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2/140887 (78%)
Visitors : 46359360      Online Users : 126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6666


    Title: 南島外交:臺灣南島民族論述及其實踐之研究
    Austronesian Diplomacy: the Study of the Discourse of Austronesian Peoples in Taiwan and Its Practice
    Authors: 李孟儒
    Ciwidian, Sra Manpo
    Contributors: 官大偉
    Kuan, Da-Wei
    李孟儒
    Sra Manpo Ciwidian
    Keywords: 南島民族
    臺灣原住民族
    南島民族論述
    南島外交
    原住民外交
    太平洋外交
    主體性
    Austronesian peoples
    Indigenous peoples of Taiwan
    Discourse of Austronesian peoples
    Austronesian diplomacy
    Indigenous diplomacy
    Pacific diplomacy
    Subjectivity
    Date: 2015
    Issue Date: 2023-08-02 14:26:04 (UTC+8)
    Abstract:   在臺灣特殊的社會發展脈絡下,南島民族論述受到不同行為者的建構與挪用。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臺灣原住民族運動推動期間,原運團體和原住民菁英不僅運用南島論述促使國家返還其固有權利,更在「臺灣原鄉論」的呼喚和參與國際原住民族交流的經驗啟發下,發展出南島民族交流的理念。原住民立法委員迅速將此理念引進於政府體制,倡議南島民族交流與政府外交政策之間具有合作的潛力與可能性,因此開創使用「南島外交」一詞。臺灣經歷首次政黨輪替後,陳水扁政府出於地緣政治和國族論述等考量,挪用南島論述並使之成為其國族建構和太平洋外交政策的論述基礎,南島外交概念因而被納入並某種程度地落實在外交政策之中。臺灣原住民個人與團體也在此政治氛圍下積極拓展從事南島外交的空間,(再)建立與世界南島民族的交流合作關係。儘管第二次政黨輪替後,馬英九政府採取與前朝政府不同的外交政策,但具有原住民視野的「南島民族外交」概念已深植臺灣的太平洋外交之中,臺灣原住民族也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時至今日,南島外交已發展成為一個相當複雜的概念,牽涉到世界南島民族發展議題、原住民族權利的維護和落實,以及國家的太平洋外交政策。

      在上述背景下,本研究採用民族誌研究方法,透過文獻分析法、參與觀察法和深度訪談法,呈現臺灣原住民族參與南島外交的經驗和南島民族外交的發展情況,以論證其在南島外交的主體性展現。在整理與分析訪談資料後,筆者根據南島外交參與者的身份和活動型態,將南島經驗分為四大類型,並從中整理出六個共同的討論議題。這四種類型的南島經驗彼此間雖有相似之處,但也存在差異。不過,本研究認為差異並不影響臺灣原住民族在南島外交中的主體性建構,反而展現出其對南島外交的多元想像與實踐路徑。接著,本研究進一步從主體性的三個特徵:自主性、能動性與創造力,探討臺灣原住民在南島外交中如何展現其主體性。本研究發現臺灣原住民族從事南島外交之際,確展現出推動與實踐南島外交的自主性,超越地緣政治、國族論述和外交限制的能動性,以及發展出促進原住民族社會永續發展的創造力。換句話說,在南島外交中,臺灣原住民族確實展現出了主體性,並持續厚植其主體性。此外,臺灣原住民族的主體性建構和發展也直接影響國家與臺灣原住民族在外交場域中的權力關係。至今,臺灣原住民族在南島外交中不再是被政府單方面利用以追求國家利益的客體,而是與國家之間建立了互為主體的動態關係,雙方關係隨著臺灣原住民社會的發展而呈現競爭、衝突、合作、互惠的動態辯證關係。
      Under the context of Taiwan’s uniqu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Austronesian discourse has been constructed and appropriated by various actors. During the Indigenous movement in Taiwan from the 1980s to the 1990s, Indigenous elites and the organizations of Indigenous activists not only used the Austronesian discourse to urge the state to return their inherent rights, but also to developed the concept of Austronesian cooperation inspired by the “Out of Taiwan” theory and their experience of participating in international Indigenous affairs. Subsequently, Indigenous legislators introduced this concept into the government system, advocating its potential and possibility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state’s foreign policy, and thus pioneered the use of the term “Austronesian diplomacy”. After Taiwan’s first political party rotation, the Chen Shui-bian government appropriated the discourse of Austronesian peoples and made it the basis of its nation-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Pacific diplomacy policies, in consideration of factors such as geopolitics and national identity. The concept of Austronesian diplomacy was therefore incorporated and, to some extent, implemented in Pacific diplomacy policies. Against this political atmosphere, Indigenous individuals and groups vigorously expanded their space for Austronesian diplomacy, (re)establishing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s with Austronesian peoples around the world. Despite the change in foreign policy adopted by the Ma Ying-jeou government after the second political party rotation, the concept of Austronesian diplomacy with indigenous perspectives is deeply rooted in Taiwan’s Pacific diplomacy, and Indigenous peoples of Taiwan have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actor in it. Nowadays, Austronesian diplomacy has developed into a rather complex concept, involving the development issues of Austronesian peoples, the prote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digenous rights, and the state’s Pacific diplomacy policy.

      In this context, this study employs ethnographic research methods, through the methods of document analysi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 to delineate the experiences of Indigenous peoples in practicing Austronesian diplomacy and participating in its development to demonstrate their subjectivity. After organizing and analyzing the interview materials, this study categorizes Austronesian experience into four types based on the participants’ social positions and activity types, and identifies six common discussion topics from them. Although these four types of Austronesian experiences have similarities and discrepancies,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differences do not disturb the subjectivity construction of Indigenous peoples of Taiwan in Austronesian diplomacy. Instead, they demonstrates the diverse imagination and practical approaches of Indigenous peoples of Taiwan peoples in Austronesian diplomacy. Furthermore, this study explores how Indigenous peoples of Taiwan manifest their subjectivity in Austronesian diplomacy through the discussion framework composed of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subjectivity: autonomy, agency and creativity. This study finds that Indigenous peoples of Taiwan unarguably demonstrate the autonomy in advancing and engaging in Austronesian diplomacy, exert agency to transcend the state’s geopolitical and nationalistic discourses and diplomatic constraints, and constantly develop the creativity that contributes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digenous communities. In other words, in the field of Austronesian diplomacy, Indigenous peoples of Taiwan unequivocally demonstrate their subjectivity and continue to cultivate it. Additionally,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ubjectivity of Indigenous peoples of Taiwan also directly influence and shape the power relations between the state and Indigenous peoples in the diplomatic arena. Today, Indigenous peoples of Taiwan are no longer mere objects unilaterally manipulated by the state to pursue alleged national interests in Pacific diplomacy; rather, they have achieved an intersubjec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state. This dynamic relationship presents competitive, conflictual, cooperative,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dialectical relations as the Indigenous society develops.
    Reference: 一、英文文獻
    Anceaux, J. C. (1965). Linguistic Theories About the Austronesian Homeland. Bijdragen Tot de Taal-, Land- En Volkenkunde, 121(4), 417–432.
    Atkinson, J. (2009). Big Trouble in Little Chinatown: Australia, Taiwan and the April 2006 Post-Election Riot in Solomon Islands. Pacific Affairs, 82(1), 47–65.
