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104/145136 (79%)
Visitors : 52292412      Online Users : 201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53424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3424


    Title: 孔思孟心性之學重探:以啟示宗教為進路
    Revisiting Mind-Nature Theory of Confucius, Zisi, and Mencius by Discussing Revealed Religion
    Authors: 詹秉叡
    Chan, Ping-Jui
    Contributors: 車行健
    劉德明

    詹秉叡
    Chan, Ping-Jui
    Keywords: 孔子
    思孟學派
    心性論
    啟示宗教

    Confucius
    the school of Zisi and Mencius
    theory of mind-nature
    revealed religion
    Tao
    Date: 2024
    Issue Date: 2024-09-04 15:11:16 (UTC+8)
    Abstract: 唐君毅(1909-1978)、牟宗三(1909-1995)、徐復觀(1904-1982)素稱第二代新儒家,也稱當代新儒家,其儒學詮釋影響後人甚鉅,成為我們理解中國思想的必由門徑。他們弘揚中國思想中的心性之學,闡發孔、思、孟一系儒學與宋明理學中「道德主體」的理論預設與「內在超越」的境界指引;並依此判準,對中國諸家思想乃至西方文化予以價值評斷。筆者於本文試圖指出,當代新儒家的儒學詮釋策略奠定於他們尋求現代化儒學的問題意識,其進路便是將中國思想置入於西方啟蒙運動之中,並藉此輾轉提出一種基於中國的、同時也是面向世界的啟蒙敘事;其中,作為「啟蒙之子」的康德,則成為儒學現代化借鑑之對象。康德的批判哲學旨在扭轉道德實踐與上帝信仰之間的關係,其瓦解上帝存在的論證,將焦點置於人類主體性,「上帝存在」淪為一項助使吾人道德實踐的設準,試圖以道德宗教來取代宗教道德。在此參照項下,新儒家亦往往由「道德宗教」甚至「人文教」的立場來理解古典儒學:或邊緣化古典儒學中的宗教性元素,視為歷史之殘餘(徐復觀);或認定古典儒學思想中的「天」從屬於倫理實踐,是伴隨主體之存心、決策與行動而來的道德性體證(唐君毅、牟宗三)。筆者不欲探討當代新儒家為古典儒學所提出的現代化方案是否具備效力,而是質疑在他們的創造性詮釋下,古典儒學是否因其敘事而失卻原意──尤其是經過雙重視域融合的孔、思、孟一系儒學。筆者認為,若依循道德宗教之進路闡發孔、思、孟儒學,將產生理解的窄化或偏移,使孔、思、孟揭櫫的修身境界與道德政治之構想,流於難以實現或無從驗明的理論;相反地,若由啟示宗教的角度來理解孔、思、孟儒者所揭櫫的工夫論、境界論乃至政治論,將具備更完善的詮釋效力。道德宗教與啟示宗教可謂南轅北轍,惟皆重視人類之自由與福祉,取決我們如何看待心性與天道兩者之間的優序關係;也因此,以啟示宗教為進路,心性論將有重探的必要。為與當代新儒家對話,筆者將孔子、子思與孟子列為主要討論對象,並囊括被思、孟學派所接受的「孔子─子游」一系思想。在探討方法上,筆者藉昆廷‧斯金納之「語境主義」,回顧其時代處境、對話對象,以闡明其問題意識與相應的解決方案。
    本文指出,孔子、子思與孟子確實有超越實體──乃至位格神──的設想與信仰;並且,他們是在位格神之設想與信仰的前提下,思考「人道」的實踐。進而,孔、思、孟所信仰的位格神,被認知為具有明確之意向與目的,該意向與目的與人類所盼望之幸福──「惡」的解釋以至最終平反──是相侔的,此即「天道」。惟若要達致此境,則有賴「人道」與「天道」的契應,此中涉及對位格神的信仰、皈依乃至自我交付;而賅攝、證知超越真理,爾後「知行合一」的終極實踐與實現,即被稱為「德之行」。在這一套理論中,人類的「上達」──由自我中心性邁向實體中心性的過程──被視為一種神人合力論(Synergism)式的「救贖」;而他們堅信在此過程內,「惡」將一併獲得解釋,終至審判,則是天命回應人類德行,復以其大能與公義介入人世的結果,是為「神義」。對「救贖」應成,與「神義」將降的闡述,構成孔子、子思與孟子的救贖論(Soteriology)與神義論(Theodicy)。由此亦可窺見,他們的救贖論與神義論必然蘊含時間性的思考,人類所親臨的歷史成為實現救贖、降下神義的場域,這便導引出神聖性烏托邦的觀點,是為末世論(Eschatology)。歷史不僅是屬人的,同時更是圍繞著天/人關係的具體呈現;他們的創世論(Creationism)固然隱晦,但其所揭櫫的「道」之起源與目標,無論是「大道之行」還是「止於至善」等,確然有歷史神學的色彩,將天、人共同視為歷史的核心要角。於此視域下,人類如何在歷史境遇、時空範疇中耳聰目明、聞見啟示,並證之而行,便顯得至關重要。筆者認為:孔子、子思與孟子的心性之學,其中的工夫論、境界論乃至政治論,須置於啟示宗教的脈絡中,始能得到整全性的理解。
    Tang Chun-I (1909-1978), Mou Zong-San (1909-1995), Xu Fu-Guan (1904-1982) are commonly known as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Neo-Confucianism or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ism. Their interpretations of Confucianism have significantly impacted later generations, and have become essential pathways for understanding Chinese thoughts. They promoted the mind-nature theory in Chinese thoughts and elaborated on the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of the “moral subject” and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internal transcendence” in both the Confucian school of Confucius-Zisi-Mencius and Neo-Confucianism. Based on these criteria, they re-assess the value of various Chinese philosophical schools and even Western culture.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interpretative strategies of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ism, which are grounded in their quest to modernize Confucianism. Such approach is to place Chinese thoughts within the Western Enlightenment, thereby using it to develop a Chinese-based yet world-oriented Enlightenment narrative. In this narrative, Kant, as the “son of Enlightenment,” becomes a model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Confucianism. Kant’s critical philosophy aims to rever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practice and faith in God. His argument against the existence of God shifts the philosophical focus to human subjectivity and further relegates “the existence of God” to a mere postulate that helps people carry out moral practice, attempting to replace religious morality with moral religion.
