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0934/141854 (78%)
造访人次 : 47786896      在线人数 : 58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42623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2623


    题名: 不當勞動行為救濟機制之研究-以勞動三法草案中裁決制度為中心
    A Study on the Dispute Resolution for the Unfair Labor Practices-Focus on the Draft of Labor Union Act、Collective Agreement Act and Act for Settlement of Labor-Management Disputes
    作者: 楊景勛
    Yang, Ching-Hsun
    贡献者: 黃程貫
    楊景勛
    Yang, Ching-Hsun
    关键词: 勞動集體基本權
    不當勞動行為救濟制度
    有效權利保護
    裁決制度草案
    日期: 2005
    上传时间: 2022-12-02 15:16:26 (UTC+8)
    摘要: 勞工如欲行使勞動集體基本權,與雇主對抗,進而爭取維持或取得較佳的勞動環境或條件,往往於行使權利過程中,遭致雇主無情使用人事管理權限,進行打壓,此點,在台灣工會組織法制主要設計類型,是以事業單位內勞工為團結限定範圍之廠場工會型態,猶然。然而,撰寫本文時,工會法中關於禁止雇主進行妨礙勞工團結活動之規範保護有所不足,民事法院往往也是以市民法私法自治之觀點,去詮釋適用工會法既有的保護規範,導致屢屢發生工會幹部因從事勞工團結活動,即遭受懲戒、調職、甚至解僱等瓦解工會活動之不利益待遇,卻無法透過既有現存法制,獲取有效權利保護,工會往往隨之瓦解,或雖存在但已轉變成雇主之御用工會。

    有鑑於此,有志之士之專家學者,主管之勞動事務之勞委會與立法院,遂倡議推動,是否參考美、日法制建立排除雇主不當勞動行為的保護制度之芻議,進而著手研擬修正工會法、團體協約法、勞資爭議處理法草案,增設我國之不當勞動行為行政救濟裁決制度,希冀透過本次修法,達成保護勞工行使勞動集體基本權目的,使集體勞動關係得健全發展,透過社會委託勞資雙方自治方式,盡量促使勞資雙方於對等力量下,克服勞工人格從屬性地位,自主實現具有人性尊嚴之勞動生活,最終達成貫徹保障勞動基本人權目的,避免國家太多的介入與干預,以及強行勞動法令一體適用異質勞動關係,難以做到盡善盡美之窘境。

    本文即是以勞動集體基本權如何透過不當勞動行救濟制度,可獲得有效保障之觀點,參考過往既有不當勞動行為相關介紹文獻,以及勞委會委託研究計畫與學者專家等之討論意見,對我國將行採取之不當勞動行為救濟裁決制度,初淺研析現有草案特色,希冀得以對將來我國不當勞行為救濟制度之運作,將行遭遇之適用疑義問題,作為思辨如何運作之參考。
    參考文獻: 主要參考文獻資料
    (一)、中文部分(按作者姓名筆畫順序)
    一、書籍

    中華民國勞動法學會,勞動法裁判選輯(一),民國八十八年12月,初版。

    中華民國勞動法學會,勞動法裁判選輯(二),民國八十八年12月,初版。

    中華民國勞動法學會,勞動法裁判選輯(三),民國八十九年1月。初版。

    王甲乙、楊建華、鄭建才合著,民事訴訟法新論,三民,民國九十二年。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二冊,民國八十三年十月,初版。

    司法院(印行),民事法律專題研究(六),民國七十八年八月,初版。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編),勞動基準法規彙編,民國九十二年,初版。

    吳全成,我國不當勞動行為與不當爭議行為之規範-理論與實務,中華勞資基金會,民國八十一年,初版。

    吳庚,行政爭訟法論,三民,民國八十八年,初版。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民國九十二年,增訂八版。

    吳庚,憲法的解釋與適用,民國九十二年九月,修訂版。

    呂榮海,勞動基準法實用1,民國七十九年,初版。

    呂榮海、俞慧君,勞基法實用2,民國九十一年十月,修訂版。

    李惠宗,憲法要義,民國九十二年,初版。

    李建良,憲法理論與實踐(一),民國八十八年,初版。

    李建良、簡資修主編,憲法之理論與實務第二輯,中研院社科所,民國八十九年,初版。

    李震三,行政法導論,民國九十四年,修訂五版二刷。

    邱聯恭,司法之現代化與程序法,民國八十一年,初版。

    邱聯恭,「訴訟法理與非訟法理之交錯適用」,收錄於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編,民事訴訟法之研討(二),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二年。