    Bedford, S., & Spriggs, M. (2008). Northern Vanuatu as a Pacific Crossroads: The Archaeology of Discovery, Interac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Ethnographic Present.” Asian Perspectives, 47(1), 95–120.
    Beier, J. M. (2009). Indigenous diplomacies. Palgrave Macmillan press.
    Bellwood, P. (1991). The Austronesian Dispersal and the Origin of Languages. Scientific American, 265(1), 88–93.
    Bellwood, P. (1997). Prehistory of the Indo-Malaysian Archipelago.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Berger, L. R., Churchill, S. E., De Klerk, B., & Quinn, R. L. (2008). Correction: Small-Bodied Humans from Palau, Micronesia. PLoS ONE, 3(3).
    Blust, R. (1985). The Austronesian Homeland: A Linguistic Perspective. Asian Perspectives 26(1): 45-67.
    Coup in Solomon Islands. (2000, June) BBC News. Retrieved from http://news.bbc.co.uk/2/hi/asia-pacific/778009.stm
    Diamond, J. M. (2000). Linguistics: Taiwan’s gift to the world. Nature, 403(6771), 709-710.
    Dinnen, S. (2002). Winners and Losers: Politics and Disorder in the Solomon Islands 2000-2002. The Journal of Pacific History, 37(3), 285–298.
    Europa. (2002). The Far East and Australasia 2003. Routledge.
    Fischer, Steven R. (2002). A History of the Pacific Islands. New York : Palgrave.
    Hezel, F. X. (1970). Catholic Missions in the Caroline and Marshall Islands: A Survey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 Journal of Pacific History, 5, 213–227.
    Hezel F. X. (2003). Strangers in Their Own Land: A Century of Colonial Rule in the Caroline and Marshall Islands. Center for Pacific Islands Studies School of Hawaiian Asian & Pacific Studies University of Hawai`i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Lenzerini, F. (2006). Sovereignty Revisited: International Law and Parallel Sovereignty of Indigenous Peoples. Texas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42, 155-189.
    Macdonald, Barrie. (1982). Cinderellas of the Empire: Towards a History of Kiribati and Tuvalu. Canberr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Pacific Islands Report. (1999) Asian Development Bank Reports Solomon Islands Hit Hard by Asian Financial Crisis. Retrieved from http://www.pireport.org/articles/1999/05/06/asian-development-bank-reports-solomon-islands-hit-hard-asian-financial-crisis
    Ross, M. (2008). The Integrity of the Austronesian Language Family: From Taiwan to Oceania. In Alicia Sanchez-Mazas, Roger Blench, Malcolm D. Ross, Ilia Peiros and Marie Lin (Ed.), Past Human Migrations in East Asia: Matching archaeology, linguistics and genetics (pp. 161-181).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Sapir, E. (1916). Time Perspective in Aboriginal American Culture: A Study in Method. Ottawa, Government Printing Bureau
    Sauer, Carl Ortwin, 1889-1975. (1925). 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heppard, P. J. (2011). Lapita Colonization across the Near/Remote Oceania Boundary. Current Anthropology, 52(6), 799–840.
    Thomas, Frank R. (2003). Kiribati: “Some aspects of human ecology.” Forty years later. Atoll Research Bulletin. 501:1–40.
    Viviani, Nancy. (1970). Nauru: Phosphate and Political progres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二、中文文獻
    Fision.原青新視野(2012)第十四屆全國原住民大專青年國際文化交流活動規劃書,未出版。
    中華民國印尼歸僑協會(2012)。台灣印尼原住民文化交流與合作。印尼僑聲雜誌,140期,12-13。
    文資學報編輯委員會(2007)。《臺灣南島研究的展望》座談會會議紀錄。文資學報,3,165-198。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市:群學。
    王明珂(2001)。「起源」的魔力及相關探討。語言暨語言學,2(1),261-267。
    王嵩音(2000)原住民媒介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88–2414–H–032–003),未出版。
    台邦.撒沙勒(2004)。尋找失落的箭矢:部落主義的視野和行動。台北市: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台邦.撒沙勒(2014)。重修屏東縣志:原住民族。屏東:屏東縣政府。
    乎南.迪伴(無日期)。東馬來西亞.砂拉越.伊班族群的宣教。2014年5月13,取自:https://peo.nthu.edu.tw/video/bulletin/01sarawak/sarawak.pdf
    伊凡.尤幹(1985)。從高山走入地底:原住民與煤礦災變。山外山,1,12-13。
    夷將.拔路兒(1994)。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發展路線之初步探討。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彙編,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頁275-296)。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夷將.拔路兒(1995)。從「山胞」到「原住民」的正名運動史。台灣史料研究,5,114-122。
    夷將.拔路兒等編(2008)。台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臺北市:國史管、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何登煌(2013)。太平洋島國風情與風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何傳坤(2000)台灣南島民族的起源──遺傳基因研究。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簡訊刊物。2013年6月23日,取自:http://web2.nmns.edu.tw/Exhibits/90/uma/search1.htm/
    何傳坤、陳叔倬(2002)。南島語族之家—遺傳人類學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簡訊刊物,172。2013年6月23日,取自:http://web2.nmns.edu.tw/PubLib/NewsLetter/91/172/03.htm/
    余莓莓(2006)台灣意識vs.中國意識之發展與變遷─歷屆總統大選國民黨與民進黨報紙競選廣告之比較。載於施正鋒(主編),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頁79-104)。台北: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吳秉謙(2009)。台灣原住民族的南島民族想像─以1990年代《南島時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吳叡人(2007)。臺灣高山族殺人事件」──高一生、湯守仁、林瑞昌事件之政治史的初步重建〉,載於許雪姬(主編),二二八事件60週年紀念論文集(頁325-363)。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吳豐維(2007)。何謂主體性?一個實踐哲學的考察。思想,4,63-78。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李壬癸(1979)。從語言的證據推論台灣土著民族的來源。大陸雜誌,59(1),頁1-14。
