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8046397      Online Users : 86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新聞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29802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29802


    Title: 女男大不同?電視新聞如何報導政治人物
    Authors: 李美馨
    Contributors: 蘇蘅
    李美馨
    Keywords: 呂秀蓮
    女性參政
    電視新聞
    Date: 2004
    Issue Date: 2009-09-11 16:20:25 (UTC+8)
    Abstract: 2000年3月18日,民進黨籍的陳水扁與呂秀蓮以「兩性共治」為號召,擊敗了代表國民黨的連(戰)蕭(萬長)配與獨立參選的宋(楚瑜)張(昭雄)配,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任正副總統。民進黨的上臺執政,不僅宣告了國民黨在台灣五十餘年執政時代的結束,更因為產生了第一位女性副總統以及女性官員比例最高的內閣,而被解讀為台灣性別政權和平轉移的象徵 ,對於國內婦女地位和權益的提升具有指標性的意義。

    然而,呂秀蓮就任副總統以來可說是風波不斷。幾次針對兩岸政策的發言,媒體大篇幅的報導,質疑她逾越了副總統職權,引發在野黨人士的砲轟,就任不到三個月就面臨罷免危機 。呂秀蓮曾直指媒體將對她進行「斷章取義式」的報導,是對女性政治人物的「性別歧視」;新聞從業人員也不甘示弱,反駁呂秀蓮總將媒體對她的批評都化約為對女性的歧視,以「性別」包裝她的政治言行,甚至做為自己的「政治防護傘」 。如《中國時報》記者張慧英於2000年6月15日第三版名為〈女性不是政治盾牌〉的特稿中提到,「她(呂秀蓮)論政時心中無性別,被批判時卻又解讀為打壓女性,全體女性不由自主地被綁架成為她的盾牌,這不只是霸道,而是一種剝削女性弱勢地位的霸道」。呂秀蓮與新聞媒體間的性別論戰,究竟孰是孰非,因而成為國內探討女性政治人物媒體再現的重要素材。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 1972: 175)指出,「世界的再現,如同世界本身一樣,都是男人的作品,他們從自身的觀點描述它,並與絕對真理加以混同」。由於傳播媒體的擁有者與工作者以男性為主,性別社會化使媒體不斷再製社會的主流價值(Bulter and Paisley, 1980),大眾媒介對女性的再現,被視為支援並維持普遍的性別分工與男尊女卑的概念,並且使之永垂不朽(Strinati著,袁千惠等譯,2005: 163)。媒介被視為傳布有關女性特質的刻板印象、父權結構和霸權價值的主要工具(van Zoonen著,張錦華、劉容玫譯,2001: 39),不論是電視劇、廣告或是新聞報導,女性往往遭到「符號的消滅」(symbolic annihilation),也就是女性被責難、瑣碎化或根本不被呈現(Tuchman, 1978),媒體文本中呈現的女性角色是根據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所描繪, 強調女性依附男性的附屬地位。在女性主義者眼中,媒體不能真切反映女性的角色與責任,藉著強化性別刻板印象,對女性的參政造成阻礙(Norris, 1997),因此探討新聞報導如何再現女性政治人物,就顯得重要且有意義(Devitt, 2002)。

    然而,由於我國女性當選公職人員的比例,仍不能反映女性佔全國半數人口的事實,因此國內探討新聞媒體如何再現女性政治人物的研究仍不多,且既有研究往往鎖定特定人物引發的特定議題進行質化的文本研究(倪炎元,2003;吳志怡,2002;陳姿羽,2001;黃美惠,2001),僅以女性政治人物為主,而欠缺女性與男性政治人物的比較,同時分析樣本都為報紙新聞報導,探討電視新聞如何再現女性政治人物的研究仍付之闕如。然而,傳統「眼見為真」的觀念,電視已成為台灣地區民眾最信任的新聞媒體,認為電視最能幫助瞭解社會事件(羅文輝,2004),因此探討電視新聞如何報導女性政治人物有其必要。本研究將以2004年大選期間兩位副總統候選人呂秀蓮與宋楚瑜為例,探討國內的電視新聞媒體再現不同性別的政治人物是否有所差異,並進一步分析電視新聞所再現的女性政治人物,是否仍受到傳統性別刻板印象的左右。
    Reference: 中文部分
    王元賢(2003)。 《候選人性別與競選文宣表現差異性研究—以2001年北縣第二選區立委選舉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石番(1999)。 《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臺北:幼獅文化。
    王怡君(1999)。 《女性參政者之角色認同與認同議題》,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宜燕(1991)。 《電視廣告中的性別角色分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牛慶福(1980)。 《由電視劇看中國婦女角色的變遷》,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灣教授協會(2000)。 《會診宋楚瑜》,臺北:前衛。
    江素慧(1995)。 《女性政治精英之研究—以民進黨女性公職人員為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天任、藍莘譯,Wimmer, R. D. and Dominick, J. R.著 (1995)。 《大眾媒體研究導論》,臺北:亞太。
    李天鐸譯,Allen, R. C.著(1993)。 《電視與當代批評理論》,臺北:遠流。
    李秀珠(1995)。 〈女性與電視新聞〉,《台大新聞論壇》,3: 93-111。
