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182/141115 (78%)
Visitors : 46709136      Online Users : 96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臺灣史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50278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0278


    Title: 製作「蔣經國」:行政院長蔣經國形象宣傳(1972-1978)
    The Fabrication of ";Chiang Ching-Kuo";: The Image Propaganda of Chiang Ching-Kuo as the President of the Executive Yuan(1972-1978)
    Authors: 潘柏廷
    PAN, BO-TING
    Contributors: 李福鐘
    Li , Fu-Chung
    潘柏廷
    PAN, BO-TING
    Keywords: 蔣經國
    形象宣傳
    政治宣傳
    十大建設
    親民愛民
    個人崇拜
    轉型正義
    Chiang Ching-kuo
    image propaganda
    political propaganda
    Ten Major Constructions Projects
    loving the people
    cult of personality
    transformational justice
    Date: 2024
    Issue Date: 2024-03-01 14:19:45 (UTC+8)
    Abstract: 本文試圖重建,奠定蔣經國形象最重要的階段「行政院長時期」,當時國民黨政權如何透過宣傳媒介對蔣經國進行形象宣傳。
    在行政院長前蔣經國的公眾形象便是清廉打貪與親近民眾,行政院長是其延續,但是行政院長時正好面對國民黨政權面臨嚴重的外交危機,此時期的形象宣傳,又包含「少主中興」的意涵。
    本文研究指出,行政院長蔣經國形象宣傳中的「十大建設」與「親民愛民」,前者是國民黨政權有計畫的規劃宣傳,不只有宣傳十大建設,更是要形塑蔣經國正面形象,且要形塑民眾相信政府的價值;後者是宣傳蔣經國的言談與下鄉,藉由媒體鋪天蓋地宣傳與詮釋,形塑蔣經國是一位慈眉善目的政治人物,有別於其父蔣介石的威嚴形象。皆形塑對蔣經國的個人崇拜。
    最後,透過蔣經國形象遺緒,看待行政院長蔣經國形象的延續至今,不論是蔣經國擔任總統,或是蔣經國死後的台灣社會,會發現政治人物會視蔣經國為典範、稱自己是蔣經國繼承人、民眾甚至會懷念蔣經國,在轉型正義的角度下,望台灣拋棄獨裁者被打造的美好形象,獲得新生。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reconstruct and establish the most important stage of Chiang Ching-kuo's image, the " The President of Executive Yuan’s Period", and how the Kuomintang regime promoted Chiang Ching-kuo's image through the propaganda media at that time.
    Before the Executive Yuan, Chiang Ching-kuo's public image was that of being upright and fighting corruption and being close to the people. The Executive Yuan was his continuation. However, when the Executive Yuan was at the time, the Kuomintang regime was facing a serious diplomatic crisis. The image promotion during this period also included " The meaning of "Young Lord ZTE(少主中興)".
    This article studie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Ten Major Constructions Projects " and "Love the People" in the image promotion of Executive President Chiang Ching-kuo, the former is a planned propaganda plan of the Kuomintang regime. It not only promotes the Ten Major Constructions, but also creates a positive image of Chiang Ching-kuo. It also wanted to shape people's belief in the value of the government; the latter was to promote Chiang Ching-kuo's speeches and his visits to the countryside. Through overwhelming media propaganda and interpretation, Chiang Ching-kuo was portrayed as a benevolent politician, different from the majestic image of his father Chiang Kai-shek. All of them shaped the cult of personality of Chiang Ching-kuo.
    Finally, through the legacy of Chiang Ching-kuo's image, looking at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image of Executive President Chiang Ching-kuo to this day, whether it is Chiang Ching-kuo's presidency or the Taiwanese society after Chiang Ching-kuo's death, we will find that politicians will regard Chiang Ching-kuo as a model and call themselves Chiang Ching-kuo's successor. People will even miss Chiang Ching-ku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they hope that Taiwan will abandon the beautiful image created by a dictator and gain a new life.
