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0645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656/144643 (79%)
造访人次 : 51744118      在线人数 : 20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6455


    题名: 北管在臺灣民間宗教中的文化意涵 —以臺北靈安社為例
    Cultural Content of Pei-kuan in Taiwan`s Folk Religion -Taipei Ling-An Association as an Example
    作者: 傅明蔚
    Fu, Ming Wei
    贡献者: 陳文玲
    蔡欣欣

    傅明蔚
    Fu, Ming Wei
    关键词: 臺北靈安社
    北管
    子弟軒社
    扮仙
    文化資產保存
    大稻埕
    Taipei Ling-An Association
    Pei-kuan
    Voluntary Association
    Playing the role of God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Dadaocheng
    日期: 2014
    上传时间: 2017-02-08 16:46:35 (UTC+8)
    摘要: 「北管」一詞實為一集合名詞,不僅指稱樂種,也指稱劇種,更指稱了一種傳統藝術文化型態,廣泛融入臺灣漢人的宗教、民俗與生命禮儀的各個層面,在移民社會中產生了新的傳統與認同。
    「臺北靈安社」為子弟軒社,是臺灣北管文化圈內重要的團體類型。清同治10年(1871),為配合霞海城隍的祭典活動,由大稻埕地區從商的信徒們集資,共同籌組而成,係臺北霞海城隍廟的輿前子弟團。
    臺北靈安社在以城隍信仰為中心所展現的一系列儀式行為上,不僅具有軒社、曲館與神明會的本質,負責在慶典時排場扮仙或迎神遶境,並展現出軒社與大稻埕在地公廟—霞海城隍廟、法主公廟、慈聖宮,以及比鄰的大龍峒保安宮,在人文地理與自然地理的緊密連結。另與大稻埕、大龍峒地區,以及臺北、基隆、宜蘭,乃至中臺灣、南臺灣等地之各子弟軒社、曲館、宮廟等單位,形成多元型態的交陪與競合關係,並隨歷史、社會的脈動而變遷。
    本研究以民族誌(ethnography)之研究技術,嘗試詳盡的深描(thick description)臺北靈安社在臺灣民間宗教活動中的三大類型北管演出型態:「排場」、「出陣」和「演戲」。將北管音樂視為一種文化符碼(cultural code),對於臺灣的漢人而言,其表徵和指涉便是「儀式(ritual)之進行」,無論是聖誕慶典的遶境排場,或是婚喪喜慶的生命禮俗,北管音樂的聲響暗示人們處於某種閾限(仲介)狀態(liminality),是神聖與非常時期;儀式進行者以北管音樂宣告儀式之開始、延續儀式之進行,最後再以北管音樂來終止儀式。
    本研究中臺北靈安社所展現的文化意涵,是以臺灣民間宗教的神話與神仙系譜中,所形塑之城隍爺神格特質為基礎,延伸出陪祀的文武判官及謝范將軍,並在合境平安的信仰訴求下,由臺北靈安社雕塑神將,負責執行遶境的儀式行為。臺北靈安社的遶境,傳承臺灣地區以北管帶領神將、神轎的三段式陣頭模式。同時為此儀仗陣頭製作出各式裝飾文物,充分發揮傳統民間工藝水準,包括西燈、彩牌、花籃鼓架及大量的繡旗等。
    此外,為作戲酬神,也為遶境所需,傳習福祿派的北管音樂系統,將儀式行為與信仰象徵延伸至北管扮仙戲的舞臺上,同時也因此奉祀了傳統戲曲之神—西秦王爺,自稱梨園子弟,形成一個由北管音樂傳習及西秦王爺信仰所凝聚的社群(social group)。
    臺北靈安社透過上述一系列的儀式行為,將虛擬的神聖世界以象徵化的手法與世俗生活連結,並透過神將、北管等傳統藝術之傳習,以及城隍爺、西秦王爺的信仰凝聚力,還有與各宮廟、軒社間的連結交陪,形塑出獨特的子弟軒社文化;成為臺灣民間風俗、宗教活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具備傳統性、地方性、歷史性、文化性及典範性。
    但臺北靈安社在展現子弟軒社文化的同時,也面臨軒社經營與北管牌子散軼、俗化的困境。歷經清代、日治、民國三代,臺北靈安社不斷因應著臺灣社會環境的變遷,遵循不同政權的政策法令,加入不同的協會組織,嘗試與學術文化界合作,致力於文化資產保存工作;這些歷史上先賢們與目前社員們多元的努力,都為臺北靈安社的延續與發展提供了進路,這些記錄對其他軒社、曲館、武館、神明會等,這些和臺灣民間宗教相關的團體都將有所貢獻。
    “Pei-kuan” is a collective term, which refers not only to music genre but a type of genre as well. Moreover, it refers to a kind of traditional artistic and cultural type. It merges Chinese religions, folk customs, and rituals of life in Taiwan, which results in a new trad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in the migrating society. .
