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0/140901 (78%)
Visitors : 46023111      Online Users : 82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28845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8845


    Title: 論牟宗三先生「良知坎陷說」中 「坎陷到復歸」之問題
    Critique of “self-negation to return” in Mou Tsung-San’s theory of “self-negation of conscience”
    Authors: 邱宜嫻
    Chiu, I-Hsien
    Contributors: 林啟屏
    邱宜嫻
    Chiu, I-Hsien
    Keywords: 良知坎陷說
    坎陷
    復歸
    道德情感
    先天性
    Self-negation of conscience
    Self-negation
    Return
    Moral feeling
    Transcendent
    Date: 2020
    Issue Date: 2020-03-02 11:10:22 (UTC+8)
    Abstract:   在反傳統與全盤西化的時代氛圍中,牟宗三先生基於對中國文化之深刻省察,建構「良知坎陷說」繼承儒家精神並解開困結,其不僅重新揭示儒家「內聖」之學的普遍意義,貞定以「良知」為核心的文化發展方向,更賦予「外王」新的理解,依此闡釋儒家思想之於現代化的必然。此理論透過「良知」開顯獨立的「知性」領域,說明中國文化能經由內在調整產生民主與科學,尤其「坎陷」與「復歸」之完整歷程更使新事功得以發揮正向價值,避免衍生「泛民主主義」與「科學一層論」之弊端。依是,「良知」與現代化之關係除了從「坎陷」面向論述,亦需兼就「復歸」角度視之,始可展現民主與科學為持續向前循環推展之進程。在此意義上,亟成「坎陷」與「復歸」顯然至關重要,此即本文所關注之焦點:良知「如何能」自覺應坎陷並復歸。奠定在已闡述「良知坎陷說」之相關概念的基礎上,筆者將從與「良知」具有本質關聯之「實體性的覺情」,亦即超越之「道德情感」的三項特質作為論證基點。首先,覺情之「感知性」為覺知與感受道德法則的意向性行動,其對價值之自我指涉能驅動主體前進。其次,覺情之「能動性」是應於所當之機興起的被動感受,同時亦是實踐動機的主動感通。再者,覺情之「先天性」彰顯自我為道德實踐的內在根源,其引發之逆覺體證能使人反身肯認進而實踐。藉由論析覺情在「坎陷」與「復歸」歷程中的深層效用,足見良知與知性的異層轉換必為可能,而良知在具體生活之實踐得以真正落實為民主與科學,本文期能以此超越之「道德情感」開展不同的思考維度,豁顯「良知坎陷說」蘊含對現代化之真切關懷。
    In the era of anti-tradition and total westernization, Mou Tsung-San constructed the " self-negation of conscience" to inherit the Confucian spirit and solve the difficulties based on his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 It not only re-disclosed the Confucian "inner sageliness" theory In a general sense, Insist on "conscience" to be the core cultur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it gives "outer kingliness" a new understanding, which explains the necessity of Confucianism for modernization. This theory reveals an independent field of "understanding" through "conscience", and shows that Chinese culture can generate democracy and science through internal adjustments. In particular, the complete process of "self-negation" and "return" enables new achievement to exert positive value and avoid the shortcomings of "pan-democracy" and "scientism." Based on this, in addition to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cience" and modern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lf-negation", we also need to look at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turn" before we can show that democracy and science continue to progress in a continuous cycle. In this sense, it is obviously crucial to complete “self-negation” and “return”. This is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how can” the conscience be consciously self-negation and return. Laying on the basis of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self-negation of conscience", the author will use the "ontological feeling" that is essentially related to "conscience", that is,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cendent "moral feeling" as arguments base point. First, the "perception" of ontological feeling is the intentional action of awareness and feeling of moral law, and its self-reference can drive the subject forward. Secondly, the "incentive" of ontological feeling is the passive feeling that should arise when facing any situation, and it is also the active communication of practical motivation. Furthermore, the " transcendent " of ontological feeling manifests self to be the inherent source of moral intervention, and the ‘’nyi-juwe-tyi-jeng’’ that it elicits can make oneself affirm and practice. By analyzing the profound effects of ontological feeling in the process of "self-negation" and "return", it is clear that a different level of transformation between conscience and intellectuality must be possible, and the practice of conscience in concrete life can be truly implemented into democracy and science. This article expects that transcendent "moral feeling" can be used to expand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thinking, and it is clear that the "self-negation of conscience" implies genuine concern for modernization.