    李壬癸(2006)。南島民族的分類與擴散:人類學、考古學、遺傳學、語言學的整合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期中報告,未出版。
    李壬癸(2007)。台灣南島語言的奧秘。中央研究院學術諮詢總會通訊,15(1),59-62。
    李壬癸(2011)。一百年來的語言學。載於王汎森等著,中華民國發展史:學術發展(頁201-230)。臺北:聯經出版社。
    李天命(1982)。語理分析的思考方法。台北:鵝湖出版社。
    李宗儒、吳經國(計畫主持人)(2006)專題研究計畫(八)兩岸暨國際關係與體育。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李登科(1995)。我國務實外交之回顧與展望。問題與研究,34(7),11。
    李登科(1996)。南向政策的初步評估。國家政策雙周刊,146,7-8。
    李毓中(2007)。十七世紀跟著西班牙人來到台灣的菲律賓外勞。歷史月刊,231,21-23。
    李遠哲(1994)中央研究院未來的展望。中央研究院週報,472。2013年1月7日,取自:https://www.sinica.edu.tw/as/weekly/83/472/lec.html/
    李學盛(1971)。一封來自砂勞越的信,山光,85,12-13。
    汪明輝(2003)。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回顧與展望,載於張茂桂、鄭永年編,兩岸三地社會運動論文集(頁91-135)。台北:新自然主義。
    姑牧.瓦歷斯(2010)夏威夷的南島特質啟發習舞人生。原教界,33,66-69。
    官大偉(2010,11月)空間秩序、地理再現與生態政治-從台灣山地資源利用/保育的歷史談起。「楊南郡先生及其同世代台灣原住民研究與台灣登山史國際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官大偉(2012)。阿拉斯加原住民族的主權。載於施正鋒(主編),原住民族主權與國家主權(頁359-384)。花蓮縣: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
    官大偉(2014)。原住民族土地權的挑戰:從一個當代保留地交易的區域研究談起。考古人類學刊,80,7-52。
    林廷輝(2007)。簡析第37屆「太平洋島國論壇」公報及其對我國外交之影響。展望與探索,5(6),115-122。
    林昌華(2011a)。西拉雅族群認同的追索:《福爾摩沙語辭彙集》初探(上)。臺灣風物,61(2),141-169。
    林昌華(2011b)。西拉雅族群認同的追索:《福爾摩沙語辭彙集》初探(下)。臺灣風物,61(3),117-144。
    林明德、張佳賓(1998)。從《南海時報》創刊一年來之社論〈1995.7.1-1996.11.2〉看台灣原住民問題之報導走向。臺大新聞論壇,5:14-26。
    林金泡(1983)。臺北市、高雄市山胞生活狀況調查研究。南投: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林淑雅(2000)。第一民族: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憲法意義。台北:前衛出版社。
    林開忠、林坊玲(2008,4月)。展望與侷限:台灣的東南亞研究。「2008年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論文研討會」發表之論文,亞洲大學。
    林媽利(2001)從DNA的研究看台灣原住民的來源。語言暨語言學,2(1),241-246。
    林瑞華(2006)。搬家:一個阿美族聚落的遷徙─以台北縣瑞芳鎮阿美家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邱斯嘉(2008)。由西南太平洋的Lapita陶器分析看古代大洋洲島民的社會關係。中央研究院週報,1165,:3-5。
    邱夢蘋(2012)。越過黑潮奔赴南十字星空。載於陳坤昇著,南島新印象:踏尋斐濟:第14屆全國原住民大專青年國際交流專刊(頁52-56)。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邱鴻霖(2013)。解碼「原南島」-清華大學參與「亮島人」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簡訊,356。2014年8月7日,取自:http://140.114.119.12/~epaper/356/a1.htm/
    侯繼迎、姚濤(2002)。論主體性思想的演進邏輯。重慶文理學院學報,3,34-36。
    南島飛舞的精靈──姑牧.瓦歷斯(2011)。2014年12月8日,取自:https://catalog.digitalarchives.tw/pdf/00/00/a7/38.pdf
    施正鋒(1999)。台灣意識的探索。在夏潮基金會編,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頁58-98)。臺北:海峽出版社。
    施正鋒(2001)。台灣人的國家認同。載於台灣歷史學會編,國家認同論文集(頁145-180)。新北:稻鄉出版社。
    施正鋒(2007,7月)。台灣的族群政治與民主化。「解嚴二十週年與台灣民主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臺灣大學校友會館。
    施正鋒(2013)。民進黨執政八年族群政策回顧與展望。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4,85-120。
    施正鋒(主編)(2012)。原住民族主權與國家主權。花蓮縣: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
    洪威喆(2014)。漂旅帛琉塑出生命的悸動──華恆明的藝術創作。藝術認證,5,71-75。
    洪曉純(2013)。從中國東南沿海到太平洋──由考古學新證據看南島語族史前史。載於陳光祖、臧振華(主編),東亞考古的新發現(頁279-331)。台北:中央研究院。
    胡哲豪(2014)。第十三屆聯合國原住民議題常設論壇暨全球原住民青年工作小組會前會議出國報告,未出版。
    唐宜傑(1998)。語言分群的意義──從「南島語族」和「南島民族」談起。人類與文化,32(33),50-54。
    夏曼.藍波安(2014)。大海浮夢。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夏曉鵑(2010)。失神的酒─以酒為鑑初探原住民社會資本主義化過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7,5-58。
    孫大川(2008,5月)。被綁架的主體?──台灣原住民族當前法政發展的檢討。「打里摺高峰論壇:族群『話』台灣」發表之論文,國立暨南大學。
    孫大川(2010)。搭蘆灣手記。台北市:聯合文學出版。
    孫振清(1994)。知識論,臺北:五南出版社。
    徐遵慈(2013)。我國與東協經貿關係之現狀盤點與再出發。WTO電子報,345。2014年3月17日,取自:http://www.wtocenter.org.tw/SmartKMS/fileviewer?id=130536/
    浦忠成(2003)。鄭成功與原住民:歷史建構中的扭曲、淡化與除去,載於政治大學文學院編,中國近代文化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05-223),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
    浦忠成(2007)。被遺忘的聖域:原住民神話歷史與文學的追溯。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浦忠成、孫大川(2001)。原住民部落重大歷史事件──高砂義勇隊期末報告。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海樹兒.犮剌拉菲(2010)原住民參選立法委員之研究。台北:國史館。
    馬慧珍(2011)。淺論主體性與主體間性。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7(4),35-37。
    高朗(1993)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1950-1972)。臺北:五南。
    高德義(1996)。臺灣原住民政治建設與政治議題。載於洪泉湖(主編),兩岸少數民族問題。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許凱文(2012)。國際交流斐濟心得。載於陳坤昇著,南島新印象:踏尋斐濟:第14屆全國原住民大專青年國際交流專刊(頁66-71)。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康培德(2005)。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一):荷西明鄭時期。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張光直(1987)。中國東南海岸考古與南島語族起源問題。南方民族考古,1,48-57。
    張茂桂(1991)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張茂桂(2002)台灣是多元文化國家?!。文化研究月報,13。2013年11月9日,取自:http://www.cc.ncu.edu.tw/~csa/oldjournal/13/journal_park86.htm#b11
    張英華(1993)。跨文化的宣教──菲律賓。新使者雜誌,16,68-70。
    張瑋(2012)。南太平洋島國在台海兩岸的外交選擇─以諾魯、吉里巴斯與萬那杜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張憲炎、陳世宏(主編)(2012)。臺灣主權與攻勢外交。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張懿仁(2002)。全球化下台灣原住民與國家之全力分享:從蘭嶼達悟跨境交流談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莊永明(1989)。台灣紀事。台北:時報出版。
    許木柱、廖守臣、吳明義(2001)。臺灣原住民史—阿美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許家華、劉芝芳(總編輯)(2010)。烏來鄉志。臺北縣:臺北縣烏來鄉公所。
    許維德(2007)。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台灣客家、原住民與台美人的研究。台北市:遠流。
    郭文萱(2012)。有種感動要延續下去。載於陳坤昇著,南島新印象:踏尋斐濟:第14屆全國原住民大專青年國際交流專刊(頁29-33)。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郭佩宜(2009)。綜論臺灣的太平洋島嶼研究。載於王嵩山、楊翎合編,大洋洲的物件與文化(頁51-62)。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陳水扁總統競選指揮中心國家藍圖委員會(2000)。新世紀新出路 : 陳水扁國家藍圖。臺北市:陳水扁總統競選指揮中心國家藍圖委員會。
