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0944/141864 (78%)
造訪人次 : 48073165      線上人數 : 87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0229


    題名: 新媒體下的電視專題報導產製策略初探
    Research On TV In-depth Reporting Production Strategy In The New Media Era
    作者: 顧嘉浩
    Ku, Chia-Hao
    貢獻者: 蘇蘅
    顧嘉浩
    Ku, Chia-Hao
    關鍵詞: 電視專題報導
    匯流新聞室
    產製策略
    專題報導產製
    TV In-depth Reporting
    Convergence Newsroom
    Production Strategy
    In-depth Reporting Production
    日期: 2023
    上傳時間: 2024-03-01 14:01:56 (UTC+8)
    摘要: 本研究探討新媒體下,電視專題報導整體發展,受到傳播科技影響在產製
    策略和內容定位,都走向多元景觀變化,同時也遭遇到挑戰。本研究目的瞭解電視新聞專題在新媒體轉型中,關注平臺優先擴大傳播渠道,觀眾互動加強傳播力道,核心目標是社會對新聞信任度漸趨稀缺,如何擴大專題報導價值所在。
    本研究從數位科技衝擊專題報導產製作為概念,深度訪談十位電視臺新聞
    從業工作者,瞭解他們在匯流新聞室對專題報導產製,實務操作和涉入情境改變調整過程詮釋,分析包含定位、產製、新聞專題、科技運用到觀眾收視管道,製作過程採取模式。
    研究發現在網路發達、資訊紛擾時代,新媒體下對電視臺新聞和觀眾仍具
    有可看性和重要性,電視專題報導從前製議題設定貼近時事,追求深度多元內容,敘事戲劇張力中真實報導,不只揭露問題並建議解方。後製中擅用網路和傳播科技工具,豐富內容,並以平臺優先進行傳播方式,創造專題報導產製創新策略。
    本研究結論指出電視專題報導需要利用新媒體優勢,積極轉變產製思路模
    式,構建多元化和多樣性專題報導,配合平臺媒體和社群媒體特性,在深度報導和時事新聞作出平衡,增加觀眾可看性,並且提供意義深度內容,累積社會信任感同時發揮媒體公共性。
    The study analyzes TV in-depth reporting in the new media era, focusing on how the convergence newsroom adapts to new production strategies due to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It investigates the diminishing public trust in news, exploring ways to enhance report value through audience engagement and modern broadcasting methods.
    Research involved interviewing ten TV news professionals,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digital technology on production. It looked at changes in operation, content strategy, and audience interaction,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diversified, in-depth, and engaging content in today's media landscape.
    Findings show that new media greatly influences TV news and audience preferences, and therefore, innovative production strategies is necessary.TV in-depth reporting now prioritize relevant, dynamic storytelling and solution-oriented
    journalism, using digital technologies for content enhancement and targeted distribution.
    The conclusion emphasizes adapting TV in-depth reporting to new media, balancing thorough reporting with current news to increase viewer's interest and trust, enhancing the media's role in public servi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INSIDE(2023 年 3 月 27 日)。〈專訪創造智能林慧珍:三立下一階段數位轉型,就交給一間全新的科技公司〉,《INSIDE》。取自
    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31153-aicreate-360
    方怡文、周慶祥(1999)。《新聞採訪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正中書局。
    火力創新(2021 年 2 月 6 日)。〈新媒體時代,BBC 也著手轉型〉,《火力創新》。取自 https://blog.firelab.cc/uklife2/
