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8028495      Online Users : 98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50661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0661


    Title: 律師與當事人間秘密自由溝通權利保障之範圍及界限 -以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9號判決為中心
    The scope and boundary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confidenti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lawyers and clients - centered around TCC Judgment 112(2023) No.9
    Authors: 李穎皓
    Lee, Ying-Hao
    Contributors: 楊雲驊
    Yang, Yun-Hua
    李穎皓
    Lee, Ying-Hao
    Keywords: 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9號判決
    律師與當事人間秘密自由溝通權利
    律師秘匿特權
    潛在犯罪嫌疑人
    搜索扣押
    Date: 2024
    Issue Date: 2024-04-01 14:24:12 (UTC+8)
    Abstract: 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9號判決將律師與當事人間秘密自由溝通權利提升至憲法位階予以保障,且賦予因行使該權利所生之文件資料(如文書、電磁紀錄等)享有拒絕扣押之權。本文認為,賦予該權利之目的既是為了促進當事人得以毫無顧忌地向律師尋求法律協助,則刑事被告、犯罪嫌疑人以及偵查機關尚未發現犯罪嫌疑即因刑事案件向律師尋求協助之潛在犯罪嫌疑人,基於尋求法律專業協助之目的向律師所為之秘密溝通即應受保障,但應排除溝通內容為協助被告隱匿犯罪行為、涉及正在進行或是未來之犯罪等與賦予權利目的相違背之情形。且應參考美國法律師工作成果原則,將律師基於與當事人秘密自由溝通而製作,內含律師思想以及為了案件所做的證據蒐集文件資料,於解釋上作為秘密自由溝通權利之衍生文件而一同納入保障之範圍,確保律師於提供法律建議和準備案件的過程中得以不受干擾。
    本號憲法判決亦於理由中揭示對立於第三人地位之律師事務所聲請及執行搜索時應遵循之程序,惟本文認為不限於對立於第三人地位之律師事務所,只要有極高可能性保管諸多律師與當事人間行使秘密自由溝通權利所生或衍生之文件資料,即應有該程序之適用,且在參考我國學說文獻資料及美國法院相關判決後,提出諸如應參考美國法制中的藐視法庭罪的設計、應由核發搜索票之強制處分庭法官或指派中立的律師擔任特別執行官陪同前往執行搜索、特別執行官只能協助扣押而無權檢視內容並將具爭議之資料封緘交由法院、法院在兩造均得以充分陳述意見之程序中對爭議資料進行審查等建議,期盼相關搜索、扣押程序能夠更完善,以對我國律師與當事人秘密自由溝通權利有更充分之保障。
    Reference: 壹、中文文獻
    一、專書(按照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1.Arthur Best(著),蔡秋明、蔡兆誠、郭乃嘉(譯),證據法入門:美國證據法評釋及實例解說,2002年11月。
    2.王兆鵬,美國刑事訴訟法,二版,2007年9月。
    3.王兆鵬,辯護權與詰問權,2007年1月。
    4.王兆鵬、張明偉、李榮耕,刑事訴訟法(上),六版,2022年3月。
    5.朱石炎,刑事訴訟法論,修訂十版,2022年9月。
    6.林俊益,刑事訴訟法概論(上),二十二版,2022年9月。
    7.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冊,十一版,2022年10月。
    8.陳祐治,佛羅里達證據法逐條釋義,2006年2月。
    9.黃東熊,刑事訴訟法論,增訂二版,1999年3月。
    10.蘇凱平,政府秘匿特權與刑事審判,2011年7月。

