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2/140887 (78%)
Visitors : 46283518      Online Users : 105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臺灣史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19574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9574


    Title: 戰後臺灣貨幣制度演變與民生變化之探討−以兩次幣改為中心
    An Impact study of the Evolution of Taiwan’s Currency System to People’s Livelihood after the War II —Focus on the changes of two currency reforms
    Authors: 王炘盛
    Wang, Shi-Hseng
    Contributors: 李為楨
    王炘盛
    Wang, Shi-Hseng
    Keywords: 臺幣
    新台幣
    陳儀
    陳誠
    台灣銀行券
    Date: 2018
    Issue Date: 2018-08-27 14:44:01 (UTC+8)
    Abstract: 1945年10月25日國民政府正式接收臺灣,行政長官陳儀向臺灣人宣告仍延續使用日治時期的臺灣銀行券, 不得使用中國之法幣。1946年5月22日起,臺灣推動戰後第一次幣制改革,臺灣銀行發行臺幣, 等值收兌臺灣銀行券。總計兌換了36億餘元。不過臺幣發行同時,先是接收後實施統制經濟,事業單位全數收歸公營,公營事業大量貸款,臺灣行政長官公署代墊中央在臺軍公人員款項,財政赤字嚴重,全靠增加貨幣發行挹注,臺幣發行額一路上升,加之接收人員失職失能,生產遲未恢復,中央又榨取搜刮臺灣資源,貿易出超卻無法幣頭寸,以致匯率失真,一連串貨幣政策錯誤,造成物價爆飛漲,百業蕭條,尤其糧荒嚴重,人民求溫飽而不可得,生活困苦數倍於日治末期。1948年8月19日中國發佈「八一九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實行金圓券幣制改革。旋即上海物價暴漲,發生搶購風潮,蔓延各地,臺灣亦不能倖免,投機游資大批匯入臺灣,套利、搶購物資,臺灣通貨發行快速增加,1949年6月發行總額近6,000億元,惡性通貨膨脹嚴重,臺灣貨幣經濟面臨崩潰。時任臺灣省政府主席陳誠遂於1949年6月15日再度實施幣制改革,發行新臺幣。換言之,從1945年到1949年短短四年,臺灣社會就轉換了三種貨幣。主政的陳儀、陳誠主觀的政治經濟思維,及當時的時空環境,施政措施,貨幣金融效應等,都是直接間接促成的因素。但不論成敗與否,無可逃避倖免的是臺灣六百餘萬的民眾,是最直接承受其影響和後果的苦主。事實也證明在這兩次幣制改革的前後,臺灣人民遭受了莫大的痛苦和犧牲。
    兩次的幣制改革歷程,陳儀和陳誠,唯一共同的理念是堅持臺灣要獨立發行貨幣,要有獨立的金融機構,要盡量避免被中國混亂的貨幣金融環境所影響。當然事後成效固然不盡相同,不過對臺灣人民而言,所造成的生活苦難和財產損失卻無二致。陳儀和陳誠他們主政的目標,都是為了國民黨政權有效統治臺灣,不是將臺灣人民生活幸福當作首要考慮,所以在選擇上,尤其是貨幣金融的政策,從接收後以支援中國軍事作戰,攫取臺灣資源,維持法幣、金圓券價值,到後續中國局勢已不可為時,改以隔絕與中國貨幣經濟的聯繫,軍事上全力保衛臺灣安全為重點。統治者在不同時機有不同目的與作為,而相對身處其中的臺灣人民卻要承擔這些思維與錯誤所帶來的苦難。對生活的基本要求,甚至降至最基本「食」的滿足,而往往還未能如願;遑論由於幣制改革所衍生的資產減損,乃至財產損失更無法估計。
    Reference: 參 考 文 獻
    一、檔案、公報
    1. 侯坤宏編,⟪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十七)⟫,臺北:國史館,2008。
    2. ⟪省府委員會議檔案⟫,典藏號00501007102~5、00501000902~13。
    3. ⟪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5輯第1篇,財政經濟(4)。
    4. 國民政府檔案,案名:關於銀問題之契約節略,國史館藏。
    5. 國民政府檔案,案名:改定貨幣政策,國史館藏。
    6. 國民政府財政部檔案(三)○2855。
    7. ⟪民國檔案⟫,1987年第1期。
    8. ⟪民國檔案⟫,1989年2期。
    9. ⟪美國對外關係文件⟫,1935年第3卷。
    10. ⟪發行準備管理委員會檢查規則—民國二十四年(1935)十二月二十三日財政部令⟫,財政部檔案,國史館藏。
    11. 財政部長兼中央銀行總裁徐堪《財政部金融工作報告》,1949年,(財政部檔)。
