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48/140897 (78%)
Visitors : 46086031      Online Users : 122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5825


    Title: 婚姻暴力離異家庭父母共親職之研究
    Examination on Co-parenting between divorced parents with history of marital violence
    Authors: 連苡帆
    Lien, Yi-Fan
    Contributors: 楊佩榮
    連苡帆
    Lien, Yi-Fan
    Keywords: 離婚
    婚姻暴力
    父母共親職
    Divorce
    Marital violence
    Co-parenting
    Date: 2019
    Issue Date: 2019-09-05 17:12:32 (UTC+8)
    Abstract: 本研究旨在探討婚姻暴力離異父母共親職的協調過程與結果,期許能提供一個較為完整與前瞻的研究視野,作為實務工作推行之參考。本研究以深度訪談法萃取七位父親或母親與前配偶共親職的歷程,研究結果如下:
    一、共親職樣貌:共親職是動態的過程,七位受訪者有合作類型、有合作與抵制並行的混合類型,以及水火不容的抵制類型。婚暴離異父母共親職並非偶然,而是有一個契機、迫不得已的現況、個人信念轉念、為孩子著想的心意,每個人的起始點與歷程皆不同,正向改變幅度也因人而異,對於成為父母,他們都還在學習。

    二、影響父母共親職因素:包含生命經驗、法律離婚到心理分離(婚姻史)、共親職態度與信念、支持系統彼此是相依相存的,成為婚暴離異父母面對人生危機時的能量與幫手。

    三、為了孩子,攜手共親職:婚暴是否成為離異父母的阻礙是在於如何解讀、調適與應對,除了父母各自努力練習與精進,婚暴離異父母共親職是需要網絡合作,每個人都在崗位上出點力,那就能幫助受訪者順水推舟地前進。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之結果提出本研究的限制與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coordination process and results of co-parenting between divorced parents with a history of marital violence, with the aim to provid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prospective research insight to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practice.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the co-parenting experiences of seven parents with their former spouses were gathere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The portrait of co-parenting: Co-parenting is a dynamic process. Three types of co-parenting emerged from the interviewees’ stories, including cooperation type, cooperation-resistance mix type, and incompatible resistance type. Co-parenting did not happen naturally between divorced parents. It was rather a learning process. An inevitable opportunity in which parents learned to put their children’s well-being before them, and shifted toward a positive persective about co-parenting. Though every parent had to do this at their own pace.

    2.Four factors emerged from the data that might affect the co-parenting process: Prior life experiences, the dissolution of marriage in a legal versus a psychological sense, the attitude and belief toward co-parenting, and lastly the quality of the support system. These four factors supported divorced parents with a history of marital violence to overcome life crises.

    3.Co-parenting for the well-being of the children: Whether marital violence became a hindrance for divorced parents or not, it was depended on the way parents interpreted the situation and the way they adapted and coped with it. Parents not only needed to practice being a parent and improve parenting skills. They also needed to learn to coordinate and collaborate with their divorced spouse. Cooperations between divorced parents helped everyone to move forward in life.

    Lastly, limit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are discussed concerning this study and its fidnings.
