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7578/148609 (79%)
Visitors : 70834145      Online Users : 1129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8750


    Title: 假扣押程序之研究
    A Study on Provisional Attachment Procedures
    Authors: 許棋竣
    Hsu, Chi-Chun
    Contributors: 劉明生
    Liu, Ming-Sheng
    許棋竣
    Hsu, Chi-Chun
    Keywords: 假扣押
    民事保全
    釋明義務
    保全必要性
    Date: 2025
    Issue Date: 2025-08-04 15:30:12 (UTC+8)
    Abstract: 假扣押為我國民事保全制度之一,主要目的係防止債務人於訴訟終局確定前脫產,致使債權人無法實現其金錢請求權。然實務上關於假扣押構成要件、釋明標準、保全必要性之認定,至今仍存諸多爭議與裁量分歧,亦牽涉程序權利保障與制度功能平衡問題,實有深入探討之必要。本文以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為基礎,綜合學說、實務與比較法觀點,試圖探究我國假扣押制度之理論基礎與適用輪廓。
    本文首先釐清假扣押制度在民事保全程序中之定位與立法目的,進而分析其構成要件,檢視債權人於聲請假扣押時所應具備之形式及實質條件,並特別聚焦於釋明義務在假扣押程序中所扮演之核心角色,探討釋明程度的適用標準及其與擔保機制之關係,提出具體分析與反思。此外,本文亦援引外國法作為比較基礎,說明釋明與保全必要性在實務及學說上的發展,藉此對照我國實務操作之現況。
    本文亦綜合分析法院於審理假扣押時之裁量標準,說明在形式與實體審查階段中對標的性質、保全權利及保全必要性所採之認定基準,並透過實務裁判探討法院如何認定日後不能或甚難強制執行之虞,以及是否容許債權人提供擔保以補足釋明不足等爭議。
    綜合前述理論與實務分析,本文盼能歸納假扣押制度目前所面臨之核心爭議,以反思我國實務運用之問題,作為後續制度完善與實務運作之參考。
    Reference: 一、專書(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1.李木貴,民事訴訟法(下),3版,2010年9月。
    2.吳明軒,民事訴訟法(下冊),11版,2016年9月。
    3.姜世明,民事訴訟法(下冊),初版,2013年5月。
    4.姜世明,民事程序法實例研習(一),2版,2014年1月。
    5.姚瑞光,民事訴訟法論,初版,2012年1月。
    6.陳計男,民事訴訟法論,5版,2011年1月。
    7.陳啓垂,民事訴訟法(下冊),初版,2018年2月。
    8.陳榮宗、林慶苗,民事訴訟法(下),9版,2021年1月。
    9.劉明生,民事程序法爭議問題研究,初版,2020年2月。
    10.劉清景,民事訴訟法(下冊),初版,1996年1月。
    11.駱永家,民事訴訟法II,10版,2013年7月。
    12.魏大喨,民事訴訟法,初版,2015年7月。

    二、專書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1.林玠鋒,日本民事保全法上實體要件之釋明與擔保之提供,載:保全程序制度之過去與未來—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第十二卷,頁237-274,2021年11月。
    2.姜世明,假扣押原因釋明與供擔保修法之檢討與反省,載:保全程序制度之過去與未來—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第十二卷,頁337-375,2021年11月。
    3.劉明生,假扣押請求與原因之釋明要求及其與供擔保關聯性之研究──以德國法與我國法為中心,載:保全程序制度之過去與未來—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第十二卷,頁145-171,2021年11月。

    三、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1.王寶輝,保全執行程序之開始、終結及其救濟,月旦法學教室,第177期,頁32-34,2017年7月。
    2.呂太郎,假扣押之釋明,月旦法學雜誌,第167期,頁219-227,2009年4月。
    3.呂太郎,假扣押抗告之債務人陳述機會,司法周刊,第1430期,頁2,2009年9月。
    4.吳光陸,修法後之假扣押裁定問題探討,全國律師,第14卷第12期,頁18-33,2010年12月。
    5.吳光陸,人事保證時效期間及假扣押之中斷時效,全國律師,第19卷第2期,頁74-87,2015年2月。
    6.吳明軒,以假扣押裁定對債務人聲請強制執行有無中斷時效之效力,月旦法學教室,第206期,頁18-20,2019年12月。
    7.沈冠伶,我國假處分制度之過去與未來─以定暫時狀態之假處分如何衡平保障兩造當事人之利益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109期,頁52-72,2004年6月。
    8.沈冠伶,舉證責任與證據契約之基本問題--以作業系統裝置契約之給付不完全為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6期,頁189-199,2002年7月。
    9.吳從周,論「供擔保代釋明」之假扣押-評析民事訴訟法第526條第2項之修法變化,台灣法學雜誌,第187期,頁1-19,2011年11月。
    10.吳從周,假扣押之執行程序終結與消滅時效中斷之事由終止,月旦法學教室,第144期,頁21-23,2014年10月。
    11.吳瑾瑜,權利人聲請假扣押--另類消滅時效中斷事由?/最高院100台上2155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206期,頁191-196,2012年8月。
    12.林洲富,聲請假扣押與執行假扣押之管轄法院,月旦法學教室,第203期,頁27-29,2019年9月。
    13.姜世明,專利侵權事件之假處分程序-以其釋明證明度為中心兼評最高法院九七年度台抗字第二五七號民事裁定,台灣法學雜誌,第135期,頁59-76,2009年9月。
    14.姜世明,釋明之研究-以其證明度為中心,東吳法律學報,第20卷第1期,頁61-105,2008年07月。
    15.姚其聖,民事訴訟假扣押原因之釋明與供擔保,全國律師,第24卷第12期,頁75-86,2020年12月。
    16.姚其聖,假扣押原因釋明與供擔保修法史之檢討與反省-因讀胡適〈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而發,全國律師,第26卷增刊,頁102-119,2022年12月。
    17.郭松濤,民事訴訟法保全程序新舊法之比較研究,法令月刊,第59卷第10期,頁74-81,2008年10月。
    18.陳榮宗,因情事變更之撤銷假扣押,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7卷第1期,頁393-398,1977年12月。
    19.許士宦,假扣押之保全必要性及其釋明,台灣法學雜誌,第353期,頁163-188,2018年10月。
    20.曾品傑,假扣押——最高法院113年度台簡抗字第17號,裁判解讀:民事法,第2024卷9期,頁1-4,2024年。
    21.黃國昌,假扣押之原因——以最高法院兩個裁定背後的故事為例,全國律師,第14卷第12期,2010年12月。
    22.劉明生,假扣押原因之解釋及其與釋明、供擔保之關係-評台灣高等法院104年抗字第1667號民事裁定,台灣法學雜誌,第326期,頁35-45,2017年08月。
    23.劉建宏,行政訴訟之證明度-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度判字第64號行政判決評析,月旦裁判時報,第101期,2020年11月,頁20-25。
    24.藍家慶,假扣押原因釋明義務的思辨--兼評勞動事件法第46條第2項釋明特別規定(下),司法周刊,第2052期,頁2-3,2021年4月。

    四、學位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1.金昶輝,假扣押之理論與實務,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2.陳靜誼,假扣押原因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五、網路資料
    1.立法院法律系統,網址:https://lis.ly.gov.tw/lglawc/lglawkm。
    2.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網址:https://lawsearch.judicial.gov.tw/。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
    10765201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652017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01701.pdf1239KbAdobe PDF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