    12.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通告,「員眷由渝經滬來臺辦法」,臺灣省政府地政處檔案,國史館藏,1946年。
    13. 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編,⟪館藏民國臺灣檔案⟫第八十三冊,臺北:九州出版社。
    14. ⟪中國現代政治史資料彙編⟫,第三輯第45冊,國民政府財政部檔案。
    15. 〈土地權利審查〉,《地政處檔案》,檔號 382-3,目錄號 453,國史館藏。
    16. 臺灣省財政廳編,《公產處理》,臺北:臺灣省政府,1949。
    17. 〈第一批日產產權審查〉,《國產局檔案》,檔號 216,目錄號 275-1,國史館藏。
    18. ⟨省參議會會議⟩,⟪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301910001012。
    19. ⟪臺灣省政府公報⟫,1948-1949年

    二、報紙
    1. ⟪民報》,1945年、1946年、1947年。
    2. ⟪臺灣新生報》,1946年、1948年、1949年。
    3. ⟪公論報⟫,1949年。
    4. ⟪中央日報⟫,南京,1935年。
    5. ⟪中央日報⟫,1948-1949年。
    6. ⟪臺灣民聲日報》,1948年。
    7. ⟪申報⟫,1928年、1946年。

    三、日記、函電
    1. 林獻堂著,許雪姬編註,⟪灌園先生日記(二十一)一九四九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史所:2007。
    2. 吳新榮著,張梁澤總編撰,《吳新榮日記全集9 1948~1953》,臺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
    3. 中央銀行致財政部函——各地收兑金銀外幣數字,1948年,(財政部檔)。
    4. 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呈總統蔣中正密電,1948年,(中央銀行檔)。
    5. 行政院致中央銀行代電——核准財政部所擬調整金圓計值標準辦法,1949年,(中央銀行檔)。
    6. 政院長閻錫山致財政部訓令,1949年,(財政部檔)。
    7. 何智霖編輯,⟪陳誠先生書信集:與蔣中正先往來函電⟫,新北市:國史館,2007。

    四、年譜
    1. 呂芳上主編,⟪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 第九冊⟫,臺北:國史館,中正紀念堂,中正文教基金會,2015。
    2. 郭榮生編著,《孔祥熙先生年譜》,臺北:出版者不詳,1980。
    3. 王壽南編⟪王雲五先生年譜初稿 第二冊(1946~1958)⟫,臺北:商務印書館,1988。
    4. 姚崧齡編著,⟪張公權先生年譜初稿(上)(下)⟫,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2。
    5. 蕭碧珍、陳惠芳編,⟪臺灣省主席年譜 魏道明⟫,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5。
    6. 吳景平著,《宋子文政治生涯編年》,福州市:中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五、中文專書
    1. 卓遵宏著,《抗戰前十年貨幣史資料(一)幣制改革》,新北市:國史館,1985。
    2. 卓遵宏,《中國近代幣制改革史》,新北市:國史館,2009。
    3. 卓遵宏、陳憶華、董淑賢編,《抗戰前十年貨幣史資料(二)白銀問題》,新北市:國史館,1985。
    4. 周琇環編,⟪臺灣光復後美援史料⟫,臺北:國史館,1995。
    5. 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陳誠先生從政史料選輯(第一冊)⟫,臺北:國史館,2009年4月。
    6. 薛月順編輯,⟪陳誠先生回憶錄:建設臺灣(上)(下)⟫,新北市:國史館,2005。
    7. 張朋園、沈懷玉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叢刊(6) 國民政府職官年表(1925~1949)⟫,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
    8. 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編,⟪十年來中國金融史略⟫,1943年10月版。
    9. 重慶市檔案館彙編科編,⟪抗日戰爭時期的四聯總處⟫,重慶市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
    10. 葉理中著,陳榮富編著,⟪臺灣之金融史料⟫,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3。