    Reference: 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8)。〈社會工作倫理守則〉。資料檢索日期:107年12月9日。取自https://nusw.org.tw/wp-content/uploads/2017/11/%E7%A4%BE%E6%9C%83%E5%B7%A5%E4%BD%9C%E5%80%AB%E7%90%86%E5%AE%88%E5%89%872008%E5%B9%B4%E5%85%AC%E5%B8%83%E5%AF%A6%E6%96%BD.pdf
    內政部統計處(2017)。〈106年內政統計年報電子書〉。資料檢索日期:107年02月16日。取自https://www.moi.gov.tw/files/site_node_file/7783/106%E5%B9%B4%E5%85%A7%E6%94%BF%E7%B5%B1%E8%A8%88%E5%B9%B4%E5%A0%B1%E9%9B%BB%E5%AD%90%E6%9B%B8.pdf
    王大維(2000)。〈「父職參與」或「參與親職的父親」?〉。《應用心理研究》,7,12-18。
    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邱怡薇(譯)(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市:學富文化。(作者:W. Lawrence Neuman)
    王舒芸(1996)。〈父職角色:養家者?照顧者?〉。《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1,23-28。
    王舒芸、余漢儀(1997)。〈奶爸難為:雙薪家庭之父職角色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8,115-149。
    王雲東(2007)。《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臺北縣深坑鄉:威仕曼文化。
    王叢桂(2000)。〈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6,131-171。
    王麗玲(2013)。《馬來西亞籍新移民女性母職經驗之個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尤美華(2014)。〈父職參與及父子親密感之初探〉。《家庭教育雙月刊》,49,6-16。
    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2014)。〈孩子的十大權利〉。資料檢索日期:107年03月22日。取自http://www.dvsa.gov.taipei/ct.asp?xItem=91812059&ctNode=23649&mp=107041
    司法院性別統計專區。〈地方法院離婚終結事件一按離婚原因分(年報)〉。資料檢索日期:107年03月23日。取自https://www.judicial.gov.tw/juds/report/09027.pdf
    司法院。〈地方法院核發民事保護令內容〉。資料檢索日期:108年3月5日。取自https://www.judicial.gov.tw/juds/report/Sf-13.htm
    司法院。〈地方法院違反家庭暴力防治法案件〉。資料檢索日期:108年3月5日。取自https://www.judicial.gov.tw/juds/report/Sf-19.htm
    全國法規資料庫。〈民法〉。資料檢索日期:107年01月11日。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6%B0%91%E6%B3%95
    全國法規資料庫。〈家庭暴力防治法〉。資料檢索日期:107年01月11日。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5%AE%B6%E5%BA%AD%E6%9A%B4%E5%8A%9B%E9%98%B2%E6%B2%BB%E6%B3%95
    全國法規資料庫。〈家事事件審理細則。〉。資料檢索日期:108年7月26日。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B0010057
    朱俞蓉(2008)。《幼兒父親的婚姻品質、家庭氣氛與共親職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秀晏(2007)。《父母教養聯盟、親職行參與和幼兒社會能力之探討》。天主教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琪彬(2008)。〈由依附理論觀點探討婚姻暴力對目睹兒童的影響〉。《諮商與輔導》,268,32-36。
    行政院性別平等會(2018)。〈家庭組織型態(單人、夫妻、單親、核心、祖孫、三代、其他)〉。資料檢索日期:107年01月12日。取自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Stat_Statistics_DetailData.aspx?sn=iGJRpsNX45yniGDj%2Bw1ueQ%3D%3D
    宋麗玉、施教裕(2009)。《優勢觀點: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洪葉文化。
    何金針(2010)。〈父母離異兒童復原力之探究〉。《諮商與輔導》,294,40-45。
    何惠玉(2013)。《家庭與離婚調解》。台北:永望文化。
    利翠珊、張妤玥、鄧皓引(2014)。〈育兒階段夫妻工作家庭壓力調適:系統界限的定位與轉變〉。《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7(1),37-72。
    利翠珊、陳富美(2004)。〈配偶親職角色的支持與分工對夫妻恩情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21,49-83。
    吳沛妤(2008)。《家庭暴力經驗、復原力與國中生自我傷害行為之關聯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姿鋒(2012)。《幼兒父職參與行為與幼兒氣質及數學能力關係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系碩士論文。
    吳怡慧(2008)。《中年女性教師子女教養行為研究-母職與教職之經驗滲透與反思》。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吳明玨(2005)。《雙薪家庭幼兒父母親的婚姻滿意、親職壓力與共親職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茹燕、陳若琳(2010)。〈母親的性別平權態度、母親對父親教養的鼓勵與父親教養參與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8,67-92。
