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2/140903 (78%)
Visitors : 46042140      Online Users : 111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34438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4438


    Title: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論公然侮辱罪之解釋困境與將來展望
    A Study on the Interpretation Dilemma and Future Prospect of Offense of Public Insult
    Authors: 林華恩
    Lin, Hua-En
    Contributors: 許恒達
    Hsu, Heng-Da
    林華恩
    Lin, Hua-En
    Keywords: 公然侮辱
    名譽法益
    言論自由
    合憲性解釋
    仇恨性言論
    刑法第309條
    刑法第311條
    Date: 2021
    Issue Date: 2021-04-01 11:22:55 (UTC+8)
    Abstract: 本論文將針對公然侮辱罪(下稱本罪)保護法益、構成要件與刑法第311條阻卻不罰事由之實務及學理解釋現況進行詳盡介紹,且主要本於調和名譽法益與言論自由之基本權衝突之憲法視角,對本罪在刑法學上之釋義現況提出檢討淺見。本論文並透過實際對本罪進行違憲審查之檢證方式,得出主流實務與學說對本罪之解釋,恐致使本罪產生若干違憲疑慮,無法順利通過違憲審查之審查結論。然而,本於公法學上之合憲性解釋原則,及為維護法律安定性、落實立法者設計本罪之政策目的,避免直接主張除罪化反而衍生出國家對名譽法益保護不足之違憲質疑,故本文認為有必要先行探詢是否存有合憲性解釋本罪之路徑存在,而非逕行主張本罪除罪化,以達成上述合憲性解釋之正面效用。