    中視十年特刊編輯委員會(1979)。《中視十年:中華民國五十八年至六十八年》。臺北市:中國電視公司出版部。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1984)。《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三輯:民國六十七年至七十二年》。臺北市:中華民國電視學會。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1992)。《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七輯:民國七十九年至八十年》。臺北市:中華民國電視學會。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2000)。《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十一輯:民國八十七年至八十八年》。臺北市:中華民國電視學會。
    王天濱(2002)。《臺灣新聞傳播史》。臺北市:亞太圖書出版社。
    王洪鈞(1996)。《新聞採訪學》。臺北市:正中書局。
    王彩雲(2006)。《紙媒轉型之虛實整合經營策略》。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論文。
    王淑美(2018)。〈網路速度與新聞-轉變中的記者時間實踐及價值反思〉,《中華傳播學刊》,33:65-98。
    王泰俐(2006)。〈電視新聞「感官主義」對閱聽人接收新聞的影響〉,《新聞學研究》,86:91-133。
    王泰俐(2011)。〈政府訊息置入電視新聞性節目的文本分析與閱聽人研究〉,《中華傳播學刊》,20:25-43。
    王翎(2010)。〈用恰當的角色講述好聽的新聞故事——淺析美國新聞雜誌類節目《60 分鐘》的成功之道〉,《新聞傳播》,7:17-18。
    石永貴(1970)。〈傳播類型及其理論之研究〉,《新聞學研究》,6:93-130。
    《全球深度報導網》(無日期)。取自 https://zh.gijn.org/
    江靜之(2014)。〈電視全球暖化新聞之多媒材分析初探:以 TVBS【搶救地球】特別報導為例〉,《新聞學研究》,120:47-78。
    吳宇舒(2011)。《大陸專題性新聞節目的產製分析—以東森新聞臺「哈囉中國」為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雨潔(2011)。《新聞或廣告:以影響階層模式分析消費新聞產製過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明哲(2010)。〈新聞感與網路新聞寫作之探討:從倒三角形的延續與創新出發〉,《傳播與社會學刊》,14:163-190。
    李宜萱(2023)。《數位媒體付費訂閱制初探— 以《天下雜誌》和《聯合報》為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汪琪(2011)。〈全球化下的在地電視觀眾〉,《傳播與社會學刊》,18:17-44。
    呂琦瑋(2013)。《從使用者觀點探究社群媒體時代下的新聞消費意涵:以Facebook 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論文。
    林秀姿(2021 年 9 月 1 日)。〈聯合報數位轉型報告 超越報紙 迎向數位永續媒體品牌價值〉,《聯合新聞網》。取自 https://udn70.udn.com/digitaltransformation/
    林照真(2013)。〈為什麼聚合?有關臺灣電視新聞轉借新媒體訊息之現象分析與批判〉,《中華傳播學刊》,23:3-40。
    林照真(2017)。《新聞,在轉捩點上:數位時代的新聞轉型與聚合》。臺北市:聯經出版。
    林照真(2019)。〈360 的新聞聚合:沉浸敘事與記者角色〉,《中華傳播學刊》,36:237-271。
    林照真(2022)。〈元宇宙與新聞真實〉,《臺灣電視新聞 60 年》。臺北市:翰蘆圖書出版。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巨流圖書。
    林翠絹(2018)。〈數位優先新聞室:海峽時報 網路新聞匯流與轉型分析〉,《傳播與社會學刊》。43:73-102。
    林東泰(2015)。《敘事新聞與數位敘事》。臺北市:五南出版。
    林惠娟(2013)。《國際新聞雜誌節目敘事結構分析─以文茜世界週報為例》。師範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慶祥(2009)。《深度報導》。臺北市:五南出版。
    施盈廷(2003)。〈資訊時代的新聞概念: 小寫新聞的誕生〉,《資訊社會研究》,4:181-210
    洪賢智(2005)。《電視新論》。臺北市:亞太圖書出版。
    洪賢智(2013)。《廣播學新論(第 4 版)》。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徐國淦(2021)。《科技發展下傳統媒體的組織變革與勞資關係:以《聯合報》系為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博士論文。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首航初探之旅》。臺北市:麗文文化。
    浦天慶、夏學理(2010)。〈文建會之置入性藝文新聞研究-以三立電視臺為例〉,《Journal of Data Analysis》,5(1):53-76。
    翁秀琪(1992)。《大衆傳播理論與實證》。臺北市:三民書局。
    翁秀琪(2021)。〈調查報導的調查感〉,《鏡電視公評人季報第 1 期》。取自 https://www.mnews.tw/story/20221010ombuds001
    蘇建州(2020 年 8 月 15 日),〈數位浪潮下 新聞媒體的轉型經營之路〉,《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取自 https://www.sef.org.tw/article-1-129-4629
    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2023 年 7 月 13 日)。〈2023 年第二十二屆「卓越新聞獎」報獎流程、獎勵辦法 Q&A〉【公告】。臺北市: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取自 https://www.feja.org.tw/70678
    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2023 年 8 月 29 日)。〈2023 臺灣網路報告〉【公告】。臺北市: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取自
