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1300/142216 (78%)
Visitors : 48288415      Online Users : 94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新聞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3278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278


    Title: 電子布告欄中的政治意見呈現——以台大批踢踢實業坊政治類看板為例
    Authors: 黃楷元
    Contributors: 彭芸
    黃楷元
    Keywords: 公共領域
    政治參與
    政治意見
    電腦中介傳播(CMC)
    電子布告欄(BBS)
    public spher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opinion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
    bulletin board system(BBS)
    Date: 2006
    Issue Date: 2009-09-17 15:57:22 (UTC+8)
    Abstract: 本研究以台大批踢踢實業坊(PTT)政治類看板為例,企圖評估電子布告欄(BBS)系統是否為承載政治意見的理想論域。

    在文獻探討的過程中可知,「政治參與」對於民主發展至為重要,而其中透過網際網路進行的政治意見表達,在數位時代來臨後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因此本研究以哈伯瑪斯的公共領域與溝通行動理論為核心,建立「理想意見論域」的三項標準:開放性、公共性、理性。並據此三項標準,對研究場域PTT政治類看板進行評估。

    本研究以量化的內容分析法為主,輔以直接觀察,對研究場域及其中政治意見的性質,進行客觀的描述與分析。研究結果發現,PTT政治類看板進入和參與的門檻低、互動熱絡頻繁、討論規範也並未限制理性發言空間,在「開放性」上表現佳;至於「公共性」的部分,在討論規範與看板管理者的約束下,討論的議題多能與公共事務相關;然而在「理性」面向上,論證嚴謹程度普遍不足,亦僅有半數的發言能完全保持冷靜平和。