    針對此項議題,本論文賡續許宗力教授所提出以仇恨性言論概念合憲性解釋本罪之方針,進而指出此項限縮解釋1)較能符合當今歐洲人權法院趨勢:歐洲人權法院原則上認為妨害名譽罪對於妨害名譽行為施以人身監禁處罰,所追求目的利益與帶來之損害乃不合乎比例,除非該言論涉及對其他(人民)根本性權利產生嚴重損害之例外情形,如仇恨性言論或煽動暴力言論。2)有助於消解本罪違憲疑慮:若能與晚近文獻提出之名譽法益新興理解進行結合,認為名譽僅係內容上指向個人之外部評價資訊;名譽法益係指個人立基於名譽資訊狀態所享有之正當(應得的)生活利益,則仇恨性言論因為實證研究上已然顯示出對於被害人有造成生心理健康狀態受損之危險性,故以仇恨性言論貶辱他人敏感性族群特徵(即:影響他人名譽資訊狀態),進而危害該他人之生心理健康(即:與名譽資訊相連動之生活利益),即屬妨害名譽之行為。因此若將本罪解為管制此等行為之規範,於違憲審查上,有助於提升本罪保護利益(追求公益)之重要性,更易通過目的正當性與衡平性階層之審查,且透過科學實證研究逐步充實敏感性族群清單,更能有效避免既有法益定性觀點導致本罪構成要件涵蓋過廣、缺乏法律明確性之違憲疑慮。誠屬現行法下可行之合憲性解釋途徑。
    Reference: 一、 中文文獻
    (一) 專書與論文集
    1. 專書
    王皇玉,刑法總則,2017年9月,3版。
    甘添貴,刑法各論(上), 2019年9月,修訂5版。
    甘添貴,體系刑法各論,頁440,2007年9月,修訂再版。
    林山田,刑法各論(上),2006年11月,修訂5版(二修)。
    林東茂,刑法分則,2018年9月。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2014年9月,4版。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冊),2015年9月,7版。
    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2012年9月,5版。
    前田雅英(著),董璠輿(譯),日本刑法各論,2000年5月。
    許育典,憲法,2019年9月,9版。
    許福生,犯罪與刑事政策學,2012年9月。
    許澤天,刑法分則(下):人格與公共法益篇,2019年9月。
    陳子平,刑法各論(上),2019年9月,4版。
    湯德宗,對話憲法•憲法對話,2016年10月,修訂3版。
    黃源盛,晚清民國刑法史料輯注(上),2010年7月。
    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上),2012年3月,4版。
    楊芳賢,債編總論(上),2016年8月。
    褚劍鴻,刑法分則釋論(下冊),2006年4月,修訂4版。
    蔡墩銘,刑法各論,2006年9月,5版。
    盧映潔,刑法分則新論,2016年8月,11版。
    Konrad Hesse(著);李輝(譯),聯邦德國憲法綱要,2007年12月。
    Ruth Wajnryb(著),嚴韻(譯),髒話文化史,頁54-55,2012年4月,2版。
    2. 論文集
    李念祖,從釋字五○九號解釋論「陳述不實」是否為「誹謗罪」之構成要件-兼論社會變遷中言論自由憲法解釋對刑法及其解釋之影響,載於: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四輯),頁246-247,2005年5月。
    林子儀,言論自由導論,載於:台灣憲法之縱剖橫切,頁103-179,2002年12月。
    林子儀,合理評論原則與退報運動,載於:法律人會診退報案-對退報案第一審判決的法律評鑑,頁31-34,1994年3月。
    林子儀,言論自由之理論基礎,載於: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頁1-59,1999年9月。
    林子儀,言論自由的限制與雙軌理論,載於: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頁133-196,1999年9月。
    林子儀,言論自由與名譽權保障之新發展-評Milkovich v. Lorain Journal Co.案,載於: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頁365-398,1999年9月。
    林東茂,危險犯的法律性質,載於:危險犯與經濟刑法,頁1-60,2002年11月,初版3刷。
    林鈺雄,誹謗罪之實體要件與訴訟證明-兼評大法官釋字第五零九號解釋,收錄於:刑法與刑訴之交錯與適用,頁341-378,2008年8月。
    高金桂,論刑法對個人名譽保護之必要性及其界限,甘添貴教授六秩祝壽論文集─刑事法學之理想與探索(第二卷),頁177-209,2002年3月。
    許恒達,刑法法益概念的茁生與流變,載於: 法益保護與行為刑法,頁1-26,2016年5月。
    許玉秀,刑罰規範的違憲審查標準,載於:民主、人權、正義-蘇俊雄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頁365-413,2005年9月。
    許宗力,比例原則之操作試論,法與國家權力(二),頁121-140,2007年1月。
    許宗力,談言論自由的幾個問題,載於:法與國家權力(二),頁195-225,2007年1月。
    許澤天,刑法規範的基本權審查,載於: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七輯)(上冊),頁259-323,2010年。
    湯德宗,違憲審查基準體系建構初探-「階層式比例原則」構想,載於: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六輯)(下冊),頁581-660,2009年7月。
    廖元豪,Virginia v. Black 與種族仇恨言論之管制:批判種族論的評論觀點,收錄於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二○○○~二○○三,頁105-150,2007年2月。
    廖正豪,妨害名譽罪之研究,載於:刑法分則論文選輯(下),頁530-617,1984年7月。