    https://report.twnic.tw/2023
    許志明、沈建宏(2019)。《電視與新媒體新聞製作實務》。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張志安(2020)。《深度報導 理論實踐與案例》。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
    張美玲(2018)。《360 度虛擬實境影片閱讀模式之沉浸經驗探討》。臺中教育大學數位內容科技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家慧、陳炳全(2016)。〈從解題過程看不同媒介特性對新聞編輯人員之影響─比較傳統媒介及網路軟體〉,《傳播與管理研究》,1(2):189-211。
    張詠晴整理(2021 年 3 月 18 日)。〈《華郵》前任總編輯:我懷念沒網路的時代,但必須在新環境活下來〉,《天下雜誌》。取自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3150
    張慈軒(2007)。《發現「新」臺灣:電視節目與想像共同體的誕生》。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凱蒂(2005)。《新聞人員之網際網路使用研究—以報紙、電視、廣播電臺新聞記者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鴻邦、黃毓超(2019)。〈原住民族電視臺節目的結構轉型〉,《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26:25-53。
    張勤(1983)。《電視新聞》。臺北市:三民書局。
    葉韋君、余陽洲(2010)。〈lesson3 媒體組織產製與社會互動〉,張嘉倫、鄭智仁編《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教師手冊(2021 年版)》,頁 38-52。取自https://mlearn.moe.gov.tw/Lecture/PartData?key=10049
    盛竹如(1995)。《螢光幕前-盛竹如電視生涯回憶錄》。臺北市:新新聞。
    郭姿辰(2019)。《傳統媒體轉型為「新新媒體」的商業模式—以紐約時報公司為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百齡(2016)。〈追分趕秒:新聞組織的時間結構化策略-以報社圖表產製為例〉,《新聞學研究》,127:75-117。
    陳昌祺(2007)。《臺灣電視新聞頻道國際新聞節目製播策略探討-以中天新聞臺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其銳(2006)。《電視新聞中之影像與感動:以電視新聞專題為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陳恩穎(2023)。《以中文新聞報導為主題之文本分析與改寫生成》。臺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學位論文。
    陳清河、陳彥龍(2009)。〈「臺灣地區電視產業歷史考察及文物史料調查研究」研究案〉,《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臺北市:政治大學。
    陳炳宏、鍾起惠(1999)。〈電視節目品質評估研究:以臺灣公共電視臺新聞性節目為例〉,《傳播文化》,7:287-321。
    陳斐(2009)。〈深度訪談的障礙及其引導原則、對策〉,《新聞愛好者》,2009(2B):82-83。
    陳偉婷(2012)。《深度報導類型與敘事分析─以吳舜文新聞獎作品為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順孝(2017 年 3 月 4 日)。〈公共服務媒體」的想像與實踐〉。【陳順孝網誌】。取自 https://medium.com/axiao/search?q=公共服務媒體」的想像與實踐
    陳雅惠(2010)。《探索網路新聞敘事結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頴琳、裴浩輝(2022)。〈新媒體下的創意 如何在逆境中突圍而出〉,《新聞學研究》。152:49-99。
    陳顥文(2020)。《慢新聞的本地實踐--以《報導者》的產製與使用為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曹晏郡(2022)。《電視新聞記者與新媒體工作者新聞處理差異─ 以公視新聞及P# 新聞實驗室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彭芸(2023)。〈臺灣電視新聞與民主:時空脈絡下的演變〉,彭芸、柯舜智編《臺灣電視新聞 60 年》,頁 22─43。臺北市:翰蘆圖書出版。
    彭家發(1996)。《認識大眾傳播》。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彭筱婷(2016)。《獨立新聞守門人的誕生與轉生:以臺大新聞 E 論壇與香港獨立媒體網為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華婉伶、臧國仁(2011)。〈液態新聞:新一代記者與當前媒介境況-以 Zygmunt Bauman [液態現代性]概念為理論基礎〉,《傳播研究與實踐》。1:205-237。
    黃義書(2004)。《新聞產製場域中的攝影記者─認知、角色、專業權力及生存心態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曉鍾(2022)。《新聞寫作思考與訓練》。成都市:四川大學出版社。
    鄒舉(2017)。《電視深度報導》。南京市: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楊宗翰(2023)。《線上影視串流平臺如何利用誘餌效應改變使用者的方案選擇》,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研究所論文。
