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1200/142120 (78%)
造訪人次 : 48103820      線上人數 : 60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495


    題名: 中共新安全觀理念與實踐─以上海合作組織為例
    作者: 包進榮
    貢獻者: 朱新民
    包進榮
    關鍵詞: 新安全觀
    國家利益
    大國外交
    夥伴關係
    地緣戰略
    上海合作組織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2009-09-14 10:40:08 (UTC+8)
    摘要: 冷戰結束後,中共所處的國際安全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國際恐怖主義為典型的非傳統安全威脅不斷上升,中共對國家安全的認識因此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1996年之後,中共官方及領導人就多次在國際場合呼籲建立新安全觀,迄2002年7月31日,中共在「東協區域論壇」外長會議中,提出了<中方關於新安全觀的立場文件>更全面的闡述中共在廿一世紀的安全觀念和政策主張。

    上海合作組織(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SOC)的緣起,其前身原為上海五國,最初是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與中共就過去中蘇兩國間所遺留之邊界、軍事互信及邊界裁軍等議題所舉行的談判,而因1996年五國元首齊聚於中國上海會晤,簽署了<關於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領域信任協定>,以促進五個鄰國的邊境合作,故有「上海五國」之稱,後因每年均舉辦會晤,遂形成一種論壇機制。

    上海合作組織孕育指針是「互信、互利、平等、協作,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以此為基礎產生和發展的新型安全觀;其內涵是相互信任、裁軍與合作安全,為一新型國際體系;其核心是結伴而不結盟,是一新型區域合作模式;其特徵是大小國家共同倡導,互利協作。因此我們可說上海合作組織是一個綜合性的區域政經合作組織。

    安全觀的形成與外交政策的制定是相互關聯的,基礎皆來自於對國際環境的認知,當國際形勢產生變化,中共新的安全觀形成,理論上即應有相對應的外交或軍事政策作為配套,從1996年中共提出新安全觀後,中共的外交政策中,不難察覺受到新安全觀思維的深刻影響,包括維持不結盟的獨立自主外交政策、推行大國外交、睦鄰政策、及積極參與區域與全球的國際組織活動,在眾多的亞太多邊外交活動中,本文以多邊國際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為例,用新安全觀理念中政治、軍事、經濟三個安全面向作為依據,檢驗中共新安全觀理念是否由概念發展到了實踐的層次,是否合理可行,為本篇論文研究目的。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一、官方出版品
    國防部。《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國防報告書》。台北:黎明,民國93年。
    國防部。《中華民國八十九國防報告書》。台北:黎明,民國89年。
    二、專書
    刀書林。〈中國周邊安全環境芻議〉,收錄《中共亞太安全(軍事)戰略觀》,國防部編印。台北:中華民國國防部,民國92年9月。
    兀成章、何中順著。《時代特徵與中國對外政策》。北京:經濟科學,1998年12月。
    王緝思。<關於戰爭與和平理論的思考>,收錄《國際政治理論探索在中國》,資中筠主編。上海:人民,1998年。
    毛澤東。《毛澤東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1994年。
    王彥軍。<當今世界是相互依存的世界>。《面向二十一世紀的國際戰略謀劃》,張玉良主編。北京:國防大學,1998年12月。
    張如倫。<美國圖謀中亞之戰略涵意>。《國防雜誌》,18卷1期。民國91年7月,頁35。
    張鐵鋼。<俄美中亞逐鹿阿富汗>。《暸望新聞週刊》,43期。2001年10月,頁63。
    章一平。<冷戰後世界的「新安全觀」>。《現代國際關係》,2期。1997年2月,頁38-40;閻學通。<中國的「新安全觀」與安全合作構想>。《現代國際關係》,11期。1997年11月,頁28-32;孟祥青。<把握後冷戰世界發展趨勢,實現跨世紀國家綜合安全(江澤民心安全觀初探)>。《中國外交》,10期。1999年10月,頁14-19;高桓。<多極化世界需要樹立新安全觀>。《國際政治與安全》,11期。2000年11月,頁22-27。
    陳子平。<從戰略與安全角度評析國家安全與利益>。《國防雜誌》,20卷6期。民國94年6月,頁98-102。
    陸忠偉。<世紀之交的國際經濟型態與經濟安全(下)>。《現代國際關係》,7期。1999年7月,頁4-5。
    馮玉軍。<大國及地區勢力對中亞高加索的爭奪及其影響>。《東歐中亞研究》,6期。1997年,頁18。
    楊志恆。<中共及日本在東北亞的角色>。《遠景季刊》,2卷4期。2001年10月,頁41-43。