    “Taipei Ling-An Association” is voluntary association, which one of the important associations in the Pei-kuan cultural circle in Taiwan. In 1871, the tenth year of Tungji period, in order to serve the festival held by Xia-Hai City God, the association was established by its believers engaging in business who came from Dadaocheng and raised the money to set up the voluntary association of Taipei Xia-Hai City God Temple.
    The rituals developed by Taipei Ling-An Association are based on the belief in City God. The rituals have derived their essence from Voluntary Association, Music Association, and the Association of gods. Besides, Taipwi Ling-An Association is in charge of playing the role of God, welcoming God, and Pilgrimage Procession, which show the tight alignment between cultural geography and natural geography of Voluntary Association and the Local God Temple in Dadaocheng-- Xia-Hai City God Temple, Fachukong Temple, Cihsheng Temple, and Dalongdong Baoan Temple nearby. The multiple modes of accompanying and competitive relations formed by the connection among Voluntary Association, Associations of Music, temples located in Dadaocheng, Dalongdong area, Taipei, Keelung, Yilan, the central Taiwan, and the Southern Taiwan are changed with the flow of history and social changes.
    This study is based on ethnography to conduct a thick description of the three important types of pei-kuan performance performed in Taiwanese folk religions in Taipei Ling-An Association: “concert,” “procession,” and “drama.” Taking music of pei-kuan as a cultural code, for the Han Chinese living in Taiwan, people here deem Pei-kuan as a symbol and reference to “the procession of ritual.” Whatever the procession and concert in birthday celebration of gods or the life rituals of marriage, funeral, or festivals, Pei-kuan music implies people are in a kind of liminality, between the period of divinity and critical moments; the performers of the rituals begin, continue, and end the rituals with Pei-kuan music.
    In this study, the cultural content bringing forth by Taipei Ling-An Association is based on the divine characters of City God who is listed in Taiwanese folk mythology and the genealogy of gods, and then develop the literary and martial judgements and General Hsieh and Fan accompanying the rituals. Basing on the appeal of peace around the area, Taipei Ling-An Association was commissioned to carve the image of God General and conduct the procedure and ritual of entering the area. The pilgrimage activity of Taipei Ling-An Temple inherits the three-segmented mode of the leader of the procession—God General and God palanquin led by Pei-kuan. Meanwhile, the ritual of the procession has created different kinds of historical relics, as shows the spirit of the traditional folk artefacts, including palace lantern, carved plaque, carved drum stand, and great numbers of embroidered flags. Besides, in order to perform a drama for thanking gods and meet a demand from the pilgrimage activity, the musical system of pei-kuan follows the Fulu style to extend the ritual activities and the symbol of religions to the drama of playing the role of God on the stage. In this way, the tradition forms a social group made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radition of Pei-kuan music and the belief in Lord Xiqin, the Go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and called himself as the Children of the Pear Garden.
    Through the rituals mentioned above, Taipei Ling-An Association combines the virtual divine world with the secular living styles by means of symbolization. It also forms a unique voluntary association culture by inheriting the traditional arts of General God, Pei-kuan, and merging the beliefs in Lord City God and Lord Xiqin, and the experience exchange with different temples, and voluntary associations. All of these create a necessary elements in Taiwan’s folk customs and religious activities, which has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 historicity, culture, and paradigm.
    While Taipei Ling-An Association is developing the culture of voluntary association, it is facing the dilemmas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and the dispersing and secularization of Pei-kuan sheet music as well. Through Quing dynasty,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pei Ling-An Association is devoted to following differe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of different political powers, participating different organizations, attempting to cooperate with academic and cultural fields, and preserving cultural heritages. Owing to the efforts taken by the predecessors and the current members, Taipei Ling-An Association is able to continue and develop. These records hav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other folk religion associations in Taiwan, such as voluntary association, music association, martial arts association, and the Association of gods.
