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7969369      Online Users : 86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0222


    Title: 營業秘密刑事案件關於核發偵查保密令之研究
    Research on Issuance of Protective Order In Criminal Cases of Trade Secrets
    Authors: 潘季翔
    Pan, Chi-Hsiang
    Contributors: 熊誦梅
    王立達

    Hsiung, Sung-Mei
    Wang, Li-Ta

    潘季翔
    Pan, Chi-Hsiang
    Keywords: 營業秘密
    偵查保密令
    秘密保持命令
    偵查不公開
    Trade secrets
    Protective order
    Secrecy of the investigation
    Date: 2022
    Issue Date: 2022-06-01 16:34:56 (UTC+8)
    Abstract: 我國營業秘密法自2013年1月30日修訂增加侵害行為之刑事責任後,經偵審實務運行將近7年,發現偵查中一大瓶頸,在於執行搜索被告持有之資料或已搜索取得被告之扣押物時,對於其中是否含有告訴人所有之營業秘密,檢察官或調查人員往往難以自行辨別,如被告又拒絕協商任何檢閱證物的方式,稱扣案證物均為被告自己所有之營業秘密,不同意由告訴人或其委任之人閱覽,否則將使被告權益遭受莫大損害,以致案件陷入膠著,因此修法之議再起。
    經過主管機關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舉辦公聽會,與法務部及司法會共同研議與協商,營業秘密法終於2019年12月31日完成再次修法,捨棄引用既有之法官核發秘密保持命令制度,轉而修訂我國獨有之檢察官核發偵查保密令制度,規定檢察官於偵辦營業秘密刑事案件時,認有必要可核發偵查保密令予接觸偵查內容之相關人;受偵查保密令之人,就該偵查內容,不得為實施偵查程序以外目的之使用,或揭露予未受偵查保密令之人,違反者負有刑事責任。
    本文嘗試由實務工作角度,經由文獻蒐集偵查保密令立法過程、各方觀點及相關評論,對於偵查保密令施行後2年多的運用情形、有無實際達到修法目的及是否產生新的問題等,透過焦點團體訪談彙整專家、學者之經驗與意見,並提出本文看法,進而歸納結論與提供將來實務及修法之建議。
    Since the amendment of the Trade Secret Law in 2013 included the criminal liability of delict, over the past seven years of implementing the law, one obstacle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that has been found is that the prosecutor or investigation agent has difficulty distinguishing whether the executed data or seizure of defendant truly contains the trade secrets the defendant claims or not. If the defendant rejects to compromise with any methods of examining evidence while claiming the seizure to be his trade secret, the case will be a deadlock.
    Hence, another amendment to Trade Secret Law was completed in 2019. Prosecutors were granted to issue a Confidentiality Preservation Order to relevant ones if they consider it necessary. The one who receives the Confidentiality Preservation Order should properly use the subject matter. Any purposes other than the investigation procedure should be prohibited. Any unlawful disclosure will be charged with criminal liability.
    Based on a practical law executor’s perspective, this study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n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of the Confidentiality Preservation Order, collects the practical information over the two year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de Secret Law, and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the law amendment. Focus group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to integrate experts’ experiences and opinions to seek useful suggestions for future practices and law amendments.
    Reference: 一、出版專書
    1、賴文智(計畫主持人),營業秘密法制之研究:期末報告書,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03年10月。
    2、賴文智、顏雅倫,營業秘密二十講,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4月。
    3、盧映潔,刑法分則新論,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第17版,2021年8月16日。
    4、劉怡君,營業秘密侵害案件之偵查內容保密令,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第21期,2018年10月。
    5、王偉霖,營業秘密法理論與實務,元照出版有限公司,第3版,2021年10月。
    6、Ranjit Kumar著:胡龍腾、黃瑋瑩、潘中道譯,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臺北市:學富文化,2000年。
    二、期刊論文
    1、林志潔,我國營業秘密刑罰化之評析,台灣法學,第248期,2014年5月15日。
    2、熊誦梅,要多秘密才秘密──談秘密保持命令,全國律師,第11卷第8期,2007年8月。
    3、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智慧財產權電子報,第74期,2012年8月5日。取自:https://www.tipo.gov.tw/tw/dl-125314-e82b6c53246f48e1b97bd9b92f630546.html
    4、吳啟賓,營業秘密之保護與審判實務,台灣法學雜誌,第98期,2007年9月。
    5、曾勝珍,負面資訊與離職後競業禁止形成不公平之競爭,公平交易季刊,第16卷第4期,2008年10月。
