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751/141676 (78%)
Visitors : 47395749      Online Users : 68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574


    Title: 日治前期台灣總督府對舊慣宗教之調查與理解(1895-1919)
    Authors: 林佩欣
    Contributors: 吳文星
    林佩欣
    Keywords: 舊慣
    舊慣宗教
    台灣傳統信仰
    調查
    宗教調查
    Date: 2002
    Issue Date: 2009-09-17 17:06:22 (UTC+8)
    Abstract: 日本對調查的概念始於明治維新的西洋經驗,欲以完整的調查統計作為掌握國情的基礎,也對外宣示其一掃積弊脫亞入歐的決心,對殖民地的研究也是取法西方殖民國家。1871年牡丹社事件發生後,日人決定對台灣出兵,開啟日人直接調查台灣的序幕,1895年日本領台後初行軍政,對台灣內部進行調查稱為「機密報」,是日人對台灣舊慣宗教首次較具系統的記載。
    日治初期,日本佛教各教派亦隨之傳入台灣,在台灣各地設置布教所和說教所傳教,藉此擴張勢力,官方進行「社寺、廟宇、教務所等數量及傳教狀況」調查工作,雖此次調查目的是為確認日本佛教在台灣發展之狀況,但此時日本佛教勢力尚未完全建立,地方回報之宗教狀況仍以舊慣宗教為主。訓令二二○號頒布〈關於社寺申報書之處理〉,是在統一社寺、廟宇登記之手續,以確實管理台灣社寺、廟宇,官方又發布社寺廟宇臺帳更新樣式,主要針對舊慣宗教製作,表格樣式將舊慣宗教區分為社寺廟宇、齋堂、神明會三個樣式,台帳共計八個表格,調查宗教消長情形提出相關報告。
    《臺灣慣習記事》有第一手的、來自調查者對台灣舊慣宗教的報導。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最重要的一部著作是岡松參太郎主筆的《臺灣私法》,《臺灣私法》中最重要的並非關於台灣舊慣寺廟的調查結果,而是岡松賦予這些資訊新的解釋,也就是法制化的定位。
    1915年,西來庵事件發生,官方體認舊慣信仰中的迷信成分,對國家治安危害甚鉅,事件尚未結束便通令各地方對舊慣宗教作一調查,緊接著設置社寺課,將神社和宗教分離,進入台灣宗教法規整備時期。寺廟調查由各地方公學校負責,教員們對舊慣寺廟的看法不一,他們雖認同舊慣寺廟凝聚鄉民共識、勸人向善的好影響,也不諱言此實為智識低下者之迷信。更有論者提出,為將台人涵化為具日本國民性之人民,首要便是要改革舊慣宗教,並朝著導正台人正確的宗教信仰而努力。1919年,丸井圭治郎集結數年來的調查成果,撰寫《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且於社寺課設置之後,在課內成立一倡導佛教改革之非官方組織南瀛佛教會,促進佛教組織的變革,倡導破除迷信。
    Reference: 參引書目
    一、政府文書、調查書、報告書
    中研院台史所圖書館藏,《後藤新平文書》。
    中研院台史所圖書館藏,《台中州寺廟臺帳》。
    丸井圭治郎,《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1919年,台北:捷幼書局復刻,1993年3月。
    丸井圭治郎,《舊慣ズ依んペ臺灣宗教概要》,台北:臺灣總督府,1915年。
    井出季和太,《臺灣治績志》,1939年排印本,臺北:成文出版社重印,1985年3月。
    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藏,《寺廟調查書》(台南廳),大正年間。
    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藏,《寺廟調查書》(桃園廳),大正年間。
    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藏,《寺廟調查書》(新竹廳),大正年間。
    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藏,《社寺廟宇ズ關エペ取調書》,(嘉義廳),大正年間。
    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藏,《社寺廟宇ズ關エペ調查》(台北廳),大正年間。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28年-大正8年。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1895-1942,臺北:成文書局,1985年影印本。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編,《現行臺灣社寺法令類纂》,台北:帝國地方行政學會發行,1936年8月。
    臺灣總督府法務部編,《臺湾匪乱小史》,1920年1月,收於山邊健太郎編,現代史資料,《台湾》(一),東京:エォノ書房,1979年4月。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事情》,1916-1922,臺北:成文出版社影印本。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統治志》(一)(二),1911年排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重印,1985年3月。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 第二編•領台以後ソ治安狀況(上),台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38年。
