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2704/143671 (78%)
Visitors : 49721517      Online Users : 54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3523


    Title: 鍾曉陽作品與臺灣現代主義文學
    Zhong Xiaoyang’s Works and Modernist Literature of Taiwan
    Authors: 許紋馨
    Hsu, Wen-Hsin
    Contributors: 張堂錡
    許紋馨
    Hsu, Wen-Hsin
    Keywords: 鍾曉陽
    台灣現代主義文學
    香港文學
    三三文學集團
    Zhong Xiaoyang
    Taiwanese modernist literature
    Hong Kong literature
    San-San Literary Group
    Date: 2024
    Issue Date: 2024-09-04 15:55:21 (UTC+8)
    Abstract: 本論文探討之香港作家鍾曉陽,在生平活動與創作出版背景皆與台灣文壇
    有相當淵源,而其閱讀歷程也曾受台灣 1960 年代現代主義文學作品的精神浸潤,而融鑄出自己獨特的風格。本文在此背景前提下,將作家創作歷程涵攝至台港兩地現代主義文學交流之啟蒙,並探討在台港交流的場域中,鍾曉陽的創作如何與台灣現代主義的發展及成果,有著超越時間空間的連結與對話。最後藉由鍾曉陽作品,與台灣現代主義作家作品文本加以對照、辨析,推導出二者存在關聯性之論點。
    本文第二章研究鍾曉陽的生平創作背景以及所處之文學環境,探討其作品
    在生命成長、時空遞嬗下階段性的轉化與成果。研究鍾曉陽作品風格如何從中國古典文學的哀愁纏綿,到台港現代主義的思潮感召;從出走張派的文字雕琢到西方現代主義的虛無與疏離;從文化中國想像到香港城市書寫,三階段加以論述。第三章則追溯香港現代主義文學思潮、文壇氛圍環境,之於鍾曉陽創作歷程影響,並探討台灣文壇的啟發在鍾曉陽的創作進路扮演如何的關鍵,以台灣現代文學的思潮、三三文學集團的寫作精神、台灣現代文學作家作品的影響三個面向為討論重點。第四章研究鍾曉陽作品中的台灣現代主義文學創作技巧與精神主題,從文本分析討論鍾曉陽作品中的現代主義書寫樣態,如何受台灣現代主義作家們的創作思維與作品激盪。再以鍾曉陽作品與台灣現代主義文學作品相互對照,指出鍾曉陽在書寫上無論是技巧摹擬抑或主題意識的聚焦,與1960 年代台灣現代主義世代作家群代表作品的具體互文之處。
    鍾曉陽是香港文壇的重要作家之一,文學機緣與文化場域之便令她的書寫
    走入台灣文壇占據一席之地。而她的作品更是台灣現代主義文學潮流影響成果中的一筆奇異的色彩。
    This paper explores Hong Kong writer Zhong Xiaoyang, whose life activities and creative publishing background have significant connections with Taiwan’s literary field. Her reading experience wa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modernist literature of Taiwan in the 1960s, which shaped her unique style. Against this backdrop, the paper examines the enlightenment of modernist literary exchange between Hong
    Kong and Taiwan in the writer's creative process. It investigates how Zhong Xiaoyang’s work engages in a cross-temporal and cross-spatial dialogue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achievements of modernist literature in Taiwan. Finally,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Zhong Xiaoyang’s works with those of Taiwanese modernist writers, the paper aims to derive arguments about the existing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two.
    Chapter Two of this paper examines Zhong Xiaoyang's personal and creative background, as well as the literary environment in which she operated, exploring the evolution and results of her work through various stages of her life and the shifts in time and space. Chapter Three traces the impact of Hong Kong's modernist literary trends and literary environment on Zhong Xiaoyang's creative process. It explores how the inspiration from Taiwan's literary field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shaping Zhong Xiaoyang’s creative direction, focusing on three aspects: the modernist thoughts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the writing spirit of the San-San Literary Group, and the influence of works by Taiwanese modernist writers. Chapter Four studies the modernist literary techniques and thematic concerns in Zhong Xiaoyang’s works. It analyzes how her modernist writing patterns are influenced by the creative thinking
    and works of Taiwanese modernist writers. By comparing Zhong Xiaoyang’s works with those of Taiwanese modernist
    literature, it identifies specific intertextual
    references and parallels in terms of both stylistic imitation and thematic focus with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Taiwan’s modernist writers from the 1960s.
