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2488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09952/140887 (78%)
造访人次 : 46327829      在线人数 : 131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24881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4881


    题名: 人身損害賠償-以勞動能力減喪損害為中心
    作者: 劉彥麟
    Liu, Yan-Lin
    贡献者: 許政賢
    劉彥麟
    Liu, Yan-Lin
    关键词: 損害概念
    具體損害說
    人身損害
    回復原狀
    勞動能力損害
    勞動能力喪失說
    日期: 2019
    上传时间: 2019-08-07 16:37:54 (UTC+8)
    摘要: 現今社會中,人身事故可謂每日發生,尤其近十多年來被害人因而生之勞動能力損害,於地方法院便有上萬則判決,故不論純以學術角度,或實務解決被害人之案件為考量,勞動能力損害都係一重要議題,然而究竟何謂勞動能力損害,實值得本文特別關注及探討之。

    而本文認為於討論勞動能力損害之際,應先建構出一完整損害賠償法體系,蓋勞動能力損害無非僅係其中之一環,雖有其獨立討論之重要性,然若無法從整體角度切入,便容易迷失在損害賠償法之汪洋大海。是以本文共分為五段章節,分別是緒論、人身損害之損害賠償、勞動能力減喪之損害賠償、實務案例分析以及結論。第一章主要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範圍與方法。第二章則開始就人身損害之損害賠償法體系,為一完整說明介紹,其中包括損害賠償法之功能及原則,與損害概念之探討,以對於損害賠償法有著基本之理解。而後續人身損害事故之損害賠償方法與範圍,其本身雖係在損害賠償法體系之下,然人身損害不同於物之損害賠償,具有人性尊嚴之內涵,故應以何種角度去處理其在法律特別之定位,以及認定多數情形下所生之人身損害範圍。而如此討論方式之目的,皆是作為第三章勞動能力減喪之損害賠償之銜接,蓋勞動能力損害具有上述所討論之內涵,卻於部分理論中更為複雜,除了勞動能力損害之本質究為何者外,應如何妥善認定被害人之勞動能力損害,及其於個案所產生之任何爭議,皆係本文所欲釐清之範圍。而第四章則針對日本及我國兩則實務判決分析,並從中加以借鏡檢討。最後,本文將於第五章回顧整理先前各章之重點,試著提出一些總結及展望。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依姓氏筆畫排序)
    一、書籍

    1. 王澤鑑,損害賠償法,自版,2017年2月。
    2. 王澤鑑,侵權行為法(一)-基本理論一般侵權行為,三民, 初版十一刷,2006年8月。
    3. 王澤鑑,人格權法—法釋義學、比較法、案例研究,元照,初版二刷,2012年4月。
    4. 史尚寬,債法總論上冊,自版,1969年8月。
    5. 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自版,新訂二版一刷,2013年9月。
    6. 林秀雄,親屬法講義,元照,2012年1月。
    7. 林誠二,債法總論新解體系化解說(上),瑞興圖書,初版,2010年9月。
    8. 姚志明,侵權行為法,元照,修訂三版一刷,2014年10月。
    9. 黃立,民法債編總論,元照,修正三版,2006年11月。
    10. 曾世雄,非財產上之損害賠償,三民,初版一刷,1989年2月。
    11. 曾世雄著、詹森林續著,損害賠償法原理,新學林,二版四刷,2005年10月。
    12. 曾隆興,現代損害賠償法論,自版,修訂五版,1992年6月。
    13. 曾隆興,交通事故賠償之理論與實務,三民,初版,1993年3月。
    14. 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上冊),自版,修訂版,2018年11月。
    15. 楊佳元,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元照,二版一刷,2009年11月。
    16. 楊佳元,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研究-以過失責任為重心,元照,初版第1刷,2007年3月。

