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0944/141864 (78%)
造访人次 : 47933152      在线人数 : 147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新聞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3199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199


    题名: 政府危機事件媒體溝通研究-以行政院環保署處理「阿瑪斯號貨輪油污事件」為例
    作者: 王紫薇
    贡献者: 彭芸
    王紫薇
    关键词: 媒體溝通
    危機溝通
    環保署
    日期: 2003
    上传时间: 2009-09-17 15:46:25 (UTC+8)
    摘要: 本文旨在進行政府危機事件媒體溝通研究,並以「阿瑪斯號貨輪油污事件」為例,探討事件發生時行政院環保署之媒體溝通現狀與媒體溝通過程。同時藉由文獻分析與深度訪談,進行個案分析,以了解環保署危機時之媒體溝通問題;進而提出未來政府危機事件媒體溝通工作之建議與改善方向。
    本文將危機事件媒體溝通現狀分為「公關部門角色功能」;以及「媒體溝通法令規範」兩大部分;並將媒體溝通過程劃分為「新聞資訊處理」、「新聞資訊發布」以及「新聞現場應變」三大部分,進行個案分析。研究結果:
    一、環保署公關室在危機事件中角色與功能:環保署公關室角色,屬於命令式的授權功能,危機時難以發揮媒體應變功能。建議提升公關室在組織與危機應變小組中的位階,將公關室定位為同時授權功能或強制性諮詢功能,使之可以參與決策制定;甚至扮演制定決策的角色。
    二、政府危機事件媒體溝通之相關機制與規範:應包括政府內部新聞通報系統,危機事件新聞應變原則以及媒體報導規範。未來除應健全政府危機事件新聞通報系統、制定危機事件媒體報導規範外;各部會亦應擬定危機事件新聞應變原則之細部規範或執行要點,作為因應危機之執行依據。
    三、危機訊息處理:(1)環保署公關室與新聞局獲知「阿瑪斯號事件」之來源為媒體報導,事件發生時,環保署只重救災行動聯繫,忽略通報新聞單位;建議未來業務單位救災通報行動與內部新聞通報應並重。(2)環保署公關室與新聞局,在「阿瑪斯號事件」訊息蒐集管道,侷限於媒體報導內容,並受限於台北版面報導,忽略地方版報導內容;未來應建立多管道訊息蒐集。(3)「阿瑪斯號事件」危機問題認定,受限於媒體報導與否及報導強度,無法發揮新聞預判功能。建議未來建立「危機問題界定模式」與「新聞預判指標」。
    四、新聞資訊發布:環保署公關室在媒體大幅報導「阿瑪斯號事件」前,未掌握新聞發布時機;爆發期亦未召開記者會,僅發布新聞稿說明油污處理原則,新聞發布工作過於消極。建議在爆發期應盡速召開記者會或成立新聞中心,因應媒體報導。發言人制度並未落實在「阿瑪斯號事件」實務運作上。未來應選定合適發言人選,透過培訓強化專業技能,並落實在實務運作上。
    五、新聞現場應變:環保署公關室錯失新聞應變時機,「阿瑪斯號事件」直到善後期,才設置警戒線與成立新聞中心。建議新聞局未來可辦理實務演練課程以及透過各部會彼此間機會實習,強化新聞現場應變能力。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卜正珉(2003):《公共關係-政府公共議題與決策管理》,台北:揚智。
    王洪鈞(1994):《公眾關係》,台北:華視文化。
    內政部重大災害緊急應變機制專案報告,內政部,2001年4月2日。
    行政院新聞局工作簡報,行政院新聞局,2001年。
    行政院新聞局工作簡報,行政院新聞局,2003年。
    行政院新聞局阿瑪斯號漏油事件新聞稿,行政院新聞局,2001年。
    行政院環保署阿瑪斯號漏油事件新聞稿,行政院環保署,2001年。
    行政院環保署災害防救緊急應變小組設置要點,行政院環保署1994年12月7日頒布。
    行政院環保署處理希臘籍阿瑪斯號貨輪漏油污染大事記,行政院環保署,2001年。
    行政院暨其所屬各機關加強新聞發布及新聞聯繫作業要點,2001年9月1日行政院頒布施行。
    行政院暨其所屬各機關危機事件新聞處理作業原則,2001年9月1日行政院頒布施行。
    行政院所屬各機關強化新聞服務及施政傳播作業要點,2003年10月16日行政院頒布施行。
    全國行政革新會議結論行動方案,行政院研考會編印,2001年。
    朱愛群(2002):《危機管理》,台北:五南。
    李 瞻 (1992):《政府公共關係》,台北:理論與政策雜誌社。
    余康寧(1991):〈危機管理研究—政策面設計之探討〉,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 定等著(1996):《行政學(二)》,台北:三民。
    吳宜蓁(2000):〈腸病毒風暴的危機溝通與媒體效能—危機溝通模式的理論與建構〉,《新聞學研究》,第六十二期,1-33頁。
    吳宜蓁(2002):《危機傳播-公共關係與語藝觀點的理論與實證》,台北:五南。
    邱 強(2001):《危機處理聖經》,台北:天下遠見。
    周蕙蘋(1995):〈危機管理之研究—政策面設計之探討〉,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阿瑪斯號污染事件專案調查報告,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2001年。
    阿瑪斯號污染事件彈劾案文,監察院,2001年。
    林靜伶、吳宜蓁、黃懿慧編著(1996):《公共關係》,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紀效正(1989):〈政府官員與記者互動之研究—以行政院環保署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祝基瀅(1983):《政治傳播學》,台北:三民。
    災害防救法,2002年7月19日公佈施行。
    災害緊急通報作業規定,2000年8月7日行政院頒布。
    孫秀蕙(1997):《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研究實例》,台北:正中。
    孫曼蘋(2000):<九二一地震政府體系資訊傳布之初探>,《新聞學研究》,第六十二期,165-170頁。
    郭良文(1994):《台灣的環保公關》,台北:巨流。
    張作錦(1991):<政府與媒體的關係:檢視政府發言人的功能>,《報學》,第8卷第4期,7頁。
    張藝芬(1990):<我國中央政府組織的公共關係運作>,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 芸(1986):《政治傳播》,台北:巨流。
    彭 芸等(2000):《市場競爭下我國新聞專業意理的實踐及困境—以921地震新聞報導為例》,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彭懷恩(2002):《政治傳播與溝通》,台北:風雲論壇。
    黃新福(1992):<危機管理之研究:從組織層面來探討>,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中原(1990):<美國政府之危機管理—組織發展與政府架構>,《美國月刊》,第5卷第五期,96-105頁。
    楊淑娟(1993):<公關危機管理個案研究—以麥當勞與長谷建設的危機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霍士富(1996):《危機管理與公關運作—理論、實務與事例》,超越企管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台北:三民。
    臧國仁、鍾蔚文(2000):<災難事件與媒體報導—相關研究簡述>,《新聞學研究》,第六十二期,143-151頁。
    閻立泰(2001):<政府與民眾危機溝通之研究:九二一地震個案分析>,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蔡樹培(1998):<媒介與危機溝通管理-以經濟日報所引發的一項搶匯危機為例>,輔仁大學1998年第二屆媒介與環境學術研討會論文。
    Coombs, T.W.(1999),鄭安鳳、林文益譯:《危機管理與傳播》,台北:風雲論壇。
    Fink, S.(1986),韓應寧譯:《危機管理》,台北:天下。
    Lerbinger, O.(1997),于鳳娟譯《危機管理》,台北:五南。
    Mitroff, Ian I.(1993),吳宜蓁、徐詠絮譯《危機管理診斷手冊》,台北:五南。
