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1/140887 (78%)
Visitors : 46276046      Online Users : 120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3573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573


    Title: 展覽中的中國:以1961年中國古藝術品赴美展覽為例
    Authors: 吳淑瑛
    Wu Sue-Ying
    Contributors: 朱靜華
    吳淑瑛
    Wu Sue-Ying
    Keywords: 故宮博物院
    展覽
    國族
    正統
    中華文化
    The Palace Museum
    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
    Canons of Chinese Art History
    Exhibitions
    The Chinese Art Treasures
    Date: 2002
    Issue Date: 2009-09-17 17:06:14 (UTC+8)
    Abstract: 本論文希望透過研究故宮博物院於1961年前往美國進行的「中國古藝術品展覽」,解釋今天故宮的特殊角色與定位。除了期望說明故宮代表中華文化的論述如何形成與建立,同時也解釋故宮如何透過展覽的陳列與解說,來呈現國家與國族的形象與想像。通過研究故宮發展、故宮藏品與國家政權之間的互動,對於文化藝術與權力之間的關係作更深刻的思考。
    今天故宮不僅被視為中華文化的象徵,甚至將故宮藏品當成「國寶」。但是如果我們嘗試分析故宮藏品,不難發現這些文物僅是中國皇室收藏的珍奇異品。不過最近幾年,由於台灣社會、政治的變遷,故宮的獨尊地位開始受到挑戰。現任故宮院長杜正勝就質疑前任院長秦孝儀塑造故宮為華夏民族博物館的作法,否定台北故宮和北京故宮有前、後繼承的關係;並主張台北故宮的典藏政策不需要依循「國寶」的脈絡。由於這樣的質疑與轉變,使得故宮在中國文化上所代表的正統與典範地位,以及故宮和國家、政權之間的關係得以被重新思考。
    今天,我們之所以認為博物館能夠傳達國族或文化的概念,主要正是因為博物館將收藏的文物「有意識」的重新加以排列展示,因而得以將國家、文化的發展脈絡,具體的呈現在人們眼前。國家對於藝術品的保存與展示,逐漸變成定義一個國家、文化傳統的重要媒介。展覽不僅呈現文化遺產,還進一步將國家發展歷史「展示」出來,經由重新脈絡化來宣揚國族與文化。例如日本過去經常藉由博覽會與展覽貶抑中國,並積極塑造日本成為「亞洲藝術遺產的守護者」。而故宮對外展覽,其實正是開始爭取中國對外形象的塑造以及發言權,甚至彰顯中國在東方藝術與文化上的重要地位。
    因此本論文以1961年故宮前往美國五大城市舉行為期近一年的「中國古藝術品展覽」為例,探討故宮如何透過展覽的展示與解說,塑造中國國族的歷史與想像,同時建立中國藝術的「經典」,因此影響了西方對於中國藝術的論述與評價。這場展覽是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到台灣之後,國家級文物首次大規模的出國展覽。不僅由創辦《時代》(Time)、《財星》(Fortune)、《生活》(Life)等刊物的媒體鉅子亨利魯斯提出邀請,並出任贊助人。同時,中、美兩國元首擔任名譽倡導人,展覽期間更是備受官方與學術界的矚目。但此時世界局勢不穩,似乎沒有必要大張旗鼓安排故宮文物前往美國展覽。另一方面,由於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互相爭奪正統,雙方都透過外交與司法途徑互相角力,爭取中國的代表權。如果中共借題發揮,這批參展文物極有可能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收回,因此故宮赴外展覽的動作,格外引人矚目。
    故宮博物院從建館以來,受限於經費及政治因素,對於收藏文物展示的時間並不長,研究工作也無從展開,只能偏重於清點工作。可是為了赴外展覽,必須編寫展覽目錄,勢必集合學者著手檢討文物的真假、年代與作者。也因為要對外展現「中國」,而必須對文物重新編排、解釋。因此,故宮赴外展覽確實是一個討論與觀察中國近代國族建構論述形成的特殊視角。故宮如何對外呈現、宣揚「中國」文化與藝術,其實正是具體展現故宮如何形塑與建構「中國」國族與文化的論述與想像。尤其是在前文所述的特殊歷史時空下,究竟展覽中呈現出怎樣的「中國」圖像,應該是一個相當值得探討的議題。因此,這個深受各方重視,又在敏感時機出國的展覽,如何選擇足以代表中國藝術與文化的作品,並以怎樣的方式展示,標示出民族國家框架下定義的中國,便是本研究試圖探討的議題。
    本文希望強調故宮赴外展覽往往和國族形象的建構以及文化外交有密切的關係,因為展覽的特殊目的,因此影響了故宮在文化與藝術上的意義。也就是說,故宮今天獨特的地位和赴外展覽中的國族論述以及審美的展示方式有密切關係,而也正是因為故宮的特殊背景,賦予這些藏品更深的民族、國家意涵。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has generally been considered as representing the culture of China and, for many years, the collection of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was considered representativ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It has also been used by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in Taiwan as a symbol of legitimacy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However, the society and politics of Taiwan have changed recently leading to an introspection for the foregoing opinions. The current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u Cheng-sheng, has question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stitution from the prototype of an imperial museum into a national art museum. Because attitudes about nations and cultures have changed, we can rethink why and how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ook on its role as represent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its role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Museums are important in shaping