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148/144119 (79%)
Visitors : 50706345      Online Users : 69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25596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5596


    Title: 漢代以前玉石神話及玉的文化象徵
    The Mythology of Jade and the Cultural Symbol of Jade—before Han Dynasty
    Authors: 李宛陵
    Li, Wan-Ling
    Contributors: 高莉芬
    李宛陵
    Li, Wan-Ling
    Keywords: 玉石神話
    象徵

    秩序化
    契約
    Date: 2019
    Issue Date: 2019-09-05 15:58:43 (UTC+8)
    Abstract: 玉石和礦物在全世界文明起源與發展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國的文化和歷史發展中,玉石更是扮演著不同凡響的角色。從女媧五色石補天的神話和食玉不死的神話中,可看出古人相信玉石具有神聖性,並具有補天及食而不死的作用。玉石本為普通的礦石,透過古人的想像,玉石被賦予許多象徵和意涵,其象徵也影響中國文化、宗教、思想、歷史等層面。神話反映人類的心靈和思維,故本文先從中國「玉石神話」分析古人如何以玉石為象徵創作神話,解析玉石神話背後有秩序化宇宙的意涵及象徵,此論證利於了解古人在當時賦予玉石的想像和意涵,並探討玉石神話隱含的象徵如何影響後起的思想和玉文化。接著分析玉的契約象徵,在巫者以玉祀天的傳統及「侯馬盟書」、《穆天子傳》等文本擁有的意義及轉變,並論證儒家、氣論思想和玉之關聯,討論玉如何透過其秩序象徵,幫助儒家和戰國氣論秩序化當代社會,達到本文梳理玉文化象徵的意涵和演變之目的。
    Reference: 一、 古籍叢刊
    〔先秦〕不著撰人:《十三經注疏:詩經》,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先秦〕屈原撰、〔宋〕洪興祖注:《楚辭補注》,臺北:天工書局,1994年。
    〔先秦〕李耳撰 、〔魏〕王弼注、朱謙之撰:《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老子較釋》,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戰國〕左丘明:《國語》,臺北:三民,1995年。
    〔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注:《呂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戰國〕韓非著,陳奇猷校注:《韓非子》,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漢〕劉向集錄:《戰國策.楚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漢〕賈誼著:《新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1年。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斷句套印本說文解字注》,臺北:漢京書店,1980年。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中國學術類編: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類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
    〔漢〕王充原著,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臺灣開明書店斷句:《斷句十三經經文.周禮》,臺北:臺灣開明,1991年。
    〔漢〕吳平原著、李步嘉編校:《越絕書》,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
    〔漢〕劉向編、劉文典集釋:《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孟子》,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漢〕趙君卿注,〔南北朝〕甄鸞重述,〔唐〕李淳風釋:《周髀算經》,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東漢〕應劭著,吳樹平校釋:《風俗通義》,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魏〕王肅譯注:《孔子家語》,臺北:拔提,1956年。
    〔西晉〕郭璞注,洪頤煊校注:《穆天子傳》,臺北:臺灣商務,1965年。
    〔晉〕王嘉著,齊治平校注:《拾遺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後晉〕劉昫等撰:《新校本舊唐書附索引 第五冊》,臺北:鼎文,1976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1996年。
    〔宋〕羅泌撰,收錄於〔清〕紀昀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徐鍇:《說文繫傳》下冊,臺北:華文書局,1970年。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大安,1995年。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對:《重栞宋本儀禮注疏附挍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陳立著,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 上》,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清〕吳大澂:《古玉圖考》,臺北:南天書局,1998年。
    年)。
    ﹝清﹞王國維:《觀堂集林》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清〕馬驌撰、王利器整理:《繹史》,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清〕嚴可均較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卷三十六》(臺北:中華書局,1991年),頁673。