    Yin, R.K.(1989),尚榮安譯:《個案研究》,台北:弘智文化。
    二.英文部分
    Barton, L. (1993). Crisis in organizations. Cincinnati,OH:College Divisions South-Western.
    Best, S. (1991). Chaos and Entropy:Metaphors in Postmodern Science and Social Theory, Science as Culture(2),pp.188-226.
    Booth, S.A. (1993). Crisis Management Strategy. NY:Routledge.
    Coombs, T.W. (1999). Ongoing crisis communication:Planning, Managing, and Responding,CA:Sage publications.
    Dutton,J.E. (1986). The process of crisis and non-crisis strategic issu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3(5),pp.501-517.
    Fink, S. (1986). Crisis Management:Planning for Inveitable.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Francis.J.M. (1998). Crisis Communication Plans : Poor Predictors of Excellent Crisis Public Relation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24(4),pp.461-474.
    Goff. C. F. (1989). The Publicity Process.Ames:The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Heath,R.L. (1994). Management of Corporate Communication:From Interpersonal Contacts to External Affairs. Hillsdale,NJ:Lau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
    Heath,R.L. (1997). Strategic Issues Management-Organizations and Public Policy Challenges.CA:Sage.
    Lerbinger, O. (1997). The Crisis Manager: Facing risk and Responsibility. Mahwah, N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Lippmann, W. (1922). Public Opinion, NY:MacMillan.
    Marra,F.J. (1998). Crisis Communication Plans:Poor Predictors of Excellent Crisis Public Relations,Public Relations Review,24(4):pp.461-474.
    McCombs, M.E. & D.Shaw (1972).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36,pp.176-187.
    McMair, B. (1977).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Communication,Sage Publication.
    Murphy, P. (1996). Chaos Theory as a Model For Managing Issues and Crisi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2(2),pp.95-133.
    Pauchant, T.C. Mitroff, Ian I. (1992). Transforming the Crisis-Prone Organization.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Ray, S.J. (1999).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in Crisis Management:Lessons from the Airline Industry. Westport, CT:Quorum Books.
    Scanlon, J., Alldeed ,S, Farrell, A.,& Prawzick, A. (1985). Coping with the media in disasters:Some predictable problem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pp.123-133.
    Spitzer, R.J. (1993). Media and Public Policy. Westport, CN:Praeger
    Stocker, K.P. (1997). A strategic approach to crisis management. In C.L.Caywood(ed.), The Handbook of Strategic PR &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NY: M.Mcgraw-Hill.
    Sturges, D.L. (1994). Communicating through crisis :A strategy for organizational survival.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7(3),pp.297-316.
    Yin, R.K. (1989). 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s and Methods. Newberry Park, CA:Sage.
    Young,T.R. (1991). Chaos Theory and 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Symbolic Interaction(14)p.327
    三.網站
    內政部消防署網站:http://www.nfa.gov.tw
    行政院新聞局網站:http://www.gio.gov.tw
    行政院環保署網站:http://www.epa.gov.tw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監察院網站:http://www.cy.gov.tw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88451020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8451020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45102001.pdf38KbAdobe PDF2850检视/开启
    45102002.pdf42KbAdobe PDF2859检视/开启
    45102003.pdf42KbAdobe PDF2809检视/开启
    45102004.pdf207KbAdobe PDF21104检视/开启
    45102005.pdf256KbAdobe PDF23002检视/开启
    45102006.pdf59KbAdobe PDF2920检视/开启
    45102007.pdf119KbAdobe PDF22384检视/开启
    45102008.pdf62KbAdobe PDF2971检视/开启
    45102009.pdf50KbAdobe PDF2977检视/开启
    45102010.pdf129KbAdobe PDF21112检视/开启
    45102011.pdf195KbAdobe PDF21867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