    陳文德(2004)。南島民族的臺灣與世界。歷史月刊,199,41-45。
    陳文德(2011)。南島民族研究:臺灣及其他地區。載於楊儒賓等主編,人文百年、化成天下:中華民國百年人文傳承大展文集(頁373-378)。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陳正峯(2008)。區域整合下台灣的南向政策:以台灣對越南互動關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陳玉美(2004)。台灣是南島語族的原鄉嗎?。歷史月刊,199,34-40。
    陳玉苹(2013)。當文化慣習遇到西方法律與經濟開發──帛琉土地糾紛的前世今生。原教界,53,62-65。
    陳光興(1994)帝國之眼:「次」帝國與國族──國家的文化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7,149-222。
    陳伯楨(1998)。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研究所遭遇的問題。人類與文化,32(33),55-69。
    陳叔倬、許木柱(2001)。台灣原鄉論的震撼──族群遺傳基因資料的評析。語言暨語言學,2(1),231-235。
    陳宗仁(2010)。1632年傳教士Jacinto Esquivel報告解析:兼論西班牙佔領前期的臺灣知識與其經營難題。臺灣文獻,61(3),1-34。
    陳宗仁(2012)。菲律賓原住民的臺灣經驗,原住民族文獻,6。2014年4月3日,取自:http://ihc.apc.gov.tw/Journals.php?pid=612&id=688
    陳建文(2006)。語言與民族起源及遷徙的關係。國教之友,58(1),29-37。
    陳隆志(2000)。新世紀台灣的國際角色。新世紀智庫論壇,10,21-25。
    陳淑美(1999)。被淹沒的島嶼戰史:高砂義勇隊。臺灣光華雜誌,24(3),78-91。
    陳堯峰、陳叔倬、許木柱(2011)。起源地或轉運站?遺傳學研究在南島語族擴散的貢獻與挑戰。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2(3),41-49。
    陳琮淵(整理)(2004)。台灣東南亞研究的十年回顧座談會。亞太研究論壇,25,134-136。
    陳潔瑤(2012)我在這裡看見你─在新喀里多尼亞的導演手記。人籟論辨月刊,99,10-19。
    陳鴻瑜(2007)。新南向政策效果往上提升。展望與探索,5(8),16-22。
    童元昭(主編)(2009)。群島之洋:人類學的大洋洲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閏青會(2006)。主體性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北京政府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9(4),70-72。
    黃怡(等譯)(2012)。南臺灣踏查手記:李仙得臺灣紀行(原作者:Charles W. LeGendre)。台北:前衛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874)
    黃東煬(2008)。我國南向政策成效的回顧與展望。展望與探索,6(12),41-60。
    黃奎博、周容卉(2014)。我國「南向政策」之回顧與影響。展望與探索,12(8),61-69。
    黃玲華(2005)。台灣原住民運動的國會路線。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黃國超(2011,1月)。歌舞展演、山胞觀光與族裔唱片:1960年代山地文化村與觀光唱片的消費/文化想像。「2011年文化研究年會『嘿山寨慮消費:生態、科技與文化政治』發表之論文,真理大學。
    黃應貴(1996)戰後台灣人類學對於台灣南島民族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應貴(1999)。導論:幾個有關人類學在台灣之發展的議題。載於徐正光、黃應貴(主編),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篇(頁25-57)。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應貴(2006)。文化與族群的形成與再創造:台灣南島民族的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期中報告,未出版。
    黃應貴、蔣斌、陳茂泰、石磊、瞿海源(1993)。尊重原住民的自稱,載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191-198)。臺北市:業強出版。
    楊政賢(2011)。島、國之間的「族群」──臺灣蘭嶼Tao與菲律賓巴丹島Ivatan關係史的當代想像(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楊政賢(2015)。臺灣蘭嶼與菲律賓巴丹島兩地的當代交流與族內異觀。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7,97-145。
    臧振華(1999)。菲律賓呂宋島考古工作簡報。東南亞區域研究通訊,6,17-33。
    臧振華(2001)。從“Polynesian origins: Insights from the Y chromosome”一文談南島民族的起源和擴散問題。語言暨語言學,2(1),254-260。
    臧振華(2011)。從馬祖的史前文化談南島語族的擴散。載於臧振華、陳仲玉編,2011馬祖列島與海洋環境文化(頁61-66)。連江縣:連江縣政府。
    臧振華(2012)。再論南島語族的起源問題。南島研究學報,3(1),87-119。
    趙海英(2004)。論西方主體性思想的歷史變遷。理論觀察,4,18-19。
    劉兆隆(2005)。簡介南島五國。台灣國際研究季刊,1(3),1-24。
    劉益昌、郭素秋(2005)。金門復國墩遺存在亞洲大陸東南沿海的地位及其意義,「中國東南沿海島嶼考古學研討會」發表之論文,馬祖民俗文物館。
    劉富本(2000)。蛻變中的太平洋群島國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樂毅駿(2005)。我國海軍遠航訓練支隊出訪所涉及平時海洋法之實務(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歐鴻鍊(2010)。談「外交休兵」與「活路外交」。拉丁美洲季刊,4,4-5。
    潘英(1996)。臺灣平埔族史。台北市:南天。
    蔡文婷、卜華志(2001)。捏出高山,揉出流水──旅美陶藝家李茂宗。光華雜誌,26(5),84-89。
    蔡百銓(2010)。南島民族與國家:台灣篇.太平洋篇。臺北市:前衛。
    蔡志偉(2007)。台灣的南島民族外交。臺灣國際研究季刊,3(3),161-186。
    蔣斌(1997,3月)。洋的邊緣:評論臺灣南島民族研究與大洋洲及島嶼東南亞人類學的對話。「人類學在臺灣的發展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鄭欣暉(2006)。康得的批判哲學簡述。人文,152。2014年5月7日,取自:http://www.hkshp.org/humanities/ph152-15.htm/
    鄭端耀(2008)。務實外交的發展與決擇。問題與研究,37(4),1-20。
    蕭揚基、唐瓊妹(2011)。道德生活主體與公民教育。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7,145-168。
    賴冠全(2011)。當台灣技術團遇上諾魯推廣戶:一項行動模式的改造計畫。2011年世界南島學術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未出版。
    賴冠全(2014)。生計、飲食、社群:跨文化發展計畫在太平洋島嶼諾魯的人類學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錢圓銅(2011)話語權力及主體位置──基於福柯理論的分析。西南農業大學學,9(10),116-118。
    閻亢宗(2006)。論外來政權現象-從政治權威的角度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戴東清(2009)。外交休兵政策的內涵與中、日、美三方反應之初探。亞太通訊研究,7,137-138。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
    謝世忠(1992)。偏離群眾的菁英:試論「原住民」象徵與原住民菁英現象的關係。島嶼邊緣,5(10),52-60。
    謝世忠(2009)。原住民與南島/東南亞與島嶼-人類學長遠橋樑的搭建。臺大校友雙月刊,64。取自:http://www.alum.ntu.edu.tw/wordpress/?p=3429/
    鍾興華(2008)。第11屆全國原住民大專青年文化會議暨第10屆全國原住民大專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原教界,22,80-81。
    羅致政(2006)。台灣外交政策回顧。2014年12月18日,取自:http://www.lawtw.com/article.php?template=article_content&area=free_browse&parent_path=,1,1648,&job_id=114424&article_category_id=1714&article_id=52671
    藤井志津枝(1997)理蕃:日本治理台灣的計策。台北市:文英堂出版社。
    藤井志津枝(2001)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三)。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顧恒湛(2014)。主體缺席的書寫:戰後初期「山胞論述」之歷史初探(1945-1955)。台灣學誌,9,83-109。
    顧偉(2008)。論人的主體性及其理論的發展歷程。法制與社會,34,389。

    三、政府出版品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2013)。2012華僑經濟年鑑:臺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2014)。2013華僑經濟年鑑:臺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外交部(1992)。外交報告書:對外關係與外交行政。臺北市:外交部。
    外交部(1995)。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外交年鑑。臺北市:外交部。