    11. 沈雷春編,⟨中國戰時的金融政策⟩,《中國金融經濟史料叢編 第二輯 中國戰時經濟志》,臺北:文海出版社,1989。
    12. 林衡道口述、林秋敏紀錄,《林衡道先生訪談錄》,新北市:國史館,1996。
    13. 《臺灣土地資料彙編─光復初期土地與處理》,第一冊,1948。
    14. 韓石泉著,《六十回憶》,臺南:韓石泉先生逝世三週年紀念專輯便印委員會,1966。
    15. 《臺灣省日產處理法令彙編》,第一輯,臺北,1946。
    16. 陳興唐主編,戚如高、馬振犢編輯,⟪臺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上卷)⟫臺北:人間出版社,2003,檔案收藏: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17.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金融之研究(第一冊)(第二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9。
    1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經濟史10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
    1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經濟發展之研究》,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
    20. 林鐘雄,《貨幣銀行學五版》,臺北:三民,1985。
    21. 林鐘雄,《當代貨幣理論與政策》,臺北:三民,1973。
    22. 袁穎生,《臺灣光復前貨幣史述》,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23. 袁穎生,《光復前後的臺灣經濟》,臺北:聯經,1998。
    24. 王曉波編,⟪陳儀與二二八事件⟫,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2004。
    25. 葉榮鐘,《近代臺灣金融經濟發展史》,臺北:晨星,2002。
    26. 朱嘉明,《從自由到壟斷 中國貨幣經濟兩千年(上)(下)》,臺北市:遠流,2012。
    27. 吳大業等,《新幣制—金圓券》,上海:華夏圖書,1948。
    28. 季子,⟪中外金融大辭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4。
    29. 千家駒,《中國法幣史之發展》,福建永安:南華出版社,1944。
    30. 崔國華編著,《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財政金融政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
    31. 王業鍵,⟪中國近代貨幣與銀行演進(1644~1937)⟫,臺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81。
    32. 潘志奇,⟪光復初期臺灣通貨膨脹的分析⟫,臺北:聯經,1980。
    33. 于宗先、王金利,《臺灣通貨膨脹》,臺北:聯經,1999。
    34. 陳肇斌,《通貨膨脹與中國經濟危機》,上海:中國文化服務社,1948。
    35.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回憶法幣、金圓券與黃金風潮⟫,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
    36. 季長佑,⟪金圓券幣史⟫,南京:江蘇省新華書店,2001。
    37. 合作金庫調查研究室編,⟪臺灣金融發展歷程⟫,臺北:合作金庫,1994。
    38. 賀水金,⟪1927-1952中國金融與財政問題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39. 國史館,《嚴家淦與國際經濟合作》,臺北:國史館,2013。
    40. 陳立文等,《嚴家淦總統行誼訪談錄》,臺北:國史館,2013。
    41. 嚴前總統家淦先生哀思錄編篡小組,《嚴前總統家淦先生哀思錄》,臺北:行政院新聞局,1994。
    42. 翁嘉禧,《臺灣光復初期的經濟轉型與政策》,高雄:復文,1998。
    43. 周憲文,《臺灣經濟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6。
    44. 劉進慶,《臺灣戰後經濟分析(修訂版)》,臺北:人間,2012。
    45. 林鐘雄《臺灣經濟發展40年》,臺北:自立晚報,1987。
    46. 林鐘雄《臺灣經濟100年》,臺北,1998。
    47. 薛化元等編,《臺灣貿易史》,臺北:外貿協會,2008。