    Referencing Kant’s philosophy, Neo-Confucians tend to understand classical Confuci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al religion” or even “humanistic education.” Xu Fu-Guan marginalizes the religious elements of classical Confucianism and views them as remnants of history; Tang Chun-I and Mou Zong-San affirm that the religious elements of classical Confucianism are subordinate to ethical practice, considering them as symbols or appendages of moral emotions.
    This study does not inten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rnized proposals that the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s have proposed for classical Confucianism. Instead, this study questions whether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classical Confucianism has been lost due to the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s’ creative interpretation—particularly through the dual fusion of horizons applied to the Confucian school of Confucius-Zisi-Menciu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nterpreting the Confucian school of Confucius-Zisi-Mencius through the lens of moral religion leads to a narrowed and deviated understanding. This makes it challenging to substantiate and implement the cultivation realm and moral-political ideas of the school in reality. On the contrary, if elucidated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revealed religion, the theories of self-cultivation, states of achievement, and politics promulgated by Confucius, Zisi, and Mencius will be more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While both valuing freedom and the well-being of mankind, moral religion and revealed religion prioritize mind-nature and God differentl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e-visit the theory of mind-nature when taking revealed religion as the approach. In order to dialogue with contemporary New Confucianism, this paper frames the discussion around Zisi and Mencius, as well as the “Confucius-Ziyou” line of thought accepted by Zisi and Mencius. Methodologically, this study draws on Quentin Skinner’s contextualism to contextualize the problematics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of the philosophical sect by taking the zeitgeist and interlocutors into account.
    Taking the revealed religion as the approach, this study first argues that Confucius, Zisi, and Mencius do have ideas and beliefs that transcend the entity—and even the personal God; Moreover, they consider the practice of “Human Tao”(人道) in the context of the beliefs and assumptions of the personal God. This study then explains that the personal God, which Confucius, Zisi, and Mencius believe in, is conceived as having a definite intention and purpose. Such intention and purpose are compatible with the highest good that mankind hopes for, which equates to the “Heaven Tao.”(天道)
    However, the achievement of the heavenly state relies up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Human Tao” and “Heaven Tao,” which involves faith, conversion, and even self-surrender. The practice of “harmon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after realizing and adopting the transcendental truth is called the “practice of trance.”(德之行) In this theory of self-cultivation, the process of human beings moving from self-centeredness to substance-centeredness through “ascending”(上達) is regarded as a kind of “salvation” of Synergism. And they firmly believe that the “evil” in this process will be explained and even rehabilitated. Such desirable result is understood as the “divine righteousness,” as their envisioned personal God responding to the “practice of trance” of mankind and intervening in the world with his power and righteousness.
    The narration of the must-fulfilled “salvation” and surely-granted “divine righteousness” constitutes the Soteriology and Theodicy of Confucius, Zisi, and Mencius. From this,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Soteriology and Theodicy contain temporal thinking, and the history of human beings has become the field of salvation and divine righteousness of the personal God, which equates to a unique version of Eschatology.