    〔清〕曹雪芹、高鶚原著,馮其庸等校注:《紅樓夢校注》(一),臺北:里仁,2003年。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上)》,臺北:萬卷樓,1993年。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下)》,臺北:萬卷樓,1993年。
    方詩銘、王修齡著:《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方勇:《秦簡牘文字編》,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
    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師大出版中心,2012年。
    于醒吾:《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輯:《甲骨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南海黃肇沂輯:《芋園叢書 禮經奧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小正》,1935年。
    李學勤主編:《尚書正義(周書)》第2卷,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李學勤主編:《毛詩正義 小雅》,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李學勤主編:《毛詩正義 大雅》,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李學勤主編:《春秋左傳正義(襄公)》,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李學勤主編:《春秋左傳正義(昭公)》,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李學勤主編:《春秋左傳正義(定公~哀公)》,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李學勤主編:《禮記正義(曲禮)》,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李學勤主編:《禮記正義(曾子問~禮器)》,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李學勤主編:《禮記正義(喪服小記~樂記)》,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李學勤主編:《禮記正義(王制、月令)》,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李學勤主編:《禮記正義(郊特牲~明堂位)》,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李學勤主編:《禮記正義(經解~喪服四制)》(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李學勤主編:《周禮注疏(春官宗伯)》,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李學勤主編:《周禮注疏(秋官司寇)》,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李學勤主編:《儀禮注疏》,臺北:臺灣古籍,2011年。
    李學勤主編:《爾雅注疏(下)》,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李宗焜:《甲骨文字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董蓮池編著:《新金文編》,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
    容庚:《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張守中:《睡虎地秦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 中》,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第一冊,東京:東方文化學院東京研究所,1932年。

    二、 中文著作(姓氏筆畫排序)
    丁山:《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上海:上海世紀,2011年。
    王孝廉:《中國神話世界》(下編),臺北:洪葉,2006年。
    王孝廉:《神話與小說》,臺北:時報文化,1985年。
    王懷義:《中國史前神話意象》,臺北:里仁,2016年。
    古方:《中國古玉器圖典》,北京 : 文物出版社, 2007年。
    石磊:《先秦漢代儒教天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田兆元、敖其主編:《民間文學概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9年。
    庄孔韶:《人類學通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6年。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凌家攤玉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余英時著,侯旭東等譯:《東漢生死觀》,臺北:聯經,2008年。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2014年。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4年。
    李學勤主編:《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臺北:知書房,2004年。
    李豐楙:《仙境與歷遊:神仙世界的想像》,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李鳳公:《玉雅》,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年。
