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1/140892 (78%)
Visitors : 46216431      Online Users : 93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3463


    Title: 《我也是一名國手》第45屆國際技能競賽紀錄片創作論述
    The production note on the documentary “Unsung Heroes”
    Authors: 陳晏瑋
    Chen, Yen-Wei
    Contributors: 劉昌德
    陳晏瑋
    Chen, Yen-Wei
    Keywords: 技能
    國際技能競賽
    國手
    Skills
    WorldSkills Competition
    WorldSkills Competition Racers
    Date: 2020
    Issue Date: 2021-01-04 11:34:09 (UTC+8)
    Abstract: 臺灣參加國際技能競賽超過 50 年,歷屆世界排名前十,得牌率超過 80%, 不過至今從未受到臺灣社會的重視。《我也是一名國手》紀錄片紀錄第 45 屆國 際技能競賽臺灣技職國手的心路歷程,從臺灣技職國手的賽前集訓、國際賽場 上的表現、賽事結束後回臺灣的未來發展。本片闡述第 45 屆技職國手背後不為 人知的故事。本片歷時超過十八個月的完整紀錄,多元面向呈現國手背後的犧 牲、家人的支持與反對、國際技能競賽上的壓力與適應、國手為國爭光的堅持 與毅力等。做為「臺灣第一支技職奧運紀錄片」,本片希望能打破臺灣社會對 技職體系的刻板印象,開啟社會對技職的對話與促成改變。
    Over the last 50 years, Taiwan has been participating in the WorldSkills Competition (WSC) with a winning percentage oscillating around 80%. Taiwan ranks among the world’s top 10 with these excellent performances. However, the racer of Taiwan 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TVE) athletes are not being cherished by the nation. The competition documentary ‘Unsung Heroes’ takes the viewers on a journey through the backstories of the Taiwan national team of 45th WSC including pre-match routines, achievements in (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 WSI and post-competition interviews. The untold stories of WorldSkills competition racers are also revealed in the film. This artistically multifaceted film, which was shot for more than 18 months, presents core contents to the audience such as the unseen sacrifices of an athlete, both supportive and unsupportive family members, stress and coping, perseverance and persistence. Being Taiwan first TVE competition documentary film, the filmmaking team hopes to break the TVE stereotypes and increases the social attention towards TVE in the future.
    Reference: 一、中文文獻
    Barsam, Richard M.著,王亞維譯(1996)。《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 臺北:遠流。
    Wu, E. (2013 年 11 月 13 日)。〈《拔一條河》導演楊力州專訪:紀錄片將不再只是一部影片,而是一場社會運動〉。Hypesphere 狂熱球電影資訊網。
    2020 年 2 月 08 日,取自: https://www.hypesphere.com/news/2739
    Turner, G.,林文淇譯(1997)。《電影的社會實踐》。臺北:遠流。 Rabinowitz, P.著,游惠貞譯(2000)。《誰在詮釋誰-紀錄片的政治學》。 臺北:遠流。
    王玉燕(2007)。《環境議題紀錄片的敘事策略研究:一個集體行動框架的觀點》。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學位論文。2007。頁 1-138。
    王慰慈(2000)。《記錄與探索--與大陸紀錄片工作者的世紀對話》。 臺北:遠流。
    王慰慈(2003)。〈臺灣紀錄片的類型發展與分析-以 Bill Nichols 的六種模式為 研究基礎〉。《廣播與電視》,20,頁 1-33。
    李怡臻(2015)。《柯金源紀錄片中的敘事觀點與環境正義》。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學位論文。2015。頁 1-102。
    李道明(2008)。〈歷史、記憶、再現與紀錄片〉,《臺灣紀錄片美學系列》,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
    李道明主編(2000)。《紀錄臺灣:臺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上 》。
    李道明主編(2000)。《紀錄臺灣:臺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下 》。
    林倩綾(2008)。《我國國際技能競賽選手參賽經驗之研究》。臺北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林寶元(2008)。〈解嚴後初期紀錄片的再出發:美學觀點的再思考〉,《臺灣紀錄片美學 系列(一):解嚴後初期紀錄片的再出發:美學觀點的再思 考》,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
    邱貴芬(2016)。《「看見臺灣」:臺灣新紀錄片研究》。 臺北:國立臺灣大 學出版中心 。
