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2704/143671 (78%)
Visitors : 49721444      Online Users : 48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53423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3423


    Title: 反身入道:先秦儒道思想感官覺知研究
    Self-Reflection on the Way to Dao: The Study of Sensory Perception of Pre-Qin Confucianism-Daoism Philosophy
    Authors: 李松駿
    Li, Sung-Jyun
    Contributors: 林啟屏
    Lin, Chi-Ping
    李松駿
    Li, Sung-Jyun
    Keywords: 感官
    覺知
    修身
    體道
    儒家
    道家
    Senses
    Perception
    Self-Cultivation
    Embodiment of Dao
    Confucianism
    Daoism
    Date: 2024
    Issue Date: 2024-09-04 15:11:04 (UTC+8)
    Abstract:   過往先秦思想文化史的研究中,雖然已可以注意到認知取向的種種論述,但卻因為偏重倫常價值的抉發,而相對忽視感官覺知活動中,事件、行動與觀念或思想辯證的可能性。職是,本文擬從覺知體驗,開拓切合先秦儒道思想發展的理解新路,藉以細緻體現出人之感官與心靈如何相互塑造,怎樣回應生存情境、社會關係或外在世界的感受,從而探觸當中引生的道德、修身、工夫與境界等議題。

      為此,本文分別以《論語》、《孟子》、《老子》、《莊子》作為探究的對象,嘗試透過發生學的視角,追問感官覺知的內在邏輯發展,並藉由覺知主題詞彙的具體分析,勾抉出先秦儒道思想的體道歷程。此間,非唯展現了主體反身性思維的方式,同時也深化了主體真實性的意義,更逐步發展出隱喻或類比等表述方式,於此昭示出思想概念的可感性、現實性與靈活性,致使體道思想不淪為空洞且形式的抽象信念。

      要之,感官覺知不僅可以作為思想概念的反身關竅,更構成思想概念的起點、行動之目的,乃至修身體道的基礎,得以從觀念世界通往行動世界,奠立人之主體存在的根本前提。對於我們如何理解儒道思想貫通天人、物我,來喚起人之道德情感或倫理意識的動力,以及怎麼認識由此展開修身實踐與倫理關懷的多元面向,具有相當重要的啟示意義。
    In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philosophically cultural history of pre-Qin China, various studies have acknowledged cognitive orientations, while there has been a relative neglect of the possibilities of dialect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events, actions, and ideas or thoughts within sensory perception activities due to an overemphasis on ethical values.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s to develop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Daoism philosophy during the pre-Qin period through sensory perception experiences, thereby intricately illustrating how human senses and the mind shape each other, respond to existential situations, social relationships, or perceptions of the external world, and further explore the moral, self-cultivation, practical, and experiential issues arising therein.

    To this end, the study examines the Analects, the Mencius, the Laozi, and the Zhuangzi through phenomenological perspectives, probing the internal logical development of sensory perception and analyzing specific thematic vocabulary to elucidate the experiential process of Dao in pre-Qin Confucianism-Daoism philosophy. This approach not only reveals the methods of reflexive thinking but also deepens the significance of subjective authenticity, gradually developing metaphorical and analogous expressions, thus shedding light on the sensibility, realism, and flexibility of conceptual ideas and preventing Daoist philosophy from devolving into hollow and formal abstractions.

    In sum, sensory perception serves not only as a reflexive key to conceptual ideas but also a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concepts, the purpose of action, and the foundation of self-cultivation and experiencing Dao. It bridges the conceptual world with the practical world, establishing the fundamental premise of human subjective existence. This understanding offers significant insights into how Confucianism-Daoism philosophy integrates Heaven and humanity, self and objects, to evoke moral sentiments or ethical awareness and recognizes the diverse dimensions of self-cultivation practices and ethical concerns.
    Reference: 一、中文著作

    (一)古籍(按年代先後排序)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李添富總校訂:《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6年10月,3版。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黃侃經文句讀:《孟子注疏(附校勘記)》,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
    漢・應劭著,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臺北市: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4月。
    漢・嚴遵著,樊波成校箋:《老子指歸校箋》,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8月。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黃侃經文句讀:《論語注疏(附校勘記)》,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
    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曹礎基、黃蘭發點校:《南華真經注疏》,北京市:中華書局,1998年7月。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王世偉整理:《爾雅注疏》,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
    梁・皇侃撰,高尚榘校點:《論語義疏》,北京市:中華書局,2013年10月。
    宋・呂惠卿著,張鈺翰點校:《老子呂惠卿注》,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6月。
    宋・呂惠卿著,湯君集校:《莊子義集校》,北京市:中華書局,2009年2月。
    宋・蘇轍著,黃曙輝點校:《道德真經註》,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
    宋・陳祥道:《論語全解》,收入清・永瑢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96,經部:四書類。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市:中華書局,2012年2月,2版。
    宋・朱熹著,趙長征點校:《詩集傳》,北京市:中華書局,2017年1月。
    宋・張栻著,楊世文點校:《張栻集》,北京市:中華書局,2015年11月。
    宋・戴溪:《石鼓論語答問》,收入清・永瑢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99,經部:四書類。
    宋・葉適:《習學記言》,收入清・永瑢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849,子部:雜家類。
    宋・林希逸著,黃曙輝點校:《老子鬳齋口義》,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宋・林希逸著,周啟成校注:《莊子鬳齋口義校注》,北京市:中華書局,1997年3月。
    宋・趙善湘:《洪範統一》,收入清・永瑢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1986年,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冊59,經部:書類。
    宋・褚伯秀著,張京華點校:《莊子義海纂微》,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8月。
    宋・范應元著,黃曙輝點校:《老子道德經古本集註》,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2月。
    元・吳澄著,黃曙輝點校:《道德真經吳澄註》,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
    明・薛蕙:《老子集解(附考異)》,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新1版,據惜陰軒叢書本排印。
    明・來知德:《周易集註》,收入清・永瑢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32,經部:易類。
    明・焦紘著,黃曙輝點校:《老子翼》,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6月。
    明・憨山德清:《老子道德經憨山解》,臺北市:新文豐出版有限股份公司,1974年12月,再版。
    明・釋德清著,黃曙輝點校:《莊子內篇注》,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
    明・郝敬:《孟子說解》,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2月,經部:四書類。
    明・方以智著,蔡振豐等校注:《藥地炮莊校注》,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2月。
    清・陸世儀著,張伯行編:《思辨錄輯要》,收入清・永瑢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1986年,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冊724,子部:儒家類。
    清・吳淇著,汪俊、黃進德點校:《六朝選詩定論》,揚州市:廣陵書社,2009年8月。
    清・王夫之著,王孝魚點校:《老子衍;莊子通;莊子解》,北京市:中華書局,2009年5月。
    清・戴震:《戴震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6月。
    清・胡文英著,李花蕾點校:《莊子獨見》,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10月。
    清・孫希旦著,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北京市:中華書局,1989年2月。
    清・梁玉繩著,賀次君點校:《史記志疑》,北京市:中華書局,1981年4月。
    清・焦循著,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北京市:中華書局,1987年10月。
    清・焦循著,劉建臻整理:《焦循全集》,揚州市:廣陵書社,2016年9月。
    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北京市:中華書局,1990年3月。
    清・郭嵩燾著,鄔錫非、陳戍國點校:《禮記質疑》,長沙市:岳麓書社,1992年4月。
    清・戴望著,郭曉東校疏:《戴氏注論語小疏》,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8月。
    清・郭慶藩著,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市:中華書局,1961年7月。
    清・孫詒讓著,孫啟治點校:《墨子閒詁》,北京市:中華書局,2001年4月。
    清・宣穎著,曹礎基校點:《南華經解》,廣州市: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
    清・劉鳳苞著,方勇點校:《南華雪心編》,北京市:中華書局,2013年1月。
    清・趙在翰輯,鍾肇鵬、蕭文郁點校:《七緯:附論語讖》,北京市:中華書局,2012年9月。
    清・禇寅亮:《儀禮管見》,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據浙江圖書館藏清乾隆刻本影印,冊88,經部:禮類。