    邱聯恭,程序制度機能論,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五年,初版。

    邱聯恭,程序選擇權論,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九年,初版。

    法治斌/董保城,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憲法,空中大學,民國八十六年,修訂再版
    周叔厚,證據法論,民國七十八年一月,初版。

    林宗弘等著,打拼為尊嚴-大同工會奮鬥史,台灣勞工陣線,民國八十九,初版。

    林俐芝譯,英美法導論,頁二十六,民國九十年,初版。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民國九十年,二版。

    許宗力,法與國家權力,民國八十八年,初版。

    許宗力,憲法與法治國行政,民國八十八年,初版。

    許慶雄,社會權論,民國八十年,初版。

    許慶雄,憲法入門,民國八十九年,初版。

    翁岳生編,行政法一九九八,民國八十七年,初版。

    翁岳生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當代公法新論(下),民國八十二年,初版。

    張天開譯,美國勞工部編,美國勞工運動簡史,民國四十七年。

    張登科,強制執行法,民國七十九年,初版。

    陳新民,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下,民國七十九年,初版。

    陳計男,行政訴訟法釋論,民國八十九年,初版。

    陳計男,強制執行法釋論,元照,民國九十一年,初版。

    陳計男,民事訴訟法論,民國九十三年,增訂三版。

    陳榮宗、林慶苗,民事訴訟法,民國九十三年,修訂三版。

    陳敏,行政法總論,民國九十二年一月,三版。

    陳繼盛,勞工法論文集,陳林法學文教基金會,民國八十三年六月,初版。

    湯德宗,權力分立新論,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增定二版。

    湯德宗,行政程序法論,民國九十二年十月,二刷第一版。

    黃程貫,勞動法,民國九十年,修訂二版。

    黃越欽,勞動法新論,民國八十九年七月,初版。

    焦興鎧譯,William B. Gould IV原著,美國勞工法入門,民國八十五年。

    楊與齡,強制執行法新論,民國九十年,初版。

    楊建華原著,鄭傑夫增訂「民事訴訟法要論」,民國九十年元月版。

    蔡茂寅,行政法實用,學林文化,民國九十年。

    劉孔中、李建良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中研院社科所,民國八十七年。

    劉志鵬,勞動法理論與判決研究,民國八十九年五月,初版。

    衛民,工會組織與勞工運動,民國八十二年,初版

    鄧學良,勞資事務研究,民國八十二年,初版。

    簡良機,勞資爭議立法規範及處理制度之研究,民國八十年。

    蘇永欽,跨越自治與管制,民國八十八年,初版。

    二、論文期刊

    丁嘉惠,不當勞動行為規範概論,勞工研究,民國八十三年十月。

    丁嘉惠,不當勞動行為規範概論-,勞工之友,民國八十三年十一月。

    丁嘉惠,美國勞工法上差別待遇不當勞動行為之意義及其救濟,中國勞工,民國八十三年六月。

    丁嘉惠,德國不當勞動行為之規範 -1-,勞工之友,民國八十四年四月。

    丁嘉惠,德國不當勞動行為之規範 -2-,勞工之友,民國八十四年五月。
    丁嘉惠,德國不當勞動行為之規範 -3-,勞工之友,民國八十四年六月。

    王文宇,定暫時狀態假處分與公司經營權之爭奪,植根雜誌第十五卷第六期。

    尤素芬,日本不當勞動行為之規範法理及救濟制度研析,中國勞工,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

    吳水郎,他山之石﹣﹣論不當勞動行為,勞工研究,民國七十八年一月。

    吳慎宜,團體交涉之不當勞動行為,勞資關係,民國八十七年八月。

    沈冠伶,我國假處分制度之過去與未來-以定暫時狀態之假處分如何衡平保障兩造兩造當事人之利益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一百0九期,民國九十三四年六月。

    沈冠伶,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之分工與合作,台灣本土法學第四十五期,民國九十二年四月。

    李建良,基本權利的理論變遷與功能體-從耶林內克「身份理論」談起(下),憲政時代,第二十九卷,第二期,民國九十二年十月

    李震山,行政權依法得介入私權爭執之法理基礎,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四十三期,民國九十二年二月。

