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0944/141864 (78%)
造訪人次 : 48073200      線上人數 : 103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0590


    題名: 無擔保消費金融系統性信用風險下授信控管創新作法之研究
    作者: 蔡國基
    Tsai, Gwo-Ji
    貢獻者: 沈中華
    Shen, Chong-Hua
    蔡國基
    Tsai, Gwo-Ji
    關鍵詞: 消費金融
    授信控管
    系統性風險
    無擔保徵信
    授信政策
    催收管理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2009-09-12 12:28:07 (UTC+8)
    摘要: 過去幾年,國內銀行消費金融的競爭,使得整個社會開始一起承擔後果!辦理信用卡消費,或與銀行進行小額借貸的動作是一種現代人的理財基本常識與服務,但各家銀行由於看到幾家大型銀行發出的信用卡、現金卡獲利可觀,因此大舉以各種行銷手法(辦卡開卡贈禮、以卡辦卡、餘額代償、低利促銷..等),搶食信用卡及無擔保消費金融市場。使得銀行彼此之間市場紀律蕩然無存,導致高風險客戶舉債金額快速擴大,最後苦嚐惡果,債權難以回收成為呆帳。債務收回困難下,卻將債權切割出售或委外,使部份銀行或資產管理公司發生不當手段進行催債,終使卡債、卡奴引爆出政治、經濟及社會問題,消費金融系統性授信用風險儼然發生。
    台灣金融史上從未經歷過消費金融之經營危機,本研究以臺灣銀行業經營消費金融授信管理為範疇,研究目的呈現兩大重點。第一部份研究為什麼突然間消費金融信用風險在台灣金融市場爆發,就連表現績優之模範銀行無一倖免而受傷累累;第二部分則透過檢視消費金融無擔保之授信控管政策、組織及管理問題提出創新做法與實證研究,供銀行經營者有不同風險控管之思考,避免系統性信用風險發生。
    第一章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範圍與限制…………………………………………… 1
    1.3 研究方法與流程…………………………………………… 3
    第二章 授信控管文獻探討…………………………… 4
    2.1 信用風險管理意義與目的……………………………… 4
    2.2 消費金融信用風險外顯因子之探討…………………… 6
    2.2.1 系統性信用風險危機……………………………… 6
    2.2.2 Sub Prime 客戶之信用風險……………………… 6
    2.2.3 信用評等與授信風險……………………………… 8
    2.2.4 金融聯合徵信中心個人信用評分………………… 10
    2.3 動態管理文獻…………………………………………… 13
    2.3.1動態策略的必要性…………………………………… 13
    2.3.2有效知識管理……………………………………… 14
    2.4 日本消費金融風險管理.……………………………… 15
    第三章 消金雙卡風暴問題探討 ………………… 17
    3.1 臺灣消費金融授信市場競爭………………………… 17
    3.2 銀行獲利衰退警訊…………………………………… 19
    3.3 覆蓋率與系統性信用風險…………………………… 21
    3.4 新授信客戶流向分析………………………………… 23
    3.5 授信政策徵審問題…………………………………… 26
    3.6 終身授信風險問題…………………………………… 27
    3.7 市場紀律問題分析 ………………………………… 28
    3.7.1 實證一 BT案件無擔保外債變化 ……………… 28
    3.7.2 實證二 一般額調案件無擔保外債變化…………… 31
    第四章 授信控管創新做法與實證…………………… 33
    4.1關鍵性之授信政策……………………………………… 33
    4.1.1市場符合發卡潛量分析—以現金卡為例…………… 33
    4.1.2無擔保總歸戶政策管理……………………………… 36
    4.1.3授信授信制度建立…………………………………… 42
    4.1.4理債協商道德風險之防範Policy ………………… 46
    4.1.5 建立Contact Record機制協防風險……………… 49
    4.1.6 無擔保產品負債整合市場之創新授信 …………… 55
    4.1.7 Sub-prime客群之經營策略………………………… 62
    4.2徵審管理Remodeling …………………………………… 64
    4.2.1組織調整創造效益…………………………………… 64
    4.2.2徵信菁英計畫………………………………………… 66
    4.2.3 創新徵審流程 ……………………………………… 69
    4.2.4 中途授信覆審實證 ………………………………… 73
    4.2.5.徵審品質追蹤管理 ………………………………… 78
    4.3催收創新策略管理(Strategy Proposition: Collection) 85
    4.3.1發展有效率的催收策略……………………………… 85