    (二)專書(按姓氏筆畫排序)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編:《古文字詁林》,上海市:上海市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
    《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編:《船山全書》,長沙市:嶽麓書社,2011年1月。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成都市: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4月。
    《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0月。
    丁福保編纂:《說文解字詁林》,昆明市:雲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丁四新:《郭店楚竹書《老子》校注》,武漢市: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于省吾主編,姚孝遂按語編撰:《甲骨文字詁林》,北京市:中華書局,1996年5月。
    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編:《儒家思孟學派論集》,濟南市:齊魯書社,2008年12月。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11月,5版。
    王卡點校:《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市:中華書局,1993年8月。
    王力等原編,蔣紹愚等增訂:《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5年7月,4版。
    王叔岷:《莊子校詮》,北京市:中華書局,2007年6月。
    王叔岷:《莊學管闚》,北京市:中華書局,2007年8月。
    王華平:《心靈與世界:一種知覺哲學的考察》,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10月。
    王雪萍:《《周禮》飲食制度研究》,揚州市:江蘇廣陵書社有限公司,2010年10月。
    王鳳陽:《古辭辨(增訂本)》,北京市:中華書局,2011年12月。
    王樹人:《回歸原創之思:「象思維」視野下的中國智慧》,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
    王天海校釋:《荀子校釋(修訂本)》,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0月。
    王泉:《英語世界的莊子主體形象建構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3月。
    王懷義:《道境與詩藝:中國早期神話意象演變研究》,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19年4月。
    王華、馬愷之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譬喻與類比:個人、國家與社會的治理》,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政大出版社,2022年12月。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三星堆祭祀坑》,北京市:文物出版社,1999年4月。
    方向東:《大戴禮記彙校集解》,北京市:中華書局,2008年7月。
    方勇:《莊子纂要》,北京市:學苑出版社,2012年3月。
    方勇:《莊子學史(增補版)》,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16年12月。
    尹戴忠:《上古「看視」概念場詞匯研究》,長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貳〕》,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古簡新知:西漢竹書《老子》與道家思想研究》,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8月。
    朱傑人等主編:《朱子全書(修訂本)》,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2版。
    朱志學:《莊子物學》,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政大出版社,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2022年7月。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7月。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2月,再版。
    何懷宏:《良心論——傳統良知的社會轉化》,上海市:上海三聯書店,1994年11月。
    何益鑫:《成性存存:孔門成德之學的演進》,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10月。
    呂叔湘:《漢語語法論文集(增訂本)》,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84年4月。
    余舜德編:《身體感的轉向》,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12月。
    吾淳:《重新審視「軸心期」:對雅斯貝爾斯相關理論的批判性研究》,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臺北市:華岡出版有限公司,1977年9月,3版。
    李孝定編述:《甲骨文字集釋》,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1年3月,5版。
    李明輝主編:《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5月。
    李明輝:《孟子重探》,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6月。
    李明輝:《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4月,修訂1版。
    李明輝:《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12月。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增訂版)》,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11月。
    李景林:《教養的本原:哲學突破期的儒家心性論》,瀋陽市: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
    李程:《近代老學研究》,武漢市: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
    李瑞全:《儒家道德規範根源論》,新北市:鵝湖月刊社,2013年4月。
    李河成:《審美共通感的公共哲學意義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2年6月。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
    汪民安主編:《文化研究關鍵詞》,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沈建華:《初學集:沈建華甲骨學論文選》,北京市:文物出版社,2008年8月。
    周與沉:《身體:思想與修行——以中國經典為中心的跨文化觀照》,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月。
    周聰俊:《饗禮考辨》,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年3月。
    周鳳五主編:《先秦文本及思想之形成、發展與轉化》,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12月。
    周玟觀:《觀念與味道——中國思想文獻中的概念譬喻管窺》,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1月。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7月。
    林明照:《先秦道家的禮樂觀》,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9月。
    林遠澤:《儒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念》,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4月。
    林月惠主編:《中國哲學的當代議題:氣與身體》,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9年11月。
    林素英:《特定時空環境下的詩禮之教:《詩》教體系的萌芽與定型(分論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2021年2月。
    林素娟:《象徵與體物:先秦兩漢禮儀中的修身與教化觀》,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年11月。
    金岳霖:《知識論》,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11年9月。
    姚一葦:《審美三論》,臺北市:臺灣開明書店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月。
    姚淦銘:《漢字心理學》,南寧市: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姜昆武:《詩書成詞考釋》,濟南市:齊魯書社,1989年11月。
    姜莉:《中西互鏡:莊子哲學的英譯與詮釋研究(1983-2015)》,北京市: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2年12月。
    范麗梅:《言者身之文——郭店寫本關鍵字與身心思想》,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6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卷二)》,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4月,3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香港:新亞研究所,1979年2月,4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9月,校訂版。
    唐君毅:《哲學論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2月,校訂版。
    唐啟翠、葉舒憲編著:《文學人類學新論:學科交叉的兩大轉向》,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年1月。
    徐宗元輯:《帝王世紀輯存》,北京市:中華書局,1964年6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9年1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9月,5版。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續篇》,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10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3月。
    徐梵澄:《老子臆解》,北京市:中華書局,1988年3月。
    徐通鏘:《歷史語言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1年11月。
    徐元誥著,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北京市:中華書局,2002年6月。
    徐聖心:《心之無對性:先秦儒學體現的文化性格》,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年10月。
    涂光社:《《莊子》心解》,北京市:學苑出版社,2013年1月。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1年9月。
    袁金平:《出土文獻與古籍新詮》,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8月。
    貢華南:《味覺思想》,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年12月。
    高亨:《重訂老子正詁》,北京市:古籍出版社,1956年10月。
    高晨陽:《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研究》,濟南市:山東大學出版社,1994年12月。
    高明:《帛書老子校注》,北京市:中華書局,1996年5月。
    高福進:《太陽崇拜與太陽神話:一種原始文化的世界性透視》,上海市:上海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
    高華平校釋:《論語集解校釋》,瀋陽市:遼海出版社,2007年10月。
    高佑仁:《《清華伍》書類文獻研究》,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4月。
    高尚舉等校注:《孔子家語校注》,北京市:中華書局,2021年9月。
    郭齊、尹波點校:《朱熹集》,成都市: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
    郭錫良等編著:《古代漢語(修訂本)》,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9年1月。
    郭齊勇、鄭文龍編:《杜維明文集》,武漢市:武漢出版社,2002年4月。
    陳聖勤:《孟子文辭今析》,臺北市:正中書局,1980年6月。
    陳大齊:《孔子學說》,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出版委員會,1992年12月。
    陳昌明:《沉迷與超越:六朝文學之感官辯證》,臺北市:里仁書局,2005年11月。
    陳來:《竹帛〈五行〉與簡帛研究》,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4月。
    陳立勝:《「身體」與「詮釋」——宋明儒學論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6月。
    陳立勝:《從「修身」到「工夫」:儒家「內聖學」的開顯與轉折》,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年3月。
    陳麗桂:《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1月。
    陳秋宏:《六朝詩歌中知覺觀感之轉移研究》,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9月。
    陳昭瑛編:《徐復觀的思想史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2018年11月。
    陳贇:《《莊子・應帝王》與引導性的政治哲學》,北京市:學苑出版社,2023年6月。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4月。
    張玉金:《甲骨文語法學》,上海市:學林出版社,2001年9月。
    張博:《漢語同族詞的系統性與驗證方法》,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3年7月。
    張崑將編:《東亞論語學:韓日篇》,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9月。
    張祥龍:《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終極視域的開啟與交融》,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修訂新版。
    曹峰:《中國古代「名」的政治思想研究》,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6月。
    曹威:《當代西方的《論語》哲學詮釋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12月。
