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0751/141676 (78%)
造访人次 : 47385507      在线人数 : 62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新聞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3215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215


    题名: 偶然身為僑生:戰後不同世代華裔馬來西亞人來台求學的身份認同
    作者: 陳慧嬌
    Tan Hooi Chiao
    贡献者: 方孝謙
    陳慧嬌
    Tan Hooi Chiao
    关键词: 華裔
    華僑
    僑生
    離散
    離散華裔
    日期: 2005
    上传时间: 2009-09-17 15:48:36 (UTC+8)
    摘要: 移居南洋的華僑在革命時期出錢出力,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將華僑視為革命之母。自北伐之後開始注重僑務,積極推動僑教。本研究首先釐清何謂華僑、華裔,再從離散概念出發,談論離散華裔的轉變。研究對象是僑生人數最多的馬來西亞僑生,從深入訪談中瞭解自美援時期開始來台求學,不同世代僑生的身份認同。研究結果顯示,除了第一代移居到南洋者外,其他受訪者認為自己不是回國求學、是華裔,而且是華裔馬來西亞人。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天津編譯中心譯(1994a)。〈華人移民類型的歷史剖析〉,《中國與海外華人》,頁3-25。台北:台灣商務。(原書:Wang, G.W.[1991]. China and the Chinese overseas. Singapore:Times Academic Press.)
    天津編譯中心譯(1994b)。〈東南亞華人的身分認同之研究〉,《中國與海外華人》,頁233-262。台北:台灣商務。(原書:Wang, G.W.[1991]. China and the Chinese overseas. Singapore:Times Academic Press.)
    天津編譯中心譯(1994c)。〈華人:什麼樣的少數民族?〉,《中國與海外華人》,頁343-365。台北:台灣商務。(原書:Wang, G.W.[1991]. China and the Chinese overseas. Singapore:Times Academic Press.)
    王賡武(2002)。《王賡武自選集》。上海:教育出版社。
    成秋華(2001)。《從僑教的歷史發展看「僑生大學先修班」當前處境與發展知道》。台北:蘭臺出版社。
    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1966)。《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年報》。台北: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
    庄司總一(2002)。《嫁台灣郎的日本女子》。台北市:九歌。
    李東海等撰(1997)。《華僑史論集》。台北:華僑協會總會。
    李樸生等著(1997)。《五十年來的華僑與僑務》。台北:華僑協會總會。
    洪冬桂(1998)。〈僑教工作的現況與展望〉,《華文世界》,87︰52-56。
    郁漢良(2001)。《華僑教育發展史》。台北:編譯館。
    高信(1963)。〈華僑教育〉,《五十年來的華僑與僑務》,頁199-218。台北:華僑協會總會。
    高崇雲(1999)。〈我國僑民教育政策的回顧與前瞻〉,《僑民教育學術論文集》,頁11。台北:教育部僑委會。
    馬來西亞留臺校友會聯合總會(2005)。《攜手同行 共創新猷──成立三十週年紀念特刊1974~2004》。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
    唐君毅(2005)。《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台北:三民書局。
    華僑革命史編撰委員會編撰(1981)。《華僑革命史》。台北:正中書局。
    逐原(1992)。〈南洋華僑滄桑史話〉,《歷史月刊》,57:32-39。
    陳鴻瑜(1992a)。〈晚清革命時期〉,《歷史月刊》,57:46-50。
    陳鴻瑜(1992b)。〈東南亞華人的未來及困境〉,《歷史月刊》,57:51-54。
    陳士源(2002)。《分歧的「愛國」華僑─民初華僑對祖國政治之態度》。台北:財團法人海華文教基金會。
    黃添發(1990)。〈挑戰‧反省‧突破三部曲:談僑教政策及旅台同學面對之挑戰〉, 《大馬青年:第八期》,頁2-7。台北:馬來西亞旅台同學會。
    黃集初(1990)。〈僑教風潮之大勢:兼談我們應走之路〉,《大馬青年:第八期》,頁8-14。台北:馬來西亞旅台同學會。
    楊慶南(1989)。《馬來西亞、汶萊華僑概況》。台北:正中書局。
    僑務委員會僑生輔導室(2005)。《僑生輔導手冊:完整版》。台北:僑務委員會僑生輔導室。
    饒尚東(2005)。〈海外華人研究的一些課題〉,《馬來西亞華族人口問題研究》,頁141-156。馬來西亞: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
    童清峰、林友順(2004)。〈留台生留住中華文化的根〉,《亞洲週刊》,33︰40-43。
    報紙
    不平者(1989年7月9日)。〈大家談《慘綠少年情/聯考篇》僑生、原住民、邊疆民族.....到底誰才有資格加分?〉,《聯合報》(大陸新聞版),第九版。