    總督府官房調查課編,《施政四十年ソ臺灣》,臺北:成文出版社,1935年影印本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台灣土地慣行一斑》,台北:南天書局復刻,1998年。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臺灣私法》,臺北:南天書局復刻,1983年。
    二、報紙、雜誌
    南瀛佛教會,《南瀛佛教》,1923-1942。
    臺灣日日新報編輯部,《臺灣日日新報》,1898-1936。
    臺灣慣習研究會,《台灣慣習記事》,1-7卷,台中:台灣省文獻會,1989年。
    臺灣總督府,《總督府府報》,1896-1942。
    臺灣總督府內臺灣時報發行所,《臺灣時報》,1909-1918。
    臺灣警察協會編,《臺灣警察時報》,1930-1943。
    三、工具書
    小野泰博他編,《日本宗教事典》,東京:弘文堂,1985年。
    中島利郎主編,《臺灣時報總目錄》,東京:綠蔭書房,1997年。
    台湾史料研究会校定,《台湾史料綱文》,上、中、下,名古屋:中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1986年3月。
    村上重良,《日本宗教事典》,東京:講談社,1978年。
    林美容編,《台灣民間信仰研究書目》,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7年3月增訂版。
    四、專書
    川合隆男編,《近代日本社會調查史》(Ⅰ),東京:慶應通信株式會社,1989年11月。
    山折哲雄,《近代日本人ソ宗教意識》,東京:岩波書店,2000年6月。
    井出季和太,《台灣治績志》,台北:成文書版社重印,1937年。
    王泰升,《台灣法律史的建立》,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9月。
    王泰升,《臺灣法律史概論》,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7月。
    石田浩,《台湾漢人村落ソ社会經濟構造》,大阪:關西大學出版部,1985年。
    台灣省文獻會,《台灣前期武裝抗日運動有關檔案》,台中:台灣省文獻會,1977年5月。
    田井輝雄,《台灣并ズ清代支那ソ村庄及村庄廟》,出版地不詳,1943年12月。
    北海道大學,《北大百年史》,東京:株式會社わブよオゆ,1982年。
    西川長夫,《國民國家論ソ射程》,東京:柏書房株式會社,1998年4月。
    伊藤博文編,《秘書類纂•台灣資料》,東京:原書房,昭和11年發行。
    江燦騰,《日據時期台灣佛教文化發展史》,臺北:南天書局,2001年1月。
    佐藤正廣,《國勢調查シ日本近代》,東京:岩波書店,2002年2月,頁7。
    李鴻禧等著,《臺灣法律史的研究方法》,臺北:臺灣法律史學會,2000年6月。
    村上重良著,張大拓譯,《宗教與日本現代化》,高雄:佛光出版社,1993年6月。
    杉山靖憲,《台灣歷代總督ソ治績》,東京:帝國地方行政學會,1922年4月。
    赤澤史朗,《近代日本ソ思想動員シ宗教統制》,東京:校倉書房,1985年。
    足立栗園,《台灣志》,東京:哲學書院,1894年11月。
    姉齒松平,《祭祀公業及在台灣特殊法律之研究》,台中:台灣省文獻會,1983年6月。
    宮田登,《日本人シ宗教》,東京:岩波書店,1999年1月。
    柴田廉,《臺灣同化策論》,臺北:晃文館,1923年2月。
    涂順從,《南瀛抗日誌》,台南:台南縣文化局,2000年2月。
    林衡道編,《余清芳抗日革命按全檔》,第一輯第一冊,台中:台灣省文獻會,1974年。
    林衡道編,《余清芳抗日革命按全檔》,第一輯第二冊,台中:台灣省文獻會,1974年。
    張珣,江燦騰主編,《當代台灣本土宗教研究導論》,臺北:南天書局,2001年6月。
    許世楷,《日本統治下ソ臺灣─抵抗シ彈壓》,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73年。
    郭廷以,《台灣史事概說》,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12月重排本。
    陳玲蓉,《日據時期神道統治下的臺灣宗教政策》,臺北:自立晚報出版部,1992年。
    陳瑞堂,《台灣寺廟法律關係之研究》,台北:司法行政部,1974年11月。
    陳逢源,《台灣土地制度シ小作問題》,台北:南天書局復刻,1995年10月。
    黃秀政,《台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12月。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臺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10月。
    溫國良譯,《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宗教史料彙編》第一冊,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9年6月。
    蔡錦堂,《日本帝國主義下台湾ソ宗教政策》,東京:同成社,1994年。
    織田萬,《清國行政法汎論》,台北:華世出版社復刻,1979年。
    鶴見祐輔,《後藤新平》,東京:勁草書房,1990年5月。
    五、期刊、論文
    山根幸夫著,吳密察譯,〈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的成果〉,《臺灣風物》,32卷1期,臺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982年3月。
    方孝謙,〈西來庵事變的象徵意義初探─果報、財富與兩性關係在有關善書中的鋪演〉,《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臺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6年8月。
