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0944/141864 (78%)
造訪人次 : 47902408      線上人數 : 110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1215


    題名: 建設公司品牌對都市更新整合成效之影響-以臺北市為例
    A Study on the Brand Impact of Construction Company to Urban Renewal Integration Effects- A Case Study of Taipei City
    作者: 鄒文挺
    Tzou, Wen-Ting
    貢獻者: 賴宗裕
    鄒文挺
    Tzou, Wen-Ting
    關鍵詞: 都市更新
    品牌
    參與意願
    信任危機
    日期: 2022
    上傳時間: 2022-08-01 18:20:19 (UTC+8)
    摘要: 臺北市地區自民國87年發布都市更新條例以來,截至110年底事業計畫及事業計畫暨權利變換計畫案之申請報核案為970案,已核定實施500案,已完工195案,顯示民間實施者在都市更新的推動上相當不易,整合成效亦不如預期。實施者在推動都市更新整合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倘若實施者的品牌因素無法讓地主感受到「信任」、「信用」、「信心」,可能導致與地主之間因為缺乏信任基礎而衍生出許多爭議事件,進而影響地主對參與更新重建的意願。
    本研究從臺北市已核定實施都市更新之部分個案實例進行分析,並回顧品牌與都市更新相關文獻,探討品牌影響消費者對其商品或服務之信任程度及品牌和消費者消費行為間的關係對於消費者的購買決策之影響力,以品牌理論及信任理論進行闡述,從而了解推動都市更新過程中,實施者的品牌因素是否影響整合成效及地主參與意願,並探討因此產生之合作困境,能否應用相關理論研擬可能之合適解決策略。本研究以研究個案的地主為問卷調查對象,以調查結果作為基礎參考資料進行描述性統計之綜合分析,協助實施者建構品牌行銷策略,提供欲參與都市更新事業之建設公司及地主參考。
    本研究研擬品牌行銷策略及相關配套措施,並提供予實施者於未來推動都市更新時有所依循。在「品牌形象」部分,實施者透過整合作為調查了解地主參與都市更新時所重視的相關因素後,運用本身品牌形象達到提升地主信任度。在「行銷策略」部分,運用成功的行銷策略為實施者在都更單元內創造出知名度及口碑,以穩健扎實的方式在整合過程中與地主建立互信,讓第一線的整合開發人員與地主接觸互動時,有效穩健地取得地主的信任、避免信任危機的發生,更要成為更新案地主心中的驅策品牌。在「品牌信任」部分,除了要站在地主的立場思考,更要充分建立互信,降低地主心中的不確定感,因為地主的參與意願取決於與實施者之間的信任程度。此外,在「塑造整合開發人員的服務形象」、「資訊透明與提升信任之作為」及「公共關係之建立」之配套措施中,實施者應提供培訓課程進行教育訓練,並尋求具「親切、耐心、誠信」相關特質的開發人員,廣邀地主參與相關會議,透過協商平台調解衝突困境,消弭資訊落差,與社區建立良好公共關係,推廣企業形象,以達促進都市更新順利整合之效。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Aaker & Joachimsthaler著,高登第譯,2002,「品牌領導」,台北:天下文化。
    Aaker, David A.著,沈雲驄、湯宗勳譯,1998,「品牌行銷法則」,台北:商業周刊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Keller, Kevin L.著,吳克振譯,2001,「品牌管理」,台北:華泰文化。
    North, Douglass C.著,劉瑞華譯,1994,「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and economic performance),台北:時報文化。
    Ogilvy, David著,洪良浩、官如玉譯,1984,「歐格威談廣告」,台北:哈佛企業管理顧問公司。
    Reeves, Rosser著,聯廣公司蜜蜂小租譯,1986,「實效的廣告-USP」,台北:哈佛企業管理顧問公司。
    Upshawg, Lynn B.著,吳玟琪譯,2000,「建立品牌識別」,台北:台視文化。
    丁瑞華,2012,「品牌管理-策略性思考與實踐」,新北:普林斯頓國際有限公司
    沈鵬熠,2019,「服務行銷學」,台北:崧博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法蘭西斯.福山著,李宛蓉譯,2004,「信任:社會德性與繁榮的創造」,台北:立緒文化。
    胡政源,2006,「品牌管理-品牌價值的創造與經營」,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施振榮,2015,「六面向論輸贏:定位正確,品牌才有價值」,台北:遠見天下文化。
    陳永昌,2007,「品牌之價值」,台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彭建彰、呂旺坤,2011,「品牌行銷與管理 二版」,台北:華泰文化。
    黃正義,1974,「台灣都市更新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學院市政叢書之五
    黃正義,1987,「都市更新論(再版)」,台北:台灣省都市研究學會。
    黃健二,1984,「都市更新之研究」,台北:大佳出版社。
    賴宗裕,2017,「成長管理專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課程講義。