    另外,在把政治意見的各項性質進行交叉分析後,可歸納出「理想網路論域」中的「理想政治意見」,應該具有的條件包括:沒有明顯的政黨傾向、篇幅充實、切合討論主題、以事實陳述輔助個人意見、不純粹批評而是褒貶參半或持平而論、情緒冷靜平和、論證深入而嚴謹等。
    Reference: 中文部分:
    方念萱、蘇彥豪(1996)。〈網路傳播中的對話與對峙─以女性主義連線版的言說為例〉,張維安(編),《網路與社會》,頁201-266。台北:清華大學出版社。
    毛榮富(2001)。《網路社會的神話塑造─政治經濟學的批判》。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
    王佳煌(2002年5月)。〈誰的電子公共領域?─台灣經驗〉,「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2002年網路與社會研討會」,台灣省新竹市。
    王慧馨(2005)。《二○○四年報紙報導總統選舉新聞的政治偏差》。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宜樺(1995)。〈漢娜‧鄂蘭論政治參與與民主〉,張福建、蘇文流(編),《民主理論:古典與現代》,頁123-151。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江國維(2006)。《BBS與Blog公共領域性之研究—以關鍵字「墮胎」為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文化
    吳豐維(1999)。《「公共性」的考源、批判與重建:一個哈伯瑪斯觀點的探究》。政治大學新聞硏究所碩士論文。
    呂文通等譯(1978)。《參與和民主理論》,台北:幼獅。(原書 Pateman, C. [1970]. 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tic theory. Cambridge [Eng.] : University Press)
    周桂田(1997年12月)。〈網際網路上的公共領域—在風險社會下的建構意義〉,「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台北市南港。
    林欣若(2003)。《網路中的女性情誼-以台大椰林「站崗的女人」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志衛(2004)。《網際網路與民主政治:論網際網路作為政治參與工具的可能性》。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佛(1998a)。《政治學的科學探討(一)—方法與理論》。台北:三民。
    胡佛(1998b)。《政治學的科學探討(二)—政治文化與政治生活》。台北:三民。
    胡佛(1998c)。《政治學的科學探討(三)—政治參與與選舉行為》。台北:三民。
    胡敏琪(2002)。《網路建構「平民公共領域」的可能性探討—以璩美鳳光碟事件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家安(2003)。《網路溝通行為理論之探討:以網路核四之論述實踐為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硏究所碩士論文。
    孫天龍(2006)。《新聞媒介使用與民眾政治功效意識之關聯》。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千偉(2000)。《網際網路與公民參與:台北市政府網路個案分析》。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亞鈾(2004)。《台灣主要報紙選舉期間讀者投書之研究─以2002年台北市、高雄市市長選舉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翁秀琪(1998)。《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張元力(2005)。《虛擬社群之價值共創活動—以BBS社群為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玉佩(2003)。《當代閱聽人硏究之理論重構:試論閱聽人的思辨能力》。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志偉譯(2000)。《網路民主》。台北:商周。(原書 Morris, D. [1999]. Vote. Com. MA: Renaissance Books.)
    張卿卿(2002)。〈大學生的政治媒介認知、政治媒介行為與其政治效能與政治參與之間的關係〉,《選舉研究》,9(2): 37-63。
    張錦華(1994)。《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文化。
    曹衛東等譯(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台北:聯經。(原書 Habermas, J. 〔1990〕. Strukturwandel der Offentlichkeit: Untersuchungen zuy einer Kategorie der burgerlichen Gellschaft. Suchrkamp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盛治仁(2003)。〈台灣民眾民主價值及政治信任感研究—政黨輪替前後的比較〉。《選舉研究》,10(1): 115-169。
    郭秋永(1993)。《政治參與》。台北:幼獅。
    郭秋永(2001)。《當代三大民主理論》。台北:聯經。
    陳玟伶(2003)。《哈伯瑪斯公共領域理念之研究》。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芸(2001)。《新媒介與政治》。台北:五南。
    彭芸(2004)。〈我國大學生的媒介使用、社會資本與政治信任對象之關連性研究〉。《新聞學研究》,79: 91-131。
    彭懷恩(2003)。《政治學新論》。台北:風雲論壇
    曾慶豹(1998)。《哈伯瑪斯》。台北:生智。
    游雅嵐(2006)。《投票率研究之初探》。東吳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建三等譯(1998)。《傳播政治經濟學:再思考與再更新》,台北,五南。(原書 Mosco, V. [1996].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 rethinking and renewal.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黃啟龍(2001)。《網路上的公共領域實踐─以弱勢社群網站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硏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祺(1998)。〈理性討論與民主:哈伯馬斯之溝通理論的民主意涵〉,蕭高彥、蘇文流(編),《多元主義:政治思想論文集》,頁337-377。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黃學碩(1997)。《網際網路公共傳播內容的分析:以交大BBS站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硏究所碩士論文。
    楊惠鈞(2003)。《網路公共論壇之研究─以教育改革議題為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意菁(2002)。《公共(眾)、民意與媒體再現:以民意調查報導與談話性節目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葉俊榮(2006)。〈台灣數位落差的現狀與政策〉,《研考雙月刊》,30(1): 3-16。
    劉嘉薇(2006)。〈大眾傳播媒介與大學生政治信任感關聯性之研究〉,《東亞研究》,37(1): 161-196。
    蔡英文(1996)。〈漢娜‧鄂蘭的公共領域理論及其問題〉,錢永祥、戴華(編),《哲學與公共規範》,頁269-312。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蔡英文(2002)。《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漢娜•鄂蘭的政治思想》。台北:聯經。
    蔡英文(2005)。〈公共領域與民主共識的可能性〉。江宜樺、黃俊傑(編),《公私領域新探:東亞與西方觀點之比較》,頁221-242。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戴育賢(2000)。〈重返公共領域:哈伯瑪斯、女性主義、羅逖、文化研究〉,《新聞學研究》,62: 119-142。
    瞿海源(2001年12月)。〈網路公共論壇與民意─有關停建核四事件討論之分析〉,「第四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台北市南港。
    簡文吟(2006)。〈台灣數位落差現況分析〉,《研考雙月刊》,30(1): 38-46。
    羅文輝(1991)。《精確新聞報導》。台北:正中。
    羅晉(2004)。《網際審議式民主之實現與現實:以我國地方政府網際公共論壇為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交通部統計處(2005)。《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94年3月)》。上網日期:2007年1月28日,取自:http://www.motc.gov.tw/gendar/20060809091954_internet.WDL.
    蕃薯藤網路調查(2006)。《2005台灣網路使用調查》。上網日期:2007年1月28日,取自:http://survey.yam.com/survey2005/index2.html.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06)。《台灣地區民眾連網行為調查》。上網日期:2007年1月28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12_27_06.html
    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FIND中心(2006)。《我國家庭寬頻、行動與無線應用現況與需求調查》。上網日期:2006年1月28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51
    行政院主計處(2007)。《國情統計通報第四十五號——主要國家數位概況》。上網日期:2007年4月28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731218421871.pdf