    Reference: 一、檔案暨史料彙編
    〈1978年第35次會議紀錄(1978.10.2)〉,《聯合報系常董會紀錄》(66-70年),92-93,轉引自:彭明輝,《中文報業王國的興起:王惕吾與聯合報系》,台北:稻鄉,2001。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工作會議第二四一次會議紀錄〉,國立政治大學孫中山圖書館典藏。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工作會議第三○五次會議紀錄〉,國立政治大學孫中山圖書館典藏。
    〈本黨對現階段政治革新、政治建設之提示〉,收入中國國民黨中央組織工作會編印,《黨政建設的奮鬥方向—本黨十屆四中全會重要文件選輯》,台北:國民黨組織工作會,1973。
    〈白雅燦書投之反動文件內容摘要(64.10.23)〉,收入周琇環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白雅燦案史料彙編》,台北:國史館,2008。
    〈事略稿本—民國三十六年三月〉,《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60100-00222-017。
    〈電陳父親誕辰紀念活動順利完成及臺中港煉油廠與高速公路提前完成〉,典藏號:00501050200002057,收入周美華、蕭李居編,《蔣經國書信集—與宋美齡往來函電》,台北:國史館,2009。
    〈領袖照片資料輯集 (五)〉,《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50101-00007-285。
    〈蔣經國演講稿(九)〉,《蔣經國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5-010503-00009-031
    《蔣主席批簽》,台(64)中秘字第179號張寶樹呈蔣批簽64/179,國立政治大學孫中山圖書館典藏。
    《蔣主席批簽》,台(65)中秘字第207號張寶樹呈蔣批簽65/207,國立政治大學孫中山圖書館藏。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編印,《第四次新聞工作會談實錄》,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1974。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輯),《中國國民黨六十五年紀實》,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1。
    林瓊華等編撰,陳君愷主編,《迢迢民主路上的自由呼聲:臺灣民主改革文獻選輯》,台北:中正紀念堂,2018。
    政協江西省委員會、政協贛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合編,《江西文史資料選輯35蔣經國在贛南》,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
    政協江西省委員會、政協贛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合編,《江西文史資料選輯35蔣經國在贛南》,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
    劉維開編輯,《中國國民黨職名錄》,台北:國民黨黨史會,1994。
    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蔣經國先生全集(第九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1991。
    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編輯,《蔣經國先生全集(第一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1992。
    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編輯,《蔣經國先生全集(第二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1991。
    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編輯,《蔣經國先生全集(第三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1992。
    蔣總統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編輯,《蔣總統思想言論集:卷二十三》,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66。
    薛化元等編著,《《自由中國》選編:選集6黨國體制的批判》,台北:稻鄉,2003。

    二、報紙
    《中央日報》(台北),1950-1978。
    《中央日報》(南京),1948。
    《中國時報》,1972-2018
    《民族報、全民日報、經濟時報聯合報》,1953-1956
    《申報》(上海),1948
    《徵信新聞》,1957
    《聯合報》,1957-2018

    三、中文專書
    Jay Taylor,The Generalissimo’s son : Chiang Ching Kuo and the revolutions in China and Taiwan,陶涵,林添貴譯,《台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台北:時報文化,2000。
    Nathaniel Petter、Martin Wilbur 訪問整理,吳修垣譯,《從上海市長到「台灣省主席」(1946-1953)——吳國楨口述回憶》,上海:上海出版社,1999。
    小谷志豪郎著,陳鵬仁譯著,《蔣經國先生傳》,台北:蘭臺,2018。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發行),《國家的想望—台灣獨立建國聯盟50週年紀念》,台北:台獨聯盟,2020。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主編),《蔣經國大事日記(1973)》,台北:民國歷史文化學社,2021。
    白嘉莉,《白嘉莉 回眸》,台北:時報文化,2020。
    名人出版社編輯,《蔣院長說故事》,台北:名人出版社,1978。
    江南,《蔣經國傳》,台北,李敖出版社,1988。
    江詩菁,《宰制與反抗:中時、聯合兩大報系與黨外雜誌之文化爭奪(1975-1989)》,台北:稻鄉,2007。
    行政院新聞局,《行政院新聞局史:四十年紀要》,台北:行政院新聞局,1988。