    Kahn, K. M. (1994). Does gender make a difference? An experimental examination of sex stereotypes and press patterns in statewide campaign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38(1):162-195.
    Kahn, K. M. (1991). The distorted mirror: press coverage of women candidates for statewide office,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56(1):154-173.
    Kahn K. M. and Goldenberg, E. N. (1991). Women candidates in the news: an examination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U.S. senate campaign coverage, the Public Quarterly, 55, 180-199.
    Lee, F. L. F. (2004). Constructing perfect women: the portray of female officials in Hong Kong newspapers.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26(2):207-225.
    Len-Ríos,M. E., Rodgers, S., Thorson, E., and Yoon, D.(2005). Representation of women in news and photos: comparing content to perception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5(1):152-168.
    Lorber, J. and Farrel, S. A. (1991).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Gender. Newbury Park: Sage.
    McNair, B. (1995)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N. Y.: Routledge.
    Malhotra, S. and Rogers, E. M. (2000). Satellite television and the new Indian woman. Gazette, 62, 407-429.
    Medhurst, A. (1998). Sexuality: tracing desires: sexuality and media texts. In Briggs, A. and Cobley, P. (Eds), The Media: an Introduction, pp.283-294. N.Y.: Longman.
    Meehan, D. (1983). Ladies of the Evening: Women Channels of Prime-Time Television. N.J.: Scarecrow Press.
    李郁青(1996)。 《媒介議題設定的第二面向:候選人形象設定效果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Meyers, M. (1999). Mediated Women: Representations in Popular Culture. N. J.: Hampton Press.
    Miller, S. H. (1976). The content of news photos: women’s and men’s roles, Journalism Quarterly, 52, 70-75.
    Millett, K. (1970). Sexual Politics. N.Y.: Ballantine Books.
    Nimmo, D. D. and Combs, J. E. (1983). Mediated Political Realities. N.Y.: Longman.
    Norris, P. (1997). Women, Media and Politics.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arry-Giles, S. (2000). Mediating Hillary Radham Clinton: television news practices and image-making in the postmodern age,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17(2):205-226.
    Randall, V. (1987). Women and Politic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akow, L. F. and Kranich, K. (1991). Woman as sign in television new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1(1):8-23.
    Rosenkrantz, P., Vogel, S., Bee, H., Broverman, I., and Broverman, D. M. (1968). Sex-Role stereotype and self-concepts in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32: 287-295.
    Ross, K. (1995). Gender and party politics: how the press reported the Labor leadership campaign 1994,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17(3):499-509.
