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8070110      Online Users : 73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856


    Title: 銀行合併對中基層員工之影響
    Authors: 李郁亭
    Contributors: 司徒達賢
    李郁亭
    Keywords: 銀行合併
    台新銀行與大安銀行
    富邦銀行與台北銀行
    國泰銀行與世華銀行
    中國信託與萬通銀行
    交通銀行與中國商銀
    Date: 2006
    Issue Date: 2009-09-17 18:37:54 (UTC+8)
    Abstract: 自1990年代開放成立新銀行後,台灣的銀行業進入戰國時代,競爭態勢日趨嚴重,各銀行績效每下愈況;為解決問題銀行經營虧損、人謀不臧等弊端,以避免可能發生的本土金融危機,政府於2000年通過「金融機構合併法」,銀行同業間的合併案自始方興未艾,且發生頻率快速增加,期能透過合併以提升營收,改善績效及體質。
    但整併所耗費的時間卻有長有短,成效也有高有低,其中員工的整合是個關鍵;當合併的事實發生後,銀行留不留得住既有的人才,中基層員工對於合併所產生的不確定性與不安全感又如何反應,都會影響到合併後的最終績效,而這就需探究員工的需求面,以及其他足以影響員工的組織內部環境因素。
    本研究於深度訪談經歷過整個銀行合併過程的中基層員工後,將他們對身處於銀行合併過程中之感受及建議,從行員角度出發,探討銀行合併時主併銀行的管理政策,如何影響行員個人感受、去留、行為及士氣等,以及如何影響員工個人績效,分別就以下幾個議題進行分析:財務性報酬之調整、薪資與壓力、系統轉換之調適、能力與權力、優退方案與投機行為、組織文化之融合、內部氣氛與工作效率、合併溝通與信任、職等制度之整合、聘任及升遷制度改革、員工訓練及活動之增加、以及職涯發展之吸引。
    同時,員工也需努力為達成個人績效目標、部門目標以及銀行整體目標而努力付出,以優異的表現證明自己是真正的人才,創造出有被銀行利用的價值;當銀行面臨合併時,會努力挽留的員工,正是這種具有高貢獻度的員工。
    Reference: 中文部分(依照姓氏筆畫排列):
    1. 方燕玲,我國金融業購併與整合之個案研究,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2003年。
    2. 王馨苓,銀行合併前後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員工認知曁改善服務品質之硏究:以國泰世華銀行為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3. 白憶綺,企業併購對勞資關係的影響:以金控公司的併購為例,政治大學勞工硏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4. 史綱、李志宏、陳錦村、鄭漢鐔,企業購併理論與實務,樂觀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8月。
    5. 司徒達賢,管理學的新世界,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3月初版三刷。
    6. 司徒達賢,整合的實踐,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6月,A。
    7. 司徒達賢,整合的智慧,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6月,B。
    8. 伍忠賢,企業購併聖經,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8月。
    9. 伍忠賢,企業購併 ─ 理論與實務 全球投資觀點,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再版。
    10. 杜淑華,台灣銀行業合併之個案研究 ─ 以台新銀行合併大安銀行為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論文,2004年1月。
    11. 李佳育,從銀行到金融控股公司 ─ 銀行從業人員勞動條件之轉變,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12. 李俊男,我國銀行合併之研究 ─ 以個案銀行為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2007年1月。
    13. 呂淑美,金融機構合併之個案研究 ─ 以台銀、土銀及中信局三家行局合併為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學程碩士班碩士論文,2001年。
    14. 呂雅菁,金控公司合併銀行子公司前後控制權、盈餘分配權 ─ 以富邦金控、國泰金控、中國信託金控為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12月。
    15. 何永福、楊國安,人力資源策略管理,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16. 余尚武、江玉柏,「影響企業併購成敗之因素策略探討」,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四卷,第二期,P.125-146,1998年。
    17. 余世芳、李佳育、沈婉玉、倪世傑、夏傳位、郭明珠、廖英傑、蔡志杰、韓仕賢,摔破落地的金飯碗 ─ 高雄企銀接管標售檢討與工會因應行動分析調查報告,中華民國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會,2005年。
    18. 林碉力、車鵬程、康才嫻、陳俊堅、蔡麗玲、邱民芳,金融機構合併之研究,中央存款保險公司,1995年5月。
    19. 林婷鈴,「銀行業國際化併購整合性觀念模式之探討」,中華管理評論,Vol.3,No.3,P.29-52,2000年10月。
    20. 林進富,公司併購教戰守則,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年5月。
    21. 林炳滄,成功的企業購併,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2000年6月。
    22. 河野豐弘著,彭德中譯,改造企業文化,遠流出版社,1992年。
    23. 周武雄,金融機構合併有關人力資源整合之研究,中華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1月。
    24. 吳韻儀,「〈麥肯錫報告〉如何留住核心人才」,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第006期,P.70-74,2001年3月。
    25. 吳韻儀,「〈麥肯錫顧問〉以溝通減低衝擊」,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第006期,P.75-79,2001年3月。
    26. 吳韻儀,「〈勤業企管〉剛柔並濟,促動改變」,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第006期,P.82-83,2001年3月。
    27. 吳妙梓,銀行購併對組織文化與組織承諾及員工工作態度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2月。
    28. 吳正慶,我國金融控股公司併購成效之研究:以台北銀行與富邦銀行併購案為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29. 洪逸瑞,金控公司消費金融行銷通路策略之研究 ─ 以台北富邦銀行與國泰世華銀行為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企業經營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6月。
    30. 侯天傅,證券業之購併研究 ─ 以元大與京華為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1年6月。
    31. 夏傳位,銀行員的異想世界 ─ 台北國際商業銀行產業工會的傳奇故事,台灣勞工陣線,2003年1月。
    32. 夏傳位,禿鷹的晚餐 ─ 金融併購的社會後果,中華民國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會,2005年7月。
    33. 莫乃健,「我要活下去─組織巨變下的生存遊戲」,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第006期,P.50-53,2001年3月。
    34. 莫乃健,「金融大合併、金飯碗不保」,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第006期,P.54-63,2001年3月。