    李存山:《中國气論探源與發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0年。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東方,2000年。
    李雲光:《禮的反思》,高雄:復文,1992年。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三民,2005年。
    屈萬里:《殷虛文字甲編考釋》上冊,臺北:聯經,1984年。
    呂理政:《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0年。
    辛冠潔、衷雨钜、馬振鐸、徐達和編:《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何星亮:《中國自然崇拜》,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巫鴻、鄭岩主編:《古代墓葬美術研究》第一輯,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9月。
    巫鴻:《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北京:北京三聯,2006年。
    吳怡:《老子解義》,臺北:三民,1994年。
    吳十洲:《兩周禮器制度研究》,臺北:五南,2004年。
    吳展良編:《傳統思維方式與學術語言的基本特性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林富士:《漢代的巫者》,臺北:稻鄉,2004年。
    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 宗教史分冊》,臺北:聯經,2010年。
    邱福海:《古玉簡史》四冊:「史前篇」、「殷商至漢」、「漢末至元」及「明、清及翡翠」,臺北:淑馨出版社,1993年。
    周法高:《金文詁林補》,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2年。
    周才珠、齊瑞端:《墨子全譯》,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
    邱衍文:《中國上古禮制考辨》,臺北:文津,1990年。
    季旭昇:《說文新證》,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季兆山、張煜:《中國古代玉器文化分析》,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
    胡厚宣主編:《甲骨文合集釋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胡萬川:《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新竹:清華大學,2004年。
    姚孝遂、肖丁:《小屯南地甲骨考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姚士奇:《中國玉文化》,江蘇:鳳凰出版社,2004年。
    俞美霞:《戰國玉器研究》,臺北:南天,1995年。
    俞美霞:《玉文化探秘》,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5年。
    袁珂:《中國神話史》,臺北:時報文化,1991年。
    高莉芬:《絕唱:漢代歌詩人類學》,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高莉芬:《蓬萊神話—神山、海洋與洲島的神聖敘事》,臺北:里仁,2008年。
    高宣揚:《結構主義》,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0年。
    荊雲波:《文化記憶與儀式敘事—《儀禮》的文化闡釋》,廣州:南方日報,2010年。
    馬承源:《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 (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馬昌儀:《石與石神》,北京:學苑出版社,1994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南京博物館編:《良渚文化玉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臺北:里仁,2009年。
    孫亦平主編:《西方宗教學名著提要(上)》,臺北:昭明,2003年。
    孫慶偉:《周代制度用玉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閆德亮:《中國古代神話的文化觀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常素霞:《中國玉器發展史》,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年。
    郭沫若:《卜辭通纂》第三冊,東京:文求堂,1933年。
    郭沫若:《十批判書》,北京:東方,1996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臺北:聯經,1983年。
    張惟捷:《殷墟YH127坑賓組甲骨新研》,臺北:萬卷樓,2013年。
    張立文:《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張亞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湖北省博物館編:《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湖南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文物編輯委員會編:《馬王堆一號漢墓發掘簡報》,北京:文物出版社,1972年。
    陳啟雲:《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北京大學,2001年。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臺北:允晨,
    2006年。
    陳靜美:《莊子「氣」概念思維(上)》,臺北:花木蘭,2010年。
    章太炎:《國故論衡》,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章鴻釗:《石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黃釗:《帛書老子校注析》,臺北:學生書局,1991年。
