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48/140897 (78%)
Visitors : 46081531      Online Users : 117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2374


    Title: 中國大陸製造業的產業發展策略-BCG矩陣的應用
    Authors: 陳子芸
    Contributors: 黃智聰
    陳子芸
    Keywords: BCG矩陣
    中國大陸
    產業發展策略
    製造業
    Date: 2003
    Issue Date: 2009-09-14 13:47:23 (UTC+8)
    Abstract: 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在於分析與探討自1994至2001年,製造業各產業發展的動態策略。利用各年版《中國統計年鑑》所提供的中國大陸自1993年至2001年期間,製造業28個產業別的實質工業增加值官方統計資料,再利用BCG矩陣做為分析架構。本文主要的研究發現為,在1994至2001年期間,菸草加工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為本文研究期間的明星型產業,也是帶動此一時期經濟高度增長的主要產業。機電、石化、交通等重點產業的高度發展,符合「八五」與「九五」計畫中產業政策的預期成效。然而,在產業政策中,希望能提升傳統能源、冶金、輕紡、一般加工業等骨幹企業的產業素質及技術,似乎仍有待加強。
    Reference: 一、中文:
    人民網 www.people.com.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網站 www.stats.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外資統計 www.moftec.gov.cn
    于潛、江曉薇(1999),「中國新時期產業政策的實証分析」,《經濟評論》(北京),頁45-4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鑑》,1993-2001年版,北京:中國統計出版 : 新華發行。
    吳為超(2002),「論我國產業政策面臨的障礎及今后取向」,《社會經濟發展》(江西),二○○二年第二期,頁16-19。
    呂雪峰、蘇輝(2000),「加入WTO對中國紡織業的影響」,《南通職業大學學報》(中國),第十四卷第四期,頁80-82。
    李天□、何成康(1994),「波士頓矩陣在產品結構調整中的應用研究」,《山東紡織工學院學報》(山東),第九卷第三期,頁53-57。
    李志強(1995),「大陸工業政策」,《經濟前瞻》(台北),十卷六期,頁72-76。
    李志強(1997),「從『十五大』看大陸產業政策方向」,《經濟前瞻》(台北),十二卷六期,頁60-64。
    李志強(1998),「大陸工業發展之回顧與展望」,《經濟前瞻》(台北),十三卷一期,頁60-64。
    周振平、張曉黎(1998),「對波士頓諮詢公司法的質疑和補正」,《河北經貿大學學報》(河北),頁87-91。
    邱宏輝(1996),「對中共『八五』計畫執行情況之檢視與探討」,《中共研究》(台北),第三十卷第二期,頁20-22。
    金碚(1996),「論產業政策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經濟縱橫》(吉林),一九九六年第五期,頁26-32。
    施建生(1968),《經濟政策》,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頁119。
    段煌、楊為國(2000),「菸草發展問題與對策分析」,《科技進步與對策》(湖北),第十七卷第十二期,頁171-172。
    孫東升(1995),「我國經濟建設戰略布局的大轉變—三線建設決策形成述略」,《黨的文獻》(北京),一九九五年第三期,頁42-48。
    徐純慧、楊鴻德、許俊立(1990),「以BCG模式及RCA指數應用於國際市場競爭態勢之研究—我國成衣商品在日本市場競爭態勢之實證分析」,《企業管理學報》(台北),第三十二期,頁179-210。
    桂世鏞主編(1991),《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畫和第八個五年計畫綱要》,一版,北京:中國計畫出版社,頁3。
    張小彩(1999),「論國家產業政策支持的重點項目」,《中國大陸農業銀行武漢管理幹部學院學報》(北京),第七十五期,頁65-67。
    張慶忠(1984),《波士頓顧問團成長率—佔有率矩陣在產品組群分析上之應用》,台北: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陳旭東(1998),「製造業增長結構變化的再考察及其政策啟示」,《中國工業經濟》(杭州),一九九八年第八期,頁35-39。
    陳德昇(1995),「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後的經濟動向」,《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三十八卷第十一期,頁15-32。
    陳慶修(2000),「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和轉化傳統產業」,《中外企業文化》(北京),二○○○年第二○期,頁16-18。
    陳慧瀅(1997),「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探討」,《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台北),一九九七年第二卷第四期,頁150-161。
    章祝明(1998),「略論地方冶金工業擺脫困境的途徑」,《冶金管理》(江西),一九九八年第十期,頁38-39。
    喻在崗(2001),「對我國產業政策執行情況的利弊分析」,《計畫與市場》(衡陽),二○○一年十一月,頁9-10。
    曾慧、皇甫秀顏(1998),「九十年代中國大陸產業政策的若干思考」,《經濟理論》(北京),頁13-17。
    游豐吉(1997),「對大陸產業結構調整之探討」,《中共研究》(台北),第三十三卷第十一期,頁38-49。
    程振彪(2002),「高新技術使汽車工業充滿活力」,《汽車科技》(湖北),二○○二年第五期,頁47-49。
    辜弘毅(1993),「大陸產業政策剖析」,《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台北),第十六卷第五期,頁81-82。
    黃智聰、潘俊男(2002),「中國大陸地區製造業產業結構的決定因素」,《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四十五卷第二期,頁97-123。
    廖敏真(1998),「大陸產業暨經濟政策動向掃描」,《能力雜誌》(台北),一九九八年九月,頁100-104。
    劉力群(1994),「我國製造業面臨的困境和出路」,《策略與管理》(北京),一九九四年第三期,頁64-69。
    樊汝棟(1999),「石化工業的發展與國民經濟的增長點」,《石油化工技術經濟》(北京),第十五卷,頁8-14。
    簡博秀(2001),「地方競爭力、策略行銷和中國大陸的地方發展策略:波士頓矩陣的應用」,《二○○一年區域科學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頁347-372。
    簡博秀(2002),「中國的地方發展策略:地方競爭力、策略行銷和波士頓矩陣」,《中國地方自治》(台北),五十五卷第三期:六三一期,頁21-53。
    二、英文:
    Hamermesh, R. G, M. J. Jr Anderson, and J.E. Harris(1978), “Strategies for Low Market Share Busines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56(3), pp.95-102.
    Hedley, Barry (1977), “Strategy and the Business Portfolio ” Long Range Planning, 10, pp.9-15.
    Hilmer, Frederick G and Lex Donaldson (1996), Management Redeemed: Debunking the Fads that Undermine our Corporation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Hirschman, Albert O. (1958), 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Kotler, Armstrong (1996), Principles of Marketing, 7th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Lewis, W. Arthur (1955),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Homewood, Illinois: Richad D. Irwin, Inc.
    Nurkse, Rognar (1953), Problems of Capital Formation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New York: Oxford Unversity Press.
    Perroux, Francois (1998), “The Pole of Development`s New Place in a General Theory of Economic Activity,” in Higgins, Benjamin and Donald J. Savoie, (ed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ssays, Boston: Allen and Unwin , pp. 48-76.
    Signer, Hans W. (1964),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Growth and Change,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90261009
    9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261009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48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