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3/140902 (78%)
Visitors : 46058158      Online Users : 130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3996


    Title: 社會資本、自我展演與身份認同——農村留守青少年社群媒體使用情況探究
    Social Capital, Self Presentation and Identity——The Study Of How Rural Left-behind Teenagers use Social Media
    Authors: 吳思靜
    Wu, Si-Jing
    Contributors: 林怡潔
    Lin, Yi-Jie
    吳思靜
    Wu, Si-Jing
    Keywords: 農村留守青少年
    社群媒體
    使用經驗
    社會資本
    自我展演
    身份認同
    數位落差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social media
    using experience
    social capital
    social media performance
    identity
    digital gap
    Date: 2021
    Issue Date: 2021-02-01 14:34:10 (UTC+8)
    Abstract: 本研究以中國大陸農村留守青少年的社群媒體使用情況為研究主題,從社群媒體使用習慣、線上社會資本、社群媒體展演與身份認同、社群媒體使用與數位落差等四個面向,深度訪談江蘇省淮安市農村留守國中生,瞭解他們如何看待與使用社群媒體,並結合線上觀察,探究農村留守青少年的社群媒體使用經驗以及社群媒體對農村留守青少年的影響。本研究發現,「社交」已成為農村留守青少年上網的主要目的,他們將社群媒體作為聯絡親朋好友的工具與自我展示的平臺。QQ 是農村留守青少年使用最多的通訊類社群軟體,微信次之,抖音、快手等短視頻類 APP 也受到他們的喜愛。農村留守青少年的線上與線下社會資本基本一致,他們的隱私保護與安全意識較強,幾乎不添加陌生人, 少數男生會在 QQ 中添加玩遊戲時認識的同性網友。微信使得農村留守青少年和父母的聯絡更方便,他們更傾向於和父母進行視訊通話。從社群媒體的展演表現來看,性別、性格、自信程度、 使用時長、他人的回饋等因素均會對農村留守青少年的展演內容和表達欲產生影響,女生的展演與表達慾望較男生強,她們的社群媒體審美風格趨同。社群媒體讓農村留守青少年有了自己檢索和學習知識的途徑,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他們的數位落差。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use of social media by rural left-behind youth in mainland China. The research has four aspects, including social media usage habits,online social capital, social media performance and identity, social media usage and digital gap. The study combines in-depth interviews and online observation to show the impact of social media on left-behind students in middle school who are from Huai’an City,Jiangsu Province. This study found that‘socializing’has become the the main purpose of rural left-behind teenagers when they are online. They use social media as a tool to contact their friends and family as well as a platform for self- presentation. QQ is the most popular communication social software among left- behind teenagers in rural areas, followed by WeChat. Short video apps such as TikTok and SnackVideo are also hot among them. The online and offline social capital of left-behind teenagers in rural areas is basically the same. They have a strong sense of privacy protection and security and hardly add strangers online. WeChat makes it more convenient for left-behind teenagers in rural area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parents, and they are more inclined to have video calls with their par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media performance, factors such as gender, personality, degree of confidence, duration of use, and feedback from others all exert an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and expression desire of rural left-behind teenagers. What is more,female students have stronger desire in performance and expression than male students, and the aesthetic styles of social media of girls are similar. Social media has provided rural left-behind teenagers with their own way to search and learn knowledge, to some extent making up for the digital gap.
    Reference: 中文部分

    白南生,陳晨,龍文進(2010)。<父母外出務工對農村留守兒童學習成績的影響研究——基於四川、安徽四縣的調查>,《留守中國——中國農村留守人口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安東尼.吉登斯(著),趙旭東,方文,王銘銘(譯)(1998)。《現代性與自我認同》。三聯書店。

    李慧斌、楊雪冬(2000)。《社會資本與社會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林南(2005)。《社會資本:關於社會結構與行動的理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季為民、沈傑(2019)。<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報告(2019)>。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周長城(2005)。《經濟社會學》。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高小衛(2006)。《中國城鄉數字鴻溝問題研究》。南京:南京農業大學。

    埃裏克.H.埃裏克森.(1998)《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頁 10-13。

    孫之明(譯)(1998)。《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原書:Erik H Erikson[1968].Identity:Youth and Crisis.New York:Norton.)