    Zhong Xiaoya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riters in Hong Kong's literary scene. The literary opportunities and cultural field conveniences afforded her a place in
    Taiwan's literary circle. Her works have added a distinctive hue to the influence and achievements of Taiwan's modernist literary movement.
    Reference: 一、鍾曉陽作品(依出版年份先後排列)
    (一)小說
    《停車暫借問》,台北:三三書坊,1983年。
    《細說》,台北:三三書坊,1983年。
    《流年》,台北:洪範書店,1983年。
    《愛妻》,台北:洪範書店,1986年。
    《哀歌》,台北:三三書坊,1986年。
    《普通的生活》,台北:洪範書店,1992年。
    《燃燒之後》,台北:麥田出版社,1992年。
    《遺恨傳奇》,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
    《停車暫借問》,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
    《哀傷紀》,台北:新經典文化公司,2014年。
    《遺恨》,台北:新經典文化公司,2018年。
    (二)散文
    《春在綠蕪中》,香港:天地圖書公司,1983年。
    《春在綠蕪中》,台北:新經典文化公司,2011年。
    《雲雀與夜鶯》,台北:麥田出版社,2023年。(鍾曉陽、鍾玲玲合著)
    (三)新詩
    《槁木死灰集》,台北:元尊文化出版社,1998年。

    二、中文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王文興:《十五篇小說》,台北:洪範書店,1981年。
    王尚義:《野鴿子的黃昏》,台北:水牛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
    白先勇:《台北人》,台北:爾雅出版社,1983年。
    王劍叢:《香港文學史》,江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5年。
    王劍叢:《台灣香港文學研究論述》,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 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台灣、大陸、香港、海外》,台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林文寶、林素玟、林淑貞、周慶華、張堂錡、陳信元合著:《台灣文學》,台北:萬卷樓圖書出版社,2001年。
    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古繼堂:《簡明台灣文學史》,台北:人間出版社,2003年。
    白先勇:《台北人》,台北:晨鐘出版社,1971年。
    白先勇:《紐約客》,台北:爾雅出版社,2007年。
    白先勇:《第六隻手指》,台北:爾雅出版社,1995年。
    白先勇:《現文因緣》,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1年。
    白先勇:《寂寞的十七歲》,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00年。
    江寶釵:《白先勇與當代台灣文學史的構成》,台北:駱駝出版社,2004年。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2年。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台北:大安出版社,1987年。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台北:元尊出版社,1997年。
    林燿德:《世紀末現代詩論集》,台北:羚傑出版社,1995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柯慶明:《台灣現代文學的視野》,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封祖盛:《台灣現代派小說評析》,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1986年。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友聯出版社,1979年。
    高宣揚:《布迪厄的社會理論》,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張堂錡:《現代小說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年。
    張瑞芬:《台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張雙英:《二十世紀台灣新詩史》,台北:五南出版社,2006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上)(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年。
    陳芳明:《現代主義及其不滿》,台北:聯經出版社,2013年。
    陳國球:《文學香港與李碧華》,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陳國球:《感傷的旅程:在香港讀文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3年。
    陳炳良:《香港文學探賞》,香港:三聯書店,1991年。
    陳智德:《解體我城:香港文學1950-2005》,香港:花千樹出版社,2009年。
    陳智德:《根著我城:戰後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學》,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9年。
    陳義芝:《聲納──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台北:九歌出版社,2006年。
