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7581/148612 (79%)
Visitors : 69757369      Online Users : 52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8769


    Title: 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中公平合理原則之研究 -- 以人壽保險業評議案例為中心
    Research on the Principles of Fairness and Reasonableness in Financial Consumer Protection Law -- Focusing on Review Cases in the Life Insurance Industry
    Authors: 葉偉翔
    Yeh, Wei-Hsiang
    Contributors: 葉啟洲
    Yeh, Chi-Chou
    葉偉翔
    Yeh, Wei-Hsiang
    Keywords: 人壽保險業
    公平合理原則
    金融消費者保護法
    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
    資訊不對等
    Date: 2025
    Issue Date: 2025-08-04 15:39:18 (UTC+8)
    Abstract: 本研究探討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中公平合理原則在人壽保險糾紛中的適用情況,並分析其效果與限制。研究方法採用文獻分析法、量化研究及個案研究法。研究結論:人壽保險業爭議主要源於契約條款解釋、理賠程序及業務招攬不當,這些爭議多因定型化契約條款、專業術語和資訊不對稱所引起。公平合理原則在人壽保險契約中的重要性,涉及契約解釋、執行及消費者權益保障。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的數據顯示,人壽保險領域的爭議案件逐年增多,主要爭議類型包括業務招攬、醫療必要性、承保範圍及理賠金額等,儘管在所有「申請人主張有理由」的評議決定書中,人壽保險案件佔比高達67%,但消費者權益保障依然具挑戰。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第20條第1項的公平合理原則旨在保護處於資訊弱勢的消費者,並賦予爭議處理機構自由裁量權,然而,其裁定過程過於注重結果,未能充分說明公平合理原則的適用,導致補償性質的裁定未能完全保護消費者權益。研究建議包括明確公平合理原則適用準則、促進金融業者自律與內控制度建置、設立「契約條款審查小組」、設立保戶專案協助機制、建立準強制力裁定制度(OPT-OUT制)。
    Reference: 中文文獻
    一、書籍
    1.林勝安,保險法,2013年5月。
    2.胡丁、張佩,保險學基礎,2版,2018年8月。
    3.張永健,法實證研究:原理、方法、運用,2022年月2月。
    4.張瑞良主編,新制度經濟學視野中的民法,2018年1月。
    5.連志清,金融消費者保護法與評議案例解析,2013年4月。
    6.黃奕翔,論開放金融之金融消費者保護法制,2022年10月。
    7.黃英君,保險和保險法:理論與實踐問題探索,2015年2月。
    8.葉?洲,保險法判決案例研析(一),2017年3月。
    9.鄧衍森、陳清秀、張嘉尹等,法理學,2020年3月。
    10.鄭鎮樑,保險學原理─精華版,5版,2021年3月。
    11.蘇真慧、張永郎、張婉玲,保險學-實用知識與案例分析,2024年7月。
    二、期刊論文
    1.王志鏞,不利解釋原則非每次皆作不利於保險人之解釋,保險專刊,35卷1期,頁29-47,2019年3月。
    2.王怡蘋,金融消費爭議評議決定與法院核可程序之研究,政大法學評論,138期,頁73-179,22014年9月。
    3.王怡蘋、姜世明,訴訟外民事紛爭解決程序中公平合理原則之適用-以金融消費評議事件之運用為中心,政大法學評論,158期,頁1-86,2019年9月。
    4.李志峰,公平合理原則於金融消費評議制度所扮演之角色-以澳洲金融評議制度為核心,東吳法學學報,28卷1期,頁55-86,2016年7月。
    5.李志峰,保險法之合理期待原則-以美國法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79期,頁119-182,2023年4月。
    6.李紅海,自足的普通法與不自足的衡平法--論英國普通法與衡平法的關係,清華法學,4卷6期,頁20-29,2010年11月。
    7.汪信君,金融市場之揭露義務與適合度規範:由行為經濟學之視角論保險商品,臺大法學論叢,49卷3期,頁1063-1120,2020年9月。
    8.辛翠玲,2008年之後全球金融治理機制的重整:規範、制度與結構,問題與研究,58卷4期,頁1-20,2019年12月。
    9.卓俊雄,論保險經紀人注意義務與忠實義務之意涵,管理與法遵,1卷2期,頁71-86,2016年7月。
    10.林昭志,簡易人壽保險詢問告知與謹慎核保原則之研究,高大法學論叢,12卷1期,頁213-297,2016年9月。
    11.林桓,從比較法研究談「普通法」(COMMON LAW)研習的若干建議,月旦法學雜誌,335期,頁190-204,2023年4月。
    12.張孟元,淺談金融市場統計資訊暨保險市場公開資訊,研考雙月刊,36卷4期,頁155-166,2012年8月。
    13.許育典、翁國彥,法治教育在台灣的建構與實踐(下),86期,政大法學評論,頁1-48,2005年8月。
    14.陳宜中,羅爾斯與政治哲學的實際任務,政治科學論叢,14期,頁47-74,2011年6月。
    15.陳俊元、朱勗華、廖晨旭、賴彥傑,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中公平合理原則之法律實證研究,東吳法律學報,32卷4期,頁81-146,2021年4月。
    16.陳聰富,契約自由與定型化契約的管制,月旦法學雜誌,91期,頁51-62,2002年12月。
    17.曾品傑,論消費者保護法上之服務責任-最高法院相關判決評釋,財產法暨經濟法,12期,頁53-113,2007年12月。
    18.黃明陽,金融消費者保護法VS.消費者保護法,消費者保護研究,17期,頁37-96,2011年12月。
    19.葉?洲,保險消費者保護與公司治理-公平待客原則與其界限,臺灣財經法學論叢,5卷1期,頁125-153,2023年1月。
    20.葉?洲,保險消費者資訊權保障之現在與未來,月旦法學雜誌,263期,頁56-77,2017年3月。
    21.葉?洲,從德國保險人資訊義務規範論要保人之資訊權保障,政大法學評論,126期,頁291-356,2012年4月。
    22.劉宗榮,論保險契約的解釋—兼論保險法第五四條的修正芻議,月旦法學雜誌,159期,頁112-130,2008年8月。