    參考文獻: 甲、古籍
    (漢)司馬遷
    《史記》,《武英殿二十四史》。臺北市: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漢)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臺北市: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漢)鄭玄 注、(唐)孔穎達 疏
    《禮記正義》《武英殿十三經注疏》。臺北市: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漢)孔安國 傳、(唐)孔穎達 疏
    《尚書正義》,《武英殿十三經注疏》。臺北市: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漢)鄭玄 注、(唐)孔穎達 疏
    《禮記正義》,《武英殿十三經注疏》。臺北市: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晉)郭璞
    《山海經》,《四部叢刊初編》。臺北市: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晉)郭璞 注、(宋)邢昺 疏
    《爾雅注疏》,《武英殿十三經注疏》。臺北市: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晉)葛洪
    《神仙傳》,《欽定四庫全書》。臺北市: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唐)杜佑
    《通典》。臺北市: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明)吳承恩
    《西遊記》。臺北市: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清)李斗
    《揚州畫舫錄》。合肥市:黃山書社、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硏究中心電子書。
    (清)允祿、(清)梅榖、(清)何國宗
    《協紀辨方書》臺北市: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日治)臺灣慣習研究會 原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譯編
    1901至1907年編纂,1988出版《臺灣慣習記事》第參卷上。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乙、書籍
    Alan P. Merriam
    1964 “The Anthropology of Music”.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Alan P. Merriam(著)穆謙(譯)
    2010《音樂人類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Arnold van Gennep(著)張舉文(譯)
    2012《過渡禮儀》。北京:商務印書館。
    Conrad Phillip Kottak(著),徐雨村(譯)
    2005《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性的探索》。臺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Geertz,C.(著)韓莉(譯)
    2008《文化的解釋》。南京:譯林出版社。
    Victor Turner(著)黃劍波、柳博赟(譯)
    2006《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王見川、范純武、李世偉
    2005《新修大龍峒保安宮志》。臺北市:大龍峒保安宮。
    王明珂
    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市:允晨文化。
    王振義
    1982《台灣的北管》。臺北市:百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嵩山
    1988《扮仙與作戲》(台灣民間戲曲人類學研究論集)。臺北:稻香出版。
    王耀華
    2006《中國傳統音樂樂譜學》。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吳光正
    2002《中國古代小說的原型與母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吳榮順 主編
    2009《臺灣傳統音樂年鑑2009》。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
    呂江銘
    2005《八將》。臺北縣:石渠出版社。
    呂鈺秀
    2003《台灣音樂史》。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呂錘寬
    2000《北管音樂概論》。彰化市:彰化縣文化局出版。
    2005《台灣傳統音樂概論.歌樂篇》。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台灣傳統音樂概論.器樂篇》。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0《北管音樂》。臺中市:星辰出版。
    李亦園
    1978《信仰與文化》。臺北市:巨流文化。
    李婧慧
    2012《根與路:臺灣北管與日本清樂的比較研究》。臺北市:臺北藝術大學、遠流共同出版。
    周宗廉、周宗新、李華玲
    1992《中國民間的神》。長沙市:湖南文藝出版社。
    林勃仲、劉還月
    1990《變遷中的台閩戲曲與文化》。臺北市:臺原出版社。
    林美容 主編
