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34/141854 (78%)
Visitors : 47806511      Online Users : 94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560


    Title: 客家夥房之研究---以高樹老庄為例
    Authors: 曾坤木
    Contributors: 徐正光
    張駿逸



    曾坤木
    Keywords: 客家
    夥房
    壽字聯
    嘗會
    Date: 2003
    Issue Date: 2009-09-18 10:35:52 (UTC+8)
    Abstract: 夥房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社會單位,也是家族賴以生存發展及抵禦外侮的根據地;聚集的夥房形成聚居的村落,因此,夥房是家族的居住單元也是形成聚落的單元。

    「夥房」是客家家族的基本單位,夥房內可以細分為一至多個家庭單位,而每一個家庭即構成一個自行運作的經濟單位。在客家人家族夥房之內的個別家庭,並不是處於孤立而疏離的狀態,在夥房裡面的家庭與家庭之間在許多方面,不僅是緊密扣結,而且息息相關。夥房的規模大小是家族經濟與家庭在空間格局上的結合,它可以大到包含十數個甚至數十個家庭單位,它可能超出家族的層次而成為一個群居的宗族,也可能小至只有一、兩個家庭單位,因此,「家庭—家族—宗族」是夥房的社會發展型態。

    夥房的意涵包括夥房屋的形制及居住在夥房的各房人,夥房屋是依照人的形體與風水觀來建構,夥房人居住其間須講究宗法倫理序位的安排與空間佈局;夥房人講究祖先崇拜及敬天法地的自然思維,建構天地人祖合一的的宇宙觀。

