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7885636      Online Users : 87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12386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386


    Title: 國家與地方間之委辦法律關係
    The leg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nd local self-government in beauftraged function
    Authors: 陳之昱
    Chen, Chih-Yu
    Contributors: 詹鎮榮
    陳之昱
    Chen, Chih-Yu
    Keywords: 委辦
    地方自治
    制度姓保障
    合作
    權限授與
    行政契約
    地方監督
    Date: 2014
    Issue Date: 2017-08-31 12:15:46 (UTC+8)
    Abstract: 當代地方自治法學之核心,在於擔保地方之自主性不受到國家的任意侵害。因此,著眼之重點均在於如何強化地方之功能,確保憲法對於地方自治之保障。然而,地方自治團體作為組織化之國家,乃列於國家之側,並非立於國家的相對面。這也表徵著,地方自治團體多多少少需承擔國家任務之執行,尤其當國家將任務付託給地方時,地方必須扮演好執行者之角色,進入廣義的國家領域,此即地方制度法第2條第3款所規定的委辦事項。也正因系爭規定之要素過於抽象,尚難得出地方自治團體於委辦事項中究竟立於何種地位,更遑論具體推衍出與國家間之權利義務關係樣貌,但此一制度卻普遍地運用於地方自治領域。故釐清委辦法律關係,便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
    其實,在當代憲法對於國家與地方間權力圖像已有充分表述的今日,委辦事項之概念與法律關係,自然必須由支配垂直權力分立的憲法原則推衍出來。作用於國家與地方之間的憲法原則,乃對於地方之自治保障,以及要求國家權力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合作原則。在此二原則的夾結之下,委辦事項乃地方自治團體以自己名義、利用地方自治功能履行國家任務的組織型態。惟委辦事項因屬典型的國家事務,故必須伴隨著大量且高密度的專業監督,以確保國家意志能夠貫徹至地方層級。然而,基於合作原則之基本理念,國家與地方自治團體於委辦事項中必須盡可能的以合作之型態開展法律關係,包括法規範之制定、委辦法律關係之成立,乃至委辦事項之具體執行,都必須納入合作的思維。因此,開展出浩大而龐雜的權利義務關係,便必須以延展性夠高的行政革新理論作為基底,方能有彈性而靈活的回應委辦事項所面臨的諸多問題。
    Reference: 壹、中文文獻
    一、書籍
    Eberhard Schmidt-Aßmann著,林明鏘等譯,《行政法總論作為秩序理念─行政法體系建構的基礎與任務》,元照,2009。
    Karl Larenz著,陳愛娥譯,《法學方法論》,五南,1996。
    Michael Stolleis著,王韻茹譯,《德意志公法史卷三》,元照,2012。
    五南法律小組編著,《行政程序法立法資料彙編》,五南,1999。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務》,三民,第八版,2003。
    ____,《行政爭訟法論》,元照,2012。
    ____,《憲法的解釋與適用》,三民,2004。
    李建良、李惠宗、林三欽、林合民、陳春生、陳愛娥、黃啟禎著,《行政法入門》,月旦,2004。
    李惠宗,《憲法要義》,第五版,元照,2009。
    李震山,《行政法導論》,第七版,三民,2007。
    林谷蓉,《中央與地方權限衝突》,五南,2005。
    林明鏘,《歐盟行政法─德國行政法總論之變革》,新學林,2009。
    林錫堯,《行政法要義》,第三版,元照,2006。
    法務部編著,《行政程序法解釋及諮詢小組會議紀錄彙編》,法務部,2001。
    __________,《行政程序法解釋及諮詢小組會議記錄彙編(二) 》,法務部,2002。
    陳敏,《行政法總論》,第五版,新學林,2007。
    陳新民,《行政法學總論》,自版,三民,2005。
    黃舒芃,《行政命令》,第一版,三民,2011。
    ______,《法規命令》,三民,2011。
    黃錦堂,《行政組織法論》,翰蘆,2005。
    葛克昌,《地方稅法通則之研究─以地方財政自主權為中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田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4。
    趙永茂,《中央與地方分權理論之建構與整合》,五南,1991。
    劉文仕,《地方立法權─體系概念的再造與詮釋》,學林,1999。
    蔡秀卿,《地方自治法》,三民,2009。
    羅志淵,《地方自治的理論體系》,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