    楊志□。<中共發表國防白皮書之評析>。《共黨問題研究》,24卷8期。民國87年8月,頁2。
    楊永明。〈東協區域論壇:安全之政府間多邊對話機制〉。《政治科學論叢》,2000年11期。2000年11月,頁145-179。
    溫伯格。<來自裡海的石油>。《美國:福布思雜誌》,1997年8月25日。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林添貴譯。台北:立緒,民國87年。
    趙龍庚。<試析美國駐軍中亞後的戰略態勢及其對我國安全利益的影響>。《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期。2004年,頁68-69。
    趙華勝。<中俄美在中亞能否合作?>。《戰略與管理》,2期。2004年2月),頁100-101。
    廖文義。<析論新世紀中共安全戰略的建構>。《展望與探索》,1卷2期民國92年2月,頁62。
    魯維廉。<中共「新安全關」與其外交政策關係>。《共黨問題研究》,25卷12期。民國88年12月,頁59-69。
    閻學通。<中國的「新安全觀」與安全合作構想>。《現代國際關係》,11期。1997年11月,頁30-31。
    鄭必堅。<抓住機遇與理論武裝>。《求是雜誌》,7期。1999年,頁4。
    謝志淵。<後冷戰時期中共國家利益概論>。《國防雜誌》,18卷3期。民國91年9月,頁46。
    四、碩博士論文
    何志明。<後冷戰時期中共「新安全觀」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國防決策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5月。
    張景台。<中共「新安全觀」:從理念到實踐>。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3年1月。
    朱新民主編。《2003年胡溫體制權力與政策總體檢》。台北:遠景,民國93年。
    張建新。<從上海合作組織論中共對中亞的外交政策>。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3年1月。
    趙崇明。<中共「新安全觀」決策的環境因素>。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
    魯維廉。<中共「新安全觀」與「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6月。
    五、研討會論文
    閻學通。<亞太地區的安全合作>,跨世紀兩岸高等教育學者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主辨,1996年6月。
    六、報紙
    《人民日報》
    《大公報》
    《中央社》
    《中新社》
    朱新民、張凱勝。<胡溫平衡戰略思維的緣起>,收錄《胡溫體制的平衡戰略-思維與政策》,朱新民主編。台北:遠景,民國94年3月。
    《中國時報》
    《中國國防報》
    《文匯報》
    《解放軍報》
    《聯合報》
    《新華社》
    《環球時報》
    七、網際網路
    人民網網站:http://www.people.com.cn。
    大公報網站:http://www.takungpao.com。
    朱聽昌。《中國週邊安全環境與安全戰略》。北京:時事,2002年。
    大紀元網站:http://www.epochtimes.com。
    中共人民日報網站:http://www.peopledaily.ocm.cn。
    中共外交部網站:http://www.fmrc.gov.cn。
    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
    中華歐亞基金會網站:http://www.eurasian.org.tw/policy/policy3.htm。
    英國BBC新聞網:http://newssearch.bbc.co.uk。
    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http://iir.nccu.edu.tw。
    政治學研究網站:http://www.passw.net。
    國家政策基金會網站:http://www.inpr.org.tw。
    國策研究基金會網站:http://www.npf.org.tw。
    余炳輝。《社會研究方法的》。杭州:浙江人民,1987年。
    新華網網站:http://big5.xinhuanet.com。
    貳、外文部份
    一、英文專書
    Harry Harding, “Prospects for Cooperative Security Arrangement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Joumal of Northeast Asian Studies ,fall 1993.
    Jom Dosch,”PMC ARF and CSCAP:Foundations for a Security Architecture in the Asia-Pacific,”SDSC Working Paper, Strategic Studies Center,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June 1997.
