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1300/142216 (78%)
造訪人次 : 48288312      線上人數 : 93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新聞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3221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221


    題名: 掌中春秋,百年癡迷——霹靂布袋戲迷文化
    作者: 郭書吟
    Kuo, Shu-Yin
    貢獻者: 柯裕棻
    Ko, Yu-Fen
    郭書吟
    Kuo, Shu-Yin
    關鍵詞: 霹靂布袋戲
    迷文化
    偶戲


    Pili Multimedia Inc.
    Pili-puppet drama
    puppet drama
    fan culture
    fan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2009-09-17 15:49:26 (UTC+8)
    摘要: 布袋戲於臺灣已近百年歷史,它勇於就地謀生,汲取民間養分、庶民文化之特質,將流行元素置於文本結構、角色人物當中,使其歷百年而不墜,隨時代變遷而演進更生。本研究以霹靂布袋戲迷為主體,探討霹靂布袋戲迷文化之生成,為何而迷,著迷之物,以及迷、偶、官方—霹靂國際多媒體三者之關係。戲偶對於布袋戲迷而言並非死物,它趨近「仿人」式的擬真動作,即便在形體、動作上有其限制,該限制卻同時為發展之契機。經由霹靂國際多媒體塑造之偶,經由布袋戲迷及官方對偶之想像,賦神於偶,使「它」→「他」,「偶」→「偶像」。「偶」作為迷與官方之間的關鍵連結,雙方對「偶」的想像使三者形成密切網絡,迷與官方之間因「偶」的作用導致關係複雜多變。霹靂布袋戲迷透過迷活動實踐過程,將無生命之「偶」賦予生命,予無情者有情。
    Glove puppet drama in Taiwan has a rich history around one hundred years. It is characterized by absorbing nutrition from folk and popular culture, and also integrates with popular elements into texts and structures. This feature helps puppet drama to live and improve with the wheel of time turning.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issue of Pili-puppet drama fans, including the discussion of Pili-puppet drama fan culture, process of being fascinated by the “puppet”,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hree: fan, puppet, and Pili Multimedia Inc.. To Pili-fans, glove puppets are not inanimate objects however, they are idols with feelings. Though puppets are limited in doing some gestures, the limitation is the turing point on the contrary. Being structured by Pili Multimedia Inc., embraced with the imagination and fantasy by official organization and fans, puppets are empowered with spirits through transformation, the object “it” becomes “him/her”, “puppet” then becomes “idol”. The Pili puppet is a crucial element connected with fans and the producer. Moreover, the relation between fans and the producer is incredible complicated because of the “puppet”. Pili-fans empower the spirit on puppets with practice, making inanimate objects alive and with feelings, also.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士芳(2000)。《電視布袋戲《霹靂狂刀》之性別論述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小三兒編(2007)。《霹靂造型達人書》。台北:霹靂新潮社。
    王怡文(2005)。《木頭有靈能做我,空心無奈寄人行—台灣布袋戲偶中生角的造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景賢、白勇華(2006)。《千秋梨園指掌乾坤》。福州: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
    白庚勝、向云駒主編(2005)。《戴著面具起舞—中國儺文化》。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宋丁儀(2002)。《消費社會的閱聽人—以霹靂布袋戲迷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武昌(2006.04)。〈布袋戲的興起和民間劇場的關係〉,《傳藝》,63:10-25。
    江武昌(2007.03)。〈台灣布袋戲王—黃海岱〉,《新台風》,8:46-51。
    江武昌(2007b)。〈五洲江山代有才人出—台灣布袋戲王黃海岱〉,《掌上風雲一世紀—黃海岱的布袋戲生涯》,頁157-166,台北:印刻文學。
    朱華暄譯(2005)。《迷文化》。台北:韋伯文化。(原書:Hills, M. [2002]. Fan Cultures. London: Routledge)
    尖端出版社(2006.02)。《CosMania同人娛樂專業情報誌創刊號》。台北:尖端。
    尖端出版社(2006.05)。《CosMania同人娛樂專業情報誌vol. 2》。台北:尖端。
    尖端出版社(2007.02)。《CosMania同人娛樂專業情報誌vol. 5》。台北:尖端。
    余大喜(2003.02)。〈中國儺神簡論〉,《舞蹈研究》,97:37-68。
    沈平山(1986)。《中國掌中藝術—布袋戲》。台北,昌生藝品有限公司。
    余秋雨(2006)。《中國戲劇史》。上海教育出版社。
    呂理政(1991)。《布袋戲筆記》。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
    呂訴上(1961)。《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
    呂錘寬(2006)。〈台灣布袋戲後場音樂的系統〉,《傳藝》,63:54-59。
    李根芳、周素鳳譯(2003)《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原書:Storey, J. [2001].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Person Education.)