    王世慶,〈日據初期台灣之降筆會與戒菸運動〉,《臺灣文獻》,37卷4期,臺中:台灣省文獻會,1986年11月。
    池田敏雄原著,程大學譯,〈柳田國男與台灣─西來庵事件的插曲〉,《臺灣文獻》,32卷3期,台中:台灣省文獻會,1981年9月。
    李季樺,〈他者ソ視線ろヘノギ19世紀末初頭ソ臺湾ズれんペ「迷信」ソ生成─臺湾ソ旧慣•民俗誌史料ソ分析メ中心シウサ─〉,《現代臺湾研究》第17期,大阪:臺湾史研究会,1999年12月。
    吳文星,〈東京帝國大學與台灣「學術探檢」之展開〉,《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
    吳文星,〈日本據臺前對台灣之調查與研究〉,《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師範大學,1994年12月。
    吳文星,〈劃過西海岸的彗星─一生以台灣研究為志業的伊能嘉矩〉,收於劉克襄編《探險家在台灣》,台北:自立晚報出版部,1993年6月。
    吳文星,〈新渡戶稻造與日本治台之宣傳〉,《日據時期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系,1993年。
    金子文夫著,吳密察譯,〈日本殖民地研究的展開(上)〉,《食貨月刊》,台北:食貨月刊社,1981年。
    松金公正,〈植民地時期台湾における日本仏教寺院及び說教所の設立と展開〉,《台湾史研究》(大阪:台湾史研究會,1998年),頁18。
    若林正丈著,許佩賢譯,〈日本的台灣殖民地支配史研究的成果〉,《當代》87期,台北:當代雜誌社。
    林衡道,〈日據時期史無前例的宗教迫害〉,《高雄文獻》,8期,高雄:高雄市文獻會,1981年9月。
    祝辰巳,〈臺灣總督府統計講習會開會式Я於ンю式辭〉,《臺灣統計協會雜誌》,第一期,臺北:臺灣統計協會,明治36年。
    春山明哲,〈台灣舊慣調查シ立法構想─岡松參太郎ズプペ調查シ立案メ中心ズ ─〉,《台灣近代史研究》,第六號,東京:臺灣近代史研究會,1988年。
    春山明哲,〈明治憲法体制シ台湾統治〉,《統合シ支配ソ論理》,東京:岩波書店,1993年3月。
    後藤新平,〈臺灣總督府統計講習會開會式Я於ンю演說〉,《臺灣統計協會雜誌》,第一期,臺北:臺灣統計協會,明治36年。
    康豹(Paul R.Katz),〈日治時代官方寺廟史料的重要性─以東港東隆宮的沿革問題為例〉,《臺灣史料研究》,6號,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5年8月。
    張珣,〈百年來台灣漢人宗教研究的人類學回顧〉,《台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
    陳乃蘗,〈各縣市日據時期社寺廟臺帳存留情形表〉,《臺灣文獻》,9卷4期,臺中:台灣省文獻會,1958年12月。
    陳秀蓉,〈戰後台灣寺廟管理政策之變遷(1945-1995)〉,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溫國良,〈日治初期日人佔用台灣寺廟概況〉,《台灣風物》,49卷2期,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999年6月。
    葉永文,〈臺灣政教關係之研究〉,臺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廖風德,〈余清芳抗日案口供之分析〉,《政大歷史學報》,6期,臺北:政大歷史系,1988年8月。
    劉恆妏,〈台灣法律史上國家法律體系對民間習慣規範之介入─以台灣「典」規範之變遷為例─〉,臺北: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劉枝萬,〈台灣的民間信仰〉,《台灣風物》4期,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963年。
    蔡錦堂,〈台灣分館館藏宗教史料及其利用〉,《館藏與台灣史研究論文發表研討會彙編》,臺北: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4年4月。
    蔡錦堂,〈台灣宗教研究先驅增田福太郎與台灣〉,載於《二十世紀台灣歷史與人物學術研討會》,台北:國史館,2001年10月。
    鄭政誠,〈日治初期台灣舊慣調查事業的開展(1896-1907)〉,《台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師範大學,2000年9月。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88153018
    9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8153018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History]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5301801.pdf17KbAdobe PDF21995View/Open
    15301802.pdf38KbAdobe PDF22466View/Open
    15301803.pdf71KbAdobe PDF21640View/Open
    15301804.pdf75KbAdobe PDF21845View/Open
    15301805.pdf109KbAdobe PDF24240View/Open
    15301806.pdf77KbAdobe PDF25934View/Open
    15301807.pdf26KbAdobe PDF21935View/Open
    15301808.pdf94KbAdobe PDF21807View/Open
    15301809.pdf32KbAdobe PDF2202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