    呂翠夏 (2002a)。《學前幼兒家庭之協同親職與其相關因素—婚姻關係、性別角色態度、與父母自我效能》。國科會計劃,計劃編號NSC-90-2413-H-024-021,執行期間:2001年8月1日至2002年7月31日。
    呂翠夏(2002b)。〈學前幼兒家庭之共親職與其相關因素:婚姻關係與性別角色態度〉。《台南師院學報》,36,1-18。
    宋月瑜(2004)。《婚姻暴力受虐婦女離婚後的生活適應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宋麗玉(2013)。《婚姻暴力受暴婦女之處遇模式與成效:華人文化與經驗》。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李孟君(2013)。《目睹親密關係暴力兒童復原力與內外化行為相關性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李宜芳(2011)。《全職媽媽母職意義觀點之轉化學習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李美玲、楊亞潔、伊慶春(2000)。〈家務分工:就業現實還是平等理念〉。《台灣社會學刊》,24,59-88。
    李淑娟(2004)。《父育理論之建構與驗證─父親心理社會發展、父育知覺、父職參與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雅惠(1999)。《單親婦女離婚歷程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君馥(2012)。《婚姻暴力施暴者與受暴者互動歷程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懿玲(2016)。《社工員在「未成年子女監督會面交往」服務中之困境探究》。玄奘大學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杜宜展(2004)。《父職參與意願、參與行為、參與感受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杜宜展、李鴻章(2008)。〈母職角色與母職守門關係之研究〉。《幼兒教育》,292, 25-47。
    杜宜展、吳青蓉(2009)。〈父職角色信念與母職守門關係之研究〉。《育達學院學報》,18,166-188。
    杜宜展(2011)。〈幼兒母親婚姻關係與母職角色之研究〉。《南台人文社會學報》,6,1-27。
    沈品汝(2007)。《父親知覺配偶親職支持、父職效能感與父職參與之關係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沈瓊桃(2005)。〈兒童知覺的雙重家庭暴力經驗與其適應行為之相關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1),25-64。
    沈瓊桃(2010)。〈暴力的童年、堅韌的青年:目睹婚暴暨受虐青年復原力之探討〉。《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7,115-160。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3)。〈離了婚 還是要合作當父母〉。資料檢索日期:107年04月28日。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1068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7)。〈2017年離婚子女困境暨親職現況調查報告〉。資料檢索日期:108年7月14日。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72/1004
    周詩寧(2004)。《預防家庭暴力》。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冠惟(2015)。《男性家暴相對人在父權體制下的性別角色》。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林佳儀(2009)。《婚姻暴力目睹子女復原力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林明傑、陳文心、陳慧女、劉小菁(譯)(2000)。《家庭暴力者輔導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作者: Michael R. Lindsey , Robert W. McBride, Constance M. Plant)。
    林郁玫(2003)。《台灣地區民眾家務工作參與之影響機制-中小學教師與其他職業做比較》。台東師範學院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秋芬(2017)。〈離異父母共親職之服務與挑戰〉。《社區發展季刊》,159,206-217。
    林惠君(2017)。《父職參與及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之關聯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林惠雅(2008a)。〈家庭互動型態、子女性別與幼兒社會能力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1(4),351-377。
    林惠雅(2008b)。〈學前兒童父母角色認同與共親職之關係〉。《應用心理研究》,38,209-251。
    林惠雅(2010)。〈父母共親職類型與親職壓力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46,125-151。
    林惠雅(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安全類型與父母婚姻衝突因應、抵制教養聯盟關係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43(2),457-476。
    林雅萍(2006)。《父母共親職動力歷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林雅萍、林惠雅(2009)。〈父母共親職互動歷程的面貎〉。《本土心理學研究》,32,41-97。
    林嘉琳(2013)。《經歷婚姻暴力女性母職實踐經驗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德輝(2012)。《女性新住民遭受家庭暴力的因應模式與求助歷程—以金門地區為例》。國立高雄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
    林蕾蕾(2012)。《母職經驗之探究-以學習障礙兒童母親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社團法人花蓮縣兒童暨家庭關懷協會(2016)。「以兒童為本之離異父母共親職港台專業研討會」。花蓮市:花蓮門諾醫院施桂蘭禮拜堂。
    社團法人花蓮縣兒童暨家庭關懷協會(2018)。《重視兒童權利‧離異父母共親職─專業人員指引手冊》。花蓮縣政府。