    二、期刊論文(按照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1.王兆鵬,搜索律師事務所之合憲性,月旦法學雜誌,第227期,頁5-19,2014年4月。
    2.王惠光,律師的保密義務,月旦法學雜誌,第180期,頁237-248,2010年5月。
    3.吳俊毅,辯護人在審判程序當中的地位:以德國法為中心的探討,法令月刊,第52卷第9期,頁54-64,2001年9月。
    4.李弘毅,刑事辯護權的形塑-簡評憲法法庭111年度憲判字第7號判決,月旦律評,第17期,頁67-92,2023年8月。
    5.李宜光,閱卷權釋憲緣由,全國律師,第20卷第3期,頁92-94,2016年3月。
    6.李佳玟,律師事務所搜索扣押之規範違憲審查,台灣法律人,第23期,頁93-113,2023年5月。
    7.李榮耕,受拘捕犯罪嫌疑人於訊問中之受辯護權,月旦法學雜誌,第192期,頁45-62,2011年5月。
    8.李榮耕,律師及被告間通訊的監察,政大法學評論,第146期,頁1-51,2016年9月。
    9.李榮耕,律師事務所的搜索,台灣法律人,第22期,頁74-87,2023年4月。
    10.林鈺雄,初探醫療秘密與拒絕證言權-從歐洲人權法院之Z v. Finland判決(愛滋病患案)談起,月旦法學雜誌,第127期,頁5-27,2005年12月。
    11.林鈺雄,限制或禁止辯護人在場之抗告救濟權-111年憲判字第7號判決評釋,月旦實務選評,第3卷第1期,頁93-107,2023年1月。
    12.林麗瑩,憲法法庭關於搜索律師事務所之判決研析-評112年憲判字第9號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137期,頁81-90,2023年11月。
    13.陳祐治,刑事訴訟法上關於職業秘密拒絕證言權之探討,法學叢刊,第51卷第1期,頁33-56,2006年1月。
    14.陳明賢,辯護人偵查中筆記權之救濟-淺析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7號判決,軍法專刊,第69卷第2期,頁93-121,2023年4月。
    15.陳俊偉,無「所」不搜?-搜索律師事務所之合法性,月旦法學教室,第245期,頁21-25,2023年3月。
    16.陳俊榕,從病患自主原則論醫師的拒絕證言權,法學叢刊,第244期,頁83-104,2016年10月。
    17.陳運財,釋字第六五四號解釋與自由溝通權,月旦法學雜誌,第192期,頁5-28,2011年5月。
    18.陳靜隆,證人真實陳述義務與其業務保密義務之權衡探討,軍法專刊,第63卷第4 期,頁105-123,2017年8月。
    19.葉雲卿,律師作為證人時拒絕證言權範圍之研究-以專利侵權意見書為討論中心,世新法學,第7卷第1期,頁91-136,2013年12月。
    20.楊雲驊,搜索、扣押律師事務所-評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9號判決,法學叢刊,第272期,頁1-21,2023年10月。
    21.薛智仁,論拒絕證言權對於取證強制處分之限制:以親屬與業務拒絕證言權為例,臺大法學論叢,第49卷第2期,頁711-778,2020年6月。
    三、專家諮詢意見書(按照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1.李佳玟,憲法法庭112年度憲判字第9號判決專家諮詢意見書。
    2.林超駿,憲法法庭112年度憲判字第9號判決專家諮詢意見書。
    3.陳運財,憲法法庭112年度憲判字第9號判決專家諮詢意見書。
    4.楊雲驊,憲法法庭112年度憲判字第9號判決專家諮詢意見書。
    貳、英文文獻

    一、專書(按照作者姓氏排列)
    1.Graham, M. H. (1999). Federal rules of evidence in a nutshell. West Academic.
    2.John William Strong , Kenneth S. Broun , George E. Dix , Edward J. Imwinkelried , D. H. Kaye(1999). McCormick on Evidence. West Group.
    3.Lilly, G. C. (1992). An introduction to the law of evidence.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4.Mueller, C. B., Kirkpatrick, L. C., & Richter, L. L. (2023). Evidence under the rules: Text, cases, and problems. Aspen Publishing.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10465104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651049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4901.pdf3654KbAdobe PDF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