    外交部(1995)。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外交年鑑。臺北市:外交部。
    外交部(1998)。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外交年鑑。臺北市:外交部。
    外交部(1999)。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外交年鑑。臺北市:外交部。
    外交部(2000)。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外交年鑑。臺北市:外交部。
    外交部(2001)。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外交年鑑。臺北市:外交部。
    外交部(2002)。中華民國九十年外交年鑑。臺北市:外交部。
    外交部(2002b)。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外交年鑑。臺北市:外交部。
    外交部(2003)。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外交年鑑。臺北市:外交部。
    外交部(2004)。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外交年鑑。臺北市:外交部。
    外交部(2006)。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外交年鑑。臺北市:外交部。
    外交部(2007a)。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外交年鑑。臺北市:外交部。
    外交部(2008)。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外交年鑑。臺北市:外交部。
    外交部(2009a)。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外交年鑑。臺北市:外交部。
    外交部(2009b)。進步夥伴永續發展援外政策白皮書,臺北市:外交部。
    外交部(2010)。外交傳愛千里2010年:國際青年大使紀實。臺北市:外交部。
    外交部(2011)。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外交年鑑。臺北市:外交部。
    外交部(2012a)。國際合作發展事務99年度報告。臺北市:外交部。
    外交部(2012b)。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外交年鑑。臺北市:外交部。
    外交部(2012c)。國際合作發展事務100年度報告。臺北市:外交部。
    外交部(2012d)。中華民國一百年外交年鑑。臺北市:外交部。
    外交部(2013a)。國際合作發展事務101年度報告。臺北市:外交部。
    外交部(2013b)。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交年鑑。臺北市:外交部。
    外交部(2014a)。國際合作發展事務102年度報告。臺北市:外交部。
    外交部(2014b)。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外交年鑑。臺北市:外交部。
    外交部(2015)。國際合作發展事務103年度報告。臺北市:外交部。
    立法院公報處(1993a)。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82(12)。臺北:立法院。
    立法院公報處(1993b)。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82(21)。臺北:立法院。
    立法院公報處(1993c)。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82(43)。臺北:立法院。
    立法院公報處(1995a)。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84(10)。臺北:立法院。
    立法院公報處(1995b)。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84(14)。臺北:立法院。
    立法院公報處(1995c)。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84(40)。臺北:立法院。
    立法院公報處(1996)。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85(20)。臺北:立法院。
    立法院公報處(1997)。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86(42)。臺北:立法院。
    立法院公報處(1998)。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87(9)。臺北:立法院。
    立法院公報處(1999)。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88(10)。臺北:立法院。
    立法院公報處(2000)。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89(41)。臺北:立法院。
    立法院公報處(2010)。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9(26)。臺北:立法院。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2)。2002南島民族領袖會議會議實錄。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3)。2003南島民族領袖會議會議實錄》。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4)。2004南島民族論壇會議實錄。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5)。南島民族論壇─海洋文化的傳統與當代發展活動實錄。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南島論壇國際研討會-交流與博物館會議實錄。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7)。2007年南島民族論壇暨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實錄》。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8)。原住民族行政人員赴帛琉南島民族論壇報告。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出國報告書,未出版。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0)。2010年南島民族國際會議實錄。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1)。2011年南島民族國際會議會議實錄:觀光與傳播。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2a)。2012南島民族國際會議:潮浪譜寫共鳴會議實錄。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2b)。參加2012第11屆太平洋藝術節活動,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出國報告,未出版。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3)。2010年南島民族國際會議實錄。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行政院海洋事務推動委員會(2006)。海洋政策白皮書。臺北市:行政院研考會。
    行政院新聞局(2005)。陳總統水扁先生九十三年言論選集(上)。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2006)。陳總統參加「第一屆臺灣與太平洋友邦元首高峰會議」暨訪問諾魯共和國紀實。臺北:總統府。
    行政院新聞局(2007)。陳水扁總統參加「第2屆臺灣與太平洋友邦元首高峰會議」暨訪問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紀實。臺北:總統府。
    行政院新聞局(2009)。馬英九總統97年言論選集。臺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2010年年報(無日期)。臺北: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2014南島民族國際會議「部落善治與原住民族發展:實踐與展望」會議實錄。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孫大川、鍾興華、宋麗茹、林裕豐、劉世傑、何凱琳(2010)。赴帛琉共和國勘察台灣原住民族文物特展場地及辦理「南島原鄉─台灣原住民族傳統與現代文物工藝特展」。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出國報告書,未出版。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1997)。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1997年報。臺北: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1998)。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1998年報。臺北: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1999)。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1999年報。臺北: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00)。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00年報。臺北: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01)。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01年報。臺北: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03)。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02年報。臺北: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04a)。