    黃應貴:《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臺北:三民書局,2008年。
    湖南省博物館編:《長沙馬王堆漢墓》,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2011年。
    程金城:《原型批判與重釋》,甘肅: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年。
    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北京市:中華書局, 2014年。
    楊伯達:《巫玉之光—中國史前玉文化論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楊伯達主編:《中國玉文化玉學論叢》(三編)上下冊,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楊伯達:《中國史前玉器史》,北京:故宮出版社,2016年。
    楊伯達:《楊伯達論玉:八秩文選》,北京:紫禁城,2006年。
    楊伯達:《古玉史話》,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
    楊利慧:《女媧的神話與信仰》,北京:中國科學出版社,1997年。
    楊利慧:《神話與神話學》,北京:北京師範,2009年。
    楊建芳:《長江流域玉文化》,武漢:湖北教育,2006年。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2009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 第一卷︰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上海:復旦大學,2009年。
    葉舒憲編選:《神話—原型批評》,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2012年。
    葉舒憲,蕭兵、鄭在書合著:《山海經的文化尋蹤—「想像地理學」與東西文化觸碰》下冊,湖北:湖北人民,2004年。
    葉舒憲:《文化符號學—大小傳統新視野》,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
    葉舒憲、蕭兵、〔韓〕鄭在書:《山海經的文化尋蹤—「想像地理學」與東西文化碰觸》(上)(下),武漢:湖北人民,2004年。
    葉舒憲:《河西走廊:西部神話與華夏源流》,雲南:雲南教育,2008年。
    葉舒憲:《金枝玉葉︰比較神話學的中國視角》,上海:復旦大學,2012年。
    葉舒憲:《中華文明探源的神話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葉舒憲、古方主編:《玉成中國:玉石之路與玉兵文化探源》,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葉舒憲:《莊子的文化解析》,武漢:湖北人民,1997年。
    葉舒憲:《玉石之路踏查記,甘肅:甘肅人民出版社,2015年。
    葉舒憲、譚佳:《比較神話學在中國:反思與開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
    葉舒憲:《文學人類學教程》,北京:新華書店,2010年。
    葉舒憲編選:《結構主義神話學》,西安:陝西師範大學,2011年。
    葉舒憲、唐啟翠編:《儒家神話》,廣州:南方日報,2011年。
    鄧淑蘋:《古玉圖考 導讀》,臺北:藝術圖書公司,1992年。
    歐哲生編:《胡適文集》第五冊,北京:北京大學,1998年。
    劉錫城:《象徵—對一種民間文化模式的考察》,北京:三足鳥文叢,2002年。
    劉樂賢:《馬王堆天文書考釋》,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
    劉惠萍:《圖像與神話—日、月神話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10年。
    劉燕萍編,張嘉俊整理:《神話與文學論文選輯 2012-2013》,嶺南:嶺南大學中文系,2012年。
    劉永勝、劉博:《中國史前史紅山文化古玉器概說》,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
    劉斌:《神巫的世界—良渚文化綜論》,杭州:浙江攝影,2007年。
    劉雲生:《中國古代契約思想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年。
    鄧啟耀:《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重慶:重慶出版社,1992年。
    鄧聰編:《東亞玉器》第一集、第二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8年。
    鄭志明:《中國神話與儀式》,臺北:文津,2009年。
    鄭志明:《宗教神話與崇拜的起源》,臺北:大元,2005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化史概要》臺北:小倉出版社,2011年。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與玉器精粹》,北京:文物,1997年。
    盧兆蔭:《古玉史話》,臺北:國家出版社,2003年。
    蕭兵:《神話學引論》,臺北:文津,2001年。
    鍾宗憲:《中國神話的基礎研究》,臺北:洪葉,2006年。
    關永忠:《神話與時間》,臺北:臺灣書局,1997年。

    三、 外文譯著
    〔日〕白川靜著,王孝廉譯:《中國神話》,臺北:長安出版社,1991年。
    〔日〕大林太良著,林相泰、賈福水譯:《神話學入門》,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9年。
    〔日〕林巳奈夫著,楊美莉譯:《中國古玉研究》,臺北:藝術圖書公司,1997年。
    〔日〕平勢隆郎著,周潔譯:《從城市國家到中華:殷商 春秋戰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4年。
    〔英〕戴維·方坦纳(David Fontana)著,何盼盼譯:《象徵語言的世界》,北京 :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1年。