    李昶誼譯,Jamieson, K. H.著(1996)。 《骯髒的政治》,臺北:鹿橋。
    Ross, K. and Sreberny-Mohammadi, A. (1997). Playing huse: gnder, plitics and the nws mdia in Britain,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19(1):101-109.
    Sabato, L. (1991). Feeding Frenzy: How Attack Journalism Has Transformed American Politics. N.Y.: Free Press.
    Schlesinger, P. (1978). Putting Reality Together. London: Constable.
    Schudson, M. (1991). The sciology of nws production revisited. In J. Curran and M. Gurevitch(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 pp.141-159. London: Edwin Arnold.
    Smith, D. (1990). Texts, Facts, and Femininity: Exploring the Relations of Ruling. London: Routledge.
    Street, J. (2001). Mass Media, Politics, and Democracy. N.Y.: Palgrave.
    Thoveron, G. (1986). European televised wome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 289-300.
    Tuchman, G. (1978). Hearth and Home: Images of Women in the Mass Media. N. 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an Zoonen, L. (2000). Broken heats, broken dreams? Politicians and their families in popular culture. In A. Sreberny and L. van Zoonen (Eds.), Gender, Politics and Communication, pp.101-120. Cresskill, NJ: Hampton Press.
    Washer, P. (2004). Representation of SARS in the British newspapers,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59, 2561-2571.
    沈清松(1993)。 〈從現代到後現代〉,《哲學雜誌》,4: 4-25。
    Weaver, D. (1987) Media agenda-setting and elections: assumptions and implications, in Paletz, D. (Ed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pproaches, Studies, Assessments, pp.176-193. N. J.: Ablex.
    Winfield, B. H. (1994). “Madame President”: understanding a new kind of first lady, Mass Media Journal, 8(2):59-71.
    呂秀蓮(2001)。 《台灣良心話》,臺北:天下文化。
    何臺明(1988)。 《報紙內容與民意代表形象之研究: 以「中央日報」、「中國時報」、「自立晚報」報導趙少康、朱高正新聞為分析對象》,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佩華(2000)。 《電視新聞市場區隔與定位之研究—以四家無線電視台與TVBS為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碧娥(1999)。 〈台灣婦女與政治---1985~1994〉,王雅各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臺北:心理,335-370。
    林照真(2001)。 〈呂秀蓮造成更多媒體性別偏見?初論呂秀蓮「性別比喻」的媒體策略〉,《目擊者》,22:75-78。
    林鶴玲(1997)。 〈政經、社會新聞中的女性形象〉,www.mediawatch.org.tw/read.asp?index=3/
    林芳玫(1996)。 《女性與媒體再現: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臺北:巨流。
    林珊譯,Lippmann, W.著(1989)。 《輿論學》,北京:華夏出版。
    吳璧如(2004)。 《總統形象塑造之研究—以陳水扁總統之媒體呈現為例》,東吳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富盛、陳芸芸譯,Carter, C., Branston G., and Allan S.著(2004)。 《性別新聞學》,臺北:韋伯文化。
    吳志怡(2002)。 《女性政治人物媒體形象之建構:以總統府緋聞案為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蕙芬(1998)。 《候選人形象研究: 以83年與87年臺北市長候選人陳水扁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群芳(1995)。 《1969至1992台灣增額立委女性候選人的媒體形象: 以皮耶布狄爾(Pierre Baurdieu)的資源(Capital)論之》,臺北: 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
    胡淑裕(1987)。 《大眾傳播媒介塑造政治人物形象之研究---孫運璿、林洋港、李登輝之個案分析》,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雪影譯,Roshco, B.著 (1994)。 《製作新聞》,臺北:遠流。
    袁千雯、張茵惠、林育如、陳宗盈譯,Strinati, Dominic著(2005)。 《通俗傳播理論》,臺北:韋伯文化。
    倪炎元(2003)。 《再現的政治》,臺北:韋伯文化。
    倪炎元(1999)。 〈再現的政治:解讀媒介對他者負面建構的策略〉,《新聞學研究》,58: 85-111。
    孫秀蕙(1999)。 〈廣告與兩性〉,王雅各編,《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臺北:心理,65-91。