    常森:《出土文獻《詩論》《五行》與先秦學術思想史的重構》,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23年5月。
    勞思光:《思辯錄:思光近作集》,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月。
    勞悅強:《文內文外:中國思想史中的經典詮釋》,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6月。
    達世平、沈光海編著:《古漢語常用字字源字典》,上海市:上海書店,1989年10月。
    彭振利:《《老子》研究在美國》,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年3月。
    傅修延:《聽覺敘事研究》,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21年3月。
    曾遂今:《音樂社會學》,上海市: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年11月。
    曾憲通、陳偉武主編,陳斯鵬編撰:《出土戰國文獻字詞集釋》,北京市:中華書局,2018年12月。
    湖北省荊州博物館等編著:《肖家屋脊:天門石家河考古發掘報告之一》,北京市:文物出版社,1999年6月。
    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纂,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北京市:中華書局,2014年6月。
    馮振著,劉桂秋點校:《老子通證》,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
    程貞一、聞人軍譯注:《周髀算經譯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程元敏:《先秦經學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1月。
    黃易青:《上古漢語同源詞意義系統研究》,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7年4月。
    黃國聲主編:《陳澧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7月。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1)》,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0月。
    黃俊傑主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5月。
    黃俊傑:《孟子》,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1月,修訂2版。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10月。
    黃俊傑:《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10月,2版。
    黃俊傑編:《東亞論語學:中國篇》,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9月。
    黃俊傑:《東亞儒學視域中的徐復觀及其思想》,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11月。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10月,修訂1版。
    黃俊傑編:《東亞視域中孔子的形象與思想》,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11月。
    黃俊傑:《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7月。
    黃俊傑:《東亞儒家仁學史論》,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3月。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2)》,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22年2月,增訂新版。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3)》,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22年4月。
    楊伯峻譯注:《論語譯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0年12月,2版。
    楊伯峻譯注:《孟子譯注》,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4年9月。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3月。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3年1月,修訂2版。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
    楊儒賓:《從《五經》到《新五經》》,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4月。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2月。
    楊儒賓、張再林編:《中國哲學研究的身體維度》,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2017年10月。
    楊儒賓:《五行原論: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論》,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3月。
    楊儒賓:《道家與古之道術》,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年1月。
    楊儒賓:《原儒》,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20年12月。
    楊大春:《感性的詩學:梅洛-龐蒂與法國哲學主流》,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楊大春:《語言、身體、他者——當代法國哲學三大主題》,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11月。
    楊樹達:《論語疏證》,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楊震:《感性學的重構:當代德國美學研究》,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23年9月。
    葉維廉:《歷史、傳釋與美學》,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3月。
    葉維廉:《道家美學與西方文化》,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
    葉維廉:《中國詩學》,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1月。
    葉舒憲編選:《神話—原型批評》,西安市: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1年1月。
    董治安主編:《老莊辭典》,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
    董恩林:《唐代《老子》詮釋文獻研究》,濟南市:齊魯書社,2003年6月。
    詹劍峰:《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武漢市: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
    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集》,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
    裘錫圭:《老子今研》,上海市:中西書局,2021年3月。
    賈晉華等編:《新語文學與早期中國研究》,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9月。
    熊鐵基等:《二十世紀中國老學》,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熊鐵基主編,李寶紅、康慶著:《二十世紀中國莊學》,長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鄭開:《道家形而上學研究》,北京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0月。
    鄭開:《德禮之間:前諸子時期的思想史》,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1月。
    鄭開:《莊子哲學講記》,南寧市:廣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6月。
    鄭吉雄:《戴東原經典詮釋的思想史探索》,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8月。
    鄭吉雄主編:《觀念字解讀與思想史探索》,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2月。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9月。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全新增訂版)》,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14年12月。
    鄭毓瑜:《姿與言:詩國革命新論》,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17年2月。
    鄭鈞瑋:《《莊子》知識論研究》,新北市:索引數位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6月。
    趙誠編著:《甲骨文簡明詞典:卜辭分類讀本》,北京市:中華書局,2009年5月。
    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銀雀山漢墓竹簡〔貳〕》,北京市:文物出版社,2010年1月。
    鄧育仁:《公民儒學》,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9月。
    寧鎮疆、趙爭主編:《考證與釋義:出土四古本《老子》綜合研究》,上海市:中西書局,2019年5月。
    寧鎮疆:《《老子》探源與古義新證》,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5月。
    蔡明田:《老子的政治思想》,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76年5月。
    蔣錫昌:《老子校詁》,臺北市:東昇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4月。
    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市:中華書局,1980年8月。
    劉鈞杰:《同源字典補》,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9年8月。
    劉釗:《郭店楚簡校釋》,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劉笑敢:《老子:年代新考與思想新詮》,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2月,修訂2版。
    劉韶軍:《日本現代老子研究》,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劉翔:《中國傳統價值觀詮釋學》,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
    劉惠萍:《伏羲神話傳說與信仰研究》,西安市: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3年5月。
    劉固盛等:《近代中國老莊學》,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1月。
    劉偉:《20世紀《論語》詮釋研究》,濟南市:山東人民出版社,2022年12月。
    魯洪生主編:《詩經集校集注集評》,北京市:現代出版社,2015年12月。
    錢穆:《莊老通辨》,臺北市:三民書局有限公司,1971年8月,臺初版。
    錢穆:《中國思想通俗講話》,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1月,增訂初版。
    錢穆:《孔子與論語》,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5月,2版。
    錢鍾書:《七綴集》,臺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5月。
    錢中文主編:《巴赫金全集》,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
    蕭兵、葉舒憲:《老子的文化解讀——性與神話學之研究》,武漢市: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北京市:新星出版社,2005年11月。
    蕭振聲:《老子之人性論與無名思想》,臺北市:萬卷樓圖書館份有限公司,2018年12月。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8月)。
    賴錫三:《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10月。
    賴錫三:《《莊子》的跨文化編織:自然・氣化・身體》,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年1月。
    賴錫三:《道家的倫理關懷與養生哲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11月。
    賴錫三:《老莊思想與共生哲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9月。
    戴璉璋、吳光主編,鍾彩鈞編審:《劉宗周全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6月。
    鍾泰著,駱駝標點:《莊子發微》,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韓振華:《他鄉有夫子:西方《孟子》研究與儒家倫理建構》,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6月。
    羅倬漢:《詩樂論》,臺北市:正中書局,1982年9月,臺2版。
    譚宇權:《孟子哲學新論》,臺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1月。
    譚佳:《神話與古史:中國現代學術的建構與認同》,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6月。
    關子尹:《徘徊於天人之際:海德格的哲學思路》,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7月。
    蘇芃:《《春秋》三傳研究初集》,南京市:鳳凰出版社,2019年12月。
    〔日〕佐藤將之:《中國古代的「忠」論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6月。
    〔美〕方破(Paul Fischer)、林志鵬編:《治氣養心之術:中國早期的修身方法》,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年11月。
    〔美〕艾蘭(Sarah Allan)等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
    〔德〕何乏筆(Fabian Heubel)編:《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2017年6月。
    〔德〕何乏筆(Fabian Heubel)編:《若莊子說法語》,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2017年7月。

