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8049319      Online Users : 84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155


    Title: 壽險保單貼現之法制化研究-以美國法為中心
    Authors: 杜冠民
    Du, Guan-Min
    Contributors: 林建智
    Lin, Jan-Juy
    杜冠民
    Du, Guan-Min
    Keywords: 保單貼現
    保單貼現交易
    保單貼現證券化
    保單貼現模範法
    保險法
    證券交易法
    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
    Date: 2005
    Issue Date: 2009-09-18
    Abstract: 所謂「保單貼現(Viatical Settlements)」,依據美國聯邦巡迴法院判決中之定義,係指「一種買賣保單的交易,該交易雙方為罹患愛滋病或重症之被保險人以及買受保單之人,愛滋病患或末期病患為求抒解其經濟上面臨的困境或是完成人生中最後的願望,而將其保單出售於他人以取得一筆現款,買受保單之人則於該愛滋病患或末期病患死亡後,得依據保單向保險公司請求保險金之給付。通常被保險人可以獲得相當於保單面額百分之六十至八十的金額,相對的,該金額與保單面額的差價,再扣除掉交易成本、維持保單有效之保險費、以及其他行政費用後,即屬於買受保單之人可得之獲利。」
      保單貼現交易制度在美國發展多年,由於其切合被保險人之經濟需求,交易結果對於投資人亦屬有利,因此整體市場發展相當快速。惟,市場發展大步走在政府管理機制之前,造成法令規範與監理機制極度缺乏(單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有無權力監理此一產業之爭議即纏訟多年,近年方有較明確的見解出現。),導致人謀不臧的道德風險強烈危害到保單貼現市場的信譽與生存,本文即在介紹保單貼現交易制度之起源、發展歷程、交易流程以及美國目前對於此一產業之相關立法,並進一步討論如我國欲引進保單貼現交易制度,目前法制架構上有何需要注意及調整之處。
      本文第一章主要是以美國最大保單貼現公司MBC遭受美國證管會(SEC)與佛羅里達州保險局勒令停業,進而可能影響我國投資人權益之事件為開端,說明本論文研究之動機、目的、研究架構以及文獻探討。第二章乃開始介紹有關保單貼現交易制度的基本資料,如保單貼現交易的起源、運作方式,以及目前最新的進化發展—保單貼現證券化。在了解保單貼現交易的交易過程後,第三章則著重於分析保單貼現交易中可能之各種風險來源。第四章主要係以全美保險監理官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Commissioners)所制定之保單貼現模範法為主軸,介紹相關法令內容外,並輔以美國各州對於保單貼現交易之相關規範。第五章開始,則從我國社會現況中如金融保險自由化、重症患者及老年人口逐年增加等現象,分析我國對於保單貼現交易有無需求存在,此市場有無發展可能。第六、七章則進一步探討如我國未來引進保單貼現交易制度,於我國現行保險、證券法規架構上所可能產生之問題。最後,第八章總結全文內容,並提出相關建議,希冀得供未來立法者或監理者參考。
    Reference: 一、中文文獻
    (一) 專書
    1.彭秀玉,到全世界去賺錢II—保單貼現致富手冊,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九十二年初版。
    2.約翰英葛沙諾(John R. Ingrisano)、柯利英葛沙諾(Corinne M. Ingrisano)編著,陳彩稚譯,保險字典,廣場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西元1999年出版。
    3.鄧家駒,風險管理,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西元2000年八月二版。
    4.陳彩稚,保險學,三民書局印行,民國八十九年七月三刷。
    5.謝劍平,現代投資學—分析與管理,著者發行,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經銷,2000年9月再版。
    6.邱聰智著,民法債編通則,著者發行,民國八十六年修訂六版。
    7.林勳發等著,商事法精論,今日書局出版,中華民國九十年十月修訂版。
    8.江朝國,保險法基礎理論,瑞興書局出版,中華民國92年9月新修訂4版。
    9.劉宗榮著,保險法,著者發行,1997年3月初版二刷。
    10.鄭玉波著,劉春堂修訂,保險法論,三民書局印行,民國81年9月增訂初版。
    11.林□榮,商事法新詮,五南圖書公司出版,民國75年7月初版。
    12.梁宇賢,保險法論,瑞興圖書公司出版,民國82年3月增訂初版。
    13.王衛恥著,實用保險法,文笙書局發行,民國70年11月出版。
    14.施文森著,保險法論文第一集,著者發行,民國77年增訂七版。
    15.楊仁壽著,海上保險法,三民書局發行,民國85年10月初版,頁93。
    16.王澤鑑著,民法總則,王慕華發行,2000年9月出版。
    17.吳光明,證券交易法論,民國八十五年十月初版。
