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1/140887 (78%)
Visitors : 46279398      Online Users : 120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3567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567


    Title: 陝甘寧邊區的農村教育(1937--1947)
    Authors: 蔡岳璋
    Contributors: 陳永發
    蔡岳璋
    Keywords: 陝甘寧邊區
    農村教育
    民辦公助
    新文字運動
    Date: 2003
    Issue Date: 2009-09-17 17:05:22 (UTC+8)
    Abstract: 陝甘寧邊區的農村教育是中共教育理念一次大規模試驗,這些理念和作法一部分源自於國內當時教育思潮,一部分則是來自中共過去在農村中所累積的教育經驗。受到平民教育運動的影響,中共的農村教育將兒童和成人的教育置於同等重要地位,發展出一套小學教育和社會教育並行的教育體系; 根據長期的農村教育經驗,中共則是針對農村中教育資源不足、農民工作忙碌的特殊環境,設計了諸如「識字班」、「冬學」等革命性的教育措施。中共對於普及教育有著極高的熱情和企圖心,不過受限於陝甘寧邊區先天的環境條件,自始陝甘寧邊區的農村教育便充滿了困難,一九四○年以後更因為局勢的惡化,使邊區教育呈現倒退發展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環境條件明顯不足的情況下,中共也依然沒有放棄普及教育的理想,一九四○年開始的「新文字運動」和一九四四年的「民辦公助」都是為了因應時局所推行的措施。從陝甘寧邊區農村教育推展的過程中,我們同時看到中共的理想性格和務實、彈性的行事風格,兩者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Reference: 一、 史料彙編
    人民出版社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農民運動資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人民教育社編,《老解放區教育工作經驗片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
    人民教育社編,《農民識字教育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北京:新華書店,1950年。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編,《老解放區教育資料》(二)上、下,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6年。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1卷,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廣州巿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廣州近百年教育史料》,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3年。
    中國科學歷史研究所編,《陝甘寧邊區參議會文獻彙編》,北京:科學出版社,1958年。
    中國革命博物館等編,《湖南農民運動資料選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中國革命博物館等編,《新民學會資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編輯委員會,《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第五編第二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1985年。
    甘肅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編,《陝甘寧革命根據地史料選輯》第一輯,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3年5月。
    多賀秋五郎撰,《近代中國教育史資料》清末編,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年。
    西北五省區編纂領導小組,中央檔案館編,《陝甘寧抗日民主根據地—文獻卷》(上)、(下),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90年。
    陝西省檔案館、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合編,《陝甘寧邊區政府文件選編》第1-11輯,北京:檔案出版社,1986—1990年。
    陝西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編,《陝甘寧邊區教育資料》社會教育部分(上)、(下),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年。
    陝西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編,《陝甘寧邊區教育資料》初等教育部分(上)、(下),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年。
    陝西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編,《陝甘寧邊區教育資料》教育方針部分(上)、(下),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年。
    陳元暉等編,《老解放區教育資料》(一),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年。
    舒新城編,《近代中國教育史料》(一),上海:中華書局,民15。
    華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書編審委員會編,《小學教育典型經驗介紹》,北京:新華書店,1950年。