    (三)期刊論文(按姓氏筆畫排序)

    丁亮:〈《老子》文本中的身體觀〉,《思與言》第44卷第1期(2006年3月),頁197-246。
    丁亮:〈《老子》文本中的修身與無名〉,《臺灣人類學刊》第7卷第2期(2009年)。
    丁四新:〈近九十年《尚書·洪範》作者及著作時代考證與新證〉,《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5期),頁12-22。
    王正明:〈略說特殊副詞「相」〉,《麗水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年第1期),頁91-101。
    王旭曉:〈「思維」的器官與「享受」的器官——中西方論審美感官〉,《思想戰線》(1991年第3期),頁34-41。
    王衛東:〈「聲音崇拜」與音樂的發生——音樂的文化學研究之一〉,《雲南藝術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頁27-32。
    王暉:〈智、聖之辨與早期儒家的認知觀〉,《中國哲學史》(2012年第1期),頁5-12。
    王懷義:〈體驗論視野:建立神話現象學〉,《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第35卷第2期(2014年3月),頁124-129。
    王懷義:〈論視覺經驗與神話意象——以《山海經》為中心〉,《民族藝術》(2014年第4期),頁108-112、139。
    王博:〈思想史視野中的《老子》文本變遷〉,《中國哲學史》(2015年第4期),頁5-10、36。
    王小盾:〈上古中國人的用耳之道——兼論若干音樂學概念和哲學概念的起源〉,《中國社會科學》(2017年第4期),頁149-183。
    王中江:〈「心靈」概念圖像的多樣性:出土文獻中的「心」之諸說〉,《哲學研究》(2019年第12期),頁50-61。
    方朝暉:〈從生長特性看孟子性善論〉,《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4期)(總第56期),頁100-112。
    石超:〈從修身到治國——孔門威儀觀背後的微觀身體政治哲學初探〉,《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2卷第5期(2016年9月),頁27-33。
    石超:〈限酒與自治:《尚書》威儀文本的身體政治哲學研究〉,《政治思想史》(2020年第1期),頁27-43。
    白宗讓:〈儒學研究的「體知」進路〉,《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5期(總第151期)(2018年9月),頁110-120。
    匡釗、王中江:〈道家「心」觀念的初期形態——《老子》中的「心」發微〉,《天津社會科學》(2012年第4期),頁122-129。
    伍龍:〈論「聽」與「道」的關系——以先秦為中心的考察〉,《思想與文化》(2017年第2期),頁386-396。
    岑溢成:〈孟子「知言」初探〉,《鵝湖月刊》第40期(1978年10月),頁40。
    李炳海:〈天門、天機與天人合一理想──老莊兩個概念的辨析梳理〉,《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0年第6期),頁1-4。
    李冬鴿:〈從出土文獻看「智」與「知」〉,《文獻》第3期(2010年7月),頁179-181。
    李明書:〈以道德修養導引「感官欲望」在實踐上的倫理思考:以《論語》為依據〉,《東方人文學誌》第9卷第3期(2010年9月),頁21-38。
    李松駿:〈從天秩到人序:論古典「敬」義及其開展〉,《思辨集》第17期(2014年6月),頁53-81。
    李松駿:〈「盡美矣,又盡善也」:季札與孔子的詩樂論〉,《東吳中文學報》第42期(2021年11月),頁27-31。
    李松駿:〈達觀博物:《山海經・五藏山經》的感官認識及其覺知記述〉,《清華學報》第54卷第1期(2024年3月),頁61-101。
    李銳:〈再論《莊子》內外雜篇的問題——回應劉笑敢先生〉,《思想與文化(第十七輯)》(2015年第2期),頁318-340。
    李巍:〈《道德經》中的「大」〉,《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5卷第3期(總255期)(2015年5月),頁132-138。
    吳根友、黃燕強:〈《莊子》「坐忘」非「端坐而忘」〉,《哲學研究》(2017年第6期),頁38-45。
    周何:〈《春秋》燕禮考辨〉,《國文學報》第1期(1972年4月),頁17-34。
    林鎮國:〈空性與暴力:龍樹、德里達與列維納斯不期而遇的交談〉,《法鼓人文學報》第2期(2005年12月),頁97-114。
    林素娟:〈飲食禮儀的身心過渡意涵及文化象徵意義——以三《禮》齋戒、祭祖為核心進行探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2期(2008年3月),頁171-216。
    林素娟:〈天秩有禮、觀象制文──戰國儒家的德之體驗及禮文化成〉,《清華學報》第47卷第3 期(2017年9月),頁433-471。
    林建德:〈從《老子》的對反語詞析探其思維理路〉,《東吳哲學學報》第19期(2009年2月),頁73-104。
    林明照:〈莊子的道論與反身性〉,《哲學與文化》第37卷第10期、總第437期(2010年10月),頁25-45。
    林明照:〈觀看、反思與專凝——《莊子》哲學中的觀視性〉,《漢學研究》第30卷第3期(2012年9月),頁1-33。
    林世賢:〈聰聖、聞思與音樂——論耳修在工夫論上之殊勝〉,《漢學研究》第30卷第1期(2012年3月),頁61-92。
    林啟屏:〈「夫子自道?」:以明清解者對於「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章的討論為中心〉,《臺大中文學報》第57期(2017年6月),頁249-300。
    范麗梅:〈清華簡〈厚父〉疑難字詞考釋與全篇內容解讀〉,《漢學研究》第40卷第3期(2022年9月),頁209-250。
    高榮鴻:〈《上博五.君子為禮》文字考釋及相關問題〉,《興大中文學報》第29期(2011年6月),頁99。
    陳夢家:〈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第20期(1936年12月),頁535。
    陳昭瑛:〈知音、知樂與知政:儒家音樂美學中的「體知」概念〉,《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3卷第2期(總第6期)(2006年12月),頁41-60。
    陳昭瑛:〈發現東亞:第二軸心時代的《論語》學〉,《鵝湖月刊》第33卷第2期(總號第386期)(2007年8月),頁0-1。
    陳金木:〈民國以來《論語》的多元詮釋〉,《東海中文學報》第20期(2008年7月),頁29-40。
    陳立勝:〈身體之為「竅」:宋明儒學中的身體本體論建構〉,《世界哲學》(2008年第4期),頁13-17。
    陳立勝:〈子在川上:比德?傷逝?見道?——《論語》「逝者如斯夫」章的詮釋歷程與中國思想的「基調」〉,《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1卷(總230期)(2011年第2期),頁118-127。
    陳立勝:〈惻隱之心:「同感」、「同情」與「在世基調」〉,《哲學研究》(2011年第12期),頁19-27。
    陳來:〈孟子的德性論〉,《哲學研究》(2010年第5期),頁47-48。
    陳來:〈孟子論性善與性命〉,《現代哲學》(2017年第6期),頁115-119。
    陳贇:〈先王的政教實踐與孔子之前的古「六藝」——孔子能夠「定」六經的歷史前提〉,《齊魯文化研究》第13輯(2013年12月),頁24-42。
    陳秋宏:〈「象思維」與「類思維」關係探論——意象論之前的文化考察〉,《漢學研究》第38卷第1期(2020年3月) ,頁1 – 37。
    陳靜容:〈《論語》中的「媒介」尋繹——人之「感」的重層交錯與道德建立〉,《文與哲》第30期(2017年6月),頁1-22。
    陳靜容:〈《論語》中以「身」體德的詮釋與觀察〉,《中正漢學研究》總第35期(2020年6月),頁45-70。
    徐剛:〈先秦時代的口傳與學術傳承〉,《中國典籍與文化》(2015年第2期),頁122-131。
    徐國明:〈朱熹論「君子」之判別——圍繞《論語》「視其所以」章展開的分析〉,《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4卷第5期(2017年9月),頁17-22。
    徐昇:〈哲學中的身體隱喻追蹤——西方隱喻理論對中國哲學研究的啟示〉,《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1期(2019年1月),頁95-99。
    馬菁嶼:〈「聞」的詞義演變〉,《大理大學學報》第4卷第7期(2019年7月),頁25-31。
    耿芳朝:〈德性認識論視角:通過孟子重新發現儒家理智德性〉,《國際儒學論叢》第10輯(2021年4月),頁183-197。