    Reference: 一、中文專著(依姓氏筆畫順序):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冊)。臺北:正中書局,1969年。
    ———:《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83年。
    ———:《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83年。
    ———:《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85年。
    ———:《現象與物自身》。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90年。
    ———:《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90年。
    ———:《政道與治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91年。
    ———:《道德的理想主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92年。
    ———:《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94年。
    ———:《人文講習錄》。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96年。
    ———:《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0年。
    ———:《純粹理性批判》(上),《牟宗三先生全集》,第13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
    ———:《純粹理性批判》(下),《牟宗三先生全集》,第14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
    ———:《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牟宗三先生全集》,第21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
    ———:《時代與感受》,《牟宗三先生全集》,第23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
    ———:《時代與感受續編》,《牟宗三先生全集》,第24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
    ———:《牟宗三先生早期文集》(上),《牟宗三先生全集》,第25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
    ———:《牟宗三先生早期文集》(下),《牟宗三先生全集》,第26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
    ———:《牟宗三先生晚期文集》,《牟宗三先生全集》,第27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
    ———:《陸王一系之心性之學》,《牟宗三先生全集》,第30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
    ———:《周易哲學演講錄》,《牟宗三先生全集》,第31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
    ———:《歷史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12年。
    ———:《生命的學問》(五版)。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
    ———:《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1984年。
    〔宋〕朱熹著、黎靖德輯:《朱子語類》,第5卷。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江日新:《馬克思・謝勒》。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1990年。
    江日新主編、蔡仁厚等著:《牟宗三哲學與唐君毅哲學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
    ———:《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
    ———:《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
    ———:《孟子重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儒學與現代意識》。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康德哲學在東亞》。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李明輝編:《當代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7年。
    ———:《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李明輝主編、劉述先等著:《當代新儒家人物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李明輝、林維杰編:《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會通與轉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年。
    杜維明:《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大陸講學,問難和討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
    ———:《儒家自我意識的反思》。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
    ———:《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十年機緣待儒學:東亞價值再評價》。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杜維明著、陳靜譯:《儒教》。臺北:麥田出版,2002年。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歷史與思想(二版)》。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4年。
    何信全:《儒學與現代民主:當代新儒家政治哲學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林毓生:《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
    林安梧:《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6年。
    林啟屏:《儒學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
    ———:《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林維杰、黃冠閔、李宗澤主編:《跨文化哲學中的當代儒學:工夫、方法與政治》。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6年。
    吳彥:《法、自由與強制力:康德法哲學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
    韋政通:《儒學與現代化》。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9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唐君毅全集》,第12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88年。
    唐文明:《隱秘的顛覆:牟宗三、康德與原始儒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98年。
    陳鼓應、趙建偉著:《周易注釋與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勞思光:《儒學精神與世界文化路向:思光少作集》,第1冊。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6年。