    35. 黃正雄,「購併後變革活動、組織正義與員工態度」,人力資源管理學報2006秋季號,第六卷第三期,P.1-21,2006年9月。
    36. 張永祥,眼光 ─ 談策略聯盟與企業購併,大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12月。
    37. 莊金蓉,從銀行跨業經營觀點探討我國銀行成立金融控股公司之可行性─以彰銀為個案公司,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38. 陳太齡,金融控股公司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1年7月。
    39. 陳明業,金融控股公司儲備幹部制度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7月。
    40. 陳正輝,本國銀行購併之人力資源管理措施探討,銘傳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2004年。
    41. 陳錫棟,金融控股公司之銀行合併探討 ─ 以某大型金控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42. 陳美玲,台北富邦銀行之金融併購策略與案例分析,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43. 黃美玲,由財務績效面探討本國銀行優質合併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44. 黃柏禎,企業併購員工權益相關問題與實例之研究,政治大學勞工硏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45. 劉芬蘭,金融合併之績效分析 ─ 以台北銀行與富邦銀行為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2006年1月。
    46. 劉紹樑等著,企業併購與金融改組,台灣金融研訓院,2002年10月。
    47. 鄭芬姬、何坤龍,管理心理學,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48. 蔡靜宜,商業銀行合併信用合作社之效益分析,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49. 蔡英昌,提昇金融競爭力 ─ 以台銀、土銀、中信局合併案為例,中華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50. 韓仕賢,「摔破的金飯碗:銀行合併過程工會的因應策略」,國立政治大學九十學年度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政治大學學術研究與合作委員會/研究生學會,2002年6月。
    51. 韓仕賢,論銀行合併的迷思及工會的因應策略,政治大學勞工硏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52. 謝劍平,現代投資銀行,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3月。
    53. 薛明玲,「成功購併的要件:標的與軍師並重」,會計研究月刊,V60,P.104–107,1990年。
    54. 薛旭輝,商業銀行購併之價值分析 ─ 以台新金控購併彰銀為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55. 簡子淵,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策略之研究 ─ SWOT分析與經濟附加價值管理之應用,真理大學財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56. 魏啟林,策略行銷,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2月。

    相關網站:
    1. 公開資訊觀測站網站:http://newmops.tse.com.tw/。
    2.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網站:https://www.chinatrust.com.tw/。
    3.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網站:http://www.taipeifubon.com.tw/。
    4.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網站:http://www.taishinbank.com.tw/。
    5.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http://www.fscey.gov.tw/。
    6.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網站:http://www.megabank.com.tw/。
    7. 財政部網站:http://www.mof.gov.tw/mp.asp?mp=1。
    8.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網站:https://www.cathaybk.com.tw/cathaybk/。
    9. Society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nline:http://www.shrm.org/hrresources/whitepapers

    英文部分(依照字母順序排列):
    1. Afsaneh, N. & Ali, M. R.,“Acculturation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13,No.1,P.79-90,January, 1988。
    2. Andrew, P. M.,“On Study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Vol.24,No.4,Qualitative Methodology P.570-581,December, 1979。
    3. Bolman, L. G. & Deal, T. E.著,Reframing Organizations ─ Artistry, Choice, and Leadership,2003年,林天印等譯,組織重構 ─ 藝術、選擇與領導,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3月。
    4. Bowditch, J. L. & Buono, A. F. & Lewis, J. W.,“When Cultures Collide: The Anatomy of a Merger”,Human Relations,V.38,P.477-500,1985。
    5. Bradley, J. W. & Korn, D. H.,“Acquisition and Merger: A Shifting Route to Corporate Growth”,Management Review,7,P.46-51,1979。
    6. Carey, D.等著,Mergers & Acquisitions,1997年,李田樹譯,合併與收購,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0月。
    7. Cartwright, S. & Cooper, L.C.,“The role of culture compatibility in successful organization”,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Vol.34,P.67-80,1993。
    8. Chatterjee, S.,“Why is synergy so difficult in mergers of related business ?”,Strategy & Leadership,Vol.35,No.2,P.46-52,2007。
    9. Daniels, D.,“Merging Staff”,Credit Union Management,P.40-43,January, 2007。
    10. Daniel, T. A.,“A Blueprint for Surviving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Society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nline,August, 2004,。
    11. Davis, K.,Human Relations at Work,McGraw-Hill Inc.,1962。
    12. Davis, S. M.,Managing Corporate Culture,Cambridge,Ballinger,1984。