    編者不詳,《赤匪反動文件彙編》第五冊政治,出版者不詳,1935年。
    二、檔案
    (一) 法務部調查局資料室典藏檔案、教科書
    邊區教育廳,《國民教育資料》,(1946年10月13日),520.27/ 7155/ 04987。
    董純才主編,《初小國語課本》第二、四、五、六冊,陝甘寧邊區政府教育廳印行,1939年11月再版,523.841/478/5191 V2、523.841/ 478/ 5194 V4、523.841/ 478/ 5258 V5、523.841/ 478/ 5274 V6。
    董純才主編,《初級小學國語課本》第三冊,陝甘寧邊區教育廳,1938年4月初版,523.841/ 478/ 5192 V3。
    董純才著,《新千字文》第一、二冊,陝甘寧邊區教育廳,1939年,528.4384/ 478/ 5096 v1、528.4384/ 478/6345 v2。
    劉御編,《識字課本(冬學用) 》第一冊,陝甘寧邊區教育廳,1938年,528.4283/ 3875/ 05279 v1。
    《識字課本--給識字小組用的漢字》第二冊,陝甘寧邊區政府教育廳,1938年, 528.4384 /819/ 5342 v2。
    董純才編,《常識—政治社會戰時科學》,陝甘寧邊區政府教育廳印行,1938年 ,523.841/ 478/ 5336。
    (二) 陝西省檔案館典藏《陝甘寧邊區教育廳檔案》,全宗號10
    子長縣,〈請求創立私塾的呈文〉,(1942年8月5日),卷號239。
    白世杰,〈延長縣政府關於該縣小學和冬學課本缺乏給教育廳秘書處的函〉,(1938年12月1日),卷號33。
    定邊(安定)縣,〈關於識字組檢閱經過小學放假及假內工作佈置的報告〉,(1940年2月3日),卷號335。
    延川縣,〈一九四一年冬學工作總結〉,(1942年2月5日),卷號359。
    延川縣,〈冬學工作初步檢查總結報告〉,(1940年12月8日),卷號359。
    延川縣,〈冬學初次檢查報告〉,(?年12月5日),卷號360。
    延川縣,〈歷年的冬學總結〉,(1943年5月27日),卷號361。
    延川縣,〈新訓班四個月工作總結報告〉,(1941年11月4日),卷號470。
    延川縣,〈關於減少冬學數目暨補助經費呈文〉,(1940年10月5日),卷號359。
    延川縣第三科,〈一九三七年冬學總結報告〉,(日期不詳),卷號358;
    延安縣,〈一九四一年下學期教育工作總結報告〉,(1942年3月9日),卷號36。
    延長縣,〈一九四○年下半年教育工作總結報告〉,(1941年2月8日),卷號35。
    延長縣,〈一九四一年上學期教育工作報告〉,(1941年8月20日),卷號36。
    延長縣,〈一九四二年下期的教育視察報告〉,(1942年2月12日),卷號175。
    延長縣,〈一九四二年上學期教育工作總結報告〉,(日期不詳),全宗號10,卷號37。
    延長縣,〈九月份教育工作報告〉,(1938年10月6日),卷號33。
    延長縣,〈呈送兩年來的教育工作報告〉,(1942年5月25日),卷號39。
    延長縣,〈延長縣半年教育工作報告〉,(1940年7月26日),卷號35。
    張繼齡,〈巡視安定縣中東區冬學工作報告〉,(1937年3月20日),卷號397
    新文字報社,〈工作報告書〉,( 1941年9月23日),卷號451。
    新文字輔導團,〈延長縣兩個月冬學工作報告〉,(1942年2月),卷號401。
    綏德分區,〈分區小學教員服務領薪及獎懲暫行簡則〉,(1942年8月10日),卷號249。
    綏德新訓班,〈工作總結報告〉,( ?年11月10日),卷號407。
    靖邊縣政府,〈關於本縣教育經費籌措情形的報告〉,(1942年8月7日),卷號481。
    邊區教育廳,〈一九四一年新文字冬學教育訓練班工作總結〉,(日期不詳),卷號353。
    邊區教育廳,〈三年來社會教育概況〉,(1946年10月),卷號693。
    邊區教育廳,〈新文字報社應再增加人員問題的呈文〉,(1941年12月),卷號451。
    邊區教育廳,〈陝甘寧邊區縣教育經費管理暫行辦法〉,(1939年8月15日),卷號2。
    邊區教育廳,〈邊區各縣三科長第二次聯席會議關於經費問題的決議〉,(1938年6月24日),卷號477。
    邊區教育廳,〈關於十一月份報告提出意見給白世杰同志的指示信〉,( 1939年1月15日),卷號33。
    邊區教育廳,〈關於上次三科長聯席會議定下了四、五、六三個月的工作決議,現將存在的缺點著重指示並提意見給各縣政府第三科科長的指示信〉,(1938年6月14日),卷號9。
    邊區教育廳,〈關於公民請求創立私學給子長縣批答〉,(1942年8月15日),卷號239。
    邊區教育廳,〈關於各師範學校附設社教人員訓練班事項的訓令〉,(1940年4月25日),卷號463。
    邊區教育廳,〈關於消滅文盲及實行辦法的通令〉,(1939年3月3日),卷號331。
    邊區教育廳,〈關於開辦社教幹部訓練班的通令〉,(1938年6月15日),卷號463。
    邊區教育廳,〈關於增加丙等小學及模範小學辦公費問題的通令〉,(1938年8月16日),卷號477。
    邊區教育廳輔導團三組,〈關於延長教育視察的總結報告〉,(1940年12月28日),卷號162。
    繼祖,〈新文字干部學校成立計劃〉,(1941年3月27日),卷號453。
    三、報紙
    《紅色中華》,延安。
    《新中華報》,延安。
    《解放日報》,延安。
    四、傳記、回憶錄、文集、年譜
    蔣貴麟編,《康南海先生遺著彙刊》(十二),台北:宏業出版社,民65年。
    余子俠,《陶行知》,漢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唐純良,《李立三傳》,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唐寶林等編,《陳獨秀年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吳相湘,《晏陽初傳》,台北:時報文化,1981年。
    李銳,《毛澤東的早期革命活動》,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湖南省長沙師範學校編,《徐特立文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宋恩榮編,《晏陽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9年。
    上海教育出版社編,《老解放區教育工作回憶錄》,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