    二、專書論文
    Alfred C. Aman, Jr.著,林榮光譯,〈由下而上的全球化─一個國內的觀點〉,收錄於:《全球化下之管制行政法》,政治大學法學院公法中心編,2011,頁39-60,元照。
    Eberhard Schmidt-Aßmann著,徐筱菁譯,〈地方自治保障〉,收錄於:《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下冊,2010,頁841-863。
    傅玲靜,〈德國行政程序法程序瑕疵理論之建構與發展〉,收錄於:《行政契約之基礎理論、法理變革及實務趨勢/行政程序法之最新發展》,台灣行政法學會編,2013,頁267-316。
    吳信華,〈「中央與地方機關」聲請釋憲程序之檢討與展望〉,收錄於:《二十一世紀公法學的新課題─城仲模教授古稀祝壽論文集I憲法篇》,2008,頁171-211。
    ______,〈「行使職權」作為機關聲請法令違憲解釋要件之討論〉,收錄於:《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三輯》下冊,劉孔中、陳新民主編,2002,頁205-255。
    ______,〈我國憲法訴訟制度之繼受德國〉,收錄於:《憲法訴訟專題研究(一)─「訴訟類型」》,2009,頁69-96。
    ______,〈論中華民國的違憲審查制度─回顧、檢討與展望〉,收錄於:《憲法訴訟專題研究(一)─「訴訟類型」》,2009,頁531-567。
    ______,〈論地方自治團體的聲請釋憲〉,收錄於:《憲法訴訟專題研究(一)─「訴訟類型」》,2009,頁255-302。
    李建良,〈「制度性保障」理論探源〉,收錄於:《人權思維之承與變》,2010,頁271-324。
    ______,〈論基本權利之程序功能與程序基本權〉,收錄於:《人權思維之承與變》,2010,頁205-270。
    ______,〈論負擔契約、處分契約與附第三人效力之行政契約─兼評最高行政法院98年度判字第1466號判決〉,收錄於:《2012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31。
    李建良、劉淑範,〈「公法人」基本權利能力問題之初探─試解基本權利本質之一道難題〉,收錄於:《憲法解釋理論與實務第四輯》,湯德宗主編,2005,頁291-410。
    李惠宗,〈地方自治之監督〉,收錄於:《地方自治法2001》,台北市政府法規會編印,2001年,頁291-334。
    ______,〈從權力分立理論論法規命令與行政規則之規範地位〉,收錄於:《現代憲法的理論與實現:李鴻禧教授七秩祝壽》,2007,頁903-928。
    李玉君,〈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與地方政府之委辦規則制定權〉,收錄於:《地方立法權》,黃錦堂等編著,2005,頁91-131。
    林依仁,〈規範制定與行政契約〉,收錄於:《2012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研討會論文集》,頁1-19。
    林明昕,〈論訴願之再審與行政處分之廢棄─一道介乎行政爭訟法與行政程序法之間的法學難題〉,收錄於:《行政法實務與理論(一) 》,林明鏘、葛克昌主編,2003,頁277-302。
    林明鏘,〈我國行政契約理論與實務發展趨勢─以全民健保醫療契約為例〉,收錄於:《行政契約之基礎理論、法理變革及實務趨勢/行政程序法之最新發展》,台灣行政法學會編,2013,頁115-183。
    ______,〈行政契約〉,收錄於:《行政法(上)》,翁岳生編,2006,頁559-598。
    ______,〈行政契約對第三人之研究─兼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三年訴字第四O二七號判決〉,收錄於:《行政契約法研究》,2006,頁279-304 。
    ______,〈行政契約法論〉,收錄於《行政契約法研究》,2006,頁1-55。
    ______,〈論型式化之行政行為與未型式化之行政行為〉,收錄於《當代公法理論:翁岳生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1993,頁337-361。
    江嘉琪,〈行政契約關係中其他行政機關之協力與行政救濟〉,收錄於《2006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研討會論文集》,2007,頁159。
    湯德宗,〈論訴願的正當程序〉,收錄於:《行政程序法論》,2003,頁404-445。
    王迺宇,〈立法院在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及爭議中之角色〉,收錄於:《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與爭議》,201,頁145-210。
    程明修,〈具有外部效力之行政規則〉,收錄於:《行政法之行為與法律關係》,2005,頁327-364。
    ______,〈德國行政法學上「法律關係論」之發展〉,收錄於:《行政法之行為與法律關係理論》,2005,頁365-393。