    葉敬忠,潘璐(2008)。《別樣童年——中國農村兒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賈勇宏(2013)。《人口流動中的教育難題——中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翟學偉(2014)。《中國人的關係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304-309。

    鄧方 譯(2008)。《社會理論的基礎》。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原書 James S.Coleman [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上官子木(1993)。 <隔代撫養與「留守」兒童>,《父母必讀》,11。

    王宇榮,項國雄(2019)。<留守兒童媒介形象的差異化建構——基於新聞、評論文本的分析>,《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41(06):17-23。

    王武(2011)。<數字鴻溝與貧富差距>。山東大學。

    王春,黎海鷗,蔣典(2014)。<農村留守兒童身體健康現狀以及干預措施探究>,《教育教學論壇》,2。

    王挺(2014)。<江蘇省農村留守兒童人格發展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南京中醫藥大學。

    王厚涵(2018)。<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網路遊戲成癮的探討>,《現代交際》, 13:130-131。

    王道春(2006)。<農村「留守兒童」犯罪原因及預防對策芻議>,《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3:27-33。

    王夢亭(2019)。<關懷教育視角下農村留守兒童校園欺淩研究>。魯東大學。

    王麗娟(2009)。<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的影響因素及教育建議>,《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5(09):42-43。

    文峰(2014)。<僑鄉跨國家庭中的「洋」留守兒童問題探討>,《東南亞研究》。04。

    尹金鳳,陳童(2016)。《<南方週末>留守兒童媒介形象建構變遷與啟示》,《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45(06):147-153。

    艾雪(2017)。 <身份認同:年輕女性農民工在社交媒體上的自我呈現>。廈門大學。付紅英(2016)。<留守兒童犯罪現狀、原因及對策研究>。西南政法大學。

    司馬懿茹(2015)。<教育公平視域下的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探析>,《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04:66。

    朱文哲(2019)。<身份藩籬:社交媒體使用與人際交往的中介效應——基於京津新生代農民工的社會調查>,《新聞與傳播評論》,72(02):24-36。

    朱科蓉,李春景,周淑琴(2002)。<農村留守子女學習狀況分析與建議>,《教育科學》,4:21-24。

    朱偉,陳國營(2014)。<留守兒童犯罪的原因及其對策探析>,《中國集體經濟》, 10:120-121。

    朱鳳惠(2017)。<外來務工子弟與城市學生間的新數字鴻溝調查研究>。南京師範大學。

    朱寶潔(2019)。<新媒體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認同研究>。湘潭大學。

    任道玲(2018)。<留守兒童媒介形象呈現研究(2004-2016)>。華東師範大學。

    向兵,羅菊,陶希,朱長才,鄭念祥,黃菊芬(2015)。<漢川市農村留守兒童傷害認知干預效果評價>,《中國婦幼保健》,6。

    全國婦聯課題組(2013)。<全國農村留守兒童, 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 中國婦運 06:32-36。

    李小龍(2017)。<農村留守兒童校園欺侮問題及教育對策研究>。遼寧師範大學。

    李丹(2016)。<河南城鄉青年之間的「數字鴻溝」現狀、原因與對策>。鄭州大學。

    李未雲(2018)。 <流動青少年汙名知覺及其對身份認同整合的影響研究>。重慶大學。

    李芳方(2019)。<農民工使用社交媒體的困境與對策研究>。湖南師範大學。

    李思(2019)。<校園欺淩概念的法治界定——兼論校園欺淩、校園霸淩、校園暴力的關係>,《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8(06):67-72。

    李強(2018)。<社會資本與自我認同:青年社交媒體使用研究>,《新聞愛好者》,06:32-36。

    李會會(2019)。<社交類手遊對農村留守兒童歷史認知影響的實證研究>。長春工業大學。

    李霄(2018)。 <“00 後”青少年的社交媒體使用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暨南大學。

    李慶豐(2002)。<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對「留守子女」發展的影響——來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調查報告>,《上海教育科研》,5。

    呂紹清(2006)。<中國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研究>,《中國婦運》,06:19-25。

