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34/141854 (78%)
Visitors : 47772654      Online Users : 82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316


    Title: 主機板產業因應市場環境變化之策略研究
    Authors: 林千春
    Contributors: 蕭國慶
    林千春
    Keywords: 五力分析
    策略規劃
    策略執行
    策略管理
    Date: 2006
    Issue Date: 2009-09-14 09:47:11 (UTC+8)
    Abstract: 本研究主要針對主機板產業因應市場環境變化之策略研究,試圖分析臺灣主機板業者,他們將如何在幾乎占有世界主機板市場九成的情況下,仍可以持續地維持競爭優勢,發展最佳化之策略來創造股東之最大財富。

    本研究的分析是依照Aaker 的策略分析架構,從外在環境因素到內在現況分析,期發現華碩與其競爭對手間,在目前所遇到的困境與難題,優勢及劣勢,從而了解華碩如何在此市場變化迅速之環境中,制定現行的策略。

    本研究運用個案研究法,分別訪問了華碩與其競爭對手等三家業者,在策略層面的可能方案,透過受訪者的答覆,本人整理了相關的資料,如報章雜誌的訪問稿、年報、公開說明書有關三家企業的新聞與工業研究院的產業研究報告等。在這些外部資料與內部訪問的結合下,讓本研究得以充分地描繪出華碩的可行策略並由本研究提出合理的建議。

    從個案的探討上發現,主機板產業的關鍵成功因素為研發人才、技術能力、資金及規模經濟,而華碩之所以在主機板產業中維持相當良好的競爭地位,也與其具備了良好的通路與行銷能力及良好的顧客滿意度有極大的關係。
    章節次 頁次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三節 論文架構....................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策略的概念.................. 10
    第二節 策略管理理論的探討...............13
    第三節 主機板產業經營策略相關文獻...........26
    第四節 文獻探討對本研究之涵義.............27
    第參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架構....................31
    第二節 研究方法...........,,.......32
    第肆章 外在分析與機會威脅認定...........,,35
    第一節 環境分析................... 36
    第二節 產業分析....................42
    第三節 顧客分析................... 58
    第四節 競爭對手分析................. 61
    第五節 關鍵成功因素暨機會與威脅認定......... 66
    第伍章 內在分析與優劣勢分析.......... 71
    第一節 個案公司簡介..................72
    第二節 現行策略分析................ 76
    第三節 經營績效分析................. 81
    第四節 組織與管理政策分析............. . 91
    第五節 優劣勢分析................. 97
    第陸章 策略制定................. 99
    第一節 使命與目標................ 100
    第二節 根本策略................... 103
    第三節 競爭策略................. 108
    第四節 營運策略................... 110
    第柒章 結論與建議.................. 118
    第一節 結論.................... 119
    第二節 建議.................... 120
    參考文獻 .................... 122

    表目次
    表次
    表2-1 學者對策略所下的定義整理............11
    表2-2 策略類型歸類..................22
    表2-3 競爭優勢表...................24
    表2-4 主機板產業的經營策略之國內研究部份 ...... 26
    表3-1 訪談人數與時間.................33
    表4-1 臺灣主機板從2001~2004 年之全球占有率......46
    表4-2 臺灣各主機板廠商多角化經營項目 ........ 56
    表4-3 市場區隔與廠商特色...............59
    表5-1 華碩電腦的主要產品. ..............76
    表5-2 目標市場及顧客分類............ 77
    表5-3 營業收入以地區區隔............ 78
    表5-4 華碩最近兩年生產量值表.............79
    表5-5華碩最近五年損益表析.............. 82
    表5-6華碩最近五年財務分析.............. 83
    表5-7 變現力比率分析.................85
    表5-8 資產管理能力分析................ 86
    表5-9 負債管理能力分析................87
    表5-10 利潤力分析...................88
    表5-11 市場價值比率分析............... 89
    表5-12 華碩股權結構............... 95
    表5-13 華碩從業人員分布狀態............. 96


