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451/144438 (79%)
Visitors : 51340046      Online Users : 19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408


    Title: 馬來西亞的河婆人
    Hopo People in Malaysia
    Authors: 藍清水
    Lan, Ching Shui
    Contributors: 彭欽清
    楊聰榮

    藍清水
    Lan, Ching Shui
    Keywords: 河婆
    客家
    馬來西亞
    華人新村
    集體記憶
    地緣性社團
    Hopo
    Hakka
    Malaysia
    Chinese New Village
    Collective memory
    Geographical community
    Date: 2017
    Issue Date: 2017-08-31 12:21:10 (UTC+8)
    Abstract: 馬來西亞的河婆人約有15人萬左右,佔664萬華人的2.3%,人口數既少,經濟實力亦遠不如其他華人,無論從人數或經濟實力都處在邊緣。而河婆人以籍貫分,隸屬潮州府揭陽 縣,若用語言分類則屬客家,故可以參加潮州會館,也可以加入客屬公會。然而河婆人卻在1958年成立第一個河婆同鄉會,也因此漸漸受到當地社會的注目,進而成為一顆閃耀的新星。
    河婆人的崛起,是因為河婆意識的覺醒,認為團結才得以圖存;再者,是突破族群中間性格。既沒有因為人少及社經地位弱勢而向強勢群體傾斜,避免被同化的命運,也沒有堅持中間性格而被邊緣化;三是華人新村的建立,讓僻居森林邊緣、礦區、偏僻鄉村的河婆人,有機會改變墾耕者身分,且因搭上國家經濟發展列車,走出封閉的新村,進入都市工作,改善了家庭經濟,改變了觀念;部分新村並因地處城市邊緣的位置優勢,而被納入都市發展計劃中;經濟發展讓河婆人有更多機會就學,教育程度的提高,讓河婆人的社會階層更有向上流動的機會。
    河婆人透過同鄉會的成立,彰顯河婆人的主體性,而社經地位高的河婆鄉賢奔波全馬,籌組各地同鄉會,讓想像的共同體成為實體的社團,並集資成立河婆實業公司和河婆控股公司,雖功虧一簣,卻有效地團結了全馬來西亞的河婆人,且將河婆人從邊緣推向檯面。河婆同鄉會聯合總會的成立則象徵著河婆人的團結,2010年及2012年舉辦的全世界河婆同鄉會,則讓河婆從一個小區域的群體,走向世界,在全球華人同鄉會中佔了一席之地。
    關鍵字:河婆、客家、馬來西亞、華人新村、集體記憶、地緣性社團
    There are about 15 million Hopo people in Malaysia, accounting for 2.3% of 6.64 million Chinese. Comparatively, the population is small and the economic strength is far less than other Chinese. Belonging to Jieyang County of Chaozhou Prefecture, Hopo people can be members of Chaozhou Association or Hakka Association. However, they decided in 1958 to organize the first Hopo Association, which did their best to get separate themselves from the marginal groups, and has since then played an influential part in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Malaysia.

    Hopo people have got recognition for three reasons: first, because of the awakening of their self-identity. Hopo people realized that they could not survive without holding together; second, because they are no longer fence-sitters, neither assimilated to the strong groups nor marginalized; third, because of the completion of Chinese New Village. Hopo people, who lived in the edge of forests and mines, finally became squatters and jumped on the train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y moved out from closed villages into Chinese New Village where they found jobs and improved their family economy. Some of their original villages, where were on the edge of urban area, were included in the urban development plan, thus, they had more opportunities for better education and got higher social status.

    Hopo people highlighted their subjectivity through the Hopo Association. Those people with high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traveled all over Malaysia and organized more Hopo Associations, turned their idea into the reality. They collected funds and ran Hopo Industrial Company and Hopo Holding Company. Though both companies didn’t succeed eventually, Hopo people were able to become united in whole Malaysia. In 2010 and 2012, they held a meeting of The World Hopo Community Convention, which made Hopo Association from a small local society to a worldwide one. And since then, Hopo Association has a place in the global Chinese community.