    陸建華:〈道心與人心:論老子的心靈哲學〉,《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4期),頁49-53。
    張錦笙:〈「相」字考略〉,《鎮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期),頁42-45。
    張洪興:〈再論《莊子》卮言〉,《中國文學研究》第1期(2011年1月),頁11-13、28。
    張連海:〈感官民族誌:理論、實踐與表徵〉,《民族研究》(2015年第2期),頁55-67。
    張毅:〈論《左傳》史料系統與先秦君子問題起源——《左傳》「君子」用法詳析〉,《北京社會科學》(2016年第12期),頁107-119。
    張艷艷:〈原儒之氣:倫理與審美的交互生成〉,《中國文學批評》(2018年第4期),頁63-72。
    梅廣:〈「內聖外王」考略〉,《清華學報》第41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621-667。
    許子濱:〈禘莫盛於灌——由唐寫本《論語》鄭注重探「禘自既灌而往」章的詮解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8期(2016年3月),頁59-96。
    童致和:〈「香」和「臭」的詞義演變及氣味詞的詞義系統的發展〉,《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2期(1983年6月),頁99-107。
    彭美玲:〈君子與容禮——儒家容禮述義〉,《臺大中文學報》第16期(2002年6月),頁1-48。
    彭國翔:〈作為身心修練的禮儀實踐——以《論語・鄉黨》篇為例的考察〉,《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6卷第1期(2009年6月),頁1-27。
    彭兆榮:〈論我國「丘墟」的崇高性視覺形象——兼教於巫鴻先生〉,《文藝理論研究》(2016年第4期),頁163-170。
    勞悅強:〈從觀察論孔子思想的經驗基礎、方法與性格〉,《清華學報》新35卷第1期(2005年6月),頁89-90。
    黃效:〈論「心」字在《孟子》中大量出現——兼與戴兆國先生商榷〉,《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5年第9期),頁72-79。
    華云剛:〈「以老解莊」及其學術價值探微〉,《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5期(2020年9月),頁63-71。
    楊博:〈出土文獻視野下的《論語》文本形態演進〉,《孔子研究》(2023年第4期),頁124-129。
    葉明輝:〈藝術母題新解〉,《美術》(1990年第9期),頁56-58。
    葉舒憲:〈珥蛇與珥玉:玉耳飾起源的神話背景——四重證據法的玉文化發生研究〉,《百色學院學報》第25卷第1期(2012年1月),頁1-10。
    葉舒憲:〈從玉教神話觀看儒道思想的巫術根源〉,《哲學與文化》第457期(2012年6月),頁1-20。
    葉樹勛:〈老子「玄德」思想及其所蘊形而上下的通貫性——基於通行本與簡帛本《老子》的綜合考察〉,《文史哲》(2014年第5期)(總第344期),頁19-28。
    雷瑭洵:〈上古漢語「相」的音義關係〉,《國學學刊》(2015年第3期),頁97-108。
    鄧淑蘋:〈帶齒動物面紋玉飾〉,《故宮文物月刊》第10卷第11期、總第119期(1993年2月),頁1。
    蒙培元:〈「道」的境界——老子哲學的深層意蘊〉,《中國社會科學》(1996年第1期),頁115-124。
    鄭吉雄:〈從遺民到隱逸:道家思想溯源──兼論孔子的身分認同〉,《東海中文學報》第22期(2010年7月),頁125-156。
    鄭吉雄:〈論先秦思想史中的語言方法——義理與訓詁一體性新議〉,《文史哲》(2018年第5期)(總第368期),頁38-67。
    鄭開:〈玄德論——關於老子政治哲學和倫理學的解讀與闡釋〉,《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29卷第1期(2013年1月),頁1-8。
    鄭開:〈道家著作中的「視覺詞語」例釋〉,《思想與文化》(2016年第1期),頁1-31。
    鄭開:〈黃老政治哲學闡幽〉,《深圳社會科學》(2019年第4期),頁49-69。
    劉悅笛:〈從倫理美學到審美倫理學——維特根斯坦、杜威與原始儒家的比較研究〉,《哲學研究》(2011年第8期),頁104-109。
    劉悅笛:〈道德動機視野中孟子的「情理架構」——從漢學家論辯出發為孟子「情」論辯護〉,《國際儒學論叢》(2020年第1期),頁1-14。
    劉成紀:〈古今之爭:春秋樂論的核心問題〉,《求是學刊》第39卷第6期(2012年11月),頁109-114。
    劉芷瑋:〈感官與道:《莊子》的知覺感通論〉,《中正漢學研究》總第26期(2015年12月),頁73-94。
    劉越昕、武璠:〈「聽」「聆」的同源關係及歷史演變〉,《文山學院學報》第33卷第5期(2020年10月),頁74-79。
    趙爭:〈從出土文獻看漢代《老子》文本及流傳〉,《史林》(2018年第6期),頁20-27。
    蔡仁厚:〈孟子的學術批評〉,《鵝湖月刊》第99期(1983年9月),頁2-8。
    蔡振豐:〈《莊子》中的知覺現象及其在修證上的意義〉,《法鼓人文學報》創刊號(2004年7月),頁39-59。
    蔡岳璋:〈反思虛靜論——論王夫之釋《莊》〉,《漢學研究》第39卷第4期(2021年12月),頁93-113。
    蔣麗梅:〈《莊子》空間意識中的價值世界〉,《當代中國價值觀研究》(2017年第2期)(總第8期),頁73-78。
    蕭振聲:〈《莊子》的人性論:批判、分析與解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1期(2014年1月),頁67-105。
    賴錫三:〈《莊子》的美學工夫、哲學修養與倫理政治的轉化——與孟柯(Christoph Menke)的跨文化對話〉,《文與哲》第28期(2016年6月),頁347-396。
    賴錫三:〈《莊子》的童心遊戲、視點轉化、倫理呼喚〉,《文與哲》第33期(2018年12月),頁65-108。
    賴錫三:〈《莊子》「天、人、物」三緯交織的人像〉,《清華學報》新52卷第2期(2022年6月),頁303-344。
    謝大寧:〈儒學的基源問題——「德」的哲學史意涵〉,《鵝湖學誌》第16期(1996年6月),頁1-51。
    謝君讚:〈論《老子》及其於煉養視域中的身體觀〉,《清華中文學報》第14期(2015年12月),頁129-173。
    謝清果、趙晟:〈身體交往觀視域下的老子思想新探〉,《文化研究》第33輯(2018年第2期),頁304-319。
    鍾彩鈞:〈《孟子》「口之於味」章的宋明詮釋及其現代意義〉,《鵝湖月刊》第438期(2011年12月),頁2-8。
    鍾振宇:〈莊子的氣化現象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2期(2013年3月),頁109-148。
    鍾振宇等:「《儒門內的莊子》評論專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7卷第1期(2017年3月),頁1-121。
    戴兆國:〈《孟子》「心」概念辨析〉,《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1期),頁26-32。
    魏啟鵬:〈楚簡《老子》「大成若詘」發微——兼說老子不非禮樂〉,《中國哲學史》(2001年第3期),頁84-89。
    羅書肆遺著:〈略論「視」與「見」、「聽」與「聞」及「嗅」與「聞」本義上的區別〉,《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1期),頁46。
    羅凌、鄭水晶:〈文化元典閱讀與文本細讀——《論語》「退而省其私」解詁〉,《三峽論壇》(2015年第4期)(總第88期),頁88-91。
    龔卓軍:〈庖丁之手:身體思維與感覺邏輯〉,《中國語文論譯叢刊》第21輯(2007年8月),頁31-52。
    〔日〕佐藤將之:〈戰國時代「誠」概念的形成與意義:以《孟子》、《莊子》、《呂氏春秋》為中心〉,《清華學報》新35卷第2期(2005年12月),頁226-230。
    〔美〕邰謐俠(Misha Tadd):〈《老子》的全球化和新老學的成立〉,《中國哲學史》(2018年第2期),頁122-129。
    〔德〕何乏筆(Fabian Heubel):〈修身・個人・身體——對楊儒賓《儒家身體觀》之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9月),頁293-308。
    〔德〕宋灝(Mathias Obert):〈逆轉與收回:《莊子》作為一種運動試驗場域〉,《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3期(2012年9月),頁169- 187。