    1997《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8《祭祀圈與地方社會》。新北市: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12《彰化縣武館與曲館Ⅰ:彰化鹿港篇》。臺中市:星辰出版。
    2012《彰化縣武館與曲館Ⅱ:北彰化濱海篇》。臺中市:星辰出版。
    2012《彰化縣武館與曲館Ⅲ:北彰化臨山篇》。臺中市:星辰出版。
    2012《彰化縣武館與曲館Ⅳ:南彰化濱海篇》。臺中市:星辰出版。
    2012《彰化縣武館與曲館Ⅴ:南彰化臨山篇》。臺中市:星辰出版。
    2013《迎神在臺北:台北迎城隍、艋舺迎青山王、台北靈安社陣頭》。臺北市:北市文獻會。
    林鶴宜
    2003《臺灣戲劇史》。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邱火榮、劉美枝、林永志
    2013《萬軍主帥:邱火榮的亂彈鑼鼓技藝2》。新北市: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邱坤良
    1980《野台高歌》。臺北市:皇冠出版社。
    1981《中國傳統戲曲音樂》。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82《民間戲曲散記》。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1983《現代社會的民俗曲藝》。臺北市:遠流出版。
    1992《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一八九五~一九四五)》。臺北市: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容世誠
    1997《戲曲人類學初探:儀式、劇場與社會》。臺北市:麥田出版。
    張豈之
    1992《精編中國思想史》。臺北市: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教育部
    1984《中國民間傳統技藝論文集(上)》。臺北市:教育部。
    1984《中國民間傳統技藝論文集(下)》。臺北市:教育部。
    許常惠 等作、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編輯
    1998《臺灣民俗技藝之美》南投縣:臺灣省政府文化處。
    許常惠
    1991《臺灣音樂史初稿》。臺北市:全音樂譜出版社。
    1993《民族音樂學導論》。臺北市:樂韻出版。
    許麗芩
    2011《百年迪化風華》新北市:策馬入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藍谷 主編
    2002《臺北市北管藝術發展史:論述稿》。臺北市:臺北市文化局出版。
    陳藍谷 主編
    2002《臺北市北管藝術發展史:田野記錄》。臺北市:臺北市文化局出版。
    黃柏芸
    2006《台灣的城隍廟》。臺北縣:遠足文化。
    楊蔭瀏
    1981《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
    2013《大稻埕戲苑2013雙週年慶節目特輯》。臺北市: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
    潘汝端
    2001《喧天震耳:北管鼓吹類音樂》。宜蘭:傳藝中心籌備處。
    蔡相煇
    2001《臺灣民間信仰》。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鄭智殷
    2013《風神尬陣子弟團—林口軒社的變遷故事》。新北市:社團法人新北市愛鄉協會╱林口社區大學。
    謝宗榮、李秀娥
    2005《台北霞海城隍廟》。臺北市:臺北霞海城隍廟發行。
    簡秀珍
    2005《環境、表演與審美—蘭陽地區清代到一九六○年代的表演活動》。臺北縣:稻鄉出版社。
    2015《開枝散葉根猶在:宜蘭總蘭社的繁華與衰微》。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丙、期刊、論文
    王安祈
    2013〈戲不夠,神仙湊〉《傳藝》第106期。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江寶釵
    1987〈大稻埕、霞海城隍廟與靈安社〉,收入《民俗曲藝》第47期〈靈安社一一八年專輯〉。臺北市: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出版。
    吳亞梅
    1987〈靈安社一一八年記〉,收入《民俗曲藝》第47期〈靈安社一一八年專輯〉。臺北市: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出版。
    吳季芬
    1987〈靈安社的子弟們〉(王朝枝),收入《民俗曲藝》第47期〈靈安社一一八年專輯〉。臺北市: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出版。
    吳柏勳
    2010《臺灣北管保存與傳承策略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2013〈台北靈安社躍上大螢幕—參與《大稻埕》電影拍攝〉《傳藝》第109期。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李秀娥
    2006〈臺北霞海城隍廟與八大軒社〉《臺北文獻》157期。臺北市:臺北市文獻會。
    李國俊
    1987〈北管音樂與靈安社曲譜〉,收入《民俗曲藝》第47期〈靈安社一一八年專輯〉。臺北市: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出版。
    李豐楙
    1997〈西王母五女傳說的形成及其演變—西王母研究之一〉《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臺北市:學生書局。
