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1/140887 (78%)
Visitors : 46269813      Online Users : 146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31574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1574


    Title: 杜牧詩賦之宦遊書寫研究
    The Study on Du Mu’s Poems and Fu of His Official Travel
    Authors: 吳慕櫻
    Wu, Mu-Ying
    Contributors: 許東海
    吳慕櫻
    Wu, Mu-Ying
    Keywords: 杜牧
    詩賦
    宦遊
    軍事書寫
    詠史
    歸隱
    Date: 2020
    Issue Date: 2020-09-02 11:59:45 (UTC+8)
    Abstract: 本論文以《杜牧詩賦之宦遊書寫研究》為題,欲以詩賦為主要文本,以杜牧的宦遊過程為考察中心,觀察宦途作為一動態的變動過程,詩人在各地輾轉漂泊時,心境如何隨之變化,進而轉化成文字,在書寫中建構舞台來因應外在環境與內在渴望的不一致。杜牧在宦遊歷程中最想完成的是經世濟民之抱負,並高度聚焦於兵防議題上。他以功成身退作為理想展現,但在現世當中,「功成身退」不是自已可以選擇,而是要仰賴他人。因此,詩人時常感受到外在現實與內在理想的不一致,詩人必須思考與回應在「積極用世/歸隱故園」兩種生命價值之下,因宦遊變動所產生的「棄逐/歸屬」命題討論。而完成安放生命價值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書寫,蓋書寫世界乃詩人可以掌控建構的,透過採取並置古今關係、建構朱坡莊園等等方式,使詩人得以在不同的舞台上活躍抒懷。這一切心境的轉折皆與宦遊的變動性有所關係。杜牧以浪漫詩人聞名於後,以詠史詩作立名於文學史上,然而其詩賦作品不應該只有這幾個面向,而是具有更多元更深層的意義。因此本文就宦遊歷程為觀察中心,探討詩人創作了何種作品以因應宦遊的變動性,並以何種態度來面對自我與世界之間的連結與關係,期許在既有的研究基礎上,開展出杜牧詩賦更多元的面相考察,挖掘其文學作品更深層的價值展現。
    Reference: 一、 古典文獻

    ﹝春秋﹞左丘明撰,徐元誥集解:《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戰國﹞莊周撰,﹝清﹞王先謙集解:《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漢﹞劉安撰、高誘注,《淮南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影印武進莊氏校刊本。
    ﹝漢﹞鄭玄注,﹝唐﹞孔頴達疏,﹝清﹞阮元校勘:《禮記正義》,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阮刻本。
    ﹝漢﹞鄭玄箋,﹝唐﹞孔頴達疏,﹝清﹞阮元校勘:《毛詩正義》,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8年影印阮刻本。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頴達疏,﹝清﹞阮元校勘:《周易正義》,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阮刻本。
    ﹝晉﹞杜預注,﹝唐﹞孔頴達疏,﹝清﹞阮元校勘:《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阮刻本。
    ﹝晉﹞陳壽撰,﹝劉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劉宋﹞范曄撰:《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影印清嘉慶胡刻本。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唐﹞李商隱著,﹝清﹞馮浩箋注:《玉谿生詩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唐﹞李賀著,葉蔥奇注:《李賀詩集》,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唐﹞李肇撰:《唐國史補》,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學津討原本。
    ﹝唐﹞杜甫著,﹝清﹞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2003年。
    ﹝唐﹞杜牧著,﹝清﹞馮集梧箋注:《樊川詩集注》,臺北:漢京文化出版公司,1983年。
    ﹝唐﹞杜牧著,吳在慶校注:《杜牧集繫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唐﹞孟棨,《本事詩》,收錄於史仲文主編:《中國文言小說百部經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姚思廉:《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范攄:《雲溪友議》,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稗海》本。
    ﹝唐﹞張祜著,嚴壽澄校編:《張祜詩集》,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唐﹞魏徵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五代﹞王定保撰:《唐摭言》,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五代﹞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王溥:《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宋﹞王儻撰,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宋﹞司馬光撰,﹝元﹞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宋﹞司馬光編著:《資治通鑑》(上海:中華書局,1976年)
    ﹝宋﹞宋敏求撰:《長安志》,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經訓堂叢書》本。
    ﹝宋﹞洪興祖補注:《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2011年。
    ﹝宋﹞許顗:《許彥周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明宏治華氏翻宋本。
    ﹝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影印宋刻本。
    ﹝宋﹞歐陽修、宋祁著:《新唐書》,上海:中華書局,1975年。
    ﹝宋﹞蔡正孫撰:《詩林廣記》,臺北:廣文書局,1973年影印半閑堂本。
    ﹝金﹞元好問輯,﹝清﹞錢謙益、何焯評注:《唐詩鼓吹評註》,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年。
    ﹝元﹞方回編:《瀛奎律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影印四庫刊本。
    ﹝元﹞辛文房撰,周本淳校正:《唐才子傳校正》,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
    ﹝明﹞金聖歎:《聖歎選批唐才子詩》,臺北:正中書局,1987年。
    ﹝清﹞全祖望:《鮚埼亭集‧外編卷第三十七》,臺北:國立編譯館,2003年。
    ﹝清﹞沈德潛編:《唐詩別裁集》,香港:香港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乾隆《教忠堂重訂本》。
    ﹝清﹞俞陛雲:《詩境淺說續編》,上海:上海書局,1984年。
    ﹝清﹞翁方綱:《石洲詩話》,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清﹞焦循正義:《孟子正義》,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9影印《海堂經解》本。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劉寶楠正義:《論語正義》,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8年影印《南菁書院續經解》本。
    陳尚君輯校:《全唐詩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簡宗梧、李時銘主編:《全唐賦》,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