    孫榮光(2008 年 07 月 16 日)。〈客家紀錄片與真相的還原:客家紀錄片的社會意涵與影像美學〉。客家委員會。2020 年 2 月 11 日,取自:https://www.hakka.gov.tw/Content/Content?NodeID=624&PageID=36616
    張慧慧(2011 年 10 月 06 日)。〈聚焦影像時代—蔡政良的紀錄片之眼〉。
    MOT TIMES 明日誌。2020 年 2 月 10 日,取自:http://www.mottimes.com/cht/interview_detail.php?serial=3
    許秀婉(2010)。《國際技能競賽指導教師教學專業知識之個案研究-以冷凍 空調職類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
    郭力昕(2014)。《真實的叩問:紀錄片的政治與去政治》。 臺北:麥田。 陳至中(2014 年 10 月 01 日)。〈技職教育 吳思華列 5 大問題〉。中央通訊社。2020 年 2 月 21 日,取自:https://www.cna.com.tw/news/aedu/201410010253.aspx
    陳至中、許秩維(2014 年)。〈看見技職力-重塑臺灣技職教育價值〉。中央通 訊社。2020 年 2 月 25 日,取自:http://tve.cna.com.tw
    陳宛妤(2018 年 06 月 15 日)。〈專科改制大學,就叫「重視技職教育」?嚴長壽痛心:臺灣教育害慘技職生〉。商業週刊。2020 年 3 月 3 日,取: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careers/blog/23008
    陳怡蓉、徐明志(2009)。〈從技職二元邁向生涯多元-談德國技術職業教育對臺灣技職教育的啟示〉,《中等教育》,60(2),頁 82-97。
    陳亮豐 (1998 年 10 月 24 日)。〈從臺語片倉庫到紀錄片教室,訪問臺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所長井迎瑞〉。全景映射。2020 年 2 月 06 日,取: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TCulturalWorkshop/academia/taiwan/tw04.htm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11)。《第 40 屆國際技能競賽報告書》。 臺北: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12)。《第 41 屆國際技能競賽報告書》。 臺北:勞 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13)。《第 42 屆國際技能競賽報告書》。 臺北:勞 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16)。《第 43 屆國際技能競賽報告書》。 臺北:勞 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18)。〈第 50 屆全國技能競賽北、中、南分區技能競 賽簡章〉。臺北: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18)。《第 44 屆國際技能競賽報告書》。 臺北:勞 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19)。《第 50 屆分區技能競賽簡章》。臺北:勞動部 勞動力發展署。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19)。《第 50 屆全國技能競賽暨第 46 屆國際技能競 賽選手選拔計畫》。臺北: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黃偉翔(2017 年 05 月 31 日)。〈技職教育持續邊緣中:兵役法為技職國手修法,為何關注甚少?〉。聯合新聞網。2020 年 2 月 23 日,取自: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9899/2494676
    葉素萍(2017 年 11 月 23 日)。〈總統:提高技職教育地位解決缺才問題〉。
    中央通訊社。2020 年 2 月 15 日,取: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1711230116.aspx
    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盧非易(2001)。〈臺灣新聞與紀錄片資料庫之建立與片目研究初探〉,《廣播與電視》,第 16 期,頁 13。
    韓旭爾(2001)。〈臺灣新聞片與紀錄片產製之歷史分析(1945-2001)〉,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外文文獻
    Hardy, F. (Ed.). (1971). Grierson on Documentary.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Michael, R. (Eds.). (1993). Theorizing Documentary.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
    Nichols, B. (1991). Representing Reality: Issues and Concepts in Documentary.
    Bloomington, Ind.: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Nichols, B. (2001). Introduction to documentary. Bloomington, Ind.: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Winston, B. (1995). Claiming the Real: The Documentary Film Revisited. London:
    BFI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10646401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464012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1844
    Appears in Collections:[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401201.pdf2578KbAdobe PDF231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