knowledge, in defining identities, and in representing culture. Since the late eighteenth-century in Europe, the modern museum has been a powerful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the idea of the nation-state by exhibiting culture. Many recent studie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ouvre and other European national museums have demonstrated how these museums and their collection represent culture and establish canons through exhibitions. But in the past research, there has not been much discussion about how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practices 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 through the images of art works displayed or exhibited in the museum.
    In 1961 The Chinese Art Treasures exhibition toured five major cities, Washington D.C., New York, Boston, Chicago and San Francisco. This exhibition of works from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was organized on the invit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for the purpose of instilling cultural understand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exhibition was organized with a clear political agenda—to counter the threat from the Communist government who wanted to take back the collection.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how the exhibition The Chinese Art Treasures was used to define the Republic of China’s national sovereignty and to represent Chinese culture. The exhibition was held during the period when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Republic of China under the Nationalist (the KMT)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ver political legitimacy was the most heated and tense. This paper hopes to illustrate how the KMT employed the exhibition to proclaim the Republic of China’s firm stance in its claim of sovereignty over China and to demonstrate how the exhibition solidified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s role as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five thousand-year cultural legacy of China.
    Reference: 參考書目
    (一)檔案資料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王世杰檔〉。
    國史館藏:
    1教育部檔案
    〈參加美國各項展覽〉,檔號194/81。
    〈美國展覽故宮文物〉,檔號194/79。
    〈中央博物圖書院館聯合管理處〉,檔號194/04。
    〈中央博物圖書院館聯合管理處章程規程〉,檔號194/05。
    〈國立中央故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開放參觀〉,194/46。
    〈中央博物圖書院館聯合管理處經費報告計畫〉,194/09。
    2國民政府檔案
    〈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檔號137/1488。
    〈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任免案〉,檔號85/0675。
    〈古物遷運保存案〉,微捲號16/1715-1727。
    3外交部檔案
    〈紐約華美協進社〉,檔號172-3/4138。
    〈華美協進社〉,檔號172-3/4111。
    〈華美協進會〉,檔號172-3/4123。
    〈古物展覽〉,檔號172-3/3295-(1-6)。
    〈中國古畫討論會〉,檔號172-3/3298。
    〈亞洲學會借我古物在美展出〉,檔號172-3/3323。
    〈故宮古物雜卷〉,檔號172-3/3297。
    〈故宮名畫展覽〉,檔號172-3/3360。
    〈故宮名畫三百種及文物幻燈片〉,檔號172-3/3448。
    芝加哥美術館所提供相關資料及圖片。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所提供相關資料及圖片。
    故宮博物院藏中國古藝術赴美展覽相關檔案及圖片。
    英國Burlington House提供檔案
    (二)專書
    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出版公司,2000。
    Carol Duncan著,王雅各譯,《文明化的儀式:公共美術館之內》,台北:遠流出版社,1995。
    David Halberstam著,趙心樹、沈佩璐譯,《媒介與權勢》,台北:遠流出版社,1995。
    James Cahill著,李渝譯,《中國繪畫史》,台北:雄獅美術出版社,1999。
    John Kobler著,程之行譯,《亨利魯斯傳》,台北:遠景出版社,1985。
    Peter Burke著,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
    中國圖書館學會編,《蔣復璁先生百歲誕辰紀念文集》,台北:圖書館學會,1998。