    23.劉冠麟、許永明,人壽保險業申訴率與抱怨率決定因子,中山管理評論,33卷4期,頁31-64,2025年12月。doi:https://doi.org/10.6160/SYSMR.202407/PP.0002
    24.蔡昌憲,美國金融消費者保護規範之展望--以消費者金融保護局之創設為中心,月旦財經法雜誌,23期,頁187-219,2010年12月。
    25.謝哲勝,個別磋商條款的效力──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1402號判決評釋,月旦法學雜誌,327期,頁172-178,2022年8月。
    26.羅俊瑋,原則性之金融監理措施:公平待客原則之探討-以英國制度為參考,壽險管理期刊,33卷6期,頁1-30,2020年10月。
    27.羅俊瑋,論保險人資訊提供之義務,財產法暨經濟法,24期,頁129-160,2010年12月。
    28.羅俊瑋、王寶慶,保險契約是否公平合理之判斷準據-最大誠信原則,律師雜誌,340期,頁61-79,2008年1月。
    29.羅俊瑋、盧永龍,從金融消費者保護法論保險人說明義務,法令月刊,63卷4期,頁68-90,2012年4月。
    30.龔群,亞里斯多德的德性與社會的關係理論,哲學與文化,30卷8期,頁21-38,2003年8月。
    三、學位論文
    1.王幸溶,保險產業之服務導向架構分層探討與流程實作,大同大學資訊經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1月。
    2.安玉婷,論美國法上之顯失公平原則,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7月。
    3.林正修,台灣人壽保險爭議樣態之分析,義守大學管理學碩士論文,2018年9月。
    4.林立夫,從我國法院判決論理財型人壽保險招攬糾紛之類型、特徵與解決之道,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10月。
    5.孫群,保險監理對保險創新影響之理論探討—基於大陸互聯網保險之觀察,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22年9月。
    6.張鐙蔚,論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之公平合理原則於保險爭議案例之適用與檢討,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7月。
    7.陳彥廷,論金融消費者之權益保障-以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第七條、第八條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7月。
    8.陳惠珠,人身保險告知義務與核保實務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5月。
    9.黃宇婕,善用吹哨制度提升保險業之監理效能-以幸福人壽案為省思,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8年7月。
    10.黃怡芬,人身保險爭議的種類及申訴管道相關問題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1月。
    11.廖沿臻,從日本法論我國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之規範-以說明義務和適合度之規定為中心,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2月。
    12.鄭惠珍,以信任機制觀點論顧客價值和忠誠度影響因素--以人壽保險業為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9月。
    13.蕭惠菁,我國單一金融消費爭議處理機制之研究-以比較法的觀點,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2月。
    四、網路資料
    1.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HTTPS://WWW.FOI.ORG.TW/ARTICLE.ASPX?LANG=1&ARTI=57,最後瀏覽日:2014/9/10。
    2.董正隆,為何保險契約應被視為最大善意契約的理由分析,超人行銷,HTTPS://WWW.ISUPERMAN.TW//為何保險契約應被視為最大善意契約的理由分析/,最後瀏覽日:2025/3/23。
    五、其他
    1.王儷玲,國際保險業監理科技發展及我國導入相關應用之研究案期末報告,財團法人保險安定基金專題研究計畫,2021年8月。
    2.立法院公報,第100卷第47期院會紀錄,2011年,頁33。
    3.金玉瑩,金融消費者保護法與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法兩者差異之研究,社團法人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委託研究計畫,2012年10月。
    外文文獻
    1.Case C-618/10, Banco Espanol de Credito SA v. Calderon Camino, 2012 E.C.R. I-0000 (EU:C:2012:349).
    2.N.C. Smith & E. Cooper-Martin, Ethics and Target Marketing: The Role of Product Harm and Consumer Vulnerability, 61 J. Marketing 1 (1997).
    3.S.M. Baker, J.W. Gentry & T.L. Rittenburg, Build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Domain of Consumer Vulnerability, 25 J. Macromarketing 128 (2005).
    4.Sedler, Robert Allen, Equitable Relief, but Not Equity, 15 J. Legal Educ. 293 (1962).
    5.Williams v. Walker-Thomas Furniture Co., 350 F.2d 445 (D.C. Cir. 1965).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296105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961055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5501.pdf1357KbAdobe PDF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