    本研究對於以一個客家村落老庄作為客家夥房的田野研究地,發覺客家夥房外在型態受到時代的演進影響逐漸凋零的現象,尤其是象徵客家夥房核心價值的祖先崇拜祖先至上,受到「神明入堂」的影響祖先牌位漸趨退讓,「壽字聯」被「神像聯」取代就是最明顯的證據。
    Reference: 一、 方志與官書
    王瑛曾撰
    1764 《重修鳳山縣志》,南投:省文獻會重印,1993。
    台灣總督府內務局
    1938 《下淡水溪治水事業概要》,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1 《台灣省通志》,卷一,土地疆域篇,南投市:省文獻會。
    台灣省農林廳水土保持局編印
    1995 《農村區域綱要性規劃報告屏東縣高樹鄉部份》。
    台灣省屏東農田水利會
    1996《台灣省屏東農田水利會會誌》,屏東市:台灣省屏東農田水利會。
    里港鄉公所
    2003《里港鄉志》,屏東:里港。
    村上玉吉編著
    1934《南部臺灣誌》,臺南:臺南州共榮會;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 1985,村上直次郎譯注、中村孝志校注 。
    周元文撰
    1712《重修台灣府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重印,1993。
    美濃鎮公所
    1997 《美濃鎮志》高雄:永裕製版。
    高樹鄉公所
    1981《高樹鄉志》,屏東:高樹鄉公所。
    高拱乾修撰
    1694 《台灣府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重印,1993。
    陳國瑛等
    1830 《台灣採訪冊》;台灣省文獻會重印,1993。
    梁文煊撰
    1719 《鳳山縣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重印,1961。
    劉良璧撰
    1741《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重印,1961。
    盧德嘉
    1894 《鳳山縣採訪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重印,1993。
    鍾壬壽
    1973 《六堆客家鄉土志》,屏東:常青。
    二、 專書
    六堆文教基金會
    1999 《六堆客家傳統建築調查研究---以先鋒堆傳統民居為例報告書》。
    1999 《六堆客家傳統建築調查研究---以前堆傳統民居為例報告書》。
    內政部
    1994 《禮儀民俗論述專輯(第四輯)》。
    1996 《祭祀公業論述專輯》,台北市:明河印刷。
    王東著
    1998 《客家學導論》,台北市:南天。
    伊能嘉矩
    1928 《臺灣文化志》,東京:刀江書院(江慶林等中譯,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印,1991)。
    伊能嘉矩原著 楊南郡譯註
    1996 《台灣踏查日記》,(中譯本)〈上〉台北市:遠流。
    李文治,江太新著
    2000 《中國宗法宗族制和族田義庄》,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允斐
    1996 《六堆夥房》〈六堆地區的墾拓與民居發展〉,高雄:美濃愛鄉協會。
    李亦園
    1992 《文化的圖像》,下卷,「普化宗教與制度化宗教」,台北:允晨。
    邱彥貴、吳中杰
    2001 《台灣客家地圖》,台北市:貓頭鷹出版。
    林會承
    1991 《清末鹿港街鎮結構》,台北中和:明文。
    張祖基等著
    1986 《客家舊禮俗》,台北市:眾文圖書。
    徐正光主編
    2000 《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台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馮錦松
    2002 《新屋家大夥房》,屏東內埔:六堆印刷。
    陳運棟
    (無編年代)《伙房屋》,苗栗縣文化局。
    曾彩金編撰
    2001 《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屏東市:六堆文教基金會。
    曾逸昌編著
    2002 《客家概論》,台北市:曾逸昌。
    莊英章著
    1994 《家族與婚姻:台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台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黃瓊慧
    2001 《台灣地名辭書》,卷四,屏東縣〈序論〉,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應貴主編
    1993 《人觀、意願與社會》,台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楊仁江
    2000 《台北市民宅調查》,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鄭志明著
    1998 《神明的由來》,〈台灣篇〉,嘉義縣大林鎮:南華管理學院。
    戴炎輝
    1992 《清代臺灣之鄉治》,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簡炯仁
    1997 《屏東平原開發與族群》,屏東市: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蘭吉富,劉增貴主編
    1982 《敬天與親人》,台北市:聯經。
    劉勝興編著
    1999 《故園情:忠實第鄉土藝術欣賞》,屏東市:屏縣文化。
    鍾理和
    1996 《笠山農場》,草根出版,台北市。
    渡邊欣雄著;周星譯
    2000 《漢族的民俗宗教:社會人類學的研究》,台北市:地景。
    Freedman著:劉曉春譯
    2000 《中國東南的宗族組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三、 學位論文與單篇論文
    邱永章
    1989 《五溝水---一個客家聚落實質環境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正慧
    1997《清代客家人之拓墾屏東平原與六堆客庄之演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
    胡國雄
    1997《夥房屋廳下空間文化內涵研究---以桃、竹、苗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雯霖
    1994 《清末後堆地方傳統聚落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金鶚
    1978 〈台灣廟宇建築與人民生活信仰〉,《台灣文獻》第二十九卷第三期,南投:台灣省文獻會,頁165~185 。
    郭維雄
    2000 《川西山區歷史民族誌之研究----以川隴交界地區的白馬人為考察重心》,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金田
    〈祖先神主及祭祀〉,《台灣風物》,第三十九卷第二期,頁99~103。
    陳運棟
    1998 〈客家宗教信仰的正統思想〉,《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籌備處舉辦客家民俗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5~7。
    曾坤木
    2003 〈南郡庄史〉,《屏東文獻》,第7期,屏東縣政府。
    黃瓊慧
    1996《屏北地區的聚落型態、維生活動與社會組織》,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2000 〈屏東縣高樹鄉聚落發展與地名探源〉,《屏東文獻》第2期,屏東縣政府,頁66~94。
    黃蘭翔
    1999〈風水中的宗族脈與其對生活環境經理的影響〉,《台灣史研究》第四卷第二期,頁79。
    劉秀美
    2000 《日治時期六堆客家祠堂建築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嘉珍
    2002 《六堆舊市街生活與空間組構之研究---以後堆內埔廣濟路街屋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肇文
    2003 〈客家人移民高樹鄉史話〉,《六堆雜誌》,第90期,頁46~47。
    賴旭貞
    1999《佳冬村落之宗族與祭祀---台灣客家社會個案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研究所
    87259017
    9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7259017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5901701.pdf39KbAdobe PDF2959View/Open
    25901702.pdf41KbAdobe PDF2851View/Open
    25901703.pdf41KbAdobe PDF21187View/Open
    25901704.pdf99KbAdobe PDF21301View/Open
    25901705.pdf208KbAdobe PDF22252View/Open
    25901706.pdf645KbAdobe PDF26659View/Open
    25901707.pdf300KbAdobe PDF29632View/Open
    25901708.pdf387KbAdobe PDF27124View/Open
    25901709.pdf322KbAdobe PDF25988View/Open
    25901710.pdf47KbAdobe PDF21542View/Open
    25901711.pdf134KbAdobe PDF21280View/Open
    25901712.pdf1734KbAdobe PDF27020View/Open
    25901713.pdf51KbAdobe PDF21449View/Open
    25901714.pdf111KbAdobe PDF2290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