    1999〈嚴肅與遊戲:道教三元齋與唐代節俗〉《傳承與創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十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2009〈本相與變相:王母信仰的形象與教義〉《臺灣王母信仰文化—世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花蓮縣:花蓮勝安宮管理委員會。
    沈冬
    2006〈音樂台北(續)—建城百年的歷史迴響〉《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第2期。上海市:上海市教育委員、上海音樂學院。
    林清涼
    1978《台灣子弟戲之研究》。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林開世
    1992〈文化人類學之父—鮑亞士〉,收入黃應貴主編《見證與詮釋—當代人類學家》。臺北市:正中書局。
    俞思妤
    2009《「雞籠中元祭」之道教科儀唱腔研究〉。臺北市:國立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研究與保存組碩士論文。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12〈現代社會與民間藝師的未來〉《傳藝》第103期。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13〈日據時代大稻埕的藝術民俗娛樂生活〉《傳藝》第110期。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莊于寬
    2004《1930年代臺灣藝旦的音樂活動—以《三六九小報》為主要分析文獻》。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麗敏
    2009〈臺北市傳統藝術季〉。臺北市: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創意ABC文化探針電子報。
    陳明終
    1987〈大甲迎媽祖〉陳健銘〈蘭陽兄弟團〉,收入《民俗曲藝》第47期〈靈安社一一八年專輯〉。臺北市: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出版。
    陳玲玲
    1987《八仙在元明雜劇和台灣扮仙戲中的狀況》。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黃琬茹
    2000《台灣鼓吹陣頭的音樂硏究》。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硏究所碩士論文。
    楊台雄
    1986〈靈安社子弟江湖老—懷念靈安社逝去的老師們〉《民俗曲藝》第40期。臺北市: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劉俊廷
    2013〈《大稻埕》在傳藝中心—文化與電影的跨界交流〉《傳藝》第109期。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蔣勳
    1983〈好子弟—靈安社子弟戲花蓮演出有感〉,收入邱坤良《現代社會的民俗曲藝》。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蔡秀子
    1987〈靈安社的朋友們—高雄靈安社〉,收入《民俗曲藝》第47期〈靈安社一一八年專輯〉。臺北市: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出版。
    謝宗榮
    2013〈日據時期的大稻埕公廟及其廟會活動〉《傳藝》第110期。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簡永彬
    2013〈不滅的視覺—攝影家眼中的大稻埕〉《傳藝》第110期。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丁、報紙
    《台南新報》
    〈台北通信〉〈靈安社之盛裝〉1924年6月17日05版。

    《臺灣日日新報》
    〈迎城隍廟鐵道乘客〉1906年07月06日05版。
    〈城隍祭典選爐主〉1918年04月21日06版。
    〈城隍祭典之爭競〉1918年04月24日06版。
    〈城隍祭典爐主未定〉1918年04月27日06版。
    〈城隍祭典之爐主〉1918年04月28日06版。
    〈城隍廟祭典所關〉1918年04月29日04版。
    〈城隍祭典爐主〉1918年05月02日06版。
    〈城隍爺爐主決定〉1918年05月10日06版。
    〈城隍爐主決定續誌〉1918年05月11日06版。
    〈保安宮趕緊裝飾 為迎城隍也〉1919年06月09日04版。
    〈城隍廟香客增加〉1919年06月15日05版。
    〈榕垣近訊—捐資補助敎育會〉1920年05月14日06版。
    〈電報/賽會審査〉1920年06月21日04版。
    〈新意匠藝閣〉1920年06月25日06版。
    〈加入賽會〉1921年06月18日04版。
    〈大稻埕音樂團〉1921年10月2日04版。
    〈平樂社祝宴〉1921年11月28日04版。
    〈靈安社紀念祭〉1922年04月08日06版。
    〈稻江子弟〉1922年04月18日05版。
    〈是々非々〉1922年04月18日05版。
    〈奉迎行列審查〉1923年04月30日04版。
    〈本月中旬臺北物價〉1924年05月27日 05版。
    〈共樂軒負擔醮壇〉1924年10月30日04版。
    〈稻江醮壇一瞥談 城隍壇〉1924年11月04日04版。
    〈稻江醮壇一瞥談 龍王壇〉1924年11月04日04版。
    〈慈聖宮建醮之大觀〉1924年11月04日夕刊04版。