    邱怡萍(2012)。《兒童時期目睹婚姻暴力成年子女復原歷程之探究》。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邱敏芝(2009)。《母職家/枷/佳鎖?高學歷職業婦女的母職圖像》。花蓮教育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
    邱憶晨(2016)。《探視方使用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服務之親子關係維繫經驗》。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獻輝(2012)。〈探究男性親密暴力之文化意涵〉。《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8(1),27-50。
    洪遠亮(2010)。〈簡析會面交往的離間現象及司法因應之道〉。《法學新論》,21,43-78。
    侯佳伶(2011)。《高中職學生家庭暴力經驗與解決約會衝突類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碩士論文。
    侯琮偉(2015)。〈父職參與現況與父職教育作法初探〉。《家庭教育雙月刊》,58,20-31。
    姜琴音(2005)。《婚姻暴力中目睹暴力成年子女心理經驗-故事取向的初步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離婚支援網〉。資料檢索日期:107年06月17日。取自https://divorce.org.hk/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離婚父母網〉。資料檢索日期:107年06月17日。取自https://coparenting.org.hk/
    香港家庭福利會(2016)。「香港離異父母共親職模式與子女身心健康的關係研究調查報告」。資料檢索日期:107年06月17日。取自https://www.hkfws.org.hk/b5_report_detail.aspx?id=13&aaa=3
    香港家庭福利會(譯)(2015)。《兒童為本:離異父母共享親職手冊》。香港:經濟日報出版社。(作者:Susan Blyth Boyan, Ann Marie Termini)。
    財團法人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小羊之家(目睹暴力兒童服務中心)。〈認識目睹兒〉。資料檢索日期:107年05月2日。取自http://cwv.goodshepherd.org.tw/B1_01.html
    馬惠芬(2003)。《男性眼光中父職參與、父職自我效能與親子關係滿意度之自我評估研究-新竹科學園區周邊幼兒園所調查資料之分析》。天主教輔仁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
    常欣怡、宋麗玉(2007)。〈青少年復原力概念與相關研究之探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7,171-192。
    張妃如(2016)。《「為母則強」台灣已婚職業婦女初任母職觀點轉化學習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佩雯(2012),《母職新章-兩位喪偶新移民女性母職經驗探究》。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論文。
    張華甄(2012)。〈淺談父母離異對其子女的影響〉。《家庭教育雙月刊》,35,29-35。
    張琬琦(2015)。〈淺談父職教育及其做法〉。《家庭教育雙月刊》,58,32-37。
    張瑋娟、蔣姿儀、林季宜(2010)。〈弱勢與非弱勢家庭學齡前幼兒的父親背景及其父職參與之研究〉。《幼兒教育年刊》,21,195-222。
    張誼方(2015)。《離婚或不離婚?婚姻關係解密之探究-客體關係理論的詮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榕真(2015)。《夫妻婚姻衝突對親職感受之影響-代間支持之作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梁莊麗雅(譯)(2016)。《離異父母共親職錦囊》。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作者:Isolina Ricci)。
    現代婦女基金會(2018)。〈離婚合作父母〉。資料檢索日期:107年05月2日。取自https://www.38.org.tw/initiative5.asp?p_kind2=%E9%9B%A2%E5%A9%9A%E5%90%88%E4%BD%9C%E7%88%B6%E6%AF%8D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2018)。〈第57期電子報:華人父職的真相〉。資料檢索日期:107年11月30日。取自http://cfrc.ntu.edu.tw/index.php?menu=%E9%9B%BB%E5%AD %90%E5%A0%B1
    莊雪芳(2004)。《台中市母親母職角色信念與教養方式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微白(2018)。《面對離婚歷程當事人與社會支持系統互動歷程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院心理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莊靜宜(2007)。〈目睹兒童與受暴母親之親子關係研究〉。《社區發展季刊》,119,148-162。
    許惠貞(2007)。《婚姻衝突因應、原生家庭父母共親職與母親共親職之相關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郭育祺(2004)。《雙薪家庭幼兒母親知覺和保母的養育參與、共養育及養育品質之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郭佳華(2001)。《父親參與父職教育方案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美娟、陳若琳(2012)。〈雙薪家庭幼兒父親的親職效能、母親的教養鼓勵與父職參與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3,57-80。
    郭淑美(2005)。《離婚婦女爭取子女監護權歷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卉瑩(2003)。《兒童時期目睹婚姻暴力經驗歷程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致堯(2017)。〈社工與家事調查官制度對離婚後「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評估之影響〉。《社區發展季刊》,159,401-413。