    羅章龍,《樁園載記—中國共產黨黨史回憶錄(1915-1924)》,北京:東方出版社,1989年。
    竹內實編,《毛澤東集》第2、4卷,東京:北望社,1983年。
    竹內實編,《毛澤東集補卷》第2卷,東京:蒼蒼社,1983-1984。
    中共四川省委黨史工作委員會吳玉章傳編寫組編,《吳玉章文集》,重慶:重慶出版社,1987年。
    張品興主編,《梁啟超全集》第二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五、中文專著
    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編,《中共黨史人物傳》38輯,西安市,陝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王炳照等編著,《中國近代教育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4年。
    王鐵《中國教育方針的研究—新民主主義教育方針的理論與實踐》,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2年 。
    司琦著,《中國國民教育發展史》,台北:三民書局,1981年。
    艾愷(Alitto,Guy S.)著,王宗昱、冀建中譯,《最後的儒家—梁漱溟與中國現代化的兩難》,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
    李孝悌,《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1901-191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
    李澤厚,〈啟蒙與救亡的雙重變奏〉,《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
    汪學文,〈延安時期的初等教育〉,《中共延安時期教育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問題研究班研究論文,1972年6月。
    汪學文,《中共文字改革之演變與結局》,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72年。
    林邁可(Michael Lindsay),《和平共存?》,台北:台灣聯合書局,1961年。
    姚若冰,《中國教育--1949-1982》,香港:華風書局,1984年。
    星光、張揚主編,《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財政經濟史稿》,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88年。
    皇甫束玉等編,《中國革命根據地教育紀事(1927.8—1949.9)》,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9年。
    桑兵,《晚清學堂學生與社會變遷》,台北:稻鄉出版社,1991年。
    秦燕,《清末民初的陝北社會》,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國際聯盟教育考察團,《國際聯盟教育考察團報告書》,台北:文海出版社,民75年。
    張之洞,《奏定學堂章程》,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1971年。
    莊澤宣、徐錫齡編,《民眾教育通論》,上海:中華書局,民25年。
    郭曉平主編,《中國共青團史》,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陳元暉主編的《老解放區教育簡史》,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年。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陳桂生,《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
    陳啟天,《近代中國教育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店,民58年。
    喻本伐、熊賢君,《中國教育發展史》,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楊奎松,《中共與莫斯科的關係(1920-1960)》,台北:東大圖書,民86年。
    葉左能,《陸海豐農民運動》,北京:中共中央黨校,1993年。
    董純才主編,《中國革命根據地教育史》1-3卷,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1-1993年。
    雷雲峰編著,《陝甘寧邊區史—抗日戰爭時期(上)》,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1993年。
    鄭觀應,《盛世危言》卷一學校,台北:學術出版社影印,民54年。
    鄧中夏,《中國職工運動簡史(1919-1928)》,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
    賴伯年主編,《陝甘寧邊區的圖書館事業》,西安:西安出版社,1998年。
    閻樹聲等編,《毛澤東與延安教育》,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六、期刊、論文
    邱秀珍,《五四時期平民教育運動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9年。
    邱秀香,《清末新式教育的理想與現實—以新式小學堂興辦為中心的探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年。
    冥飛,〈教育普及至速須二百年〉,《教育雜誌》,第2卷第3期,1910年3月,頁9-12。
    張朋園,〈評勞著「清代教育及大眾識字能力」〉,《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九期,1980年7月,頁455-463。
    古□,〈近百年來之中國社會教育及其應取之途徑〉,《近百年來之中國教育》,香港:龍門書店,1969年,頁128。