    邱一峰(2004)。《閩南偶戲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坤良(2007)。《真情活歷史—布袋戲王黃海岱》。台北:印刻文學。
    邱坤良(2007)。〈遙想海岱仙的回家路上〉,《真情活歷史—布袋戲王黃海岱》,頁21-40。台北:印刻文學
    邱繼漢、張世國編(2007)。《漫話霹靂兵法36計》。台北:霹靂新潮社。
    林文懿(2001)。《時空遞嬗中的布袋戲文化》。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明德(1998)。〈台灣偶戲乾坤〉,林明德(編)《台灣民俗技藝之美》,頁133-186。南投市,台灣省政府文化處。
    林美慧(2004)。《布袋戲人物上場詩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盟傑(2004)。《文化變遷下的布袋戲玩具變貌》。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流雲飛岫(2003)。《魅惑的霹靂世界》。台北:霹靂新潮社。
    吳明德(2005)〈霹靂布袋戲劇本營構初探—以霹靂異數之龍圖霸業為例〉,《臺灣布袋戲與傳統文化創意產業研討會論文集》,112-132。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吳明德(2005)。《台灣布袋戲表演藝術之美》。台北:學生書局。
    吳明德(2006.04)。〈本土藝術的驕傲—霹靂布袋戲二十年〉,《傳藝》,63:32-37。
    吳進榮(2005)。《霹靂國際多媒體創新專案與核心能力累積之研究》。輔仁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盟凱(2002)。《從史豔文到素還真:霹靂布袋戲之文化變貌》。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惠玲(2006)。〈台灣布袋戲的百年傳奇〉,《傳藝》,63:84-89。
    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主編(2005)。《臺灣布袋戲與傳統文化創意產業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徐士閔編(2005)。《刀戟戡魔錄劇集攻略本》。台北:霹靂新潮社。
    徐志成(1998)。《「五洲派」對台灣布袋戲的影響》。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秀琪(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倪逸蓁等作(2006)。《變身天使寇詩兒》。台北:文藝復興。
    莫光華(1999)。《臺灣各類型地方戲曲》。台北,南天書局。
    曹本治編(1987)。《香港的木偶皮影戲及其源流》。香港博物館編製,香港市政府出版。
    許常蕙等作,林明德主編(1998)。《台灣民俗技藝之美》。南投市,台灣省政府文化處。
    許綺玲譯(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臺灣攝影工作室。
    陳正國譯(1995)。《瞭解庶民文化》。台北:萬象。(原書:Fiske, J.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Boston: Unwin Hyman.)
    陳怡樺(2003)。《「聖石傳說」現象的後現代文化邏輯》。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英(2007.02)。〈通天教主黃海岱〉,《傳藝》。68:62-67。
    陳慧書(2004)。《霹靂布袋戲中女性形象之演變(1986~2002)》。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龍廷(1991)。《黃俊雄電視布袋戲研究》。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龍廷(1993.12)。〈台灣布袋戲研究的方法論〉,《民俗曲藝》。142:145-182。
    陳龍廷(1999a)。〈李天祿布袋戲的時代意義〉,《臺灣風物》。49-2:141-157。
    陳龍廷(1999b)。〈五十年來的臺灣布袋戲〉,《歷史月刊》。139:4-11。
    陳龍廷(2006)。〈台灣電視布袋戲風雲錄〉,《傳藝》,63:26-31。
    陳龍廷(2007)。《臺灣布袋戲發展史》。台北:前衛。
    游玉玲(2005)。《文化創意產業之智慧財產權管理與經營—以霹靂布袋戲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建益(1993)。《當前台灣野台布袋戲之研究》。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俊雄等著(2007)。《掌上風雲一世紀—黃海岱的布袋戲生涯》。台北:印刻文學。
    黃能揚(2001)。《全球化時代裡的本土文化工業—以電視布袋戲為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碩士論文。
    黃葳威(1999)。《文化傳播》。台北:正中。
    黃鎮隆(2006)。《英雄無上—布袋戲角色扮演寫真書》。台北:尖端。
    張育甄(2005)〈台灣當代布袋戲研究概述—以期刊論文為例〉,《臺灣布袋戲與傳統文化創意產業研討會論文集》,133-157。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張君玫譯(2001)。《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原書:Sotrey, J.[1999]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day Life. Arnold.)