    陳亦盈(2006)。《雙薪家庭職業婦女工作-家庭衝突、親職期望與其親職角色之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光安(2009)。《澎湖縣國小學生的家庭環境、母親管教方式與親子關係之研究:以新移民與本國籍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雅慧(2009)。《未婚男女參與婚前教育經驗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陳竹上、黃有志(2014)。〈壞先生是否也是壞爸爸?: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三條之理論與實證分析〉。《高雄師大學報》,36,77-90。
    陳怡真(2006)。《走過家暴「一個婚暴合併兒虐家庭的蛻變與新生」》。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陳秀如(2001)。《國小學生父親參與子女生活及學習相關活動之研究─以台中縣清水鎮二所小學為例》。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孟微(2013)。《子女知覺父母共親職對其自我概念之影響─新移民家庭與本地家庭之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陳玫璇(2009)。《婚暴目睹兒童家庭轉換經驗初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陳宣潔(2015)。《不同家庭類型的共親職與親職壓力之研究》。台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陳美秀(2008)。《離婚訴訟家庭未成年子女的家庭角色、因應行為及保護因子之初探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貞吟(2014)。《社會工作者在服務目睹暴力兒童歷程中有效服務經驗的探索性研究》。私立長榮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娟(2014)。《幼兒父親的工作家庭衝突、配偶共親職與親子關係之相關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陳富美、利翠珊(2004)。〈夫妻的育兒經驗:親職分工與共親職的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4),1-28。
    陳富美、利翠珊(2004)。〈夫妻的育兒經驗:親職分工與共親職的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4),1-28。
    陳惠雯、林世華、吳麗娟(2001)。〈婚姻衝突、家庭界限與青少年子女適應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2(2),143-165。
    陳雅楨(2006)。《原住民阿美族婚姻感受與共親職之探討--以台北縣市為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陳榮政、鈕則謙(譯)(2011)。《基礎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市:學富文化。(作者:W. Lawrence Neuman)。
    陳靜雁(2003)。《單親母親之母職經驗與內涵》。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傅從喜、林宏陽、黃國清、李大正、陳儀、楊家裕、謝秀玉、黃曉薇(譯)(2009)。《社會工作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原作者:Allen Rubin, Earl Babbie)。
    曾文志(2006)。〈復原力保護因子效果概化之統合分析〉。《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14,1-35。
    游美貴(2015)。《家庭暴力防治》:社工對被害人服務實務。台北:洪葉文化。
    童伊迪、沈瓊桃(2005)。〈婚姻暴力目睹兒童之因應探討〉。《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刊》,11,129-164。
    黃靖殷(2010)。《婚姻與就業對個人健康狀況的影響:男女有別嗎?》。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暨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如凰(2018)。《父親微翻轉:改變中的幼兒照顧性別分工》。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桂英(2007)。《國小女教師配偶的親子關係、婚姻滿意度與共親職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珮儀(2005)。《婚姻暴力目睹子女之家暴認知及其因應策略》。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敏(2010)。〈父職實踐與親子關係之探討〉。《家庭教育雙月刊》,26,22-31。
    黃群芳(2003)。《他(她)是怎麼看怎麼想談婚姻暴力目睹子女眼中的暴力家庭》。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黃慧森(2002)。《高職男生父職角色知覺與認同之研究-以屏東縣市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錦雲(2004)。《國中學生父母管教態度、同儕關係與解釋風格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楊繡錦(2016)。《代間共教養與祖輩活躍老化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葉光輝(2000)。〈家庭共親職互動文化類型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4),33-76。
    葛冠蘭(2009)。〈探討父母婚姻狀況與國小學生的親子關係及情緒依附的相關-從Bowen家庭情緒系統理論的觀點〉。《教師之友》,50(2),36-46。
    維基百科。〈賈靜雯〉。資料檢索日期:107年1月6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B3%88%E9%9D%9C%E9%9B%AF
    鄭淑君、郭麗安(2008)。〈夫妻婚姻滿意度與其獨生子/女三角關係運作之分析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0(2),199-220