    二、專書論文

    1. 陳洸岳,減少或喪失勞動能力之損害賠償的省思,收錄於潘維大、鄭冠宇主編,中國法制比較研究論文集-2008年(第六屆)海峽兩岸民法典暨呂光院長百歲冥誕紀念學術研討會,新學林,2009年4月,頁1-20。
    2. 劉春堂,侵害生命權之非財產上損害賠償責任-以慰撫金請求權為中心,收錄於邱聰智.張昌邦教授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融整法學的經驗與見證:邱聰智.張昌邦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元照,2006年,頁319-338。

    三、期刊論文

    1. 王澤鑑,危險社會、保護國家與損害賠償法,月旦法學雜誌,第117期,2005年2月,頁132-141。
    2. 王澤鑑,損害賠償法的體系、請求權之基礎、歸責原則及發展趨勢,月旦法學雜誌,第119期,2005年4月,頁126-138。
    3. 王澤鑑,損害概念及損害分類,月旦法學雜誌,第124期,2005年9月,頁201-212。
    4. 王澤鑑,損害賠償法之目的:損害填補、損害預防、懲罰制裁,月旦法學雜誌,第123期,2005年8月,頁207-219。
    5. 王澤鑑,回復原狀與金錢賠償-損害賠償方法的基本架構,月旦法學雜誌,第127期,2005年12月,頁196-207。
    6. 王澤鑑,財產上損害賠償(一)-人身損害,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2006年2月,頁161-178。
    7. 王澤鑑,財產上損害賠償(三)-物之損害賠償(上),月旦法學雜誌,第135期,2006年8月,頁146-157。
    8. 王澤鑑,非財產上損害的金錢賠償-慰撫金,法令月刊,第68卷第2期,2017年2月,頁1-31。
    9. 王千維,違法性與生態損害──評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2218號民事裁定,月旦裁判時報,第68期,2018年2月,頁78-94。
    10. 王千維,民法第二百十三條第三項之增列,對於物以及人格法益損害賠償方法理念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法學期刊,第18期,2005年4月,頁1-100。
    11. 王千維,論人格法益損害之賠償方法,月旦法學雜誌,第99期,2003年8月,頁115-133。
    12. 王千維,民事損害賠償責任法上因果關係之結構分析以及損害賠償之基本原則,政大法學評論,第60期,1998年12月,頁201-230。
    13. 王欽彥,生命侵害之損害賠償:日本法之借鑒,靜宜法學,第6期,2017年12月,頁243-293。
    14. 李惠宗,損益相抵中可扣抵之利益,軍法專刊,第29卷第9期,1983年9月,頁23-28。
    15. 林秀雄,剩餘財產之分配與不真正溯及--最高行政法院九十年度判字第六七一號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社,第30卷,2002年1月,頁61-77。
    16. 林易典,論法定財產制中剩餘財產分配數額之調整:我國民法第1030條之1第2項之調整規範,與瑞士、德國民法相關規範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8卷第3期,2009年9月,頁1-71。
    17. 徐婉寧,損益相抵與職業災害勞工保險給付:以勞保給付年金化後之爭議問題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3卷第1期,2014年3月,頁1-64。
    18. 徐婉寧,職災補償與損害賠償--以台日職業災害之雇主責任為中心,中原財經法學,第34卷,2015年6月,頁169-223。
    19. 許政賢,契約結果導向的司法控制--初探民事裁判結果導向案例,政大法學評論,第135期,2013年12月,頁87-173。
    20. 許士宦,損害數額之酌定,臺大法學論叢,第39卷第1期,2010年3月,頁71-108。
    21. 陳聰富,物之損害賠償,月旦法學雜誌,第257期,2016年10月,頁61-82。
    22. 陳聰富,人身侵害之損害概念,臺大法學論叢,第35卷第1期,2006年1月,頁47-110。
    23. 陳聰富,勞動能力喪失與慰撫金的調整補充機能-最高法院九十三年度台上字第一四八九號民事裁判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122期,2005年7月,頁218-225。
    24. 陳汝吟,侵權行為致成植物人狀態之餘命計算及賠償,治未指錄:健康政策與法律論叢,第5期,2017年1月,頁183-202。
    25. 陳明楷,勞動能力減喪損害賠償作為剩餘財產分配,月旦民商法雜誌,第58期,2017年12月,頁112-130。
    26. 陳重陽,剩餘財產分配額之調整權,月旦法學教室,第152期,2015年6月,頁15-17。
    27. 張永健,侵權行為的算數題-扶養費與薪資損失的計算,月旦法學雜誌,第228期,2014年5月,頁109-118。
    28. 張永健、李宗憲,身體健康侵害慰撫金之實證研究:2008年至2012年地方法院醫療糾紛與車禍案件,臺大法學論叢,第44卷第4期,2015年12月,頁1785-1843。
    29. 黃立,剖析債編新條文的損害賠償方法,月旦法學雜誌,第61期,2000年6月,頁87-93。
    30. 黃茂榮,營建損鄰之賠償責任,月旦法學雜誌,第122期,2005年7月,頁198-211。
    31. 鄧學仁,交通事故損害賠償之定型化與個別性之研究,法學叢刊,第41卷第2期,1996年4月,頁60-74。
    32. 劉春堂,勞動能力減少或喪失之損害賠償責任,台灣法學雜誌,第254期,2014年8月,頁137-148。
    33. 蘇永欽,結果取向的憲法解釋—從德國法律方法論的理論、實務淺析我國大法官會議實務,憲政時代,第14卷第1期,1988年7月,頁1-11。

