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8051601      Online Users : 88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297


    Title: 網際網路仲介公司智慧資本管理制度之探討—以線上旅遊與人力銀行網站為例
    Authors: 王梓齡
    Wang Tzyy Ling
    Contributors: 溫肇東
    王梓齡
    Wang Tzyy Ling
    Keywords: 智慧資本管理制度
    網際網路仲介公司
    線上旅遊網站
    人力銀行網站
    人力資本
    Date: 2002
    Issue Date: 2009-09-18 09:18:13 (UTC+8)
    Abstract: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以往工業時代企業獲利的關鍵因素(如:土地、勞力、設備、資金等)已不適用於現今的企業生態。由於資訊技術與產業環境快速變遷,知識成為成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了鞏固企業的競爭優勢,企業經理人透過有效管理企業內部的知識,將知識轉化為智慧,並將之內化於企業結構中,讓知識在員工、組織及顧客間互動發揮最大槓桿效益,這些無形資產及知識創造的價值也反映在公司的市場價值上,也就是公司的「智慧資本」。
    智慧資本包含知識、發明、構想、品牌、經驗、營運程序、專利、智慧財產權等,也就是公司中所有能轉化為價值,但卻看不見的無形資產都屬於智慧資本;簡單來說,智慧資本為市場價值與帳面價值間的差額,智慧資本透過組織成員與公司結構的整合互動,轉換知識與能力為公司創造價值。智慧資本的計算不只反映市場價值,也使得企業內部的智慧資產透明化,協助經理人妥善運用以發揮價值、創造利潤。
    台灣近年來也致力於產業升級,越來越多知識密集的高科技產業取代勞力密集的傳統產業,1999∼2000年網路風潮正盛之時,國內網站如雨後春筍般四處林立,但網路泡沫化之後,許多公司因為經營模式有問題而遭到市場淘汰。本研究試圖由智慧資本的觀點探討在網路泡沫化後仍屹立不搖的網路公司之關鍵成功因素,並將焦點集中於以無形資產為主的網際網路仲介服務公司,從中挑選已達到損益平衡的線上旅遊網站與人力銀行網站作為研究標的;本研究採用吳思華(2000)針對網際網路公司智慧資本衡量與發展研究的架構,以公司的智慧資本為主軸,分別由產業特性、個案公司與網站使用者三方面探討網際網路仲介公司的核心智慧資本為何,並就網路特性與產業特性分析網際網路仲介公司的智慧資本管理制度。
    一、網際網路仲介公司的核心智慧資本
    網際網路仲介公司的核心資本包括公司的經營團隊、專業技能、創造力、非正式互動、創新流程、組織彈性、設備管理、關鍵知識技術、創新投入、顧客規模、顧客忠誠、策略夥伴與聲譽等十三個因素。
    二、網路特性對網際網路仲介公司的智慧資本管理制度之影響
    ◆ 人力資本
    §人才管理方面—與傳統仲介業者相較,網際網路仲介公司營運特別需要產品企畫、顧客管理、IT技術與行銷公關的專業人才,主要以具有相關工作經驗或本科系畢業的學生為招募對象。
    ◆ 流程資本
    §應變能力管理方面—網際網路仲介公司以扁平化組織加速公司的應變能力,相對而言,知識管理的重要性較低。
    §資料庫管理方面—網際網路仲介公司的資料庫管理著重於讓供需雙方使用者可以快速獲得正確的整合資訊,並將營運流程虛擬化,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與自主性。
    ◆ 創新資本
    §產品開發管理方面—網際網路仲介公司根據市場分析與使用者分析,持續開發創新產品與服務以維持競爭優勢。
    ◆ 關係資本
    §流量管理方面—網路效果促成網站大者恆大,並形成正向循環,網際網路仲介公司為了創造流量,皆與入口網站合作成立專屬頻道。
    §顧客關係管理方面—網際網路仲介公司良好的顧客關係管理包含即時線上服務、會員管理與產品服務持續改進。
    §策略合作管理方面—網際網路仲介公司的策略合作重要性持續增加,強調以合作取代競爭,以提供更完整地產品服務。
    §行銷管理方面—網際網路仲介公司行銷推廣策略同時兼顧實體與虛擬管道。
    三、產業特性對網際網路仲介公司的智慧資本管理制度之影響
    ◆ 人力資本
    §經營人才管理方面—網際網路仲介公司經營團隊的先前產業知識與合作默契有助於公司的營運發展,相對來說,網路經驗與資歷重要性較低。
    ◆ 流程資本
    §交易流程方面—線上旅遊網站以電子機票與ATM轉帳等方式降低物流與金流的障礙,人力銀行則以匯款或支票的方式減少顧客交易上的安全顧慮。
    ◆ 關係資本
    §淡旺季管理方面—線上旅遊網站淡季時以低價策略吸引顧客,人力銀行網站則在使用高峰期開發專區服務。
    §使用者管理方面—旅遊商品消費者最在乎產品價格合理,而旅遊商品提供者、徵才企業或求職者則最關心資料庫豐富完整性。
    四、管理制度對網際網路仲介公司的各項智慧資本互動之影響
    網際網路仲介公司之各項管理制度的執行,同時提升蓄積多項智慧資本;換言之,網際網路仲介公司的智慧資本管理制度對公司智慧資本的增加同時包含兩個層面,一是各項資本內部的成長,另一則是各項資本間的交叉互動影響。
    公司以鑲嵌於員工身上的人力資本為基礎,經由人力資本的管理累積創造蘊含於公司內部的流程資本、創新資本與關係資本;此外流程資本、創新資本與關係資本三者之間也有互動循環關係,透過各項管理制度促使資本之間相互轉換,同時增加多項資本的存量,並回饋至公司的人力資本,不斷提升公司內部與外部的智慧資本及價值。
    Reference: 一、書籍
    1. Drucker P. et al., Knowledge Worker`s Handbook(張玉文、林佳蓉、林季蓉等譯(2001-2002),知識工作者必備手冊,台北市:天下遠見發行,大和書報圖書總經銷)
    2. Edvinsson L. and Malone M. S.(1997),Intellectual Capital:Realizing Your Company`s True Value by Finding Its Hidden Roots,New York:Harper Business(智慧資本:如何衡量資訊時代無形資產的價值,林大容譯(1999),台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3. Horibe F.(1999),Managing Knowledge Workers:New Skills and Attitudes to Unlock the Intellectual Capital in Your Organization(智慧資本,黃進發譯(2001),台北市:商智文化出版,農學總經銷)