    二、 近人論著

    (一) 專書

    方堅銘:《牛李黨爭與中晚唐文學》,北京:新華書店,2009年。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王西平、張田:《杜牧評傳》,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王壽南:《唐代政治史論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7年。
    朱光潛:《詩論》,北京:三聯書店,2012年。
    朱碧蓮:《杜牧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余正松:《高適研究》,上海:中華書局,2008年。
    佟培基:《全唐詩重出誤收考》,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吳在慶:《杜牧論稿》,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1年。
    尚永亮:《唐五代逐臣與貶謫文學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林庚:《唐詩綜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胡可先:《小李杜》,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胡可先:《杜牧研究叢稿》,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
    胡可先:《杜牧詩選》,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胡可先:《唐代重大歷史事件與文學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
    郁達夫著:《郁達夫詩全編》,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89年。
    容肇祖:《中國文學史大綱》,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03年。
    馬瑋主編:《杜牧詩詞賞析》,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
    張立偉:《歸去來兮──隱逸的文化透視》,北京:三聯書店,1995年。
    張金海編:《杜牧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張相編:《詩詞曲語辭匯釋》,北京:中華書局,1953年。
    許東海:《另一種鄉愁:山水田園詩賦與士人心靈圖景》,臺北:新文豐出版,2004年1月。
    許總:《唐詩體派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陳伯海主編:《中國詩學史‧隋唐五代卷》,廈門:鷺江出版社,2002年。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論稿》,臺北:商務印書館,1998年。
    陶敏:《全唐詩人名考證》,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陸侃如、馮沅君:《中國詩史》,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1996年。
    曾學文編:《杜牧詩選》,揚州:廣陵書社,2013年。
    游國恩、蕭滌非等主編:《中國文學史大綱》,香港:三聯書店,1979年。
    黃永年:《唐史十二講》,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黃錦珠:《白居易──平易曠達的社會詩人》,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8年。
    楊伯峻編注:《春秋左氏傳》,臺北:洪葉文化,2005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學生書局,1987年。
    葛兆光、戴燕:《晚唐風韻》,臺北:漢欣文化公司,1991年。
    葛曉音:《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廖美玉:《回車:中古詩人的生命印記》,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
    臺靜農:《中國文學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2008年。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2月。
    蔣寅:《百代之中──中唐的詩歌史意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鄭文惠:《大唐詩傑:杜牧詩選》,臺北:五南出版社,2000年。
    蕭瑞峰、方堅銘、彭萬隆合著:《晚唐政治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年。
    錢基博:《中國文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戴偉華:《唐代使府與文學研究》,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戴偉華:《唐代幕府與文學》,北京:現代出版社,1990年。
    繆鉞:《繆鉞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謝錦桂毓:《杜牧研究》,臺北:商務印書館,1976年。
    顏崑陽:《杜牧》,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年。
    譚黎宗慕編:《杜牧研究資料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日﹞吉川幸次郎:《中國詩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
    ﹝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唐山出版社,2007年。
    ﹝美﹞宇文所安,賈晉華、錢彥譯:《晚唐:九世紀中葉的中國詩歌827-860》,北京:三聯書店,2014年。
    ﹝美﹞孫康宜、宇文所安主編,劉倩等譯:《劍橋中國文學史》,北京:三聯書店,2016年。
    ﹝美﹞宇文所安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
    ﹝英﹞約翰‧伯格:《觀看的方式》,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二)學位論文