    圖目次
    圖次
    圖1-1 研究流程與架構..................7
    圖2-1 Glueck 策略規劃之架構..............14
    圖2-2 Steiner 整體規劃程序.............. 15
    圖2-3 Harvey 企業策略規劃模式.............16
    圖2-4 Porter 之五力分析圖...............21
    圖3-1 研究架構.................... 28
    圖3-2 研究程序.................... 34
    圖4-1 台灣主機板產業產量預測 ............ 38
    圖4-2 台灣主機板產業業務形態............. 47
    圖4-3 台灣主機板產業出貨量.............. 50
    圖4-4 台灣主機板產業產值與平均出貨價格從2002~2005...51
    圖4-5 台灣主機板產業生產據點從2002~2005...... 53
    圖4-6 台灣主機板產業銷售區域從2002~2005...... 54
    圖4-7 主機板五力分析................. 61
    圖5-1 華碩去年合併營收紀錄.............. 73
    圖5-2 華碩主要產品分佈圖.............. 74
    圖5-3 杜邦分析................... 90
    圖5-4 華碩的新組織部門架構............ 93
    圖6-1 產品市場矩陣..................105
    圖6-2 競爭策略....................108
    圖6-3 BCG 模式....................109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大前研一,王慧堂、郝明義合譯(1985),「21世紀企業全球戰略」,經濟與 生活出版社。
    王睦舜(1996),「臺灣證券投資信託產業國際化競爭策略之研究」,國立政 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司徒達賢(2001),「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台北,智勝文化 事業有限公司。
    司徒達賢(1995),「策略管理」,台北,遠流出版社。
    李田樹譯,波特原著, “策略是甚麼?”世界經理文摘,第125 期, 22至49 頁、第126 期,74 至93 頁。
    李仁芳等編譯,波特(1986)原著:產業分析與競爭策略個案集。台北:華泰。
    李聰榮(2000),「資訊產業經營策略與績效之分析研究--以個案公司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李明軒、邱如美譯,Michael E. Porter著(1996),「國家競爭優勢(上)」, 台北,天下文化。
    李明軒、邱如美譯,Michael E. Porter著(1996),「國家競爭優勢(下)」, 台北,天下文化。
    吳迎春(2001),「從台灣起飛策略、佈局競爭全球」,台北,天下遠見。
    林宜文(2000),「高科技產業技術學習進程與策略聯盟學習機制以台灣半導 體產業製造部門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育珊(2000),「行銷通路支援活動、競爭策略與績效之研究」,國立東 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尚平,謝榮禧,(2002),「知識管理與組織文化、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化發 展之關係-以某軟體科技公司為例」,管理與系統期刊,第九卷,第一期,61-86頁。
    林蕤英(2002),「主機板業」,產業調查與技術,第139期,1-15頁。
    林木生(2004),「集團企業子公司的經營策略研究以中鋼集團—中宇環保公 司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周旭華譯,Porter Michael E.原著,(1998)競爭策略,台北:天下文化。
    周明智(2004),「台灣與大陸行銷通路結構之比較研究以華碩電腦公司為例」。
    柯明志(2003),「成熟產業環境之競爭策略研究--我國印刷電路板產業為 例」,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
    孟獻鎧(2003),「全球產業競合下—臺灣奈米科技之發展策略」,國立台灣 大學國際企業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徐作聖、邱奕嘉(2000),「高科技創新與競爭」,台北:遠流。
    高鴻傑(1998),「高科技產業經營策略分析及資訊科技應用之研究」,國立 台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涂瑞勝(2003),「產品生命週期不同階段廠商所採取之策略」
    郭俊男(2002),「運籌能力、競爭策略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管所碩士論文。
    陳登旭(1998),「加盟體系連鎖總部建構與發展之研究— 以台灣區連鎖藥局 為例」,雲林科技大學企管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富古森著,蕭羨一譯(2001),「高科技產業管理」,台北:天下遠見。
    黃智輝(1990),「高科技產業發展政策與策略」,台北:五南。
    經濟部統計處編(1996),「中華民國台灣地區資訊電子工業統計月報」,台北:經濟部統計處。
    經濟部(1997),「產業技術白皮書1997」,台北。
    經濟部技術處(2003),「資訊工業年鑑」,台北: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
    劉乃綸(2004),「商檢公司未來發展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 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閻承隆(2000) ,「全球資訊大廠ODM/OEM專業代工廠商資格審核條款之研究」。
    蕭玉明(民92),「競爭策略與通路類型策略配合對通路績效關係之研究--以 台灣數位相機產業為研究對象」,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學 位論文。
    蘇哲仁、林家五譯,Miller Alex and Gregory G. Dess 著(2001),「策略 管理」,臺北,五南圖書公司總經銷,美商麥格羅希爾公司出版,第一 版。
    二、英文部分
    Bhargava N (1986), “Assessing and Classifying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Control Apparatus of the Modern Corporation.
    In economic erganization: firms, markets and policy control,”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Chandler, Alfred D., Jr.(1990), “ Scale and Scope-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Capitalism,” Cambridge, MA: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
    Charles V. Trappey(2000), “The Taiwan Electronics Market,”
    Harvey Don (1982), “Strategic management,” Bell and Howell
    Company Press.
    Hugh Courtney, Jane Kirkland, and Patrick Viguerie(1997),
    “Strategy Under Uncertaint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Leidecker, J. K. and Bruno, A. V. (1984), “Identifying and
    Using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Long Range Planning,Vol.17, No.1。
    Miles, R. E. and Snow, C. C. (1978), “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structure an Process,”McGraw-Hills Press.
    Mintzberg H., J. B. Quinn and R.M. James ,1988, “The strategy
    process, concept,contexts, and case,”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OECD.,1996,The Knowledge based Economy. Paris, p.12.
    OECD.,1996,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Paris.
    OECD.,1998,1998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Outlook:Highlights pp.12-13.
    Porter , M. E.1985,”Competitive Advantage:Creating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N.Y.:The Free Press: 176-200。
    Porter, Michael E., 1990,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The
    Free Press.
    Rink, David R.and Swan, John E.,1979,“Product Life Cycle
    Research: A Literature Review”,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P222.
    Fleck Research,“2003 Summary and 2004 Forecast Connectors,
    Cable Assemblies and Backplanes” Divisions of Global
    Connector Research Group, Inc.,CA。
    Scott, C., R. Jeffrey ,2001, “A Value Chain Perspective on
    the Economic Drivers of Competition in the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 Internal capabilities, External Networks and
    Performance - A Study on Technology_Based Ventures, Vol.
    22,99.615~640。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管理碩士班(IMBA)
    93932521
    9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3252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際經營管理英語碩士學程IMB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51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