    4. Kaplan R. S. and Norton D. P.(1996),The Balanced Scorecard: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Boston,MA(平衡計分卡:資訊時代的策略管理工具,朱道凱譯(1999),台北市:臉譜文化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5. Roos J., Roos G., Dragonetti N. C. and Edvinsson L.(1998),Intellectual Capital:Navigating in the New Business Landscape,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NY(智能資本:領航於新的商業版圖,施純協譯(2000),台北市:知行文化)
    6. Stewart T. A.(1997),Intellectual Capital:The New Wealth of Organizations,Doubleday/Currency:New York(智慧資本:資訊時代的企業利基,宋偉航譯(1998),台北市:智庫)
    7. 吳思華(1996),策略九說,台北市:臉譜出版
    8. 吳思華等(2001),知識資本在台灣,台北市:遠流
    9. 吳思華等(2000),網際網路智慧資本衡量與發展措施,經濟部工業局軟體五年發展計畫
    10. 林震岩、賴宏誌(2000),台灣資訊管理個案第Ⅴ輯:電子商務營的經營策略,台北市:華泰文化
    11. 林震岩、賴宏誌(2001),台灣資訊管理個案第Ⅵ輯:電子商務成功經營模式B2C,台北市:華泰文化
    12. 邱文仁(2000),網路創業成功的秘密:國內最大的人力資源網站104人力銀行,台北市:奧林文化
    13. 洪明洲(1999),管理:個案、理論、辯證,台北市:華彩軟體
    14. 凌凱雄、許迪揚(2000),網路不敗:明星網站大閱兵,台北市:媒體工房
    15. 商周編輯顧問(2000),網路夢想家:20個創意無限的網站傳奇,台北市:商周編輯顧問
    16. 黃俊英、劉江彬(1996),智慧財產的法律與管理,台北市:華泰文化
    17. 楊基寬、顧蘊祥(2002),失業英雄,台北市:寶瓶文化
    二、期刊論文
    1. Bontis N.(2001),Managing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by Diagnosing Intellectual Capital:Farming and Advancing the State of the Field,Managing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271-301
    2. Edvisson L. and Sullivan P.(1996),Developing a Model for Managing Intellectual Capital,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Vol.14 No.4:356-364
    3. Liebowitz J. and Suen C. Y.(2000),Develop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Metrics for Measuring Intellectual Capital,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Vol.1 No.1:54-67
    4. Petty R. and Guthrie J.(2000),Intellectual Capital Literature Review:Measurement, Reporting and Management,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Vol.1 No.2:155-176
    5. 王希寧(2000)網際網路對B2C企業顧客關係管理的影響—以卷商及書店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6. 何平世(2000),電子商務對旅行社產業經營策略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7. 吳智伶(2000),旅遊網站經營模式,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8. 李自平(2001),我國醫療產業智慧資本之衡量,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9. 杜敏綺(2002),企業文化對智慧資本蓄積之關係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0. 杜勵(1996),網路領航員與網路節點之關連成功因素—實體網路與資訊網路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1. 林良陽(2001),衡量研發機構智慧資本之研究—以工研院光電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2. 林燦螢(2001),智慧資本發展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13. 俞雅心(2001),人力網站的經營發展策略及競爭優勢,國立台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4. 高婉容(2002),網際網路公司核心智慧資本管理制度之探討—以入口網站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5. 陳美純(2001),資訊科技投資與智慧資本對企業績效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16. 陳瑞峰(2001),顧客關係管理運用於旅遊網站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7. 陳綺薇(2000),企業聲望、人才招募管道與招募成效之關連性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謂出版碩士論文