    Mel Gurtov and Byong-Moo Hwang, China’s Security: The New Roles of the Military Boulder: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Inc., 1998.
    Robert Karniol,”Why Asia Must Search for a Security Formul,”Janes International Defense Review, feb 2000.
    Robert O. Keohane and Joseph S.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Boston : Little , Brown & Co,1997.
    Xia Liping,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View Toward CBMS, “ in Michael Krepon ed. Chinese Perspectives on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Washington D,C.:The Stimson Center,1997.
    二、期刊論文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2年。
    Charles William Maynes , “ America Discovers Central Asia,” Foreign Affairs Volume 82 (March/April 2003):120-130.
    Denny Roy,”China’s Post-Deng Foreign Relations,”Internaional Journal(Winter 1997~8):142.
    Emma Rothschild, “What is Security?”Daedalus,vol.124, No3(Summer 1995):55.
    Edward Friedman, “Good Will Lost in Translation,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1Aug,1996):27.
    Elizabeth Wishnick, Strategic Consequences of The Iraq War:U.S. Security Interests in Central Asia Reassessed (Carlisle: U.S. Army War College Press, May 2004) :22-23.
    Goldstein,Avery.“Great Expectations: Interpreting China’Arrival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2, no.3 (Winter 1997/1998):58-62.
    Swaine , Michael D. , China: Domestic Change and Foreign Policy (Rand , 1995):2.
    三、網際網路
    Arkady Dubcdv, “Shanghai Five To Be Transformed,” Reporting Central Asia, NO.54, 1 June 2001, http://www.iwpr.net/index.pl?archive/rca/rca_200106_54_1_eng.txt
    Michael D. Swaine & Ashely J. Tellis, “Interpreting China’s Grand Strateg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at http://www.rand.org/publications/MR/MR1121/
    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臺北:五南,民國89年5月。
    “Shanghai Five to Turn into Shanghai Coop Organization”, Itar-Tass News Wire, Jun14, 2001, htttp://proquest.umi.com/pqdweb
    Stephen Blank, “The Central Asian Dimension of Chinese Military Strategy,” China Brief 4-10 (2004/3/13),
    http://www.jamestown.org/publications_details.php?volume_id=395&issue_id=2952&article_id=236702
    Sultan Jumagulov, ”Tashkent Appears to Be in the Process of Swithing Strategic Partners,” Reporting Central Asia No.76, Oct.2001. http://www.iwpr.net/ ndex.archive/rca/rca_200110_76_3_eng.txt
    俞正梁。《大國戰略研究》。北京:中央編譯,1998年11月。
    唐永勝、郭新定。《角逐亞太》。江蘇:人民,1999年3月。
    高金鈿。《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1992年10月。