    李震山,程序基本權,月旦法學教室,第十九期,民國九十三年五月。
    阮森,鄉鎮市調解條例制度簡介,立法院院聞第二十二卷第二期,民國八十三年二月

    林佳和,勞工案件專家參審之問題試探,律師雜誌第二五三期,民國八十九年十月。

    林子儀,評司法院組織法修正草案。

    邱駿彥,勞資爭議處理法草案中「裁決制度」之考察--以日本制度之經驗為借鏡,華岡法粹,民國九十二年三月。

    許宗力,基本權的功能,月旦法學教室,第二期,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

    夏林清、鄭村祺,站在罷工第一線-由行動主體角度看一九八九年遠化五月罷工之抗爭的發生及影響,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十三期,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

    黃程貫,我國勞動法發展趨勢之觀察與展望,月旦法學雜誌第一百期,民國九十二年九月。

    黃程貫,勞動法中關於勞動關係之本質理論,政大法學評論第五十九期,民國八十七年六月。

    黃程貫,勞資爭議法律體系中之罷工概念、功能及基本法律架構,政大法學評論第三十九期,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黃程貫,強制入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十三期,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

    黃程貫,德國勞工法中關於罷工期間「人力替代」問題之處理—兼論我國之立法可能性,政大法學評論五十三期,民國八十四年六月。

    黃程貫,德國勞動法上關於工作權保障之討論,憲政時代,二十九卷第一期,民國九十二年七月 。

    曾妙慧,台灣勞資爭議百年史,月旦法學雜誌第一0七期,民國九十三年四月。

    張烽益,雇主不當勞動行為規範之探討,台灣勞工,民國八十三年五月。

    詹火生,罷工過程中的「次級行動」與「不當勞動行為」,中國論壇,民國七十七年七月

    楊通軒,歐洲聯盟勞工法律之研究,中原財經法學第七期,民國九十年十二月。

    葉建廷,日本不當勞動行為制度之研究,勞工研究,民國八十六年一月。

    葉賽鶯,從最高法院若干裁判探討定暫時狀態之假處分,全國律師第二卷第八期,民國八十七年八月。

    劉士豪,勞動訴訟程序之研究,憲政時代,第十七卷,第二期,民國八十年十月。

    劉志鵬,權利事項爭議與法官造法機能,月旦法學雜誌,第十四期,民國八十五年六月。
    潘世偉、陳正良、林昭禛,勞動三法之修正評析與建議,國家政策論壇,民國九十年十二月。

    蔡茂寅,工作權保障與勞動基本權的關係與特質,律師雜誌第二一九期,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

    蔡炯敦,我國勞工法庭之回顧與展望,勞資關係月刊,第一三三期,民國八十二年五月。

    鄧學良 吳全成,不當勞動行為與不當爭議行為之救濟與處理,勞工研究,民國八十一年七月。

    鄭津津,「我國勞資爭議處理法制之問題與解決方向」,勞資關係月刊,第一九九期,民國八十七年十一月。

    鄭津津,「我國勞資爭議處理制度之現況與檢討」,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六期,民國九十一年。

    蕭文生,自程序與組織觀點論基本權利之保障,憲政時代,第二十五卷,第三期,民國八十九年一月。

    三、學位論文

    丁嘉惠,不當勞動行為規範之研究,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二年。
    王信仁,再訪社會權,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八月。

    李寧修,勞工行政組織與勞動基本權保障關係之研究-從「透過組織保障基本權利」之法理出發,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三年。

    林長造,台灣鐵路工會變遷與發展--從國家附屬機構邁向自主,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陳立儀,勞動關係與勞動意識--以台灣勞動三法修法歷程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吳永發,日本不當勞動行為制度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四年六月

    吳昭瑩,批判台灣勞資爭議處理機制—以爭議標的二分法之必要性與處理機制的妥當性為探討核心—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

    洪士程,臺灣地區解嚴後政治發展對自主性工會組織興起與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洪士淵,活法、國家法與台灣勞資關係,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六月。

    侯 志 君,政府採購調解制度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八年。

    許永煌,美、日行政委員會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八年。
    莊介南,「企業內勞資爭議處理制度與勞資和諧關係之研究」,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七月。