    (四)研討會、論文集論文(按姓氏筆畫排序)

    李炳海:〈味:萬物生成的亞原——《管子》的一種特殊理念及其醫學淵源〉,收入方勇主編;《諸子學刊》編委會編:《諸子學刊・第一輯》,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2月。
    周憲:〈審美感官與審美感受〉,收入北京大學文藝美學研究會編輯:《文藝美學(論叢)・第二輯》,呼和浩特市: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頁45-47。
    林明照:〈從觀看論莊子關於認知、生存與超越性的相關思考〉,「傳統中國哲學的知識論問題之當代省思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一),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2010年9月7、8、9日,頁9-1-9-17。
    林素英:〈從〈武王踐阼〉論周初敬德明德之本〉,收入彭林主編:《中國經學》第18輯,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6月,頁93-110。
    林啟屏:〈近四十年來先秦諸子研究的反省與思考〉,收入耿立群主編:《深耕茁壯:臺灣漢學四十回顧與展望》,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2021年9月,頁472-478。
    林康琪:〈試論《莊子》之「忘仁義」與「忘禮樂」〉,收入鄭宗義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二十輯):《莊子》哲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7月,頁183-198。
    徐復觀:〈中國的治道——讀陸宣公傳集書後〉,收入蕭欣義編:《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9月,增訂再版,頁221-248。
    卿希泰、姜生:〈「天之道」與「人之道」——道家倫理的二元結構及對中國倫理的影響〉,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6輯)》,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1999年4月,頁76-88。
    陳鼓應:〈《莊子》內篇的心學——開放的心靈與審美的心境〉,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25輯:「莊子研究」專號》,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12月,頁1-44。
    曹峰:〈近三十年來日本的《莊子》研究〉,收入方勇主編:《諸子學刊・第3輯》,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頁495-506。
    莊萬壽:〈莊子語言符號與「副墨之子」章之解析〉,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5輯)》,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1月,頁95-103。
    勞思光:〈論儒學在中國現代化運動中之正反作用〉,收入劉國英編:《虛境與希望——論當代哲學與文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頁153。
    勞悅強:〈以明乎 已明乎——釋《莊子》的「明」義〉,收入方勇主編:《諸子學刊・第3輯》,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頁175-193。
    楊玉成:〈戰國讀者——語言的爆炸與閱讀理論〉,收入劉漢初主編:《文學研究的新進路:傳播與接受》,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7月,頁145-242。
    楊儒賓:〈〈雅〉、〈頌〉與西周儒家的「對越」精神〉,收入鄭宗義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十一輯)》(桂林市:灕江出版社,2014年5月),頁51-56。
    葉舒憲:〈六十而耳順:成聖的隱喻——兼論儒家神話〉,收入方勇主編;《諸子學刊》編委會編:《諸子學刊・第四輯》,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頁61-75。
    葉舒憲:〈「神話中國」VS「軸心時代」:「哲學突破」說及「科學中國」說批判〉,收入譚佳主編:《神話中國:中國神話學的反思與開拓》,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年4月,頁3-61。
    裘錫圭:〈從古漢語中「善」的用法談到《老子》中的「善」〉,收入北京大學歷史系、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編:《吳榮曾先生九十華誕頌壽論文集》,北京市:中華書局,2022年10月,頁68-168。
    趙誠:〈甲骨文行為動詞探索(一)〉,收入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古文字研究:第17輯》,北京市:中華書局,1989年6月,頁334-335。
    鄭開:〈道家心性論及其現代意義〉,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22輯:「道家與現代生活」專號》,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10月,頁162-221。
    蕭進銘:〈身患、無身、真身及等觀一切——王重陽對於老子「身體」說的體證及發展〉,收入趙衛東主編:《全真道研究(第4輯)》(濟南市:齊魯書社,2015年12月),頁111-138。
    賴錫三:〈公民道家與深度歧見——以《莊子》的《齊物論》和《人間世》為思考〉,收入方勇主編;《諸子學刊》編委會編:《諸子學刊・第27輯》,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12月,頁36-80。
    簡光明:〈近二十年來臺灣的莊學研究〉,收入方勇主編:《諸子學刊・第3輯》,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分見頁435-482。
    〔韓〕金炫秀(Kim Hyun Su):〈現代韓國的莊子研究動向〉,收入方勇主編:《諸子學刊・第3輯》,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分見頁483-493。