    徐崇溫。<正確處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關係>,收錄《20-21世紀:社會主義的回顧與展望》江流、徐崇溫主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5年8月。
    徐小杰。《新世紀的油氣地緣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998年。
    孫壯志。《中亞安全與阿富汗問題》。北京:世界知識,2003年10月。
    孫壯志。《中亞新格局與地區安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7月。
    張雅君。。《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三民,民國80年。
    張貴洪、林琳、李曉敏。《國際關係研究導論》。杭州:浙江大學,2003年8月。
    張建邦。《跨世紀國家安全戰略》。臺北:麥田,民國87年1月。
    張文木。《中國新世紀安全戰略》。濟南:山東人民,2000年10月。
    許志嘉。《中共外交決策模式研究:鄧小平時期的驗證分析》。台北:水牛,2000年4月。
    陳福成。《國家安全與戰略關係》。台北:時英,民國89年3月。
    陸年安。《後冷戰時期美、「中」、臺戰略關係與我國家安全》。台北:豐盈,民國90年2月。
    陸忠偉。《全球戰略大格局-新世紀中國的國際環境》。北京:時事,2000年。
    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民族與宗教研究中心編。《上海合作組織-新安全觀與新機制》。北京:時事,2002年2月。
    麥金德。《歷史的地理樞紐》。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年中文版。
    傅耀祖、頤關福。《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北京:時事,2004年。
    鈕先鐘。《21世紀的戰略前瞻》。台北:麥田,民國89年3月。
    廉岩。<鄧小平外交思想是新時期黨的對外工作的光輝指南>,收錄《鄧小平外交思想研究論文集》王泰平主編。北京:世界知識,1996年8月。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1993年。
    鄧小平。《鄧小平論國際和軍隊建設》。北京:軍事科學,1993年。
    蔡政文。《當前國際關係理論發展及其評估》。台北:三民,民國89年1月。
    黎安友(Andew J.Nathan)、陸伯彬(Robert S. Ross ) 。《長城與空城討:中國尋求安全的戰略》。(The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 :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何大明譯。台北:麥田,民國87年。
    榮鷹。〈反恐戰爭與地區形勢〉,收錄《中共亞太安全(軍事)戰略觀》,國防部編印。台北:國防部,民國92年9月。
    劉杰。《機制化生存-中國和平崛起的戰略抉擇》。北京:時事,2004年4月。
    劉慶元。《解析中共國家安全戰略》。台北:揚智文化,民國92年。
    魯毅、俞正樑、傅耀祖、顧關福著。《新時期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北京:時事,1999年。
    閻學通。《美國霸權與中國安全》。天津:人民,2000年3月。
    霍斯蒂(K.J.Holsti)。《國際政治分析架構》。(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譚朔澄、李偉成譯。臺北:幼獅文化,民國84年8月。
    賴昱安。<大國外交與睦鄰戰略>,收錄《胡溫體制的平衡戰略-思維與政策》,朱新民主編。台北:遠景,民國94年3月。
    叢鵬。《大國安全觀比較》。北京:時事,2004年7月。
    蘇浩。《從啞鈴到橄欖-亞太合作安全模式研究》。北京:世界知識,2003年5月。
    三、期刊論文
    刀書林。<中國周邊安全環境芻議>。收錄《中共亞太安全(軍事)戰略觀》,國防部編印。台北:國防部,民國92年9月。頁258-259。
    于有慧,<後冷戰時代中共新安全觀的實踐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44卷2期。民國90年2月,頁74。
    于有慧。<中共外交政策走向與選擇>。《問題與研究》,43卷1期。民國93年1、2月,頁113-114。
    于有慧。<中共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持續與演變>。《中國大陸研究》,43卷6期。民國89年6月,頁1-19。
    于有慧。<中共的大國外交>。《中國大陸研究》,42卷3期。民國88年3月,頁45-62。
    王勇。<論中國的新安全觀>。《世界經濟與政治》,1期。1999年1月,頁42-45;高桓。<多極化世界需要樹立新安全觀>。《國際政治與安全》,11期。2000年11月,頁22-27。
    王逸舟。<樹立世紀之交的國家安全觀>。《瞭望新聞周刊》,37期。1999年9月,頁23-24。
    王逸舟。<論綜合安全>。《世界經濟與政治》,4期。1998年4月,頁23-26。
    王逸舟。<正視世紀之交的國際三個大勢>。《瞭望新聞週刊》,1期。1999年1月,頁4。
    王傳劍。〈美國在中亞:政策、手段及其影響〉。《東歐中亞研究》,2期。2000年,頁32-39。