    18. 傅坤泰(2002),智慧資本於企業績效評估之應用—以IC設計產業為例,輔仁大學金融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9. 黃宛華(1998),資訊服務智慧資本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0. 黃翔祺(2000),網際網路企業智慧資本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1. 劉靜美(2002),衡量研發機構的智慧資本之研究-以工研院生醫工程中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2. 賴彥豪(2001),智慧資本之評量與知識管理活動—兩個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三、報章雜誌
    1. 王志仁(2001),發現Internet獲利時空門,數位時代Vol.24:80-83
    2. 吳怡銘(2002)易遊網一流的旅程,三流的價格,能力雜誌Vol.555:32-36
    3. 李宗緯(2001),每股盈餘200元的104人力銀行:先賺一塊錢,再想一百萬,數位時代Vol.24:92-96
    4. 李宗緯、錢欽昭、廖國寶(2001),誰是企業第一摳門高手,數位時代Vol.25:104-109
    5. 李采洪(2000),百億元大餅一○四如何搶吃到第一口,商業周刊Vol.640:90-92
    6. 李盈穎(1999),互動式求才求職,商業周刊Vol.588:90-91
    7. 李盈穎(2002),玉山票務十三名員工創造三億六營收,商業周刊Vol.786:134-136
    8. 李美惠(2002),三年後你的競爭力需提高三倍,商業周刊Vol.751:72-74
    9. 杜凱如(2002),易遊網今年30億營收、天天是夏天,數位時代雙週Vol.50:92-94
    10. 杜凱如、吳向前(2001),游金章和他的ezTravel易遊網,數位時代Vol.29:152-155
    11. 汪佳陵(1999),網路人力仲介戰國風雲:拼奪崛起中的大生意,數位時代Vol.6:148-152
    12. 周銳行(1999),104人力銀行:老闆的最恨與最愛,數位時代Vol.6:154-156
    13. 林宜諄(2001),易飛網結合實體夥伴,共創旅遊王國,數位時代Vol.24:128-132
    14. 陳佳賢(2001),2001年美國B2C EC市場發展現況,資策會MIC
    15. 陳佳賢(2002),我國網路購物市場發展現況分析,資策會MIC
    16. 詹靜宜(2000)易飛網下半年大舉展開購併,商業周刊Vol.662:72-74
    17. 劉慰祖(2001),我國網路旅遊業市場發展概況,資策會MIC
    四、網路
    1. 易遊網www.eztravel.com.tw
    2. 易飛網www.ezfly.com.tw
    3. 104人力銀行www.104.com.tw
    4. 1111人力銀行www.1111.com.tw
    5. 電子時報www.digitimes.com.tw
    6. 資策會MIC mic.iii.org.tw
    7. FIND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 www.find.org.tw
    8. NetValue www.netvalue.com
    9. 陳世運(2000),台灣B2C電子商務個案討論(六)旅遊網站—易遊網ezTravel www.find.org.tw/0105/trend/0105_trend_disp.asp?trend_id=1092
    10. 陳世運(2000),台灣B2C電子商務個案討論(八)人力網站—104人力銀行 www.find.org.tw/0105/trend/0105_trend_disp.asp?trend_id=1104
    11. 王大中(2000),旅遊網站的定位分光譜 www.digitalobserver.com/21-30/28/wang.htm
    12. 詹文男、范錚強、張朝清(2002),企業智慧資本衡量研究─以資訊硬體產業為例 www.itis.org.tw/forum/content4/01if45.htm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科技管理研究所
    90359008
    9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359008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科技管理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35900801.pdf22KbAdobe PDF2841View/Open
    35900802.pdf48KbAdobe PDF21070View/Open
    35900803.pdf267KbAdobe PDF21514View/Open
    35900804.pdf84KbAdobe PDF21210View/Open
    35900805.pdf446KbAdobe PDF22765View/Open
    35900806.pdf142KbAdobe PDF21180View/Open
    35900807.pdf555KbAdobe PDF210494View/Open
    35900808.pdf421KbAdobe PDF213295View/Open
    35900809.pdf338KbAdobe PDF23738View/Open
    35900810.pdf82KbAdobe PDF2954View/Open
    35900811.pdf69KbAdobe PDF21619View/Open
    35900812.pdf55KbAdobe PDF2121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