    (二) 期刊論文
    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保護範圍及具體化(4)-名譽權(上),台灣法學雜誌,第89期,頁31-49,2006年12月。
    司法院,前大法官許宗力桃院演講「妨害名譽言論」,司法周刊第1604期第4版,2012年2月9日。
    甘添貴,言論自由與妨害名譽,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4期,頁112-119,2000年9月。
    何建志,誹謗罪之體系建構與法理分析:二元化言論市場管理模式,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54期,頁101-140,2004年6月。
    余振華,刑法上強暴脅迫概念之探討,警察法學第5期,頁399-428,2006年10月。
    吳信華,釋憲案件中基本權利的判斷與合憲性的審查釋字第六二六號評析,月旦裁判時報第8期,頁5-12,2011年4月。
    吳耀宗,「可恥」VS.「操你媽的X」—評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一○一年度上易字第二四二號刑事判決及臺南地方法院自字第一四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19期,頁46-63,2013年2月。
    李念祖,侮辱罪的憲法問題,在野法潮第22期,頁7-9,2014年7月。
    李建良,自由、平等、尊嚴(下)─人的尊嚴作為憲法價值的思想根源與基本課題,月旦法學雜誌第154期,頁193-211,2008年3月。
    李建良,基本權利理論體系之構成及其思考層次,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9卷第1期,頁39-83,1997年3月。
    李聖傑,也論刑法對於虛擬人格的名譽保護-評台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九十八年度審簡字第六一一六號,月旦裁判時報第4期,頁109-114,2010年8月。
    林琬珊,妨害名譽罪與負面標籤,月旦刑事法評論第9期,頁63-78,2018年6月。
    林慈偉,公然侮辱罪於我國裁判實務之新開展,檢察新論第19期,頁228-247,2016年1月。
    林慈偉,罵人「婊賣家」之行為是否成立公然侮辱罪--評臺灣高等法院101年度上易字第369號及臺灣板橋地方法院100年度易字第2669號刑事判決,法令月刊第11期,頁49-67,2012年11月。
    法治斌,保障言論自由的遲來正義─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五○九號,月旦法學雜誌第65期,頁148-155,2000年10月。
    柯耀程,表意犯的迷思-台北地方法院八十八年度易字第二六五七號判決暨台灣高等法院八十九年度上易字第一五四號判決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69期,頁177-186,2001年2月。
    許宗力,基本權利:第六講-基本權的保障與限制(上),月旦法學教室第11期,頁64-75,2003年9月。
    許宗力,基本權利:第六講-基本權的保障與限制(下),月旦法學教室第14期,頁50-60,2003年12月。
    許恒達,行為規範、保護法益與通姦罪的違憲審查-評釋字第791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第305期,頁15-32,2020年10月。
    許恒達,強摘假髮與空車上鎖-強制罪的解釋疑義,頁,台灣法學雜誌第265期,2015年2月。
    許恒達,散布私密照加重刑責之研議,月旦法學雜誌第241期,頁235-253,2015年6月。
    許家馨,釋字第五○九號解釋應否適用於民事案件?-為最高法院新新聞案判決翻案,月旦法學雜誌第132期,頁102-127,2006年4月。
    許澤天,法人不該享有刑法上的名譽∕南高分院102上易285判決,台灣法學雜誌250期,頁209-216,2014年6月。
    黃舒芃,比例原則及其階層化操作-一個著眼於司法院釋憲實務發展趨勢的反思,中研院法學期刊第19期,頁1-52,2016年9月。
    廖元豪,仇恨言論管制、族群平等法,與反歧視法,台灣法學雜誌第127期,頁1-11,2009年5月。
    廖元豪,羞辱弱勢族群的言論自由?-種族侮辱言論之限制可能性,月旦法學教室第45期,頁6-7,2006年6月。
    廖元豪,愛國、燒國旗,與言論自由的雙軌理論,月旦法學教室第21期,頁8-9,2004年7月。
    劉安真,同志在臺灣社會的次等公民處境與心理健康,婦研縱橫第99期,頁6-11,2013年10月。
    劉靜怡,言論自由:第五講-言論自由、誹謗罪與名譽權之保障,月旦法學教室第37期,頁36-46,2005年11月。
    錢建榮、王怡今,不可能的任務-談檢察官對於妨害名譽罪的舉證責任,月旦法學雜誌第133期,頁42-64,2006年6月。
    謝庭晃,論刑法對名譽感情的保護,刑事法雜誌第50卷第3期,頁88-132,2006年6月。
    鍾道詮、李大鵬,社會排除經驗對男同志心理健康的影響,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30卷第1期,頁37-68,2017年3月。
    Claus Roxin(著);許絲捷(譯),法益討論的新發展,月旦法學雜誌第211期,頁257-280,2012年11月。

    (三) 研討會論文
    許恒達,人格尊嚴、言論自由與名譽刑法:重新解讀公然侮辱罪,發表於:法與道德-論憲法與刑法的界線研討會,台北:韓忠謨教授法學基金會,2020年10月17日。

    (四) 科技部/國科會研究計畫
    許宗力,言論自由與名譽保護---以歐洲人權法院與我國法院判決之比較為中心,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期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 NSC101-2410-H030-055-MY2,2013年7月。
    許澤天,言論自由與刑法-誹謗與仇視族群的處罰,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期末成果報告(第2年),計畫編號:MOST102-2410-H-006-033-MY2,2016年10月29日。