    18.曾宛如著,證券交易法原理,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3月三版。
    19.劉連煜,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一),三民書局總經銷,1995年1月。
    20.吳家麟主編,林文雄校訂,法律邏輯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一九九三年一版。
    21.王澤鑑著,債法原理(一)基本理論債之發生,王慕華發行,2003年10月出版。
    22.施啟揚著,民法總則,著者發行,民國八十五年四月增訂七版。
    23.桂裕著,保險法,三民書局印行,76年9月增訂版。
    24.施文森著,保險法總論,著者發行,79年9版。
    (二) 碩士論文
    1. 陳文國,我國推行壽險保單貼現可行性分析,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
    2. 林裕峰,保單貼現之設計與投資風險之分析,輔仁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
    3. 陳昭名,重症患者家庭對保單貼現之需求分析,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
    4. 陳豐年,巨災債券之法規架構及相關監理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
    5. 何宗坤,金融資產證券化對銀行經營成本與風險之影響與在我國發展之可行性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6. 周湧盛,日本金融證券化之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7. 陳尹章,金融資產證券化法制架構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九十年度法律研究所法學學系碩士論文。
    8. 王惠光,論證券交易法上的有價證券,中興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9. 陳裕文,金融資產証券化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三) 期刊文獻
    1. 王超馨著,貼現保單市場實務與法律問題之研究,壽險季刊第129期,民國92年9月。
    2. 范駿,臺灣金融自由化進程分析。
    3. 許振明,由金融自由化與國際化的過程談金融監理,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中華民國九十年九月十一日發表。
    4. 謝明瑞,NDF與NDO,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八月十三日發表。
    5. 林祖嘉,從國壽進軍大陸看台灣金融業在大陸的機會,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一月三日發表。
    6. 劉訓蓉,台閩地區老人居住安排與健康照護之研析,行政院主計處網站。
    7. 李欽賢著,論財產保險契約之被保險人、受益人及保險利益,月旦法學雜誌第84期,民國九十一年五月出刊。
    8. 江朝國著,論被保險人有無指定受益人之權,法令月刊第51卷8期,89年8月。
    9. 吳明軒著,保險法第六十四條規定之適用,法令月刊49卷第2期,民國87年2月。
    10.李欽賢著,論保險法上告知義務違反與民法上錯誤詐欺之關係,月旦法學雜誌第41期,民國87年10月。
    11.江朝國,保險法第六十四條據實說明告知義務履行期之認定,月旦法學雜誌第六十六期,89年11月。
    12.陳淑惠,銀行資產證券化之研析(上),彰銀資料,1995年1月。
    13.李儀坤,金融證券化之可行性研究,台北銀行經濟研究室印行,1995年6月。
    14.林世淵,我國未來金融資產證券及不動產證券化發展方向(一),證交資料,399期,1995年7月。
    15.林世淵,美國金融證券化之發展,證券市場發展季刊,16期,1992年10月。
    16.張國銘著,美國資產證券化概論,財稅研究,1991年9月。
    17.塗能謀等著,資產證券化及基本法制問題,經社法制論叢,第20期,1997年7月。
    (四) 報章雜誌
    1.莊瑞祥,「MBC被美證管會調查 台灣貼現保單權益可保?」,民生報,A11版,2004/5/14。
    2.孫中英,「美保單貼現斷氣 台灣投資人緊張」,聯合報,C1版,2004/5/14。
    3.郭文平,「保單貼現商品 財政部嚴禁偷賣」,聯合報,C2版,2004/5/25。
    4.經建會:美國升息漸歇 美元短強長弱。中央社,2005年12月14日。
    5.邱金蘭,「保險司:風險自負」,經濟日報,17版,2004/5/14。
    6.邱金蘭,「保單貼現商品 考慮引進」,經濟日報,17版,2004/5/26。
    二、外文文獻
    (一) 專書
    1. Wolk, Gloria Grening, Cash for the Final Days: A Financial Guide for the Terminally Ill and Their Advisors, Bialkin Books, February 1, 1997.