    行政院新聞局發行,《政府在為你做什麼》,台北:行政院新聞局,1974。
    何智霖、薛月順執行編輯,《蔣經國與台灣:相關人物訪談錄(第一輯)》,台北:國史館,2010。
    何智霖、薛月順執行編輯,《蔣經國與台灣:相關人物訪談錄(第二輯)》,台北:國史館,2010。
    余杰,《偽裝的改革者:破解鄧小平和蔣經國神話》,新北:八旗文化,2022。
    李泰翰,《一九五○年代臺灣學生軍訓之研究》,台北:國史館,2011。
    李敖等著,《經國‧經國‧錯》,台北:天元圖書,1988。
    李敖等著,《蔣經國研究》,台北:李敖發行,1987。
    李登輝,《餘生:我的生命之旅與台灣民主之路》,台北:大都會文化,2016。
    李登輝口述,張炎憲、陳希煌訪問,張炎憲主編,《李登輝總統訪談錄(二)政壇新星》,台北:國史館,2008。
    李筱峰,《台灣人應該認識的蔣介石》,台北:玉山社,2004。
    林央敏,《蔣總統萬歲了》,台北:草根,2005。
    林孝庭,《蔣經國的台灣時代:中華民國與冷戰下的台灣》,新北:遠足,2021。
    林良哲,《何春木回憶錄》,台北:前衛,2004。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台北:稻鄉,2005。
    林果顯,《1950年代臺灣國際觀的塑造——以黨政宣傳媒體與外來中文刊物為中心》,台北:稻鄉,2016。
    邱傑,《25年後…重讀蔣經國》,台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13。
    胡慧玲,《島嶼愛戀》,台北:玉山社,1995。
    若林正丈著,洪郁如等譯,《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
    若林正丈著,賴香吟譯,《蔣經國與李登輝》,台北:遠流,1998。
    茅家琦,《蔣經國的一生與他的思想演變》,台北:臺灣商務,2003。
    孫家麒,《前國民黨特務的控訴——《蔣經國竊國內幕》、《我為什麼脫離台灣國民黨》》,台北:新銳文創,2022。
    徐浩然,《蔣經國在贛南》,台北:新潮社,1993。
    翁元口述,王丰記錄,《我在蔣介石父子身邊的日子》,台北:書華,1994。
    馬英九,《原鄉精神:台灣的典範故事》,台北:天下遠見,2007。
    康寧祥論述,陳政農編撰,《台灣,打拼:康寧祥回憶錄》,台北:允晨,2013。
    張炎憲等執筆,《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台北:二二八基金會,2006。
    曹聚仁,《蔣經國論》,台北:一橋,1997。
    盛竹如,《螢光幕前—盛竹如回憶錄》,台北:新新聞文化,1995)。
    莊秋雄,《海外遊子台獨夢》,台北:前衛,1993。
    陳祖耀,《王昇的一生》,台北:三民,2008。
    陳儀深主編,《中壢事件相關人物訪談錄》,台北:國史館,2021。
    彭懷恩,《媒介政治:當代政治傳播》,台北:風雲論壇,2015。
    黃克武等訪問,周維朋等記錄,《蔣中正總統侍從人員訪問紀錄(上篇)》,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12。
    黃克武等訪問,周維朋等記錄,《蔣中正總統侍從人員訪問紀錄(下篇)》,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12。
    黃克武等訪問,周維朋等記錄,《蔣經國先生侍從與僚屬訪問紀錄(上篇)》,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16。
    黃克武等訪問,周維朋等記錄,《蔣經國先生侍從與僚屬訪問紀錄(下篇)》,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16。
    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總策劃,《走向美麗島——戰後反對意識的萌芽》,台北:時報文化,1999。
    楊直矗,《神話統治四十年》,台北:敦理,1989。
    楊恩典口述,胡幼鳳撰稿,《那雙看不見的手》,台北:圓神,2007。
    楚崧秋,《新聞與我》,台北:東大,1995。
    楚崧秋口述,呂芳上、黃克武訪問,王景玲紀錄,《覽盡滄桑八十年:楚崧秋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1。
    葉建麗,《新聞歲月四十年》,台北:台灣新生報,1994。
    葛永光編著,《蔣經國先生與台灣民主發展:紀念經國先生逝世二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幼獅,2008。
    雷震,《雷震全集○9我的學生時代(一)》,台北:桂冠,1989。
    雷震,《雷震全集○47最後十年(三)》,台北:桂冠,1990。
    廖風德,《學潮與戰後中國政治》,台北:東大,1994。
    漆高儒,《蔣經國的一生:從西伯利亞奴工到中華民國總統》,台北:傳記文學,1991。
    趙守博,《典範與激勵——趙守博八十感恩親師尊長錄》,台北:時報文化,2021。
    蔡省三、曹雲霞,《蔣經國系史話》,香港:天地圖書公司,1988。
    蔣經國先生講述,《小故事 大道理》,台北:黎明,1975。
    蔣總統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編輯,《蔣總統思想言論集:卷二十》,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66。
    鄭佩芬,《近看兩蔣家事與國事:一九四五~一九八八軼事見聞錄》,台北:時報文化,2017。
    錢復,《錢復回憶錄典藏版卷一,1935-1937外交風雲》,台北:遠見文化,2021。
    聯合報系記者專訪實錄,《總統的老朋友》,台北:聯經,1982。
    薛化元、楊秀菁、蘇瑞鏘,《戰後台灣人權發展史(1945-2000)》,新北:稻鄉,2015。
    羅長春,《灰夾克與藍襯衫:老將軍心中的蔣經國與韓國瑜》,台中:白象文化,2019。
    蘇瑞鏘,《白色恐怖在台灣:戰後臺灣政治案件之處置》,台北:稻鄉,2014。
    蘇瑞鏘,《超越黨籍、省籍與國籍:傅正與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台北:前衛,2008。
    龔怡君,《「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台北:稻香,1998。
    楊加穎總編輯,《兩代蔣總統與金門》,金門:金縣文化局,2009。
    五、中文論文
    王之相,〈中橫公路的身世〉,《通識教育學報》4期(2016 .12),頁1-26。
    朱文良,〈蔣經國在贛南的教育建設及成效(1941-1943)〉,《國史館館刊》23期(2010.3),頁119-164。