    外文部分:
    Aronowitz, S., & Menser, J. (1996). The cultural stud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manifesto. In S. Aronowitz, et al. (Eds.), Technoscience and Cyberculture (pp. 7-28). NY: Routledge.
    Bucy, P. & Gregson, S. (2001). Media participation: A legitimizing mechanism of mass democracy, New Media and Society, 3(3), 357-380.
    Carter, D. (1997). “Digital democracy” or “information aristocracy”? In B. D. Loader (Eds.), The Governance of Cyberspace (pp. 137-152). NY: Routledge.
    Elster, J. (Ed.) (1998). Deliberative democracy.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ishkin, J. (1995). The voice of the people: Public opinion and democracy. 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Habermas, J. (1979).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T. McCarthy, Trans.). Boston: Beacon.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6).
    Habermas, J. (1984).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ction volume 1: Reason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society. Boston: Beason.
    Habermas, J.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B. Thomas, Trans.). MA: MIT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2).
    Habermas, J. (1987).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ume 2: A critique of functionalist reason. Boston: Beason.
    Hacker, K. & van Dijk, J. (Ed.) (2000). Digital democracy:Iissue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Jacobson, L. (1994). The electronic publishing revolution is not “Glob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45(10), 745-752.
    Lippmann, W. (1993). The phantom public. New Brunswick, N.J. : Transaction Publishers. (Originally published: New York : Macmillan Co. 1927).
    McCarthy, T. (1978). The critical theory of Jürgen Habermas.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McLeod, J., Scheufele, D. & Moy, P. (1999). Community, communication, and participation: The role of mass media and interpersonal discussion in loc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6(3), 315-336.
    McNair, B. (1995).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Negt, O., & Kluge, A. (1993). Public sphere and experience: Toward an analysis of the bourgeois and proletarian public spher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rice, M. (1995). Television the public sphere and national identity. New York: Oxford.
    Price, V. (1992). Communication concepts, 4: public opinion. Newbury Park: Sage.
    Splichal, S. & Wasko, J. (1993). Communication and democracy. Norwood, N.J.: Ablex Pub.
    Trend, D. (1997). Cultural democracy: Politics, media, new technolog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Verba, S., Nie, N. & Kim, J. (1978).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equality : A seven-nation comparison.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sko, J., & Mosco, V. (Eds.). (1992). Democratic communication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NJ: Ablex.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93451001
    9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3451001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001301.pdf59KbAdobe PDF2932View/Open
    001302.pdf137KbAdobe PDF21283View/Open
    001303.pdf129KbAdobe PDF2901View/Open
    001304.pdf136KbAdobe PDF2914View/Open
    001305.pdf273KbAdobe PDF21246View/Open
    001306.pdf612KbAdobe PDF24180View/Open
    001307.pdf242KbAdobe PDF21277View/Open
    001308.pdf571KbAdobe PDF2964View/Open
    001309.pdf257KbAdobe PDF21020View/Open
    001310.pdf215KbAdobe PDF21445View/Open
    001311.pdf349KbAdobe PDF2124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