    13. Drucker, P. F.,“Five Rules for Successful Acquisition”,The Wall Street Journal,V15,P.28,1981。
    14. Eynon, P. J. & Nodine, T. H.,“Seven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for Value Creating Acquisitions”,M&A Europe,P.5,March/April, 1991。
    15. Fairfield-Sonn, J. W. & Ogilvie, J. R. & DelVecchio, G. A.,“Mergers, Acquisitions and Long-Term Employee Attitudes”,Journal of Business & Economic Studies,Vol.8,No.2,P.1-16,2002。
    16. Gall, E. A.,“Strategies for Merger Success”,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P.26-29,March/April, 1991。
    17. Garrentson, R.,“How to survive a corporate integration”,Network World,P.28,January 29, 2007。
    18. Hurley, R. F.著,“The Decision to Trust”,2006年9月,白裕承譯,「信任面前一把尺」,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新版第4期,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2月。
    19. Kadlec, D. J.著,Masters of the Universe,1999年,梁曉鶯譯,購併典範,經典傳訊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4月。
    20. Leonard, B. L.,“Services Marketing is Different”,Business Week,Vol. 30,P.24-29,May-June, 1980。
    21. Lucenko, K.,Implementing a Post-Merger Integration,The Conference Board New York Report,January, 2000。
    22. Luecke, R.著,Managing Change and Transition,2003年,楊幼蘭譯,變革管理,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
    23. Mayer, D. & Kenney, M.,“Economic Action Does Not Take Place in a Vacuum:Understanding Cisco’s Acquisi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Industry and Innovation,Vol.11,No.4,P.299-325,December, 2004。
    24. Mayer, M.著,The Bankers ─ The Next Generation,1997年,溫蒂雅譯,大銀行家 ─ 現代金融體系的變遷與挑戰,商業周刊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2月。
    25. Mylonakis, J.,“The Impact of Banks’ Mergers & Acquisitions on their Staff Employment & Effectiveness”,Intern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Issue 3,P.121-137,2006。
    26. Nalbantian, H. R. & Szostak, A.,“How Fleet Bank Fought Employee Flight”,Harvard Business Review,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ublishing,P.116-125,April, 2004。
    27. Noe, R. A. & Hollenbeck, J. R. & Gerhart, B. & Wright, P. M.著,Fundamental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e,2004年,林佳蓉譯,人力資源管理 ─ 全球經驗 本土實踐,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2005年1月。
    28. Ouchi, W. G. ,Theory Z. Reading,Addison-Wesley.,1981。
    29. Paine, F. T. & Power, D. J.,“Merger Strategy: An Examination of Drucker’s Five Rules for Successful Acquisition”,Strategic Management,5,P.99-110.,1984。
    30. Peters, T. J. & Waterman, R. H. Jr.,In search of excellence:Lessons from American’s best-run companies,Harper & Row,1982。
    31. Radding, A.,“System Integration is often the Key to Successful Mergers”,Bank Management,P.60-63,April, 1993。
    32. Robbins, S. P.,Organization Theory:Structure, Design, and Application,Prentice-Hall Inc.,1990。
    33. Robbins, S. P.,Organizational Behavior: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s,Prentice-Hall Inc.,1996。
    34. Robbins, S. P.著,Managing Today !,2000年,王祿旺譯,今日管理學,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8月初版二刷。
    35. Robbins, S. P.著,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6年,林財丁、林瑞發譯,組織行為,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2月第八版。
    36. Sathe, V.,Culture and related corporate realities,Homewood,1985。
    37. Schein, E. H.,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管理碩士學程(AMBA)
    94362002
    9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36200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管理碩士學程/商管專業學院碩士學位學程 AMB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00201.pdf42KbAdobe PDF21137View/Open
    200202.pdf188KbAdobe PDF21057View/Open
    200203.pdf156KbAdobe PDF21082View/Open
    200204.pdf142KbAdobe PDF21040View/Open
    200205.pdf83KbAdobe PDF21490View/Open
    200206.pdf69KbAdobe PDF21088View/Open
    200207.pdf467KbAdobe PDF21923View/Open
    200208.pdf1212KbAdobe PDF22284View/Open
    200209.pdf759KbAdobe PDF27003View/Open
    200210.pdf843KbAdobe PDF24920View/Open
    200211.pdf1486KbAdobe PDF22399View/Open
    200212.pdf490KbAdobe PDF21603View/Open
    200213.pdf531KbAdobe PDF23275View/Open
    200214.pdf83KbAdobe PDF293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