    吳歡(2010)。<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社會學思考>。廣西師範學院。

    佟菲(2013)。< 想像表演與自我呈現——「觀展」範式下互聯網使用與青少年自我認同建構>。上海師範大學。

    武蕾(2014)。<基於蘇北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與思考>,《學園》,16。

    林宏(2003)。 <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現狀的調查>,《福建師範大學學報》,3。

    卓慶(2018)。<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研究綜述>,《教科文匯(中旬刊)》,02:158-160。

    易娟,楊強,葉寶娟(2016)。<壓力對青少年問題性網路使用的影響:基本心理需要和非適應性認知的鏈式仲介作用>,《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4:644-647。

    金燦燦,屈智勇,王曉華(2010)。<留守與流動兒童的網路成癮現狀及其心理健康與人際關係>,《中國特殊教育》,7:59-64。

    周宗奎,孫曉軍,劉亞,周東明(2005)。<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問題>,《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 。

    周麗萍(2019)。<留守初中生同伴關係與生活滿意度的關係及干預研究>。河北師範大學。

    於洋(2014)。<使用手機對學前兒童的危害>,《求知導刊》,27:66。

    郝振(2008)。<農村留守兒童的社會化狀況及其保護性因素研究>,《華東師範大學》。

    郝振,崔麗娟(2007)。<留守兒童界定標準探討>,《中國青年研究》,10。

    胡昆,丁海燕,孟紅(2010)。<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8。

    胡國雄,肖亞紅(2011)。<「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問題的研究>,《教學與管理:理論版》,8。

    胡雅萍(2019)。<留守兒童媒介使用狀況及媒介素養提升策略>,《科教文匯(上旬刊)》,08:124-126+136。

    段成榮,楊舸(2008)。<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狀況研究>,《人口研究》,3。

    施琮仁(2017)。<臺灣青少年網路霸淩 現況、原因與影響>,《中華傳播學刊》, 32, 203-240。

    姚嘉如(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使用社群網站 Facebook 動機、行為與隱私設置研究>,《北市教大社教學報》,11。

    秦金亮,李忠康(2003)。<論質化研究興起的社會科學背景>,《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03:19-25。

    秦楠(2019)。<同一感:網路時代下青少年身份認同的迷失與回歸>。《基礎教育參考》,4:3-6。

    員磊(2015)。<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研究>。山東農業大學。

    徐瑩(2016)。<青少年網絡遊戲使用與社會資本關係的質性研究>。暨南大學。

    高文傑(2000)。<大學生社會網實證研究及教育策略>,《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

    郭金山(2002)。<同一性的自我追求——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吉林大學。

    郭津,衣晶,朱宏斌(2009)。<中國農村留守兒童犯罪問題探析>,《中國農學通報》,21:363-366。

    郭鶴陽,張建人,淩輝(2018)。<留守兒童網路成癮與親子關係品質>,《科教導刊(下旬)》,03:146-147+164。

    陳姍(2017)。<個案社會工作介入農村低保家庭青少年自我認同感提升的研究>。東北石油大學。

    陳漢明(2013)。<汕頭市龍湖區農村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狀況調查分析>,《中醫臨床研究》,14。

    陳麗,劉艷(2012)。<流動兒童親子溝通特點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係>,《中國特殊教育》,1。

    孫莉(2013)。<中國大陸報刊媒體留守兒童報導的框架分析>。上海外國語大學。

    孫曉軍,周宗奎,汪穎(2010)。<農村留守兒童的同伴關係和孤獨感研究>,《心理科學》,2:337-340。

    孫歡歡(2016)。《留守兒童媒介形象研究——基於<人民日報>的話語分析》。華中師範大學。

    能向群(2006)。<SNS:網路人際傳播的現實化回歸>,《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02:130-131。

    曹述蓉(2006)。<農村留守兒童學校適應的實證研究>,《青年探索》,3。

    曹博林(2011)。<社交媒化概念、發展歷程、特徵與未來——兼談當下對社交媒體認識的模糊麼處化>,《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3。