    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社會工作研究倫理守則》。資料檢索日期:108年7月15日。取自https://www.tasw.org.tw/product_image/images/%E7%A4%BE%E5%B7%A5%E5%B0%88%E6%A5%AD%E5%80%A1%E8%AD%B0/%E7%A4%BE%E6%9C%83%E5%B7%A5%E4%BD%9C%E7%A0%94%E7%A9%B6%E5%80%AB%E7%90%86%E5%AE%88%E5%89%87%20(1).pdf
    潘國仁(2012)。〈婚姻暴力問題對目睹兒童受創之影響研究〉。《犯罪學期刊》,15(1),89-121。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潘淑滿、張秀鴛、潘英美(2016)。〈我國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之調查研究〉。《社區發展季刊》,156,193-211。
    蔡文瑞(2014)。《父職參與及青少年生活適應之關聯性探討:以親子關係為調節變項》。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暨臨床心理學碩士論文。
    蔡佩芸(2010)。《雙薪核心家庭父親家務參與之研究—以嘉義市國小學童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雅芳(2011)。《幼兒父親與母親之父職角色期望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蔡宓苓(2013)。〈親密關係暴力與復原〉。《社區發展季刊》,142,136-142。
    蔡明璋(2004)。〈台灣夫妻的家務工作時間:親密關係的影響〉。《台灣社會學》,(8),99-131。
    蔡淑鈴(2001)。《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嘉萍(2008)。《祖父母的親職壓力與生活品質之關係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7)。〈家庭暴力事件通報案件統計〉。資料檢索日期:107年3月18日。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cp-2981-14053-113.html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5)。〈104 婦女生活狀況調查〉。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lp-1769-113.html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8)。〈家庭暴力事件通報案件統計〉。資料檢索日期:107年3月18日。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lp-2981-113.html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8)。〈家庭暴力事件通報被害及相對人概況〉。資料檢索日期:107年3月18日。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lp-2981-113.html
    賴瓊華(2010)。《不同屋簷下如何做媽媽-非同住母親之親職樣貌初探》。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蘭青(2008)。《國小學童父親的親職效能感、婚姻品質與共親職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謝未遲(2014)。《從家庭系統觀點看離異家庭子女拒絕探視之現象: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明華(2003)。《國小學童之父親參與、幸福感及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敏珍(2013)。《目睹親密關係暴力偏差行為少年之優勢探討》。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惠菁(2012)。《受暴婦女聲請及使用「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服務」歷程經驗之探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顏桂英(2015)。《勞燕已分飛,幼雛怎麼辦?家事調解員對離婚父母的子女監護、會面交往之成功調解策略研究》。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魏靜慧(2016)。《媽媽是我的「工作」:全職媽媽的母職經驗與實作》。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建文、黃迺毓(1993)。〈幼兒與母親間依附關係與其學校社會能力表現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6),23-51。
    蘇淑芳(2007)。《國小學童母親的父職期望、共親職與婚姻品質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bidin, R. R., & Brunner J. F. (1995).Development of a parenting alliance inventory.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24(1), 31-40.
    Ahrons, C. R. (1981). The continuing coparent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ivorced spouses.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51(3), 415-428.
    Barnett, R.C., & Baruch, G. B. (1987). Determinants of Father’s Participation in Family Work.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9(1), 29-40.
    Belsky, J., Crnic, K., & Gable, S. (1995). Coparenting during the child`s 2nd year :A descriptive accou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7(3), 609-616.
    Belsky, J., Crnic, K., & Gable, S. (1995). The determinants of coparenting in families with toddler boys: Spousal differences and daily hassles. Child Development, 66, 629-642.