    文星雜誌社,《中國的古代藝術(中國古藝術品赴美展覽專刊)》,台北:文星雜誌社,1961。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台北:東大發行,1995。
    王莉,《杭立武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
    王景宏,《採訪歷史:從華府檔案看台灣》,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
    包遵彭,《博物館概論》,台北:正中書局,1964。
    包遵彭,《博物館學》,台北:正中書局,1987。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著,李金梅翻譯,《民族與民族主義》,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
    吳瀛,《故宮博物院創始五年紀》,台北:世界書局,1971。
    呂理政,《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台北:南天書局,1999。
    李霖燦,《中國畫史研究論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70。
    李霖燦,《國寶赴美展覽日記》,台北:商務印書館,1972。
    那志良,《典守故宮國寶七十年》,台北:作者,1993。
    那志良,《故宮四十年》,台北:商務印書館,1966。
    那志良,《故宮博物院三十年之經過》,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7。
    那志良,《撫今憶往話國寶:故宮五十年》,台北:福崇寺發行,1984。
    杭立武,《中華文物播遷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
    杭立武先生治喪委員會,《杭立武先生紀念集》,台北:杭立武先生治喪委員會,1992。
    林柏欣等人,《戰後台灣美術中的東方優越論》,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學院,1999。
    故宮博物院,《故宮名畫三百種》,台中:國立故宮博物院,1959。
    故宮博物院,《故宮跨世紀大事錄要:肇始、播遷、復院》,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0。
    故宮博物院七十星霜編輯委員會,《故宮七十星霜》,台北:商務印書館,1995。
    胡為真,《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從尼克森到柯林頓》,台北:商務印書館,2001。
    胡適,《胡適日記全編》5,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
    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籌備委員會,《參加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出品圖說》,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唐耐心(Nancy Bernkopf Tucker),《不確定的友情:台灣、香港與美國,一九四五至一九九二》,台北:新新聞出版社,1995。
    徐悲鴻著,徐伯陽、金山合編,《徐悲鴻藝術文集》上冊,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87。
    桑兵,《國學與漢學──近代中外學界交往錄》,浙江:浙江人民出版,1999。
    桑兵,《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1。
    神林恆道、潮江宏三、島本浣主編,潘橎譯,《藝術學手冊》,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6。
    索予明,《故宮文物淺說》,台北:正中書局,1959。
    索予明,《漆園外摭:故宮文物雜談》,台北:故宮博物院,2000。
    馬森著,楊德山翻譯,《西方的中華帝國觀》,北京:時事出版社,1999。
    張譽騰,《全球村中博物館的未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4。
    張譽騰,《走在博物館的時空裡》,台北:稻鄉出版社,1994。
    莊錫昌,《世界的博物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
    莊嚴,《山堂清話》,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0。
    郭繼生,《挫萬物於筆端:藝術史與藝術批評文集》,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
    郭繼生,《藝術史與藝術批評──籠天地於行內》,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0。
    郭繼生,《藝術史與藝術批評的探索》,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
    傅振倫,《傅振倫學述》,浙江:浙江人民出版,1999。
    傅振倫,《蒲梢滄桑九十憶往》,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1997。
    喬治艾里斯博寇(G. Ellis Burcaw)著,張譽騰等譯,《博物館這一行》,台北:五觀藝術管理,2000。
    黃克武編撰,《蔣復璁口述回憶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
    劉紀蕙編,《他者之域:文化身份與再現策略》,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
    劉詩平、孟憲實著,《敦煌百年》,台北:遠流出版社,2001。
    蔣復璁,《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台北:商務印書館,1977。
    蔣復璁,《王雲五先生與近代中國》,台北:商務印書館,1987。
    蔣復璁,《珍帚齋文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85。
    羅伯赫斯坦(Robert E. Herzstein)著,林添貴譯,《時代之眼:左右全球輿論的亨利魯斯》,台北:智庫文化出版社,1996。
    譚旦冏,《了了不了了》三集,台北:陳益鋒印刷出版社,1994。
    譚旦冏,《中央博物院二十五年之經過》,台北:台灣書店,1960。
    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曾堉、王寶連譯,《中國藝術史》,台北:南天書局,1984。
    (三)報紙、期刊
    西方報刊:《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時代週刊》(The Times)、《前鋒論壇報》(New York Herald Tribune)、Park Avenue Social Review、《生活》(Life)
