兵」,中研院社會研究所中國社會經濟史集刊第五卷第二期(民國二十六年)。
    吳晗,「論皇權」,刊於吳晗,費孝通等,皇權與紳權,上海:觀察社,民國三十七年。
    王崇武,「論明太祖起兵及其政策之轉變」,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十本(民國三十七年)。
    黃彰健,「論皇明祖訓錄頒行年代並論明初封建諸王制度」,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三十二本(民國五十年七月)。
    黃彰健,「論皇明祖訓錄所記明初宦官制度」,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三十二本(民國五十年七月)。
    吳緝華,「明代皇室中的洽和與對立」,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三十七本上冊(民國五十六年三月)。
    吳緝華,「明仁宣時內閣制度之變與宦官僭越相權之禍」,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三十一本(民國四十九年十二月)。
    李光濤,「論建州與流賊相因亡明」,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十二本(民國三十六年)。
    張存武,「說明代宦官」,幼獅學誌第三卷第二期(民國五十三年四月)。
    鄧嗣禹,「明大誥與明初之政治社會」,書目季刊創刊號(民國五十五年秋季)。
    包遵彭,「明太祖及其文章」,書目季刊創刊號(民國五十五年秋季)。
    顧頡剛,「明代文字獄禍考略」,東方雜誌第三十二卷第十四號(民國二十四年七月)。
    徐玉虎,「論明代廠衛制度之流弊」,出版共研究第四十三期(民國六十八年四月)。
    陳弱水,「『 內聖外王』觀念的原始糾結與儒家政治思想的根本疑難」,史學評論第三期(民國七十年四月)。
    陳弱水,「追求完美的夢--儒家政治思想的烏托邦性格」,刊於劉岱主編,中國文化新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思想篇一:理想與現實,黃俊傑編。
    張端穗,「天與人歸--中國思想中政治權威合法性的觀念」,刊於劉岱主編,中國文化新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思想篇一:理想與現實,黃俊傑編。
    黃俊傑,「內聖與外王--儒學傳統中道德政治觀念的形成與發展」,刊於劉岱主編,中國文化新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思想篇二:天道與人道,黃俊傑編。
    林麗月,「王者佐,社稷器--宰相制度」,刊於劉岱主編,中國文化新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制度篇:立國的宏規,鄭欽仁編。
    英文部分
    Collingwood, R.G., The Idea of Histor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67.
    Dahl, Robert A., Modern Political Analysis 2d ed. Taipei: Rainbow-Bridge, 1971.
    de Bary, Wm. Theodore et al., Self & Society in Ming Thought. N.Y: Columbia Univ. Press, 1970.
    Dessler, Gerry. Organization Theory: Integrating Structure & Behavior N.J.: Prentice-Hall, 1980.
    Deutsch, Karl W., The Nerves of Government: Model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 Control. Taipei: Rainbow-Bridge, 1971.
    Downs, Anthony.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 N.Y.: Harper & Brothers, 1957.
    Easton, David. The Political System: An Inquiry into the State of Political Science. 2d ed. Taipei: Rainbow-Bridge 1972.
    Eisenstadt, S.N., The Political Systems of Empires. Glencoe: Free Press, 1963.
    Fairbank, John K., & Reischauer, Edwin O., China: Tradition & Transformation. n. p.: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73.
    Freund, Julien. The Sociology of Max Weber. Translated by Mary Ilford. Taipei: Rainbow-Bridge, 1972.
    Friedrich, Carl J., Tradition Authority. London : Macmillan Press, 1972.
    Hobbes, Thomas. Leviathan. Edited by Michael Oakeshott. Oxford: A.R. Mowbray & Co., 1955.
    Huntington, Samuel P.,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 Yale Univ. Press, 1977.
    Isaak, Alan C., Scope &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 rev. ed. Ill.: Dorsey Press, 1975.
    Johnson, Chalmers. Revolutionary Changes. Boston: Little, Brown & Company, 1966.
    Lasswell, Harold D., & Kaplan, Abraham. Power & Society: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Inquiry. Taipei: Rainbow-Bridge, 1971.
    Machiavelli, Niccolo. The Prince. Translated by W.K. Marriott. London: J.M. Dent & Sons, 1958.
    Mannheim, Karl. Ideology & Utopia: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Taipei: Rainbow-Bridge, 1982.
    Merton, Robert K., Social Theory & Social Structure. Taipei: Rainbow-Bridge, 1978.
    Michels, Robert. Political Parties. Translated by Edon & Cedar Paul. N.Y. : Dover Publications, 1959.
    Parry, Albert. Terrorism: From Robespierre to Arafat. N.Y.: Vanguard Press, 1967.
    Parsons, Talcott. Politics & Social Structure. N.Y.: Free Press, 1969.
    Popper, Karl R., 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 Taipei: Rainbow-Bridge, 1971.
    Riker, William H., & Ordeshook, Peter C., An Introduction to Positive Political Theory. N.J.: Prentice - Hall, 1973.
    Rousseau, Jean Jacques. The Social Contract. London: J.M. Dent & Sons, 1955.
    Russell, Bertrand. Power: A New Social Analysis.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63.
    Sjoberg, Gideon. "Contradictory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 Social Systems". In System, Change & Conflict, Edited by N.J. Demerath III & R.A. Peterson. N.Y.: Free Press, 1967.
    Weber, Max. From Max Weber: Essays in Sociology. Translated & Edited by Hans H. Gerth & C. Wright Mills. Taipei: Rainbow - Bridge, 1979.
    Weber, Max.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 Translated &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 Henry A. Finch. Glencoe: Free Press, 1949.
    Weber, Max. The Religion of China Confucianism & Taoism. Translated & Edited by Hans H. Gerth. Glencoe: Free Press, 1962.
    Wilkinson, Paul. Political Terrorism.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76.
    Wilkinson, Paul. Terrorism & the Liberal State.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77.
    Relation: 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研究所
    碩士
    7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30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