    4.3.2 以客為尊之催收Culture…………………………… 87
    4.3.3 Cradle to Grave催收流程實證研究…………… 90
    4.3.4呆帳款之收回經營策略……………………………… 98
    4.3.5 Collection On-Line …………………………… 10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2
    5.1 結論 …………………………………………………… 102
    5.2 建議 ……………………………………………………… 104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1 中央銀行網站 http://www.cbc.gov.tw/
    2 銀行局網站 http://www.boma.gov.tw/
    3 聯合知識庫 http://udndata.com/library
    4 中華民國商業同業公會 http://www.ba.org.tw
    5 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 http://www.jcic.org.tw
    6 金融業務統計輯要
    7 金融統計月報
    8 余坤東,影響績效評估品質之因素探討--認知觀點,東吳經濟商學
    學報,1998,第二十二期,P100-117。
    9 李長貴 績效管理與績效評估,華泰文化事業公司,1997。
    10 李書行 務實創新的策略性績效評估,會計研究月刊1995第113期
    11 廖怡景 商業周刊952期 小企業貸款 從消金轉企金 P62
    12 吳修辰 商業周刊952期 信用卡代償托壘台灣美國運通 P42
    13 王馨逸2006 Risk &insurance 從卡債看銀行風險管理
    14 李華仁2005銀行處理逾期放款策略之系統動態分析
    15 謝長宏 1987系統動態學—理論方法與運用
    16 張志榮2005 工商時報-台灣銀行業者衝消金衝過頭業務的後果
    17 王麗 2002 成就動機對冒險行為的堅持性和延遲性影響
    18 林進福 2004循環性金融資產信用評等與風險管理之研究
    19 羅文綺 2002 信用卡資產組合風險之研究 P18~19 P33~37
    20 張雁萍 2002 問題放款的形成、解途徑與執行效果
    21 王粹馨 2003 商業銀行如何檢視信用評等表之良瓠
    22 蔡金宇 2005 銀行業顧客互利性之研究-以房貸為例
    23 留敬中 2005信用卡係支付工具抑或授信工具-談信用卡的經營
    24 張秀蓮 2005 發展台灣成為區域金融服務中心的策略與作法
    25 黃佩瑩 2006 消費金融對銀行績效之影響
    26 林育廷1999 信用卡當事人法律關係與風險管理
    27 郭怡慧2005金融機構不良債權處理機制之研究
    28 李秀梅2000 信用卡持卡者資料探勘之研究
    29 許愛惠1994 信用卡信用風險審核範例學習系統之研究
    30 沈中華 2002/10 金融市場 華泰出版
    31 陳松興 2005 台灣金融業的現況與挑戰
    32 李淑慧 2006/5/31 經濟日報
    33 工商時報 2006/4/3 消金出問題 BASEL2 風控有解
    34 工商時報 2006/5/2 破產法修定應防道德危機湧現
    35 工商時報 邵朝賢2005/10/17 以鄰為壑 現金卡呆帳到給同業
    36 經濟日報 2006/ 5/3新銀行前四月獲利大縮水
    37 聯合報 2006/4/17 孫中英 陸倩瑤報導
    38 安侯企業管理公司審訂,平衡計分卡:資訊時代的策略管理工
    具,1999/06,Kaplan, R. S. and D. P. Norton。
    39 王淑芬 2000 信用卡經營策略及風險管理之研究
    40 呂美惠 2000 銀行授信評等模式-Logistic Regression之應用
    英文部份:
    1 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PMBOK® Guide )Third Edition, PMI , 2004.
    2 Adams J.R.,& Barndt S.E., Behavioral Implications of the Project Life Cycle, Project Management Handbook, D.I.Cleland and W.R King(Eds.), Van Nostrand Reinhold, New York, 1988.
    3 Frank J.Fabozzi Subprime Consumer Lending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93932215
    9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32215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215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