    〔英〕J.G弗雷澤(Sir James George Frazer)著,徐育新、汪培基、張澤石譯:《金枝》,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
    〔法〕路先.列維–布留爾(Lucien Lévy-Brü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臺北:臺灣商務,2001年。
    〔法〕涂爾幹著(Émile Durkheim),芮傳明、趙學元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臺北:桂冠,1992年。
    〔美〕基辛(R‧Keesing )著,張恭啟、于嘉雲譯:《文化人類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9年。
    〔美〕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苗栗:桂冠,2011年6月。
    〔美〕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晏可佳、姚蓓琴譯:《神聖的存在 比較宗教的範型》,桂林:廣西師範,2008年。
    〔美〕阿蘭‧鄧迪斯(Alan Dundes)編,朝戈金等譯:《西方神話學讀本》,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美〕艾蘭(Sarah Allam)著,汪濤譯:《龜之謎—商代神話、祭祀、藝術和宇宙觀研究》,臺北:商務印書館,2010年。
    〔美〕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李子寧譯:《神話的智慧:時空變遷中的神話》,臺北:立緒,1996年。
    〔瑞士〕榮格(Carl G.Jung)主編,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臺北:立緒,1999年。
    〔瑞士〕榮格(C‧G‧Jung)著,吳康、丁傳林、趙善華譯:《心理類型》(上冊),臺北:桂冠,1999年。
    〔瑞士〕畢來德(Jean François Billeter)著,宋剛譯:《莊子四講》,臺北:聯經,2011年。
    〔德〕雅斯培(Karl Jaspers):《歷史的起源與目標》,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年。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甘陽譯:《人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年。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黃龍保等譯:《神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2年。
    〔德〕馬克思.韋伯(Max Weber)著,劉援、王予文譯:《宗教社會學》,臺北:桂冠,1993年。
    〔德〕馬克斯.韋伯(Max Weber)著,簡慧美譯:《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臺北:遠流,1989年。
    四、 期刊論文
    王庭福、李一洪:〈合江張家溝二號崖墓畫像石棺發掘簡報〉,《四川文物》第五期,1995年,頁65-66。
    王煜:〈漢代伏羲、女媧圖像研究〉,《考古》第3期,2018年,頁104-115。
    王先勝:〈含山玉版及玉龜甲文化內涵探討〉,《長江文化》1期,2011年,頁1-15。
    王宇信:〈考古報告《侯馬盟書》的特色〉,《考古》1期,1980年,頁88-90。
    牟永抗:〈紹興306號戰國墓發掘簡報〉,《文物》,1984年1期,頁10-34。
    呂遵諤:〈內蒙赤峰紅山考古調查報告〉,《考古學報》第三期,1958年,頁25-44。
    李道和:〈女媧補天神話的本相及其宇宙論意義》,《文藝研究》第5期,1997年,頁101-109。
    李學勤:〈論含山淩家灘玉龜、玉版〉,《中國文化》第六期,1992年,頁144-149。
    李修松:〈試論淩家灘玉龍、玉鷹、玉龜、玉版的文化內涵〉,《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40-45。
    李斌:〈史前日晷初探——試釋含山出土玉片圖形的天文學意義〉,《東南文化》,1993年1期,頁237-243。
    武家璧:〈含山玉版上的天文準線〉,《東南文化》2006年2期,頁18-25。
    宜賓縣文化館、蘭峰:〈四川宜賓縣崖墓畫像石棺〉,《文物》第七期,1982年,頁24-28。
    林巳奈夫:〈良渚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中的圖像記號〉,《東南文化》第3、4期,1991年,頁154-163。
    林雪玲:〈原始生命觀的四個面向及其神話〉,《應華學報》第六期,2010年1月,頁1-35。
    屈萬里、周雲錦:〈談竹書紀年〉,《書目季刊》第九卷2期,1975年9月,頁3-11。
    洛陽博物館:〈洛陽金谷園新莽時期壁畫墓〉,《文物資料叢刊》第9輯,1985年。
    芳艷:〈從《穆天子傳》看神話歷史〉,《百色學院學報》第22卷第3期,2009年6月,頁25-29。
    姜波:〈夏鼐先生的學術思想〉,《華夏考古》2003年第1期,頁100-112。
    俞偉超:〈含山淩家灘玉器和考古學中研究精神領域的問題〉,《文物研究》第五輯,1989年,頁66-72。
    徐中舒:〈金文嘏辭釋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36年,頁1-44。
    徐中舒:〈甲骨文中所見的儒〉,《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5年4期,頁70-74。
    高至喜、張中一:〈長沙砂子塘西漢墓發掘簡報〉,《文物》2期,1963年,頁13-33。
    孫作雲:〈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畫幡考釋〉,《考古》1期,1973年,頁54-63。
    孫慶偉:〈出土資料所見的西周禮儀用玉〉,《南方文物》1期,2007年,頁50-65。
    容肇祖:〈占卜的源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67年1月,頁47 - 87。
    夏鼐:〈商代玉器的分類、定名和用途〉,《考古》1983 年第 5 期,頁455-467。