    《民生報》(1993年7月27日)。(大專學雜費 縮減優待對象 照顧弱勢族群 增加山地生優待),第13版。
    《民生報》(1989年7月3日)。(《針對散發抗議傳單事件》教育部 將對僑生程度嚴格要求),第18版。
    《民生報》(1990年11月11日)。(專收返國求學僑生 教部將設暨南大學),第13版。
    《民生報》(1991年7月25日)。(專家意見 全盤修訂特種考生優待制度 高中部分:廢除 大學部分:重新檢討),第13版。
    《民生報》(1991年9月11日)。(83學年度起 除華僑中學畢業生外-僑生考大學 不加分),第13版。
    朱敬一(1988年2月13日)。〈僑生就學輔導辦法該改了〉,《聯合報》(輿情版),第九版。
    江中明(1989年10月20日)。〈僑教政策座談會 僑生入學傾向會考 政治歸政治 教育歸教育〉,《聯合報》(社會觀察版),第四版。
    老徐履冰(1990年4月10日)。〈教育質詢 四千多位僑生中 台大就有兩千五 僑生加分 立委問憑什麼?〉,《聯合報》(社會觀察版),第五版。
    李尚志(1989年7月17日)。〈<人文透視鏡/聯考篇> 請以納稅人的權益作為施政依據!〉,《聯合報》(社會觀察版),第六版。
    林開忠(2005年11月20日)。〈台灣僑生政策:東革阿利與「僑」的心態〉,《東方日報》。
    張麗君(1990年4月10日)。〈逐年降低人數 合理分發校系 僑生將漸失升學優勢〉,《民生報》(綜合新聞版),第十三版。
    張麗君(1990年3月6日)。〈僑生回國升學加分優待緊縮 降低錄取標準比例由25%改為20%、加分以一次為限 今年大學聯招將多出400個名額〉,《民生報》(綜合新聞版),第十三版。
    張麗君(1991年7月11日)。〈跨出大學門 更不容易囉! 教育部加強淘汰制 擬規定單一學期成績2/3不及格或連續兩學期1/3不及格即予退學〉,《民生報》(綜合新聞版),第十三版。
    張麗君(1992年8月20日)。〈僑生公費制度有變革 教育部決定﹕以獎助學金方式發給〉,《民生報》(生活新聞版),第十五版。
    洪惠琪(1991年7月25日)。〈特種考生存廢問題座談會 避免再鬧出北市公立高中聯招最高分七三八分的笑話 學者批評「特種考生」制度不公平不合理 「教育只能為文化而服務,不能當政治的奴婢」 教育學者呼籲改革制度〉《聯合報》(大台北新聞版),第十四版。
    胡玉立(1990年7月17日)。〈「好機會」不多了! 二百名特種考生 獲加分優待 公立高中聯招會「從嚴審核」 仍比去年增加卅六人〉,《聯合報》(大台北新聞版),第十四版。
    陳碧華(1989年7月2日)。〈聯招會請解題! 僑生特種生久享優待 兩團體散發傳單抨擊〉,《聯合報》(社會觀察版),第六版。
    陳碧華(1989年7月3日)。〈僑生入學 名額不再增加分發原則 避免熱門科系〉,《聯合報》(焦點新聞版),第六版。
    陳碧華(1989年7月5日)。〈僑生入學多爭議 請願事件動火氣 高教司長態度強硬 民間團體憤而退席〉,《聯合報》(社會觀察版),第六版。
    陳碧華(1989年7月8日)。〈僑生台大最多 每五個就有一個〉,《聯合報》(焦點新聞版),第四版。
    陳碧華(1989年7月15日)。〈僑生特種生 問題攤開談 學者抨擊特權升學 僑生激動大吐苦水〉,《聯合報》(社會觀察版),第六版。
    陳碧華(1989年7月21日)。〈依原有辦法 奈何! 特種考生多達五千四百多人 約佔考生總人數1/20〉,《聯合報》(社會觀察版),第五版。
    陳碧華(1989年8月1日)。〈僑大先修班決擴大招生〉,《聯合報》(焦點新聞版),第四版。
    陳碧華(1989年8月29日)。〈僑生參加大學聯考 錄取率降為一成〉,《聯合報》(生活版),第五版。
    陳碧華(1989年10月22日)。〈會得罪很多人 教育部還是要做 特種考生加分 從嚴限制〉,《聯合報》(社會觀察版),第五版。
    陳碧華(1990年4月8日)。〈立場不同 反應各異大學聯考特種考生優待草案初定 有人抗議調整太少或權益遭剝削〉,《聯合報》(社會觀察版),第五版。
    陳碧華(1990年4月12日)。〈「清大校長任內,拒絕過教育部推介的教官。」 毛高文:「派任」軍訓教官 尊重各校意願 是否設立華僑大學 他表示一年內應該可以決定〉,《聯合報》(社會觀察版),第六版。
    陳碧華(1990年11月11日)。〈僑生分發名額逐年降低 暨南大學年底前完成復校方案〉,《聯合報》(社會觀察版),第六版。
    陳碧華(1991年11月20日)。〈僑生流失到彼岸了嗎? 占了聯考名額 國人爭議不斷 中共積極爭取 我才研商挽回〉,《聯合報》(社會觀察版),第六版。
    陳國明 (1988年12月10日)。〈論台灣傳播教育之缺失〉,《中央日報》(海外 版),第八版。
    黃世光(1989年7月19日)。〈<人文透視鏡/聯考篇> 誰占用了教育資源?〉,《聯合報》(大陸新聞版),第九版。
    黃士榮(1990年7月28日)。〈專收僑生、推廣僑教 郝揆:讓濟南大學復校〉,《民生報》(綜合新聞版),第十三版。
    楊正彥(1989年7月6日)。〈設一所華僑綜合性大學吧〉,《聯合報》(焦點新聞版),第四版。
    《聯合報》(1989年4月21日)。(僑生僑居期限 將延長為八年),第4版。
    《聯合報》(1989年5月10日)。(社會頻道 僑生僑居年限增加為八年),第4版。
    《聯合報》(1989年7月16日)。(開設華僑大學解決僑生就學問題),第2版。
    楊羽雯(1992年8月19日)。〈大學學雜費減免表公佈〉,《聯合報》(生活版),第五版。
    楊羽雯(1992年12月31日)。〈五類特種考生將取消優待 教部將依立院決議僅保留山胞、體育績優及派外人員子女三種優待資格〉,《聯合報》(社會觀察版),第六版。
    網路資料
    〈洛僑中心澄清「僑胞三等論」〉(2006年2月25日)。《大紀元》網頁http://www.epochtimes.com/b5/6/2/25/n1236755.htm