    48. 李永熾監修、薛化元主編,《臺灣歷史年表 終戰篇(1945~1965)》,臺北: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中心,2001。
    49. 秦孝儀主編,⟪中國經濟發展史第二冊⟫,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3。
    50. 秦孝儀主編,《光復臺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0。
    51. 汪彞定著,⟪走過關鍵年代⟫,臺北:商業周刊,1992。
    52. 趙既昌,《美援的運用》,臺北:聯經,1985。
    53. 吳若予,《戰後臺灣公營事事業之政經分析》,臺北:業強出版社,1992。
    54. 曾健民,《1949國共內戰與臺灣》,臺北:聯經,2009。
    55. 林炳炎,《保衛大臺灣的美援》,臺北:三民,2004。
    56. 李筱峰,林呈蓉,《臺灣史(二版)》,臺北:華立,2005。
    57. 李筱峰,《臺灣史101問》,臺北:玉山社,2013。
    58. 李筱峰,《臺灣史100件大事》,臺北:玉山社,1900。
    59. 資中筠,《追根溯源--戰後美國對華政策的緣起與發展(1945-1950)》,上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60. 劉志偉,《美援時代的鳥事並不如煙》,臺北:啓動文化,2012。
    61. 雲程等編著、Timocray(翻譯),《福爾摩沙1949》,臺北:憬藝,2014。
    62. 張淑雅,《韓戰救臺灣?解讀美國對臺政策》,臺北:衛城,2011。
    63. 林桶法,《1949大撤退》,臺北:聯經,2009。
    64. 王松,《孔祥熙大傳》,北京:團結出版,2011。
    65. 王雲五,《1948大風大浪 王雲五從政回憶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
    66. 王雲五,《岫廬八十自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
    67. 梁敬錞,《開羅會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68. 陳鳴鐘、陳興唐編,《臺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上)(下)》,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69. 徐堪,《徐可亭先生文存》,臺北:徐可亭先生文存編印委員會,1970。
    70. 李茂盛,《孔祥熙傳》,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
    71. 吳國楨,⟪夜來臨—吳國楨見證的國共爭鬥⟫,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
    72. 王松,⟪孔祥熙大傳⟫,北京:團結出版社,2011。
    73. 楊者巠,⟪國民黨金融之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74. 孫宅巍,⟪蔣介石的寵將陳誠⟫,臺北:先智出版公司,1994。
    75. 蔣經國,⟪紀念蔣經國先生專集—危急存亡之秋⟫,北市:正中書局,1988。
    76. 吳興鏞,《黃金檔案—國府黃金運臺1949》,臺北:時英,2007。
    77. 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李宗仁回憶錄(下)⟫,臺北市:遠流,2010)。
    78. 郁永河,郭侑欣選注⟪裨海紀遊⟫⟪郁永河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2012。
    79.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眾文圖書公司,2009。
    80.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81. 鄭梓著,呂芳上主編,⟪戰後初期的臺灣1945-1960s⟫,臺北:國史館,2015。
    82. 嚴如平、賀淵,⟪陳儀全傳⟫,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83. 劉維開,⟪蔣中正先的一九四九—從下野到復行視事⟫,臺北:時英出版社,2009。

    六、期刊論文
    1. 黃亨俊,〈臺灣銀行舊臺幣發行史〉,《國家圖書館館刊》,91:2(臺北,2002)。
    2. 李世暉,〈日本政府與殖民統治初期臺灣的幣制改革〉,《政治科學論叢》,三十八(臺北:2008.12)。
    3. 薛化元,⟨陳誠與國民政府統治基盤的奠定—以一九四九年臺灣省主席任內為中心的探討⟩,⟪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新北市:國史館,2000)。