    中文報刊:天津《大公報》、南京《中央日報》、台北《中央日報》、上海《申報》、台北《聯合報》、南京《中央日報》、重慶《大公報》、重慶《中央日報》、《北平晨報》、立法院公報
    Constance Dedieu Grasset著,陳慧玲譯,〈法國的博物館熱潮〉,《博物館學季刊》 12:3,民國87年7月。
    Edward Porter Alexander著,李惠文編譯,〈多米尼克˙維瓦˙德農與拿破崙時期的羅浮宮──象徵國家榮耀的美術館〉《博物館學季刊》8:4,民國83年10月。
    王正華,〈傳統中國繪畫與政治權力──一個研究角度的思考〉,《新史學》8:3,1997年9月,頁161-214。
    王正華,〈藝術史與文化史的交界:關於視覺文化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2,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9月,頁77-89。
    石守謙,〈探索中國美術史研究的新境〉,《當代》45,1990年1月。
    李霖燦,〈中華國寶光耀芝城〉,《自由談》13:5,1962年5月,頁27-29。
    李霖燦,〈乘臥車橫越美國〉,《自由談》12:7,1961年7月,頁11-15。
    李霖燦,〈國寶在波士頓城〉,《自由談》13:3,1962年3月,頁9-11。
    李霖燦,〈護國寶渡重洋〉,《自由談》12:6,1961年6月,頁7-11。
    杜正勝,〈一個被遺忘的傳統〉,《國立故宮博物院通訊》33:2,2001。
    杜正勝,〈故宮願景:致故宮博物院同仁的一封信〉,《故宮文物月刊》209,2000年8月,頁4-17。
    杜正勝,〈新世紀的故宮,故宮的新世紀〉,參見故宮博物院網站(http://www.npm.gov.tw/)院長的話。
    杜正勝,〈藝術、政治與博物館的專業主義——2001年〉館長論壇,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年12月3-4日。
    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皇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8,1997年12月,頁1-77。
    沈松僑,〈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3,民國89年6月,頁77-158。
    那志良,〈中國古藝術品赴美展覽籌備經過〉,《教育與文化》261,1961年5月,頁24-28。
    周功鑫,〈法國博物館事業的研究〉,《故宮學術季刊》6:4,1989。
    周慧玲,〈「國劇」、「國家主義」與文化政策〉,《當代》107,1995年3月。
    林秀玲,〈西方現代主義與中國藝術的接觸初探〉,《中外文學》29:7,2000年12月。
    林秀玲,〈從倫敦現代主義美學運動與中國藝術的接觸談「全球化」的歷史脈絡〉,《中外文學》30:4,2001年9月。
    林柏欣,〈國寶之旅:災難記憶、帝國想像與故宮博物院〉,《中外文學》30:9,2002年2月,頁227-264。
    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文物月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3-1999。
    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季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66-1983。
    袁金塔,〈故宮在台灣美術發展上的省思──兼論中華瑰寶赴美巡迴展〉,《現代美術》64,1996年6月,頁28-31。
    康正果,〈畫境的發掘──班宗華和他的中國藝術史研究〉,《當代》148,1999年12月。
    張哲嘉,〈「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1600迄今」會議報導〉,《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2,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9月,頁15-25。
    張婉真,〈如何分析博物館展示〉,《博物館學季刊》15:3,2001年7月。
    張婉真,〈當代藝術˙展覽˙策展人〉,《歷史文物》10:10,2000年10月,頁81-90。
    張淑雅,〈藍欽大使與一九五○年代的美國對台政策〉,《歐美研究》28:1,1998年3月,頁193-262。
    陳欽育,〈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展覽動向(1925-2001)〉,《博物館學季刊》15:4,2001年10月。
    陳慧玲,〈「博物館展示(一)」專題介紹〉,《博物館學季刊》15:3,2001年7月。
    陳慧玲,〈「博物館展示(二)」專題介紹〉,《博物館學季刊》15:4,2001年10月。
    程君顒,〈西方學者研究中國藝術史的開拓與侷限──高居翰的中國繪畫研究〉,《輔仁歷史學報》7,民國84年12月。
    程美寶,〈陳寅恪與牛津大學〉,《歷史研究》3,2000年。
    黃應貴,〈歷史學與人類學的會合──一個人類學者的觀點〉,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邁向新學術之路: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研討會論文,民國87年10月,頁285-316。
    趙綺娜,〈美國政府在台灣的教育與文化交流活動(1951-1970)〉,《歐美研究》31:1,2001年3月,頁79-127。
    趙綺娜,〈美國參議員史密斯與杜魯門政府的對華政策〉,《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18,1994年12月,頁179-207。
    劉蘊芳,〈故宮:七千年的時光隧道〉,《光華雜誌》,1995年10月。
    (四)論文
    王正華,〈呈現中國:1904年美國聖路易萬國博覽會中的大清國〉,「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一六零零迄今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文化思想史組,2001年9月。
    石守謙〈原跡、複本與畫史研究──中國畫史研究的回顧〉,《中國古代繪畫名品》,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
    朱靜華,(The Palace Museum as 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 : The Formation of Canons of Chinese Art History),〈作為文化表徵的故宮博物院:中國藝術史典律的形成〉,「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一六零零迄今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文化思想史組,2001年9月。