    張軒豪(2005)。《本土文化產業的全球化—以霹靂布袋戲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溪南(2002)。《黃海岱及其布袋戲劇本研究》。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瓊慧總編(2003)。《黃強華、黃文擇與霹靂布袋戲》。台北:生活美學館。
    葉明生(2005)。《千秋梨園之古愿傀儡》。福州: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
    劉信成(2006)。〈從戲偶的「左撇子藝術」看台灣布袋戲的「成長」〉,《傳藝》,63:44-53。
    蔡宜剛譯(2005)。《次文化—風格的定義》。台北:巨流。(原書:Dick Hebdige [1979]. Subculture-The Meaning of Style. Menthuen & Co.)
    薛湧(2006)。〈話說「偶」像—布袋戲偶二三事〉,《傳藝》,63:38-43。
    傻呼嚕同盟(2005)。《Cosplay‧同人誌之秘密花園》。台北:大塊文化。
    楊清意(2001)。《香港傳統木偶戲探源》。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廖文華(2000)。《台灣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之行銷傳播策略個案研究—屏東縣布袋戲班之研究》。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雁文(2002)。《肖像人格與產品代言力之研究—以凱蒂貓和葉小釵為例》。輔仁大學應用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銘顯文化(2007)。《Dream創夢同人情報誌vol. 5》。台北:銘顯文化。
    賴宏林(2001)。《霹靂布袋戲之幻想主題批評—以「霹靂異數」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嘉良(2003)。《漫畫讀者對「霹靂風暴」與《漫畫大霹靂》的基模研究》。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佩瑩(2004)。《台灣布袋戲之武俠敘事風格研究—以洲派媒體布袋戲為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斌(2005)。〈偶戲世界,世界偶戲〉,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編)《臺灣布袋戲與傳統文化創意產業研討會論文集》,頁25-28。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蘇鈴琇(2002)。《影響台灣肖像產品之消費者滿意度集忠誠度之相關性研究—以霹靂布袋戲會員為研究對象》。輔仁大學應用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網路部分
    www.e-pili.com.tw
    http://blog.webs-tv.net/users/shuyinkuo.html
    http://blog.webs-tv.net/users/kilekk.html
    http://blog.webs-tv.net/users/winkenny.html
    http://blog.webs-tv.net/users/denisekw.html
    http://blog.webs-tv.net/users/kellychm.html
    http://blog.webs-tv.net/users/harryelric.html
    英文部分
    Abercrombie, N. & Longhurst, B. (1998). Audiences. London: Sage.
    Benjamin, W. (1968).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Illuminations: essays and reflections (pp.217-251).New York: Schocken Books.
    de Certeau, M. (1984).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all,S. (1973). Encoding and Decoding In The Television Discourse. Stenciled occasional paper, C.C.C.S.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Hall, S. & Jefferson, T.(Eds.). (1976). 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s.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The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Hebdige, D.(1979). Subculture—The Meaning of Style. London: Menthuen & Co.
    Hills, M. (2002). Fan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Jenkins, H. (1992).Textual Poachers: Television Fans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Jenkins, H. (2006). Fans, Bloggers and Gamers—Exploring Participatroy Culture.. New York University
    Lewis, L. A. (1992). The Adoring Audienc. London: Routledge. .
    Luntley, Michael (1995). Reason Truth and Self: The Postmodern Reconditioned. London: Routledge.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93451019
    9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451019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45101901.pdf60KbAdobe PDF2780檢視/開啟
    45101902.pdf125KbAdobe PDF2844檢視/開啟
    45101903.pdf96KbAdobe PDF2961檢視/開啟
    45101904.pdf109KbAdobe PDF21165檢視/開啟
    45101905.pdf295KbAdobe PDF21379檢視/開啟
    45101906.pdf565KbAdobe PDF22420檢視/開啟
    45101907.pdf763KbAdobe PDF21919檢視/開啟
    45101908.pdf2822KbAdobe PDF26025檢視/開啟
    45101909.pdf1417KbAdobe PDF22994檢視/開啟
    45101910.pdf317KbAdobe PDF2931檢視/開啟
    45101911.pdf270KbAdobe PDF21742檢視/開啟
    45101912.pdf864KbAdobe PDF23127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