    ______,〈法治國中「特別權力關係理論」之殘存價值?〉,收錄於:《全球化/福利國家/特別權力關係/公私協力》,台灣行政法學會編,2012,頁119-158。
    ______,〈行政行為形式選擇自由〉,收錄於:《行政法之行為與法律關係理論》,2005,頁271-326。
    ______,〈針對地方自治「內部法律關係」與「外部法律關係」監督措施之行政訴訟〉,收錄於:《行政法之行為與法律關係理論》,2005,頁395-422。
    翁岳生,〈論特別權力關係之新趨勢〉,收錄於:《行政法與現代法治國家》,1989,頁131-158。
    葉俊榮,〈行政命令〉,收錄於:《行政法(上)》,翁岳生編,頁389-474。
    董保城,〈本土化「職權命令」法理建構之嘗試〉,發表於:「職權命令之過去、現在與未來學術研討會」,台灣行政法學會、政治大學法學院主辦,《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1期,2000,頁93-99。
    蔡宗珍,〈我國違憲審查制度之檢討〉,收錄於:《憲法與國家(一)》,2004,頁101-132。
    蔡宗珍、李建良,〈行政管轄與訴願管轄:行政法院相關裁判評析〉,收錄於:《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學術研討會系列之一》,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學館,2009,頁1-51。
    蔡秀卿,〈地方行政規則如何定位〉,收錄於:《地方自治法學論輯(上)》,台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編印,1999,頁31-45。
    ______,〈環境、衛生行政法規上權限劃分之現狀與問題點─以廢棄物清理法規為例〉,收錄於:《地方自治法學論輯(下)》,台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編印,1999,頁309-329。
    ______,〈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收錄於:《地方自治法理論》,2003,頁67-102。
    蔡茂寅,〈地方立法權之研究〉,收錄於:《地方自治之理論與地方制度法》,2003,頁151-238。
    蔡震榮,〈管轄權之意義〉,收錄於:《行政法爭議問題(上)》,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2000,頁305-337。
    蕭文生,〈從權力分立理論論法規命令與行政規則之規範地位〉,收錄於:《行政法爭議問題(下)》,台灣行政法學會編,2000,頁3-30。
    ______,〈地方自治團體之自主組織權〉,收錄於:《國家、地方自治、行政秩序》,2009,頁265-300。
    ______,〈訴願法修正評析〉,收錄於:《國家‧地方自治‧行政秩序》,2009,頁305-334。
    許宗力,〈論國家對地方之自治監督〉,收錄於:《法與國家權力》,2006,頁353-382。
    ______,〈地方立法權相關問題之研究〉,收錄於:《憲法與法治國行政》,2007,頁327-354。
    ______,〈職權命令是否有明天?─論職權命令之合憲性與適用範圍〉,收錄於:《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上)》,2000,頁339-373。
    ______,〈論國家對地方的自治監督〉,收錄於:《法與國家權力》,1992,頁353-382。
    ______,〈雙方行政行為─以非正式協商、協定與行政契約為中心〉,收錄於:《新世紀經濟法制之建構與挑戰:廖義男教授六秩祝壽論文集》,2002,頁255-294。
    許育典,〈基本權功能建構作為大法官解釋之類型化─以教育相關基本權為例〉,收錄於:《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七輯》,2000,頁383-439。
    詹鎮榮,〈地方自治團體與委辦機關間之法律關係〉,收錄於:《地方自治論述專輯第三輯》,內政部出版,2007,頁83-111。
    ______,〈論民營化類型中的公私協力〉,收錄於:《民營化與管制革新》,元照出版社,2005年9月,頁1-40。
    ______,〈論行政機關管轄權之移轉─以其對行政作用法及行政爭訟法之影響為中心〉,收錄於:《2006中研院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研討會論文集》,2006,頁189-245。
    ______,〈變遷中之行政組織法─從「組織形式選擇自由」到「組織最適誡命」〉,收錄於:《行政組織與人事法制之新發展》,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2010,頁1-51。
    郭介恆,〈修正後訴願法與行政訴訟法之關係〉,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論文集》,1999,頁127-150。
    ______,〈行政契約於我國法制上之應用〉,收錄於:《台灣永續發展論文集》,1997,頁273-306。
