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0849/141776 (78%)
造访人次 : 47425594      在线人数 : 70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398


    题名: 美國予中共永久正常貿易關係的決策分析
    作者: 林千文
    Lin, Chain-wen
    贡献者: 鄧中堅
    林千文
    Lin, Chain-wen
    关键词: 最惠國待遇
    正常貿易關係
    世界貿易組織
    國際建制
    日期: 2002
    上传时间: 2009-09-14 10:07:14 (UTC+8)
    摘要: 1989年至2001年美國的中國最惠國待遇(正常貿易關係)決策分析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期刊
    一、英文期刊
    Aragona , Joseph. “This Summer`s Feature: Heated Debates on Trade Policy”. Venture Capital Journal, Jul 1, 2001.
    Baldinger, Pamela. “China`s Green Markets”. China Business Review, Mar/Apr 2000.
    “Capital briefs”. Human Events, Jun 11, 2001.
    “Capital briefs”. Human Events, Aug 11, 2000.
    “CMA Urges Granting China NTR Status Despite Election Year Uncertainties”. Chemical Market Reporter, Mar 13, 2000.
    China”.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Spr. 2001.
    Davis , Julie Hirschfeld. “Maintaining China Trade Status No Longer a Done Deal”.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Weekly Report ,Apr 21, 2001.
    D`Agostino, Joseph A. “Will Money Buy China`s Love?” Human Events, Jun 2, 2000.
    中央社新聞資料庫:http://search.cnanews.gov.tw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美中商會:http://www.uschina.gov/
    美國白宮網站:http://www.whitehouse.gov/
    美國國會相關網站:
    http://clerk.house.gov/
    http://thomas.loc.gov/
    http://www.house.gov/
    http://www.senate.gov/
    商業圓桌網站: http://www.brtable.org/
    DeWoskin , Kenneth J.“Grasp the Moment in China”. International Tax Review, Jun. 2000.
    蓋洛普網站:http://www.gallup.com/
    American Textile Manufacturers Institute:http://www.atmi.org/
    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http://www.ita.doc.gov/
    Open Secret:http://www.opensecrets.org/
    Gerson, Joseph. “China, NTR, and Liberal Imperialism”. Peacework, Apr. 2000.
    Kapp, Robert A “At Crunch Time, Back to the Merits”. China Business Review, May/Jun 2000.
    Kapp, Robert A “Bobbing in the Wake: Thoughts on the aftermath of PNTR”. China Business Review, Nov/Dec 2000.
    Kapp, Robert A “Neither Fast Forward Nor Rewind”. China Business Review, Jul/Aug 2000.
    Kapp, Robert A “NTR 2001: To Sing the Blues or Walk the Walk”. China Business Review, Jul/Aug 2001.
    Kapp, Robert A. “Cutting Through the Smoke on China PNTR”, The China Business Review , Mar/Apr 2000.
    Lowry, Richard. “China Trade-without Guilt”. National Review, May 14, 2001.
    “Letter From the President of The US-China Business Council: In Full And on Time”. China Business Review, Jan/Feb 2000.
    Nitschke, Lori. “White House in Full Battle Mode in Final Push for China NTR”.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Weekly Report , Mar 18, 2000.
    O`Neill, Robert. “Dismantling the Great Wall”. National Journal, Mar 25, 2000.
    Rubin, Alissa J.,“House Passes Measure Urging Clinton to Pressure China”.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Weekly Report, Mar 18, 2000.
    “PNTR - the Next Step for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Business Review, Jan/Feb 2000.
    Wonacott; Peter. “U.S. Group Plans Campaign Backing China`s WTO Pact”. Wall Street Journal, Nov. 24, 1999.
    Urbina ,Ian; Weissman ,Robert. “The Corporate PNTR Lobby: How Big Business is Paying Millions to Gain Billions in China”. Multinational Monitor, May 2000.
    Worsham, James. “A Change in Terminology But Not in Tariff Status”. Nation`s Business, Vol. 86, Sep 1998.