    History is not merely a human creation, but the concrete presen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Although subtle, the origin and goal of the Tao(道) that Confucian Creationism reveals, whethe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ao”(大道之行) or “reaching the highest good”(止於至善), undoubtedly contains the color of historical theology and regards heaven and human as the main themes of history. From this perspective, how human beings “ascend”(上達) in historical contexts or space-time categories—with clear ears hearing and eyes seeing revelations—is crucial.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mind-nature theory of Confucius, Zisi, and Mencius, especially the theories of self-cultivation, states of achievement, and politics, should be plac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revealed religion to be fully understood.
    Reference: 一、古籍文獻
    (周)荀子,(清)王先謙集解;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周)墨子,(清)孫詒讓閒詁,孫啟治點校:《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周)老子,(曹魏)王弼注:《老子四種》,臺北:臺大,2016年。
    (周)孟子,(清)焦循正義:《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周)左丘明,楊伯峻注:《春秋左傳注》,臺北:洪葉文化,2015年。
    (周)左丘明,徐元誥集解:《國語集解(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漢)司馬遷,(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宋)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漢)董仲舒,(清)蘇輿義證:《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漢)王充,張宗祥校注、鄭紹昌標點:《論衡校注》,上海:上海古籍,2010年。
    (漢)許慎:《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16年。
    (宋)朱熹: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
    (宋)程顥、程頤;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衛湜:《禮記集說》,《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年。
    (宋)陳澔:《禮記集說》,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
    (清)孫希旦;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1983年。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1983年。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陳偉等:《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武漢:武漢大學,2016年。

    二、近人論著
    (一)專著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
    方克立、李錦全主編:《現代新儒家學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5年。
    王中江:《簡帛文明與古代思想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王中江:《宇宙、天下和自我:早期中國的世界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23年。
    王博:《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臺大,2022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1983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1994年。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1985年。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臺北:臺灣學生,1992年。
    牟宗三:《歷史哲學》,臺北:臺灣學生,2021年。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臺北:臺灣學生,2022年。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2000年。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2018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1970年。
    任劍濤:《複調儒學──從古典解釋到現代性探究》,臺北:臺大,2013年。
    吾 淳:《中國社會的宗教傳統:巫術與倫理的對立和共存》,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2003年。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2014年。