    四、政府出版物

    法務部編,民法親屬編研究修正實錄(上)-夫妻財產制部分,法務部,2002年10月。

    五、網路資料

    1. MBA智庫百科:
    https://wiki.mbalib.com/zh-tw/%E9%A3%8E%E9%99%A9%E7%A4%BE%E4%BC%9
    A
    2. 政大機構典藏:
    http://140.119.115.26/handle/140.119/4393
    3. 月旦法學知識庫:
    http://www.lawdata.com.tw.autorpa.lib.nccu.edu.tw/anglekmc/lawkm?20:585889756:20:/disk1/lawkm/ttswebx.ini:::@SPAWN
    4. 法源法律網:
    https://www-lawbank-com-tw.autorpa.lib.nccu.edu.tw/
    5.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
    https://law.judicial.gov.tw/

    貳、日文文獻
    一、書籍

    1. 石葉泰久‧上村正二,交通事故誰でもできる損害計算,経済調査会,初版1刷,1991年12月。
    2. 北河隆之‧藤村和夫,詳解後遺障害逸失利益-裁判例の分析と新基準試案
    ,行政法規印刷株式会社,三版一刷,1996年10月。
    3. 北河隆之‧八島宏平‧川谷良太郎,詳說後遺障害-等級認定と逸失利益算定の実務,創耕舍株式会社,初版第2刷,平成27年1月。
    4. 吉村良一,人身損害賠償の研究,日本評論社,初版一刷,1990年12月。
    5. 吉村良一,不法行為法,有斐閣,三版三刷,2005年10月。
    6. 神田洋司,交通事故の損害賠償額,自由国民社,新版改訂一刷,2001年2月。
    7. 高橋真,損害概念論序說,有斐閣,初版第2刷,2006年6月。
    8. 窪田充見,不法行為法,有斐閣,初版一刷,2007年4月。
    9. 楠本安雄,人身損害賠償論,日本評論社,初版一刷,1984年9月。

    二、專書論文

    1. 山口成樹,人身損害賠償と逸失利益(總論),收錄於淡路剛久編,新現代損害賠償法講座,日本評論社,第6卷,1998年7月。
    2. 若林三奈,損害の意義-労働能力の喪失,收錄於中田裕康‧窪田充見,民法判例百選II債權,有斐閣,七版,2015年1月。
    3. 淡路剛久,差額說‧相当因果關係說によるの近時の動向,收錄於淡路剛久編,新現代損害賠償法講座,日本評論社,第6卷,1998年7月。
    4. 齋藤修,慰謝料に関する諸問題,收錄於淡路剛久編,新現代損害賠償法講座,日本評論社,第6卷,1998年7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10465102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651029
    数据类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1900484
    显示于类别:[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没有与此文件相关的档案.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