    陳愛娥,〈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收錄於:中研院法律所主辦《憲法議題與憲政改革圓桌討論會》發言稿,2005,頁1-10。
    ______,〈地方自治監督的司法審查─借鏡於德國法之反省〉,收錄於:《地方自治論述專輯第三輯》,內政部出版,2007,頁203-236。
    陳春生,〈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中關於制度性保障概念意涵之探討〉,收錄於:《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二輯》,2001,頁273-324。
    ______,〈行政命令論─中華民國行政規則之法效力研究〉,收錄於:《行政法之學理與體系(二)》,2007,頁125-159。
    ______,〈行政規則的外部效力問題研究〉,收錄於:《行政法之學理與體系(一)》,1996,頁97-133。
    陳清秀,〈地方制度法問題之探討〉,收錄於:《公務員法與地方制度法》,2002,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頁301-346。
    ______,〈訴願行政救濟概說〉,收錄於:《行政訴訟之理論與實務》,1994,頁35-89。
    黃舒芃,〈再論「二分」與「三分」之爭─從憲法觀點檢討職權命令的存廢問題〉,收錄於:《框架秩序下的國家權力─公法學術論文集》,2013,頁237-279。
    ______,〈比較法作為法學方法〉,收錄於:《變遷社會中之法學方法》,2009,頁245-280。
    黃錦堂,〈地方之執行權與參與權〉,收錄於:《地方制度法》,2010,頁295-305。
    ______,〈地方府會關係與選舉制度〉,收錄於:《地方制度法》,2011,頁223-267。
    ______,〈地方立法論〉,收錄於:《地方制度法論》,2012,頁269-294。
    ______,〈由拜耳案論地方自治團體之參與權〉,收錄於:《地方制度法基本問題之研究》,頁201-219。
    ______,〈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之劃分〉,收錄於:《地方制度法論》,2012,頁181-221。
    ______,〈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之區分〉,收錄於:《地方制度法基本問題研究》,2000年,頁81-162。
    ______,〈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之研究〉,收錄於:《地方自治論述專輯第一輯》,1995,93-123。
    ______,〈行政契約法主要適用問題之研究〉,收錄於:《行政契約與新行政法》,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2002,頁3-45。
    ______,〈行政機關、委託、委任、委辦、受委託行使公權力之意義〉,收錄於《行政組織法論》,2005,頁423-466。
    ______,〈行政組織法之基本問題〉,收錄於:《行政法(上)》,翁岳生編,2006年,頁241-298。
    ______,〈論地方自治之憲法保障〉,收錄於:《地方制度法基本問題之研究》,2000,頁3-80。
    ______,〈論地方自治之憲法保障〉,收錄於:《地方制度法論》,2012,頁13-64。
    三、期刊論文
    吳秦雯,〈行政機關於行政契約履行階段之「權力」─以法國法制為中心評析我國現行行政程序法之規定〉,《台灣法學雜誌》,第41期,2002,頁77-95。
    江嘉琪,〈委任、委託、委辦與訴願機關〉,《月旦法學教室》,第53期,2007
    李建良,〈中央與地方之權限劃分與財政負擔〉,《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6卷,第1期,2003,頁73-115。
    ______,〈訴願程序之違法判斷基準時〉,《月旦法學雜誌》,第64期,2000,頁22-23。
    ______,〈論公益概念具體化在立法及法律適用上之原則〉,《憲政時代》第12卷,第3期,1987,頁72-92。
    ______,〈論立法裁量之憲法基礎理論〉,《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47期,2000年,頁紙153-241。
    周志宏,〈中央與地方有關教育權限之劃分〉,《法令月刊》,第59卷,第5期,2008,頁17-41。
    林三欽,〈「權限移轉」與訴願管轄:兼評九十三年五月最高行政法院庭長法官聯席會議等参則實務見解〉,《月旦法學雜誌》,第148期,2007,頁220-243。
    林明昕,〈中央與地方之聯繫線─國家對地方之監督〉,《月旦法學雜誌》,第126期,2005,頁48-61。
    ______,〈地方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之委任與委託:以台北市政府組織自治條例第2條第2項及第3項之爭議為中心〉,《台大法學論叢》,第39卷,第4期,2010,頁213-296。
