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3165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0080/141030 (78%)
造访人次 : 46386457      在线人数 : 45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31659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1659


    题名: 過失違反前契約資訊義務之研究 —以不動產交易為中心
    A Study on the Breach of Pre-contractual Information Duty in Negligence : focusing on the Real Estate Transaction
    作者: 郭怡君
    Guo, Yi-Jun
    贡献者: 楊淑文
    Yang, Su-Wen
    郭怡君
    Guo, Yi-Jun
    关键词: 自我決定權
    前契約資訊義務
    不實陳述法則
    資訊不揭露
    錯誤理論
    締約上過失責任
    日期: 2020
    上传时间: 2020-09-02 12:21:26 (UTC+8)
    摘要: 在締約的過程中,或者意思表示形成的階段上,對於會影響締約決定或意思表示的重要事實,如果我們並不知情或者對其有錯誤的想像,然而仍必須受到契約或意思表示的拘束時,是否符合契約的實質正義或者意思決定自由能否充分獲得實踐?傳統上,基於私法自治原則或者一般的風險分配原則,每個人都是自己機會的創造者,對於任何會影響該締約決定或意思表示的事實皆應由自己獲取資訊得知或者矯正自己錯誤的認知。在過去農業時代,社會上的交易型態單純,人與人間資訊獲取的能力或許相差無幾,然而現代經濟社會已呈現高度專業分工、且交易型態亦趨複雜,人與人間對於資訊的獲取能力有了嚴重的不平衡,產生所謂資訊不對稱之問題,這對於民事法制度中強調保障當事人的締約決定自由即產生了嚴重的威脅,且從經濟學上的角度觀之,因為資訊的不對稱而做成的交易亦會引發市場失靈,進而使整體社會福祉下降。因此,當事人間若由於資訊上的不對稱,而無法獲取資訊而知悉會影響締約決定或意思表示的重要事實或者矯正自己錯誤的認知時,基於保障當事人的意思決定、締約自由,或矯正市場失靈的問題,各國法制發展上皆出現了如何建立「前契約資訊義務」此一重要之問題。
    前契約資訊義務大致上可分成兩部分,第一是真實完整的資訊提供義務,亦即告知者提供的資訊內容必須是正確、完整的;第二是資訊揭露義務,此涉及資訊的風險分配,亦即告知者在何種條件下須向對方揭露何種的資訊內容,才足以使實質的契約自由獲得確保,此為前契約資訊義務最複雜的一部份。普通法系與大陸法系就此發展出不同的規範體系,普通法系上係以不實陳述法則統一解決第一部份的前契約資訊義務問題,而第二部分之資訊義務問題,英國法與美國法各發展出不同之解決之道;而德國法係以締約上過失理論統一處理前契約資訊義務問題,並透過類型化的分類方式,建構個別義務的具體內容,並分成為真實義務與說明義務。不過,縱使各法系對此問題的規範方法不盡相同,然而結論上都對前契約資訊義務產生的問題提供了完整的保護。本論文即是想就此問題,在我國法上探求是否已有完善的救濟體系,可以解決基於前契約資訊義務所衍生之問題,而能對於實質的契約自由提供完善的保護,又若該保護仍有缺漏,應如何解決亦是本論文關注的焦點。另外,前契約資訊義務在個別交易中如何實踐及會產生何種問題,本論文亦會論及,尤其是常見的不動產交易領域。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依姓氏筆畫排序)
    (一)、書籍
    1.王澤鑑,民法總則,增訂版,2011年8月。
    2.王澤鑑,債法原理 基本理論-債之發生、契約、無因管理,增訂三版,2012年3月。
    3.王澤鑑,侵權行為法,增訂新版,2015年6月。
    4.陳清秀,法理學,修訂二版,2018年4月。
    5.陳自強,契約違反與履行請求:契約法講義Ш,元照出版社,2015年9月。
    6.黃茂榮,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增訂六版,2011年9月。
    7.物權與民事法新思維:司法院謝前副院長在全七秩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2014年1月。
    8.施啓揚,民法總則,第八版,2012年4月。
    9.楊淑文,委任與消費金融精選判決評析,元照出版專書,2018年1月。
    10.詹森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二),元照出版社,2003年4月。