    (二) 期刊文獻
    1. Albert, Miriam R., The Future of Death Futures: Why Viatical Settlements Must Be Classified as Securities, 19 Pace L. Rev. 345(1999).
    2. Deeley, Elizabeth L., Viatical Settlements Are Not Securities: Is It Law or Sympathy?, 66 Geo. Wash. L. Rev. 382(1998).
    3. Doerler, William L.,Comment: SEC v. LIFE PARTNERS, INC.: An Extend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Howey Test Finds That Viatical Settlements Are Investment Contracts, 22 Del. J. Corp. L. 253(1997).
    4. Halechko, Anna D., Viatical Settlements and the Elderly: Potential Advantages and Hidden Dangers, 6 N.Y. City L. Rev. 135(2003).
    5. Halechko, Anna D., Viatical Settlements: The Need For Regulation to Preserve the Benefits While Protecting the Ill and the Elderly From Fraud, 42 Duq. L. Rev. 803(2004).
    6. Lann, Jennifer A., Viatical Settlements: An Explanation of the Process, An Analysis of State Regulations, and An Examination of Viatical Settlements As Securities, 46 Drake L. Rev. 923(1998).
    7. Perez, Jessica Maria, You Can Bet Your Life on It! Regulating Senior Settlements to Be a Financial Alternative for the Elderly, 10 Elder L.J. 425(2002).
    8. Rich, Andy, Viatical Settlements: The Visceral Reaction, the Existing Market, and a Framework for Regulation, 29 Queen`s L.J. 283(2003).
    9. Spurrier, Andrew, The Death of Death Futures?: The Effects of the 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 of 1996 on the Insurance and Viatical Settlement Industries, 4 Conn. Ins. L.J. 807, (1997/1998).
    (三) 報章雜誌
    1. Bushouse. Kathy, “SEC wins round in South Florida viatical inquiry”, in South Florida Sun-Sentinel, 2004/6/26.
    2. Danner. Patrick, “Judge to Decide Friday in Dispute between SEC, Mutual Benefits Corp.”, in The Miami Herald, 2004/6/23.
    3. Huntley. Helen, “State, Federal Officials Shut Down Florida Life-Insurance Broker”, in St. Petersburg Times, 2004/5/6.
    4. Hemlock. Doreen, “Investors in Florida-based viatical settlement firm must wait to gain funds”, in South Florida Sun-Sentinel, 2004/9/1.
    (四) 判決
    1. 408 F.3d 737; 2005 U.S. App. LEXIS 7903; Fed. Sec. L. Rep. (CCH) P93,253; 18 Fla. L. Weekly Fed. C 499.
    2.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Plaintiff, v. LIFE PARTNERS, INC. and BRIAN D. PARDO, Defendant. Civil Action No. 94-1861
    3. 318 U.S. App. D.C. 320; 87 F.3d 536; 1996 U.S. App. LEXIS 16117; Fed. Sec. L. Rep. (CCH) P99,256
    4. 328 U.S. 293, 66 S. Ct. 1100, 90 L. Ed. 1244 (1946)
    5. 540 U.S. 389; 124 S. Ct. 892; 157 L. Ed. 2d 813; 2004 U.S. LEXIS 659; 72 U.S.L.W. 4111; Fed. Sec. L. Rep. (CCH) P92,656; 17 Fla. L. Weekly Fed. S 98
    6. 215 U.S. App. D.C. 384; 669 F.2d 770; 1981 U.S. App. LEXIS 15499; Fed. Sec. L. Rep. (CCH) P98,365
    7. 494 U.S. 56, 110 S. Ct 945, 108 L.ED.2d 47(1990).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
    91358011
    9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358011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58011101.pdf42KbAdobe PDF2793View/Open
    58011102.pdf16KbAdobe PDF2900View/Open
    58011103.pdf110KbAdobe PDF21059View/Open
    58011104.pdf66KbAdobe PDF21054View/Open
    58011105.pdf170KbAdobe PDF23368View/Open
    58011106.pdf137KbAdobe PDF21980View/Open
    58011107.pdf159KbAdobe PDF22098View/Open
    58011108.pdf238KbAdobe PDF21329View/Open
    58011109.pdf258KbAdobe PDF22136View/Open
    58011110.pdf236KbAdobe PDF23195View/Open
    58011111.pdf26KbAdobe PDF21000View/Open
    58011112.pdf25KbAdobe PDF2106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