    黃錦樹:《論嘗試文》,台北:麥田出版社,2016年。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追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黃繼持、鄭樹森、盧瑋鑾編:《香港文學大事年表(1948-1969)》,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1996年。
    黃繼持、鄭樹森、盧瑋鑾編:《香港文學的流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1996年。
    黃維樑:《香港文學初探》,北京:友誼出版公司,1987年。
    黃念欣:《晚期風格──香港女作家三論》,香港:天地圖書公司,2007年。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群學出版社,2009年。
    楊昌年:《水晶廉外玲瓏月:近代文學名家作品析評》,台北:里仁書局,1999年。
    楊昌年:《現代小說》,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
    楊 牧:《一首詩的完成》,台北:洪範書店,1989年。
    楊 牧:《傳統的與現代的》,台北:志文出版社,1974年。
    楊 牧:《葉珊散文集》,台北:文星出版社,1966年。
    楊庸一:《心理分析之父——佛洛依德》,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82年。
    詹明信:《後現代主義和文化理論》,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
    蔡益懷:《想像香港的方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蔡雅薰:《從留學生到移民:台灣旅美作家之小說析論(1960-1999)》,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87年。
    葉維廉:《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劉登翰主編:《香港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劉蜀永主編:《簡明香港史》,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
    劉紹銘:《小說與戲劇》,台北:洪範書店,1977年。
    劉紹銘、梁秉鈞、許子東編:《再讀張愛玲》,香港:牛津出版社,2005年。
    劉以鬯:《暢談香港文學》,香港:獲益出版社,2002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歐陽子:《秋葉》,台北:晨鐘出版社,1971年。
    蘇偉貞:《描紅──台灣張派作家世代論》,台北:三民書局,2006年。

    三、譯著
    皮埃爾•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 )著,劉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
    和結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
    沙特(Jean-Paul Sartre)著,陳宣良等譯:《存在與虛無》,台北:左岸文化出版,2006年。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孫名之譯:《夢的解析》,台北:左岸文化出版
    社,2010年 。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孫中文編譯:《性學三論》,台北:信實文化出 版社,2017年。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吳康譯:《精神分析引論新講》,台北:桂冠圖書出版,1998年。
    茱莉亞‧克利斯蒂娃(Julia Kristeva)著,張穎、王小姣譯:《詩性語言的革命》,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6年。
    蒂費納•薩莫瓦約(Tiphaine Samovault)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年。
    熱拉爾•熱奈特 ( Genette Gerard)著,史忠義譯:《熱奈特論文集》,天津:百
    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

    四、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王德威:〈陰森的仿古愛情故事──評鍾曉陽的「愛妻」〉,《聯合文學》,第3卷第10期,1987年8月。
    王鈺婷:〈五零年代台港跨文化語境:以郭良蕙及其香港發表現象為例〉,《台灣文學學報》第26期,2015年6月。
    古蒼梧:〈回首風雲起一談大七十年代的香港文學〉,《香港文學》第229 期,2004年1月。
    朱立立:〈都市女性的情感悲劇和生存境遇:論鍾曉陽的近期作品〉,《世界華文文學評論》,1995年第2期。
    朱芳玲:〈虛無,也是一種抗議的姿態:論林懷民與王尚義的存在主義小說〉,《漢學研究集刊》,2008年6月第6期。
    呂正惠:〈青春期的壓抑與「自我」的挫傷——二十世紀六〇年代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反思〉,《淡江中文學報》第19期,2008年12月。
    吳宏一:〈從香港文學的跨地域性說起〉,《文學研究》第3期,2006年9月。
    何 慧:〈鍾曉陽愛情小說的藝術特色〉,《香港文學》第68期,1990年8月。
    張誦聖:〈袁瓊瓊與台灣女性作家的「張愛玲熱」),《中外文學》第23卷第8期,1995年1月。
    張惠娟:〈鍾曉陽作品淺論〉,《中外文學》第17卷第4期,1988年9月。
    陳國球:〈香港五、六十年代現代主義運動與李英豪的文學批評〉,《中外文學》第34卷第10期,2006年3月。
    陳潔儀:〈論鍾曉陽〈良宵〉與香港的互文性〉,《政大中文學報》第11期,2009年6月。
    陳潔儀:〈論鍾曉陽〈喚真真〉的成長故事與香港集體記憶的關係〉,《淡江中文學報》第22期,2010年6月。
    林燿德:〈重建詩史的可能〉,《聯合文學》第79期,1991年5月。
    夏濟安:〈評彭歌的《落月》 兼論現代小說〉,《文學雜誌》第1卷第2期,1956年10月。
    紀弦:〈宣言〉,《現代詩》第1期,1953年2月。
    侯作珍:〈存在的困境與反抗——戰後台灣存在主義文學探析),《台灣文學評論》第8卷第2期,2008年4月。
    許翼心:〈香港「鄉土文學」芻論〉,《香港文學》第56期,1989年8月。
    黃念欣:〈兩個人是怎樣成為朋友的──鍾曉陽小說中的細節美學〉,《文學世紀》第7期,2000年10月。