    二、中文期刊
    王緝思。<從美國外交新特點看中美關係>,《國際經濟評論》,1998年第2期。
    王聯合。<淺析冷戰后美國國會在外交上的復興>,《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1年第2期。
    王勇。<試論利益集團在美國對華政策中的影響—以美國對華最惠國待遇政策為例>,《美國研究》,1998年第2期。
    王高成。<柯林頓的中共經貿政策>,《美歐月刊》,第11卷第2期,民國85年2月。
    方立。<全球化進程中國際經濟、政治、文化關系的相互滲透與影響>,《理論前沿》,2000年第21期。
    方瑞松。<美國與中共貿易最惠國待遇問題簡析>,《中共對外經貿研究》,第458期,1995年8月1日。
    宋云偉。<大眾傳媒與美國政黨政治>,《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0年第4期。
    宋揚。<美國企業界對政府外交決策的影響>,《國際論壇》,第3卷第1期,2001年2月。
    金燦榮。<PNTR及相關問題>,《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1期,2000年。。
    周琪。<中美對美國人權外交的不同看法及其根源>,《太平洋學報》,1999年第1期。
    肖歡。<媒體在美國外交中的作用與影響—兼評中美關係中的媒體因素>,《國際論壇》,第2卷第5期,2000年10月。
    席來旺。<從PNTR看美對華政策>,《現代國際關係》,2000年第10期。
    袁征。<利益集團政治与美國對華政策>,《當代亞太》,2000年第6期。
    裘兆琳。<美國續予中共最惠國待遇的爭議>,《美國月刊》,第7卷第9期,民國81年9月。
    裘兆琳。<美國續予中共最惠國待遇問題:府會之爭個案研究,1990-1992>,《歐美研究》,第23卷第2期,民國82年6月。
    陳文敬、孔凡昌、王有莉。<中美經貿關系發展的歷程及問題>,《國際貿易問題》,1998年第7期。
    陳德民。<90年代中美關系動蕩及其原因探析>,《世界經濟與政治》,1999年第10期。
    陳德民。<90年代中美關系探析>,《現代國際關係》,1999年第9期。
    鄭安光。<民主和平論及其對冷戰后美國外交戰略的影響>,《美國研究》,1999年第2期。
    鄭保國。<冷戰后的美國對華政策>,《現代國際關係》,1998年第10期。
    楊潔勉。<美國大選和克林頓政府調整對華政策>,《美國研究》,1996年第4期。
    熊志勇。<美國傳媒與美國的對華政策>,《現代國際關係》,1998年第7期。
    熊志勇。<簡析對美國國會的游說—以美國對外政策為例>,《美國研究》,1998年第3期。
    俞國斌。<關于美國對華最惠國待遇之爭及前景分析>,《世界經濟與政治》,1998年第1期。
    蔡瑋。<美國與中共最惠國待遇之爭議>,《美國月刊》,第6卷第9期,民國80年9月。
    蔡瑋。<美國續予中共最惠國待遇的理論與實際>,《美歐月刊》,第9卷第7期,民國83年7月。
    蔡瑋。<美國國會對中共最惠國待遇案之立場>,《問題與研究》,第33卷第9期,民國83年9月。
    蔡瑋。<美國政府對中共最惠國待遇案所持立場>,《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5期,民國84年5月。
    劉建飛。<美國對華意識形態外交的發展趨勢>,《當代亞太》,2001年第3期。
    劉文祥。<考察影響美國外交決策的國內因素>,《世界經濟與政治》,1999年第8期。
    劉守焜。<美國延長中共最惠國待遇之分析>,《美國月刊》,第6卷第10期,民國80年10月。
    蘇格。<美國國會與中美關係>,《太平洋學報》,1996年第 4期。
    貳、專書
    一、英文專書
    Callahan, David, Between Two Worlds : Realism, Idealism,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After the Cold War, New York :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1994.
    Cohen, Stephen D., The Making of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Principles, Problems, and Proposed for Reform, Westport, Conn.: Praeger, 1994.
    Franck, Thomas M, Foreign Folicy by Congres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Harding, Harry, A Fragile Relationship: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ince 1972,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2.
    Kegley, Charles W.,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Pattern And Process, 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1996.
    Liley, James R. and Willkie, Wendell L, Beyond MFN: Trade With China And American Interests. Washington, D.C.: AEI Press, 1994.
    Mann, Thomas E, A Question of Balance: the President, the Congress, and Foreign policy. Washington :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0.
    Muskie, Edmund S.; Rush, Kenneth; Thompson, Kenneth W., The President, the Congress and Foreign Policy. Boston: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86.
    Pious, Richard M., The American Presidency, New York : Basic Books, 1979.
    Rosati, Jerel A., The Politics of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Fort Worth, Tex: Harcourt Brace Jovanocich College, 1993.
    Rosenau, James N.; Thompson, Kenneth W.; Boyd, Gavin. World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1976.
    二、中文專書
    田弘茂主編。《決策過程》,台北市:五南,民國80年。
    何思因。《美國貿易政治》,台北市:時英,民國83年。
    李中興。《柯林頓經濟學:振興美國經濟的新策略》,台北市:卡來實業,民國86年。
    宮少朋主編。《冷戰後國際關係》,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年。
    周煦。《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台北市:生智,1999年。
    黃立、李貴英、林彩瑜。《WTO國際貿易法論》,台北市:元照,2000年。
    彭錦鵬主編。《美國政黨與利益團體》,台北:中研院歐美所,民國83年。
    張亞中、孫國祥。《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伙伴》,台北市:生智,2000年。
    Elowitz, Larry(張明貴譯)。《美國政府與政治》,台北市:桂冠,1995年。
    Kozak, David C. and Macartney, John D.(詹中原編)。《權力遊戲規則:國會與公共政策》,台北市:五南,民國83年。
    Gilpin, Robert(楊宇光譯)。《國際關係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市:桂冠,民國83年。
    鄭哲民主編。《美國國會之制度與運作》,台北:中研院歐美所,民國81年。
    鄭劍。《跨越太平洋:中美首腦外交五十年》,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羅志淵編著。《美國政府及政治》,台北市:正中,民國83年。
    Spero, Joan Edelman(楊鈞池、賴碧姬、梁錦文、童振源等譯)。《國際政治經濟學》,台北市:五南,民國83年。
    Smith, Hedrick(劉丹曦譯)。《權力遊戰》,台北市:時報文化,民國80年。
    參、報紙
    The Associated Press
    The Washington Post
    人民日報
    工商時報
    中國時報
    明報
    經濟日報
    聯合報
    肆、網路資源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研究所
    88253020
    9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8253020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外交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353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