    〈九十一學年度各級學校在學僑生人數及其地區別統計總表〉(無日期)。上網日期:2004年7月27日,取自中華民國(台灣)僑務委員會網頁http://www.ocac.gov.tw/public/public.asp?selno=120&no=120&level=B
    〈外國學生獎學金作業要點〉(2003年5月1日)。取自教育部全球資訊網頁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BICER/EDU3975001/scholarship.htm?FILEID=70173&open
    〈外國學生來華留學辦法〉(無日期)。取自教育部國際文教處網頁http://140.111.1.192/bicer/chinese.htm
    〈自九十三學年度起教育部核發之清寒僑生助學金取代清寒僑生公費〉(無日期)。上網日期:2005年11月11日,取自中華民國(台灣)僑務委員會網頁 http://www.ocac.gov.tw/public/public.asp?selno=122&no=1
    〈光華榮獲大馬記錄大全〉(無日期)。取自《光華日報》網頁http://www.kwongwah.com.my/kwyp_other/kwyp_history.asp
    《奇摩股市》(2006年6月29日)。取自http://tw.stock.yahoo.com/d/c/ex.php?money=1&select1=14&select2=2&submit3=%A7I%B4%AB
    《馬來西亞全國華文獨中工委會考試局》(無日期)。取自
    http://www.djz.edu.my/kaoshi/index.htm
    〈馬來西亞族群隔閡根深蒂固〉(2002年9月1日)。《美國之音中文網》網頁http://voanews.com/chinese/archive/2002-09/a-2002-09-01-4-1.cfm
    教總調查研究及資訊處理組(無日期)。〈馬來西亞教育發展概況〉,上網日期:2003年2月8日,取自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網頁http://www.djz.edu.my/ucstam/jylt/jygk.htm
    〈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組織介紹〉(無日期)。取自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網頁 http://www.faatum.com.my/organization.php
    〈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無日期)。取自國立大學僑生先修班網頁http://www.nups.edu.tw/homesite/pages/cp12.htm
    〈教育部國際文教處 常見問答〉(無日期)。取自教育部國際文教處網頁http://140.111.1.192/bicer/chinese.htm
    〈教育部國際文教處〉(無日期)。取自教育部國際文教處網頁http://140.111.1.192/bicer/chinese.htm
    《中華民國憲法》(2004)。取自 http://www.gio.gov.tw/info/news/constitutionc.htm
    永誠(2005年10月31日)。〈敬告留台老學長姐們:您們的學弟妹快憋不住了〉,《當今大馬》。上網日期:2005年11月3日,取自http://www.malaysiakini.com/letters/42632
    英文部分
    Babbie, E.(1992).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Brah, A. (1996). Cartographies of Diaspora: contesting identitie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Cohen, R. (1997).Global Diaporas: An introduction. Seattle, Wash.: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Curtin, P. (1984). Cross-cultural trade in world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ll, S. (1994).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P.William & C.Laura (Eds.), 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 colonial theory: A reader (pp.392-403). Hemel Hempastead, Hertfordshire; New York : Harvester Wheatsheaf.
    B.Ashcraft, G. Griffiths and H. Tiffill (Eds).(1999). Diaspora. In Key concepts in post-colonial studies (pp.68-70).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Kong, L. (1999). Globalisation and Singaporean transmigration: re-imaging and negotiating national identity. Political Geography, 18:563-589.