    常春華(2007)。<農村留守兒童情況調查與分析——以湖北省監利縣數據為例>,
    《農村經濟與科技》,9。

    閆衛華(2015)。<農村「留守兒童」犯罪原因及預防對策芻議>,《法制與社會》,02:216-217。

    婁繽元,夏建中(2013)。<從個人到社會:社會資本理論研究取向的轉變>,《新視野》,05:103-106。

    許秀芬,劉玲(2018)。<留守兒童校園暴力事件成因及對策>,《遵義師範學院學報》,20(03):161-163。

    許秀棻,楊青松,周雲,王燕,陳巍(2018)。<貴州留守青少年校園暴力現狀及其與自尊的關係>,《中國學校衛生》,39(12):1794—1979。

    梁翊琳(2018)。<初中生移動社交媒體依賴與人格的關係研究>。河北大學。

    張玉佩(2005)。〈從媒介影像觀照自己: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新聞學研究》, 82:43-87。

    張克雲,葉敬忠(2010)。<留守兒童社會支持網路的特徵分析———基於四川省青神縣一個村莊的觀察>,《中國青年研究》,2。

    張若男,張麗錦,蓋笑松(2009)。<農村留守兒童是否有心理健康問題?>,《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3(06):426-430。

    張明皓(2017)。<留守兒童的日常焦慮與自我認同——基於結構二重性視角的考察>,
    《北京社會科學》,03:75-83。

    張春愛(2014)。<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及教育對策分析>,《電子製作》,6。

    張紅豔(2011)。<農村學前留守兒童社會適應行為現狀調查與分析>,《農業考古》, 3。

    張倩(2013)。<論社交網路使用與社會資本獲得的關係>。西南大學。

    張淑華、李海瑩、劉芳(2012)。<身份認同研究綜述>。《心理研究》。5(1): 21-27。

    張紹康(2013)。<社群媒體自我揭露與網路自我之研究——以臉書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新聞系碩士畢業論文。

    張瑞娟(2016)。<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福建師範大學。

    張嘉文(2013)。<大學生網路人際交往與社會資本關係的實證研究>。吉林大學。

    張鶴龍(2004)。<遠離父母,他們失去了什麼?>,《半月談》,10。

    張艷(2006)。<農村“留守兒童”狀況研究——以宿遷市大興鎮為個案>。揚州大學碩士論文。

    堯翠蘭,宋秋前(2017)。<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研究綜述>,《農村經濟與科技》,28(21):206-209。

    彭文波,高亞兵(2008)。<基於教師評定的留守兒童學校適應特點>,《浙江教育學院學報》,5。

    彭敏(2017)。<湖南省貧困地區農村 7-12 歲留守兒童體制現狀研究>。湖南農業大學。

    黃芳(2018)。<農村留守初中生同伴欺負與焦慮、抑鬱情緒的關係:親子溝通品質的仲介作用>。湖南師範大學。

    黃新(2010)。<農村留守兒童犯罪的調查思考——以湖南 L 縣為例>。湘潭大學。

    黃麗娜(2018)。 <初中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焦慮的關係研究>,貴州師範大學。

    葉浩生(2008)。<量化研究與質化研究:對立及其超越>,《自然辯證法研究》, 09:7-11。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

    葛纓(2015)。<城市留守兒童網路成癮者相關心理特徵及情緒加工研究>。西南大學。

    馮姍(2012)。 <北京市流動青少年自我學歷期望研究>。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楊小瓊(2006)。<農村勞動力轉移對留守子女的影響研究——基於安徽的調查>。中國人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楊堯斐(2018)。<當前中學校園暴力頻發的原因及對策研究>。信陽師範學院。

    楊曉雨(2017)。<社交媒體對農村留守初中生社會化影響的分析>。山東大學。

    楊優先(2016)。<農村小學畢業生家庭親子溝通品質研究>。南京師範大學。

    楊鵬(2019)。<對貧困地區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幾點思考>,《中國校外教育》,25:3—5。

    雷鵬(2012)。<流動兒童的身份認同結構、類型及其影響因素>。西南大學。

    趙付林(2016)。<農村留守兒童社會適應能力研究——以蘄春、黃陂為例>。華中農業大學。

    趙莉(2017)。<關於留守兒童心理研究綜述>,《遼寧教育》,(24):46-50。

    趙越(2019)。<表達與工具:微信朋友圈社會資本研究>。山西大學。

    趙蓮,淩輝,周立健(2013)。<不同監護狀況留守兒童的孤獨感和友誼質量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2:306-308。