    Keywords : Hopo, Hakka, Malaysia, Chinese New Village, collective memory, geographical community
    Reference: 60周年紀念特刊編委會1989《南洋客屬總會六十周年紀念特刊》,新加坡:南洋客屬總會。
    尹章義1999〈臺灣←→福建←→京師──「科舉社群」對於臺灣開發以及臺灣與大陸關係之影響〉,《臺灣開發史研究》初版三刷,臺北:聯經出版社。
    文平強 2012〈馬來西亞的華人新村:人口變化的影響與對策〉,《東南亞研究》,2012年第5期,頁73-81。
    方金英2001《東南亞“華人問題”的形成與發展──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案例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
    王世慶1972〈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之歷史〉,《臺灣文獻》,1972年第23卷第3期,頁1-38。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學群出版有限公司。
    王明珂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1993年11月,第91期,頁6-14。
    王明珂1994〈過去的結構─關於族群本質與變遷的探討〉,《新史學》,1994年9月,五卷三期,頁119-139。
    王明珂1996〈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1996年,34卷3期,頁147–184。
    王明珂2005《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公司。
    王東2005〈清代客家棚民的入籍問題及教育問題〉,《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賴澤涵、傅寶玉主編,台北;南天書局,頁307-328。
    王保鍵2011《臺灣客家運動與《客家基本法》》,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王彥威、王亮編1964《清季外交史料》第三冊,卷七十六,臺北:文海書局。
    王望波2004《改革開放以來東南亞華商在中國大陸的投資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王琛發2006《馬來西亞客家人的宗教信仰與實踐》,Kuala Lumpur:馬來西亞客家公會聯合會。
    王瑛璔編纂 2006《重修鳳山縣志》下冊,卷十二上,藝文志奏疏,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王銘銘1997《山街的記憶──一個臺灣社區的信仰與人生》,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王賡武1994《中國與海外華人》,香港:商務印書館。
    丘昌泰2008〈族群、文化與認同:連鎖關係的再檢視〉,《國家與社會》,2008年12月,第5期,頁1-35。
    丘偉田等編2000《世界客屬第十五屆懇親大會紀念特刊》,吉隆坡:馬來西亞客家公會聯合會。
    丘嘉穗1997《東山草堂文集》,卷15,收人《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59冊,濟南:齊魯書社。
    古鴻廷1994《東南亞華僑的認同問題:馬來亞篇》,臺北:聯經出版社。
    田井輝雄 ( 戴炎輝 ) 1943〈臺灣の家族制度と祖先祭祀團體〉,《臺灣文化論叢》,第二輯,臺北:清水書店,頁181-264。
    田汝康1958〈十八世紀末期至十九世紀末期西加里曼丹的華僑公司組織〉,《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58年第1期,頁128-151。
    申時行等修2007《明會典:萬曆朝重修本》卷之九十四,北京:中華書局,頁。
    白偉權 2016《國家、產業與地方社會的形構:馬來亞拿律地域華人社會的形成與變遷(1848-191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石滄金2005《馬來西亞華人社團研究》,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
    光甡1979〈砂朥越河婆同鄉會九層樓河婆大廈建館委會第二次全體會議簡報〉,《河婆之聲》,1979年12月第四期,頁39。
    光甡1980〈砂朥越河婆同鄉會第三屆會員大會追記〉,《河婆之聲》,1980年5月第五期,頁30-33。
    安煥然、劉莉晶 2007〈蕭光麟倡導寧化石壁祭祖〉,《柔佛客家人的移殖與拓墾》。新山:新山客家公會、南方學院出版社聯合出版,頁17-20。
    安煥然2009〈馬來西亞柔佛客家人的移殖及其族群認同探析〉,《臺灣東南亞學刊》,2009 年,6卷1期,頁81-108。
    江宜樺1998 《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何如璋1967 〈覆粵督張振軒制軍書〉,《茶陽三家文鈔》,卷三,臺北:文海出版社,頁131-135。
    何炳棣1966〈引言〉,《中國會館史論》,臺北:學生書局。
    余光弘1982〈臺灣地區民間宗教的發展──寺廟調查資料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3期,1982年4月,頁67-103。
    利亮時、楊忠龍2015〈二戰後馬國客家聚落的演變——以士乃新村為例〉,《興大人文學報》,2015年3月,第54期,頁47-77。
    吳中杰 2007〈屏東市林仔內的揭陽河婆客家話:兼論海陸客語聲調類型的起源〉。《客家社會與文化學術研討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頁53-78。
    吳中杰、陳素秋 2016〈砂拉越古晉石角區甲港客語音韻及詞彙調查與比較研〉,《全球客家研究》,2016年5月,頁121-178。
    吳鳳斌主編1994《東南亞華僑通史》下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呂嵩雁2016《臺灣河婆客的源與變》,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計畫報告,2017/3/15擷取自https://cloud.hakka.gov.tw/site/hakka/public/attachment/105A0008.pdf。
    宋哲美1964《馬來西亞華人史》,香港:中華文化事業公司。
    巫能昌2004〈閩西客家地區的伯公、社公和公王崇拜〉,《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1期,頁84-93。
    李天錫 2004〈三山國王信仰及其在馬來西亞的傳播〉,《八桂僑刊》,2004年第3期,頁27-29。
    李文良2010《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李亦園1965〈馬來亞華人社會的社團組織與領袖型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十二期,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1-45。