    梁雅慧,戰後台灣勞工運動研究(1945-2000),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郭明政,勞動關係中權利爭議處理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三年

    陳文雄,羅斯福新政與美國勞工問題,中國文化大學中美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七年。

    陳韻中,限制出境法律問題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

    黃羨婷,台灣勞資爭議處理對勞資關係運作的影響之研究-制度化的反思,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五年。

    黃榮坤,勞動者就勞請求權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論文,民國八十六年一月。

    彭長榮,勞動者爭議行為合法性研究以醫師罷工為中心,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葉建廷,不當勞動行為規範法制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

    劉妙玲,替代爭議解決方案於企業內部運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

    蔡文育,調解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三年六月。

    蔡欽源,憲法上基本權利之規定在私法關係中之效力,台灣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二年。

    蔡維音,罷工行為規範之憲法基礎探討,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一年六月。

    薛進坤,我國不當勞動行為法規範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

    廖森雲,船舶海難事故調查與海事評議制度之研究,國立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
    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賴恆盈,從行政法之觀點論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之機能-以日本法制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一年三月。

    謝杞森,公平交易法之行政程序與爭訟-以我國實務為探討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博士學位論文,民國八十七年五月。
    藍健誠,合議制行政組織類型與成員建制之研究─以高雄市政府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89/碩士。

    羅朝勝,鄉鎮市調解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

    四、研究計畫、研究報告、會議資料、資料彙編

    王惠玲,由國際勞動公約展望我國團結權之具體實踐,行政院國科會委託專門研究計畫,民國九十四年一月。

    王能君,日本之團體協商與團體行動,勞動基本權學術研討會會議資料,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法研究中心主辦,民國九十三年十月。

    呂榮海,日本勞動委員會組織與功能研究,行政院勞委會委託研究計畫,民國八十一年。

    成介之,九十一年度各級法院審理勞資爭議案件統計分析,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資爭議處理法裁決專章,再修正條文草案說帖,民國九十三年十二月。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資爭議處理法裁決專章相關問題探討會議記錄,民國九十三年。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動三法修正草案,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民國九十一年。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資爭議處理法修正草案裁決專章相關問題會議紀錄,民國九十三年。

    李仁淼,日本憲法中勞動基本權之保障-以團結權之保障為中心,勞動基本權學術研討會會議資料,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法研究中心主辦,民國九十三年十月。

    林佳和,勞資爭議處理法修正草案中裁決處理程序相關問題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九十三年五月。

    陳建文,團結權之思想發展與演變-以日本法的經驗為觀察素材,勞動基本權學術研討會會議資料,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法研究中心主辦,民國九十三年十月。

    陳建文,違反誠實協商義務之不當勞動行為類型-制度理念、設計邏輯與問題環節,九十二年工會法、團體協約法、勞資爭議處理法研討會,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主辦。

    黃程貫,我國勞資爭議法制之檢討與重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黃程貫,我國團體協約制度之檢討與展望,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邱駿彥,勞資爭議之裁決機制,民國九十三年勞資爭議處理機制學術研討會,國立台北大學主辦。

    陳愛娥,勞動基本權在德國憲法基本權體系中的地位,勞動基本權學術研討會會議資料,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法研究中心主辦,民國九十三年十月。

    焦興鎧,美國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制度之研究,九十三年度不當勞動行為及裁決機制研習會會議資料,行政院勞委會。

    劉士豪,我國憲法基本權體系中之勞動基本權,勞動基本權學術研討會會議資料,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法研究中心主辦,民國九十三年十月。

    劉士豪,我國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機關運作程序,九十三年度不當勞動行為及裁決機制研習會,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主辦。

    鄭傑夫,勞動訴訟—台灣審判實務與日本勞動審判法,民國九十三年勞資爭議處理機制學術研討會,國立台北大學司法學系主辦。

    魏千峰,美國與台灣有關爭議行為之刑事規範,民國九十三年勞資爭議處理機制學術研討會會議資料

    (二)、外文部分(按作者姓名字母順序)
    一、書籍
    Brox,Hans/ Rüthers,Bernd,Arbeitsrecht,15. Aufl.,W.Kohlhammer,2002.
    Douglas L.Leslie,Labor Law in a nutshell, third edition, 199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8865102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8651028
    数据类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200218
    显示于类别:[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02801.pdf7278KbAdobe PDF2210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