    余英時:《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臺北:聯經,2014年。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臺北:三民,2021年。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2014年。
    李明輝:《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李明輝:《孟子重探》,臺北:聯經,2001年。
    李明輝:《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3年。
    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臺北:臺大,2016年。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臺北:聯經,2018年。
    李明輝:《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4年。
    李明輝:《李明輝新儒學論文精選集》,臺北:臺灣學生,2020年。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87年。
    李石岑:《李石岑學術論著──中國哲學十講》,浙江:浙江人民,1998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1996年。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1996年。
    李 申:《中國儒教史(下卷)》,上海:上海人民,2000年。
    吳汝鈞:《純粹力動現象學》,臺北:臺灣商務,2005年。
    肖 寧:《德國古典哲學中神祕主義研究》,北京:人民,2023年。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臺北:聯經,1992年。
    杜維明;段德智譯:《論儒學的宗教性:對〈中庸〉的現代詮釋》,武漢:武漢大學,1999年。
    杜正勝:《周代城邦》,臺北:聯經,1979年。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臺北:聯經,1990年。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三民,2006年。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2004年。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臺大,2007年。
    林聰舜:《史記的人物世界》,臺北:三民,2020年。
    林素英:《《禮記》之先秦儒學思想:〈經解〉連續八篇結合相關傳世與出土文獻之研究》,臺北:師大,2017年。
    林素娟:《象徵與體物:先秦兩漢禮儀中的修身與教化觀》,臺北:臺大,2021年。
    周浩治:《論孟章句辨正及精義發微》,臺北:文史哲,1984年。
    胡 適:《中國哲學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2008年。
    胡 適,唐德剛記:《胡適口述自傳》,臺北:遠流,2015年。
    胡 適:《信心與反省:胡適談傳統》,中國計量出版,2016年。
    胡昌智:《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1988年。
    徐少華:《簡帛文獻與早期儒家學說探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唐君毅:《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臺灣:三民,2015年。
    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臺北:臺灣學生,1988年。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續編》,臺北:臺灣學生,1993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1991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1991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1969年。
    徐復觀:《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1999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二》,臺北:臺灣學生,1976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三》,臺北:臺灣學生,1979年。
    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臺北:臺灣學生,1980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1959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臺北:時報,1982年。
    徐聖心:《心之無對性:先秦儒學體現的文化性格》,臺北:臺大,2021年。
    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臺灣學生,2008年。
    秦家懿:《儒與耶》,臺北:文史哲,2000年。
    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9年。
    許倬雲:《求古編》,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年。
    許倬雲:《中國古代社會史論》,廣西:廣西師大,2006年。
    曹 峰:《楚地出土文獻與先秦思想研究》,臺北:臺灣書房公司,2010年。
    常 森:《出土文獻《詩論》《五行》與先秦學術思想史的重構》,北京:北京大學,2023年。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北京:商務,2010年。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臺北:正中,1989年。
    梁漱溟:《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之最後覺悟》,《民國叢書》,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
    梁 濤:《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
    梁 濤:《出土文獻與早期儒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23年。
