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7995743      Online Users : 140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29020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9020


    Title: 雙頭制的神明信仰系統:越南民族宗教的聖道與母道
    Authors: 阮氏荷安
    Contributors: 林修澈
    阮氏荷安
    Abstract: 本文以「越南民族宗教系統」為研究對象,透過這個研究試圖系統化越南民族宗教,然而從宗教所串連的文化、歷史、思想等來重新省視越南位於東南亞文明和中國文明之間的民族個性。
    東南亞作為一個區域的單位可以找到他們的共同點,一點是稻米文化,另外一點是母系社會的觀念和結構。在這樣的文化空間,越南在東南亞裡面有一個特殊的地位,因為越南是東南亞國家裡面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中國社會的基礎是父系社會,大家也常常用這樣的眼光來看待越南,似乎越南也是個父系社會,在東南亞裡面顯出特殊的地位。事實上,深入理解越南社會以後, 發現它的文化底層還是母系社會。在深受中國文化之後,在現代的越南社會仍然可以看出母系社會的一些特質,例如女人在家庭運作中的主導地位。因此,越南神明世界應該是以女神為基底,上面覆蓋一層男神,表現出強烈的越南性格,並且和中國父系性格有明顯的區隔。
    一、Approche:文獻彙整與田野深入調查
    本文從彙整有關「聖道」和「母道」神明的神話、傳說、歷史紀錄、宗教經典、降筆文、朝聖歌文、靈媒活動記錄等。透過古典漢文書籍和越南本土的古典漢文和喃文材料、近代法國遠東博古學院的越南研究以及現代國內和歐美越南宗教研究著作,本文從中試圖找出:一、越南宗教信仰在每一個時期的概況;二、最貼近真實信仰活動的觀察和記錄;三、從不同的研究角度如何看待越南民間宗教以及如何理解聖界和俗界在越南社會上的相應觀系。從而,站在前人的觀察和論述,希望能夠推進一步為越南民間宗教畫出比較有系統性的全景。
    若文獻考查從時間軸上給予比較歷史性的理解,田野調查則提供了實物的驗證和當今的信仰情況和發展趨向。透過北中南重點廟宇田野,可以觀察到當今信仰對其歷史的理解、對現今社會政治宗教環境的發展策略以及推斷其在未來的發展趨勢。另外,從對當今從事信仰儀式工作者的訪談,可以對比文獻所記錄材料跟現實的落差,從田野資料來補足文獻記錄,以更全面看待越南民間信仰的面貌。
    二、越南的雙頭制民族宗教系統:聖道與母道
    若「聖道」建構的背後是國家政權的大力推廣,那麼「母道」的發展則反映了本土信仰力量。若「聖道」支撐著國家的獨立民族精神,「母道」則化解民族之間、信仰之間的差異或衝突。對比聖道是政治勢力所塑造出來,母道則由民間能量引領出來的。當「母道」也強大起來,民間力量足夠與「聖道」聖到抗衡,「母道」與「聖道」也經歷了消長到收容過程,成就了越南雙頭制民族宗教系統。在互相競爭的時候,代表在地本土力量的「母道」雖然強大,但面對具有支配人政和神政的統治階層,在某種程度上會互相交融。同時,也各自對外收容,「母道」則匯聚了各個民族的女性神明,包括占婆族、高棉族、華族的母神。聖母兩道也同時對佛教、道教、印度教神明進行交融,「聖道」則為民族建立自己的神聖祖先,與中國區分開來。聖母兩道也調節世俗權威和神聖權威之間的角力,反應了皇權從未完全掌握神權的現象。因此。在強烈力量的儒教父權壓力之下,「聖道」仍然保存與發展,平衡了神權。
    三、越南民族宗教的性格
    第一,越南民族信仰基本上是一個雙頭制信仰結構,聖道信仰折射了越南社會的男性神明、男權意識、皇權的制裁、抗敵護國、民族獨立、民族英雄主義,而母道信仰反代表著母性神明、女權意識、民族本土力量、民族包容能力、民族文化資產。第二、越南民族宗教信仰基本上以「綜合」精神以及「受容」能力作為發展原則。若聖道的主要功能是凝聚民族精神的向心力,那麼母道的主要功能是藉由宗教神明的受容來化解民族之間的歧見。在越南抗敵護國、往南方擴大領土的過程中,這兩項功能都扮演關鍵的作用。第三、越南信仰宗教的 「方便」原則。為了讓信徒「方便」供奉神明,便可以受容其他宗教信仰的民族入內院,或者為其他宗教信仰在自己祠廟旁邊興建祂的廟宇,形成了許多綜合性信仰聖地。以「方便」原則,未來母道的發展,尤其是南部的母道,可以期待更多跨宗教、民族的信仰現象。第四,神明的「靈」比神像的「形」重要。這個原則由母道運用非常自如,成為越南宗教信仰非常有趣的特徵。在越南人的宗教觀,神明的「靈」才是最重要的,該「靈」甚至可以借用其他宗教的神明而表現出來。因為神明的「靈」是信仰的核心,而其可以以不同的「形」表現出來。這種神明觀是越南母道從民間崛起但迅速跨宗教、跨信仰、跨民族發展的核心原則。第五,越南民族宗教信仰的發展過程,也是官方皇權和民間力量的互相消長過程。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51201.pdf16743KbAdobe PDF2188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