    6、張靜,營業秘密法及相關智慧財產問題,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14年2月。
    7、林洲富,營業秘密之理論與實務交錯,中華法學,第17期,2017年11月。
    8、林洲富,探討營業秘密之保護──以秘密保持命令與偵查保密令為中心,全國律師,第25卷第6期,2021年6月。
    9、駱志豪,TRIPS對營業秘密之保護,公平交易季刊,第4卷第3期,1996年7月。
    10、李昂杰,營業秘密之刑罰規範概劃,萬國法律,第136期,2004年8月。
    11、陳郁庭,各國營業秘密刑事規制之發展與檢討,台灣法學雜誌,第288期,2016年1月。
    12、李治安、馮震宇,臺灣營業秘密侵害訴訟之實證研究,月旦法學雜誌,第216期,2013年5月。
    13、葉雲卿,我國侵害營業秘密刑事責任之規範體系,法令月刊,第63卷第8 期,2012年5月25日。
    14、王偉霖,簡評我國營業秘密新修正刑事規範──兼論美、日、陸營業秘密刑事規範,台灣法學,第254期,2014年8月15日。
    15、曾勝珍、嚴惠妙,我國營業秘密法法制探討(上),全國律師,第19卷第7期,2015年7月。
    16、章忠信,新法增訂侵害刑責營業秘密更有保障,科技法律透析,第25卷第3期,2013年3月。
    17、黃國昌,「公正裁判確保」與「營業秘密保護」的新平衡點──簡介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中之秘密保持命令,月旦民商法,第21期, 2008年9月。
    18、法務部調查局,2020年經濟犯罪防制工作年報,2021年10月。
    19、潘季翔、程小綾,調查機關受理侵害營業秘密告訴實務與案例討,全國律師,第25卷第6期,2021年6月。
    20、謝福源,偵查侵害營業秘密犯罪實務探討(一),法務通訊,第2768期,2015年10月2日。
    21、謝福源,偵查侵害營業秘密犯罪實務探討(二),法務通訊,第2769期,2015年10月9日。
    22、林志潔、林益民,營業秘密法刑罰化後之成效,萬國法律,第214期,2017年8月。
    23、劉怡君,淺論營業秘密法之偵查保密令立法,智慧財產權月刊,第257期, 2020年5月。
    24、陳佳菁,重點論述營業秘密法修正新增「偵查保密令」規定,理律法律雜誌雙月刊,2020年第1期,2020年1月。
    25、王偉霖,從智慧財產保護觀點看各國營業秘密法制,月旦法學雜誌,第297期, 2020年2月。
    26、蔡忠竣,營業秘密於刑事訴訟程序中之揭露及保護-以美國刑事偵查程序為中心,智慧財產權月刊,第238期,2018年10月。
    27、范晏儒,我國營業秘密法修正動態-以偵查保密令為焦點,科技法律透析,第32卷第2期,2020年2月。
    28、周雅容,焦點團體法在調查研究上的運用,調查研究,第3期,1997年。
    29、陳運財,論偵查不公開之適用範圍及其例外,全國律師,第13卷第9期,2009年9月。
    三、政府公告與判決
    1、臺灣高雄地方法院2015年度智訴字第14號刑事判決。
    2、最高法院2018年度台上字第2950號刑事判決。
    3、智慧財產法院2017年度刑智上訴字第29號刑事判決。
    4、臺灣臺中地方法院2017年度智訴字第11號刑事判決。
    5、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營業秘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2017年4月24日。取自:https://www.tipo.gov.tw/tw/cp-86-621644-9d6c9-1.html
    6、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營業秘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公聽會會議紀錄,2017年5月5日。取自https://www.tipo.gov.tw/tw/cp-86-624856-8c4b3-1.html
    7、營業秘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總說明。
    8、「檢察機關辦理重大違反營業秘密法案件注意事項」總說明及修正總說明。
    9、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法規公告,2017年4月20日。取自:https://www.tipo.gov.tw/tw/cp-86-621644-9d6c9-1.html
    10、立法院1995年5月22日公報第84卷第33期,委員會審查紀錄。
    11、立法院公報,第89卷第39期院會紀錄, 2000年。
    12、立法院2018年4月10日第9屆第5會期第7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618號委員提案第21795號。取自:https://lis.ly.gov.tw/lygazettec/mtcdoc?PD090507:LCEWA01_090507_00028
    13、立法院2018年5月24日院第9屆第5會期經濟、司法及法制兩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第107卷第68期委員會紀錄。取自:https://lis.ly.gov.tw/lgcgi/lypdftxt?xdd!cec9cbccc6c9cec6cecc81cecfc8cfc9c7cfcec4cfcfcfcec4cfcfcec9
    14、立法院2019年12月16日院第9屆第8會期黨團協商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第108卷第106期黨團協商紀錄。取自:https://lis.ly.gov.tw/lgcgi/lypdftxt?xdd!cec9cbcbcfcacdcfc6c881cecfc7cecfc9cfcec4cfcccac6c4cfccc8cb
    15、司法院法規資訊,取自:https://www.judicial.gov.tw/tw/cp-1710-366095-fa24c-1.html及https://www.judicial.gov.tw/tw/cp-1710-366111-a39b3-1.html。
    四、網路文獻
    1、章忠信,「營業秘密」之範圍與條件,著作權筆記,2003年9月11日。取自:http://www.copyrightnote.org/ArticleContent.aspx?ID=8&aid=2466
    2、章忠信,營業秘密法增訂偵查保密令制度,著作權筆記,2021年2月1日。取自:http://www.copyrightnote.org/ArticleContent.aspx?ID=8&aid=2928
    3、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Case Study - 個案研究法 (naer.edu.tw)
    4、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interview method - 訪談法 (naer.edu.tw)
    5、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focus group - 焦點團體訪談 (naer.edu.tw)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3961038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961038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200442
    Appears in Collections:[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14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