    李亦園1968〈馬來亞華人社區領袖之研究〉,《中國東亞學術研究計畫委員會年報》,第七期,頁1-47。
    李亦園1985《信仰與文化》一版四印,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李亦園2001《一個移殖的市鎮─馬來亞華人市鎮生活的調查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第一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明歡1995《當代海外華人社團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李欣虹編2004《馬來西亞河婆同鄉會聯合總會第十二屆代表大會暨砂拉越河婆同鄉會慶祝廿五周年紀念特刊》,Sarawak:馬來西亞河婆同鄉會聯合總會。
    李長傅1984《中國殖民史》,依據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複印,上海:上海書店。
    李春輝、楊生茂主編1990《美洲華僑華人史》,北京:東方出版社。
    李美枝、李怡青2003a〈我群與她群的分化:從生物層次到人的層次〉,《族群認同與族際關係》,臺北:桂冠圖書公司,頁3-38。
    李美枝2003b〈臺灣地區族群與國族認同的顯性與隱性意識〉,《族群認同與族際關係》,臺北:桂冠圖書公司,頁39-72。
    李准2011〈經濟全球化與民族文化的選擇》,《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11年3月,第9卷第1期,頁1-9。
    李恩涵譯1982《星馬華人與辛亥革命》,顏清煌原著,臺北:聯經出版社。
    李瑞光 2011《屏東市林仔內河婆話之音韻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義 2013/09/30 〈誠正新村 正港臺灣第1個眷村〉,中時電子報專題 ,2017/3/23,擷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930000342-260102。
    李道緝2001《清末民初潮州人移殖暹羅之研究》,臺北:財團法人海華文教基金會。
    杜明1988〈河婆人對砂朥越的貢獻〉,《砂朥越河婆同鄉會慶祝成立十週年紀念特刊》,1988年3月,頁89-90。
    杜雨蒨2007《廟會與社團的社會網絡建構之研究──以大溪普濟堂與社頭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區域人文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汪毅夫1995《客家民間信仰》,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貝聞喜、楊方笙編 ( 1999 ),《三山國王叢談》,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揭西縣三山國王祖廟管理委員會編,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貝聞喜2007《潮汕三山國王崇拜》,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阮昌銳1982《莊嚴的世界》上冊,臺北:文開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周南京主編1993《世界華僑華人詞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周政賢2005《臺灣民間「地基主」信仰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鍾瑄1993《諸羅縣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季麒光2005〈條陳臺灣事宜文〉,《臺灣縣志》,王禮主修,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屈大均1997,《廣東新語》上冊,北京:中華書局。
    房漢佳1996《砂拉越拉讓江流域發展史》,詩巫:民眾會堂民族文化遺產委員會,頁1-4。
    明恩溥 ( Arthur H. Smith ) 2006〈02節儉〉,《中國人的氣質》,北京:中華書局。
    林水檺、駱靜山合編1984《馬來西亞華人史》,吉隆坡:馬來西亞留臺校友會聯合總會。
    林正慧2008《六堆客家與清代屏東平原》,臺北:遠流出版社、曹永和文教基金會。
    林廷輝、宋婉瑩2002《馬來西亞華人新村50年》第二版,Kuala Lumpur:華社研究中心。
    林秀幸2007〈界線、認同和忠實性──進香,一個客家地方社群理解和認知他者的社會過程〉,《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經驗》,中央大學出版中心、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75-125。
    林桶法2010《1949大撤退》初版九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淑蓉2006《食物・記憶與社會生活:再探客家文化遺產》,行政院客家委員會95年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林榮遠譯1997《經濟與社會》(上),Max Weber原著,上海:商務印書館。
    林衡道口述1985a〈二二七、會館是自治自衛組織〉,《鯤島探源》第三冊,楊鴻博紀錄,臺北:青年戰士報,頁1031-1033。
    林衡道口述1985b〈員林鎮與永靖鄉〉,《鯤島探源》第二冊,楊鴻博紀錄,臺北:青年戰士報,頁461-464。
    林鍵璋2015〈新竹市境福宮信仰之研究〉,《竹塹文獻》,2015年12月號,第61期,頁144-157。
    河婆之聲編委會1978《河婆之聲》,1978年11月創刊號,。
    河婆之聲編委會1979,《河婆之聲》,1979年3月第二期。
    河婆之聲編委會1979b〈吉隆坡河婆同鄉會青年部籌組河青企業緣起〉,《河婆之聲》,1979年8月第三期,頁8。
    河婆之聲編委會1980〈砂朥越河婆同鄉會動態〉,《河婆之聲》,1980年5月第五期,頁27-28。
    河婆之聲編輯委員會1981a〈籌組河聯控股有限公司成立籌畫小組動態〉,《河婆之聲》,1981年11月第七期,頁27。
    河婆之聲編輯委員會1981b〈砂朥越河婆同鄉會籌建獨立會所委員會擴大會議〉,《河婆之聲》,1981年11月第七期,頁52-53。
    河婆之聲編輯委員會1983《河婆之聲》,1983年10月第九期,頁8。
    河婆之聲編輯委員會1984〈河婆大廈商業中心開幕獻詞〉,《河婆之聲》,1984年7月第十期,頁59。
    邱彥貴 2005a〈第一章第二節福佬客的屬性與界定〉,《彰化縣客家族群分布調查》,彰化縣文化局編,彰化:彰化縣文化局,頁15-34。
    邱彥貴 2005b〈新街三山國王與五十三庄:管窺北港溪流域中游的一個福佬客信仰組織〉,《臺灣宗教研究》,第3卷第2期,頁1- 56 。