    4. 羅敦偉,⟨十年來我國財政的業績⟩,⟪財政評論⟫(財政評論社),第10卷第5期。
    5. 吳湘湘,⟨王雲五與金圓券的發行⟩,⟪傳記文學⟫,第三十六卷第二期(臺北:傳記文學文學社,1980)。
    6. 徐柏園,⟨徐柏園遺稿:徐柏園先生有關「金圓券的紀錄」⟩,⟪傳記文學⟫,第四十四卷第四期(臺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80)。
    7. 趙世洵,⟨「王雲老與金圓券案質疑」之補充⟩,⟪傳記文學⟫,第三十五卷第六期(臺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90)。
    8. 阮毅成,〈與王雲五先生談金圓券〉,《傳記文學》(臺北:傳記文學社,1984),第四十五卷 第二期。
    9. 楊君實,〈臺北縣八里鄉十三行及大坌坑兩史前遺址調查報告〉,《考古人類學刊》, 17/18期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61) 。
    10. 蘇震,⟨光復前臺灣貨幣制度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第四卷第四期(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1)。
    11. 北山富久二郎,⟨日據時代臺灣之幣制政策—自雜色貨幣進入金本位制過渡期中的諸問題—⟩,⟪臺北:臺灣經濟史第七集,1959⟫。
    12. 蘇震,⟨臺灣之物價指數⟩,⟪臺灣銀行季刊⟫,第五券第三期(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2)。
    13. 吳聰敏,⟨1945-1949年國民政府對臺灣的經濟政策⟩,⟪經濟論文叢刊⟫,25:4(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1997)。
    14. 葉理中,⟨臺灣銀行業之史的研究⟩,⟪臺灣銀行季刊⟫,第一卷第二期(臺北:臺灣銀行金融研究室,1947)。
    15. 戴建兵,⟨淺論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對戰時貨幣的整理⟩,⟪中國經濟史研究⟫1995年第3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5)。
    16. 吳聰敏,⟨臺灣戰後的惡性通貨膨脹⟩,⟪臺灣50-60年代的歷史省思研討會⟫(臺北:國史館,2005)。
    17.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財政處編,⟨臺灣光復後之財政概況後⟩,⟪臺灣銀行季刊創刊號⟫(臺北:臺灣銀行金融研究室,1947)。
    18. 臺灣銀行金融研究室編,⟨臺灣銀行概況⟩,⟪臺灣銀行季刊⟫第一卷第二期(臺北:臺灣銀行金融研究室,1947)。
    19. 臺灣銀行金融研究室編,⟨幣制改革在臺灣⟩,⟪臺灣銀行季刊⟫第二券第一期(臺北:臺灣銀行金融研究室,1948)。
    20. 韓麗珍,⟨幣制改革後的臺灣經濟⟩,⟪臺灣經濟月刊⟫第一卷第六期(臺北:臺灣月刊,1948)。
    21. 潘志奇,⟨民國三十七年之臺灣經濟⟩,⟪臺灣銀行季刊⟫第二券第三期(臺北:臺灣銀行金融研究室,1949)。
    22. 吳淑鳳,⟨1949年宋子文對中華民國政府退守的謀畫⟩,⟪國史館館刊⟫第二十二期(臺北:國史館,2009)。
    23. 蘇瑤崇,〈戰後臺灣米荒問題探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6期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4)。
    24. 曾獻緯,〈戰後初期臺灣的糧食管制〉,《臺灣文獻》,第66卷第3期 (臺北:國史館,2015)。

    七、學位論文
    1. 王繡雯,〈新臺幣改革之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2. 王漣漪,〈臺幣改革(1945-1952年)-以人物及其政策為中心之探討〉,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8。
    3. 張翰中,〈戰後初期臺灣貨幣改革之研究—從「臺灣銀行券」到「臺幣」的發行〉,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10415800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8007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THE.NCCU.Taiwan.005.2018.A04
    Appears in Collections:[臺灣史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