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03年報。臺北: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04b)。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04年報。臺北: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06)。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05年報。臺北: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07)。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06年報。臺北: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08)。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07年報。臺北: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09)。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08年報。臺北: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10)。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09年報。臺北: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11)。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10年報。臺北: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12)。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11年報。臺北: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13)。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12年報。臺北: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14)。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13年報。臺北: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15)。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14年報。臺北: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陳坤昇(2012)。南島新印象:踏尋斐濟:第14屆全國原住民大專青年國際交流專刊。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賴坤成、楊聰榮、童元昭、張基義、李俊賢、曾媚珍、林志興、溫璧綾、溫秀琴、柯立業(2006)。南島文化初探記行。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國報告書,未出版。
    舞賽.古拉斯(主編)(2012)。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2011年。臺北: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舞賽.古拉斯(主編)(2013)。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2012年。臺北: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舞賽.古拉斯(主編)(2014)。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2013年。臺北: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審計部(2006)。中華民國95年度中央政府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特別決算審核報告。臺北市:審計部。

    四、網路資料
    中華民國外交部茲鄭重聲明,自即日起終止與諾魯共和國之外交關係,諾魯政府應自行承擔背棄與中華民國廿二年邦誼之責任及所有後果(2002年7月23日)。臺北市:外交部。2013年9月7日,取自:https://www.mofa.gov.tw/News_Content_M_2.aspx?n=5028B03CED127255&sms=5ED24855AD8E6C58&s=E608623D6104E2D4
    中華民國政府茲鄭重聲明自本年十一月二日起終止與東加王國之外交關係,同時中止中、東加兩國各項協定及合作關係,並召回駐東加王國大使(1998年10月31日)。臺北市:外交部。2013年9月14日,取自:https://www.mofa.gov.tw/News_Content_M_2.aspx?n=5028B03CED127255&sms=5ED24855AD8E6C58&s=05CC4A6F4B8105B9
    中華民國無任所大使聘書頒發典禮(2001年5月18日)。臺北市:外交部。2014年11月13日,取自:https://www.mofa.gov.tw/News_Content.aspx?n=FAEEE2F9798A98FD&sms=6DC19D8F09484C89&s=7F3C6E56415D98D3
    中華民國第12任總統馬英九先生就職演說(2008年5月20日)。臺北市:總統府。2013年10月11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12226
    火種起源(無日期)。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2012年12月21日,取自:http://210.240.125.35/citing/citing_content.asp?id=1815&keyword=%A4%F5%BA%D8%B0_%B7%BD
    外交部(2006)。「群峰專案」-外交出擊.再造新猷。外交部通訊,26(3)。臺北市:外交部。2014年12月5日,取自:http://multilingual.mofa.gov.tw/web/web_UTF-8/out/2603/report_1.htm
    外交部(2010)。「太誼專案」-精誠合作、永續發展,總統率團訪問馬紹爾群島、吉里巴斯、吐瓦魯、諾魯、索羅門群島以及帛琉等太平洋六友邦。外交部通訊,28(5)。2013年10月21日,取自:http://multilingual.mofa.gov.tw/web/web_UTF-8/out/2805/1-1_page.html
    外交部二十一日就中共宣布與諾魯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事,鄭重說明(2002年7月21日)。臺北市:外交部。2013年9月7日,取自:https://www.mofa.gov.tw/News_Content.aspx?n=FAEEE2F9798A98FD&sms=6DC19D8F09484C89&s=AB9E568F7A92629F
    外交部舉行「103年國際青年大使交流計畫」結訓暨出團授旗典禮(2014年8月29日)。臺北市:外交部。2014年12月21日,取自:https://www.mofa.gov.tw/News_Content.aspx?n=98&s=76230
    外交部舉辦「2014年太平洋島國青年領袖培訓計畫」臺北課程開訓儀式(2014年10月13日)。臺北市:外交部。2014年12月21日,取自:https://www.mofa.gov.tw/News_Content.aspx?n=95&s=66365
    年研究計畫簡介(無日期)。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2013年9月26日,取自:http://www.rchss.sinica.edu.tw/SNAS/page1/super_pages.php?ID=P704
    成立緣起(無日期)。亞洲太平洋地區糧食與肥料技術中心全球資訊網。2014年6月12日,取自:http://www.fftc.org.tw/view.php?parcat=7
    我國加入「南太平洋區域漁業管理組織」(2012年9月23日)。臺北市:外交部。2014年5月14日,取自:https://www.mofa.gov.tw/News_Content.aspx?n=8742DCE7A2A28761&sms=491D0E5BF5F4BC36&s=CDD72CC4704B34AF
    李伊珊(2011年4月14日)。華恆明遠赴帛琉振興失傳陶藝。僑務電子報。2014年11月22日,取自:https://ocacnews.net/article/126570
    花蓮部落大學(2014)。103年度第二屆穩固阿美族語言會議會議簡介及報名方式。2014年12月10日,取自:http://hualientribalcollege.blogspot.com/2014/07/blog-post.html
    東加國家概況(無日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方網站。2014年9月15日,取自:http://www.mfa.gov.cn/chn//pds/gjhdq/gj/dyz/1206_21/1206x0/t9541.htm
    東南亞區域研究計劃第一年成果簡介(1995)。中央研究院週報,553。2013年11月13日,取自:https://www.sinica.edu.tw/as/weekly/84/553/news.txt
    南島文化作為臺東大學教學與研究重點之發展「航向南島」座談會與談記要(2013)。東大電子報,8。2014年3月27日,取自:http://enews.nttu.edu.tw/files/15-1041-20965,c4185-1.php?Lang=zh-tw
    南島會議拼外交?藍綠大不同(2010年6月8日)。臺北:原住民族電視台。2013年9月7日,取自:http://www.titv.org.tw/
    持續推動漁業外交友邦區域觀察員訓練開訓(2013年10月14日)。高雄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2014年4月12日,取自:https://www.fa.gov.tw/cht/NewsPaper/content.aspx?id=1012&chk=C2ED36B0-34D6-44C4-B819-FC3F86010E0B
    海外工程(無日期)。榮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1月17日,取自:http://www.rsea.gov.tw/sales1-2.php?p=16
    起源地神話(無日期)。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2012年12月27日,取自:http://210.240.125.35/citing/citing_content.asp?id=2691&keyword=%B0_%B7%BD%A6a%AF%A%B8%DC