    邱彥貴 2006《發現客家─宜蘭地區客家移民的研究》,臺灣客家族群史,專題研究2-1,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邱彥貴、吳中杰2004《臺灣客家地圖》初版八刷,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邱彥貴1991〈三山國王是臺灣客屬的特有信仰?〉,《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23期,頁66-70
    邱彥貴1993〈粵東三山國王信仰的分佈與信仰的族群─從三山國王是臺灣客屬的特有信仰論起〉,《東方宗教研究》新3期,頁109- 164。
    邱彥貴1995〈嘉義廣寧宮二百年( 1752-1952 )勾勒──三山國王廟的社會史初探〉,《臺灣史料研究》第6號,頁69-89。
    邱格屏2003《世外無桃源:東南亞華人秘密會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出版社。
    邱澎生譯1993〈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 Lewis A Coser 原著,《當代雜誌》,1993年11月,第91期,頁20-39。
    侯家駒 2008《中國經濟史》下冊,北京:新星出版社。
    姚福均1989〈鑄鼎餘聞〉,《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第一輯第二十冊,王秋桂、李豐楙主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柏楊2009《醜陋的中國人》三部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洪亮吉2001〈生計篇〉,《洪亮吉集》第一冊,劉德權點校,北京;中華書局,頁15-16。
    洪德謙2002〈全球化下的認同問題〉,《哲學與文化》,2002年8月,第廿九卷第八期,頁689-695。
    洪麗完1989〈清水平原三山國王廟與福客移墾的關係〉,《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989年第8期,頁26
    洪麗完1990〈清代臺中地方福客關係初探----兼以清水平原三山國王廟之興衰為例〉,《臺灣文獻》,第41卷第2期,頁63-91。
    砂朥越蔡氏公會主編1988《蔡氏族譜》,古晉:砂朥越蔡氏公會。
    胡炳文1998《雲峰胡先生文集》,卷三,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93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范麗珠等譯 2007《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宗教的現代社會功能及其歷史》,楊慶堃原著,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不二夫 2005a〈日本佔領下的馬來亞共產黨〉,《南洋問題譯叢》,2001年第4期 ( 總第144期 ) ,頁26-47。
    原不二夫 2005b〈馬來亞共黨與中國〉,《南洋問題譯叢》,2001年第4期 ( 總第144期 ) ,頁26-39。
    原不二夫 2005c〈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馬來亞共產黨〉,《南洋問題譯叢》,2006年第1期 ( 總第161期 ) ,頁56-70。
    奚淞1990〈粵東客家人的守護神─三山國王〉,《漢聲雜誌》,第24期,頁100-101。
    班固2013〈地理志〉,《漢書今注》,王繼如主編,南京:鳳凰出版出版傳媒集團。
    郝鐵川2003《灶王爺、土地爺、城隍爺──中國民間神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崔洪斌、方憶湘、張嘉鈺編2003《全球化:文化研究與文學研究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二文2007〈客家人最親近的神祇:土地伯公──以高雄縣美濃鎮為例〉,《民俗與文化》,2007年10月,第四期,頁25。
    張其賢2005〈正統論、中國性與中國認同〉,《政治科學論叢》,2005年6月,第64期,頁1-44。
    張肯堂1976《河婆鄉土誌》,Kuala Lumpur:作者自印。
    張肯堂1980〈河婆人與雙溪古月〉,《河婆之聲》,1980年10月,第六期,頁45-46。
    張肯堂1983〈河聯控股成立的意義〉,《 河婆之聲:第三屆河聯大會、吉隆坡河婆同鄉會十四週年紀念特刊》,「河婆之聲」編輯委員會編,吉隆坡:河聯大會秘書處,頁79-81。
    張肯堂2001《河婆鄉土情》,吉隆坡:作者自印
    張肯堂2004《河婆文史拾萃》,吉隆坡:智慧城有限公司
    張肯堂2006《風雨九十年:一個馬來西亞河婆老華人滄桑錄》,吉隆坡:智慧城有限公司
    張肯堂2009〈碧血長空──記「九一抗日烈士紀念碑」〉,《桑梓根源:馬來西亞河婆同鄉會聯合總會第十二屆代表大會、柔佛州河婆同鄉會二十周年會慶紀念特刊》,蔡少華主編,柔佛:柔佛州河婆同鄉會,頁404-412。
    張肯堂2009《紹業樓詩稿》,吉隆坡:智慧城有限公司
    張肯堂2012《皓首情懷話故鄉》,吉隆坡:作者自印
    張奕善譯 1967《近代馬來亞華人》,Victor Purcell 原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張奕善譯1988《南洋華人簡史》再版,王賡武原著,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公司。
    張禹東2006〈海外華商網路的構成與特徵〉,《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頁106-111。
    張康之2012〈全球化、後工業時代的社會特徵〉,《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9月,第52卷第5期,頁98-107。
    張清江譯1985《星馬華人私會黨研究》,麥留芳原著,臺北:正中書局,頁9-10。
    張開枚、許紅梅譯2005〈獨立初期馬來西亞的經濟開發與國民統一〉,岸脅誠原著,《南洋資料譯叢》,2005年第1期,頁45-57。
    張維方1967〈同鄉在海外的拓展〉,《河婆同鄉會特刊》,河婆同鄉會特刊編輯委員會編,怡保:河婆同鄉會,頁28。
    張翰璧、張維安、利亮時2014〈神的信仰、人的關係與社會的組織:檳城海珠嶼大伯公及其祭祀組織〉,《全球客家研究》,2014年11月,第3期,頁111-138。
    張鏡生1967〈士乃同鄉發展史略〉,《河婆同鄉會特刊》,河婆同鄉會特刊編輯委員會編,怡保:河婆同鄉會,頁41。
    曹樹基1997《中國移民史》第六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梁元生譯1985《砂撈越華人史》,陳約翰 ( John M. Chin ) 原著,臺北:正中書局
    梁其姿2001《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頁26-27。
    梁洪生2003〈從「異民』到「懷遠」──以「懷遠文獻」為重心考察雍正二年寧州移民要求入籍和土著罷考事件〉,《歷史人類學學刊》,2003年4月,第2卷第1期,頁29-66。