    石廣生。<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努力提高利用外資水平>。《中國大陸經貿法規通訊(台北)》,32期(1998年10月),頁6。
    江澤民。<全球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新華月報(北京)》,12期。2002年,頁19。
    朱松柏。<六邊會談與朝鮮半島核武危機>。《展望與探索》,1卷9期。民國92年9月,頁4-6。
    朴鍵一。<北京六方會談與朝鮮核問題前景>。《當代亞太》,2003年10期。2003年10月,頁42。
    吳英明、林麗香。<全球化與中國新安全觀>。《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季刊》,2卷3期。2002年3月,頁1-40。
    吳福寶。<中共夥伴關係之理論研究>。《共黨問題研究》,27卷2期。民國90年2月,頁40-47。
    吳東野。<上海合作組織艾斯塔納峰會的戰略意涵>。《戰略安全研析》,4期。民國94年8月,頁33。
    肖軍。<中共三代領導集體的國家安全觀>。《毛澤東思想研究》,6期。2001年6月,頁79-81。
    余莓莓。<九一一後中共在中亞國際關係中的戰略選擇>。《中共研究》,37卷8期。民國92年8月,頁108-111。
    何衛剛。<美俄在中亞的戰略競爭>。《中華戰略學刊》,民國93年4月,頁84。
    宋鎮照。<解析當前美「中」兩國亞太政策下的東南亞發展策略>。《展望與探索》,1卷7期。92年7月,頁22。
    宋鎮照。<2004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之政治與經濟評析>。《展望與探索》,2卷5期。民國93年5月,頁7-11。
    李明。<六方會談與中共>。《海峽評論》,154期。2003年10月,頁11。
    邱坤玄。<中共的中亞外交政策>。《美伊戰後的大國中亞外交政策》。中華歐亞基金會,2003年,頁4。
    邱坤玄。<中共對冷戰後美日安全關係的認知與新安全觀的形成>。《東亞研究》,35卷2期。2004年7月,頁22-25。
    依然。<江澤明的新安全觀透視>。《鏡報月刊》,1999年5月號。1999年5月,頁24。
    孟祥青。<把握後冷戰世界發展趨勢,實現跨世紀國家綜合安全(江澤民新安全觀初探)>。《中國外交》,10期。1999年10月,頁34。
    孟秀云。<美國與歐洲:俄羅斯外交的優先選擇?>。《國際關係》,2004年2月,頁36。
    林文程。〈東協區域論壇與亞太多邊安全體系的建構〉。《戰略與國際研究》,1卷3期。1999年7月,頁74-104。
    林正義。〈亞太安全保障的新體系〉。《問題與研究》,35卷12期。民國85年12月,頁1-18。
    林利民。<當前世界地緣戰略態勢及其前景>。《現代國際關係》,1期。2004年,頁35。
    林麗香。<中共睦鄰友好政策之探討>。《國防雜誌》,17卷6期。民國90年12月,頁58-79。
    范軍。<美國:從中亞到南高加索>。《國際政治》,10月號。2002年,頁95。
    施子中。<911事件後國際情勢發展對中共「新安全觀」之衝擊>。《戰略與國際研究》,4卷3期。2002年7月,頁1-42。
    施子中。<911事件對中共推動上海合作織之影響>。《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4卷1期。2002年1月,頁129-166。
    胡敏遠。<從中共「新安全觀」論析其在南亞地區的戰略思維>。《國防雜誌》,20卷11期。民國94年11月,頁79-81。
    殷天爵。<中共大國外交與夥伴關係之研析>。《共黨問題研究》,25卷3期。民國88年3月,頁82-89。
    夏義善。<上海合作組織的特點及面臨的任務>。《中國評論》,2001年9月號。2001年9月,頁30-31。
    唐世平。<2010-2015年的中國周邊安全環境-決定性因素和趨勢展望>。《戰略與管理》,5期。2002年4月,頁35-36。
    時殷弘。<當今中亞大國政治:出自中國視角的評估>。《國際政治》,11月號2003年,頁134。
    高桓。<多極化世界需要樹立新安全觀>。《國際政治與安全》,11期。2000年11月,頁22-27。
    黄虹堯。<中共亞太多邊外交的探討-以「上海合作組織」為例>。《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12期。民國91年12月,頁34-36。
    黃虹堯。<九一一事件對中共與中亞政經關係的影響>。《展望與探索》,1卷4期。民國92年4月,頁11。
    黃仁偉。<新安全觀與東亞地區合作機制>。《世界經濟研究》,2002年增刊,頁25。
    郭武平、劉蕭翔。<上海合作組織與俄中在中亞競合關係>。《問題與研究》,44卷3期。民國94年5、6月。頁125-136。
    張雅君。<上海五國安全合作與中共的角色>。《中國大陸研究》,44卷4期。民國90年4月,頁36-39。
    張友國。〈中亞利益格局中的美國與中國〉。《東北亞論壇》,13卷3期。2004年5月,頁23。
    張亞中、孫國祥。《亞太綜合安全年報2001-2002》。台北:遠景,民國91年6月,頁3-4。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93922019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22019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32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