    蔔衛(1991)。<大眾傳播對兒童的社會化和觀念現代化的影響>,《新聞與傳播研究》,3。

    管成雲(2017)。<農村網吧裏的孩子們——基於湖北省藕鎮留守兒童互聯網使用與社會交往的民族志調查>,《新聞學研究》,132:1-59。

    榮太原(2010)。<簡析青少年網路聊天中的自我認同特點>,《現代商業》,02:280。

    範先佐(2005)。<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7。

    範國(2018)。<親子互動對農村留守兒童學業的影響研究>。武漢理工大學。

    滕雲,楊琴(2007)。<網路弱關係與個人社會資本獲取>,《重慶社會科學》,02:122-124。

    魯漢傑(2016)。 <農村留守青少年自我認同困境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劉潔輝(2007)。<農村留守兒童犯罪原因及對策研究>,《陝西行政學院》,2:104-107。

    劉霞,範興華,申繼亮(2007)。<初中留守兒童社會支持與問題行為的關係>,《心理發展與教育》,3。

    劉亭亭(2014)。<中國農村青少年的互聯網使用>。華南理工大學。

    薑博,徐軍華(2019)。 <湖南省農村留守兒童手機使用狀況調查分析>,《圖書館研究與工作》,09:73-78。

    龍梅蘭(2018)。<互聯網對貴州農村留守兒童社會化影響研究>。貴州民族大學。

    韓志紅,郭智慧(2016)。<隔代撫養對農村兒童孤獨感和心理健康的影響>,《華南預防醫學》,2:167-170。

    韓金(2019)。<微信平臺用戶的人格特質對社會資本積累的影響>。北京郵電大學。

    韓怡弘(2018)。 <北京外來務工女性的手機使用與親子關係研究>。北京郵電大學。

    韓瀟穎(2018)。<留守兒童社交媒體使用與身份認同關係的網路民族志研究>。遼寧大學。

    魏慧超(2017)。<大學生手機社交媒體依賴、網路自我表露與人格特質的關係>。河北師範大學。

    謝安琪(2019)。<走近農村留守兒童的網路世界>。浙江大學。

    謝添(2016)。<人格特質對大學生社交媒體使用習慣的影響>,《東南傳播》,07:110-112。

    羅國芬(2014)。<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問題化」機制研究>。華東師範大學。

    羅婷,周治金(2013)。<網路化身對青少年身份認同構建的影響>,《中國青年研究》,(01):84-87。


    西文部分

    Antony Mayfield(2008).What is social meida.I crossing ebook Publish,Spannerw orsk.

    Ashwini Nadkarni,Stefan G.Hofmann(2012).Why do people use Facebook?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2(3): 243-249

    Bourdieu,P(1986)The forms of capital(R.Nice Trans.)In L.C.Richardson(Ed).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New York:Greenwood Press.

    Brown,ThomasFord.(1997).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Social Capital[O/L]. http://hal.lamar.edu/~BROWNTF/SOCCAP.HTML.

    Ronald S Burt.(1992).Structural Hole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eek J M, Tropp L R,Chen L C,et al(. 1994).Identity orientations:Personal,social,
    and collective aspects of identity.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4th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Los Angeles,California.

    Collins W E,Newman B M,Mckenry E C(1995).“Intrapsychic and interpersonal factors related to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well being in stepmother and stepfather families.”Family Psychology 14(5).

    Coleman James S(1988).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Cooley,C.H.(1902).The Looking Glass Self.O’Brien,126-128.

    Correa T,Hinsley A W,De Zuniga H G(2010). Who interacts on the Web? :The intersection of user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media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6(2):247- 253.

    Donna L.Hoffman,Thomas P.Novak.(2000).The Evolution of the Digital Divide: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of Race to Internet Access and Usage over Time.

    Ellison, N. B. and C. Steinfield, et al. (2007). &quot;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quot;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2: 1143-1168.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Eden Litt.(2013).Understanding social network site users’privacy tool use.Computer in Human Behacior.29(4):1649-1656.https://doi.org/10.1016/j.chb.2013.01.049

    F Stutzman, R Capra, J Thompson(2010).Factors mediating disclosure in social network sites.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https://doi.org/10.1016/j.chb.2010.10.017

    Frederic Stutzman,Jessica Vitak,Nicole B Ellison,Rebecca Gray, Cliff Lampe(2012).Privacy in interaction: Exploring disclosure and social capital in Facebook.