    呂紹理,〈始政四十周年紀念博覽會〉之研究〉,《北台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0年 10月。
    呂紹理,〈展覽會之畫:日治初期台灣的產業展示活動〉,「國科會台灣史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發表研討會會議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6月。
    周密,《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建制與沿革》,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林伯欣,《凝視與想像之間:「中國現代畫」在戰後台灣的論述形構(1945-1970)》,台南:藝術學院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1。
    邱培榮,《展示設計之研究──以商品展場設計為例說明》,中壢: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2000。
    洪秀旻,《藝術史論述、展示子題與展出作品三者間的關係:「意象與美學-台灣女性藝術展」之詮釋分析》,台南: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孫鴻玲,《國立故宮博物院國際借展之個案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博物館學組碩士論文,2000。
    張瀚會,《鄭午昌研究──兼論民初上海美術團體與民初美術史著作》,台北:國立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民國87年。
    陳玉燕,《台灣美術本土化批評意識之研究(1990-1999)》,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陳偉智,《殖民主義、「蕃情」知識與人類學──日治初期台灣原住民研究的展開(1895-1900)》,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曾小英,〈博物館異文化展示內的跨文化溝通〉,《博物館研討會──博物館的呈現與文化》,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7年12月。
    (五)英文書目
    Albert Skira, Chinese Art Treasures: a Selected Group from the Chines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nd the Chinese National Central Museum, Taichung, Taiwan. Geneva: Switzerland, 1961.
    David Freed berg and Jan de vries edited, Art in History, History in Art, Santa Monica: The Getty Center for the History of Art and the Humanities, 1991.
    Donald Preziosi Edited, The Art of Art History: A Critical Anth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Eric Fernie selection and commentary, Art History and Its Methods, London: Praidon Press, 1995.
    Gill Perry and Colin Cunningham, Academies, Museums and Canons of Ar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9.
    Jack Sewell,” Chinese Art Treasures an Exhibition of Masterpieces from Taiwan,”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Quarterly, 55:4, 4, 1961.
    Michael Ann Holly, Past Looking: Historical Imagination and the Rhetoric of the Imag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6.
    Royal Academy of Arts London, Catalogue of th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 London: Royal Academy of Arts London, 1935.
    Vernon Hyde Minor, Art History’s History, Prentice-Hall press, 1994.
    Warren I. Cohen, East Asian Art and American Culture, N. 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2.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88153017
    9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8153017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5301701.pdf69KbAdobe PDF21072View/Open
    15301702.pdf104KbAdobe PDF21080View/Open
    15301703.pdf141KbAdobe PDF21302View/Open
    15301704.pdf70KbAdobe PDF21056View/Open
    15301705.pdf83KbAdobe PDF21046View/Open
    15301706.pdf542KbAdobe PDF23859View/Open
    15301707.pdf3434KbAdobe PDF24768View/Open
    15301708.pdf1386KbAdobe PDF24102View/Open
    15301709.pdf2265KbAdobe PDF22616View/Open
    15301710.pdf5420KbAdobe PDF21348View/Open
    15301711.pdf789KbAdobe PDF22097View/Open
    15301712.pdf1233KbAdobe PDF21943View/Open
    15301713.pdf313KbAdobe PDF22387View/Open
    15301714.pdf228KbAdobe PDF22509View/Open
    15301715.pdf193KbAdobe PDF2174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