    莊俞,〈論簡易識字學塾〉,《教育雜誌》,二卷三期,1910年3月,頁21-29。。
    陳永發,〈內戰、毛澤東和土地革命—錯誤判斷還是政治謀略?〉(上)、(下),《大陸雜誌》,92卷1、3期,1996年1、3月,頁9-19、107-125。
    陳永發,〈紅太陽下的罌粟花—鴉片貿易與延安模式〉,《新史學》,1卷4期,1990年12月,頁41-111。
    湯茂如,〈平民教育運動的經過〉,《教育雜誌》,十九卷九期,1927年9月,頁3。
    葉飛鴻,〈抗戰時期中共邊區的冬學運動—以陝甘寧邊區、晉察冀邊區、晉冀魯豫邊區為例〉,《國史館館刊》,復刊第十八期,1995年6月,頁165-183。
    七、外文專著
    Borthwick, Sally, Educ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China: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Era (Stanford, Calif.: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Stanford University, 1983).
    Lindsay, Michael, Notes on educational problems in communist China, 1941-47 (New York,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1950), pp.1-50.
    Pepper, Suzanne, Radicalism and Education Reform in 20th-Century China: The Search for an Ideal Development Model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Rawski, Evelyn Sakakida, 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 (Ann Arbor: University Michigan Press, 1979).
    Seeberg, Vilma, The Rhetoric and Reality of Mass Education in Mao`s China ( N.Y. : E. Mellen Press, 2000).
    Selden, Mark, China in Revolution: The Yenan Way Revisited (N.Y. : M.E. Sharpe, 1995).
    Selden, Mark, The Yenan Way in Revolutionary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Selden, Mark, Yan’an Communism Reconsidered, China Quarterly, Vol.21, No.1, (Jan.1995), pp. 9-42.
    Seybolt, Peter J., “The Yenan Revolution in Mass Education, ” China Quarterly, No. 48(Oct.-Dec. 1971), pp.641-669.
    八、工具書
    《中國共產黨歷史大辭典》編輯委員會,《中國共產黨歷史大辭典》1—2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
    《教育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教育大辭典》1—12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00-1991年)。
    錢天久主編,《陝西省地圖冊》,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1991年。
    王健英編,《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彙編:領導機構沿革和成員名錄(從一大至十四大)》,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增訂版,1994年。
    盛平主編,《中國共產黨人名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1年。
    程敏編,《中國共產黨員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1年。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教育年鑑》第一次,台北:民70年。
    (清)學部總務司,《第二次教育統計圖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影印本)。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87153002
    9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715300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5300201.pdf41KbAdobe PDF2794View/Open
    15300202.pdf39KbAdobe PDF21104View/Open
    15300203.pdf65KbAdobe PDF2744View/Open
    15300204.pdf47KbAdobe PDF2732View/Open
    15300205.pdf228KbAdobe PDF2900View/Open
    15300206.pdf390KbAdobe PDF21756View/Open
    15300207.pdf244KbAdobe PDF2958View/Open
    15300208.pdf390KbAdobe PDF2964View/Open
    15300209.pdf221KbAdobe PDF2897View/Open
    15300210.pdf123KbAdobe PDF2759View/Open
    15300211.pdf145KbAdobe PDF2132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