    文家均:《失意背景下的仕、隱抉擇與心態轉換──以杜牧詩作為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丘柳漫:《杜牧生平及其詩之析論》,臺灣大學碩士論文,1974年。
    吳洙亨:《杜牧之研究》,臺灣大學碩士論文,1983年。
    呂武志:《杜牧散文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1993年。
    李向菲:《甘露之變及其對晚唐文人的影響》,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
    李愚鏞:《杜牧詩歌研究》,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
    周宜梅:《杜牧詠史詩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徐錫國:《杜牧詩研究》,臺灣大學碩士論文,1985年。
    馬征:《杜牧軍事題材作品研究》,廈門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
    張謙:《杜牧紀行詩研究》,瀋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9年。
    曾宗宇:《杜牧詩中唐代之「女性形象」研究》,南華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簡秀娟:《杜牧形象之廓清與還原》,清華大學博士論文,2013年。

    (三)單篇論文

    方鎮華:〈才兼文武的追求──唐代後期士人的軍事參與〉《台大歷史學報》第50期,2012年12月,頁1-31。
    王西平:〈杜牧與牛李黨爭〉,《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04期,1985年,頁58-66。
    王德權:〈中晚唐使府僚佐昇遷之研究〉,《中正大學學報》第1期,1994年,頁267-302。
    伏俊璉:〈《漢書‧藝文志》「雜中賢失意賦」考略〉,《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5期,2005年9月,頁119-122。
    吉川幸次郎:〈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中外文學》6卷4期,1977年,24-54。
    李美玲:〈詩書皆美──杜牧「張好好詩」評析〉,《中國文化月刊》284卷,2004年8月,頁70-85。
    李珺平:〈論杜牧以意為主的兵家文學觀〉,《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第6期,2014年,頁25-31。
    房日晰:〈杜牧李商隱之詠史詩比較〉,《西北大學學報》第二期,1994年,頁60-64、47。
    林惠蘭:〈杜牧之詩學〉,《蘭陽學報》 第2期,2003年6月,頁281-292。
    高林廣、宮春泉:〈不務奇麗、不涉習俗──杜牧詩學思想述評〉,《內蒙古教育學院學報》第3期,1997年9月。
    寇養厚:〈杜牧七言律詩的藝術風格及其成因〉,《文史哲》第四期,1985年,頁71-76。
    寇養厚:〈杜牧與牛李黨爭〉,《文史哲》第四期,1988年,頁46-53。
    陳修武:〈《全唐詩》中所收的杜牧集和許渾集〉,《書目季刊》第1卷第3期,1967年3月,頁3-12。
    陳修武:〈《全唐詩》杜牧許渾二家詩集互見詩篇考〉,《書目季刊》第2卷第2期,1967年12月,頁21-45。
    陳靜芬:〈杜牧詩歌中的歷史意識〉,《明新學報》第33期,2007年7月,頁141-167。
    楊世全、徐旭平:〈杜牧詠史懷古詩對前代作品的超越〉,《文山學院學報》第2期,2019年,頁69-72。
    楊焄:〈論朝鮮刻本《樊川文集夾注》的文獻價值〉,《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4年,頁135-139。
    楊靜芬:〈杜牧詠史詩析論〉,《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1998年7月,頁91-107。
    葛曉音:〈杜牧和他的詩歌〉,《學術月刊》第6期,1981年,頁30-41。
    鄭文惠:〈杜牧詠史詩之時空結構──以時間空間化為論述主軸〉,《政大中文學報》第1期,2004年6月,頁149-191。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415101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1019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1432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1901.pdf4892KbAdobe PDF269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