    林明鏘,〈委託委辦與行政程序〉,《台灣本土法學》,第19期,2001,頁89-94。
    胡博硯,〈問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作成之行政處分的訴願決定機關〉,《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31期,2009,頁69-104。
    翁岳生,〈大法官功能演變之探討〉,《台大法學論叢》,第23卷,第1期,1993,頁25-50。
    張文郁,〈行政委託(公權力委託之行使) 〉,《台灣法學雜誌》,第41期,2002年12月,第37-41頁。
    張桐銳,〈行政法與合作國家〉,《月旦法學雜誌》,第121期,2005,頁25-53。
    張錕盛,〈行政法學另一種典範之期待:法律關係理論〉,《月旦法學雜誌》,第121期,2002,頁54-87。
    許春鎮,〈論國家對地方自治團體之監督〉,《玄奘法律學報》,第4期,2005,頁231-286。
    盛子龍,〈行政處分容許性與行政爭訟〉,《月旦法學教室》,第21期,2004,頁22-23。
    陳英鈐,〈憲法訴願的結構性變遷─從比較法論基本權利訴願的對象與判決拘束力〉,《憲政時代》,第28卷,第4期,2003,頁70-125。
    陳櫻琴,〈論地方立法權與執行中央政策之爭議〉,《月旦法學雜誌》,第42期,1998年,頁63-74。
    陳淑芳,〈獨立行政機關與訴願制度〉,《月旦法學教室》,第82期,2009,頁101-113。
    陳愛娥,〈平等原則作為立法形塑社會給付體系的界限─兼評司法院大法官相關解釋〉,《憲政時代》,第32卷,第3期,2007,頁259-298。
    ______,〈行政行為形式─行政任務─行政調控─德國行政法總論改革的軌跡〉,《月旦法學雜誌》,第120期,2005,頁9-18。
    ______,〈國家角色變遷下的行政組織法〉,《月旦法學教室》,創刊號,2002,頁100-106。

    ______,〈應否及如何對公法人與行政機關開放行政救濟管道?〉,《月旦法學雜誌》,第77期,2001,頁24-36。
    程明修,〈公私協力契約與行政合作法〉,《興大法學》,第7期,2010,頁74。
    黃啟禎,〈凍結省自治選舉後中央與地方權限之劃分〉,《月旦法學雜誌》,第24期,1997年,頁69-143。
    黃舒芃,〈「行政正確」取代「行政合法」?─初探德國行政法革新路線的方法論難題〉,《中研院法學期刊》,第8期,2011,頁259-314。
    黃錦堂,〈行政法總論之改革:基本問題的要義與評論〉,《憲政時代》,第29卷,第2期,1991,頁249-283。
    ______,〈論制度性之法律保留─以部會及三級機關、機構之設置為中心〉,《憲政時代》,第37卷,第3期,2012,頁315-365。
    ______,〈機關爭議問題釋憲方法論之應用〉,《憲政時代》,第27卷,第4期,2001,頁65-106。
    詹鎮榮,〈新直轄市自治法規「主管機關條款」之立法政策上思考〉,《中國地方自治雜誌》,第63卷,第12期,2010,頁4-10。
    ______,〈論地方行政機關之權限委任〉,《憲政時代》,第34卷,第3期,2009,頁265-292。
    ______,〈論地方法規之位階效力─地方制度法第三十條「中央法破地方法」之辨正〉,《成大法學》,第12期,2006,頁1-59。
    劉華美,〈德國地方自治代行處理之研究─兼論對台灣之啟示〉,《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47期,2001,頁361-384。
    劉建宏,〈地方自治團體之原處分機關不服自治監督機關訴願決定時之行政救濟途徑〉,《中正法學集刊》,第10期,2003,頁149-173。
    蔡宗珍,〈地方法規之形成與效力之研究〉,《月旦法學雜誌》,第133期,2006,頁147-177。
    ______,〈地方法規之概念與體系化〉,《月旦法學雜誌第》,132期,2006,頁128-149。
    ______,〈法律保留思想及其發展的制度關聯要素探微〉,《台大法學論叢》,第39卷,第3期,2010,頁1-68。
    蕭文生,〈行政契約書面方式之意義─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年度第三八四五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83期,2002,頁218-226。
    蘇永欽,〈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修正芻議(上)〉,《月旦法學雜誌》,第156期,2008,頁152-154。
    ______,〈裁判憲法訴願─德國和台灣違憲審查制度之選擇〉,《法令月刊》,第58期第3卷,2007,頁4-22。
    ______,〈職權命令的合憲性問題─地方自治是否創造了特別的合憲存在基礎〉,發表於:「職權命令之過去、現在與未來學術研討會」,台灣行政法學會、政治大學法學院主辦,《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1期,2000,頁107-118。
    四、學位論文