    徐瑛君(2003)。 《媒體呈現之候選人形象定位策略研究—以2002年高雄市長選舉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秀琪(1997)。 〈我國婦女運動的媒介真實和「社會真實」〉,《新聞與社會真實建構》,臺北:三民。
    陳芸芸、劉慧雯譯,McQuail, D.著(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臺北:韋伯文化。
    陳玫霖(2002)。 《性別,政治與媒體:報紙如何報導女性政治人物》,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姿羽(2001)。 《女性政治人物的報紙新聞再現-以呂秀蓮副總統為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信助(2000)。 《候選人形象研究: 以兩千年總統大選候選人連戰、宋楚瑜、
    陳水扁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英姿譯,Ross, K. (1995)。 〈女性與公共領域:性別與新聞〉,《台大新聞論壇》,3: 154-170。
    陳先隆(1994)。 《報紙對民選臺北市長候選人的形象塑造: 以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自立早報為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錦華(1999)。 〈女性主義與傳播研究〉,王雅各編,《性屬關係(下):性別、文化與再現》,頁93-129。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錦華(1994a)。 《媒介文化、意識形態與女性》,臺北:正中。
    張錦華(1994b)。 〈新聞的真實與再現—以李瑞環事件相關報導為例〉,臧國仁主編,《新聞學與術的對話》,頁1-19。臺北:政大新研所。
    張錦華、劉容玫譯,van Zoonen, L.著(2001)。 《女性主義媒介研究》,臺北:遠流。
    許麗美(1998)。 《競選文宣策略之性別差異分析—以1997年台中市長選舉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心喬(2003)。 《候選人形象設定之效果研究—以二零零二年臺北市長選舉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雙蓮(1989)。 《婦女與政治參與》,臺北:婦女新知基金會。
    黃少梅(2003)。 《前總統李登輝卸任後之媒體形象 以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三報相關事件報導之分析》,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美惠(2001)。 《媒介建構之女性參政框架—以副總統呂秀蓮的新聞報導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1999)。 《政治人物在大眾傳播媒介中的形象研究—以台視、中視、民視及無線衛星電視台對陳水扁報導為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理民譯,Berger, P.L. and Luckmann T.著(1991)。 《知識社會學:社會實體的建構》,臺北:巨流。
    鄒中慧(1986)。 《從「社會建構理論」觀點探討我國電視節目國語連續劇的女性角色塑型》,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國仁(1993)。 《報紙塑造政治人物形象之研究: 以中國時報、聯合報、台灣時報、民眾日報、中央日報、自立早報報導「邱創煥被摑事件」為例》,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意菁譯,Jones, M, and Jones E.著(2002)。 《淺說大眾媒介與社會》,臺北:韋伯文化。
    楊意菁、陳芸芸譯,Grossberg, L., Wartella, E. and Whitney, D. C.著(2001)。 《媒體原理與塑造》,臺北:韋伯文化。
    熊移山(2002)。 《電視新聞攝影:從新聞現場談攝影》,臺北:五南。
    臧國仁(1999)。 《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臺北:三民。
    董蘭英(2000)。 《女性政治角色的媒體建構—以北港香爐事件為例》,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秀娟、林明寬譯,Basow, S. A.著(1996)。 《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臺北:揚智。
    鄭明椿譯,Comstock, G.著(1982)。 《美國電視的源流與演變》,臺北:遠流。
    盧嵐蘭譯,Schutz, A.著(1991)。 《社會世界的現象學》,臺北:桂冠。
    戴育賢(1994)。 〈大眾媒體與真實建構--一次現象社會學的探討〉,《新聞學研究》,48: 169-192。
    蕭蘋(2004)。 〈新聞專業中的性別政治:媒介組織對女性記者及其報導的影響〉,《新聞學研究》,81: 85-123。
    簡妙如(1999)。 〈再現的再現:九零年代台灣片「常識」的分析與反思〉,《新聞學研究》,58: 113-139。
    簡妙如譯,Taylor, L. and Wiilis, A.著(1999)。 《大眾傳播媒體新論》,臺北:韋伯文化。
    羅文輝(2004)。 〈選擇可信度: 1992及2002年報紙與電視新聞可信度的比較研究〉,《新聞學研究》,80: 1-50。 
    羅文輝、黃葳威(2000)。 《報紙與電視選舉新聞的比較研究》。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專題研究報告。
    羅文輝(1996)。 〈台灣新聞人員背景及工作概況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3: 26-79。
    羅文輝、鍾蔚文(1992)。 《報紙電視如何報導民國八十年的第二屆國代選舉》。亞洲協會專題研究報告。
    羅世宏譯,Barker, Chris著(2004)。 《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
    顧玉珍(1991)。 《由符號學觀點解讀電視廣告中的女性意涵》,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doni, H. and Mane, S. (1984). Media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toward an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researc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1(3):323-340.