    梅偉強、張國雄主編2001《五邑華僑華人史》,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畢然、郭金華(譯)2002《論集體記憶》,Maurice Halbwachs原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頁82。
    莊國土、劉文正2009《東亞華人社會的形成和發展:華商網絡、移民與一體化趨勢》,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頁81。
    莊國土、劉文正2009《東亞華人社會的形成與發展:華商網絡、移民與一體化趨勢》,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頁126-139。
    莊華堂2012〈福佬客與台北邊城拓墾〉,《台北恁多客家人─台北客家的歷史身影》,莊華堂編,台東:禾風文化集印社,頁44-61。
    許文雄2003〈十八及十九世紀臺灣福佬客家戰鬥〉,《國家、市場與脈絡化的族群》,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151。
    許孚遠2004〈疏通海禁疏〉,《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一輯第一冊,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頁147-148。
    許雲樵1951〈大伯公、二伯公與本頭公〉,《南洋學報》,第七卷第二輯,新加坡:南洋學會,頁6-10。
    許雲樵1952〈再談大伯公研究〉,《南洋學報》,第八卷第二輯,新加坡:南洋學會,頁19-24。
    許雲樵1956〈大伯公為吳太伯說的由來〉,《南洋學報》,第十二卷第二輯,新加坡:南洋學會,頁32。
    郭秀文2007〈近現代廣東人口遷移的特點 (1840-1949)〉,《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 ( 總第16期 ),頁71-74。
    郭梁、金永勛譯2000《華僑資本的形成與發展》,香港: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
    郭梁2005〈辨析華商網絡〉,《東方企業文化》,2005年第10期,頁15。
    郭湘章譯1966《東南亞之華僑》上、下冊,Victor Purcell原著,臺北:正中書局。
    郭進隆、齊若蘭譯2010《第五項修練 : 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社。
    陳支平2004《五百年來福建的家族與社會》,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文思等譯2002《被發明的傳統》,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陳立1973《白虎通疏證》,班固撰,國學名著珍本叢刊,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頁28。
    陳向明2004 《值得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陳志明2001〈東南亞華人的土地神與聖蹟崇拜〉,《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1月,第23卷第1期,頁16-24。
    陳秀琴2013《河婆話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育崧1951〈TOKONG考〉,南洋學報》第七卷第二輯,新加坡:南洋學會,頁28-30。
    陳其南1989《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訂正版,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頁143-150。
    陳俞君2005《臺灣的三山國王信仰與傳說探討》,臺北: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春聲1995〈三山國王信仰與臺灣移民社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995年,第80期,頁61-114
    陳春聲2001〈從“倭亂”到“遷海”──明末清初潮州地方動亂與鄉村社會變遷〉,《明清論叢》,第2輯,頁73-106。
    陳偉明、張思2014〈馬來西亞、新加坡地區華人移民人口的發展與構成(1800-1941)〉,《中國歷史地理研究第6輯:環南海歷史地理與海防建設》,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頁143-171。
    陳達1938《南洋華僑與閩粵社會》,上海;商務印書館。
    陳綠漪1984〈第九章:大馬半島華人經濟的發展〉,《馬來西亞華人史》,林水檺、駱靜山合編,吉隆坡:馬來西亞留臺校友會聯合總會,頁283-325。
    陳曉律2000《馬來西亞:多元文化中的民主與權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陳翰笙1981《華工出國史料》第五輯,北京:中華書局。
    麥留芳1985《方言群認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第十四號,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彭家禮1983《英屬馬來亞的開發》,北京:商務印書館。
    揭西縣地志辦公室編1994《揭西縣志》,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頁54。
    曾少聰2003〈全球化背景下的東南亞華人社會〉,《世界民族》,2003年第6期,頁50-57。
    曾恕梅2004《十八、十九世紀東南亞「華人公司」型態之研究:以西婆羅洲與新馬地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頁27。
    曾連榮譯1983〈南洋河婆人〉,宋明順原著,《第三屆河聯大會、吉隆坡河婆同鄉會第十四週年會慶紀念特刊》,吉隆坡:吉隆坡河婆同鄉會,頁184-186。
    曾慶國 ( 1997 ),《臺灣省彰化縣三山國王廟》,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曾慶國 ( 1999 ),《彰化縣三山國王廟》,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渠東、汲喆譯2010《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Durkeim, E.原著,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
    粟明鮮譯1991《新馬華人社會史》,顏清煌原著,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
    舒奮譯2001〈落葉歸根(摘譯)──新會1893年義塚劄記〉,譚雅倫原著,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3卷第2期,頁56-61。