    李鴻維,《地方自治團體參與中央決策程序之研究》,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2。
    陳軍志,《公私協力法制下之社會自主管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蔡碧真,《地方自治監督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3。
    謝碩駿,《地方法規定位與監督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2。
    羅秉成,《從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論地方自治之保障》,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五、其他
    司法院公報第44卷第5期,2002年5月,頁31以下。網站連結http://gaz.ncl.edu.tw/detail.jsp?sysid=H0210193 (最後審閱日2014年1月2日。)
    司法院所提出之「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修正總說明」,頁7。網站連結: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download.asp?sdMsgId=28717
    貳、外文文獻
    Achterberg, Norbert, Die Rechtsordung als die Rechtsverhältnisordnung, Grundlegung der Rechtsverhältnis, 1982.
    Bauer, Hartmut, Bundestreue, zugleich ein Beitrag zur Dogmatik des Bundestaatsrecht zur Rechtsverhältnis, 1992.
    ders., Zur notwendigen Entwicklung eines Verwaltungkooperationsrechts, in:Schuppert (Hrsg.), Jenseits von Privatisierung und schlankem Staat, 1999.
    Becker, Florian, Kooperativ und konsensuale Strukturen in der Normsetzung, 2005.
    Burgi, Martin, Kommunalrecht, 2012.
    Burmeister, G. C., Herkunft, Inhalt und Stellung des institutionellen Gesetzvorbehalts. Zugleich ein Beitrag zur Dogmatik des Verwaltungsorganisationsrechts, 1991.
    Dehmel, Hans- Hermann, Übertragener Wirkungskreis Auftragangelegenheiten und Pflichtaufgaben nach Weisung: Die Durchführung staatlicher Aufgaben durch die Gemeinde- Grundlage und Wandlungen, 1968, SÖR 113.
    Dols/Plate/Schulze, Kommunalrecht Baden-Wüttemberg, 7 Aufl., 2011.
    Dreier, Host, Grundgesetz, Kommentar, Bd. II, 1998.
    Falk, Matthias, Die kommunalen Aufgaben unter dem Grundgesetz, 2006.
    Geis, Max-Emanuel, Kommunalrecht, 2008.
    Groß, Thomas, Die Verwaltungsorganisation als Teil organisierter Staatlichkeit, in :Grundlagen des Verwaltungsrecht, Hoffmann-Riem/ Eberhard Schmidt-Aßmann/ Andreas Voßkuhle (Hrsg.), 2012, Bd I.
    Hesse, Konard, Grundzüge der Verfassungrechts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20 Aufl., 1999.
    Jarass/Pieroth, Kommentar zum Grundgesetz, 7 Aufl., 2004.
    Jestaedt, Micheal, Grundbegriffe des Verwaltungsorganisationsrehts, in: Hoffmann-Riem/Schmidt-Aßmann/Voßkuhle (Hrsg.), Grundlagen des Verwaltungsrecht, Bd I, 2006.
    Kahl,Wofgang, Staatsaufsicht, 2000.