    楊舜惠、張哲豪、林玉凡(2014 年 11 月)。〈新媒體閱聽行為效果指標之建構與行銷效益評估〉,「2014 創新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文山區。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
    鄒雯涵(2016)。《數位匯流下報紙媒體的轉型─以蘋果日報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電視新聞《MBA 智庫百科網站》,上網日期無,取自 https://wiki.mbalib.com/zhw/%E7%94%B5%E8%A7%86%E6%96%B0%E9%97%BB
    臺大新聞所(2023 年 1 月 15 日)。〈數位傳播新趨勢論壇(一):新聞媒體面對數位浪潮 力求轉型及優化讀者體驗〉,《Mediun》。取自
    https://medium.com/@ntujour2022/數位傳播新趨勢論壇-一-新聞媒體面對數位浪潮-力求轉型及優化讀者體驗-2cb06141b4c
    臺視六十週年特展(2022)。《臺視全球資訊網》。取自
    https://www.ttv.com.tw/event/2022/TTV60/default.asp
    齊湘(2018)。〈美國報業數字化:現實與幻影〉,《傳播與社會學刊》,43:155-17。
    劉昌德(2012)。〈舊時王謝堂前燕: 臺灣電視新聞勞動五十年簡史〉,《中華傳播學刊》,22:67-98。
    劉致昕(2021)。《真相製造》。臺北市:春山出版社。
    劉慧雯(2011)。〈從新聞價值的轉變追問科技時代的記者主體:系譜學的角度新聞可信度的影響〉,《傳播研究與實踐》,1(1):169-204。
    劉蕙苓(1997)。《中華民國傑出新聞人員研究奬得奬人研習考察報告.第六屆》。臺北市:中華民國新聞評議委員會。
    劉蕙苓(2013)。〈為公共?為方便?電視新聞使用網路影音之研究〉,《中華傳播學刊》,24:165-206。
    劉蕙苓(2014)。〈匯流下的變貌:網路素材使用對電視新聞常規的影響〉,《新聞學研究》,121:41-87。
    劉蕙苓(2018),〈臺灣記者的 3L 人生:數位時代的工作狀況與趕工儀式〉,《傳播與社會學刊》,43:39-71。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數位時代(2023 年 1 月 17 日)。〈媒體轉型怎麼做?解密 TVBS 轉型科技媒體的三大策略〉,《數位時代》。取自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73781/tvbs_2023
    歐陽良盈(2019)。《探討記者運用臉書和消息來源互動對工作的影響》。中山大學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乙寧(2018)。《華視新聞雜誌內容分析 1996-2016:公共化前後之比較》。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琰、臧國仁(1999)。〈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新聞學研究》,58:1-28。
    蔡樹培(2005)。〈電視新聞性置入行銷:行銷視野之探討〉,《中華傳播學刊》,8:3-5。
    鄭自隆(2021)。《數位整合行銷傳播》。臺中市:滄海書局。
    鄭自隆(2023 年 6 月 30 日)。〈兩津勘吉也可以當電視主播?〉,《聯合新聞網》。取自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7267974
    鄭貞銘(1993)。《傳播發展的省思》,臺北市:北市記者公會。
    盧非易(1995)。〈1949~1994 年間臺灣劇情影片生產之變遷:一個片目研究〉,《廣播與電視》,2(2):1-30。
    盧非易(2001)。〈臺灣新聞與紀錄片資料庫之建構 與片目研究初探〉,《廣播與電視》,16:1-25。
    蕭伊貽(2012)。《電視新聞工作者取用第三方影音素材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康庭瑜(2015 年 11 月 12 日)。〈BBC 也會抄網路?老牌媒體的網路報導大冒險〉,《聯合新聞網-轉角國際》。取自
    http://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1310166
    鍾起惠(1998)。〈新聞產製市場理論的檢視:「京華城觀光休閒購物中心」動土事件之個案分析〉,「1998 中華傳播學會年會」,新北市深坑。
    顏章聖(2003)。《從新聞產製之觀點探討影響臺灣電視地方新聞產製之因素》。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玓(2019)。〈「萬惡」電視何以誕生?臺灣有線電視生成階段(1980-1993)的重新檢視 〉,《新聞學研究》,139:1-40。
    魏然(2015)。〈新媒體研究的困境與未來發展方向〉,《傳播與社會學刊》,31:221-240。
    羅樂、楊成(2021)。〈電視臺與新聞的 APP 融合之路:比較 [無線新聞],[鳳凰新聞] 和[澳亞新聞]〉,《傳播與社會學刊》,58:169-201。
    蘇晉威(2021)。《探討假新聞特徵標記及讀者認知風格對假新聞感知可信度之影響》。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蘇蘅(2018)。《傳播研究方法新論》。臺北市:雙葉書廊。
    蘇鑰機(2011)。〈什麼是新聞?〉,《傳播研究與實踐》,1(1):1-24。
    二、英文部份
    Avilés, J. A. G., & Carvajal, M. (2008). Integrated and cross-media newsroom convergence two models of multimedia news production—the cases of Novotécnica and La Verdad multimedia in Spain. Convergen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to New Media Technologies, 14(2), 221–239.