    葉維廉:〈比較文學與台灣文學〉,《台灣文學研究集刊》創刊號,2006年2月。
    覃子豪:〈新詩向何處去?〉,《藍星詩選》創刊獅子星座號,1957年8月。
    路文彬:〈古典情懷與現實疏離--鍾曉陽小說情感〉,《台港與海外華文文學》總第47期,2001年4月。
    鄭樹森:〈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新詩〉,《現代中文文學報》第1期,1998年1月。
    鄭 蕾:〈葉維廉與香港現代主義文學思潮〉,《東華漢學》第19期,2014年6月。


    五、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方一娟:《鍾曉陽小說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3年。
    王怡心:《張愛玲與鍾曉陽小說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田威寧:《臺灣「張愛玲現象」中文化場域的互動》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朱芳玲:《被壓抑的台灣現代性:六O年代台灣現代主義小說對現代性的追求與反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宋繼昕:《不眠: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的夜晚書寫──以白先勇、李渝、七等生作品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21年。
    李筑琳:《一九六○年代台灣現代小說與存在主義》,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沈芳序:《三三文學集團研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周妙紅:《香港作家鍾曉陽小說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林姿梅:《張愛玲傳奇之精神分析顯影》,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林音蕙:《鍾曉陽小說女性書寫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林叡姍:《女性觀點下的存在主義:以《現代文學》女作家群的小說為考察對象》,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林瓊麗:《鍾曉陽《遺恨傳奇》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9年。
    施秀春:《七〇至九〇年代兩岸女作家小說中女性意識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6年。
    紀姿菁:《論現代主義旅美女性小說家——以歐陽子、叢甦、陳若曦、李渝爲研究對象》,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洪珊慧:《新刻的石像——王文興與同世代現代主義作家及作品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
    侯麗貞:《香港‧政治‧媚行者──黃碧雲小說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張嘉紜:《舞鶴及其小說中的精神分析研究》,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張丰慈:《摩登長廊裡的傳奇──論西西的香港都市書寫》,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莊宜文:《張愛玲的文學投影──台、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許君如:《一九六0年代台灣學院派本省籍女作家成長小說研究——以陳若曦、歐陽子、施叔青、李昂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
    陳美美:《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萌芽與再起》,佛光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筱筠:《1980年代香港文學的建構與跨界想像》,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年。
    鄭智仁:《戰後台灣新詩樂園書寫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系博士論文,2003年。
    黃啟峰:《戰爭‧存在‧世代精神: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的境遇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14年。
    黃鈺萱:《台灣文學場域中的「香港」──以鍾曉陽、西西、董啟章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11年。
    黃寶萱:《張秀亞散文與台灣現代主義文學》,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馮韻如:《《遺恨傳奇》與《遺恨》》,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年。
    董淑玲:《白先勇、歐陽子、王文興小說觀念之形成與實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蔡玫姿:《閨秀風格小說歷時衍生與文學體制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 博士論文,2005年。
    劉淑貞:《林中路:現代主義小說的抒情徴狀及其倫理性實踐》,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年。
    顏 訥:《台灣香港存在主義文學傳播現象──以五○至七○年代現代主義文學報刊書籍為對象》,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10591202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91202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202201.pdf2195KbAdobe PDF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