    活路外交擁抱全球(無日期)。臺北市: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3年10月11日,取自:https://www.npf.org.tw/post/11/3938
    馬總統「太誼專案」成果(2010年03月30日)。臺北市:外交部。2014年12月17日,取自:https://www.mofa.gov.tw/News_Content.aspx?n=FAEEE2F9798A98FD&sms=6DC19D8F09484C89&s=FF771E2B3C95025E
    馬總統視察國合會宣示援外方向(2008年11月26日)。臺北市: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14年3月11日,取自:http://www.icdf.org.tw/fp.asp?fpage=cp&xItem=2140&ctNode=29687&mp=1
    副總統出席「102年國際青年大使交流計畫成果發表會」(2013年10月25日)。臺北市:外交部。2014年12月21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18121
    排灣族神話背景(無日期)。臺灣原住民神話與傳說網頁資料。2012年12月27日,取自:http://ticeda.moc.gov.tw/shenhua/005pwan/005shjshi.html
    第二屆友邦區域觀察員訓練圓滿完成(2012年8月27日)。高雄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2014年4月12日,引自:https://www.fa.gov.tw/cht/NewsPaper/content.aspx?id=899&chk=F3147598-08B1-4A1C-A8F2-E970CD33AEA2
    第三屆友邦區域觀察員訓練圓滿完成(2013年11月12日)。高雄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2014年4月12日,取自:https://www.fa.gov.tw/cht/NewsPaper/content.aspx?id=1032&chk=27C23B70-96AF-4C9A-A6FE-E924847F9E33
    超驗(先驗)(無日期)。教育大辭書。2013年11月27日,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1772/
    楊部長主持「太誼專案」新聞說明會紀要(2010年3月16日)。臺北市:外交部。2014年4月23日,取自:https://www.mofa.gov.tw/News_Content_M_2.aspx?n=70BCE89F4594745D&sms=700DE7A3F880BAE6&s=EA479C238885985D
    漁業署完成太平洋友邦區域觀察員訓練計畫(2010年7月26日)。高雄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2014年4月12日,取自:https://www.fa.gov.tw/cht/NewsPaper/content.aspx?id=160&chk=3FFFA261-98CA-413E-BC2C-21A78C512585
    漁業署辦理太平洋友邦區域觀察員訓練計畫(2010年6月28日)。高雄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2014年4月12日,取自:https://www.fa.gov.tw/cht/NewsPaper/content.aspx?id=166&chk=8F267916-4FA5-4189-98FC-1BCD4E56E632
    臺美宣布合作成立「太平洋島國青年領袖培訓計畫」(2012年9月1日)。臺北市:外交部。2014年12月21日,取自:https://www.mofa.gov.tw/News_Content.aspx?n=96&s=68715
    積極推動漁業外交友邦區域觀察員訓練開訓(2012年7月30日)。高雄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2014年4月12日,取自:https://www.fa.gov.tw/cht/NewsPaper/content.aspx?id=890&chk=A677F17A-86AE-4F43-AEF4-31597EA93650
    賴坤成(2008年8月6日)。第十屆太平洋藝術節紀實:面向太平洋、卻是通往南島世界無限寬廣的大道。2014年6月25日,取自:http://taitungpeoplepower.blogspot.com/2008/08/blog-post_7885.html
    總統出訪大洋洲友邦國帛琉與索羅門群島記者會(2005年1月14日)。臺北市:總統府。2014年12月1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9135
    總統在帛琉晚宴致詞(2005年1月27日)。2014年12月1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9171
    總統「海洋夥伴.合作之旅」抵達索羅門(2005年1月29日)。臺北市:總統府。2014年12月1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9177
    總統「海洋夥伴.合作之旅」第二天行程(2005年1月28日)。臺北市:總統府。2014年12月1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9176
    總統繼續在索羅門群島訪問的第二天行程(2005年1月30日)。臺北市:總統府。2014年12月1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9179
    總統出訪大洋洲友邦馬紹爾群島等三國記者會(2005年4月27日)。臺北市:總統府。2014年12月1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9392
    總統展開「海洋夥伴‧陽光之旅」(2005年5月1日)。臺北市:總統府。2014年12月1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9403
    總統接受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國宴款待(2005年5月1日)。臺北市:總統府。2014年12月1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9406
    總統出席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紀念獨立建國26週年國慶大會(2005年5月2日)。臺北市:總統府。2014年12月1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9408
    總統抵達吉里巴斯訪問(2005年5月3日)。臺北市:總統府。2014年12月1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9411
    總統搭乘空軍一號啟程前往帛琉參加第一屆台灣與太平洋友邦元首高峰會議(2006年9月3日)。臺北市:總統府。2014年12月2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10680
    總統返國談話(2006年9月6日)。臺北市:總統府。2014年12月10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10689
    總統展開「和諧共榮、永續經營」之旅(2007年10月11日)。臺北市:總統府。2014年12月15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11705
    總統「和諧共榮.永續經營」之旅第一天行程(2007年10月12日)。臺北市:總統府。2014年12月16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11706
    總統出席「98年度國際青年大使交流計畫」成果發表會(2009年10月8日)。臺北市:外交部。2014年12月20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13683
    總統啟程訪問南太平洋友邦(2010年03月21日)。臺北市:外交部。2014年12月17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14169
    總統抵達吉里巴斯共和國(2010年03月22日)。臺北市:外交部。2014年12月17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14172
    總統抵達馬紹爾群島共和國(2010年03月22日)。臺北市:外交部。2014年12月17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14171
    總統抵達諾魯共和國(2010年03月23日)。臺北市:外交部。2014年12月17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14176
    總統抵達吐瓦魯(2010年03月23日)。臺北市:外交部。2014年12月17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14175
    總統諾魯及索羅門群島行程(2010年03月24日)。臺北市:外交部。2014年12月17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14177
    總統抵達帛琉訪問(2010年03月26日)。臺北市:外交部。2014年12月17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14183
    總統返國機上廣播談話(2010年03月27日)。臺北市:外交部。2014年12月17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14188/
    總統出席「101年國際青年大使交流計畫」成果發表會(2012年9月25日)。臺北市:外交部。2014年12月21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16994
    總統參加南島民族領袖會議開幕典禮(2012年12月9日)。臺北市:總統府。2014年3月22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738
    總統伉儷出席「中華民國中樞暨各界慶祝102年國慶大會」致詞全文(2013年10月10日)。臺北市:外交部。2014年12月21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18063