    (五)學位論文(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孝清:《當代知覺哲學問題研究:基於認知神經科學、心理學與哲學的融合視域》,太原市: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哲學博士論文,2021年6月。
    吳雪萌:《西方英語世界的老學研究》,武漢市: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論文,2011年3月。
    李繹臻:《李氏朝鮮時期「子見南子」詮釋史論》,揚州市:揚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9年6月。
    侯博:《漢語感官詞的語義語法學研究》,南京市:南京師範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論文,2008年6月。
    莊耀郎:《原氣》,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5月。

    (六)其他

    中文詞知識庫小組:《古漢語字頻表》,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歷史語言研究所、中文詞知識庫小組,1994年10月。

    二、外文著作

    (一)專書

    Berleant, Arnold. The Aesthetics of Environment.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Carlson, Allen. Aesthetics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Appreciation of Nature, Art and Architectur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Eliade, Mircea. Shamanism: Archaic Techniques of Ecstasy, trans. Willard R. Trask.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2.
    Geaney, Jane M. On the Epistemology of the Senses in Early Chinese Thought.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2.
    Graziani, Romain. Fictions philosophiques du“Tchouang-tseu”. Paris: Gallimard, 2006.
    Howes, David. Sensual Relations: Engaging the Senses in Culture and Social Theory.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3.
    Puett, Michael J. To Become a God: Cosmology, Sacrifice, and Self-Divinization in Early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2.
    Scarborough, Milton. Myth and Modernity: Postcritical Reflections. Albany, 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4.
    〔日〕中村雄二郎:《共通感覚論》,東京都:岩波書店,2000年1月。
    〔日〕池田末利:《中國古代宗教史研究——制度と思想》,東京都:東海大學出版會,1989年8月。

    (二)期刊論文

    Brian Bruya, “On the Epistemology of the Senses in Early Chinese Thought (review),” in 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10.1 (Jan. 2003): 157-164.
    Li, Chenyang. “A Confucian Solution to the Fungibility Problem of Friendship: Friends like Family with Particularized Virtues,” in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18.4 (Dec. 2019): 493-508.
    Lucas, T. “Analogies and Analogical Reasonings in the Mencius,” in Studies in Logic 12.6 (2019): 46-68.
    Riegel, Jeffrey K. “A Passion for the Worthy,” i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28.4 (Oct. 2008): 709-721.

    (三)研討會、論文集論文

    Chan, Alan K. L. “Harmony as a contested metaphor and conceptions of rightness (yi) in early Confucian ethics,” in How Should One Live? Comparing Ethics in Ancient China and Greco-Roman Antiquity, R. A. H. King, & D. R. Schilling (Eds.). Berlin: De Gruyter Mouton, May, 2011, pp.43-50.
    Scarborough, Milton. “Myth and Phenomenology” in Kevin Schilbrack ed., Thinking Through Myth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pp. 46-64.
    Tu, Weiming. The Global Significance of Concrete Humanity: Essays on the Confucian Discourse in Cultural China.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Pvt. Ltd., 2010, pp. 342-349.
    〔日〕富永一登:〈中國文學における老子——陶淵明の場合〉,收入〔日〕加地伸行編:《老子の世界》,東京都:新人物往來社,1988年2月,頁54-69。
    채근상(蔡根祥):〈《논어》중공자문언지연구〉(〈《論語》中孔子文言之研究〉),《중국어문론집》제2집(《中國語文論集》第2卷),晉州市:韓國漢學學會,1985年10月,頁65-100。

    (四)學位論文

    Geaney, Jane M. “Language and sense discrimination in ancient China”. Ph.D, diss., University of Chicago Divinity School, 1996.