    Louie, A. (2001). Crafting places through mobility: Chinese American “Roots-Searching” in China, Identities, 8:3, 343-379.
    Ma, Laurence J.C. (2003). Space, place and transnationalism. In Ma. Laurence J.C. & Cartier C. (Eds.), The Chinese diaspora (pp1-49).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MacKie, J. (1996). Introduction. In A. Reid (Eds.), Sojourners and settlers: Histories of Southeast Asia and the Chinese (pp. xii-xxx). Asia studie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in association: Allen & Unwin.
    Mckeown, A. (2001). Ethnographies of Chinese transnationalism, Diaspora, 10:3, pp.341-360.
    Pan, L.(1991). Sons of the yellow emperor: the story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London: Mandarin.
    Said, E. (1983). The world, the text and the critic. Cambridge, MA: Harvard UP.
    Siu, P. (1952). The Sojourner.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58:1, 34-44.
    Skeldon, R. (2003). The Chinese diaspora or the migration of Chinese people? In Ma. Laurence J.C. & Cartier C. (Eds.), The Chinese diaspora (pp.51-66).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Skinner, G.W. (1957). Chinese society in Thailand: An analytical history.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Yang, P.Q. (2000). The “sojourner hypothesis” revisited, Diasporas, 9:2, 235-258.
    Wang, G.W. (1999). Chineseness: the dilemmas of places and pratice. In G.G. Hamilton (Eds.), Cosmopolitan capitalists: HongKong and the Chinese diaspora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pp118-134). Seatt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Wang, G.W. (1996). Sojourning: the Chinese experience in Southeast Asia. In A. Reid (Eds.), Sojourners and settlers: Histories of Southeast Asia and the Chinese (pp. 1-14). Asia studie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in association: Allen & Unwin.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93451003
    9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451003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45100301.pdf46KbAdobe PDF21249检视/开启
    45100302.pdf95KbAdobe PDF21246检视/开启
    45100303.pdf56KbAdobe PDF21254检视/开启
    45100304.pdf61KbAdobe PDF21064检视/开启
    45100305.pdf219KbAdobe PDF21964检视/开启
    45100306.pdf439KbAdobe PDF23971检视/开启
    45100307.pdf132KbAdobe PDF22283检视/开启
    45100308.pdf520KbAdobe PDF21684检视/开启
    45100309.pdf232KbAdobe PDF21295检视/开启
    45100310.pdf169KbAdobe PDF21668检视/开启
    45100311.pdf64KbAdobe PDF2931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