    總統出席「103年國際青年大使交流計畫」成果發表會(2014年10月26日)。臺北市:外交部。2014年12月21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19002
    辯士學派(無日期)。中華百科全書。2013年11月29日,取自: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056&forepage=4

    五、新聞報導
    觀光會提建議開設標準地方劇院維持山地原有歌舞(1957年3月2日)。聯合報,第2版。
    山地舞蹈家戴玉妹飛菲(1960年2月9日)。聯合報,第3版。
    阿美族人豐年祭千人酣舞花崗山(1961年10月15日)。聯合報,第3版。
    漁局通知漁會統一招訓山胞(1965年3月25日)。聯合報,第2版。
    我山地歌舞團在吉隆坡演出(1968年5月1日)。聯合報,第5版。
    促進中美人民情誼花蓮與夏威夷兩縣正式締盟(1971年11月10日)。聯合報,第7版。
    我與東加王國宣布建立邦交(1972年4月11日)。聯合報,第1版。
    張兆洛(1972年5月31日)。我與西薩摩亞建交的重大意義。中國時報,第2版。
    榮民技術輸出的新頁輔導會派出榮民參加諾魯國建設(1972月21日)。聯合報。2013年11月27日,取自:https://udndata.com/ndapp/Index/
    輔導會派技術人員協助諾魯開發工作(1973)。中央社。2013年11月27日,取自:https://search.cna.com.tw/
    汪清澄(1974年12月16日)。華青足隊初傳捷報四比二勝斐濟我駐蘇瓦商務團昨舉行慶功宴。聯合報,第8版。
    結束訪問南太.華青足隊返國(1974年12月26日)。聯合報,第3版。
    馬紹爾與我簽漁業合作計劃,將授權林堉璘全權經營(1979年8月25日)。經濟日報,第9版。
    我國漁船可往帛琉作業(1979年9月7日)。聯合報,第2版。
    南太平洋島國盼我農機輸銷(1979年12月31日)。經濟日報,第3版。
    我國決與南太平洋各國擴大各項農漁合作(1980年1月22日)。經濟日報,第2版。
    南太平洋地區推銷訪問下月中旬受理報名(1980年9月24日)。經濟日報,第3版。
    大洋洲文經協會昨大會(1981年3月9日)。聯合報,第2版。
    蕭美君(1982年3月22日)。西太地區大專棒賽中華隊榮獲冠軍。聯合報。2013年11月27日,取自:https://udndata.com/ndapp/Index/
    我設立產品展示中心昨在所羅門群島揭幕(1982年6月29日)。經濟日報,第3版。
    馬安一(1982年7月8日)。爭取新興國家之間的友誼。我與索羅門關係樂觀發展。聯合報,第1版。
    劉其筠(1983年1月25日)。推展對無邦交國家經貿關係南太平洋市場值得重視。經濟日報,第3版。
    中華足球橄球兩隊下月分征南太平洋(1983年6月2日)。聯合報,第5版。
    大洋洲柔道公開賽中華隊榮獲總冠軍!(1984年10月11日)。聯合報,第3版。
    南太平洋研究會昨天在台北成立(1988年4月3日)。民生報,第6版。
    我國與馬紹爾談妥建交事宜(1988年11月26日)。聯合報,第2版。
    開創性外交步履邁向南太平洋,中華民國名義萬那杜設據點(1989年7月26日)。聯合報,第1版。
    魏鏞(1989年8月7日)。雙重承認與務實外交。中央日報,第2版。
    鄭興泰(1990年7月23日)。開啟經貿外交的另一扇門。我向南太平洋群島「迂迴前進」。經濟日報,第16版。
    鍾雲蘭(1990年4月25日)。下個建交國可能在南太平洋。斐濟已向中共表明與台灣交朋友立場。聯合報,第9版。
    鍾雲蘭(1990年11月17日)。美國姿態影響情勢。原與我有建交協議馬紹爾群島昨轉與中共建交。南太平洋外交政防戰出現警訊。聯合報,第4版。
    鍾雲蘭(1990年11月19日)。外交部說法:馬國想靠中共終止託管。指美干涉與我建交恐係託詞。聯合報,第2版。
    張茂桂(1992年5月12日)。少數族群自我命名的權利應當受到尊重。中國時報,第6版。
    萬那杜對我「承認」止於貿易。我外交部表示簽署相互承認公報無庸置疑(1992年9月26日)。聯合報,第4版。
    我拒資助擴建監獄索羅門生氣了(1995年7月3日)。聯合報,第6版。
    王明珂(1996)。兩岸的歷史戰爭。聯合報,第11版。
    馬紹爾建核廢場計畫叫停(1997年6月25日)。聯合報,第10版。
    馬道容(1998年7月8日)。我提供索國七大援助,索國支持我參與國際組織。聯合晚報,第4版。
    范正祥(1998年7月11日)。原住民外交可為政府開展外交空間提供新思考。中央通訊社。2013年11月27日,取自:https://search.cna.com.tw/
    高凌雲(1998年7月23日)。發言惹禍?駐華外交圈:謝棟樑遭索國驅逐。聯合晚報,第2版。
    張宗智(1998年7月24日)。外交部「得到一些反映」指謝棟樑「講話有不妥當的地方」。聯合報,第4版。
    羅紹平(1999年6月29日)。1999台東南島文化節嘉年華活動,各國團隊陸續抵達。民生報,第5版。
    澳擔心「南太平洋捲入兩岸主權爭執」,警告巴紐將因與台灣建交損及該國經濟(1999年7月7日)。聯合報,第2版。
    陳英姿(2000年10月11日)。索國總理昨率閣員參加我大使館國慶酒會,中索邦交我方已有最壞打算。聯合報,第1版。
    中索邦交不穩索。方歸咎我政府改組(2000年10月21日)。聯合報,第13版。
    張宗智、郭瓊俐(2002)。台灣外交官干預選舉?諾魯總統指控我外交部駁斥。聯合報。2013年11月27日,取自:https://udndata.com/ndapp/Index/
    李銘珠(編譯)(2002年2月11日)。外電報導台灣廢棄物運往索羅門。聯合報,第7版。
    朱邦賢(編譯)(2002年5月9日)儲存核廢料,傳台電找上索羅門群島。聯合報,第8版。
    高凌雲(2002年7月22日)。簡又新:不容諾魯予取予求最快今宣布斷交。聯合晚報,第2版。
    陶允正(2002年7月22日)。諾魯與中共建交。聯合報,第13版。
    林少予(2002年7月24日)。我與諾魯斷交追討1209萬美元欠款。聯合報,第3版。
    張宗智(2002年8月19日)。外交官喊冤:未介入諾魯選舉。聯合晚報。2013年11月27日,取自:https://udndata.com/ndapp/Index/
    彭淮棟編譯(2002年8月20日)哈里斯稱此為與我斷交理由,且曾助我加入世貿,我今年援助200萬美元太少。聯合報,第4版。
    彭淮棟、何孟奎、羅玉潔(編譯)(2002年9月13日)。台灣2000萬貸款流向索國叛軍。聯合晚報,第1版。
    楊淑芬(2002年10月31日)。呂秀蓮:海洋立國是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新選擇。台灣新聞報,第2版。
    吳佩蓉(2002年12月18日)。原住民外交。南島國醫療大合作。民生報,第A11版。
    羅紹平(2002年12月27日)。外籍友人驚喜體驗排灣文化。南島文化節國外嘉賓參訪金峰新興村射山豬、刺藤球同樂。聯合報,第17版。
    許湘欣(2003)。簡又新:中共對國際的承諾常常沒有兌現。中央通訊社。中央通訊社。2013年11月29日,取自:https://search.cna.com.tw/
    曾淳良(2003年8月4日)。中國外交因諾魯閉館事件面臨兩難窘境。中央通訊社。2013年11月29日,取自:https://search.cna.com.tw/
    陳敏鳳、李濠仲(2005年5月5日)。吐總理會扁,當面要金援。聯合報,第A4版。
    林政忠、李濠仲(2005年5月14日)。我與諾魯復交。聯合晚報,第1版。
    柳琬玲(2007年12月11日)。南島民族論壇的人權觀在哪裡?菲律賓政治暗殺議題成為注目點。苦勞網。2014年5月18日,取自: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12764
    王麗娟(編譯)(2008年1月11日)。馬紹爾與我邦交似已回穩。聯合報,第A15版。
    王麗娟(編譯)(2008年1月13日)。馬紹爾群島:珍惜與我邦誼。聯合報,第C3版。
    溫貴香、吳素柔(2008年3月26日)。黃志芳:駐外人事功能性考量,絕非卡位。中央通訊社。2014年8月22日,取自:https://search.cna.com.tw/
    陳威任(2008年9月3日)。原民會澄清南島論壇經費爭議。臺灣立報。
    宋燕旻、魏台復(2010年3月18日)。隨總統出訪原舞者表演受限制。華視新聞。2014年3月29日,取自:https://news.cts.com.tw/cts/politics/201003/201003180431309.html
    謝文華、許紹軒(2010年3月18日)。隨總統出訪原舞者獵頭舞碼遭刪。自由時報。2014年3月29日,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380570
    高凌雲(2010年3月21日)。馬今晚出訪南太穿原民味團服。7天訪6友邦。這次服裝由原住民藝術家蠟染加工設。聯合晚報,第A2版。
    李佳霏(2010年3月22日)。馬總統:與吉里巴斯一起因應海面上升。中央通訊社。2014年12月22日,取自:https://search.cna.com.tw/
    范凌嘉(2010年3月23日)。海平面升吉國總統:也許得回台。聯合報,第A4版。
    江慧真(2010年3月25日)。兩位台灣人讓諾魯人長壽。中國時報。2014年12月22日,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00325000595-260102?chdtv
    翁禎霞(2011年4月13日)。原民藝師華恆明駐帛文化大使。聯合報。第B2版。
    曾依璇(2011年9月12日)。諾魯吃肉多台灣農技團補蔬菜。中央通訊社。2014年12月22日,取自:https://search.cna.com.tw/
    賴春福(2012年3月2日)。吉里巴斯經濟5成靠各國入漁費。環境資源中心。2015年2月26日,取自:https://e-info.org.tw/node/74813
    潘建志(2012年5月19日)。我與印尼博物館合作探索荷治時期歷史。中國時報。2013年9月13日,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20520000646-260102?chdtv
    劉星君(2012年8月10日)。帛琉文化種子來台樂陶陶。聯合報,第B2版。
    花孟璟(2012年11月21日)。紐西蘭毛利人拜訪阿美族「兄弟」。自由時報。2013年8月2日,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632174
    金援友邦4500萬「被偷了」。吉里巴斯:款項遭竊但無能為力。使館後知後覺?外交部要求釐清(2014年10月15日)。聯合報,第A8版。
    許雅筑(2014年10月23日)。我金援吉國稱遭網路詐騙。聯合報,第A11版。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9825900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25900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900601.pdf16578KbAdobe PDF27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