    高莉芬:〈水的聖域:兩晉江海賦的原型與象徵〉,《政大中文學報》第一期,2004年6月,頁113-148。
    高莉芬:〈導言:通過神話思考─神話研究的新視野〉,《政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11年6月,頁21-24。
    高莉芬:〈會見西王母:《穆天子傳》中的西王母與瑤池宴〉,《民間文學年刊》2期增刊,2009年2月,頁135-156。
    翁牛特旗文化館:〈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發現玉龍〉,《文物》1984年第6期,頁6-9。
    陳夢家:〈東周盟誓與出土載書〉,《考古》,1966年5期,頁271-282。
    陳麗桂:〈先秦儒道的氣論與黃老之學〉,《哲學與文化》第33期第8期,2006年8月,頁5-18。
    陳久金、張敬國:〈含山出土玉片圖形試考〉,《文物》,1989年4期,頁14-17。
    郭沫若:〈侯馬盟書試探〉,《文物》,1966年2期,頁4-6。
    張蓓蓓:〈論汲冢竹書出世在中古學界造成的影響〉,《臺大中文學報》第五十期,2015年10月,頁1-40。
    張敬國:〈安徽含山凌家灘新石器時代墓地發掘簡報〉,《文物》,1989年4期,頁1-12。
    張廣保:〈軸心時代與中國思想的特點〉,《宗教哲學》季刊第75 期,2016年3月,頁93-107。。黃建淳:〈略論漢代葬玉的觀念〉,《淡江史學》第十九期,2008年9月,頁1-17。
    曾慶豹:〈試探洛爾斯的「原初狀態」─ 一個契約論傳統之理解〉,《哲學與文化》第18卷第10期,1991年10月,頁942-953。
    賀西林:〈從長沙楚墓帛畫到馬王堆一號漢墓漆棺畫與帛畫——早期中國墓葬繪畫的圖像理路〉,《中國漢畫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上)》,2004年,中國山東,頁449-472。
    楊菁:〈《淮南子》氣論及其天人感應思想〉,《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三十期,2015年6月,頁33-67。
    楊儒賓:〈道家之前的莊子〉,《東華漢學》第20期 ,2014 年12月,頁1 – 45。
    楊儒賓:〈氣的考古學――風、風氣與瑪納〉,《臺大中文學報》第57期(2017年6月),頁59-104。
    楊孟珠:〈「絕地天通」的神話學解釋脈絡考〉,《興大人文學報》第54期,2015年,頁167-204。
    葉林生:〈帝顓頊考〉,《學海》6期,1994年,頁84-90。
    葉舒憲:〈中國上古地母神話發掘─—兼論華夏“神”概念的發生〉,《民族藝術》第三期,1997年,頁29-45。
    葉舒憲:〈玉石神話與中華認同的形成—文化大傳統視角的探索發現〉,《文學評論》第2期(2013年8月),頁92-104。
    葉舒憲:〈玉石神話與文明起源〉,《政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11年6月),頁25-56。
    葉舒憲:〈從玉教神話觀看儒道思想的巫術根源〉,《哲學與文化》第39卷第6期(2012年6月),頁21-40。
    葉舒憲:〈女媧補天和玉石為天的神話觀〉(《民族藝術》1期,2011年,頁30-39。
    葉舒憲:〈「西游」的文化範式及其轉換——從《穆天子傳》到《西遊記》〉(《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4期,2008年7月,頁17-23。
    葉舒憲:〈「玉帛為二精」神話考論〉,《民族藝術》2014年第3期,頁36-45。
    塗白奎:〈釋「巫」〉,《華夏考古》1期,1997年,頁89-92。
    趙雅博:〈殷墟甲骨文上帝與人魂不死的觀念之探索〉,《哲學與文化》第33卷1期,2006年1月,頁107-112。
    鄧淑蘋:〈古玉新銓–六器與六瑞〉,《故宮文物月刊》,第8卷第2期,1990年5月,頁118-131。
    鄧淑蘋:〈古玉新詮—百年來古玉研究的回顧〉,《故宮文物月刊》8卷第1期(1990年4月),頁116-127。
    鄭毓瑜:〈替代與類推──「感知模式」與上古文學傳統〉,《漢學研究》第28卷第1期,2010年3月,頁35-67。
    蔡振念:〈時間與不朽──中國魏晉以前不死的追求〉,《文與哲》,第十期,2007年,頁153-172。
    劉秋固:〈莊子的神話思維及其自我超越的文化心理與民俗信仰〉,《哲學與文化》,第25卷5期 ,1998年5月,頁419 - 437。
    劉全志:〈論「丹書」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功能與衍變〉,《哲學與文化》49卷9期,2016年9月,頁177-190。
    劉苑如:〈周穆王欲肆其心?─《穆天子傳》中的巡遊書寫與其事類隱喻〉,《成大中文學報》第三十八期,2012年9月,頁1-40。。
    賴錫三:〈神話、《老子》、《莊子》之「同」「異」研究─朝向「當代新道家」的可能性〉,《臺大文史晢學報》,第61期,2004年11月,頁139-178。
    饒宗頤:〈馬王堆《刑德》乙本九宮圖諸神釋——兼論出土文獻中的顓頊與攝提〉,《江漢考古》(1993年第1期),頁84-87。
    五、 學位論文
    詹筌亦:《先秦漢初五行思維方式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六、 網路資料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和資訊科學研究所共同開發「小學堂字形演變資料庫」: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yanbian?kaiOrder=1182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史語所數位典藏資料庫整合系統」:http://ihparchive.ihp.sinica.edu.tw/ihpkmc/ihpkm_op?!!NO^4441303030303139353234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2151012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1510121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1900984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12101.pdf3425KbAdobe PDF260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