    〈共樂軒之奮發〉1924年11月06日04版。
    〈秩父宮台臨續報〉1925年5月31日04版。
    〈共樂軒之献技〉1925年06月27日04版。
    〈霞海城隍遶境路關〉1925年07月01日夕刊04版。
    〈本島人音樂團懇親會〉1926年11月07日05版。
    〈共樂軒開入選內祝宴〉1927年10月20日04版 。
    〈霞海城隍繞境先聲共樂軒靈安社德樂軒活躍 各投數千金〉1929年06月12日夕刊04版。
    〈贈聚樂社繡帆刺就送呈〉1929年07月29日04版。
    〈霞海城隍祭典各音樂團暗中準備青年團決出整理交通〉1930年06月06日 夕刊04版。
    〈十一日夜の櫻花園〉1931年04月11日07版。
    〈稻市法主公遶境 極呈一時雜沓 行列過處交通斷絕〉1931年11月03日夕刊04版。
    〈音樂團靈安社祈安建醮二日起十日〉1932年10月18日04版 。
    〈會事 臺北靈安社〉1932年11月09日夕刊04版。
    〈金牌百七十餘を提出 臺北の共樂軒音樂團から〉1938年07月29日07版。
    《聯合報》
    〈台灣早期的唱片〉1954年4月11日06版 聯合副刊 藝文天地。
    〈子弟戲捲土重來 將在藝術館公演〉1977年2月1日06版。
    〈阿伯啊,我演子弟戲給你看!〉(上)1977年2月5日12版。
    〈阿伯啊,我演子弟戲給你看!〉(下)1977年2月6日12版。
    〈百年靈安社 擬登錄無形文化資產〉2011年9月5日B2版 北市綜合新聞。
    〈大稻埕戲苑2周年 八大軒社 北管鬥陣〉2013年3月4日B2版 北市綜合新聞。
    〈北管技藝難存 都市練習場地少 常被投訴為噪音〉2013年3月4日B2版 北市綜合新聞。
    〈傳藝文昌祠與台北霞海城隍廟 拍大稻埕結緣 2廟推好神香火袋〉2013年11月28日B1 宜花 運動版。
    〈URS基地迎城隍 展覽、講座周六看〉2014年5月11日B2 北市綜合新聞。
    《民生報》
    〈勞資糾紛波及霞海城隍 廟前北管子弟團悄悄解散〉1989年7月18日14版。
    《中國時報》
    〈大稻埕戲苑 即起燃藝魂〉2013年3月4日地方版。
    《自由時報》
    〈大稻埕戲苑兩週年慶 大師獻藝〉2013年3月10日地方版。
    〈與民共樂.週六踩街〉2011年06月28日地方版。
    《旺報》
    〈玉簫聲和—南管耆宿蔡添木生命史新書發表〉2011年12月16日綜合版。


    戊、檔案
    台北市民間遊藝協會
    2011《台北市民間遊藝協會第九屆第三次會員大會手冊》。無出版項。
    臺北靈安社
    2013《臺北靈安社2013年度收支決算書》。無出版項。

    己、法規
    中華民國
    1993《改善民間祭典節約辦法》。臺北市:內政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
    2011《文化資產保存法》。臺北市:法務部全國法規資訊網。
    2010《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臺北市:法務部全國法規資訊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03《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臺北市立國樂團
    2015《臺北市傳統藝術季節目徵選及邀請作業辦法》。臺北市:臺北市立國樂團。

    庚、網站
    《日治時期曲盤臺灣數位典藏計畫》
    http://archive.music.ntnu.edu.tw/shellac1/database.html。搜尋日期:2014年5月1日。
    《北管聚落》
    http://blog.yam.com/beiguan,搜尋日期:2013年12月1日。
    《台北市民間遊藝協會》
    http://tw.myblog.yahoo.com/aaken1117/article?mid=142&prev=203&next=138&l=f&fid=9,搜尋日期:2013/11/11。
    《吹鼓吹小站心裁論壇》
    http://suona.com/forum/printer_friendly_posts.asp?TID=9171。搜尋日期:2013年12月3日。
    《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http://www.shihhochengfoundation.org。搜尋日期:2013年12月1日。
    《臺灣大百科全書》線上版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搜尋詞條:基隆聚樂社、靈安社國樂團、關公戲。搜尋日期2011年05月04日。
    《劉厝派鼎新法門》
    http://teacher.8k.com.tw/three.htm,搜尋日期:2014年4月23日。
    《數位島嶼—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http://cyberisland.teldap.tw/graphyer-author_1.php?uid=3279。搜尋日期:2014年5月1日。

    辛、影音資料
    臺北靈安社
    1930至1940《出京大衣》唱片編號:F32。臺北市:日蓄飛鷹唱片出版。
    1975《蟠桃醉仙》,唱片編號:WS-3354-55。臺北市:新時代唱片公司出版。
    2009《139週年慶平安遶境紀錄》。無出版項。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9725900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259007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900701.pdf18113KbAdobe PDF25672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