    Gardner, H., & Davis, K. (2013). The app generation: How today’s youth navigate identity, intimacy, and imagination in a digital world.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Goffman,E.(1969)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Harmondsworth,UK:Penguin.

    Hanna Krasnova, Sarah Spiekermann, Ksenia Koroleva, Thomas Hildebrand(2010).Online Social Networks: Why We Disclose.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https://doi.org/10.1057

    Jackson S, Ostra L,Bosma H 1998,“Adolescents` perceptions of communication with parents relative to specific aspects of relationships with parents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Adolescence7(20).

    Jaime (Feng-Yuan) Hsu (2019): Filial technologies: transnational daughterhood and polymedia environments in transnational Taiwanese familie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DOI: 10.1080/1369118X.2019.1657161

    Kang T (2012) Gendered media, changing intimacy: Internet-mediated trans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the family sphere. Media, Culture & Society 34(2): 146–161.doi:10.1177/ 0163443711430755

    Kang T (2018) New media, expectant motherhood, and transnational families: power and resistance in birth tourism from Taiwan to the United States. Media, Culture & Society 40(7): 1070–1085. doi:10. 1177/0163443718782002

    Lan, P.-C. (2006). Global cinderellas: Migrant domestics and newly rich employers in Taiwan.Raleigh,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Pan, L. , Tian, F. , Lyu, F. , Zhang, X. , & Wang, H. . (2013). An exploration on long-distance communication between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in China.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Madianou, M. and D. Miller (2012) Migration and new media: transnational families and polymedia.Abingdon: Routledge.

    Madianou, M. (2012) ‘Migration and the accentuated ambivalence of motherhood: the role of ICTs in Filipino transnational families’, Global Networks, 12 (3), 277–95, doi: 10.1111/ j.1471-0374.2012.00352.x.

    Putnan,Robert D,(1995).Tuning in,Tuning out:The Strange Disapperance of Social Capital in America.PS: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28.4.664-683.

    Putnam, R. D. (2000).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Pippa Norris(2001). Digital Divide:Civic engagement,information poverty,and the Internet worldwide.Cambridge Press.

    Qiang Ye, Bin Fang, Wei He, and J.J. Po-An Hsieh,(2012) “Can Social Capital be Transferred Cross the Boundary of the Real and Virtual World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witter,”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13(2):145-156. http://www.jecr.org/node/51.

    Robert S.Weiss.(1973).Loneliness: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and Social Isol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oup Psychotherapy, 25(2): 239–240.

    R Jenkins.(2014)Social Identity.Psycnet.apa.org

    Stuart Hall(1980). “Encoding/decoding.” Stuart Hall, Dorothy Hobson, Andrew Love, and Paul Willis (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pp. 128–38. London: Hutchinson.

    Van Dijk.J.A.G.M.(2012)The Evolution of the Digital Divide:The Digital Divide Turns to Inequality of Skills and Usage.Digital Enlightenment Yearbook.(767):57—78.

    Van Deursen,A.J.A.M.&Van Dijk,J.A.G.M.(2013).The Digital Divide Shifts to Differences in Usage.New Media&Society,16(3):507-526.

    Valkenburg,Peter(2009).Social Consequences of the Internet for Adolescents:A Decade of Research.

    Waterman A.S.(1985).Identity in Adolescence:Processes and Contents.London:Jossey-Bass Social Inc,Publishers.

    Weiss R S(1973).Loneliness: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and social isolation.International Jourmal of Group Psycho therapy,4(2):39-41.