    朱彥碩,〈「臺灣光復」論述的建構——以《中央日報》臺灣光復節特刊(1949-1987)為中心的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
    余敏玲,〈俄國檔案中的留蘇學生蔣經國〉,《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9期(1998年6月),頁103-130。
    吳乃德,〈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收入胡健國(主編),《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台北:國史館,2004,頁467-501。
    李福鐘,〈「漢賊不兩立」政策下的外交挫敗〉,《台灣歷史雜誌》期32(台北:台灣歷史學會,2022),頁55-79。
    李福鐘,〈1980年代台灣電影中的主體意識自覺〉,收入張炎憲、許文堂主編,《從當代問題探討台灣主體性的確立》,台北:臺灣教授協會,2014,頁329-351。
    李福鐘,〈國民黨黨產與威權統治之共生演化〉,《黨產研究》第8期,頁133-157。
    李福鐘,〈蔣經國在情治單位的角色〉,蔣經國總統資料庫,2021年12月,頁1-12。
    陳世宏,〈戒嚴時期對民主運動的壓制〉,收入張炎憲、陳美蓉主編,《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台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9,頁267-296。
    陳君愷,〈民主時代所需要的歷史教育──以臺灣高級中學歷史教科書為中心的探討〉,收入施正鋒主編,《歷史記憶與國家認同──各國歷史教育》,台北,台灣國際研究學會,2014,頁43-69。
    陳君愷,〈戰後臺灣「校園文化」的轉型〉,收入薛月順執行編輯,《臺灣1950─1960年代的歷史省思:第八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台北,國史館,2007,頁473-519。
    彭琳淞,〈黨外雜誌與臺灣民主運動〉,收入胡健國主編,《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台北,國史館,2004,頁693-782。
    雲天,〈「蔣院長」如何製造印象〉,《台獨月刊》第28期,1974年1月28日,頁14。
    劉熙明,〈蔣中正與蔣經國在戒嚴時期「不當審判」中的角色〉,《臺灣史研究》,6:2(2000.10),頁139-187
    鄭巧君,〈1960年代國際宣傳裡的蔣中正形象〉,收入皮國立等作,黃克武主編,《1960年代的台灣》,台北: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17,頁581-621。
    薛化元,〈蔣經國與臺灣政治發展的歷史再評價:以解除戒嚴為中心的探討〉,《臺灣風物》60卷4期,台北:臺灣風物雜誌社,2010,頁195-226。
    蘇瑞鏘,〈強人威權黨國體制與戰後臺灣政治案件〉,《輔仁歷史學報》30期(2013.3),頁167-213。

    六、教科書
    《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第五冊,台北:國立編譯館,1975年8月初版。
    《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第五冊,台北:國立編譯館,1976年8月再版。
    《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第五冊,台北:國立編譯館,1977年8月三版。
    《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第五冊,台北:國立編譯館,1977年8月四版。
    《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第五冊教師手冊,台北:國立編譯館,1978年4月四版。
    《國民中學.國文》,第六冊,台北:國立編譯館,1976年1月初版。
    《國民中學.國文》,第六冊,台北:國立編譯館,1978年1月三版。

    七、電子資源
    〈1994年台北市參選人辯論會(2)〉,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B1_SA_4NRc&t=1s,擷取時間:2022年1月6日。
    〈國民黨辦"小蔣食堂" 民衆可品嘗蔣經國鍾愛美食〉,網址:https://ppfocus.com/0/ed1f4cbd8.html,擷取時間:2022年12月6日。
    〈蔡英文:蔣經國前總統堅定保台 是當前台灣人民最大共識〉,《自由時報電子報》,2022年1月22日,網址: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809380,搜尋時間:2024年2月13日。
    〈總統發表就職演說 宣示改革決心 打造「團結的民主」、「有效率的民主」、「務實的民主」〉,2016年5月20日,總統府官網,網址: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0444,擷取時間:2023年4月22日。
    《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A0030296,搜尋時間:2024年1月4日。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址: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110662&la=0&powerMode=0,擷取時間:2023年2月7日。
    「國史館蔣經國總統資料庫」,網址:https://presidentialcck.drnh.gov.tw/index.php?act=Archive,網路搜尋時間:2023年4月22日。
    「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網站」,網址:http://www.cck.org.tw/me/me_article_2_2.html,搜尋時間:2024年2月18日。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10815800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158007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臺灣史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800701.pdf3835KbAdobe PDF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