    Brody, G. H., Stoneman, Z., Flor, D., McCrary, C., Hastings, L., & Conyers, O. (1994). Financial Resources, Parent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Parent Co-Caregiving, and Early Adolescent Competence in Rural Two-Parent African-American Families. Child Development, 65, 590-604.
    Caldera, Y. M., & Lindsey, E. W. (2006). Coparenting,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 and Infant-Parent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in Two-Parent Familie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0(2), 275-283.
    Cohen, G. J., & Weitzman, C. C. (2016). Helping children and families deal with divorce and separation.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138(6), 1-9.
    Davies, P. T., & Cummings, E. M. (1994). Marital conflict and child adjustment: An emotional security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6(3), 387-411.
    De Luccie, M. F. (1995). Mothers as gatekeepers: A model of maternal mediators of father involvement.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56(1), 115-131.
    Douglas Darnall (1999). Parental Alienation: Not in the Best Interest of the Children. North dakota law review, 75, 323-364.
    Elliston, D, D., McHale, J. P., Talbot, J. P., Parmley, M. P., & Kuersten-Hogan, R. P. (2008).Withdrawal from coparenting interactions during early infancy. Family Process, 47(4), 481-499.
    Feinberg, M. E. (2003).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context of coparenting: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 Parenting: Science and Practice, 3, 95-131.
    Gable, S., Crnic, K., & Belsky, J. (1994). Coparenting within the family system: Influences on children``s development. Family Relations, 43, 380-386.
    Jaffe, P. G., Crooks, C. V., & Poisson, S. E. (2003). Common Misconceptions in Addressing Domestic Violence in Child Custody Disputes. Juvenile and Family Court Journal, 54(4), 57-67.
    Kelly, J. B., & Johnston, J. R. (2001). The alienated child: A reformulation of Parental Alienation Syndrome. Family court review, 39(3), 249-266.
    Kaplan, J. A. (1993). The co-parenting system: Longitudinal Effects For Kindergartners of Differences between Mothers’ and Fathers’ Parenting Styles. Child Development, 25-28.
    Kitzmann, K. M. (2000). Effects of marital conflict on subsequent triadic family interactions and parent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6(1), 3-13.
    Margolin, G., Gordis, E. B., & John, R. S. (2001). Coparenting: A link between marital conflict and parenting in two-parent families. Journal ofFamily Psychology, 15(1), 3-21.
    McHale, J. P. (1995). Coparenting and triadic interactions during infancy: The roles of marital distress and child gende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1, 985-996.
    McHale, J. P. (1997). Overt and covert coparenting processes in the family. Family Process, 36(2), 183-201.
    McHale, J. P., Rao, N., & Krasnow, D. (2000). Constructing family climates: Chinese Mother`s reports of their co-parenting behavior and preschooler`s adapt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4 (1), 111-118.
    McHale, J. P., Kuersten-Hogan, R., & Rao, N. (2004). Growing points for coparenting theory and research.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1(3), 221-234.
    Pedro, M. F., Ribeiro, T., & Shelton, K. H. (2012). Marital Satisfaction and Partners` Parenting Practices: The Mediating Role of Coparenting Behavior.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6(4), 509-522.
    Sen, R., & Broadhurst, K. (2011). Contact between children in out‐of‐home placements and their family and friends networks: a research review. Child & Family Social Work, 16(3), 298-309.
    Talbot, J. A., & McHale, J. P. (2004). Individual Parental Adjustment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ital and Coparenting Quality. 11(3), 191-204.
    Van Egeren, L. A., & Hawkins, D. P. (2004). Coming to terms with coparenting: Implications of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1(3), 165-178.
    Walker, L. E. (1977). Who Are the Battered Women?. A Journal of Women Studies, 2(1), 52-57.
    Westerman, M.A., & Massoff. M. (2001). Triadic coordination: An observational method for examining whether children are “caught in the middle” of interparental discord. Family Process, 40(4), 479-493.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1042640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264001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1900809
    Appears in Collections:[社會工作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400101.pdf2495KbAdobe PDF2117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