    三、翻譯著作

    (一)專書

    〔日〕小野澤精一等編著,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
    〔日〕栗山茂久著,陳信宏譯:《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臺北市: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月。
    〔日〕池田知久著,王啟發、曹峰譯:《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莊子》為中心》,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5月。
    〔日〕末永高康著,〔日〕佐藤將之監譯:《性善論的誕生:先秦儒家思想史的一個斷面》,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3年8月。
    〔丹麥〕丹・扎哈維(Dan Zahavi)著,羅麗君等譯:《自我與他人:對主體性、移情同感和羞恥的探究》,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出版中心,2021年10月。
    〔法〕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著,吳惠儀譯:《從存在到存在者》,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
    〔法〕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著,張穎譯:《大象無形:或論繪畫之非客體》,鄭州市:河南大學出版社,2017年2月。
    〔法〕李維斯陀(Claude Lévi-Strauss)著,王維蘭譯:《神話與意義》,三重市: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2月,再版。
    〔法〕李維-史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著,李幼蒸譯:《野性的思維》,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5月。
    〔法〕杜夫海納(Mikel Dufrenne)著,孫菲譯:《美學與哲學》,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5月。
    〔法〕余蓮(François Jullien)著,卓立譯:《淡之頌:論中國思想與美學》,臺北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2月。
    〔法〕波德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著,郭宏安譯:《惡之花》,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法〕梅洛-龐蒂(M. 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1年2月。
    〔法〕梅洛-龐蒂(M. Merleau-Ponty)著,楊大春譯:《世界的散文》,收入楊大春、張鈞堯主編:《梅洛-龐蒂文集》,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19年6月。
    〔法〕畢來德(Jean François Billeter)著,宋剛譯:《莊子四講》,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0月。
    〔美〕卡羅琳・考斯梅爾(Carolyn Korsmeyer)著,吳瓊等譯:《味覺:食物與哲學》,北京市: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1年1月。
    〔美〕多邁爾(Fred R. Dallmayr)著,萬俊人等譯:《主體性的黃昏》,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美〕任博克(Brook A. Ziporyn)著,彭榮譯:《一與異的反諷:早期中國思想中的「連貫成形」觀念》,杭州市:浙江大學出版社,2023年10月。
    〔美〕伯克霍福(Robert F. Berkhofer)著,邢立軍譯:《超越偉大故事:作為文本和話語的歷史》,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
    〔美〕彼德斯(John Durham Peters)著,何道寬譯:《交流的無奈:傳播思想史》,北京市:華夏出版社,2003年5月。
    〔美〕郝大維(David L. Hall)、〔美〕安樂哲(Roger T. Ames)著,何金俐譯:《通過孔子而思》,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美〕柯雄文(Antonio S. Cua)著,李彥儀譯,沈清松審訂:《君子與禮:儒家美德倫理學與處理衝突的藝術》,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3月。
    〔美〕馬丁・傑伊(Martin Jay)著,孔銳才譯:《低垂之眼:20世紀法國思想對視覺的貶損》,重慶市:重慶大學出版社,2021年9月。
    〔美〕陳漢生(Chad Hansen)著,周雲之等譯,李先焜校訂:《中國古代的語言與邏輯 》,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10月。
    〔美〕張光直著,郭淨、陳星譯:《美術、神話與祭祀》,臺北縣:稻香出版社,1993年2月。
    〔美〕 許倬雲著,鄒水傑譯:《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流動》,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美〕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著,程相占譯:《身體意識與身體美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11年7月。
    〔美〕森舸瀾(Edward Slingerland)著,史國強譯:《無為:早期中國的概念隱喻與精神理想》,上海市:東方出版中心,2020年4月。
    〔美〕愛蓮心(Robert E. Allinson)著,周熾成譯:《嚮往心靈轉化的莊子:內篇分析》,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
    〔美〕韓大偉(David B. Honey)著,唐光榮譯:《中國經學史・周代卷:孔子、《六經》與師承問題》,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6月。
    〔英〕波蘭尼(Michael Polanyi)著,〔英〕格勒內(Marjorie Grene)編,李白鶴譯:《認知與存在:邁克爾・波蘭尼文集》,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7月。
    〔英〕胡司德(Roel Sterckx)著,劉豐譯:《早期中國的食物、祭祀與聖賢》,杭州市:浙江大學出版社,2018年12月。
    〔英〕葛瑞漢(A. C. Graham)著,張海晏譯:《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8月。
    〔德〕尼采(F. W. Nietzsche)著,張念東、凌素心譯:《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1年5月。
    〔德〕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黃龍保等譯:《神話思維》,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3月。
    〔德〕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范進等譯,陳大衛校閱:《國家的神話》,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1月。
    〔德〕孟柯(Christoph Menke)著,翟燦、何乏筆、劉滄龍譯,何乏筆校:《力量:美學人類學的基本概念》,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年9月。
    〔德〕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著,曹衛東、付德根譯:《後形而上學思想》,南京市:譯林出版社,2001年5月。
    〔德〕韋爾施(Wolfgang Welsch)著,陸揚、張岩冰譯:《重構美學》,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5月。
    〔德〕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著,孫周興譯:《在通向語言的途中》,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4年9月,修訂譯本。
    〔德〕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著,張柯譯:《海德格爾文集:根據律》,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16年9月。
    〔德〕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著,陳嘉映、王慶節譯,熊偉校,陳嘉映修訂:《存在與時間》,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18年9月,2版。
    〔德〕雅斯貝斯(Karl Theodor Jaspers)著,魏楚雄、俞新天譯:《歷史的起源與目標》,北京市:華夏出版社,1989年6月。
    〔德〕黑格爾(G. W. F. Hegel)著,范揚、張企泰譯:《法哲學原理》,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9年7月。
    〔羅馬尼亞〕埃利亞德(Mircea Eliade),宋立道、魯奇:《神秘主義、巫術與文化風尚》,北京市:光明日報出版社,1990年11月。
    Paul Rookes、Jane Willson著,鄭日昌、周軍合譯:《知覺——理論、發展與組織》,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7月。
    江文也著,楊儒賓譯:《孔子的樂論》,臺北市: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3年7月。

    (二)期刊論文

    〔日〕島森哲男著,張季琳譯:〈慎獨思想〉,《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3卷第2期(2003年6月),頁197-199。
    〔法〕德里達(Jacques Derrida)著,陳慶譯,牛宏寶校:〈白色神話:哲學文本中的隱喻〉,《外國美學》第27輯(2017年第1期),頁70-71。
    〔美〕艾文賀(Philip J. Ivanhoe)著,陳志偉譯:〈儒家的自我修養與孟子的擴充概念〉,《思想與文化》(2018年第2期),頁128-150。
    〔泰〕沙林伊・阿倫哈莊薩(Sarinya Arunkhajornsak)著,李紅霞譯:〈孟子的同情的政治意蘊〉,《第歐根尼》(2018年第1期),頁12-30。

    (三)研討會、論文集論文

    〔加〕大衛・豪斯(David Howes)著,陳玉芳譯:〈作為感覺交流的文化交流:感覺研究中的中西文明相遇〉,收入董少新編:《感同身受: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下的感官與感覺》,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年8月,頁1-17。
    〔美〕王安國(Jeffrey K. Riegel)著,韓宇嬌譯:〈賢賢易色——試論早期儒家思想中的慾望理念〉,收入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出土文獻・第三輯》,上海市:中西書局,2012年12月,頁187-198。

    四、電子資源

    Donald Sturgeon等共同開發:「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zh)。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等共同開發:「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古籍研究中心等共同開發:「漢達文庫」(http://www.chant.org/Database.aspx)。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等共同開發:「小學堂文字學資料庫」(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515150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151507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50701.pdf4858KbAdobe PDF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