    Bell, E. (2016, March 7). Facebook is eating the world.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Retrieved from http://www.cjr.org/analysis/facebook_and_media.php
    Deuze, M. (2006). Participation, remediation, bricolage: Considering principal components of a digital culture.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2, 63–75.
    Deuze, M. (2007), Media Work, Polity Press, Cambridge.
    Erdal, I. J. (2011). Coming to terms with convergence journalism: Crossmedia as a theoretical and analytical concept. Convergen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to New Media Technologies, 17, 213-223.
    García-Avilés, J. A., León, B., Sanders, K., & Harrison, J. (2004). Journalists at digital television newsrooms in Britain and Spain: Workflow and multi‐skilling in a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Journalism Studies, 5(1), 87-100.
    Gordon, R. (2003). The meanings and implication of convergence. In K. Kawamoto (Ed.), Digital journalism—Emerging media and the changing horizons of journalism (pp. 31–55). Oxfor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Haagerup, U. (2017). Constructive news: How to save the media and democracy with journalism of tomorrow. Kbenhavn: Aarhus Universitetsforlag.
    Halliday, M. A. K.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Halliday, M. A. K. (1989).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 U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ermida, A. (2010). Twittering the news: The emergence of ambient journalism. Journalism practice, 4(3), 297–308.
    Hirsch, P. (1977). Occupational, organiz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models in mass media research: Toward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In P. M. Hirsch, P. V Miller, &
    F. G. Kline (Eds.), Strategies for communication research (pp. 13-40). Beverly Hills, CA: Sage.
    Howes, S. (2016.03.16). Exploring the value of 360-degree video in the newsroom. Newsrewired. Retrieved January 13, 2018, from https://www.newsrewired.com/2016/03/16/exploring-the-value-of360-degreevideo-in-the-newsroom/
    Jenkins, H. (2004). The cultural logic of media converg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7(1), 33-43.
    Jiang Zemin: The 60 Minutes Interview (2022 , November, 30). 60 Minut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dWOWPjafDs
    Larsen, D.(1991).Danish teaching lab looks at the anatomy of news.Journalism Educator.45(4),17-27
    Later, N. L. 2015 “The robot journalist in the age of social physics: The end of human journalism?,” The new world of transitioned media (Cham: Springer, 2015),pp.65-80.
    Lewin, K. (1947). Channels of group life. Human Relations, 1 , pp.143-153.
    McManus, J. H. (1994). Market-driven journalism: Let the citizen beware? Newbury Park.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Mitchelstein, E., & Boczkowski, P. J. (2009). Between tradition and change: A review of rescent research on online news production. Journalism, 10(5), 562–586.
    Mitchelstein, E., Ignacio, S., & Boczkowski, P. J. (2013). Online newspapers. In R. Mansell and P. H. Ang (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Hoboken: Wiley-Blackwell.
    Pavlik, J. (2000).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journalism. Journalism Studies, 1(2), 229-237.
    Rosenwald, M. (2016). Print is dead. Long live print.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Fall/Winter). Retrieved from http://www.cjr.org/special_report/print_analog_
    comeback.php.
    Russo, T. C. (1998). Organiz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 A case of newspaper journalists.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12(1), 72-111.
    Schlesinger, P. (1977). Newsmen and their time-machine.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28, 336-350.
    Shoemaker, P. J. (1991). Gatekeeping. Newbury park, CA:Sage.
    Shoemaker, P. J. & Reese, S. D. (1996) A Media Sociology for the Networked Public Sphere: The Hierarchy of Influences Model,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19:4, 389-410.
    Spyridou, L. P., & Veglis, A. (2016). Convergence and the changing labor of journalism: Towards the “super journalist” paradigm. Media Convergence Handbook, Vol. 1 (pp. 99-116).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Tröhler, Margit (2019). Film als Sprache. Semiotik des Films und Strukturalismus, in:Bernhard Groß/Thomas Morsch (Hg.), Handbuch Filmtheorie, Düsseldorf.
    Televisionheaven,(2019.02.19).〈World In Action 1963-United Kingdom〉from https://televisionheaven.co.uk/reviews/world-in-action
    The Pulitzer Prizes. Administration of the Priz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ulitzer.org/page/administration-prizes
    Tuchman, G. (1978). 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The Free Press.
    White, D. M. (1950). “The "Gatekeeper": A case study in the selection of news”. Jounalism Quarterly, 27, 383-390.
    Witschge, T., Deuze, M., & Willemsen, S. (2019). Creativity in (digital) journalism studies: Broadening our perspective on journalism practice. Digital Journalism, 7(7), 972- 979.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109410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0941002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0201.pdf3922KbAdobe PDF2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