    (五) 學位論文
    石金堯,仇恨性言論之刑事管制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碩士論文,2020年。
    吳典倫,美國法上種族仇恨性言論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徐偉群,論妨害名譽罪的除罪化,國立臺灣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
    翁乙仙,從憲法言論自由之保障論仇恨性言論之管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2011年。
    張志隆,公然侮辱與誹謗罪規範之適用與區辨,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許凱翔,論仇恨性言論之刑法管制,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20年。
    陳宜誠,論侵害人格犯罪之不罰規定,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曾志楷,仇恨性言論的容忍與禁止-比較法的觀察,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劉傳璟,言論自由與名譽權之衝突與調和—從憲法與刑法出發,國立高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謝庭晃,妨害名譽罪之研究,輔仁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
    謝清傑,刑法第311條第3款善意適當評論之適用問題,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六) 網路資料
    立法院(102)院總第246號委員提案15120號議案關係文書,網址: https://lci.ly.gov.tw/LyLCEW/agenda1/02/pdf/08/03/14/LCEWA01_080314_00049.pdf (最後瀏覽日:2021年3月17日)。
    立法院(103)院總第246號委員提案16396號議案關係文書,網址: https://lci.ly.gov.tw/LyLCEW/agenda1/02/pdf/08/05/10/LCEWA01_080510_00008.pdf (最後瀏覽日:2021年3月17日)。
    許宗力,「大法官釋憲與人權保障-言論自由(一)」,台大開放式課程,網址: http://ocw.aca.ntu.edu.tw/ntu-ocw/ocw/cou/104S203/1 (最後瀏覽日:2021年3月17日)。
    許恒達,「公然侮辱應除罪化」,澄社評論,2014年12月8日,網址: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837254 (最後瀏覽日:2021年3月17日)。
    湯德宗,「大法官講堂:中華民國憲法及政府」,台大開放式課程,網址: https://youtu.be/bmkK1iUEzTQ (最後瀏覽日:2021年3月17日)。
    詹鎮榮,「基本權利(自由權)限制之合憲性審查」圖表,網址:http://www.ccj.url.tw/VerfR/PDF/%E9%99%90%E5%88%B6%E8%87%AA%E7%94%B1%E6%AC%8A%E4%B9%8B%E5%90%88%E6%86%B2%E6%80%A7%E5%AF%A9%E6%9F%A5.pdf (最後瀏覽日:2021年3月17日)。
    監察院第5屆第1次諮詢委員會會議資料,網址: https://www-ws.cy.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VcGxvYWQvMy9yZWxmaWxlLzg5MTUvMTUwNDYvNmJmMTkyODYtMjk1OC00YjE5LWI1YjktNTM0OWM2YzI0MjBjLnBkZg%3d%3d&n=5pyD6K2w6LOH5paZ77ya6K2w6aGM5LqMLnBkZg%3d%3d (最後瀏覽日:2021年3月17日)。
    蔡聖偉,關於通姦罪合憲性的鑑定意見,頁1。網址:https://cons.judicial.gov.tw/jcc/Uploads/files/yafen/%E9%91%91%E5%AE%9A%E4%BA%BA%E8%94%A1%E8%81%96%E5%81%89%E6%95%99%E6%8E%88%E4%B9%8B%E9%91%91%E5%AE%9A%E6%84%8F%E8%A6%8B.pdf (最後瀏覽日:2021年3月17日)。
    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五分組第三次會議記錄,網址: https://justice.president.gov.tw/meeting/29 (最後瀏覽日:2021年3月17日)。
    薛智仁,會台字12664號聲請釋憲案法律鑑定書,網址: https://cons.judicial.gov.tw/jcc/Uploads/files/yafen/%E9%91%91%E5%AE%9A%E4%BA%BA%E8%96%9B%E6%99%BA%E4%BB%81%E5%89%AF%E6%95%99%E6%8E%88%E4%B9%8B%E9%91%91%E5%AE%9A%E6%84%8F%E8%A6%8B.pdf (最後瀏覽日:2021年3月17日)。
    「失言惹風波 周燦德公開道歉」,華視新聞,2004年7月13日,網址: https://news.cts.com.tw/cts/politics/200407/200407130149796.html (最後瀏覽日:2021年3月17日)。
    「越娘遺毒說 廖本煙為『失言』道歉」,TVBS新聞,2006年4月7日,網址: 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368643 (最後瀏覽日:2021年3月17日)。
    「數字越高不代表你越聰明!三個對智力測驗常見的誤解」,聯合新聞網,2018年9月12日,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6904/3363183 (最後瀏覽日:2021年3月17日)。
    「諷金溥聰下流胚 馮光遠判罰5千元定讞」,自由時報電子報,2016年12月31日,網址: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067313 (最後瀏覽日:2021年3月17日)。