    Stern, Klaus, Staatsrecht, Bd. I, 1977.
    Knemeyer, Franz-Ludwig, Die Staatsaufscht über die Gemeinden und Kreise(Kommunalaufsicht), in: Handbuch der kommunalen Wissenschaft und Praxis, Thomas Mann/ Günter Püttner(Hrsg.), Bd. I, 1983.
    Kopp/Ramsauer, Verwaltungsverfahrensgesetz, Kommentar, 11 Aufl., 2010.
    Krebs, Walter, Verwaltungsorganisation, in: Isensee/Kirchhof(Hrsg.), Handbuch des Staatsrecht,Bd III, 2 Aufl., 1996.
    Lange, Klaus, Innenrecht und Außenrecht, in: Reform des allgemeinen Verwaltungsrechts, Wolfgang Hoffman-Riem/Eberhard Schmidt-Aßmann/Gunnar Folke Schuppert (Hrsg.), 1 Aufl., 1993.
    Lübking,Uwe/ Vogelgesang, Klaus, Die Kommunalaufsicht, Aufgaben-Rechtsgrundlagen-Organisation, 1998.
    Mager, Ute, Einrichtungsgarantie: Enstehung, Wurzeln, Wandlungen und grundgesetzgemäß Neubestimung einer dogmatischen Figur des Verfassungsrecht, 2003.
    Maurer, Hartmut, Allgemeines Verwaltungsrecht, 18 Aufl., 2011.
    ders., Staatsrecht I, Grundlagen/Verfassungorgane/Staatsfunktionen, 6 Aufl., 2010.
    ders., Staatsrecht, 1999.
    Möller, Maik, Subsidiaritätsprinzip und kommunale Selbstverwaltung, 2009.
    Obermayer, Klaus, Die Übertragung von Hoheitsbefugnissen im Bereich der Verwaltungsbehörden, JZ 1956.
    Ossenbühl, Fritz, Autonomie Rechtsetzung der Verwaltung, in: Isensee/Kirchhof(Hrsg.), Handbuch des Staatsrecht, Bd III, 2. Aufl., 1996.
    Pitschas, Rainer, Mediation als Methode und Instrument der Konfliktmittlung, in: ders/Harald Walther(Hrsg.), Mediation im Verwaltungsverfahren und Verwaltungsprozess, Speyerer Schriften zur Verwaltungswissenschaft, Bd. 5, 2008
    ders., Kommunale Selbstverwaltung und Mediation, in: ders/ Harald Walther(Hrsg.), Mediation im Verwaltungsverfahren und Verwaltungsprozess, Speyerer Schriften zur Verwaltungswissenschaft, Bd. 5, 2008
    Püttner,Günter, Verwaltungslehre, 4 Aufl., 2007.
    Reinhardt, Thorsten, Delegation und Mandt im öffentlichen Recht, SÖR 1014, 2006.
    Ruffert, Matthias, Verwaltungsakt, in: Allgemeines Verwaltungsrecht, Hans-Uwe Erichen/Dirk Ehlers (Hrsg.), 2006.
    Rüfner, Wolfgang, Grundrechtsträger, in:Isensee/Kirchhof (Hrsg.), Bd. IX, 3 Aufl., 2011.
    Sachs, Michael, Grundgesetz, Kommentar, 5 Aufl., 2009.
    Schlette, Volker, Die Verwaltung als Vertragspartner, 2000.
    Schmidt=Jortzig, Edzard, Rechtschutz der Gemeinde gegenüber fachaufsichtlichen Weisungen bei der Fremdverwaltung, NJW 1978.
    Schmidt-Aßmann, Eberhard, Kommunalrecht, 12 Aufl., 2001.
    ders., Das allgemeine Verwaltungsrecht als Ordnungsidee und System, Insbesondere zur Bedeutung von Rechtsform und Verfahren im Verwaltungsrecht, 1982.
    ders., Deutsches und Europäsches Verwaltungsrecht, DVBl.1993.
    ders., in ders: Besonders Verwaltungsrecht, Schmidt-Aßmann/Röhl (Hrsg), 13 Aufl., 2005.