    費孝通1948a〈鄉土本色〉,《鄉土中國》,上海:觀察社,頁1-7。
    費孝通1948b〈論「知識階級」〉,《皇權與紳權》,上海:觀察社,頁15-17。
    費孝通1948c〈差序格局〉,《鄉土中國》,上海:觀察社,頁22-30。
    馮爾康2002《中國古代宗族與祠堂》,初版二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黃子堯2004〈族群、歷史與文化變遷──臺灣客家三山國王信仰的探討與論述〉,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黃子堯2005《臺灣客家與三山國王信仰──族群、歷史與文化變遷》,臺北:客家臺灣文史工作室
    黃子堯2006〈三山國王信仰與臺灣客家區域開發〉,《臺灣客家民間信仰研討會論文彙編》,臺北: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頁17-43
    黃子堯2010〈三山國王信仰的傳播及其演變之觀察〉,《新竹文獻》,2012年第50期,頁44-57。
    黃志繁2002〈國家認同與土客衝突──明清時期贛南的族群關係〉,《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4期,第42卷(總第178期),頁44-51。
    黃叔璥1957《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黃偉群1980〈砂朥越河婆同鄉會會務動態〉,《河婆之聲》,1980年10月第六期,頁16。
    黃惠珍2008《印尼山口洋客家話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榮洛 ( 1991 ) 〈客家人移墾台灣的守護神─三山國王和陰那山慚愧祖師〉,《客家雜誌》,第18期,頁14-20
    黃露夏2004《馬來西亞華僑華人編年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頁23,26。
    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編輯1978《大清世宗皇帝實錄》,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楊士琦1934〈考察南洋華僑商業情形折〉,《清季外交史料》,王彥威、王亮編,卷二一O,北平:北平故宮博物院影印本,頁12。
    楊建成1972《華人與馬來西亞之建國》,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楊彥杰2005〈臺灣北部的汀洲移民與定光古佛信仰─以淡水鄞山寺為中心〉,《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賴澤涵、傅寶玉主編,臺北:南天書局,頁277-303。
    楊國鑫1993《臺灣客家》,臺北:唐山出版社,頁66
    溫宗漢〈臺灣城隍信仰的發展與變遷:南投縣與宜蘭縣的比較研究〉,《臺灣文獻》,第64卷第3期,頁77-114。
    溫南振1999〈獻詞〉,《吉隆坡河婆同鄉會第三十周年紀念,全國河婆總會第九屆暨籌募大專貸學金特刊》,蔡冠群主編,吉隆坡:吉隆坡河婆同鄉會
    溫素華2012〈發刊詞〉,《第二屆世界河婆同鄉聯誼大會紀念特刊》,美里:砂拉越美里河婆同鄉會,頁1-2。
    溫雄飛1929《南洋華僑通史》,上海:東方印書館
    雷冬文2004《近代廣東會黨:關於其在近代廣東社會變遷中的作用》,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僑務委員會2015《中華民國104年僑務統計年報》,2017/03/31擷取自http://www.ocac.gov.tw/OCAC/Pages/VDetail.aspx?nodeid=51&pid=313。
    彰化縣文化局編2005《彰化客家族群調查》,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臧元峰、孫久文2010〈日本集聚經濟與都市發展研究〉,《城市發展研究》,2010年第12期,頁150-152。
    臺灣史料編輯委員會編2004〈敕諭沿海督撫鎮申嚴海禁海防事〉,《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一輯第八冊,臺灣史料編輯委員會編,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頁239-240。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1997,〈澄海公黃梧奏言〉,《清世祖實錄選輯》,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158種,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頁129。
    趙大興2006〈城鄉二元社會結構與中國城鎮化的困境〉,《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6年第6期,頁59-61。
    劉伯奎1978《河婆史話》,古晉:作者自印
    劉伯奎1990《十九世紀砂朥越華工公司興亡史》再版,沙朥越:劉南輝、楊民獻贊助出版
    劉伯驥1976《美國華僑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劉佐泉2003《客家歷史與傳統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劉宏、張慧梅2007〈原生性認同、祖籍地聯繫與跨國網絡的建構──二次世界大戰後新馬客家人與潮州人社群之比較研究〉,《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經驗》,中壢:中央大學出版中心、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307-328。
    劉奇英1967〈本會籌備成立經過〉,《河婆同鄉會特刊》,河婆同鄉會特刊編輯委員會編,怡保:河婆同鄉會,頁10。
    劉前度譯 1950 《馬來亞華僑史》, Victor Purcell 原著,檳榔嶼:光華日報有限公司。
    劉萬之1960〈臺灣寺廟教堂名稱、主神、地址調查表〉,《臺灣文獻》,1960年,第11卷第2期,頁37-86
    劉慶松2004〈學生交換計畫活動在揭西的行止〉,《吉隆坡河婆同鄉會35周年紀念特刊》,蔡冠群主編,吉隆坡:吉隆坡河婆同鄉會,頁218-220。
    劉曉春譯2000《中國東南的宗族組織》,Maurice Freedman原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劉麗川2002〈試論大馬客民的崇拜習俗及其“變異”〉,《客家與東南亞》,鄭赤琰編,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頁16-24
    劉獻庭 2007《廣陽雜記》,汪北平、夏志和點校,北京:中華書局,頁159。
    劉繼宣、束世澂1935《中華民族拓殖南洋史》,南京:國立編譯館。
