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34/141859 (78%)
Visitors : 47683202      Online Users : 80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0522


    Title: 電子專業廠商品質保證策略之個案研究
    Authors: 吳志隆
    Contributors: 陳隆麒
    黃慶堂



    吳志隆
    Keywords: 電子專業廠商
    品質保證策略
    關鍵成功因素
    Date: 2003
    Issue Date: 2009-09-12 12:19:39 (UTC+8)
    Abstract: 本研究希望藉由對個案公司的深入訪談與分析,探討電子專業廠商品質保證策略的運用,同時,在面對未來更為競爭及多變的環境下,電子專業廠商品質保證策略的調整方向。本研究可以達到的目的有:
    1.分析個案公司的品質保證策略,探討其在企業的以往成長與發展過程中的變動及做法。
    2.從品質保證的演化探討、瞭解及掌握品質保證策略的方向及重點。
    3.為個案公司製定品質保證策略,找出未來可行方向,提供評估與選擇的參考。

    本研究架構大致可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直接就個案公司現行的
    品質保證策略來做剖析,從個案公司以往發展的歷程中,瞭解其品質保證理念的形成及其策略架構與績效,並歸納個案公司品質保證的優劣勢。第二階段則就個案公司所面臨外在環境的變化來分析,最後,則就外在的變化狀況,找出個案公司未來品質保證策略的方向。

    本研究經過內外在環境分析後,建議個案公司之設計品質策略為以核
    心技術能力的產品策略,不發展與核心技術無關之產品,採取DFSS的方法來協助產品的研發,強化新產品導入能力及建立產品知識庫來傳承設計Know-how。在材料品質策略則以優良供應商及材料工程能力的建立為主,淘汰績效不佳的供應商減少管理的規模,深耕材料工程專業能力,掌握材料特性才能掌控品質。在製造品質策略上,以製程能力及製程設計為主,利用關鍵參數的管制來提升製程品質。在管理品質策略上,則以強化人才專業與健全品質系統為主,並輔以績效評估及組織功能的落實。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3
    第三節 論文架構 ----------------------------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8
    第一節 品質演進的歷程 ---------------------- 8
    第二節 品管大師的品質觀念 ------------------ 11
    第三節 品質保證的標竿 ---------------------- 24
    第四節 國際品質保證的標準 ------------------ 37
    第五節 品質保證策略的相關文獻 -------------- 54
    第六節 文獻探討對本研究的涵義 -------------- 63
    第參章 研究設計 ---------------------------- 6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65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69
    第肆章 個案公司現有品質保證策略探討 -------- 72
    第一節 個案公司簡介 ------------------------ 72
    第二節 品質保證的歷程 ---------------------- 89
    第三節 品質保證的理念及政策 ---------------- 93
    第四節 品質保證的架構及作法 ---------------- 98
    第五節 品質保證的績效 ---------------------- 106
    第伍章 問題確認與說明 ---------------------- 115
    第一節 環境分析 ---------------------------- 115
    第二節 顧客分析 ---------------------------- 121
    第三節 問題認定 ---------------------------- 124
    第四節 要因分析 ---------------------------- 130
    第陸章 品質保證策略之擬定 ------------------ 140
    第一節 品質策略之設計 ---------------------- 140
    第二節 品質策略之材料 ---------------------- 143
    第三節 品質策略之製造 ---------------------- 147
    第四節 品質策略之管理 ---------------------- 150
    第柒章 結論與建議 -------------------------- 155
    第一節 結論 -------------------------------- 155
    第二節 建議 -------------------------------- 157
    參考文獻 ----------------------------------- 161