    Schmidt-Bleibtreu, Bruno/ Klein, Franz/ Hoffman, Hans/ Hopfauf, Axel, Grundgesetz, Kommentar, 12. Aufl., 2011.
    Schmidt-De Caluwe, Reimund, Der Verwaltungakt in der Lehre Otto Mayers, 1999.
    Schmidt-Eischstaedt, Gerd, Die Rechtqualität der Kommunalaufgaben, in: Thomas Mann/ Günter Püttner(Hrsg.), Handbuch der kommunalen Wissenschaft und Praxis, Bd III, 1983.
    Schmidt-Preuß, Matthias, Kollidierende Privatinteressen im Verwaltungsrecht : das subjektive öffentliche Recht im multipolaren Verwaltungsrechtsverhältnis, SÖR 627, 2005.
    Schnapp, Friedrich, Zur Grundrechtsberechtigung juristischer Personen des öffentlichen Rechts, in: Merten/Papier (Hrsg.), Handbuch der Grundrechte in Deutschland und Europa, Bd. II, 2006.
    Scholler, Heinrich / Scholler, Jens, Kommunale Rechtsetzung, in: Handbuch der kommunalen Wissenschaft und Praxis, Thomas Mann/ Günter Püttner(Hrsg.), Bd. I, 1983.
    Schuppert, Gunnar Folke, Grundzüge eines zu entwicklnden Verwaltungakooperationsrecht, Regelungsbedarf und Handlungsoptionen eines Rechtsrahmens für Public Private Partnerschip, Gutachten im Auftrag des Bundesministeriums des Innern, 2001.
    ders., Verwaltungswissenschaft,Verwaltung/Verwalungsrecht/Verwaltungslehre, 1 Aufl., 2000
    Schwarz, Kyrill-Alexander, Kommunale Aufgaben und Formenmißbrauch bei Aufgabenübertragung, NVwZ 1997.
    Stern, Klaus, Staatsrecht, Bd I, 2006.
    Stober, Rolf / Kluth, Winfried, Verwaltungsrecht, Bd. I, 12 Aufl., 2007.
    Stober, Rudolf, Kommunalerecht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1996.
    Peter. J. Tettinger, Besondere Verwaltungsrecht I, kommunalrecht, Polizei- und Ordnungsrecht, 6 Aufl., 2001, S. 38 Rn. 49
    Thieme, Werner, Die Gliederung der deutschen Verwaltung, in: Handbuch der kommunalen Wissenschaft und Praxis, Thomas Mann/ Günter Püttner(Hrsg.), Bd. I, 1983.
    Triepel, Heinrich, Delegation und Mandat im öffentlichen Recht, Eine Kritische Studie, 1942.
    Trute, Hans-Heinrich, Die demokratische Legimitation der Verwaltung, in: Grundlagen des Verwaltungsrecht, Hoffmann-Riem/ Eberhard Schmidt-Aßmann/ Andreas Voßkuhle (Hrsg.), Bd I, 2006.
    Herbert v. Arnim, Hans., Gemiendliche Selbstverwaltung und Demokratie, AöR Bd 113, 1988.
    Vogelgesang/Lübking/Ulbrich, Kommunale Selbstverwaltung, Rechtsgrundlagen-Organisation-Aufgaben-Neue Steuerungsmodelle, 3 Aufl., 2005.
    Wahl, Rainer, Privatorganisationsrecht als Steuerungsinstrument bei der Wahrnehmung öffentlicher Aufgaben, in: Verwaltungorganisationsrecht als Steuerungsressource, Eberhard Schmidt-Aßmann/Wolfgang Hoffmann-Riem (Hrsg.), 1997.
    W-Böckenförde, Ernst, Die, Organisationsgealt im Bereich der Regierung, 2 Aufl., SÖR 18, 1998.
    Wolff/Bachof/Stober, Verwaltungsrecht , Bd III, 5 Aufl., 2004.
    Ziekow, Jan, Verwaltungsverfahrensgesetz, Kommentar, 2006.
    Ziekow, Jan/ Windoffer, Alexander,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Struktur und Erfolgbedingungen von Kooperationsarenen, Verwaltungsressourcen und Verwaltungstrukturen 8, 2008.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9865103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651034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3401.pdf3473KbAdobe PDF278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