    陳 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陳 來:《竹帛〈五行〉與簡帛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
    陳 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
    陳 暢:《理學道統的思想世界》,上海:上海書店,2017年。
    陳麗桂:《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3年。
    陳昭瑛:《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臺大,2005年。
    陳弱水:《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臺北:聯經,2005年。
    陳榮灼:《氣論與宋明儒三系說新解》,新竹:清大,2023年。
    陳正國:《什麼是思想史》,臺北:聯經,2024年。
    傅偉勳:〈創造的詮釋學及其應用──中國哲學方法論建構試論之一〉,《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 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6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臺大,2001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視域中的徐復觀及其思想》,臺北:臺大,2009年。
    黃俊傑:《東亞儒家仁學史論》,臺北:臺大,2017年。
    黃俊傑:《深叩孔孟》,臺北:聯經,2022年。
    黃冠閔:《感通與迴盪:唐君毅哲學論探》,新北:聯經,2018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2015年。
    馮耀明:《「超越內在」的迷思:從分析哲學觀點看當代新儒學》,香港:中文大學,2003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年。
    楊儒賓:《原儒:從帝堯到孔子》,新竹:清大,2020年。
    楊儒賓:《道家與古之道術》,新竹:清大,2019年。
    楊澤波:《貢獻與終結:牟宗三儒學思想研究(四)‧圓善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蒙文通:《孔子與今文學》,成都:巴蜀書社,2022年。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臺北:允晨,1995年。
    翟志成:《新儒家眼中的胡適》,香港:商務,2020年。
    熊十力:《新唯識論》,臺北:廣文,1962年。
    熊十力:《十力語要》,臺北:廣文,1962年。
    蔡彥仁:《天啟與救贖:西洋上古的末世思想》,新北:立緒文化,2001年。
    蔡怡佳:《宗教心理學之人文詮釋》,臺北:聯經,2019年。
    潘德榮:《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1999年。
    蔣 慶:《政治儒學:當代儒學的轉向、特質與發展》,福建:福建教育,2014年。
    劉述先:《論儒家哲學的三個大時代》,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5年。
    劉述先:《儒家哲學的典範重構與詮釋》,臺北:萬卷樓,2010年。
    劉笑敢:《老子:年代新考與思想新詮》,臺北:東大,2005年。
    鄭吉雄:《漢學論衡初集》,臺北:臺大,2022年。
    錢 穆:《論語新解》,香港:新亞研究所,1964年。
    錢 穆:《中國思想史》,臺北:蘭臺,2001年。
    錢 穆:《朱子新學案》,北京:九州,2011年。
    錢 穆:《靈魂與心》,臺北:聯經,1994年。
    錢 穆:《錢穆先生全集〔新校本〕: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北京:九州,2011年。
    賴賢宗:《康德、費希特和青年黑格爾論倫理神學》,臺北:桂冠,1998。
    謝君直:《郭店儒簡性自命出與儒學禮樂思想的哲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2019年。
    關永中:《神話與時間》,臺北:臺灣學生,2007年。
    魏啟鵬:《簡帛文獻《五行》箋證》,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龐 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萬卷樓,2000年。
    龔鵬程:《三教論衡之儒學新思》,臺北:風雲時代,2023年。
    顧史考(Scott Cook):《郭店楚簡先秦儒書宏微觀》,上海:上海古籍,2012年。
    康德(Immanuel Kant);李秋零譯:《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臺北:商周,2005年。
    芬格萊特(Herbert Fingarette),彭國翔,張華譯:《孔子:即凡而聖》,南京:江蘇人民,2002年。
    史華茲(Benjamin I. Schwartz);程鋼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2008年。
    方嵐生(Franklin Perkins);林捷、汪日宣譯:《天地不仁:中國古典哲學中惡的問題》,南京:江蘇人民,2024年。
    牟復禮(Mote F. W.);王立剛譯:《中國思想之淵源》,北京:北京大學,2009年。
    班大為(David W. Pankenier);徐鳳先譯:《中國上古史實揭密:天文考古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2008年。
    侯格睿(Grant Hardy);丁波譯:《青銅與竹簡的世界:司馬遷對歷史的征服》,北京:商務印書,2022年。
    胡司德(Roel Sterckx);劉豐譯:《早期中國的食物、祭祀和聖賢》,杭州:浙江大學,2018年。
    普鳴(Michael Puett);張常煊、李健芸譯:《成神:早期中國的宇宙論、祭祀與自我神化》,北京:三聯書店,2020年。
    韋伯(Max Weber);康樂、簡惠美譯:《宗教社會學》,臺北:遠流,1993年。
    韋伯(Max Weber);康樂、簡惠美譯:《支配的類型》,臺北:遠流,1996年。
    韋伯(Max Weber);康樂、簡惠美譯:《宗教與世界》,臺北:遠流,1992年。
    柏格(Peter L. Berger);蕭羨一譯:《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臺北:商周,2003年。