    (二)、期刊論文
    1.王澤鑑,物之瑕疵擔保責任,不完全給付與同時履行抗辯-高等法院七十七年四月十九日第七次民事庭會議決議之檢討,萬國法律第41期,頁8,1988年10月。
    2.向明恩,德國締約上過失理論之發展,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70期,頁6-63,2009年6月。
    3.向明恩,前契約說明義務之形塑與界限-評基隆地方法院九十二年度訴自第三四二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90期,頁178-181,2011年2月。
    4.向明恩,對我國民法第245條之1反省與檢討,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79期,頁5-188,2011年9月。
    5.向明恩,不動產經紀業者對凶宅之告知和調查義務-台北地院99訴2744,台灣法學雜誌,第191期,頁180-181,2012年1月。
    6.林更盛,論契約控制的相關理論-從John Rawls的正義理論談起,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30期,頁11-18,2009年6月。
    7.呂惠珍,104年新修正消費者保護法分析,消費者保護研究第20輯,頁159-160。
    8.周伯峰,論對「不受期待之契約」的法律上處理-以締約上過失為中心,政大法學評論第155期,頁223-280,2018年12月。
    9.姚志明,積極侵害債權與不完全給付之研究(下),法學叢刊第176期,頁33-38,1999年10月。
    10.侯英泠,交易上重要的物之性質資訊與說明義務,月旦法學教室,第158期,頁12-14,2015年11月。
    11.陳自強,意思表示錯誤之基本問題,政大法學評論第52期,頁315-339,1994年12月。
    12.陳自強,契約錯誤之比較法考察,東吳法律學報第26卷第4期,頁18-
    19,2015年4月。
    13.陳自強,台灣民法契約錯誤法則之現代化,月旦法學雜誌第239期,頁118-133,2015年4月。
    14.陳忠五,論契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保護客體:「權利」與利益區別正當性的再反省,台大法學論叢,第36卷第3期,頁137-265,2007年9月。
    15.陳忠五,不誠實廣告與溫泉住宅買賣契約-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246號判決評釋,台灣法學雜誌第219 期,頁40-48,2013年3月。
    16.許政賢,售屋廣告與消費者保護-最高院101台上246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198期,頁183,2012 年4月。
    17.楊淑文,定型化契約之管制與契約自由,政大法學評論第132期,頁166-196,2013年4月。
    18.楊芳賢,自兩件外國過失不實陳述判決論民法第二四五條之一第一項尤其第一款之妥適性,月旦法學雜誌,第251期,頁192-201,2016年4月。
    19.楊宏暉,信賴保護與締約資訊蒐集自我負責原則的修正-從資訊義務保護目的及私法制度保護面向談起,真理財經大學法學第四期,頁103-114,2010年3月。
    20.楊宏暉,析論通訊交易與訪問交易之資訊義務,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51期,頁10-36,2016年4月。
    21.楊宏暉,加盟契約中的資訊揭露,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54期,頁11-13,2017年1月。
    22.詹森林,買賣之物之瑕疵擔保-民法第三五四條最近重要實務之分析,月旦法學雜誌第261期,頁40-45,2017年2月。
    23.詹森林,出賣人附隨義務之實務發展-最高法院裁判之研究,法令月刊第61卷第3期,頁38-39,2010年3月。
    24.葉新民,德國民法上違反締約時說明義務之損害賠償責任-兼論以契約之回復原狀做為損害賠償方法在我國法上適用的可能性,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86期,頁62-90,2013年6月。
    25.謝哲勝,不動產仲介人對於委託人詢問事項的調查義務-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2122號民事裁定評析,法令月刊第69卷8期,頁44-47,2018年8月。

    (三)、碩博士論文
    1.楊宏暉,締約前資訊義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九十七年九月。

    二、英文文獻
    (一)、書籍
    1.Beale Hugh,Mistake and Non-Disclosure of Facts,2012.
    2.Poole Jill,Textbook on contract law,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3.O`Sullivan Janet & Hilliard Jonathan,The law of contract,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4.
    4.Mulcahy Linda / Tillotson John,Contract law in perspective,4 th edition.
    5.Restatement of the Law Second Contracts,The American Law Institute,1981.
    6.Restatement of the Law Second Torts,The American Law Institute,1965-1977.
    7.Restatement of the Law Third Torts:Liability for Physical and Emotional Harm,The American Law Institute,2010.
    8.Restatement of the Law Third Torts:Liability for Economic Harm,The American Law Institute,2019.
    9.Cooter Robert / Ulen Thomas,Law & Economics,6th edition.

    (二)、期刊論文
    1.M.Johnson Alex,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duty to disclosure information: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caveat emptor doctrine,page 18-30,2007.
    2.R.Hoffer Stephanie,Misrepresentation:The Restatement`s Second Mistake,University of Illinois law review,page 119-135,2014.

    三、德文文獻

    (一)、書籍
    1.Münchener Kommentar zum BGB,8Aufl.,2019.
    2.Nomos Kommentar-BGB Schuldrecht,2Aufl.,2012.

    四、網路資料
    1.https://allaboutuklaw.co.uk/consumer-protection-act/,最後瀏覽日:2020年7月10日。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10665102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651029
    数据类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1459
    显示于类别:[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02901.pdf2282KbAdobe PDF2460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