    二、 英文文獻
    (一) 專書與論文集
    Anthony Joseph & Paul Cortese (2006), OPPOSING HATE SPEECH, Praeger Publishers.
    Charles R. Lawrence III (1993), If He Hollers Let Him Go: Regulating Racist Speech on Campus, in Robert W. Gordon and Margaret Jane Radin eds., WORDS THAT WOUND: CRITICAL RACE THEORY, ASSAULTIVE SPEECH, AND THE FIRST AMENDMENT. (U.S.A: Westview Press).
    Jeremy Waldron (2012), The Harm in Hate Speech.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athleen M. Sullivan and Gerald Gunther (2003), FIRST AMENDMENT LAW, Foundation Press.
    Kathleen M. Sullivan and Gerald Gunther (2010), FIRST AMENDMENT LAW, Foundation Press.
    Kathleen M. Sullivan and Gerald Gunther (2004), CONSTITUTIONAL LAW, Foundation Press.
    Laura J. Lederer & Richard Delgado (1995), Introduction, in Laura J. Lederer & Richard Delgado eds., THE PRICE WE PAY: THE CASE AGAINST RACIST SPEECH, HATE PROPAGANDA, AND PORNOGRAPHY, Hill & Wang publishers.
    Laurence H. Tribe (1988), American Constitutional Law, Foundation Press.
    Mari J. Matsuda (1993), Public Response to Racist Speech Considering The Victim’s Story, in Robert W. Gordon and Margaret Jane Radin eds., WORDS THAT WOUND: CRITICAL RACE THEORY, ASSAULTIVE SPEECH, AND THE FIRST AMENDMENT. (U.S.A: Westview Press).
    Richard A. Epstein (1998), Principles For A Free Society: Reconciling Individual Liberty With The Common Good, Basic Books.
    Richard Delgado and Jean Stefancic (2004), Words That Wound: The Harms of Hate Speech, in UNDERSTANDING WORDS THAT WOUND, U.S.A: Westview Press.
    Samuel Walker (1994), HATE SPEECH: THE HISTORY OF AN AMERICAN CONTROVERSY, Lincoln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二) 期刊論文
    James Q. Whitman, Enforcing Civility and Respect: Three Societies, 109 Yale L.J. 1279 (2000).
    Jeffrey E. Thomas, Statements of Fact, Statements of Opinion, and the First Amendment, 74 Calif. L. Rev. 1001 (1986).
    Jeremy Waldron, Dignity and Defamation: The Visibility of Hate, 123 HARV.L.REV. 1596 (2010).
    Richard Delgado, Words That Wound: A Tort Action For Racial Insults, Epithets, And Name-calling, 17 Harv. C.R.-C.L. L. Rev. 133 (1982).

    (三) 網路資料
    Valerie Wright (2010), Deterrence in Criminal Justice: Evaluating Certainty vs. Severity of Punishment, 網址: https://www.ceic.gouv.qc.ca/fileadmin/Fichiers_client/centre_documentaire/CEIC-R-3633.pdf (最後瀏覽日:2021年3月17日)。

    三、 日文文獻
    平川宗信『名誉毀損罪と表現の自由』有斐閣 (2000年)。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107651020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651020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100404
    Appears in Collections:[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2001.pdf6866KbAdobe PDF216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