    詹姆斯(William James);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臺北:立緒,2001年。
    榮格(Carl Gustav Jung);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新北:立緒,1999年。
    洛維特(Karl Löwith);李秋零、田薇譯:《世界歷史與救贖歷史:歷史哲學的神學前提》,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年。
    普呂瑟(Paul W. Pruyser);宋文里譯:《宗教的動力心理學》,臺北:聯經,2014年。
    希克(John Hick);蔡怡佳譯:《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之回應》,臺北:聯經,2013年。
    耶律亞德(Mircea Eliade);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臺北:聯經,2000年。
    潘能伯格(Woifhart Pannenberg);李秋零、田薇譯:《人是什麼?從神學看當代人類學》,臺北:商周,2006年。
    史密斯(Huston Smith);劉安雲譯:《人的宗教:人類偉大的智慧傳統》,新北:立緒,2013年。
    弗雷德(Michael Frede);陳瑋、徐向東譯:《自由意志:古典思想中的起源》,北京:三聯書店,2022年。
    斯馬特(Ninian Smart);許列民譯:《劍橋世界宗教》,臺北:商周,2004年。
    迪普雷(Louis Dupré);傅佩榮譯:《人的宗教向度》,新北:立緒,2006年。
    阿吉爾(Michael Argyle)、赫拉米(Benjamin Beit-Hallahmi);李季樺、陸洛譯:《宗教社會心理學》,臺北:巨流,1996年。
    斯金納(Quentin Skinner);李強、張新剛主編:《國家與自由:斯金納訪華講演錄》,北京:北京大學,2018年。
    史坦(Murray Stein);朱侃如譯:《榮格心靈地圖》,新北:立緒文化,2018年。
    布萊歇(Josef Bleicher);賴曉黎譯:《當代詮釋學》,臺北:使者出版社,1990年。
    曼海姆(Karl Mannheim);李步樓等譯:《意識形態與烏托邦》,北京:商務印書,2014年。
    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梁志學、沈真譯:《論學者的使命、人的使命》,北京:商務,2005年。
    克特納(Dacher Keltner);蔡承志:《敬畏:帶來生命驚奇的情緒新科學》,臺北:知田,2024年。
    拉索(Norman Russell);王亞伯、周復初譯:《神的同工──希臘正教的theosis思想》,臺北:以琳書房,2014年。
    蘭博(Lewis R. Rambo);陳納譯:《宗教皈信》,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23年。
    斯塔伯克(E. D. Starbuck);楊宜音譯:《宗教心理學》,臺北:桂冠,1997年。
    德沃金(Ronald Dworkin);梁永安譯:《沒有神的宗教》,臺北:立緒,2015年。
    格爾茲(Clifford Geertz),納日碧力戈等譯:《文化的解釋》,上海:上海出版,1999年。
    奧斯丁(J. L. Austin);楊玉成、趙京超譯:《如何以言行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涂爾幹(Émile Durkheim):《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臺北:桂冠,1992年。
    坎伯瑞(Joseph Cambray);魏宏晉譯:《共時性:自然與心靈合一的宇宙》(臺北:心靈工坊,2012)
    托爾斯泰(Leo Tolstoy);力岡譯:《安娜.卡列尼娜》,臺北:林鬱文化,1996年。
    淺野裕一;吳昊陽譯:《古代中國的宇宙觀》,南京:江蘇人民,2020年。
    淺野裕一;韓文譯:《黃老道的形成與發展》,南京:鳳凰,2021年。
    淺野裕一,佐藤將之監譯:《戰國楚簡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公司,2004年。
    末永高康;佐藤將之監譯:《性善論的誕生:先秦儒家思想史的一個斷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23年。
    白川靜;韓文譯:《孔子》,臺北:聯經,2013年。
    柄谷行人;林暉鈞譯:《世界史的結構》,臺北:心靈工坊,2013年。
    柄谷行人;林暉鈞譯:《帝國的結構:中心‧周邊‧亞周邊》,臺北:心靈工坊,2015年。
    西田幾多郎;黃文宏譯注:《善的研究》,新竹:清大,2019。
    池田知久;王啟發等譯:《問道:《老子》思想細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9年。
    島薗進;丁仁傑、姚玉霜、陳淑娟譯:《由救贖到靈性:當代日本的大眾宗教運動》,新北:聯經,2020年。
    深川直樹:《影響中國命運的答卷:董仲舒《賢良對策》與儒學的興盛》,臺北:萬卷樓,2018年。
    曹榮錦;李彥儀、黃偉業譯:〈成神論與中國〉,《成神論與天人合一:漢語神學與中國第二次啟蒙》(香港:道風書社,2015)
    王愛和;金蕾、徐峰譯:《中國古代宇宙觀與政治文化》,上海:上海古籍,2018年。
    信廣來;吳寧譯:《孟子與早期中國思想》,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23年。
    張光直;郭凈譯:《美術、神話與祭祀》,臺北:稻鄉,1995年。
    余英時;侯旭東等譯:《東漢生死觀》,臺北:聯經,2008年。
    陳祖為,周昭德、韓銳、陳永政譯:《儒家致善主義──現代政治哲學重構》,香港:商務,2016年。
    魯一士;賀麟譯:《黑格爾學述》,臺北:臺灣商務,1993年。
    陳慧:《天、人、性:讀郭店楚簡與上博竹簡》,上海:上海古籍,2014年。

    (二)單篇論文
    王小超:〈百年來儒家宗教性的爭論〉,《儒學文化研究》第27期(2017年2月)
    甘懷真:〈「天下」觀念的再檢討〉,吳展良主編:《東亞近世世界觀的形成》(臺北:臺大,2007)
    朱曉海:〈孔子的一個早期形象〉,《清華學報》第32卷第1期(2002年6月)
    任劍濤:〈孟荀之外的第三條儒學進路〉,收入杜維明、梁濤編:《統合孟荀與儒學創新》(濟南:齊魯書社,2020)。
    任劍濤:〈內在超越與外在超越:宗教信仰、道德信念與秩序問題〉,《中國社會科學》(2021年第1期)
    伍振勳:〈「天命」的主題:《中庸》首章的解讀與詮釋〉,《文與哲》第31期,2017年12月,頁101-140。
    伍振勳:〈先秦〈中庸〉文本的形成及解讀問題──「述者」文本的觀點〉,《臺大中文學報》第52期(2016年3月)