    Y T Uhls, NB Ellison and K Subrahmanyam(2017).Benefits and Costs of Social Media in Adolescence.Pediatrics .DOI: https://doi.org/10.1542/peds.2016-1758E

    Young KS(2009).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CyberPsychology&Behavior,1(3).https://doi.org/10.1089/cpb.1998.1.237

    新聞報導類

    (1989)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取自https://www.unicef.org/zh/%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
    E7%BA%A6

    (2014 年 5 月 26 日)。<中國最弱勢兒童>,財新網。取自https://reap.fsi.stanford.edu/node/217696

    (2015 年 6 月 23 日)。<調查:超四成留守兒童每年見父母少於三次>,《南方都市報(深圳)》。取自 m.ipa361.com

    (2018 年 3 月 5 日)。<剛剛,馬化騰宣佈:微信全球月活躍用戶超十億>,《騰訊新聞》。取自 https://new.qq.com/omn/20180305/20180305A07F8J.html

    (2019 年 4 月 15 日)。<2019 社交行銷報告:新一代用戶開始逃避社交媒體>,SocialTalent。取自https://mp.weixin.qq.com/s/EufiP0kXdTuv_ReeFUKAvg

    王文娟(2019 年 4 月 3 日)。<小學「親情聊吧」:留守兒童與父母視頻>,《澎湃新聞》。取自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248140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16 年 2 月 14 日)。<國務院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取自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2/14/content_5041066.htm

    車麗(2018 年 10 月 17 日)。《2018<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發佈,20%留守兒童一年與父母聯繫不超 4 次》,《央廣網》。取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4575982148192566&wfr=spider&for=pc

    周興旺(2019 年 10 月 24 日)。<滄桑巨變七十載,運河之都譜華章:新中國成立70 年以來淮安經濟社會發展系列分析之綜合篇>。淮安市統計局。取自http://tjj.huaian.gov.cn/tjfx/content/201910/1571909024367FAifnXJg.html

    胥大偉(2020 年 1 月 13 日)。<2019 年度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發佈:超過三成遭受性暴力對待>,《中國新聞週刊》。取自http://www.inewsweek.cn/society/2020-01-13/8307.shtml

    張熙廷、劉名洋、倪兆中、劉瑞明(2019 年 7 月 11 日)。<浙江淳安 9 歲女童章子欣失聯,五大問題湧現>,《新京報》。取自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9/07/11/602160.html

    張野(2015 年 7 月 5 日)。<留守兒童父母苦惱:孩子覺得我們不要他們了>,人民網。取自 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5/0705/c136657-27255862.html

    葉列(2019 年 1 月 21 日)。<淮安市撐起留守兒童「保護傘」>。淮安新聞網。取自 http://wap.0517114.net/article-view-18388.html

    凱度(2019 年 1 月 14 日)。<認識多元的社交媒體時代——2018 年中國社交媒體影響報告>,取自 http://www.199it.com/archives/820382.html

    楊帆(2019 年 2 月 20 日)。<90 後用戶超半數,高齡 QQ 憑啥黏住年輕人>,《科技日報》。取自

    蔣錚(2013 年 7 月 11 日)。<90 後少年沉迷暴力遊戲,10 天殺 7 人共搶 3900 元>,《羊城晚報》。取自
    http://games.sina.com.cn/g/n/2013-07-11/1022717844_2.shtml

    廖德凱(2019 年 5 月 7 日)。<關心留守兒童措施宜精細化>,《中國教育報》。取自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9-05/07/content_517798.htm?div=-1

    劉旭(2019 年 8 月 15 日)。<遊戲成癮的留守兒童:「不玩遊戲,還能做什麼?」>,《工人日報》。取自 https://3w.huanqiu.com/a/f11afe/7P9sLyQZnUY?p=3&agt=8

    劉偉娟(2019 年 3 月 8 日)。<2018 年末江蘇常住人口 8050.7 萬 增長率為 0.27%>,《現代快報》。取自 http://js.people.cn/n2/2019/0308/c360302-32717308.html

    錢振霄(2019 年 7 月 11 日)。<誰來守護留守兒童安全>,《浙江新聞》。取自http://zjnews.zjol.com.cn/zjnews/201907/t20190711_10565030.shtml

    羅燕珊(2018)。<中國線民達 7.72 億! 微信使用率達 87.3%>,金羊網。取自http://3c.ycwb.com/2018-07/13/content_30045541.htm

    http://www.xinhuanet.com/info/2019-02/20/c_137835593.htm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Challenges to the Network:Internet for Development.Geneva.1999

    OECD(2001).Understanding the Digital Divide.取自:
    https://www.oecd-ilibrary.org/science-and-technology/understanding-the-d igital-divide_236405667766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10746407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464074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100050
    Appears in Collections:[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407401.pdf1820KbAdobe PDF2125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