    表 目次

    表2-1 品質管制之發展 ------------------------- 8
    表2-2 費根堡提出的十九個步驟 ----------------- 17
    表2-3 克勞斯比改進品質的十四個步驟 ----------- 21
    表2-4 石川馨提出的十一項觀點 ----------------- 22
    表2-5 田口式的品管理念 ----------------------- 23
    表2-6 美國國家品質獎審查內容 ----------------- 26
    表2-7 歐洲品質獎審查內容 --------------------- 30
    表2-8 戴明應用獎評審內容之基本項目 ----------- 33
    表2-9 中華民國國家品質獎企業獎評審內容 ------- 34
    表2-10 中、美、歐、日國家品質獎評審內容比較 --- 36
    表2-11 ISO9000:2000品質管理八原則 ------------ 38
    表2-12 ISO9001:2000與QMP之關係 -------------- 40
    表2-13 TL9000品質系統額外要求項目 ------------- 43
    表2-14 TL9000量化指標一覽表 ------------------- 45
    表2-15 QS-9000 Section I中未包括於ISO9001:1994
    之要求 --------------------------------- 47
    表2-16 IS014001環境管理系統要求項目 ----------- 50
    表2-17 其他國際標準 ---------------------------- 51
    表2-18 電子專業廠商品質保證策略之相關文獻 ------ 54
    表3-1 訪談人數與時間 -------------------------- 70
    表4-1 2003年度各產品之營業比重 --------------- 78
    表4-2 主要商品(服務)之銷售(提供)地區、市場占有率78
    表4-3 績效指標與績效目標之關係 ---------------- 99
    表4-4 最近五年度財務分析 --------------------- 114
    表5-1 國際環保法令管制現況 ------------------- 117
    表5-2 國際品牌大廠之環保要求 ----------------- 119
    表5-3 國際資訊大廠與代工業者評量構面準則之權重 121
    表5-4 美、日、台資訊大廠之目標構面與準則之權重 122
    表5-5 主要代工客戶績效評量項目 --------------- 123
    表5-6 個案公司所面臨的問題 ------------------- 124
    表6-1 品質系統再造架構 ----------------------- 151

