    ———:《書簡與雜記:思光少作集》,第7冊。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7年。
    彭國翔:《智者的現世關懷:牟宗三的政治與社會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6年。
    張君勱著、程文熙編:《中西印哲學文集》,下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81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孟學思想史論》,第2卷。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
    黃振華著、李明輝編:《論康德哲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年。
    傅偉勳:《「文化中國」與中國文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楊祖漢:《儒學與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當代儒學思辨錄》。臺北:鵝湖出版社,1998年。
    劉述先:《當代中國哲學論:問題篇》。美國:八方文化企業公司,1996年。
    劉述先主編:《儒家思想與現代世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
    蔡仁厚:《中國哲學的反省與新生》。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
    蔣慶:《政治儒學:當代儒學的轉向、特質與發展》。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
    鄭宗義、林月惠編:《全球與本土之間的哲學探索——劉述先先生八秩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14年。
    顏炳罡:《整合與重鑄——當代大儒牟宗三先生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95年。


    二、翻譯專著(依姓氏筆畫順序):
    〔美〕安靖如(Stephen C. Angle)著、韓華譯:《當代儒家政治哲學:進步儒學發凡》。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
    〔德〕康德(Immanuel Kant)著、李明輝譯注:《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
    〔德〕康德(Immanuel Kant)著、李明輝譯注:《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而上學之序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8年。
    〔德〕康德(Immanuel Kant)著、李明輝譯注:《道德底形上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5年。
    〔德〕康德(Immanuel Kant)著、李明輝譯注:《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5年。
    〔德〕漢斯・麥克・包姆嘉特納(Hans Michael Baumgartner)著、李明輝譯注:《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導讀》(二版)。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8年。
    〔德〕謝勒(Max Scheler)著、倪梁康譯:《倫理學中的形式主義與質料的價值倫理學:為一門倫理學人格主義奠基的新嘗試》。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德〕謝勒(Max Scheler)著、陳仁華譯注:《情感現象學》。臺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
    〔美〕邁克爾・L.弗雷澤(Michael L. Frazer)著、胡靖譯:《同情的啟蒙:18世紀與當代的正義和道德情感》。南京:譯林出版社,2016年。


    三、期刊論文(依姓氏筆畫順序):
    史偉民:〈費希特的自我概念:自我意識與智性直觀〉,《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9期,2013年1月。
    ———:〈道德情感與動機:康德、席勒與牟宗三〉,《清華學報》,第45卷第4期,2015年12月。
    李明輝:〈康德道德哲學之出發點——康德哲學中道德情感問題之研究1〉,《鵝湖》,第7卷第4期,1981年10月。
    ———:〈康德「道德情感」學說之起源——康德哲學中道德情感問題之研究2〉,《鵝湖》,第7卷第5期,1981年11月。
    ———:〈康德「道德情感」學說之演變——康德哲學中道德情感問題之研究3〉,《鵝湖》,第7卷第6期,1981年12月。
    ———:〈康德「道德情感」學說之確定意義與作用——康德哲學中道德情感問題之研究4〉,《鵝湖》第7卷第7期,1982年1月。
    ———:〈康德「道德情感」學說中情感與理性之對揚與消融——康德哲學中道德情感問題之研究5〉,《鵝湖》第7卷第9期,1982年3月。
    ———:〈從康德底實踐論考察道德情感——康德哲學中道德情感問題之研究6〉,《鵝湖》,第7卷第11期,1982年5月。
    ———:〈康德的〈何謂「在思考中定向」?〉及其宗教哲學意涵〉,《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9期,2013年1月。
    ———:〈康德論同情〉,《宗教與哲學》,第6輯,2017年2月。
    ———:〈康德的「物自身」概念何以有價值意涵——為牟宗三的詮釋進一解〉,《國學學刊》,第1期,2018年。
    安靖如:〈牟宗三論自我坎陷:詮釋與辯護〉,《中國儒學》(北京),第7輯,2012年第9月。
    安樂哲:〈孔子思想中宗教觀的特色——天人合一〉,《鵝湖月刊》,第108期,1984年5月。
    倪梁康:〈牟宗三與現象學〉,《哲學研究》,2002年第10期。
    陳忠信:〈新儒家「民主開出論」的檢討——認識論層次的批判〉,《臺灣社會研究》,第1卷第4期(1988年冬季號)。
    陳榮灼:〈牟宗三對康德哲學的轉化〉,《鵝湖學誌》第40期,2008年6月。
    陳瑞麟:〈牟宗三「科學開出論」的形上學困難——以儒家思想為本的中國文化可以開出現代科學嗎?〉,《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42期,2012年第10期。
    彭文本:〈良知的辯證——康德、費希特、牟宗三的理論比較研究〉,《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9期,2008年11月。
    黃信二:〈論牟宗三先生理論中的道德情感與儒學之宗教性〉,《哲學與文化》,第44卷第3期,2017年3月。
    張偉:〈在奠基關係問題上謝勒對胡賽爾的批評與展開〉,《東吳哲學學報》,2012年第25期。
    張任之:〈形式先天,或質料先天——論舍勒對康德「先天」概念的批評〉,《現代哲學》,2008年第1期。
    楊儒賓:〈人性、歷史契機與社會實踐——從有限的人性論看牟宗三的社會哲學〉,《臺灣社會研究》,第1卷第4期(1988年冬季號)。
    楊祖漢:〈牟宗三先生的圓善論與真善美說〉,《鵝湖月刊》第267期,1997年9月。
    鄧曉芒:〈我與儒家〉,《探索與爭鳴》,2015年第4期。

    四、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順序):
    李彥儀:《牟宗三與康德對於「道德情感」之理解》。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歐陽教、林安梧,2004年。
    祝家華:《牟宗三「開出民主論」評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指導教授:何信全,2000年。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415101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1016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0028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1601.pdf1482KbAdobe PDF232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