    潘婉明2001《一個新村,一種華人? : 重建馬來 ( 西 ) 亞華人新村的集體回憶》,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潘朝陽2008〈土地崇拜的空間示意與景觀詮釋〉,《臺灣漢人通俗宗教的空間與環境詮釋》,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頁88-89。
    練春招2000<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市士乃鎮的客家方言>,《東南亞華人語言研究》,李如龍主編,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頁225-261。
    蔡三陽 1967〈會務概況〉,《河婆同鄉會特刊》,河婆同鄉會特刊編輯委員會編,怡保:河婆同鄉會,頁11。
    蔡少華2009〈士乃三山國王廟緣起〉,《桑梓根源:馬來西亞河婆同鄉會聯合總會第十二屆代表大會、柔佛州河婆同鄉會二十周年會慶紀念特刊》,蔡少華主編,柔佛:柔佛州河婆同鄉會,頁404-412
    蔡志圖1967〈同鄉在馬來亞〉,《河婆同鄉會特刊》,河婆同鄉會特刊編輯委員會編,怡保:河婆同鄉會,頁30。
    蔡冠群主編2004《吉隆坡河婆同鄉會35周年紀念特刊》,吉隆坡:吉隆坡河婆同鄉會。
    蔡冠群主編2011《吉隆坡暨雪蘭莪河婆同鄉會會訊》第12期,吉隆坡:吉隆坡暨雪蘭莪河婆同鄉會。
    蔡高廷1983〈鄉會存在的價值〉,《河婆之聲:第三屆河聯大會、吉隆坡河婆同鄉會十四週年紀念特刊》,「河婆之聲」編輯委員會編,吉隆坡:河聯大會秘書處,頁140-141。
    蔡高岩1967〈徵編同鄉史略經過概況〉,《河婆同鄉會特刊》,河婆同鄉會特刊編輯委員會編,怡保:河婆同鄉會,頁43-45。
    蔡錦祥1980〈吉隆坡河婆同鄉會青年部召開部員大會選舉第三屆理事簡報〉,《河婆之聲》,1980年5月第五期,頁18。
    蔡錦祥2004〈揭西縣學生交換計畫〉,《吉隆坡河婆同鄉會35周年紀念特刊,蔡冠群主編,吉隆坡:吉隆坡河婆同鄉會,頁213-217。
    蔡豐茂譯1983《華僑本質的分析》,吳主惠原著,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39。
    鄭玄注 1997《十三經注疏/周禮》,臺北:藝文出版社。
    鄭志明2004〈客家社會大伯公信仰在東南亞的發展〉,《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頁64-74。
    鄭昌時1980《韓江見聞錄》,潮州文獻叢刊之四,原著刊於道光甲申年(1824),香港:香港潮州會館董事會。
    鄭銳達2009《移民、戶籍與宗族:清代至民國江西袁州府地區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鄭鏞 2013〈閩南土地公信仰及其當代社會價值〉,《泉州師範學院學報》,2013年6月,第31卷第3期,頁18-21。
    蕭一山1966《近代祕密社會史料》,臺北:文海出版社。
    蕭通2010〈清代在臺灣開發初期漢民族的聚居型態─兼評尹章義先生的「多籍雜處論」〉,《閩臺交流文化季刊》,2010年1月,總第21期,頁76-81。
    蕭新煌、林開忠2007〈東南亞客家認同的形成與侷限〉,《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經驗》,中央大學出版中心、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415-435。
    駱靜山1984〈第九章:大馬半島華人經濟的發展〉,《馬來西亞華人史》,林水檺、駱靜山合編,吉隆坡:馬來西亞留臺校友會聯合總會,頁231-282。
    戴炎輝1979《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頁771
    薛絢譯2003《費正清論中國》增訂一版三刷,費正清、戈德曼原著,臺北:正中書局,頁6-7。
    薛澄清譯1975《天地會研究》,Gustave Schlegel原著,臺北:古亭書屋。
    薛澄清譯述 1975 〈第五篇天地會律法與規約〉,《天地會研究》,Gustave Schlegel 原著,臺北:古亭書屋
    謝重光2005《福建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謝劍1981《香港的惠州社團:從人類學看客家文化的持續》,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謝劍2006〈東南亞華人的認同問題:對R. J. Coughling 雙重認同理論的再思考〉,《台灣東南亞學刊》,2006年,3卷2期,頁3-18。
    韓方明2002《華人與馬來西亞現代化進程》,北京:商務印書館,頁81。
    韓槐準 1940〈大伯公考〉,《南洋學報》第一卷第二輯,新加坡:南洋學會,頁18-26。
    藍清水2011《被遺忘的外省客家移民──戰後河婆客的集體記憶與認同之分析》,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頁103。
    藍清水2012a〈三山國王信仰對當代臺灣客家族群的意義──以竹塹地區為例〉,《新竹文獻》,2012年第50期,頁24-43。
    藍清水2012b〈清初遷界對客家人移民臺灣的影響──以粵東地區為觀察中心〉,「2012第三屆『客家文化傳承與發展』學術研討會」,2012年6月2日,桃園縣政府客家事務局、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主辦。
    藍清水2013《臺灣客家形成之研究》,( 廣州 ) 中山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藍鼎元1997〈粵中風聞臺灣事論〉,《平臺記略》,臺灣研究叢刊第14種,南投市:臺灣文獻委員會。
    鄺國祥1957〈檳榔嶼海珠嶼大伯公〉,《南洋學報》第十三卷第一輯,新加坡:南洋學會,頁53-58。
    顏清煌1984〈第八章:新馬華人社會的階級結構與社會地位流動(1800-1910)〉,《馬來西亞華人史》,林水檺、駱靜山合編,吉隆坡: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
    顏清煌2002〈東南亞歷史上的客家人〉,《客家與東南亞》,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羅永昌2012〈中壢客家伯公信仰探微〉《臺灣源流》,2012年10月,第60、61期,頁165-178。
    羅紅波2006《移民與全球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羅香林1961〈附錄二蘭芳公司歷代年冊〉,《西婆羅洲羅芳伯等所建共和國考》,香港:中國學社,頁137-146。
    羅香林1961《西婆羅洲羅芳伯等所建共和國考》,香港:中國學社
    羅香林1992《客家研究導論》臺灣一版,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羅爾綱1948《天地會文獻錄》上海:商務印書館。
    羅爾綱1997〈太平天國革命前的人口壓力〉,《中國近代史論叢》,第二輯第二冊,臺五版,頁16-87。
    譚應祺1983〈團結起來,搞好經濟教育事業──專訪吉隆坡河婆同鄉會〉,《 河婆之聲:第三屆河聯大會、吉隆坡河婆同鄉會十四週年紀念特刊》,「河婆之聲」編輯委員會編,吉隆坡:河聯大會秘書處,頁112-115。