    圖 目次

    圖2-1 品質建立之七大階段 --------------------- 9
    圖2-2 品質的歷史面、觀念面、制度面的發展 ----- 10
    圖2-3 裘蘭的品質進步螺旋圖 ------------------- 16
    圖2-4 美國國家品質獎架構 --------------------- 25
    圖2-5 歐洲品質獎卓越的基本理念 --------------- 27
    圖2-6 歐洲品質獎的模式 ----------------------- 29
    圖2-7 戴明獎應用獎評審內容之基本項目關係------ 32
    圖2-8 流程模式的品質管理架構 ----------------- 39
    圖2-9 TL9000基本架構-要項模式 --------------- 42
    圖2-10 QS-9000品質系統及文件架構 ------------- 46
    圖2-11 ISO14000系統標準架構 ------------------- 49
    圖3-1 研究架構 ------------------------------- 65
    圖3-2 研究程序 ------------------------------- 71
    圖4-1 電子計算器生產流程 --------------------- 85
    圖4-2 傳真機生產流程 ------------------------- 86
    圖4-3 數位相機生產流程 ----------------------- 87
    圖4-4 組織架構 ------------------------------- 88
    圖4-5 品質保證歷程 --------------------------- 92
    圖4-6 品質保證理念展開 ----------------------- 97
    圖4-7 全面品質經營架構 ----------------------- 104
    圖4-8 6σ品質行動綱要 ------------------------ 105
    圖4-9 顧客滿意度調查 ------------------------- 108
    圖4-10 產品出廠品質 --------------------------- 109
    圖4-11 產品出廠批退率 ------------------------- 110
    圖4-12 設計品質 ------------------------------- 111
    圖4-13 製程品質 ------------------------------- 112
    圖4-14 材料品質 ------------------------------- 113
    圖5-1 國際標準演變趨勢 ----------------------- 115
    圖5-2 要因分析 ------------------------------- 139
    圖6-1 綠色產品管理系統 ----------------------- 151
    Reference: 中文部份:
    一、論文
    江顯鵬(2002),建立在品質保證體系上之總品質成本模式—以電子業為主體,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
    吳永智(2000),建構高階主管品質資訊系統(EQIS)之規劃參考模式的初期先導研究,台灣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
    林信良(2002),綠色思維下現代企業之策略性再思考,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唐靜儀(2003),兩岸分工模式與企業經營績效相關性之探索性研究,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許文宗(2003),代工範疇變化主動程序之研究—以台灣國際代工廠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陳啟政(2003),運用總品質成本分析之供應商績效評估模式,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
    黃連滄(2002),半導體業供應鏈實施全面品質管理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運輸倉儲營運所。
    黃惠琪(2003),我國企業推動六標準差之實證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科學系碩博士班。
    楊長林(2002),新產品開發:設計與定位、流程、績效評估之整合性管理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
    廖惠玲(2002),以多元績效指標評估台灣電子業之經營績效,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碩士班。
    劉傳雄(2003),國際資訊大廠選擇代工製造廠商之評量準則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所。
    二、書籍
    丁惠民譯(2004),Greg Brue and Robert Launsby著,六標準差設計,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李茂興等譯(2001),林英峰校閱,Barrie G. Dale & Cary L. Cooper & Adrian Wilkinson著,管理品質與人力資源,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公孚著(1992),追求卓越的品質,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
    周旭華譯(1997),Mary Walton著,戴明的管理方法,天下文化。
    陳怡芬譯(1984),Philip B. Crosby著,不流淚的品管,天下文化。
    陳隆麒等譯(2001),F. Peter Boer著,科技評價:研發與財務的對話,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張倫編校(2003),William J. Stevenson著,作業管理,華泰文化。
    黃蘭琇譯(2003),洪夏祥著,李建熙的第一主義:三星競爭力的核心,眼光指向未來十年的企業家,大塊文化。
    齊若蘭譯(2002),Jim Collins著,從A到A+: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企業從優秀到卓越的奧秘,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鄭春生著(1997),品質管理,育友圖書有限公司。
    樂為良譯(2002),Michael L. George著,精實六標準差,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戴久永譯(1997),W. Edwards Deming著,戴明的新經濟觀,天下文化。
    戴久永審訂(2003),S. Thomas Foster著,品質管理,智勝文化。
    鍾朝嵩譯(2000),石川馨著,日本式品質管理TQM的精粹,先鋒企管。
    三、期刊
    王森信(2003),從系統整合談品質成本制度的初步,品質月刊,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2003年7月出版。
    林公孚(1997),TQM之活動重點—品質策略管理之應用,品質管制月刊,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1997年5月出版。
    林幸嫻(2002),環境化設計新思維,永續產業發展雙月刊,工業技術研究院環安中心2002年12月15日出版。
    林琦桓(2004),國際情勢與法令,綠色電子資訊季刊第十二期,財團法人台灣電子檢驗中心2004年3月28日出版。
    孫靜(2001),e時代的品質管制,品質管制月刊,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2001年4月出版。
    許順珠、林敬智、王壬(2003),生態化設計發展趨勢,永續產業發展雙月刊,工業技術研究院環安中心2003年10月15日出版。
    陳健訓(2003),研發稽核之分享,品質月刊,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2003年4月出版。
    超品質策略6 Sigma,能力雜誌,中國生產力中心2000年9月出版。
    葉忠、歐陽國舜(2002),供應鏈之供應商評估與選擇,品質月刊,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2002年12月出版。
    葉秀經(2004),平衡計分卡展效益,能力雜誌,中國生產力中心2004年6月出版。
    謝東儒(2003),從六標準差談專案管理,品質月刊,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2003年1月出版。
    英文部份:
    Flymn,B.B., Schroeder,R.G.,& Sakakibarra,S.,(1996),The impact of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performanc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Decision Science ,Vol.26 No.5 pp.659-691。
    Forrest W. Breyfogle Ⅲ(1999),Implementing Six Sigma,John Wiley & Sons, INC.
    Albert Johnson and Beth Swisher(2003),How Six Sigma Improves
    R&D,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Mar/Apr 2003。
    S.Liyanage,P.Greenfield and R.Don(1999),Towards a Fourth Generation R&D Management Model—Research Network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Int.J.Technology Management,v.18,No.3/4,pp.372-393
    Artemis March(1986),A Note on Quality:The views of Deming,Juran,and Crosby,Harvard Business School,9-687-011
    Jaideep Motwani & Lars Larson & Suraj Ahuja(1998),Managing a global Supply chain Partnership,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Volume Ⅱ,Number 6,1998,pp 349-354。
    Kulwant S. Pawar & Sudi Sharifi (2001),Managing the Product design Process:exchanging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s,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2002。
    Smith G.Shina (2002),Six Sigma for Electronics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Mc Grow-Hill
    Wendy E. Stewart (2001),Balanced Scorecard for Projects,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March 2001。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91932523
    9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193252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0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