    伍振勳:〈荀子「天論」的旨趣:「知天」論述的主題〉,《臺大中文學報》第46期,2014年9月,頁51-86。
    伍振勳:〈道統意識與德行論述:荀子非難思、孟的旨趣重探〉,《臺大中文學報》第35期(2011年12月),頁43-83。
    吳啟超:〈儒家為何要對存在問題有所交代?〉,《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6期(2016年7月)
    岑溢成:〈孟子「知言」初探〉,《鵝湖月刊》第40期(1978年10月)
    肖 雄:〈牟宗三「坎陷」概念的產生與早期發展脈絡〉,《哲學與文化》46卷3期(2019年3月)
    李澤厚:〈儒學四期與轉換性創造〉,《經濟觀察報》第41版(2005年12月12日)
    李學勤:〈郭店簡「君子貴誠之」試解〉,《中國歷史文物》第1期(2002年)
    李明輝:〈當代新儒家的道統論〉,《鵝湖月刊》224期(1994年2月)
    李明輝:〈康德的「歷史」概念〉,《中國文哲研究期刊》第7期(1995年9月)
    李明輝:〈康德的〈何謂「在思考中定向」?〉及其宗教哲學意涵〉,《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9期(2013年1月)
    李明輝:〈康德的「根本惡」說〉,《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期(1992年3月)
    李明輝:〈康德與原罪說〉,黃冠閔、趙東明編:《跨文化視野下的東亞宗教傳統:理論反思篇》(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2年12月)
    李彥儀:〈從Religion與「宗教」的碰撞看儒家思想的宗教性〉,《當代儒學研究》第16期(2014年6月)
    李彥儀:〈從維特根斯坦後期哲學的角度看約翰‧希克宗教多元論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金澤、趙廣明主編:《宗教與哲學》(第五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杜維明:〈孟子:士的自覺〉,李明輝主編:《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5)
    余國良:〈軸心文明討論述評〉,《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57期(2000年2月)
    吳汝鈞:〈論宗教與道德的關係〉,《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4卷第1期(2004年3月)
    苗潤田、陳燕:〈儒學:宗教與非宗教之爭──一個學術史的檢討〉,收入任繼俞編:《儒教問題論集》(北京:宗教文化,2000)
    林啟屏:〈「內在超越」的一個發生學解釋:以堯舜形象為討論中心〉,《哲學與文化》第39卷第4期(2012年4月)
    林維杰:〈牟宗三先生論儒教〉,《揭諦》第7期(2004年6月)
    林聰舜:〈司馬遷修史志業中潛存的緊張性──正統與異端的兩面性及其消融〉,《成大中文學報》第45期(2014年6月)
    林世賢:〈感應:孟、莊身國共治論的核心理據〉,《文與哲》第38期(2021年6月)
    林桂榛:〈「五行」本為歷數概念詳證〉,《哲學與文化》43卷11期(2016年11月)
    姚彥淇:〈當代學者對孔子「知天命」詮釋綜述〉,《漢學研究通訊》29卷4期(2010年11月)
    袁保新:〈天道、心性與歷史──孟子人性論的再詮釋〉,《哲學與文化》第22卷第11期(1995年11月)
    高柏園:〈論勞思光先生之基源問題研究法〉,《鵝湖》12期(1994年6月)
    馬愷之:〈歷史性、哲學與現代性的命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0期(2008年7月)
    晁福林:《從上博簡〈詩論〉第20號簡看孔子的「民性」觀》,《河北學刊》(2005年第4期)
    秦家懿:〈「聖」在中國思想史內的多重意義〉,《清華學報》新第17卷1、2期(1985年12月)
    孫雲平,〈巍巍無以名之──海德格「存有」論與「上帝」觀的一種詮釋〉,《哲學與文化》第43卷12期(2016年12月)
    許育嘉:〈當代新儒家的孟子詮釋與作為方法的「康德」〉,《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2卷第2期(2015年12月)
    許育嘉:〈孟子仁政思想的內涵、現代難題與出路〉,《臺大中文學報》第73期(2021年6月)
    曾暐傑:〈作為救贖的等待──中國哲學場域「聖王崇拜」的起源、結構與原理〉,《政大中文學報》第36期(2021年12月)
    梁 濤:〈郭店楚簡與《中庸》公案〉,龐樸等作:《郭店楚簡與早期儒學》(臺北:臺灣古籍,2002)
    陳熙遠:〈聖王典範與儒家「內聖外王」的實質意涵──以孟子對舜的詮解為基點〉,黃俊傑:《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5)
    鍾彩鈞:〈孟子思想與聖賢傳統的關係〉,黃俊傑主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5)
    葉國良:〈郭店儒家著作的學術譜系問題〉,《臺大中文學報》第13期(2000年12月)
    葉國良:〈公孫尼子及其論述考辨〉,《臺大中文學報》第25期(2006年12月)
    彭文本:〈唐君毅的「道德的形上學」──《道德自我之建立》一書的論證之研究〉,《哲學論集》第53期(2021年2月)
    彭文本:〈自我意識與良知──牟宗三與費希特的理論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7期(2009年3月)
    楊德立:〈牟宗三與海德格論康德:以「有限性」作擂臺〉,《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30卷第4期(2018年12月)
    楊儒賓:〈人性、歷史契機與社會實踐──從有限的人性看牟宗三的社會哲學〉,《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4期(1987年冬季號)
    詹秉叡:〈先秦儒學仁禮關係再探:以共同體的想像與建構為進路〉,《臺大中文學報》第73期(2021年6月)
    詹秉叡:〈由情入禮:朱熹「禮理雙彰」思想述論〉,《清華學報》新51卷第3期(2021年9月)
    詹秉叡:〈前漢《詩》經解的詮釋脈絡──以〈關雎〉為中心〉,《清華中文學報》第27期(2022年6月)
    劉述先:〈對於當代新儒家的超越內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5卷第3期(1995年9月)
    劉述先:〈論孔子思想中隱涵的「天人合一」一貫之道──一個當代新儒學的闡釋〉,《中國文哲集刊》第10期,1997年3月,頁1-24。
    劉述先:〈宗教的超越與內在〉,《二十一世紀》總第五十期(1998年12月)