    (二)期刊

    吳鋼立,1998,規劃思潮與公共利益概念的演變-建構一個新的規劃典範來尋找公共利益,人與地,第179/180期,頁74-86。
    杜國源,2008,都市更新、台灣面臨之挑戰,營建知訊,303期,頁19-25。
    袁登華,2007,品牌信任研究脈絡與展望,心理科學,第30卷2期,頁434-437。
    張孟秋,2013,拆舊物蓋新樓的都市更新是唯一選項嗎,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12卷1期,頁112-114。
    張苙雲,1997,〈當代台灣社會的信任與不信任〉,《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頁295-332。
    張苙雲,2000,制度信任及行爲的信任意涵,臺灣社會學刊,23期,頁179-222
    陳律睿、李文瑞,2012,「廠商對交易夥伴信任程度影響因素之探討:社會鑲嵌與交易過程之觀點」,中華管理評論,第15卷第4期,頁1-30。
    游振輝,2006,從成長管理檢視都市更新的運作機制,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5卷2期,頁60-71。
    劉福勳、傅秉豐,2006,「以AHP多準則目標策略評估民間參與都市更新重建低落之研析」,『現代營建』,316:39-47。
    盧宗成、何彥陞。2013。〈以「公共利益」觀點探討都市更新條例「多數決」精神之妥適性〉。《現代營建》399:10-23。
    賴宗炘,2011,都市更新課題探討與策略研擬,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10卷1期,頁85-105。
    邊泰明,2010,都市更新-困境與信任,經濟前瞻,131:97-102。

    (三)碩士學位論文

    朱宗亮,2005,「不動產爭議解決機制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專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金桂,2009,「運用社會資本自組都市更新會實施更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台北。
    李姿齡,2009,「影響參與都市更新事業意願之探討-以台北市都市更新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台北。
    林佑璘,2003,「臺北市實施都市更新歷程及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第六屆碩士論文:台北。
    林育全,2007,「建構整合代理機制推動民間參與都市更新事業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台北。
    陳宇捷,2001,「都市更新事業中公私合作機制建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碩士論文:台北。
    麥怡安,2009,「我國都市更新權利變換制度之研究-以實施者與土地權利人間權益分配問題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台北。
    彭佩瑩,2013,「都市更新信任、互惠與合作之研究-以實施者觀點論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黃泳涵,2010,「信任與都市更新參與整合意願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台北。
    楊雲龍,2018,「都市更新整合作為對參與意願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台北。
    賴怡叡,2019,「食品安全事件、品牌信任對購買意願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台中。
    蘇國榮,2003,「建設公司商譽對住宅價格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台北。
    龔福來,2014,「民間推動都市更新事業過程中衝突化解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台北。

    貳、英文部分

    Chaudhuri, A., & Holbrook, M. B., 2001, “The chain of effects from brand trust and brand affect to brand performance: The role of brand loyalty,” Journal of Marketing, 65(2): 81-93.
    Deutschi, M., 1958, “Trust and suspicion,”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2(4): 265-279.
    Dobni, D., and Zinkhan, G.M., 1990, “In search of brand image: A foundation analysi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7(1): 110-119.
    Keller, K. L., 1993, “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57, No. 1: 1-22.
    Moorman, C., Zaltman, G., & Deshpande, R., 1992,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ovides and user of market research: The dynamics of trust within and between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9(3): 314.
    Newman, J. W. and R. A. Werbel., 1973,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Brand Loyalty for Major Household Appliance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Vo1. 10: 404-409.
    Park, C. W., Jaworski, B. J., and Maclnnis, D. J., 1986, “Strategic Brand Concept-Image Management,”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50, No. 4: 135-145.
    Rousseau, D. M., Sitkin, S. B., Burt, R. S. & Camerer, C., 1998, “Not So Different After All: A Cross Discipline View of Trus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23, No. 3: 393-404.

    參、網頁參考文獻

    MBA智庫百科http://wiki.mbalib.com/wiki
    內政部營建署http://www.cpami.gov.tw/
    台北市都市更新處http://uro.gov.taipei/mp.asp?mp=11801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10692302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923025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200992
    顯示於類別:[地政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302501.pdf6535KbAdobe PDF2127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