    關楚樸1939〈談談大伯公〉,《星洲日報》,(半月刊) (2)。
    蘇慶華2007〈馬來西亞河婆客家學研究拓展史略:兼談二位河婆籍先驅學人劉伯奎、張肯堂〉,《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的經驗》,丘昌泰、蕭新煌主編,臺北市:智勝文化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329-346。
    饒宗頤1952〈談伯公〉《南洋學報》第八卷第二輯,新加坡:南洋學會,頁27-28。
    Cheu, Hock Tong. 1992. The Datuk Gong Spirit Cult Movement in Penang:Being and Belonging in Multi-ethnic Malaysia.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Studies, 23(1): 381–404
    Cheu, Hock Tong.1994. Malay Keramat, Chinese Worshippers: The Sinicization of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Fredrik Barth,“Introduction” In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Edited by Fredrik Barth, pp9-38.Boston: Little, Brown, 1969.
    Humphery, J. W. 1971. Population Resettlement in Malaya Ph.D. Thesis. University Malaya
    Loh, K. W. 1982.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Unity in Malaysia. Singapore: Maruzen Asia.
    Malay Keramats in Malaysia. Seminar Paper, Department of Malay
    Robinson, P. J. B.1956..Transformation of Malay. London: Lougman, Green & Co. Ltd.
    Sandhu, K. S. 1964. “ Emergency Resettlement in Malaya ” Journal of Tropical Geography 18:157-183.
    Short, A. 1975. The Communist Insurrection in Malaya, 1948-1960. London: Frederick Muller
    Siaw, L. K. L.1983. Chinese Society in Rural Malaysia: a Loc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Titi; Jelebu. Kuala Lumpu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ong Ong Siang,One Hundred Years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Singapo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p23-24.
    Sow-Theng Leong,“ 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 Hakkas, Pengmin, and Their Neibor. ”edited by Tim Wright, 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1998.( 南天書局有限公司,臺一版一刷 )
    Ta Chen, Chinese Migration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Labor Conditions. 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23.
    Tien Ju-Kang 1955 “The Chinese of Sarawak: A Study of Social Structure”, Monographs on Social Anthropology,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cience. No.14.London
    Victor Purcell, The Chinese in Malaya, London ; New York : Oxford Univ. Press, 1967
    Victor Purcell, The Chinese in Malaya. Kuala Lumpu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157.
    WEBBER,M. L.,“Resettlement”,Malayan Forester,1951,14:155.
    Wilfred Blythe, The impact of Chinese secret societies in Malaya : a historical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Wong, C. S., A Gallery of Chinese Kapitans. Singapore: Dewan Bahasa,1963.p1
    蘭芳共和國極盛時期疆域圖。2017/6/10擷取自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hl=zh-TW&site=imghp&tbm=isch&source=hp&biw=1366&bih=619&q=%E8%98%AD%E8%8A%B3%E5%85%B1%E5%92%8C%E5%9C%8B&oq=%E8%98%AD%E8%8A%B3%E5%85%B1%E5%92%8C%E5%9C%8B&gs_l=img.3..35i39k1j0i24k1.2126.6794.0.8378.19.18.0.0.0.0.285.1578.11j4j1.16.0....0...1.1j4.64.img..3.7.644.0..0.n_W-KDqCCms#imgrc=RJ5gHWh2eYM0dM:&spf=1502506063332
    世界客屬總會網站
    2017/02/02擷取自http://www.hakka360.org/page/about.html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9725950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25950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950301.pdf10401KbAdobe PDF2520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