    劉述先:〈由當代西方宗教思想如何面對現代化問題的角度論儒學傳統的宗教意涵〉,劉述先主編:《當代儒學論集:傳統與創新》(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5)
    劉述先:〈孟子心性論的再反思〉,李明輝主編:《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5)
    劉保禧:〈陳漢生與牟宗三論直覺與神祕主義〉,《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9期(2013年1月)
    劉保禧:〈天道與界域──牟宗三與海德格論「超越」〉《東吳哲學學報》第28期(2013年8月)
    劉保禧:〈智的直覺與想像力──牟宗三與海德格論有限性〉《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45期(2013年3月)
    蔣年豐:〈孟學思想「興的精神現象學」之下的解釋學側面〉,《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5)
    陳祺助:〈王船山的歷史觀──從目的論觀點的討論〉,《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54期(2020年11月)
    楊貞德:〈論梁漱溟文化保守主義中的歷史觀〉,李明輝主編:《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7)
    楊祖漢:〈牟宗三先生對儒學的詮釋──回應楊澤波的評議〉,李明輝主編:《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7)
    楊雲飛:〈神義論的康德闡釋與康德的神義論〉,《台灣神學論刊》40期(2015年6月)
    鍾振宇:〈牟宗三先生、其後學與海德格──邁向一新的基礎存有論之路〉,《鵝湖學誌》第34期(2005年6月)
    張鼎國:〈「較好的」還是「不同地」理解?從詮釋學論爭看經典注疏中的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收入汪文聖、洪世謙編:《詮釋與實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2011)
    張曼迪:〈上博簡〈鬼神之明〉與墨家鬼神思想研究──基於名辯學的視角〉,《饒宗頤國學院院刊》第6期(2019年8月)
    張寶三:〈《上博一‧孔子詩論》對〈關雎〉詮釋論考〉,《臺大中文學報》第21期(2004年12月)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自序〉,收於韋政通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臺北:水牛,2006)
    賴柯助:《誤解與澄清:論楊澤波詮釋牟宗三之德行與幸福的合理性》,《當代儒學研究》第24期(2018年6月)
    郭梨華:〈郭店楚墓儒簡四篇近十年研究概況評述計畫說明──《性自命出》、《六德》、《成之聞之》、《尊德義》〉,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第 26 屆系際學術研討會(2019年3月)
    黃俊傑:〈東亞儒家傳統中的人文精神〉,林鴻信編:《跨文化視野中的人文精神:儒、佛、耶、猶的觀點與對話芻議》(臺北:臺大,2011)
    黃俊傑:〈思想史方法論的兩個側面〉,《臺大歷史學報》第4期(1977年5月)
    黃俊傑:〈荀子非孟的思想史背景──論《思孟五行說》的思想內涵〉,《臺大歷史學報》第15期(1990年12月)
    黃俊傑:〈孟子的王道政治論及其方法論預設〉,《臺大歷史學報》第16期(1991年8月)
    黃俊傑:《孟子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大歷史學報》第19期(1996年6月)
    黃俊傑:〈評李明輝著《孟子重探》〉,《臺大歷史學報》第27期(2001年6月)
    黃俊傑:〈試論儒學的宗教性內涵〉,《臺大歷史學報》第23期(1999年6月)
    黃羽璿:〈《禮記‧禮運》的成篇與思想研究〉,《有鳳初鳴年刊》第3期(2007年10月)
    黃文宏:〈西田幾多郎論善與宗教〉,《東吳哲學學報》第34期(2016年8月)
    陳麗桂:〈從郭店竹簡〈五行〉檢視帛書〈五行〉說文對經文的依違情況〉,《哲學與文化》廿六卷第五期(1999年5月)
    錢永祥:〈儒家與自由主義的離與合:評李明輝著《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東吳哲學學報》第18期(2008年8月)
    梁 濤:〈統合孟荀,創新儒學〉,收入杜維明、梁濤編:《統合孟荀與儒學創新》(濟南:齊魯書社,2020)
    蔡家和:〈中國哲學天道論者對於德福一致問題之解決方式〉,《當代儒學研究》第1期(2007年1月)
    佐藤將之:〈戰國時代「誠」概念的形成與意義:以《孟子》、《莊子》、《呂氏春秋》為中心〉,《清華學報》新35卷第2期,2005年12月,頁215-244。
    淺野浴一;談仁譯:〈〈中庸〉「誠也天之道也」再考──以其與〈五行〉之關係為中心〉,《饒宗頤國學院院刊》第4期(2017年5月)
    斯金納;任軍鋒譯:〈觀念史中的意涵與理解〉,收入丁耘主編:《什麼是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2006)
    約翰‧希克:〈回應特殊主義的觀點:後啟蒙運動的進路〉,約翰‧希克等合著;鄧元尉等譯:《多元世界中的四種救贖觀》(新北:聖經資源中心,2014)


    ※西文文獻
    (一)專著
    Rodney L. Taylor, The religious dimensions of Confucianism. (New York: SUNY, 1990)
    (二)論文
    Hatchard, G. D., Deans, A. J., Cavanaugh, K. L., & Orme-johnson, D. W. (1996). The maharishi effect: A model for social improvement. Time series analysis of a phase transition to reduced crime in merseyside metropolitan area. Psychology, Crime & Law, 2(3), 165–174.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5151508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151508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50801.pdf3765KbAdobe PDF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