    Bartels, L. M. (1987). Candidate choice and dynamics of the presidential nominating proces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31: 1-30.
    Beauvoir, Simone de (1972). The Second Sex. London: Penguin.
    Berelson, B. (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Glencoe, Ill.: Free Press.
    Blumler, J. (1987). Election communication and the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in Paletz, D. (Ed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pproaches, Studies, Assessments, pp.167-175. N. J.: Ablex.
    Bradley, H. (1994). Gendered jobs and social inequality, The Polity Reader in Gender Studies, pp.150-158.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utler, M. and Paisley, W. (1980). Women and Mass Media: Resourcebook for Research and Action. New York: Hasting House.
    Capella, J. and Jamieson, K. H. (1997). Spiral of Cynicism: the Press and Public Good.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rroll, S. J. and Schreiber, R. (1997). Media coverage of women in the 103rd congress. In P. Norris(Eds.), Women, Media and Politics, pp.131-148.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rteau, D. and Hoynes, W. (1992). Men and the news media: the male presence and its effect. In Craig, S. (Eds.) Men, Masculinity, and the Media, pp.154-168. California: Sage.
    Devitt, J. (2002). Framing gender on the campaign trail: female gubernatorial candidates and the press,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9(2):445-463.
    Dyer, G. (1982). Advertising as Communication. London and N.Y.: Methuen.
    Fallows, J. (1996). Breaking the News: How the Media Undermine American Democracy. N.Y.: Pantheon Books.
    First, A. (2002). The fluid nature of representation: transformations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Arabs in Israeli television news, The Howard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3: 173-190.
    Fiske, J. (1978). Reading Television. London, Methuen.
    Fowler, R. (1991). Language in the News: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 London: Routledge.
    Hall, J. (2000). Hillary and Liddy, Media Studies Journal, 14(4):68-75.
    Hall, S. (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Sage.
    Hall, S. (1985). Signification, representation, ideology: Althusser and the post-structuralist debates.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2(2): 91-114.
    Hall, S. (1982). The rediscovery of ideology”: return of he repressed in media studies. In M. Gurevitch (Eds.),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 pp.56-90. London: Methuen.
    Hart, R.P. (1994). Seducing America: How Television Charms the Modern Voter.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rtley, J. (1982). Understanding News. London, New York: Methuen.
    Horton, P. and Hunt, C. (1972). Sociology. N.Y.: McGraw-Hill.
    Holland, P. (1987). When a woman reads the news. In H. Baehr and G. Dyer(Eds.), Boxed In: Women and Television, pp.133-150. London: Pandora.
    Jamieson, K. H. (1995). Beyond the Double Binds: Women and Leadership.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 S. and Christ, W. G. (1989). Women through “Time”: who gets covered, Journalism Quarterly, 65: 889-897.
    Description: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88451004
    9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8451004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38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